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5卷第 11期
2008年 11月
现代农业科学
ModernAgriculturalSciences
Vol.15 No.11
Nov.2008
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苗开发研究
吴云峰 ,吴承焕 ,陈启树 ,寿平台 ,吴士元
(浙江庆元县林业局 , 浙江庆元 323800)
摘 要:通过对丝栗栲等 9个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育苗各环节进行试验 , 结果表明 , 种子在进行常
规处理及消毒后 ,以温水 45℃(20h)、生根粉 4×10-5倍稀释液(2 h)浸种处理 ,稻田泥床崔芽培育小苗
和 A3基质配方处理为最佳 , 所培育的容器苗与裸根苗对比 ,具有高径生长快 、根系发达 、造林成活率高
和提早成林等特点。
关键词: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苗;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50(2008)11-0057-06
StudyontheDevelopmentofFagaceaeFineContainerTreeSeedling
WUYun-feng, WUCheng-huan, CHENQi-shu, SHOUPing-tai, WUShi-yuan
(QingyuanCountyofZhejiangForestryBureau, ZhejiangQingyuan323800, China)
Abstract:Testonthelinksof9 FagaceaefinecontainertreeseedlingincludingCastanopsisfargesii, theresultsshowedthatthe
seedsinconventionaltreatmentanddisinfection, thewarmwaterto45 ℃ (20h), ABTsolution4 10-5(2h)seedprocessing, rice
cultivationmudbedChoishootsandseedlingsA3 matrixformulaforthebestdeal, thecultivationofcontainerandbarerootseedlings
comparewithhigh-growthfasttrack, well-developedrootsystem, ahighsurvivalrateofafforestationandforestearly, andsoon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Fagaceae;finetrees;MILLERcontainers;technicaltraining
收稿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吴云峰(1977-),男 ,浙江庆元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基层林业科技推广
壳斗科(Fagaceae)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林业生产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尤其在长江流域以南组成常绿阔叶林 ,
其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特强 ,是生态建
设和绿化 、美化城乡的主要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 , 许多壳
斗科树种为珍稀用材和食用菌生产原料。新时期 ,新阶段林
业建设 , 壳斗科苗木的需求与日俱增。
壳斗科树种裸根苗培育主根生长优势强 , 须根发育差 ,
造林成活率低是共同特点。到目前为止 ,国内一些林业科研
单位虽开展过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但量少 、树种单一 , 现有
育苗技术满足不了林业生产需求。为解决营造林技术难题 ,
近年来 , 庆元县林业局利用本县丰富的壳斗科种源优势 , 结
合生产实践 , 开展了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育苗技术研究应用
工作 ,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将有关试验报导如
下。
1 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庆元县屏都镇朱村 , 地处 118°50′~ 119°03′
E, 27°25′~ 27°51′N之间。年平均气温 17.4 ~ 18.6℃, 年降
水量 1 760 ~ 2 100㎜ , 年相对湿度 81% ~ 84%, 无霜期
245d,年日照 1 882.7 h, 日平均温度 10 ~ 20 ℃的有 211 ~
260d,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日温差 14.14 ℃, ≥10℃的年积
温 5 289.6℃,持续天数 259 d。容器苗造林试验地位于庆元
林场卢峰林区 , 海拔 355m,林地为低山红壤土 ,气候自然条
件与屏都镇朱村相近 。
2 材料与方法
2.1 种子采集和处理
于 2005 ~ 2006年 10月下旬至 11月上旬 , 种子成熟 , 球
果开裂时在庆元县域内人工采种。种子采摘后 , 首先采用水
浮法除去空粒种和混杂物 , 用 50%甲胺磷 200:1溶液浸药 2
h, 取出凉干 48 h后贮藏。种子采用室内湿沙层积方法处
理 ,底层清水沙厚度不少于 5 cm, 面层沙厚度 5 ~ 7 cm, 贮藏
总高度不超过 30 cm;沙贮保持相对温度 10 ~ 15℃, 相对湿
度为 30% ~ 40%;种子贮藏期间每隔 1 ~ 2周翻堆 1次 ,及时
捡去变质种子。
2.2 种子崔芽
每个树种试验样本各 1 000粒。按 3个处理进行崔芽:
处理 1常温浸种 20 h, 处理 2温水 45 ℃浸种 20h,处理 3温
水 45 ℃)浸种 20h后 ,再生根粉 1g兑水 25kg浸种 2h。对
3个处理分别进行种子的始萌时间 、平均发芽速度和发芽率
进行调查。
2.3 芽床制作
试验采用水稻田和阳台不同质地温室两种方法崔芽培
育小苗。水稻田温室及芽床制作:温室大棚采用竹木搭建 ,
高度 180 ~ 200 cm,宽度以培育数量而定 ,顶上覆盖增温塑料
薄膜。圃地进行 3耕 3耙细整后 ,亩施钙镁磷肥 100 kg, 用
45%的敌克松 400 ~ 500倍稀释液进行洒水土壤消毒。芽床
宽度为 110 cm,芽床每隔 100cm插入竹条 1根 , 高度 50cm,
在竹条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阳台温室及芽床制作;芽床用
细沙筑成宽 110 cm, 高 10 cm, 塑料大棚视阳台具体情况取
材搭建 , 其高度 、肥料及农药管理与稻田芽床相同。
2.4 营养杯选择
1年生苗营养杯选用直经 6 cm,高 10 cm, 壁厚 0.12 cm
的塑料袋容器。营养杯托盘采用长 54cm,宽 27 cm营养蓝。
2.5 营养基质配置
营养基质采用 A1、A2、A3、A4四种处理配置(见表 1)。
表 1 营养基质各处理配比
kg/万袋
不同基
质配置
东北
泥炭
珍珠
岩 垤石 APEX
钙镁
磷肥
黄心
土
稻田
土 塘泥 合计
A1 510 75 90 3 100 778
A2 510 75 90 3 100 778
A3 510 75 90 3 100 778
A4 510 75 90 90 100 865
2.6 试验方法
2005年选择参试树种 、确定种源采集地及采收 , 2006年
进行容器苗不同方法种子处理 、崔芽 、不同质地芽床小苗培
育 、不同营养基质配制与大田裸根苗培育对比试验 , 2007 ~
2008年进行造林跟综试验。试验按不同项目要求分别设置
3个处理 , 3次重复 , 每个小区 50株。
2.7 苗木观察与调查
苗木高径生长 、子叶及侧技生长采用按月定时调查 , 根
系生长情况在造林前起苗时进行调查 ,跟综造林生长情况在
当年生长停止后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子处理发芽情况分析
从表 2可以看出 , 3种种子处理其绐萌时间 、种子平均
发芽速度和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差异。 9个参试树种平均
绐萌时间:处理 1为 45.44d,处理 2比处理 1提早 9.11d,处
理 3比处理 1提早 10.44 d, 甜槠 、苦槠效果最明显分别达 17
d和 13 d, 东南石栎最少为 4d。 9个树种平均发芽速度处理
1为 63.33 d, 处理 2比处理 1宿短 8.78 d,处理 3比处理 1
宿短 12.89 d,甜槠宿短时间最长达 22d,宿短时间最少的是
细叶青冈 、青冈栎 、东南石栎 3个树种分别为 8 d。 9个树种
平均发芽率:处理 1为 62.01%,处理 2比处理 1发芽率提高
16.49%,处理 3比处理 1提高了 18.37%,达到了 81.49%,
罗浮栲 、丝栗栲 、细叶青冈 3个树种发芽率达到了 90%以
上 , 休眠期较长的甜槠 、苦槠其效果最明显 , 分别提高了
23.3%和 22.1%。综合比较采用处理 3进行种子处理 ,即可
达到降低育苗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3.2 不同质地芽床生长发育分析
从表 3可见 ,采用水泥地沙床与水稻田泥床崔芽培育小
苗其生长发育有较大差异 , 从参试树种发芽率平均值看 , 水
稻田基质芽床比水泥地沙床发芽率提高 1.93倍 , 苦槠 、甜
槠 、罗浮栲 、丝栗栲 、大叶青冈 、细叶青冈 、石栗 、青冈栎 、东南
石栎分别提高 1.39%、 3.74%、 3.12%、 1.76%、 1.05%、
1.36%、2.58%、2.66%、 1.10%。稻田质地透气性比水泥地
强 ,对于抑制种子变质腐烂 , 促进种子生活力具有显著的的
效果 ,从 3月 20日 、3月 30日 、4月 10日 、4月 20日调查 ,水
稻田芽床比水泥地沙床同期分别提高种子生活力 40、 51、
79、97个百分点 , 可以减少种子育苗成本近 3倍。
表 2 不同种子处理崔芽发育情况统计表
58 现 代 农 业 科 学 2008年
表 3 2003年 5月 3日播种市不同质地芽床种子发育情况统计表
3.2 不同营养基质苗木生长对比
本试验选用丝栗栲 、罗浮栲 2个有代表性的树种进行 4
种不同营养基质处理试验 , 参试树种苗木生长情况见表 4。
从表 4可见 , 不同基质配置对苗木生长发育影响显著。 从苗
期生长发育综合表现看 , A
1
、A
3
明显好于 A
2、A4。从子叶生长情况看 , 8月丝栗栲 、罗浮栲子叶发育 A
3
与 A
1
、A
2
接近 , 但
分别比 A4提高 0.8和 0.92张子叶。从侧枝生长情况看 , 11
月中旬丝栗栲侧枝率 A3比 A1 、A2分别提高 60%、33%,比 A4
减少 20%;罗浮栲侧枝率 A3比 A1、A2分别提高 16.5倍和 4
倍 , 比 A4提高 60%。从高生长看 , 丝栗栲 A1、A3分别高 A2
69%、54%, 高 A4 1.38%、 1.16%;罗浮栲 A1、A3分别高 A2
58%、49%,高 A4 1.07%、 95%。 11月丝栗栲 A3单株最高生
长量是 A1处理的 1.10%, A2的 1.49%, A4的 2.31%;罗浮
栲 A3单株最高生长量是 A1处理的 1.17%、、A2的 1.45%, 、A4的 2.28%。从地径生长看 , 丝栗栲 、罗浮栲 2个树种平均
根径 A1分别高出 A2 43%、43%, A3分别高出 A2 48%、 62%,A3分别高出 A4 63%、60%;单株根径最粗是 A3处理 , 分别比
4个处理平均值高出 28.7%和 37.9%,根间差异显著 , 但以
A3为最佳。
表 4 不同营养基质处理苗木生长情况统计表
59 第 11期 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苗开发研究
3.3 容器苗生长期每月生长情况分析
本试验选用 A1营养土配置培育方案 , 对 9个参试树种
各月生长发育情况(见表 5)进行调查。从表 5看出 ,东南石
栎 、石栗两树种早期生长快 , 生长期提早结束 , 7月 15日根
径分别达到全苗的 70%和 67%, 苗高达到全苗的 65%和
57%;9份中旬生长接近结束 , 根径分别占全苗的 95%和
85%, 苗高占全苗的 96%和 90%。 细叶青冈 、大叶青冈 、青
冈栎 3个树种发育较早 ,但径高生长一般 , 生长期比东南石
栎 、石栗树种长 , 7月中旬根径分别达到全苗的 58%、59%和
58%, 苗高达到全苗的 59%、 49%和 60%;10份中旬生长发
育基本结束 , 根径分别占全苗的 94%、 94%和 90%, 苗高分
别是全苗的 97%、94%和 95%。早期生长发育缓慢的树种
有甜槠 、罗浮栲 、丝栗栲 , 9月中旬地径分别是全苗的 59%、
63%和 67%,苗高是全苗的 68%、 76%和 75%, 甜槠 、罗浮
栲 、丝栗栲比东南石栎 、石栗早期生长迅速的树种生长期推
迟 60 d左右。
3.4 容器苗与裸根苗根系生长发育分析
容器苗与裸根苗根系生长发育对比试验结果见表 6。
从表 6可知 ,容器苗与裸根苗地下部份生长发育差异显著。
7个参试树种容器苗主根平均长度分别是裸根苗的
28.67%,裸根苗 Ⅰ 级根平均长度和根数分别是容器苗的
19.84%和 24.01%,裸根苗 Ⅱ级根平均长度和根数分别是
容器苗的 22.97%和 6.47%,甜槠 、细叶青冈 、石栗 3个树种
裸根苗Ⅱ级根为 0。容器苗培育通过人为改变其生理需求
环境 ,有利于抑制主根生长 , 促进须根发育生长 , 提高了苗木
的优质壮苗率。
表 5 9树种 7 ~ 11月份苗期生长发育统计表
3.5 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质量分析
由表 2可见 , 7个参试树种应用容器苗造林 ,平均成活
率达 94.2% ~ 100%, 均超过省定造林质量标准;而裸根苗
造成活率仅 45.6% ~ 27.3%, 达不到造林合格标准 , 且属于
重造等级。容器苗造林当年新梢生长量和第 2 a苗高生长
量虽树种间有差异 , 但共同点是造林后无缓苗期 , 其完整的
根系能迅速向土壤延伸 , 使造林后生长期提前 , 促进新梢和
地径生长。参试树种平均值当年新梢和第 2 a苗高分别提
60 现 代 农 业 科 学 2008年
高 14.87cm和 44.18 cm, 提高幅度在 37.4% ~ 75.1%和
38.2% ~ 78.3%;造林后当年地径生长量和第 2 a地径生长
量分别提高 13.8% ~ 24.2%和 22.5% ~ 33.6%。
表 6 容器苗与裸根苗根系生长发育调查统计表
表 7 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质量对比
4 结果与讨论
(1)壳斗科种子在进行常规处理及消毒后 , 以温水 45
℃浸种 20h,再用生根粉 1 g兑水 25 kg浸种 2 h处理 , 并采
取水稻田芽床进行种子崔芽培育小苗 ,能有效促进壳斗科树
种种子生活力 , 提高种子发芽率 ,并使种子萌发集中整齐 , 便
于管理 , 有利于降低育苗成本 ,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1年生壳斗科容器苗培育采用 A3方案配置 , 既能达
到 1次性施肥 ,不须追肥和根外追肥 , 又能满足苗木的正常
生理各种养分需求 , 保证达到省定苗木标准 , 在生产中可大
力推广应用。采用 A4方案配置营养土 , 苗期缺肥严重 , 苗木
生长缓慢且质量差 ,在生产中不宜采用。
(3)壳斗科容器苗比大田裸根苗可宿短苗期 35 ~ 80 d,
同时有效利用空气抑制主根生长 ,促进侧根和须根分孽 , 大
大地提高了苗木根系质量和苗木高径生长质量 , 为保证造林
成活率夯实了基础。 (下转第 69页)
61 第 11期 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苗开发研究
2 生态设计的内涵
2.1 节约资源能源
生态设计认为 , 应该采取措施减少使用资源和能源。提
倡节能设计 , 尽量减少能量消耗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充分利
用太阳能 、风能 、水利能等可再生的自然能源 , 减少石油 、煤
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用材 ,选择可再生 、可降解 、
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 避免产生过量的固体垃圾 , 破坏环境 , 浪
费资源。
在城市发展更新的过程中 ,总会产生很多废弃的工厂或
场所 , 不断的拆除重建 ,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这些地方稍作修
改 , 可以被改造成新用途的场所。在国外 , 这种方式已经成
为一个不小的潮流 , 瑞典的 Konstfack艺术学校的新校址就
是斯德哥尔摩郊区的爱立信电话旧厂房 ,在将旧厂房改造成
设计院校校舍的过程中 , 采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 , 既保
留了一点厂房的气息 ,又富有现代设计气息。
2.2 尊重地域特征
生态设计应配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风俗习惯 ,
充分利用好地域特点 。设计应充分考虑阳光 、雨水 、河流 、土
壤 、植被等因素 ,从而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 例如城市绿化
建设中植物应多选择当地品种 ,不仅经济 、容易成活 ,而且能
营造出与当地环境相融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建筑材料 、产
品设计材料等使用当地产的材料 , 同样也经济合理 , 并且能
彰显地方特色。设计作品只有和当时当地的环境融合 , 才能
被当时当地的人和自然接收吸纳。
2.3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设计认为人类应该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 ,通过多样
的设计为生物创造丰富的栖息环境 ,生物群落的成员借助能
流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 ,每一个物种都
是整个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水陆交界处等生态敏
感区的设计应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动植物的栖息地 ,通过建设
森林 、连接绿地斑块 、建设湿地等一系列措施使生物多样性
得到保护。
2.4 生态教育
生态设计应该通过景观环境不断地向公众进行潜移默
化的教育。在设计中普及生态知识 , 如设立指示牌 、植物或
鸟类名牌等 , 使公众在游玩的同时 ,可以受到相关的教育 , 从
而自觉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系统。
2.5 公众参与
生态设计不仅仅是政府和设计师的事情 , 更需要每一个
社会成员的支持。我们是景观环境的消费者 , 理所当然应该
尽到维持景观环境处于健康状态的义务。从生活中的小事
做起 ,小到一块电池的丢弃都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景观设
计方案应该得到公众的认同 , 公众有权利决定自己所生存的
环境的质量。每个人要积极了解环境知识 , 使自己有能力参
与管理自己的理想家园。
3 结语
生态设计不仅呈现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景观 , 它对于缓解
城市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相关环境和经济问题等都有重大的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当然 ,仅依靠设计师的力
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让每一个公民参与到生态设计的大
潮中来 ,是每一个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约翰· 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 M].
俞孔坚 , 译.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0.
[ 2] 弗雷德里克· 斯坦纳.ThelivingLandscape—AnEcologicalAp-
proachtoLandscapePlanning[M].周年兴 , 译.2版.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4.
[ 3] 周曦 , 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与再认识
[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3.
[ 4] 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 [ M].北京:中国
园林出版社 , 2001.
[ 5] 张和平.环境生态学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2.
[ 6] 宋晔皓.结合自然整体设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
[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2.
[ 7]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 、过程 、尺度与等级 [ 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 , 2000.
[ 8] 杨经文 ,郝洛西.生态设计方法 [ J] .时代建筑 , 1999(3):61-
65.
[ 9] 肖雪峰 ,张华 ,张雁秋.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 J] .环境技术 ,
2000(5):39-41.
[ 9] 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
[ J].中国园林 , 2001(6):3-10.
[ 10] 陈易.自然之韵 -生态居住区设计 [ 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 , 2003:9- 10.
[ 11] I.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 [ M].芮经纬 ,译.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上接第 61页)
(4)经 3a试验表明 ,参试壳斗科树种应用容器苗造林 ,
当年平均成活率达 97%, 比裸根苗造林提高 61.3%, 当年新
梢 、地径生长比裸根苗提高 51.8%和 54%,第 2 a苗高 、地径
生长平均提高 55.49%和 27.2%。如丝栗栲树种在调查样
地中表现最好的单株当年地径生长达 1.19cm,新梢 1.07 m,
第 2 a地径和苗高分别达 2.9 cm和 2.13 cm, 开创了浙南地
区该树种人工培育早期速生的新记录 ,可见壳斗科树种应用
容器苗造林不仅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 而且对加快苗期生
长 、促进提早成林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 1]裘丽珍 ,汪传佳 ,林建军 ,等.红花木莲育苗基质开发研究 [ J] .林
业实用技术 , 2005(8):11-13.
[ 2]吴士元 ,姚理武 ,叶定文 ,等.壳斗科优良树种容器育苗技术 [ J].
林业实用技术 , 2007(3):20-21.
[ 3]戚连忠 , 王传佳.林木容器育苗研究综述 [ J].林业科技开发 ,
2004(4):10-12.
[ 4]孙伟琴 ,袁位高 ,江波 ,等.阔叶树容器苗应用技术研究 [ J] .浙江
林业科技 , 2005(2):18-21.
[ 5]蔡道雄 ,黎明 ,郭文福 ,等.灰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筛选试验 [ J].
浙江林业科技 , 2006(5):36-38.
69 第 11期 对生态设计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