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p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in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on the southeast slope of Mountain Nyenquentanglha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年 3月 第 18卷 第 2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March 2010, 18(2): 235−2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61007)资助
王建林(1969~), 男, 教授, 主要从事高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E-mail: xzwangjl@126.com
收稿日期: 2009-04-06 接受日期: 2009-07-25
DOI: 10.3724/SP.J.1011.2010.00235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建林 1 欧阳华 2 王忠红 1 常天军 1 李 鹏 1 沈振西 2 钟志明 2
(1.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林芝 86000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要 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本文以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为对象,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影响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因素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含量为
2.61±0.31 g·kg−1; 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地形因子是海拔和坡度, 植被因子是 0~10 cm、10~20 cm
土层地下生物量, 物理因子是 0~10 cm、10~20 cm土壤含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重, 化学因子是土壤全钾含量。
其中 0~10 cm、10~20 cm土壤含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重影响达显著水平。在海拔 4 421~4 598 m范围内, 随
着海拔升高,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 地形因子 植被因子 土壤物理因子 土壤化学因子
青藏高原
中图分类号: Q948.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0)02-0235-06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p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in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on the southeast slope of Mountain Nyenquentanglha
WANG Jian-Lin1, OUYANG Hua2, WANG Zhong-Hong1, CHANG Tian-Jun1,
LI Peng1, SHEN Zhen-Xi2, ZHONG Zhi-Ming2
(1. Department of Plant Sci-Tech, College of Tibet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Linzhi 860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lpine grassland is a widely distributed vegetation type acros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p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in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on the southeast slope of Mountain Nyenquentan-
glha vi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udy, average topsoil (0~20 cm) labil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on the studied area is 2.61 ±0.31 g·kg−1.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distribution of soil labile or-
ganic carbon are altitude and slope gradient (terrain factor), underground soil biomass in the 0~10 cm and 10~20 cm depths (vegeta-
tion factor), soil moisture of the 0~10 cm and 10~20 cm depths and soil bulk density of 0~20 cm depth (physical factor), and soil
total K content (chemical factor). Soil moisture and bulk density present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p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s in increase-decrease-increase-decrease tendency with altitude in the range of 4 421~4 598 m.
Key words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Top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Terrain factor, Vegetation factor, Soil physical fac-
tor, Soil chemical factor, Qinghai-Tibet plateau
(Received April 6, 2009; accepted July 25, 2009)
土壤有机碳动态在土壤生产力和全球碳循环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为
1 395 Pg, 约为植物碳储量的 2~3 倍[2−3], 与大气交
换的土壤有机碳约占陆地表层生态系统储量的 2/3[2],
土壤每年 CO2排出量约为化石燃料燃烧 CO2释放量
的 10 倍[4]。因此, 了解陆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转
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是正确理解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过程和准确评估碳排放的关键之一。
23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土壤有机碳包括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
碳[5]。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受植
物、微生物影响强烈、具有一定溶解性, 且在土壤
中移动较快、不稳定、易氧化、易分解、易矿化, 其
形态和空间位置对植物和微生物有较高活性的那部
分土壤碳素[6−7]。它是土壤圈中一种十分活跃的重要
化学物质, 其组分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化合物, 而是
土壤有机碳中具有相似特性和对土壤养分、植物生
长乃至环境、大气和人类产生较高有效性的那部分
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包括众多游离度较高的有
机质, 如植物残茬、根际物质、微生物及其渗出物
如多糖等 [8], 是易被微生物利用和转化的有生命和
无生命有机物质的多相混合体[9]。土壤活性有机碳
能显著影响土壤化学物质的溶解、吸附、解吸、吸
收、迁移乃至生物毒性等行为, 在营养元素生物地
球化学过程[10]、成土过程[11]、微生物生长代谢[12]、
土壤有机质分解[13]以及土壤污染物迁移等过程[14]中
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已成为土壤、环境和生态学
科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之一。
在国际生物圈(IBP)研究计划中, 青藏高原被列
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 这种极端环境下发育
的植被和土壤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 是研究生态系
统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机制的天然实验室。高寒
草原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一, 它不仅
是亚洲中部高寒环境中典型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世
界高寒地区也极具代表性。近年来, 虽然对高寒草
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15−18], 但
基础资料仍十分缺乏, 且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原生
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因子的研究尚少见
报道。为此, 本研究选择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念青
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研
究了该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与地形、植被和土壤
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 这为研究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及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念青唐古拉山脉横跨青藏高原腹地 , 总体呈
东西走向 , 主峰海拔 7 162 m, 山顶海拔一般为
5 600~6 200 m; 西北侧为纳木错盆地, 东南侧为当
雄羊八井地堑, 构成青藏高原内部典型盆–山构造地
貌, 山脉宽度在东北部约 10 km, 西南部约 35 km。
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山顶与两侧盆地相对高差约 800~
1 600 m, 属青藏高原内部的高山–极高山地区。研究
区设在藏北腹地当雄县西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东南
坡, 地理坐标为 91°04′E、30°31′N, 海拔 4 421~4 598
m, 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1.3 ℃,
最暖月(7 月)平均气温 10.7 ℃, 最冷月(1 月)平均气
温−10.2 ℃, 年均降水量 481 mm, 年均湿润度 K值
为 0.7, 植被以寒旱生青藏苔草为优势种, 土壤为高
山草原土。
1.2 研究方法
1.2.1 采样方法
于 2007年 9月在 4 421 m、4 460 m、4 501 m、
4 541 m、4 579 m和 4 598 m 6个海拔梯度分别设置
样点, 每一海拔沿水平线设置 6块 4 m×4 m的样地,
样地水平间隔 100 m。每块样地内随机设置 2个 25
cm×25 cm的小样方, 其中随机选 1个小样方用于生
物量测定, 地上生物量采用收获法测定后, 挖取该
25 cm×25 cm样方的土柱, 土柱深度 20 cm, 并按 10
cm 间隔分层取样, 取出的土样连同根系用纱布包
好。另 1 个小样方用于挖取土壤剖面, 剖面深度 20
cm, 用机械采样法[19]采集土样。用酒精燃烧法[19]同
步测定 0~10 cm和 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 用环
刀法在 5 cm处测定土壤容重。现场调查每个样点中
植物优势种、伴生种、群落高度和群落盖度, 并调
查坡度、海拔与土壤类型(表 1)。
1.2.2 样品处理与测试
将地上部植物体及用水冲洗干净、风干后的地
下分层植物体, 置于 70 ℃的恒温烘箱中烘至恒重,
称干重。将土壤样品装入布袋, 送回实验室风干, 过
1 mm筛后研磨至 200目, 分析土壤活性有机碳、土
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
速效钾和土壤 pH等理化指标。土壤总有机碳测定采
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 活性有机碳测定采用
高俊琴等[19]的方法, 全氮和速效氮测定采用半微量
凯氏法, 全磷和速效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分析法,
全钾和速效钾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土壤
pH测定采用电位法[20]。
1.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利用 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 计算出各项指标间的相关阵和简单统计量, 以
及相关程度的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方法参考文献
[21]进行, 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yi=β0+β1xi1+⋯+βpxip+εi (1)
式中, εi表示随机因素对 yi的影响, 假设它是相互独
立并服从正态分布 N (0, σ2)的随机变量; i=1, 2, ⋯,
n; 各参数相互独立。对未知参数β0, β1, ⋯, βp的估
计 ,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 , 使得离差平方和 Q(β0,
β1, ⋯, βp)达到最小。因这是一非负的二次函数求极
值问题, 故其最小值总是存在的。根据求极值原理,
分别对 Q(β0, β1, ⋯, βp)求偏导, 并令其等于 0, 根
第 2期 王建林等: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 237


表 1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样采集点基本情况
Tab. 1 Conditions of soil sampling spots in the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of the southeast slope of Mountain Nyenquentanglha
样点
Sampling
spot
海拔高度
Altitude
(m)
坡度
Slope
(°)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伴生种
Accompanying species
群落盖度
Community
coverage
rate (%)
群落高度
Community
height (cm)
土壤类型
Soil type
1 4 598 2
青藏苔草 Carex moor-
croftii、紫花针茅 Stipa
purpurea
羊茅 Festuca ovina、毛香火绒草
Leotopodium stracheyi、二裂委陵
菜 Potentilla bifurca
27 2.2
高山草原土
Alpine
grassland soil
2 4 579 11
青藏苔草 C. moorcroftii、
紫花针茅 S. purpurea
丝颖针茅 S. capillacea、羊茅 F.
ovina、毛香火绒草 L. stracheyi、
二裂委陵菜 P. bifurca
42 2.3
高山草原土
Alpine
grassland soil
3 4 541 15
青藏苔草 C. moorcroftii、
紫花针茅 S. purpurea
丝颖针茅 S. capillacea、羊茅 F.
ovina、毛香火绒草 L. stracheyi、
二裂委陵菜 P. bifurca
37 2.5
高山草原土
Alpine
grassland soil
4 4 501 3
青藏苔草 C. moorcroftii、
紫花针茅 S. purpurea
丝颖针茅 S. capillacea、羊茅 F.
ovina、毛香火绒草 L. stracheyi 44 1.9
高山草原土
Alpine
grassland soil
5 4 460 10
青藏苔草 C. moorcroftii、
紫花针茅 S. purpurea
丝颖针茅 S. capillacea、羊茅 F.
ovina、毛香火绒草 L. stracheyi 47 2.9
高山草原土
Alpine
grassland soil
6 4 421 5
青藏苔草 C. moorcroftii、
紫花针茅 S. purpurea
丝颖针茅 S. capillacea、羊茅 F.
ovina、二裂委陵菜 P. bifurca 14 2.4
高山草原土
Alpine
grassland soil

据线性方程组可解得β0, β1, ⋯, βp 的最小二乘估计
值, 据此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为消除自变量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
性问题 , 提高所建回归方程的可靠性与精度 , 以
α=0.1 为 Fx临界值, Durbin-Watson 统计量接近于 2
为标准, 逐次剔除方程(1)中的不显著因子, 精选出
一些配合较好、方差贡献大的自变量, 建立优化的
回归方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拔高度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分
布特征
表 2 表明,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
系统表层 (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含量为
2.61±0.31 g·kg−1,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因海拔
不同而异。在海拔 4 421~4 598 m范围内, 随着海拔
升高,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可分为 4 个变化区
间段: 海拔 4 421~4 460 m之间,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
碳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增加量为 0.46 g·kg−1;
海拔 4 460~4 541 m之间,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
随海拔升高而下降 , 下降量为 0.73 g·kg−1; 海拔
4 541~4 579 m之间,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海
拔升高而增加, 增加量为 0.75 g·kg−1; 海拔 4 579~
4 598 m之间,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
而下降, 下降量为 0.02 g·kg−1。表层土壤活性有机
碳含量随海拔升高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
的变化态势。经统计分析,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量各海拔样方间均未达到 0.05水平显著性差异。造
成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这一变化的现象, 可能
是随着海拔升高,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逐
渐减弱, 同时牛羊采食量也相应减少, 二者梯度变
化、相互作用, 导致不同海拔范围内植被生物残留
量梯度变化所引起的。

表 2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的垂直分布情况
Tab. 2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p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in alpine grassland ecosystem at the southeast slope of
Mountain Nyenquentanglha mg·g−1
土层深度 Soil depth (cm) 样点
Sampling
spot
海拔高度
Altitude (m) 0~10 10~20 0~20
1 4 598 2.90 2.74 2.82
2 4 579 2.89 2.79 2.84
3 4 541 1.87 2.31 2.09
4 4 501 2.91 2.52 2.72
5 4 460 2.71 2.94 2.82
6 4 421 2.44 2.27 2.36

2.2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1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 建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
碳含量(Y)与海拔(X1)、坡度(X2)2个地形因子之间的
逐步回归数学模型:
Y=−3.356 5+0.001 4X1−0.028 1X2 (N=6, R=0.335 7)
(2)
从式(2)可以看出,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
海拔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经统
计分析, 海拔和坡度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
偏相关系数均未达到 0.05水平的显著性差异。表明
尽管随着海拔的升高和坡度的下降, 表层土壤活性
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 但海拔和坡度对表层土壤活
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程度不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
23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形因子主要通过影响大气温度和
降水而间接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一方面 ,
在较高海拔地区 , 降水量较高 , 土壤湿度大 , 且温
度低, 影响动植物残体的分解释放, 大部分以有机
物形式沉积在土壤中[22−23], 而且较为平缓的坡度更
有利于土壤中植被凋落物的积累; 另一方面, 青藏
高原腹地总体地势较为高亢、平缓, 气候较为寒冷,
山体相对高差较小, 不同海拔间大气温度和降水差
异较小, 致使海拔和坡度对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量的影响不明显。
2.2.2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植被因子的关系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 建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
碳含量(Y)与植被高度(X1)、植被盖度(X2)、地上生
物量(X3)、0~1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X4)和 10~20 cm
土层地下生物量(X5)5 个植被因子之间的逐步回归
数学模型:
Y=2.459 0+0.000 1X4+0.005 4X5 (N=36, R=0.312 9)
(3)
从式(3)可以看出, 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量的主要植被因子有 0~10 cm、10~20 cm土层地下
生物量, 而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则对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无明显影响, 且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含量与 0~10 cm、10~20 cm土层地下生
物量呈正相关关系。根据标准误差检验, 该回归方
程未通过 ə=0.0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尽管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含量随 0~10 cm、10~20 cm土层地下生
物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植被因子对表层土壤活性有
机碳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程度。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草原植被光合作用所同化的有机产物
中 92%以上分布在地下, 大量根系死亡进入土壤碳
循环过程 , 根系的垂直分布格局和光合 产物的分
配共同决定着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 征 [24−25],
而植物地上部分(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对其贡献
较小。加之, 青藏高原腹地山体相对高差较小, 不同
海拔间地下生物量差异不明显。
2.2.3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物理因子的
关系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 建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
碳含量(Y)与 0~1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X1)、10~2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X2)和 0~20 cm 土层土壤容重
(X3)等 3个土壤物理因子之间的逐步回归数学模型:
Y=5.244 2−2.496 8X1+0.960 8X2−0.066 4X3
(N=36, R=0.358 6*) (4)
从式(4)可以看出, 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量的主要土壤物理因子有 0~10 cm、10~20 cm土层
土壤含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重。土壤活性有机碳
含量与 10~20 cm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 与 0~10 cm
土壤含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重均呈负相关关系。
根据标准误差检验, 该回归方程通过了 ə=0.05 的显
著性检验, 表明回归的整体效果显著。说明表层土
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 10~20 cm 土壤含水量的增加
而增加, 随 0~10 cm土壤含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
重的增加而减少, 也说明土壤物理因子对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程度。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地表(0~10 cm)土壤含水量越高,
土壤容重越大, 则表层土壤通气性越差, 土温越低,
影响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和死亡根系的分解,
而 10~20 cm 土壤含水量有助于创造适宜土壤湿度,
增加土壤生物量, 固存土壤有机碳[26]。
2.2.4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化学因子的
关系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 建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
碳含量(Y)与土壤 pH(X1)、土壤有机质(X2)、土壤速
效氮(X3)、土壤速效磷(X4)、土壤速效钾(X5)、土壤
全氮(X6)、土壤全钾(X7)和土壤全磷(X8)8 个土壤化
学因子之间的逐步回归数学模型:
Y= −1.922 4+13.985 8X7 (N=36, R=0.266 7)
(5)
从式(5)可以看出, 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量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是土壤全钾含量 , 而土壤
pH、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
速效钾、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则对表层土壤活性有
机碳含量无明显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
土壤全钾含量呈正相关。根据标准误差检验, 该回
归方程未通过 ə=0.05 的显著性检验, 表明回归的整
体效果不显著。说明尽管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
随着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土壤化学因子
对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程
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壤中 N、P、
K 对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增加植物根茬等的残留量
[26]具有重要作用, 但青藏高原腹地总体地势较为高
亢、平缓, 气候较为寒冷, 山体相对高差较小, 草原
土壤普遍缺氮、缺磷、富钾[27−28], 土壤速效氮、磷、
钾含量相对较低, 不同海拔间土壤 pH、土壤有机质、
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全氮
和土壤全磷含量差异较小, 对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
含量影响不明显, 但土壤全钾含量差异较大, 对表
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相对较为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中活性较高的那部分有
机碳。Yagi和 Minami[29]研究表明, CH4排放量与土
第 2期 王建林等: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 239


壤活性有机碳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 在研究陆
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时, 不仅要考
虑土壤碳储量, 也应考虑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及存在
状态[5]。在不同生物气候条件和人类扰动下, 土壤活
性有机碳积累的数量存在很大差异[30−36]。念青唐古
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
平均为 2.61 g·kg−1, 高于黄绵土 0.22 g·kg−1[37]、
湿草原土壤 2.56 g·kg−1[38]、农业表层土壤 1.66
g·kg−1[38]和浙江省 11个土壤 0.78 g·kg−1[39]的水平,
但低于若尔盖高寒湿地沼泽土 8.29 g·kg−1[19]和东北
样带表层土壤 3.52 g·kg−1 [5]的水平, 表明念青唐古
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
含量在我国各类生态系统中处于较低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
梯度变化因海拔不同而异。海拔 4 421~4 598 m范围
内, 随海拔升高,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海拔
升高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特征。
该研究结果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有机碳
分布[40]、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地碳含量
垂直分布[41]等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
也表明, 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地形
因子是海拔和坡度, 植被因子是 0~10 cm、10~20 cm
地下生物量, 土壤物理因子是 0~10 cm土壤含水量、
10~20 cm土壤含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重, 土壤化
学因子是土壤全钾含量。相关分析表明, 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含量与 0~10 cm、10~20 cm土层地下生
物量、10~2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全钾含量、海拔
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 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0~20
cm土壤容重和坡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 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含量与 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含
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重达到显著相关。说明影响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关键环境因子是 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 0~20 cm土壤容重。
这一研究结果与王淑平等[5]对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活
性有机碳分布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正相关 , 何志斌
等[40]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量与海拔和相应土层灌木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解
宪丽等[42]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针叶林海拔与土壤有
机碳含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 展争艳等[43]对高寒牧
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等研究
结果基本一致, 而与王淑平等 [5]对中国东北样带土
壤活性有机碳分布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 , 何志斌
等[40]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量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 魏晶等[44]对长白山北坡高
山冻原土壤碳含量与海拔呈负相关等结论相反, 其
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Biederbeck V O, Janzen H H, Campbell C A, et al. Labile soil
organic matter as influenced by cropping practices in an arid
environment[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4, 26:
1647−1656
[2] Post W M, Emannuel W R, Zinke P J, et al. Soil carbon pools
and life zones[J]. Nature, 1982, 298: 156−159
[3] Post W M, Peng T H, Emannuel W R,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J]. American Scientist, 1990, 78: 310−326
[4] Mooney H A, Vitousek P M, Matson P A. Exchange of mate-
rials betwee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 atmosphere[J].
Science, 1987, 238: 926−932
[5] 王淑平, 周广胜, 高素华, 等.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活性有机
碳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27(6): 780−785
[6] Huggins D R, Clapp C E, Allmaras R R, et al. Carbon dy-
namics in corn soybean sequences as estimated from natural
13C abundance[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8, 62: 195−203
[7] 沈宏 , 曹志宏 , 胡正义 .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
效应[J]. 生态学杂志, 1999, 18(3): 32−38
[8] 柳敏, 宇万太, 姜子绍, 等. 土壤活性有机碳[J]. 生态学杂
志, 2006, 25(11): 1412−1417
[9] Whitbread A M, Lefroy R D B, Blair G J. A survey of the
impact of cropping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north western New South Wales[J]. Aust J Soil Res, 1998,
36(4): 669−681
[10] Needelman B A, Wander M M, Bollero G A, et al. Interaction
of tillage and soil texture: Biologically active soil organic
matter in Illinois[J]. Soil Soc Sci Am J, 1999, 63: 1326−1334
[11] Qualls R G, Haines B L. Geochemistry of dissolved organic
nutrients in water percolating through a forest ecosystem[J].
Soil Sci Soc Am J, 1991, 55: 1112−1123
[12] Dawson H J, Ugolini F C, Hrutfiord B F, et al. Role of soluble
organics in the soil processes of a podzaol, Central Cascade[J].
Soil Sci, 1978, 126: 290−296
[13] Meyer J L, Edwards R T, Risley R. Bacterial growth on dis-
solved organic carbon from black water river[J]. Microb Ecol,
1987, 13: 13−29
[14] Kalbitz K, Solinger S, Park J H, et al. Controls on the dy-
namic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soils: A review[J]. Soil
Sci, 2000, 165: 277−304
[15] Guggenberger G, Glaser B, Zech W. Heavy metal binding by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dissolved organic fractions in a
spodosol A and B horizon[J]. Water Air Soil Pollut, 1994, 72:
111−127
[16] 徐玲玲, 张宪洲, 石培礼,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净二氧化碳交换量特征 [J]. 生态学报 , 2005, 25(8):
1948−1952
24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17] 张宪洲, 石培礼, 刘允芬,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土壤 CO2 排放及其碳平衡[J]. 中国科学(D 辑): 地球科学,
2004, 34(增刊Ⅱ): 193−199
[18] 常天军, 王建林, 李鹏, 等. 藏北高寒草地植被的碳密度与
碳贮量[J]. 生态科学, 2007, 26(5): 422−427
[19] 高俊琴 , 欧阳华 , 白军红 . 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活性有机
碳垂直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1): 76−86
[2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62−287
[21] 唐启义 , 冯明光 .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 DPS 数据处理系统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94−313
[22] 傅华, 陈亚明, 王彦荣, 等. 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
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04, 24(3): 469−476
[23] Burke I C, Yonker C M, Ponton W J, et al. Texture, climate
and cultivation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U.S.
grassland soils[J]. Soil Sci Soc Am J, 1989, 53: 800−805
[24] 周莉 , 李保国 , 周广胜 .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
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 99−105
[25] Bouwman A F. Global distribution of the major soils and land
cover types[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90:
33−59
[26] 曹丽花 , 赵世伟 . 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研
究进展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7,
35(3): 177−187
[27] 李建平 , 姚祖芳 , 刘世全 , 等 . 西藏自治区土壤资源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3−36
[28] 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 西藏草地资源[M].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2001: 9−80
[29] Yagi K, Minami K. Effects of organic matter application on
methane emission from some Japanese paddy fields[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1990, 36: 559−610
[30] 莫彬, 曹建华, 徐祥明, 等.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
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J]. 生态环境 , 2006, 15(6):
1224−1230
[31] 贾松伟 , 贺秀斌 , 陈云明 . 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对土壤有
机碳的积累及其活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3):
78−84
[32] 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等. 坡耕地黑土活性有机碳空间
分布及生物有效性[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2): 60−63
[33] 徐秋芳 , 徐建明 , 姜培坤 . 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
碳库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17(4): 16−21
[34] 吴建国 , 张小全 , 徐德应 .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
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5):
657−664
[35] 周国模, 徐建明, 吴家森, 等. 毛竹林集约经营过程中土壤
活性有机碳库的演变[J]. 林业科学, 2006, 42(6): 124−127
[36] 姜培坤.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J]. 林业科学,
2005, 41(1): 10−13
[37] 贾松伟 , 贺秀斌 , 韦方强 . 黄绵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侵蚀
和沉积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27(2): 10−13
[38] Ajwa H A, Rice C W, Sotomayor D.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tall grass prairie and agricultural soil pro-
file[J]. Soil Sci Soc Am J, 1998, 62: 942−951
[39] 倪进治 , 徐建民 , 谢正苗 . 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及其表
征指标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7(1): 56−63
[40] 何志斌, 赵文智, 刘鹄, 等.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
活性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06, 26(8):
2572−2577
[41] 安尼瓦尔 ·买买提 , 杨元合 , 郭兆迪 , 等 . 新疆天山中段巴
音布鲁克高山草地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4): 545−552
[42] 解宪丽, 孙波, 周慧珍, 等.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
储量与影响因子[J]. 土壤学报, 2004, 41(2): 687−699
[43] 展争艳, 李小刚, 张德罡, 等. 利用方式对高寒牧区土壤有
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5, 42(5):
777−782
[44] 魏晶, 邓红兵, 吴钢, 等. 长白山北坡高山冻原土壤碳和养
分的分布特征[J]. 土壤通报, 2005, 36(6): 84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