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village-level agricultural activity based on household survey in Wugou Village, Henan Province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农业活动空间研究——以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为例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 1月 第 20卷 第 1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an. 2012, 20(1): 121−126


*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9HASTIT01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64, 41171150)资助
乔家君(1973—), 男,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乡村地理学研究。E-mail: jjqiao@henu.edu.cn
收稿日期: 2011-05-04 接受日期: 2011-08-26
DOI: 10.3724/SP.J.1011.2012.00121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农业活动空间研究*
——以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为例
乔家君1,2 赵克飞2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开封 475001;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开封 475004)
摘 要 农业区位论对指导农业生产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西方各项制度背景所提出的杜能理论需要根
据中国实际予以修正。以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为例, 基于农户实地调查, 着眼于村域视角, 利用 MapInfo 7.0
和 ArcGIS 9.3软件,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调查村域的农业活动空间格局与过程进行分析。研
究表明: 吴沟村农业生产布局在水平方向上, 沿村庄延伸方向向两侧呈圈层状拓展分布; 在垂直方向上, 呈现
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分层格局, 乡村聚落所在高度以上主要为退耕林地, 以下为菜地、农作物等。最后, 对农业
活动空间格局变动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 地形、农田通达性、灌溉条件、土地制度显著影响村域
农业活动空间。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从改变种植结构、修建水利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加速土
地流转和发展旅游业等方面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关键词 村域农业活动 农户调查 空间格局 吴沟村 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2)01-0121-06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village-level agricultural activity based on
household survey in Wugou Village, Henan Province
QIAO Jia-Jun1,2, ZHAO Ke-Fei2
(1.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The 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s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which was based on the hypotheses of “isolated state” and
“land”,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in China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It highligh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actical land system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applied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to blindly explain
China’s conditions and needs. MapInfo 7.0 and ArcGIS 9.3 softwares wer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and digital Google Maps to analyze these conditions and needs in this paper with Wugou Village of Henan Province as a
case. Wugou Village did not meet “isolated state” hypothesis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1) It was not only far from urban areas
without agricultural trade with urban milieus, but also self-sufficient in food, vegetables and other cash crops. (2) The terrain was
mountainous, different elevations with different soil fertilities, easiness of cultivation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roduction costs. (3)
Severe droughts, little rainfalls, deep groundwater and inadequate artificial irrigation facilities. (4) Abundant population and
disharmonized agricultural labor structure. (5) Fragmented land, frequent land swaps, poor land mobility, and limi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as a mountain villag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Wugou’s spatial layou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ose of the plains. Firstly, the terrain wa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farmland distribution
and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mountain village. The elevation and slope reflected the degrees of
ups and downs with direct impacts on land fertility, farming difficulty and transportation cost. Secondly, land accessibility
significantly determined the input-output dynamics of the mountain village’s farmlands. Thirdly, the average land share and complex
terrain caused significant fragmentation of the mountain village’s agricultural lands. Hence farmlands of Wugou Village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along roads and circle-like expanded to both sides of road.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howed stratified pattern
along altitude, forest land was mainly in land higher than the village, while vegetable and crop lands were in land lower than the
12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vill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ree main bottlenecks (terrain, drought and transportation)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Wugou Village.
To that end,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were forwarded: 1) Taking measures that favor not only the local conditions but also
take advantage of the terrain. Measures such as transforming the planting system to adapted mountain village with crops balanced
and enhance grain-crop/cash-crop ratio. 2) Improving land use value by reforesting farmlands through national forest development
programs. Fruit trees can especially serve both the purpose of forest and cash income. Animal breeding and wild plant cultivation
programs can be instituted to exploit the local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3) Artificial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can be constructed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 using allocated state/special funds to improve irrigation systems and harvest practices. 4)
Transportation systems of the village can be improved along with enhanced communication link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5) Transfer
of land use can be made flexible via direct state policies. This can allow households to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of their allocated lands
to conversion programs such as forest cultivation. Under such policies, peasant households can change their land use in line with
direct contracts to stimulate farmers’ motivation to add value to agricultural and barren hills. 6) The rich stone resource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stone mining and processing, which can in turn absorb surplus labor and increase non-farm income.
Key words Village-level agricultural activity, Household survey, Vertical spatial pattern, Wugou Village, Henan Province
(Received May 4, 2011; accepted Aug. 26, 2011)
农业区位论[1]产生于 19 世纪 20~30 年代, 其标
志是 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H·VonThünen)
著作《孤立国》, 在相关假设下提出了“杜能环”理论,
即随距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 农业生产呈环带分布:
自由农作带、林业带、轮作农业带、谷草轮作带、
三圃农作带、畜牧带。单位农产品的纯利润等于农
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生产成本和交通费用之和。假
设生产成本固定不变, 农业利润取决于由距离决定
的交通费用。距离越远, 交通费用越高, 单位农产
品的价值就越高。在这一理论影响下, 不少学者在
较大尺度上对杜能理论进行证实、证伪、修正与扩
展[2−3]。Liu[4]以吉林省乾安州 30 km范围内近 20个
村域的 1990—1992年土地利用调查发现: 以火车站
为市场中心, 以村庄为劳动力中心, 种植模式呈现
圈层式结构。从劳动力中心(村)向外, 依据劳动力投
入量可分为 4 个农作物带: 蔬菜和甜菜带、玉米和
大豆带、向日葵带和草地。李小建等[5]通过对南阳
市黄庄村的实地调研发现 , 人口密集的平原村庄 ,
在耕作半径极小的情况下, 存在以住宅和村庄为中
心的带状农业区位, 从村边向外, 可分为蔬菜带、蔬
菜粮食混作带和粮食带。这在中国中部平原村庄农
业生产空间区位布局中具有代表性。
以上研究多缺少对农业区位论的微观研究, 村
级尺度研究成果偏少。现有成果即便有村级水平上
的微观研究, 但调研村域多选择距离中心城市不远
的平原城郊村, 仍然是对以城市为中心市场的杜能
农业区位论的解释与证实。已有农田系统的研究 ,
多从地形、耕作方式、利用形式、多种研究方法开
展 [6], 对传统农区关注不够 , 空间技术利用有待提
高。实际上, 现有成果真正以村域为中心的研究还
很少, 尤其对远离城市的山村农业区位的研究, 更
是不多见。本文选择远离中心城市的山村, 对相应
农区农业生产布局的空间规律予以讨论。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吴沟村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南部(112°49′~113°17′E,
34°31′~34°52′N), 隶属中岳嵩山山地 , 是典型的山
村。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降水多
集中于 7—9月。面积约为 1.41 km2, 境内平均海拔
725 m, 地形起伏较大, 沟谷交错, 且干旱少雨, 土
地贫瘠, 粮食产量低、波动较大, 是河南省社会经济
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该村距离巩义市约 30 km,
距离所在的涉村镇约 4 km。全村仅有吴沟公路与外
界相通, 交通较闭塞。村庄居民点分布沿吴沟公路
呈纵向延伸[7], 有耕地 17.26 km2, 产量较高农田尚
不足 39%, 现有 88 家农户、313 口人, 劳动力 182
人, 其中 60 岁以上老人占 17%, 20 岁以下人口占
30%, 21~60 岁人口占 53%, 人均耕地面积 0.05 hm2,
年人均纯收入 961元, 平均粮食产量 1 086 kg·hm−2[8]。
饮水较为困难 , 基本靠天吃饭 , 受降雨影响较大 ,
该村粮食产量低且波动很大。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包括 : (1)地图数据 , 包括
1︰2 500吴沟村卫星图像, 1︰1 000吴沟村行政区
划图, 实地调查并清绘的居民点、菜地、耕地、林
地等土地利用空间数据; (2)属性数据, 包括人口、年
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家庭概况, 家庭收入、
生产生活消费等经济情况, 农田地块等级、规模、
区位、种植类型、产量及收益等农业生产状况。
2 前提及假设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基于“孤立国”的假设及土
地可自由转让及买卖的土地制度下总结的, 是从宏
观视角来解释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这与我国的土
地制度及农村发展实际有着显著差异, 不能一味套
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来解释,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 从微观视角来解释这一问题。
第 1期 乔家君等: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农业活动空间研究 123


第一, 吴沟村是一个山地村, 仅靠吴沟公路与
外界相通, 且距中心城市巩义市约 30 km, 距最近的
镇—涉村镇约 4 km, 交通极不方便。可以假设, 吴
沟村是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村庄, 基本不与中心城
市进行农产品交易, 粮食、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基
本自给自足。
第二 , 吴沟村的地形属山地 , 地形起伏较大 ,
平均高程 638 m, 地形起伏度为 0.241。所以, 不同
高程及地块的土壤肥力不同, 耕作便利度、生产成
本、产量有着显著差异, 不能套用杜能的农业生产
收益仅与距离有关的理论解释。
第三 , 吴沟村干旱严重 , 降水很少 , 地下水位
较深, 人工水利设施薄弱, 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
不同地块的种植类型及收益与灌溉条件显著相关。
第四, 吴沟村农业劳动力富足且人口结构不协
调。由于本村姑娘外嫁、男子外招, 以及外出务工、
退耕还林的人口外迁等因素, 导致人口规模持续下
降。绝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层次 ,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 5.07%, 人口文化素
质较低。全村 313 人中, 农业劳动力占全村总数的
95.21%。孤寡老人偏多。生产效率较低, 农民负担
较重。
第五, 由于农村特殊的土地制度, 导致地块零
碎且变动频繁, 土地流动性较差, 限制了农业生产
规模。调查发现, 吴沟村的农地基本不流动, 各农户
种植自己的责任田, 农户的农业生产不是以地租最
大化为目的。这与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土地私有且可
自由流动的土地制度完全不同。
3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田野调查与 GIS、统计
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田野调查是进行农村
研究的重要形式 [9], 本文主要调查内容为农户家庭
的人口组成、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文
化程度, 家庭外出务工、收入结构、生产结构、生
活消费结构, 以及地块等级、面积、距家远近、种
植类型、产量及收益等多层面的访谈。
利用 3S 技术建立村域农田数据库[10]。除利用
RS获得实时的空间数据, 利用 GPS获得农田投入、
产出定位等功能外, 利用 GIS 空间分析对各类地图
数据进行处理。本文利用 MapInfo GIS 软件对
1︰1 000 吴沟村行政区划图进行数字化, 对实地调
查所得的数据分别建立居民点、菜地、耕地、林地
等图层。在数据编码设计中, 根据系统性、惟一性、
简易性等原则 , 对各类地块均采用 5 位字母
(ABCDE)进行编码。其中, A = 1, 2, 3; 分别代表吴沟
村 1 队、2 队和 3 队。BC = 01, 02, 03,⋯; 分别代
表该队的第 1 户、第 2 户、第 3 户⋯。DE = 01, 02,
03,⋯; 代表该户第 1 块地、第 2 块地、第 3 块地⋯。
并将不同地块图层和行政区划图融合到以吴沟村卫
星图像为底图的同一图层中, 并在 ArcGIS中进行地
图输出、编辑和整理, 进而总结吴沟村农业生产布
局的空间规律。
对实地调查所得数据的处理主要是利用 Excel
进行建库, 并做相应的归一化、标准化处理, 然后利
用 SPSS 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量化分析,
揭示农业生产布局与距离、地形、降水、灌溉、耕
作便利度等之间关联。
4 结果和分析
利用 MapInfo GIS软件对 1︰1 000吴沟村行政
区划图进行数字化, 对实地调查所得吴沟村土地利
用情况的清绘成图与行政区划图和卫星地图融合 ,
然后在 ArcMap 中进行吴沟村土地利用专题图的整
理输出, 通过对吴沟村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图 1)分析,
得如下结论:
4.1 水平尺度的圈层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 , 村庄沿吴沟公路呈纵向延伸 ,
农业生产布局以村庄延伸方向为轴线向两侧拓展 ,
即以吴沟公路为轴线向两侧呈圈层结构, 大致可分
为 3层: 蔬菜带、粮食带和林地带。
最内层为蔬菜地, 宽度大致为沿吴沟公路向两
侧延伸 200 m, 共有地块 28 块, 平均地块面积为
0.01 hm2, 平均离家距离为 90 m。由于距中心城市较
远 , 交通不便 , 且吴沟村灌溉极不便利 , 所以不适
合大面积种植蔬菜, 村民所种蔬菜多是在自家房前
屋后或是离家最近的地块小面积种植, 主要为满足
自家食用需要, 很少出售。所以菜地主要分布在距
家近, 灌溉便利, 方便耕作和管理的地块。
中间层为粮食作物带, 宽度大致为沿吴沟公路
向两侧延伸距离在 200~1 000 m 的范围内, 共有地
块 118块, 平均地块面积为 0.06 hm2, 平均离家距离
为 550 m。这些地块为吴沟村的主要耕地, 主要种植
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其中夹杂种植少量经济作
物, 主要是大豆、高粱、红薯等, 但种植面积很小,
主要是产量没有保证, 收益不如种植小麦、玉米高。
外层为退耕林地, 宽度从粮食作物带外沿延伸
至村庄边界。退耕林地主要是那些不适合耕作的耕
地, 大部分属于粮食作物带外缘。近年吴沟村响应
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 将粮食作物带外沿部分耕地
予以退耕, 这也是导致吴沟村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
外迁的主要因素。
12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图 1 吴沟村土地类型及农田分布
Fig. 1 Soil types and farmland distribution of Wugou Village
1: 1队路西旱平地 Dry flat farmlands in the west side of road of Production Team No. 1; 2: 1队路东旱平地 Dry flat farmlands in the east side
of road of Production Team No. 1; 3: 2队路东旱平地 Dry flat farmlands in the east side of road of Production Team No. 2; 4: 3队南边旱平地 Dry
flat farmlands in the south of village of Production Team No. 3; 5: 1队路东旱坡地 Dry slope farmlands in the east side of road of Production Team
No. 1; 6: 2队路西旱坡地 Dry slope farmlands in the west side of road of Production Team No. 2; 7: 3队路东旱坡地 Dry slope farmlands in the east
side of road of Production Team No. 3; 8: 陡坡旱地(2002年退耕还林地) Dry steep slope farmlands returned to forests in 2002.

吴沟村作为山地村, 与平原村[5]有着显著差别,
粮食作物带和退耕林地之间及外侧存在大片林地和
荒山。部分地块虽属于耕地, 但因海拔较高、坡度
太陡、耕作不便而弃耕。这是平原村不会出现的现
象。与杜能农业区位论中荒芜带相对应, 农业生产
收益为负。
4.2 明显的垂直分层
在垂直方向上, 村域农田数量及其生产效率随
高度变化而呈垂直分层。吴沟村四面环山, 仅有一
条沟谷、吴沟公路与外界相联系。受此影响, 在不
同高度上引发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差异, 进而形成
了垂直分层的农田格局。据研究, 农田投入产出效
率随高程增加呈现特定的变化规律[11], 大致以乡村
聚落所在的大致高度(630 m 左右)为界, 分为两层:
在 630 m高程以下地块主要是菜地、粮食作物及经
济作物等, 农田生产效率较高。在 630 m 以上的地
块主要是退耕林地。
依有关文献[12], 将吴沟村农田划分为 3 种类型:
旱平地(坡度<8°)、缓旱坡地(8°~25°)、陡旱坡地(坡
度>25°)。其中, 旱平地主要分布在沟谷底部及居民
点周围, 面积为 4.98 hm2, 平均高程 623 m; 缓旱坡
地分布在旱平地的外侧 , 位于山坡下部 , 面积为
2.95 hm2, 平均高程 626 m; 陡旱坡地分布在山坡中
部、中上部, 面积为 9.33 hm2, 耕地坡度较大, 位置较
高, 平均高程 666 m。吴沟村农业投入和产量较高的
田地主要分布在沟谷地带和居民点周围, 全部为旱
平地, 主要种植蔬菜、小麦、玉米等高产作物。农业
投入和产量较低的农田主要分布在陡坡地上 , 自
2002年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后, 现主要为林地。
之所以山地村具有明显差异的农业活动空间结
构, 与农田地块区位有着密切关系[13]。从经济市场
运行规律看, 产投效率过低的农田会逐渐转换其功
能, 边界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其成因和变化[14]。尤
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逐渐多元
化, 处于边界的农田首先受到影响 [15], 并逐渐形成
一定的空间分异, 表现为农田用途、农田投入、农
田产出的差异, 呈现出特定的水平、垂直等农业活
动空间结构。
4.3 吴沟村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
4.3.1 地形
吴沟村属山地村, 地势起伏较大, 绝大部分为
山地, 村内沟谷交错, 地形起伏度为 0.241, 地形对
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很大。旱平地主要分布在沟谷
低部及居民点周围 , 缓旱坡地分布在旱平地的外
侧, 陡旱坡地分布在山坡中部、中上部。吴沟村农
田能量产投比与农田地块高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041(可信度为 0.05), 虽然其相关程度不高 , 但
也能说明其间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 农田能量的
产投比随地块高程的增加基本呈现降低的变化特
征 [16]。高程在 675 m以上的地段能量转换效率小于
第 1期 乔家君等: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农业活动空间研究 125


1, 显示了能量转换中的减比收益特征。这里的农田
坡度较大, 土壤肥力较低, 故人工能量投入并不能
带来相应规模的产出。这也是很多农户弃耕的主要
原因。
坡度影响农田生产效率, 农田的投入产出效率
随着坡度增大而减小(表 1)。对吴沟村 482块农田的
坡度与其能量产投比的相关分析发现: 坡度与农田
能量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723(可信度为 0.05), 与其
产出的相关系数为−0.766, 与其产投比的相关系数
为−0.604。

表 1 吴沟村农田坡度及能量投入产出
Table 1 Slope and energy input-output of farmlands in Wugou Village
地块数
Plot number
坡度
Slope (°)
投入能量
Energy input (MJ·hm−2)
产出能量
Energy output (MJ·hm−2)
产投比
Ratio of output to input
104 <8 (4.02) 148 366 179 129 1.22
235 8~25 (19.63) 65 691 83 704 0.85
143 >25 (28.54) 61 009 48 875 0.78
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坡度范围内所有地块的平均坡度 The number in the bracket means the average slope of all plots.

4.3.2 通达性
农田地块的便利条件显著影响山村农业生产布
局。山区交通具一定特殊性, 由于地势起伏不定, 道
路条件较差, 交通主要依靠手扶拖拉机、马车甚至
人力。山村的道路多呈螺旋形沿山盘旋, 两点间的
实际路程可能是其直线距离的数倍, 不能简单地用
直线距离来测度山地距离。这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基于平原的直线距离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不同,
在山村同样的直线距离其交通成本可能是平原地区
的数倍。故农田的便利程度直接影响其投入量和关
爱程度[17]。在吴沟村, 产量较高的农田主要分布在
吴沟公路两侧。
4.3.3 灌溉条件
在山村, 尤其中国北方山村, 灌溉条件一般较
差。吴沟村干旱情况较重, 缺水时节甚至村民吃水
都成问题。全村灌溉设施很薄弱, 农作物收成基本
靠降雨保证, 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对于土壤肥力尤
其重要。因此, 灌溉条件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具
有显著影响, 由于吴沟村人工灌溉设备很少, 所以
地势尤其是坡度对土壤水分含量具明显影响, 坡度
较小的地块易于保持水分。这也是为什么吴沟村的
高产农田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 8°的旱平地的原因。
4.3.4 土地制度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 均田赋思想根深蒂固。
均田承包制是我国农户取得耕地的基本土地使用制
度。所谓均田承包[11]即是将生产小组所拥有的土地
按人口多少进行均分。其基本操作方法是土地分段、
抓阄确定顺序和按人口均分。土地分段是将地块按
距离远近、肥力大小和灌溉条件等进行分区。然后
抓阄确定分地次序, 最后按人口进行均分。有些地
方每隔数年还会根据人口变动而重新分地, 导致农
户耕地变动频繁。均田承包制带来了农田地块的细
碎化, 农户耕作在微地块之内进行, 其宽度一般在
<1 m到>10 m之间, 较窄的微地块为耕作带来诸多
不便。
吴沟村农田 17.16 hm2, 地块数高达 279块, 每户
地块数为 5.95块, 个别农户的地块数高达 18块[18]。
吴沟村复杂的地形、零碎的地块及不便的交通将农
民束缚在自己的微地块上, 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推广
使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也不利于种植类型的多样
化发展。由于我国特殊的土地制度和山地村复杂的
地形导致吴沟村耕地地块的零碎化, 导致农业生产
空间布局上相应的零碎化。农户只能在自己零碎的
地块上用传统农业的方式进行耕作, 农业生产收益
甚微, 显著影响吴沟村农民增收。
5 结论及建议
通过分析, 结合我国的土地制度和山区发展实
际,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山地村农业生产空间布
局呈现特定的水平、垂直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表现
为沿村庄延伸方向(即吴沟公路)向两侧的圈层结构,
大致呈现 3 个带层: 最内层为紧挨居民点的蔬菜种
植带, 宽度大约 200 m; 中间层为粮食种植带, 宽度
范围大概为 200~1 000 m,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
食作物; 外层为退耕林地带, 范围为粮食作物带外
侧至村庄边缘。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随高程变化的
垂直分层的空间格局。大致以居民点所在的平均高
度 630 m 为界分为两层: 居民点高程附近及以下地
块为吴沟村主要田块分布带, 居民点高程以上地块
主要为退耕林地、弃耕荒地及荒山。(2)山地村农业
生产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 是多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第一, 地形对农业生产布局具重要影
响。高程因子对吴沟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表现在随
高程增加农田投入产出效率基本呈减比特征。坡度
因子主要影响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 进而影响地块
肥力、耕作难度和交通成本。第二, 地块通达性显
12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著影响山地村农田投入。在吴沟村, 高产农田均分
布于吴沟公路两侧。第三, 我国特殊的平均分配土
地制度导致了山地村农田地块零碎化, 限制了农业
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 规模效益
难以发挥。
根据分析, 限制吴沟村发展主要有 3 个瓶颈:
地形复杂、干旱、交通不便。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第
一,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吴沟村虽然地形复杂, 不
利于规模农业的发展, 但是可以利用地形优势, 尝
试改变种植类型, 提高粮经比, 引进适合本村种植
的特色山地作物。同时, 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发
展经济林, 尤其是果树种植, 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还可以尝试发展野生动植物养殖和种植, 探索适合
当地的特色农业。第二, 修建人工水利设施。争取
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 改善
灌溉条件, 改变靠天收成的局面。第三, 大力改善本
村的交通, 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信息联系。第四, 在
国家基本土地政策允许的前提下 , 加速土地流转 ,
使土地灵活利用。如将荒山承包到户, 激发农户的
积极性, 提高农地及荒山的土地附加值。第五, 利用
本村资源 , 加强村际合作 , 发展旅游业 , 吸纳本村
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叶长卫 , 李雪松 . 浅谈杜能农业区位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
作用与启示[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4):
1−4
[2] 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M]. 第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8−67
[3] 华熙成. 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及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J].
经济地理, 1982, 2(3): 175−179
[4] Liu L. Labor location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Jilin, China[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0, 52(1): 74−83
[5] 李小建, 高更和. 中国中部平原村庄农业生产区位研究—— 以
河南南阳黄庄为例[J]. 地理科学, 2008, 28(5): 616−623
[6] 乔家君 , 许家伟 . 农田系统研究进展[J]. 农业系统科学与
综合研究, 2011, 27(1): 35−43
[7] 乔家君. 典型农区村域人地系统定量研究[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005: 132−133
[8] 乔家君, 王艾萍. 基于 GIS 的山地农田系统投入产出空间
特征分析—以河南省吴沟村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15(1): 135−139
[9] 许家伟 , 陈郁 , 乔家君 . 基于田野调查的农户农业生产区
位分析—— 以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为例 [J]. 河南科学 ,
2010, 28(4): 501−504
[10] 乔家君, 毛磊. 基于 RS、GIS村域农田数据库设计研究——
以河南省吴沟村为例[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3): 312−316, 321
[11] 乔家君 . 中国乡村地域经济论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8: 208−211
[12] 杨瑞珍. 我国坡耕地资源及其利用模式[J]. 资源科学, 1994,
16(1): 1−7
[13] 乔家君 , 熊剑 . 村域农田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特征研
究—— 以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1): 226−229
[14] 乔家君 . 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11: 29−36
[15] 马守臣, 原东方, 杨慎骄, 等. 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
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4):
815−819
[16]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形对山区农田人地系统投入产出影响
的微观分析—— 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的实证研究[J]. 地理
研究, 2004, 23(6): 717−726
[17] 乔家君 . 山地农村社会经济缓慢发展的实证分析—— 以河
南省上河村为例[J]. 山地学报, 2003, 21(3): 331−336
[18] 乔家君, 周志民, 孟秋芬. 基于 3S 村域农田能流空间演化
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4): 38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