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鸢尾科藏红花与菊科红花的鉴别要点



全 文 :实 用 中 医 内 科 杂 志
JOURNALOFPRACTICALTRADITIONALCHINESEINTERNALMEDICINE
AUG.2 0 0 8
Vol.22 No.8
鸢尾科藏红花与菊科红花的鉴别要点
王 伟
(沈阳奥昌医药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男 , 1966年生 ,药剂士)
摘   要:藏红花与红花两者来源 、性状及显微 、理化鉴别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 两者临床功用不同 ,为保证用药安
全有效 , 必须严加鉴别。
关 键 词:藏红花;  红花;  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13(2008)08-064-01
  藏红花又称西红花、番红花 , 为鸢尾科(Iridace-
ae)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红花 CrocussativusL.的干燥
柱头 [ 1] 。主产于西班牙 、希腊 、法国及前苏联中亚西
亚一带。在我国浙江 、江苏 、北京等地已有栽培。由
于其产量低为名贵药材之一 , 所以其伪品也多 ,应
注意鉴别。笔者对藏红花与红花的鉴别进行比较 ,
希望对临床用药有所帮助。
1 来 源
藏红花 为鸢尾科(Iridaceae)植物番红花 Cro-
cussativusL.干燥柱头。
红 花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红花 Canha-
mustinetoriusL.的干燥管状花。
2 性状鉴别
藏红花 呈线形 ,柱头三分枝 , 长约 3cm,暗红
色 ,上部较宽而略扁平 ,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 ,
内侧有一短裂隙 , 下段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体轻、质松软 ,无油润光泽 , 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
异 ,微有刺激性 ,味微苦 [ 1] 。鉴别口决:番红花 , 色暗
红 ,三个柱头顶上生;顶端边缘成齿状 , 上部稍宽内
卷筒;无油润 ,质轻松 ,花柱黄色偶残存;香气特异味
微苦 , 水浸液黄见分明。
红 花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 1 ~ 2cm,表面
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 , 先端 5裂 , 裂片呈狭条
形 ,长 5~ 8mm,雄蕊 5,花药聚合成筒状 ,黄白色, 柱头
长圆柱形 ,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3 显微鉴别
藏红花 粉末:橙红色。 ①柱头碎片由长方形
组成 , 排列紧密 ,内含色素物质 ,柱头上缘的薄壁细
胞呈长条形 ,密集成绒毛状 ,外皮细胞壁突起呈乳头
状。②花柱碎片为长方形的薄壁细胞 , 排列紧密。
细胞中含有小形草酸钙方晶或簇晶或呈颗粒状。③
导管多为环纹 , 细小 , 亦可见螺纹导管。 ④花粉粒少
见 ,呈圆球形 ,外壁近于光滑 , 内含颗粒状物质。萌
发孔难察见。
红 花 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 , 外壁有短刺
及疣状雕纹 , 3个萌发孔 ,花冠顶端细胞分化成乳头
状绒毛 ,偶见小方晶。
4 理化鉴别水试法
藏红花 取样品少许浸于水中 ,可见橙黄色成
直线下降逐渐扩散 , 水被染成黄色 , 不显红色 , 无沉
淀 , 柱头喇叭筒状 , 顶端边缘有细齿 ,一头粗 ,一头细
(俗称龙头凤尾 ),短时间内 ,用针拔之不碎 ,此法鉴
别口决:番红花浸入清水中 , 喇叭筒状顶齿形 , 龙头
凤尾似漏斗 ,伪品无有此特征。
红 花 取本品浸水中 ,无橙黄色色素呈直线
下降 ,水被染成金黄色。
5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藏红花 取硅酸干燥器中干燥 24h研成细粉 ,
精密称取 30mg, 置索氏提取器中 , 加甲醇 70mL, 回
流提取至无色 ,放冷 ,提取液转入 100mL的量瓶中 ,
用甲醇分次洗涤提取器 ,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 ,加甲
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 5mL, 置 5mL量瓶
中 ,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在 432nm波长处测定
吸收度 ,不得低于 0.50。
红 花 取本品置硅胶干燥器中干燥 24h, 研
成细粉 , 精密称取 0.1g, 置于锥形瓶中 , 加水
150mL,浸泡 1h, ,时时振摇 ,滤过 , 滤液置 500mL量
瓶 , 用水分数次洗涤滤纸和残渣至洗液无色 ,加水至
刻度 ,振匀。在 40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 不得低
于 0.40(黄色素)。
6 讨 论
藏红花:味甘寒 , 归心、肝经 , 功用活血祛瘀 , 凉
血解毒 ,解郁安神;红花:辛温 ,归心肝经 , 功用活血
通经 ,祛瘀止痛。
两者性味 、归经 、功效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以
上的鉴别 ,证明两者不可代替 ,更不可冒充 , 以保障
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 1]李家实.中药鉴定学 [ M] .第 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收稿日期:2008-03-13)
·64·
DOI :10.13729/j.issn.1671-7813.2008.08.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