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区系分析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1 ( 4): 315 - 320                  2001 年 11 月 
木兰科 (Magnoliaceae)植物区系分析
张 冰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 广东广州 510275 )
摘 要: 通过详细分析现代木兰科 ( Magnoliaceae)植物的分布以及讨论中国木兰科植物区系和世界木兰科
植物区系的关系 ,认为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现代分布中心及多样化中心 ,同时也是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和分化
中心 ,并据此推测中国可能是木兰科植物的发祥地。
关键词: 木兰科 ; 区系分析; 分布 ; 起源
中图分类号: Q949. 74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142( 2001) 04-0315-06

Floral analysis of Magnoliaceae
ZHANG Bing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 Guang zhou 510275, China )
Abstract: The geog 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resent M agnoliaceae, and th e relationship of Magnoliacous floras
between China and th e world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 ow that China is not only the center of dis tribution
and div ersification of Mag noliaceae, but also th e preservation center of primitive taxa and secondary dif feren-
tiation center. So 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is th e original cent er of Magnoliaceae.
Key words: M agnoliaceae; floral analysis; dist ribution; origin
  木兰科 ( M agno liaceae)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与
早期演化的关键类群之一。由于其具有一些较原始
的性状 ,在 Cronquist ( 1981)、 Takhtajan〔1〕等的分类
系统中 ,均被列为原始古老的植物类群。长期以来
由于对有花植物的起源和系统发育研究方面的关
注 ,使学者们对木兰科植物有着极大的兴趣〔2〕 ,做了
大量的工作 ,获得了许多可靠的资料。在地史上 ,木
兰科植物除了澳洲及非洲外 ,几乎遍布了整个北半
球。现代的分布集中在中国西南部到南部 ,可见在
历史上木兰科植物曾经历过许多变迁 ,由于缺乏有
力的证据及系列而完整的化石资料 ,对于它们的起
源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解〔2〕。本文试在前
人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有关的资料 ,对木兰科的分
布和起源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1 地史上及现代的木兰科植物区

1. 1地史上的木兰科植物区系
在地史上 ,木兰科植物除了不见于澳洲及非洲
以外 ,几乎遍布了整个北半球 ,其分布区的北界曾
到达现在的北极圈内的格陵兰群岛。 地史记录表
明 ,在中国的甘肃、新疆、青海、吉林、广东、云南等
地白垩纪至第三纪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木兰粉 ( mag-
nolipollis) ,在西藏拉孜柳地区发现了早白垩纪木兰
属的孢粉化石〔3〕 ,而在北美、加拿大西部、格陵兰西海
岸迪斯高岛附近以及中欧的白垩纪地层 ,也找到了木
兰科植物化石。现代的欧洲已无木兰科植物的属种存
收稿日期: 2000-06-19
作者简介: 张 冰 ( 1969-) ,女 ,广东始兴人 ,硕士 ,编辑 ,植物分类学专业 ,现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
在 ,但根据化石的记录 ,在第三纪的时候 ,欧洲大陆的
木兰科植物也曾繁盛一时。在伦敦附近的始新世地层
中曾发现 15种 Magnol ia化石种子及 Talauma (相
似于现 代的 Talauma giganti f lora 和 Talauma
hodgsoni )化石种子 ,在保加利亚的始新世地层中也
发现了 Michelia的化石种子。在渐新世的地层 ,先后
发现了一些现今已经绝灭的属种 ,如在波兰和德国找
到了 Magnoliaespermum属的种子 ,在欧洲其他地区
也发现了 3~ 4种 Magnol ia绝灭的形态种 ,在前苏
联同一时期的地层也报道发现 12种 Magnolia植物 ,
其中多数为已灭绝的种类〔4〕。可见木兰科植物在早白
垩纪和第三纪时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 ,占领整个欧亚
大陆 ,北至格陵兰及斯匹卑尔根群岛。 欧洲因受第四
纪冰川的严重破坏 ,第三纪以前的植物已很难找到 ,
因此在欧洲大陆虽有丰富的木兰科植物化石 ,但没有
现代木兰科植物分布。
1. 2现代的木兰科植物区系
现代的木兰科植物有 15属约 260种 (采用刘玉
壶〔5〕 1984年的分类系统 ,下同 )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
的温带 ,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北美东
南部和中美 ,少数种类分布至南半球的巴西和新几内
亚。
木兰科各属具体的分布如下:
( 1)木莲属 (Mangliet ia) ,约 40种 ,亚洲特有属。
( 2)华盖木属 (Manglietiastrum ) , 1种 ,我国特有
属 ,特产于云南东南部的西畴县。
( 3)厚壁木属 ( Pachylarnax ) , 2种 ,亚洲特有属。
中国不产。
( 4)木兰属 (Magnolia ) ,约 70种 ,东亚 -北美间
断分布属。
( 5)盖裂木属 ( Talauma ) ,约 40余种 ,热带亚洲
与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属。中国产 1种。
( 6)南美盖裂木属 (Dugendiodendron) ,约 7种 ,
南美特有属。
( 7)香木兰属 ( Aromadendron ) ,约 4种 ,亚洲特
有属。 中国不产。
( 8)拟单性木兰属 (Parakmeria ) , 5种 ,我国特有
属。
( 9)单性木兰属 ( Kmeria ) , 2种 ,亚洲特有属。其
中中国产 1种 ,柬埔寨和泰国产 1种。
( 10)长蕊木兰属 ( Alcimandra ) , 1种 ,亚洲特有
属。
( 11)海洋含笑属 ( Elmerrill ia ) , 4种 ,亚洲特有
属。
( 12)含笑属 (Michelia ) ,约 70种 ,亚洲东南部特
有属。
( 13)合果木属 ( Paramichelia ) , 3种 ,亚洲特有
属。
( 14)观光木属 ( Tsoongiodendron ) , 1种 ,中国特
有属。
( 15)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 ) , 2种 ,其中 1种分
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 ,以及越南 ,另 1种分布于美
国东南部。
可见 ,除 Magnolia、 Liriodendron分布至北美 ,
Talauman分布至南美 , Dugendiodendron为南美特
有属外 ,木兰科的其余 11属均为亚洲所特有。其分布
区西界为喜马拉雅山东南部 (包括印度东北部 ) ,向东
北伸展至日本 ,也是该科分布的最北界 ,约为北纬
45°,即日本的千叶群岛 ,向南直达新几内亚及南半球
的巴西。多数的属种集中在中国、越南、缅甸、印度东
北、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美洲的木兰科植物约 4属 40种 ,其中有 3属与
亚洲共有 ,只有 Dugendiodendron为南美特有属 ,其
分布区的北界是加拿大南部 ,南界是南美洲巴西的中
部 ,也是木兰科分布的最南界 ,约为南纬 30°。
我国有木兰科植物 11属 150种左右 ,从南到北
均有分布 ,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及南部。
2 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现代分布中心
及多样化中心
现代木兰科植物特别集中分布于我国的西南部
及南部 ,计有 11属约 150种 ,表 1为木兰科各属在我
国的地理分布式样。从表 1可看出木兰科植物特别集
中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在中国外围的只有 3
属 ,即 Pachylarnax、 Aromadendron、 Elmerril lia,它
们都和中国的木兰科植物区系有联系 (表 2)。
下面就各属的地理分布式样进行详细的讨论。
( 1)Manglietia 是木兰科的最原始类型 ,全世
界约 40种 ,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为亚洲的特有属。我国约产 28种占全属总种数的
70% ,很明显我国是 Mangl ietia的现代分布中心。属
中除 红花 木 莲 ( M. insigni )、 川滇 木莲 ( M.
316 广 西 植 物                   21卷
duclouxi )、绣毛木莲 (M. ruf ibarbata )、乳源木莲
(M . yuyuanensis )等 4种分布较广外 ,其余绝大部分
的种分布范围较狭小 ,多局限于 1~ 2个省区 ,某些种
甚至局限于云南东南部。国产 Manglietia植物以云
南产的种最多 ,有 20种 ,占国产该属总种数的 71% ,
其次是广西 ,产 12种 ,占 42% ,广东产 6种 ,占 30% ,
可见我国西南部地区是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其中云
南是我国 Mangliet ia植物最大的分布中心 ,其次是
广西和广东。
( 2)Mangliet iastrum 我国特有的单型属 ,分布
于我国云南东南部的西畴县。
表 1 中国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Table 1  The geog raphical dist ribution of Magnoliaceae in China
属名
Genus names
西藏
Ti-
bet
云南
Yun-
nan
广西
Guang-
x i
广东
Guang-
dong
四川
Si-
chuan
贵州
Gui-
zhou
湖南
Hu-
nan
湖北
Hu-
bei
江西
Jiang-
xi
浙江
Zhe-
jiang
福建
Fu-
jian
台湾
Tai-
wan
安徽
An-
hui
江苏
Jiang-
su
河南
He-
nan
甘肃
Gan-
su
陕西
Shan-
xi
山西
Shan-
xi
辽宁
Liao-
ning
Manglietia 1 18 10 7 4 4 3 1 1 1 3
Mangli-
etiastrum
1
Pachylarnax 1
Magnolia 3 14 8 5 12 5 4 8 3 6 5 5 1 1 4 5 1 1
Talauma 1
Parakmeria 1 2 2 1 1 1 1 1 1 1 1
Kmeria 1
Alcimandra 1 1
Michelia 4 20 13 12 6 9 6 6 3 2 5 1
Paramichelia 1
Tsoongioden-
dron
1  1  1 
Liriodendron 1 1 1 1 1 1 1 1 1 1
属数
No. of genus
6
 
9
 
7
 
5
 
5
 
5
 
5
 
4
 
6
 
5
 
6
 
2
 
2
 
1
 
1
 
1
 
1
 
1
 
1
 
种数
No. of species
11  59  36  26  24  20  15  16  10  11  16  2  6  1  1  4  5  1  1 
表 2 中国邻近地区木兰科植物概况
Table 2  The M agnoliaceae of the ad jacent regions of China
项目
Items
印度
India

Genus

Species
缅甸
Burma

Genus

Species
越南等三国
Vietnam

Genus

Species
泰国
Thailand

Genus

Species
马来西亚
Malaysia

Genus

Species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Genus

Species
与中国共有的属种数
Number of common genus
or species with China
5
 
10
 
5
 
14
 
9
 
19
 
6
 
10
 
4
 
3
 
5
 
0
 
相似系数 /%
Similarity co efficient /%
55. 5
 
92
 
55. 5
 
12. 8
 
100
 
18
 
66. 6
 
92
 
44. 2
 
2. 7
 
55. 5
 
0
 
该国属种总数
Number of genus o r species of the region
6
 
19
 
7
 
22
 
9
 
35
 
7
 
13
 
6
 
18
 
8
 
25
 
与中国共有的属种数与该国总数比 /%
Number of common genus o r species
with China /Number of g enus o r species
of the region /%
83. 3
 
52. 6
 
71
 
63. 6
 
100
 
54. 3
 
66. 6
 
76. 9
 
44. 4
 
2. 7
 
62. 5
 
0
 
   ( 3) Pachylarnax 亚洲特有属 , 2种 ,中国无。其
中 1种产于印度阿萨姆邦 ,另 1种产于印度支那及马
来西亚。
( 4)Magnolia 全世界约 70种 ,主要集中于北
回归线以北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分布区呈东亚 -北
美间断分布。 在亚洲的北界是日本的千叶群岛 ,南界
是印尼的爪哇岛 ;北美的北界是加拿大的南部 ,南界
是南美的委内瑞拉。根据 Magnolia植物的生物学特
性及花的形态结构划分为 2个亚属 ,其中木兰亚属
( subg. Magnolia )有 8个组 ( section ) ,玉兰亚属
( subg. Yulania )有 4个组。两个亚属相比较 ,后者被
认为是该属演化水平较高的类群。北美东南部及南美
北部有 4组 ,约 25种 ;亚洲东南部有 10组约 56种 ;
我国有该属全部 2个亚属 , 9组 , 29种 ,占全属总种数
的 41% ,占亚洲总种数的 51% ,其中约 23种为我国
特有。显然 ,我国是木兰属现代分布的中心 ,Magnol i-
3174期           张 冰: 木兰科 ( M agno liaceae)植物区系分析
a植物以云南最多 , 14种 ,占全国该属总种数的
48% ,其次是四川 11种 ,占 38% ,广西 10种 ,占
34%。 以上数字表明 ,中国木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
多样化中心 ,在我国西南部到南部。
( 5) Talauma 全世界约 40多种 ,主要分布于北
回归线以南 ,南达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巴厘岛及南美
巴西东部。 我国只有西藏产 1种盖裂木 ( T . hodg-
sonii ) ,该种向西分布到印度 ,向东南经缅甸、越南直
达泰国。 Talauma的现代分布中心有 2个: 一个是亚
洲的印度尼西亚 ( 9种 )及马来西亚 ( 8种 ) ;另一个是
北美的墨西哥及安的列斯群岛 ( 5种 )。
( 6)Dugendiodendron  7种 ,南美特有属 ,分布
于南美北部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
( 7) Aromadendron 亚洲特有属 , 4种 ,局限分
布于马来群岛 ,产于苏门答腊、马来半岛、爪哇、婆罗
洲等地 ,所以该属的分布中心在马来群岛。
( 8) Parakmeria  5种 ,我国特有属。分布于我国
云南西北部、四川中部、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广东
北部、海南岛、湖南南部、江西和福建中部、台湾南部
等地。
( 9)Kmeria 亚洲特有属 , 2种。 分布范围非常
狭窄 ,其中 ,单性木兰 ( K . septentrionalis )仅分布于
我国广西北部 (罗城县、环江县 )和贵州东南部 (荔坡
县 ) ,另 1种柬单性木兰 (K . duperreana )局限分布于
柬埔寨和泰国。该属花的构造较为特化 ,单性 ,花被片
6~ 7,不相等 ,心皮连合。值得注意的是 ,有学者于
1997年根据 K . septentrionalis的成熟心皮木质 ,沿
腹缝及部分背缝开裂最后两瓣全裂的特征而将其定
为新属即焕镛木属 (Woonyoungia Law〔6〕 )。但无论如
何 ,不管是 Kmeria还是 Woonyoungia均分布在中国
南部的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区 ,该区域也是古热带与
东亚植物区的分界地区 ,区系成分常常出现较复杂的
分化 ,形成特有现象。
( 10) Alcimandra 亚洲特有的单型属。该属沿
北回归线 ,从西向东 ,分布在一狭长地带 ,包括我国云
南西南部及东南部 ,西藏东南部及南部 ,印度东北部 ,
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
( 11) Elmerrill ia 亚洲特有属 , 4种 ,全部分布
于马来西亚。
( 12)Michelia 亚洲东南部的特有属 ,约 70种。
分布区北界是日本 ,南界是印尼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
答腊岛。该属划分为 4组 ,我国占有该属全部 4组 , 47
种 ,占全属总种数的 67% ,其中有 35种以及一个组
(肖含笑组 )为我国特有。 以上分析数字表明 ,Miche-
l ia的现代分布中心也是在我国 ,其中以云南的种数
最丰富 , 34种 ,占全国该属总种数的 72% ,其次是广
西 14种 ,占 30% ,广东 12种 ,占 25. 5% ,而且这三省
都占有该属全部 4组。 显而易见 ,我国西南及华南是
Michelia最大的现代分布中心。
( 13) Paramichel ia  3种 ,主产于越南、印度东
北部、泰国、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 ,以及我国云南东
南部至南部。我国只有 1种合果木 ( P. bail lonii ) ,该
种向西分布到印度东北部 ,向南沿泰国和越南分布 ,
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元江中游和思茅地区。
( 14) Tsoongiodendron 我国特有属 , 1种 ,主产
于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 ,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该属分
布中心在中国华南。
( 15) Liriodendron  2种 ,呈东亚 - 北美间断分
布。 L . chinense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 ,以及越
南。 L . tulipi fera分布于美国东南部。
综上所述 ,我国木兰科占 15个属中的 11个属 ,
占该科属总数的 73% , 260种中的 150种 ,占该科世
界总种数的 58% ,与此相比 ,我国近邻的越南、柬埔
寨和老挝三国总计有 9属 35种 ,泰国 7属 13种 ,印
度 6属 18种。可见木兰科植物绝大多数的属种都集
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到南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木
兰科植物的总和有 10属 ,占我国总属数的 91% ,约
90种 ,占我国总种数的 60% ,所以 ,我国的西南部及
南部无疑是木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陈
宝 博士〔7〕曾在广西老山的一个山头发现木兰科植
物 9个属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点。
3 中国是木兰科植物原始类群的保
存中心和分化中心
在我国木兰科各等级都有不少原始类群。 Man-
gl ietia是木兰科最原始的属 ,也是亚洲东南部的特有
属 ,中国产 28种 ,占该属总种数的 70% ,并且具有众
多的原始种 ,如滇缅木莲 (M . hookeri ) ,红花木莲
(M. insignis ) ,大叶木莲 (M. megaphylla)及大果木
莲 (M. grandis )等。 M. grandis及 M. hookeri的聚
合果表现如下原始特征:圆柱状椭圆形 ,长达 10 cm ,
直径 6~ 7 cm, 90~ 100余枚 ,顶端具长喙等。这
318 广 西 植 物                   21卷
些种类产于云南西部、西南部至东南部和广西西南
部。 而产于广西和广东北部的仁昌木莲 ( M.
chingi i ) ,聚合果卵形 ,长 3~ 6 cm , 仅 10~ 30余
枚 ,有时由于部分心皮不育 , 的数目明显减少 ,这
些都是该属中较进化的特征。 另外 ,在我国发现的华
盖木莲 (M . sinica )是该属中演化水平较高的一种 ,
托叶与叶柄离生 ,雌蕊群具短柄 ,导管分子具较宽的
直径 ,内壁有螺纹加厚。所以我国既是 Mangliet ia的
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 ,同时又是 Mangl ietia的分化
中心。
Magnolia是 subtrib. Magnoliinae中最原始的
属 ,也是木兰科中种类最多且分布最广的属。Magno-
l ia中最原始而分布于热带的常绿种类约 14种 ,属于
常绿组 ( sect. Gwil limia的有 7种 ,产于云南、广西
和广东。 其中大叶木兰 (M . henryi )及山玉兰 (M.
delavay i )的托叶几与叶柄全部贴生 ,聚合果长 9~ 14
cm ,成熟 88~ 104枚 ,具长喙等特征 ,表明这些
种类都是最原始的。 另外 ,皱种木兰组 ( sect. Ry-
t iospermum )的长喙 ,厚朴 (M. rostrata )的聚合果长
达 12 cm,直径达 6 cm ,成熟 多达 270多个等特
征为属中原始的特征。但同时 ,Magnol ia又是个极端
异等级的属 ,如夜合 M. coco的花被片外轮呈萼片
状 ,心皮 4~ 6枚 ,且直接粘合 ,心皮轴已退化 ,是本属
中较进化的特征 ,所以中国的木兰科植物正处于分化
的势头上 , Magnolia是较典型的代表 ,随着往北分
布 ,Magnol ia植物的这种分化越来越明显:最外轮花
被片从叶状分化到萼片状 ;导管分子端壁从梯状穿孔
到单穿孔 ;心皮从多达到 200枚到 4~ 6枚 ;心皮轴从
长达十几厘米到逐渐退化 ;花从两性到杂性 ;雌蕊群
从无柄到有柄。所以我国是 Magnol ia的原始类群的
保存中心 ,同时又是 Magnolia的分化中心。
Michelia是 subtrib. Micheliinae 中最原始的
属 ,是木兰科中仅次于 Magnolia的第二大属。 我国
约有 40种 ,并拥有较多的原始类型 ,其中毛果含笑
(M. sphaerantha )的聚合果长达 20~ 30cm , 多
达 100余枚 ,为最原始的种类。 另外 , sect. Michelia
是该属保留较多原始特征的类群 ,其花被片数目不稳
定 ,为 9~ 12枚 ,黄兰 (M. champaca )甚至多达 20
枚 ,一些种的托叶与叶柄贴生 ,这些都是较为典型的
原始代表。但 Michelia中也有许多演化水平较高的
类型。 此外 ,从种与种之间过渡类型及许多种下等级
如变种的产生 ,说明 Michelia的分化仍在继续进行 ,
且是比较典型的 ,如苦梓含笑 (M. balansae )在我国
有 2个变种 ,金叶含笑 (M. foveolata )和醉香含笑
(M. macclurei )各有 1个变种。 在云南东南部 ,分布
在石灰岩上有 3个形态上与 M. foveolata近缘的
种 ,它们之间十分相似并表现出一系列过渡性。
所以 ,我国木兰科有不少原始类群 ,但同时也有
不少进化类群、种与种之间的过渡类型。 另外 , 80多
种为特有种 ,约占我国木兰科植物总种数的 60%。因
此我国是木兰科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 ,同时又是木兰
科的分化中心。
4 中国是木兰科植物可能的发祥地
木兰科起源的时间与地点至今仍未有令人满意
的答案。一方面是由于化石资料残缺不齐 ,另一方面 ,
木兰科的最原始类型已不存在 ,今天的木兰科植物都
带有或多或少的次生特征。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 ,古
老的属种已灭绝了。现代的木兰科是从原始类型按 3
个方向发展出来的〔8〕。
第一个支派以 Liriodendron为唯一代表 , 1种在
北美 , 1种在我国的华中地区 ,其南界到达江西南部 ,
广西北部及滇东。
第二个支派有 Mangl ietia、 Mangliet iastrum、
Pachylarnax、 Magnolia、 Talauma、 Dugendio-
dendron、 Aromadendron、 Parakmeria、Kmeria、 Alci-
mandra等 10个属。 其中 ,Mangl ietiastrum、Parak-
meria为我国特有属 , Manglietia、 Magnolia两个大
属的分布中心在我国 ,而一些单种属和寡种属 ,如
Kmeria、Alcimandra等在我国亦有分布。
第 三 个支 派 是以 Michel ia、 Paramichelia、
Tsoongiodendron、 Elmerril lia等 4属为代表的一群。
除 Elmerrill ia外 ,其余 3属在我国都有分布。 其中 ,
Michelia分布中心在我国 , Tsoongiodendron为我国
特有属 , Param ichel ia为寡种属 ,在我国亦有分布。
所以 ,除 Dugendildendron、 Pachylarnax、 Aro-
madendron、 Elmerrill ia等 4个局限分布的属外 ,主
要的属我国都有代表 ;其次从组的水平来看 ,Miche-
l ia在我国占有全部 4组的成员; Magnolia在我国有
9组 ,占该属半数以上的组数 ,而且包罗了各种原始
和进化的类群;再者 ,一些寡种或少种属在我国也有
分布 ,所以我国集中了较为全面的木兰科植物代表。
3194期           张 冰: 木兰科 ( M agno liaceae)植物区系分析
我国无分布的 Dugendiodendron、 Pachylarnax、
Aromadendron、 Elmerrillia以及我国只有 1种分布
的 Talauma,它们多少有明显的次生特征: Dugen-
diodendron的托叶与叶柄离生 ,雄蕊的药隔伸长成丝
状 ,心皮 4~ 25,合生 ,聚合果革质而带肉质 ; Pachy-
larnax托叶与叶柄离生 ,心皮数目大大减少 ,只有 2
~ 8,合生 ,聚合果木质 ; Aromadendron的托叶与叶
柄离生 ,雄蕊的药隔伸长成刚毛状的长尖头 ,心皮合
生 ,形成肉质的合生心皮果 ; Elmerrillia托叶也是与
叶柄离生 ,花单一或者 2~ 3朵于叶腋短枝着生 ,心皮
基部陷入花轴 ,有时合生 ; Talauma的心皮合生并形
成木质聚合果 ,周裂。因此 ,这些属不可能是木兰科最
原始的类群。
我国木兰科植物另一个特点是保留了不少反映
该科系统发育各阶段的代表。如托叶与叶柄从全部贴
生到离生 ,花从两性到杂性 ,花被片从不分化到分化 ,
雌蕊群从无柄到有柄 ,胚珠从多数到只有 2枚 ,
从分离到合生等等 ,几乎全部过渡类型或极端类型我
国都有代表。这在我国的 Magnolia和 Michelia中的
表现尤为典型。
综上所述 ,我国木兰科植物占该科总属数的
73% , 占总种数 58% , 其中 3个主要大属 Mangl ie-
tia、 Magnolia、 Michelia 分别占有各属总种数的
70% , 41% , 67% ,有众多的特有类型 ,有反映系统发
育不同阶段的代表以及该科最原始的类群 ,有力说明
中国木兰科植物只能在当地起源 ,中国极可能是木兰
科植物的起源地。
5 中国木兰科植物区系和世界木兰
科植物区系的关系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最古老的科之一 ,应有共同的
起源 ,可能都出自华夏植物区系。
中国的木兰科植物区系与美洲的木兰科植物区
系较为疏远 ,南美洲早在侏罗纪便与北古大陆分离 ,
原始的木兰科植物当时还来不及散布到那里 ,今天南
美洲的木兰科植物只能是后来从北美洲传播过去的。
北美古陆与欧亚古陆的联系一直持续至第三纪的上
新世 ,反映这种早期联系的是鹅掌楸属的间断分布。
此外 ,北美洲的 Magnol ia有 4组 ,其中 2个组皱种木
兰组及紫花玉兰组与我国共有。
中国木兰科植物区系与东南亚各国有着密切联
系 (表 2): 根据种的相似系数 ,与越南等 3国以及缅
甸的联系最密切 ,其次是印度和泰国 ,最为疏远的是
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根据地史资料 ,中南半岛属于
华夏地台的一部分 ,是三迭纪印支造山运动的产
物〔9〕 ,这里木兰科植物属种的变化及数量的减少 ,既
反映了该科从起源地辐射扩散的结果 ,又与特定自然
条件相关〔10〕。泰国和缅甸等国与中国相同的种 ,分别
占该国种总数的 76. 9%和 63. 6% ,这反映了与中国
木兰科植物区系之间的密切的关系。而印度尼西亚
与中国木兰科植物的关系最疏远。此外 ,中国木兰科
植物与朝鲜和日本也有一定联系。毫无疑问 ,这两国
的木兰科植物渊源于中国。从木兰科的地理分布事
实 ,说明木兰科以中国西南为中心 ,向华南、华东、朝
鲜、日本种类逐渐减少 , 而向南部如缅甸、中南半岛、
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演化出一些次生的类群。
参考文献:
〔1〕 Takh tajian A. Diversi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
ing plants [M ]. N 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 ty
Press, 1997.
〔2〕陈之端 ,路安民. 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的回顾
与展望 [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97, 35( 4): 375- 384.
〔3〕李星学 . 中国地质时期植物群 [M ].广州: 广东科技出
版社 , 1995.
〔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孢粉组. 孢粉学
译丛 (第 1集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0.
〔5〕刘玉壶. 木兰科分类系统的初步研究 [ J]. 植物分类学
报 , 1984, 22( 2): 89- 107.
〔6〕刘玉壶. 焕镛木属—— 中国木兰科一新属 [ J]. 植物研
究 , 1997, 17( 4): 353- 356.
〔 7〕陈宝 . 云南木兰科新植物 [ J].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 ) , 1988, ( 1): 107- 112.
〔 8〕张宏达 . 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 [ J ]. 中山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 , 1962, ( 1): 134.
〔9〕张宏达. 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 [ J]. 中山大
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86, 4( 3): 1- 12.
〔10〕张宏达 . 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 [ J]. 中山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4, 33( 2): 1- 9.
320 广 西 植 物                   2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