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l’ e d内 , 取某一温度作为活化温度。 木素在氢
氧化钠存在下 , 于 2 50 ~ 30 ℃ 开 始 炭化 ,
4 50 ℃左右活性炭得率最高。 与过去方法 相
比 , 炭 、 活化温度低 , 粉末活性炭得率高 ,
性能好。 通过探讨炭 、 活化条件对活性炭得
率及性能的影响 , 得出了最适条件。 其结果
发现以含 36 %多糖类的木素制品为原料时 ,
最适条件: 活化温度为 4 50 ℃ ; 氢氧化 钠 与
原料之比为 1时 , 可得到 比表面积为 7 90 米 “
/克的活性炭 , 其得率为 20 % 。 如果氢 氧 化
钠与原料之比为 2 时 , 加热到 40 0℃ 以 上 ,
可得到比表面积为 10 0 0米 么 /克的活性炭 , 但
得率仅 10 % 。 如果选用精制木素为原料 , 在
同样条件下 , 活性炭得率为 30 % , 比表面积
为 2 0 0 0米 “ /克 。 如果选用硫酸盐纸浆废液为
原料 , 其活性炭得率仅为 10 % , 比表面积为
7 0 0米 “ /克。
(王鹤 飞摘译 自 《 日本化学会志 》 1 9 8 8 ,
N
o
.
2
,
2 1 7~ 2 2 0 )
i0 次 , 醋酸乙醋层通过含有S a p h a d ex L H-
20 填料的柱子的色谱 , 并用 乙醇和 80 %的甲
醇分馏 , 分馏后得到一种棕黄色粉末 ( I , n
二 1 ) 1 5 0毫克和单宁 ( I , n 二 2 ) 6 0毫克 。
( 严 西胜摘译 自日公开昭 62一 4 2 9 8 2 )
凝缩类单宁的苯酚核
一对苯核交换法进行探讨
用麦行制造活性炭
据西班牙刊物 “ A f i n i d a d ” 1 9 8 8 , 4 5
( 4 2 3 )
, 7 8一 8 0报道 , 温度为 15 0一 5 5 0 0C 时 ,
在氮气的保护下 , 小于 2 厘米大小的麦秆 ,
经热预处理可制造活性炭 , 筛选后的活性炭
( 25 目 ) 用氯化锌溶液浸渍 , 并且加热活化
至 130 ℃ , 然后通入氮气再升温到 3 50 ℃ ( 3
小时 ) 。 用这种原料制造的活性炭对亚甲基
蓝的吸附能力为 5 3毫克 /克活性炭。
( 金兰 惠译 自 “ C . A . ” 1 0 9 , 8 8 4 6 )
用苯酚一三氟化硼在温和条件下处 理 荆
树皮单宁和坚木拷胶 , 再用 F ol i n 一 D e in s法
测定 。 制备过程中 , 57 一 70 %摩 尔 的 A 一环
以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释放出来 , 64 ~ 83 %
摩尔的 B 一环以儿茶酚和焦倍酚释放 出 来 。
样品的 甲苯化可提高从单宁核衍生出来的多
经基酚单体的得率 , 但这种衍生物的制备方
法往往减少了部分组分 。 因此 , 最后使 60 ℃
以上的反应体系中部分自凝的三元酚 , 如间
苯三酚和焦倍酚更趋于稳定 。 采用上述方法
测定荆树皮单宁成分 ,结果表明 : 其由A 一环
上的 85 ~ 86 % 间苯二酚 、 14 ~ 15 %间苯三酚
及 B 一环上的 36 ~ 40 % 儿茶酚 、 60 ~ 64 %焦倍
酚构成 。 另一方面 , 坚木拷胶的A 一环 包括
除间苯二酚核以外的间苯三酚 元 素 , B一环
几乎都由焦倍酚组成 。 反应机理对凝缩类单
宁转化成更有价值的苯酚类提供了有利的依
据。 。
( 严西胜摘译 自日刊 《 木 材 学 会 志 》
3 3 ( 7 )
,
5 8 2~ 5 8 8 )
从伞花石斑木中提取单宁
在用10 升 80 %的丙酮萃取一种植物—伞花石斑木 ( R h a p h i。 l e p王5 u m b e l l a t a )的树
皮时 , 萃取 5 0 0 0克树皮可得到二种含单宁的
物质 ( .I, n = 1或 2 ) 。 然后蒸馏 除 去 丙
酮 , 过滤萃取液 , 滤液用 2 升醋酸乙醋萃取
派克木属植物中的黄
酮醇 、 黄酮和单宁
据 《美国皮革学会杂志 》 19 8 , N o . 5报
有一种派克木属 ( P a r k i a e l a p p e r t o n i -
)热带含羞草科植物 , 是很重要 的有 潜
厂曰a05ù“划妇`llntl曰柱赴a
一 3 . 一
力的植物单宁原料资源。 该植物中单宁含量
为 4斤%左右 , 主要为凝缩类单宁。 在这种植
物中还能提取出六种黄酮醇 ( 即杨梅黄酮 、
五经黄酮 、 杜鹃花酮 ( a z a l e a t i n ) 、 漆 树 黄
酮 、 ·玻非醇和桑色素 ) 和一种麦黄酮 。
( 金兰惠译 自 ,’ C . A . ” 10 9 : 3 9 6 8 1 )
单宁酸去除饮用水中的氯
用一种超量的水玻璃复盖在中间体硅酸铜微
粒上的生产方法 , 可使硅载体铜催化剂的活
性提高 4 0 ~ 5 0% 。 例如 , 在 1 3 0升水中用 2 5
公斤的甲酸铜溶液处理波美度为 50 的水玻璃
7 3公斤 , 并逐步地搅拌、 直到有硅酸铜蓝色
沉淀形成。 这种混合物 p H值为 6~ 6 . 5 ,过 滤
硅酸铜沉淀物并干燥到 20 . 5 公 升 , 然 后在
25 0℃的炉子里还原 。
( 金兰惠译 自 “ C . A . ” 1 0 9 : 37 7 3 1 )
本发明采用安全的 、 天然的 、 科学的方
法去除饮用水中的氯元素 。 该法是将含单宁
酸的植物 ( 以新鲜的或干燥的 ) 放入装水的
容器中 , 其用量约为水的 0 . 5~ 1% , 搅拌混
合。 通过植物中的单宁酸及酶的作用 , 使残
留在水中的氯元素很快分解消失 。 如将植物
中的酶在淀粉中培养成酶溶液或酶粉末加入
水中 , 也有同样的效果 。 此外 , 在自来水中
预先加入含有矿物营养素的天然矿石 , 亦可
使氯元素自然消失 , 但需相当长的时间。 与
此相比 , 如按照本发明介绍的方法 , 则能很
快除去残留的氯元素 。 为证实本发明介绍的
除氯方法 , 做如下试验 : 将少量试剂加入水
中 , 水即变成了有色 , 这说明水中存在氯。
如按上述用量加入含有单宁酸的植物或由这
些植物提取的酶 , 水中的颜色立刻消失 , 又
变成了透明的水。 或在加入试剂之前 , 加入
上述植物或成分 , 一水就不变色 , 这说明水中
没有氯反应 。 据此可以认为 , 水中的氯已被
分解玲未。 所以本发明为去除家庭饮用水中
的氯提供了经济易行的天然方法 。
( 谭红梅摘译自日公开 昭 6 2一 1 0 2 5 9 3 ;
王鹤飞校 )
粘接木材的单宁酸粘合剂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的含游离磺酸 、
6
.
89 %过氧化氢的单宁酸的 50 %水溶液喷涂
片状碎木 , 于 1 5 0℃下加压 7 分 钟 , 在 23 ℃
和 5 5%相对湿度下进行二次固化 ( 7 天或 7
天以上 ) , 制得含15 %粘合剂的碎料板 ( 密
度 。 . 7 8 ) 。 在水中浸洗 2 4小时后 , 弯曲强度
为 1 1 . 5 G P a ;用脉醛树脂作粘合剂时其弯曲
强度为 6 . 1 M P a 。
( 钱慧娟摘译 自日公开 昭 6 1一 6 2 5 7 3 )
一种新的木材胶粘剂
制备硅载体铜催化剂
用于糠醛氮化
据捷克专利 C S 240 , 2 7 报道 。通过避免
这是一种经低甲醛克分子比脉醛缩合树
脂改性的氨基树脂胶粘剂 。 即将粘度为 2 0 0 0
以上毫泊 · 秒的氨基树脂 ( I ) , 通过加入贮
存稳定的低克分子比甲醛的脉醛缩合树脂 ,
来调节涂胶时所需的粘度。 这种低克分子比
甲醛的脉醛 ( U F )树脂 , 其U与 F的克分子比
为 1 , 0 . 2一 l , 0 . 7最佳 。 ( I )最好是 粘度 为
50 0~ 80 0毫泊 · 秒 ( 未浓缩 ) 的商品脉醛树
脂 。 用于调节涂胶粘度的 U F树脂的固含 量
大约为 60 % , 粘度为 5 ~ 10 毫泊 · 秒。 该胶
粘剂可用于层压板 、 胶合板生产 和 实 木 胶
合 , 其胶合强度高 , . 贮存性好 , 、 使用期长 。
( 钱慧娟摘译 自德 国 专 矛“1 1 9 8 7 , D D
2 4 2 19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