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全 文 :10.总状花序 1 ~ 3(~ 6)朵花,生于落了叶的茎上。
11.花瓣边缘具细齿;萼片和花瓣白色带紫红色先端;唇瓣肾状圆形,白色带紫红色先端,唇盘两侧各具 1 个黄色斑块。
D. devonianum 齿瓣石斛………………………………………………………………………………………………………
11.花瓣边缘全缘。
12.花苞片大,长 1 ~ 1. 2 cm,纸质;萼片和花瓣白色带紫红色先端;药帽密布白色长晶体状的附属物;唇瓣橘黄色带紫
红色先端。 D. crystallinum 晶帽石斛………………………………………………………………………………………
12.花苞片小,长 2 ~ 8 mm,膜质;药帽光滑或被细乳突。
3.花大,萼片长 2. 5 ~ 4. 5 cm;萼片和花瓣白色带紫红色先端;唇瓣近圆形,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先端淡紫红色,唇盘黄色。
14.茎通常较细长;花序柄短,从茎节上发出,花瓣明显比萼片宽。 D. aphyllum 兜唇石斛…………………………
14.茎较粗壮;花序柄不明显,从茎节的舟状凹槽中发出;花瓣与萼片近等宽。 D. primulinum 报春石斛…………
13.花小,萼片长不及 2. 5 cm。
15.花苞片在基部或近中部具横生的赤褐色斑块,花白色或黄绿色;茎上下一致的圆柱形,通常 6 cm以上;唇瓣
中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锐尖。 D. miniliforme 细茎石斛………………………………………………
15.花苞无赤褐色斑块;花序轴多少回折弯曲;萼片和花瓣黄绿色或白色;唇瓣长圆状披针形,不明显 3 裂,基部
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密布短毛,中裂片白色并且具 1 个横生的深紫色斑块。 D. officinale 铁皮石斛………
1.茎肉质,圆柱形或有时棒状。花序轴和花序柄细而坚实,具少数小花,萼囊宽,唇瓣比萼片短,唇瓣后部(两侧裂片之间)下陷而呈舟状或半球形,
不裂。(瘦轴组 Sect. Breviflores Hook. f.(1890)Dendrobium sect. Brachyanthe Schltr. (1912) )
16.叶狭披针形,宽 5 ~ 13 mm,先端 2 圆裂;分前后唇,后唇前端密生短流苏,内面密生短毛,前唇无毛;蕊柱足
很短,长约 2. 5 mm;蕊柱齿三角状、先端稍钝。………………………… D. hercoglossum 重唇石斛
16.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宽 1. 5 ~ 3. 5 cm,先端急尖;唇瓣从后部沿中央至前部密布短毛;蕊柱足很长,长约
10 mm;蕊柱齿大、耳状。 D. aduncum 钩状石斛……………………………………………………………
3 讨论
石斛枫斗是石斛属部分植物的加工品,历史上最早是以霍山
产者最为有名,来源仅限于霍山石斛和少数石斛属其它种植物加
工而成,但长期以来主要为铁皮石斛,目前的植物来源更趋复
杂[3],来源混杂是导致枫斗品种混淆的根本原因。在我国所产
20 种枫斗类石斛中,产于云南的就达 17 种,对其资源和原植物
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在石斛枫斗采收和加工过程中品种混淆的问
题,同时为石斛类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由于石斛的保健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因此市场需
求量逐年上升。目前,市场上的石斛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的石斛
资源,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节制地采挖使其资源和生境受到严重
破坏,原产地的野生石斛资源已临近枯竭[8]。在野外调查过程中
发现,云南野生石斛资源也几乎濒临枯竭,除铁皮石斛和齿瓣石
斛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外,其他种类因为经济价值不高,仅偶有种
植。因此对野生石斛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对该属植物资
源保护的研究也应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 14 卷[M]. 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3:604.
[2] 明兴加,张 明,陶文静.名贵中药齿瓣石斛的开发前景[J]. 重庆
中草药研究,2006,2:51.
[3] 包雪声,顺庆生,叶愈青,等. 石斛类药材枫斗的历史及现状[J].
中药材,1999,22(10) :540.
[4] 丁小余,徐珞珊,王峥涛,等. 齿瓣石斛的位点特异性 PCR 鉴别
[J]. 药学学报,2002 ,37(11) :897.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 8 册[M]. 北
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11.
[6] 黎光南. 云南中药志,第 1 卷[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
347.
[7]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 [M]. 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75:248.
[8] 武荣花,栗 燕. 石斛资源保护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12:9.
收稿日期:2010-06-10; 修订日期:2010-10-30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No. szy05013)
作者简介:宋 龙(1976 -) ,男(汉族) ,甘肃天水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
学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学与中药鉴定工作.
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宋 龙1,张 雯2,张红梅1,周秀佳1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 201203;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0032)
摘要:目的 掌握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 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 整理出华东地区铁
线莲属药用植物 4 组 18 种 3 变种。结论 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铁线莲属药用植物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华东地区; 铁线莲属;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1. 03. 096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1)03-0725-03
铁线莲属 Clematis L.是毛茛科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有 230
~ 350 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我国也有较丰富的
铁线莲属植物资源。这一大类植物的特征是多年生木质或草质
藤本;花萼片花瓣状,花瓣缺;瘦果,宿存花柱伸长呈羽毛状,或不
延伸长而呈喙状。该属植物自古就以其药用价值而被广泛使用,
如传统中药威灵仙在《开宝本草》、川木通在《天宝本草》、女萎在
《新修本草》中就已有记载。这些植物都是临床上常用中药,发
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从中得到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木脂素、生物碱类化合物,尤以
·527·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 22 NO. 3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3 期
皂苷类成分居多,皂苷类成分主要具有抗炎、抗肿瘤、抗风湿性疾
病的作用[1 ~ 3]。活性成分及物种的多样性为人们寻找高效、低毒
的抗肿瘤、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利
用铁线莲属植物,我们在华东地区进行广泛深入的铁线莲属药用
植物的资源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工作,为深入研究、合理开发该
属药用植物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1 品种调查及资源分布情况
在研究工作中,在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地区进行了广泛的
野外考察,查阅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系等单
位标本馆的馆藏标本,以及中国植物志和江苏、浙江、山东、江西、
福建、安徽和上海地区的植物志,整理出 18 种 3 变种,它们分别
隶属于 4 组[4 ~ 10]。
1. 1 尾叶铁线莲组
1. 1. 1 大叶铁线莲亚组 大叶铁线莲 Clematis heracleifolia DC.生
于山坡沟谷、路旁或林边。根及全草入药,祛风除湿,解毒消肿。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溃疡,瘘管。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有
分布。
1. 1. 2 尾叶铁线莲亚组 单叶铁线莲 Clematis henryi Oliv. 生于
山坡、林缘、路边灌丛或沟谷石缝中。根供药用,能清热解毒、抗
菌消炎、活血消肿,可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腮腺炎;茎叶能行气活
血,可治头、胃、腹部、肌肉、关节疼痛。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
建有分布。
毛蕊铁线莲 Clematis lasiandra Maxim.生于沟边、山坡荒地及
灌丛中。藤茎和根药用,舒筋活络,清热利尿。主治风湿关节疼
痛,跌打损伤,水肿,热淋,小便不利,痈疡肿毒。本种是我国铁线
莲属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安徽、浙江、江西有分布。
1. 2 威灵仙组
1. 2. 1 棉团铁线莲亚组 棉团铁线莲 Clematis hexapetala Pall.生
于山坡、山坡草地或固定的沙丘上。根及根茎药用,祛风除湿,通
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
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山东有分布。
长冬草 Clematis hexapetala Pall. var. tchefouensis (Debeaux)S.
Y. Hu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根药用,可治关节炎、筋骨痛。江
苏、山东有分布。
1. 2. 2 威灵仙亚组 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生于低山、
郊野杂木林缘、山谷溪边灌丛中。根及根状茎入药,祛风湿,利
尿,通经,镇痛,治风寒湿热、偏头痛、黄疸浮肿、鱼骨硬鲠、腰膝腿
脚冷痛。鲜株能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根治丝虫病,外用治牙
痛。本品有小毒。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有分布。
柱果铁线莲 Clematis uncinata Champ. 生于旷野、山地、溪边
的灌丛或林缘,或石灰岩灌丛中。全草药用,根能祛风除湿、通经
络、镇痛;叶外用止血,治角膜炎、关节痛;茎可作利尿药。浙江、
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有分布。在安徽、浙江采到标本。
圆锥铁线莲 Clematis terniflora DC. 生于山地、丘陵林缘或路
边草丛中。根入药,有凉血、降火、消肿、解毒、通经络、利关节等
功效。主治恶肿、疮瘘、蛇犬咬伤等。本品有毒。浙江、江苏、安
徽、江西、上海有分布。
毛柱铁线莲 Clematis meyeniana Walp.生于向阳山坡、路旁灌
丛及疏林中。全株药用,能破血通经、活络止痛,治风寒感冒、胃
痛、闭经、跌打瘀肿、风湿麻木、腰痛。浙江、江西、福建有分布。
山木通 Clematis finetiana Levl. et Vant.生于向阳低山、丘陵、
荒坡灌丛中。全株药用,根祛风湿、通经络;茎通窍、治小便不利;
叶治关节肿痛;花可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浙江、江苏、安徽、江
西、福建有分布。
小木通 Clematis armandii Franch.生于山坡、路边灌丛中。药
用藤茎,能利尿消肿,通经下乳,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肾炎水
肿、闭经、乳汁不通。江西、福建、浙江有分布。
1. 2. 3 钝萼铁线莲亚组 短尾铁线莲 Clematis brevicaudata DC.
生于山地灌丛或山洞岩石旁。藤茎入药,清热利尿、通乳、消食、
通便。主治尿道感染、口舌生疮、腹胀、便秘、乳汁不通等。浙江、
江苏有分布。
女萎 Clematis apiifolia DC.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溪边灌丛或
林缘。全株药用,根、藤茎能清热明目,利尿消肿,通乳。主治肠
炎、痢疾、甲状腺肿大、风湿性关节痛、尿路感染,乳汁不下。浙
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有分布。在安徽、浙江采到标本。
钝齿铁线莲 Clematis apiifolia DC. var. obtusidentata Rehd. et
Wils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水沟边、山谷灌丛。茎药用,可治尿路
感染、小便不利、肾炎水肿、闭经、乳汁不通。浙江、江苏、江西、安
徽有分布。
粗齿铁线莲 Clematis argentilucida (Levl. et Vant.)W. T.
Wang生于山坡林中,或山谷、溪边、路边疏林下,常攀援其他植物
及裸岩上。根药用,能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主治风湿筋骨痛、跌
打损伤、瘀血疼痛、肢体麻木等症;茎藤药用,能杀虫解毒,主治声
音嘶哑、杨梅疮毒、虫疮久烂等症。分布安徽、浙江等地。在安
徽、浙江采到标本。
1. 3 铁线莲组 大花威灵仙 Clematis courtoisii Hand. - Mazz. 生
于山坡、山谷、溪旁或路旁杂木林中,攀援于树上。根和藤茎药
用,能清热利湿,理气通便,解毒。主治小便不利、腹胀,大便秘
结,风火牙痛,目生星翳,虫蛇咬伤。浙江、江苏、安徽有分布。在
浙江采到标本。
毛萼铁线莲 Clematis hancockiana Maxim.生于低山区山坡及
灌丛中。根药用,能祛风除湿、通经络、活血止痛。浙江、江苏、安
徽 有分布。
吴兴铁线莲 Clematis huchouensis Tamura 生于湖边、沟边、路
边草地及田埂湿地上。全草药用,能祛风、消肿,治深部脓肿,风
湿性关节炎,颅内肿瘤,亦治淋巴结核等。浙江、江苏、江西有分
布。
铁线莲 Clematis florida Thunb.生于低山区丘陵地带灌丛中。
全株或根药用,利尿,通络,理气通便,解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小便不利,闭经,便秘腹胀,风火牙痛,眼起星翳,虫蛇咬伤,黄疸。
浙江、江苏、上海有分布。
重瓣铁线莲 Clematis florida Thunb. var. plena D. Don 生于山
坡、溪边及灌丛中。全株或根药用,利尿,通络,理气通便,解毒。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闭经,便秘腹胀,风火牙痛,眼起星
翳,虫蛇咬伤,黄疸。福建、浙江有分布。
1. 4 绣球藤组 绣球藤 Clematis montana Buch. - Ham. ex DC.生
于山坡、沟谷灌丛中。药用藤茎,能利水通淋、活血通经、通关顺
气,主治肾炎水肿、小便涩痛、月经不调、脚气湿肿、乳汁不通等
症;又可治心火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浙江、安徽、江西、
福建有分布。
2 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分种检索表
1.雄蕊无毛。
2.直立草本。
3.萼片外面密生棉毛,花蕾时象棉花球,内面无毛………
…………………………棉团铁线莲 Clematis hexapetala
3.萼片除外面边缘有绒毛外,其余无毛…………………
……………长冬草 Clematis hexapetala var. tchefouensis
2.藤本。
4.复叶,小叶柄具关节…柱果铁线莲 Clematis uncinata
4.复叶,小叶柄不具关节。
5.叶常着生于具多数芽鳞的短枝上,呈簇生状……
…………………………绣球藤 Clematis montana
5.叶不在芽鳞上簇生状。
6.小叶片边缘具锯齿,少数全缘。
7.叶为三出复叶。
7.叶为一回羽状复叶,或一至二回三出复叶。
8.小叶片卵形至宽卵形,较小,长 2. 5 ~ 8cm,
宽 1. 5 ~ 7 cm,叶片边缘具缺刻状粗齿或牙
齿 ……………………女萎 Clematis apiifolia
·627·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3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22 NO. 3
8.小叶片较大,长 5 ~ 13cm,宽 3 ~ 9cm,叶下面密生短柔毛,边
缘有少数钝齿 ………………………………………………
………………钝齿铁线莲 Clematis apiifolia var. obtusidentata
9.叶柄基部膨大隆起;萼片两面光滑无毛。
9.叶柄基部不膨大隆起。
10.小叶 3 或 5,一回羽状复叶。
10.小叶 5 ~ 21,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花
梗短,花序较疏展,花较大,直径为 2 ~ 2. 5cm…………
………………………短尾铁线莲 Clematis brevicaudata
11.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子房具柔毛;瘦果卵圆形,具
白色柔毛…………粗齿铁线莲 Clematis argentilucida
11.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子房、瘦果均无白色柔毛。
12.叶为三出复叶。
12.叶为一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
13.芽鳞较大,长 0. 8 ~ 3. 5 cm,三角状卵形至长圆
形……………………小木通 Clematis lanuginosa
13.芽鳞小,长 0. 5 ~ 0. 8 cm,或不明显。
14.花常为单聚伞花序或总状聚伞花序,常具 1
~ 3 朵花,少数 7 朵以上;在叶腋分枝处有
多数宿存芽鳞;药隔明显;枝无毛…………
……………………山木通 Clematis finetiana
14.花为圆锥状聚伞花序,具多花;常无宿存芽
鳞;药隔不明显;枝被短柔毛 ………………
……………毛柱铁线莲 Clematis meyeniana
15.叶为一回羽状复叶;萼片 4,白色。
15.叶为二回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萼片 5 ~
6,若 4,则为蓝紫色。
16.茎叶干后常变黑色,圆锥花序具多朵花
………………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16.茎叶干后不变黑色。
17.聚伞花序仅具 1 ~ 3 朵花;小叶片常分
裂;瘦果棕褐色,卵圆形或狭长披针
形,先端尾状芒尖,密被贴伏毛……
……吴兴铁线莲 Clematis huchouensis
17.圆锥花序具多花;小叶片常不裂;瘦果
橙黄色,卵形、倒卵形或宽椭圆形,被
白色短柔毛,宿存花柱长 2. 5 ~ 3. 6cm
………圆锥铁线莲 Clematis terniflora
18.小叶片宽 1 ~ 2 cm;花较小,直径 2
~ 5 cm,雄蕊全部变为花瓣状;花柱
无毛,柱头头状…………………重
瓣铁线莲 Clematis florida var. plena
18.小叶片宽 2 ~ 3. 5cm;花较大,直径
5 ~ 8 cm。
19.花柱上部无毛……………………
…………铁线莲 Clematis florida
19.花柱上部有短柔毛或浅柔毛。
20.花蓝紫色,萼片 4,外面有厚曲
柔毛,柱头不膨大;叶柄成“之”
字形扭曲………………毛萼
铁线莲 Clematis hancockiana
20.花白色,萼片 6,外面被疏柔
柱头膨大宿存,无毛,叶柄不
成毛,“之”字形扭曲……大
…花威灵仙 Clematis courtiosii
1.雄蕊直立,被毛。
21.花萼下部呈管状…大叶铁
线莲 Clematis heracleifolia
21.花萼下部呈钟状。
22.单叶,边缘具刺头状浅
齿;花常 1 朵腋生…单
叶铁线莲 Clematis henryi
22.复叶…………毛蕊铁
线莲 Clematis lasiandra
3 讨论
威灵仙类药材历来用药比较混乱,且威灵仙有小毒(威灵仙
的汁液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误食后,口腔灼热,肿胀,咀
嚼困难,剧烈腹泻,排出黑色腐臭粪便,有时带血,脉缓,呼吸困
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十多小时内死亡[11]) ,这就要求中药工作者
认真准确的鉴定中药,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因此,为了
更科学地认知本属植物,还需要我们通过形态学、分类学和分子
生物学等科学手段来进行更细致的商品药材及基源调研,为更好
地应用铁线莲属药用植物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二十八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74.
[2] 宋志宏,赵玉英,段京莉,等.铁线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7(2) :66.
[3] 刘玉国,李玉芳,刘玉红,等.铁线莲属药用植物化学研究概况[J].
新疆中医药,2000,18(1) :58.
[4]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 2 卷[M].杭州:浙江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2:281.
[5]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江苏植物志,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2:165.
[6] 陈汉斌.山东植物志,下册[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21.
[7] 江西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江西植物志,第 2 卷[M].北京:中国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4:161.
[8]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 3 卷[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
社,1990:329.
[9] 上海科学院.上海植物志,上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93:197.
[10]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二卷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2.
[11] 《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M].杭州:浙江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20.
·727·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 VOL . 22 NO. 3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年第 22 卷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