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世界杨属种类分布及我国引种国外杨树的概况(二)



全 文 :世界杨属种类分布及我国引种国外杨树的概况 (二 )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研所 宋朝枢
(四 )东亚 (中国 、 日本 )区的杨树
东亚区范围较大 , 北起苏联东部地区 , 南至印度 , 西 自东经 80 “ 左右 , 东到 日本 。
其分布特点是 : 杨树种类最多 、 派组最全的一个区 , 尤其是青杨派的种类是其它三个分
布区无法相比的 , 大大超过北美两个分布区的杨树种类总和 。 东亚区杨树近年来研究较
深 , 种的分类较细 , 但由于植物分类学者见解不同 , 详细分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
I
、 胡杨派 胡杨派有 2种 , 东亚区均有分布 , 除胡杨外 , 还有 :
2 6
、 灰胡杨 p o p u l u , p r u i n o o a S e h , e n k . 分布中国新疆 、 苏联南部、 伊朗 。
l
、 白杨派 共 8种 4 变种 。
( I ) 白杨亚派 有 6 种 。
2 7
、 新疆杨 P o p 二 l u s a lb a L . Y a r . p y r a m i d a l i : B g e ( P . b o l l e a n a L a u e h e ) ,
分布中国的新疆 、 苏联南部 。 银白杨在中国新疆有天然林 。
2 8
、 响叶杨 P o P u lu , D d e n o p o d a M a x im 。
分布中国西北 、 西南及华中 。
2 9
、 毛白杨 P o p u l u s t o m e n t o : a C a r r 。
分布中国东北南部 、 华北及西北 。
2 9 a
、 截叶毛白杨 P o p u l u o t o m e n t o : a C a r : . v a r . t , u n e a t a Y . C . F u e t C . H .
W
a n g

分布中国陕西 。
3 0
、 汉白杨 P o p u l u : n i且 g : h a n i e a C . W a n g e t T u n g .
分布中国湖北 、 陕西 。
3 1
、 河北杨 P o p u lu : h o p e i e n : 15 H u e t C h o w .
分布中国华北 、 西北 。 有人把它分入山杨亚派中。
32
、 清溪杨 P o p u lu s r o t u n d i f o l i a G : i f f v a : . d u e l o o x i a n a ( D o d e ) G o m b 。
分布中国西北 、 西南 。 有人把它分入山杨亚派 中 。
( 亚 ) 山杨亚派 有 2种 2变种 。
3 3
、 山杨 P o p u lu : d a v i d i a n a D o d 。 .
分布中国东北 、 华北 、 西北及西南 , 苏联远东 。
3 3a
、 茸毛山杨 p o p u l u o d a v i d i a n a D o d e v a r . t o m e n 七e l l a N a k a i .
分布中国西南 。
3 s b
、 垂枝山杨 P o p u l u o d a v i d i a n a D o d e v a r . P e n d u l a S k v .
.
9
.
分布中国黑龙江 。
34
、 日本山杨 Po pul uos i ebol d i i Miq .分布日本各地 。
l
、 黑杨派 原产东亚区黑杨派的种类很少 , 仅有 1 种 。 但引进栽培历史较久 , 并
生长较好 。 欧洲黑杨在中国新疆有天然分布 。
5 5
、 阿富汗杨 P o p u l u o a f g h a n i e a ( A i七. e七 H e m s l . ) S e h n e id .
分布中国新疆 、 巴基斯坦 、 阿富汗 、 伊朗 、 苏联南部 。
N
、 青杨派 : 有 2 8种 。
3 6
、 青杨 p o p u l u o e a t h a y a n a R e h d .
分布东北 、 华北 、 西北及西南 。
3 6 a
、 宽叶青杨 p o p u l u s e a t h a y a n a R e h d . f 。 la t i f o l i a C . W a n g 。 t Y u .
分布中国西北 。
3 6 b
、 ’ 云南青杨 P o p u l u : C a t h a y a n a R e h d . : e h 二 e id e r i R e h d .
分布中国云南 。
3 7
、 小叶杨 P o p u lu : : i功 o n i i C a r r .
分布中国东北 、 华北 、 西北 、 华东 、 华中。
3 7 a
、 菱叶 \J/ 叶杨 P o p u l u s : i m o n 五 C a r r . v a : . r il o m b i f o l i a K i t a g .
分布中国辽宁 。
3了b 、 垂枝小叶杨 P o p u l u s : im o n i i C a r r . v a r . p e n d o l a S e h n e i d .
分布中国湖北 、 甘肃 。
3 7 e
、 辽宁 J/’ 叶杨 P o p u l u 。 。 im o n i i C a r r . v a r . l i a o t u n g e n s i s ( C . W a n g e t S k v . )
C
.
W
a 且 9 e t S k v 。
分布中国辽宁 、 河北 、 内蒙古 。
3 7 d
、 塔型小叶杨 P o p u l u o s im o n i i C a r r . v a : . i a : t i g i a t a S e h n e id .
分布中国辽宁 、 河北 。
3 8
、 小青杨 p o p o l u s p s e u d o 一 。 i m o n i i K i t a g .
分布中国东北 、 华北 、 西北 。
5 9
、 哈青杨 P o p u l u , e h a r b i n e 、 : i: C . W a n g e t S k v .
分布中国黑龙江 。
4 0
、 青甘杨 P o p u l u : p儿 e w a l s k i i M a x im .
分布中国甘肃 、 青海 、 内蒙古 。
4 1
、 康定杨 P o p u lu o K a n g d i n g e n o i o C . W a n g e t T o n g .
分布中国四川 。
4 2
、 大青杨 P o p u l u : 。 : : u : i e n : 15 K o m .
分布中国东北及苏联远东 。
4 3
、 黑龙江杨 P o p u l u : a m u : e n o i: K o m ·
分布中国黑龙江 。
·
10
·
4 4
、 香杨 Po pu l no ko re a na Re h d.
分布中国东北及朝鲜 、 日本 。
4 5
、 辽杨 Po pu lu :ma x远 ow ie zi i He n叮 ,
分布中国华北 、 西北以及朝鲜 、 日本 。
4 6
、 东北杨 P o p u l u : g i r i n e n : 10 S k v .
分布中国黑龙江 。
4 7
、 兴安杨 P o p u l u s il : i n g a o i e a C . W a n g et S k v .
分布中国内蒙古东部 。
4 8
、 伊犁杨 P o p u l u o i l i e n : i : D r o b 。
分布中国新疆 。
4 9
、 苦杨 P o p u l u : I a u r i f o l i a L e d e b 。
分布中国河北 、 内蒙古 、 新疆及苏联南部 、 蒙古 。
5 0
、 米林杨 P o p u l u o m a i n l i n g e n : 10 C . W a n g e t T u n g .
分布中国西藏 。
5 1
、 德钦杨 P o p u lu s h o a n a C h e n g e t C 。 W a n g .
分布中国云南 。
5 2
、 缘毛杨 P o p u l u s e i l i a t a W a l l 。
分布中国西藏 、 云南及印度 、 锡金 、 不丹 、 尼泊尔 、 巴基斯坦 。
5 2 a
、 吉隆缘毛杨 P o p u l u s o i l i a t a W a l l . g y i r e n g e n s i , Z . W a n g e t T u n g .
分布西藏的吉隆 。
5 3
、 玉泉杨 P o p u l u o n a k a i i S k v .
分布中国黑龙江 。
5 4
、 冬瓜杨 P o p u l n : p u r d o m i i R e h d .
分布中国华北 、 华中 、 西北及西南 。
5 5
、 伯米杨 p o p u l u s p a m i d e a k o m 。
分布中国新疆 、 苏联南部 。
5 6
、 柔毛杨 p o p u lu s p i l o o a R e h d 。
分布中国新疆 、 苏联南部 。
5 7
、 昌都杨 p o p u l u : q o m d o e o s i o C . W a n g e t T u o g .
分布中国西藏 。
5 8
、 青毛杨 p o p u l u s s h a n x i e二 : 15 C . W a n g e t T u n g .
分布中国山西 。
5 9

J11杨 P o p “ l t : , z e e h住 a n i e a S e h n e id 。
分布中国西南及西北 。
5 9 a
、 藏川杨 p o p u l u o 3 z e e h u a o i e a S e h o e id v a r . t i b e t i e a S e h e n i d .
分布中国四川 、 西藏 。
·
11
.
0 6
、 密叶杨 po pu lu, t a l a s : i e a K o m . ( P . d e n s a K o m . )
分布中国新疆 、 苏联 、 中亚 。
6 1
、 长叶杨 P o p u l u s w u a n a C . W a n g e t T u n g .
分布中国西藏 。
6 2
、 亚东杨 P o p u l u : y a t u n g e n : 15 ( C . W a n g e t p . Y . F u ) C . W a n g 。 t T u n g .
分布中国西藏 。
6 3
、 滇杨 P o p u l u : y u 二 n a n e n : i : D o d e .
分布中国西南 。
V
、 大叶杨派
6 4
、 灰背杨 P o p u l u : g l a u e a H a i n e : .
分布中国西南 。
6 5
、 大叶杨 P o p u l u s l a : i o e a r p a 0 11丫 .
分布中国华中 、 西南 。
6 6
、 长序杨 p o p u l u s P s e u d o g la u e a C . W a o g e t P . Y . F u .
分布中国西藏 。
6 7
、 椅杨 P o p u l u s w i l: o n i i S e h n e i d .
分布中国西北 、 西南 、 华中 。
6 7 a
、 短柄椅杨 P o p u l o s w i l: o n i i S e h n e i d . f . b: e v i p e t i o l a t a C 。 W a o g e t
T u n g

分布中国西藏 。
二 、 引种 国外杨树的概况
据了解 , 我国引种 国外杨首先是从新疆开始的 , 最早引进的可能有钻天杨 、 箭杆杨 、
银白杨等 , 后来在辽宁 、 山东 、 江苏 、 河南 、 北京等地 , 又引进 了欧美杨 、 美洲黑杨等 。
解放后 , 国外杨树引种工作得到很大发展 , 杨树种类 由几种扩大到十几种 , 上百个
品系 , 栽培面积也大大增加 , 初步统计 , 国外杨树栽培面积已发展到几百万亩 , 四旁植
树几亿株 。 在国外杨树引种中 , 主要是黑杨派树种 , 其中又以欧美杨占十分 重 要 的地
位 。 五十年代中期以后 , 我国先后 引进许多优良欧美杨无性系 , 主要有沙兰杨 、 健杨 、
意大利 2 14 ( I 一2 1 4 ) 、 波兰 15 A 、 晚花杨 、 新生杨 、 迟杨 、 莱比锡杨 、 尤金 杨 、 马里
兰德杨 、 格尔里杨等 , 在生产上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 已经成为华北平原 、 华 东 北 部平
原 、 东北平原南部及关中地区的速生用材树种 。 特别在近些年 , 欧美杨发展更快 , 成为
华北平原颇有发展前途的重要速生用材树种 。 欧美杨 中的优 良无性系— 沙兰杨 , 栽植在河南南召县平地水肥条件较好的沙壤土上 , 17 年生 , 树高 29 . 61 米 , 胸径 7 4 · 50 厘米 ,
单株材积 5 . 5 8 3 6立方米 。 北京大东流苗圃营造的 8 年半生的沙兰杨丰产试验林 , 平均树
高 2 5 . 6米 , 平均胸径 32 。 2厘米 , 合每亩蓄积量 31 . 71 立方米 。 8 年半生的 I 一2 14 杨 , 平
均树高24 · 7米 , 平均胸径 3 2 · 7厘米 , 合每亩蓄积量 29 . 67 立方米 。 另外 , 七十年代初期
引进的美洲黑杨 , 在江苏洒阳县栽植 , 也表现出速生高产性能 , 5年生树高达 17 米 , 单
株材积 o · 25 一 O · 3立方米 , 预计 10 年单株材积可达 1立方米 。 其中63 号杨 (P . de lot i des
B a r t r
· o v . ` H a r v e r d , e e x l 一 6 3 / 5 1 . ) 、 e g 号 杨 ( P . d e l t o id e o B a : t r . e y . ` I u X ,
eC
x l一69 / 5 ) 生长十分良好 。
从五十年代我国引进杨树 , 到七十年代迅速推广优良品种和进一步提高 , 杨树引种
工作在生产上已取得显著成效 , 今后将进入有计划地改 良杨树遗传品质的阶段 。
三 、 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 引种国外杨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 主要有 :
(一 ) 对已弓}种的国外杨树系统总结不够 。 全国引种的国外杨树种类 , 包括种 、 变
种 、 栽培变种及无性系约有 10 个以上 , 几乎都是黑杨派 , 其中欧美杨系就有 60 多个 。 这
些有成功的 , 也有失败的 。 这与对杨树原产地自然条件和树种本身特性事先了解不够有
关 。 水分 、 温度和光这三个因子是杨树引种能否成功的主要因子 。 欧美杨系中 , 对水 、
肥 、 光 、 热要求高的种类 , 在低的立地条件下一定生长不 良 。
(二 ) 对新引进的国外杨树进行区域性试验较少 , 同时 , 在引种时对国外杨树的产
地 、 地理种源注意不够 , 同一种的杨树 , 其地理种源不同 , 则其表型和遗传 性 差 异很
大 。 有些地方引种杨树有愈多愈好的趋势 , 结果占用大量土地和人力 , 收效不显著 。 全
国应在杨树委员会统一安排下 , 组成杨树引种试验网 。 经试验后 , 再推广杨树良种 。
(三 ) 对已引进的国外杨树与国内树种的选育工作虽然开展不少 , 但从遗传学和重
要生物学因素 , 分化和变异 、 表现型和基因型等方面研究不够 , 因此 , 全 国各地做了大
量的杂交组合 , 但选育出来的良种甚少 , 今后应重视杂交育种的理论研究 。
(四 ) 引进的国外杨树中 , 黑杨派的杂交种最多 , 目前杨树杂交不仅是派内的种间
杂交 , 卜而派间种间杂交已很普遍 。 如黑杨派与青杨派杂交 , 可以提高抗旱力 、 耐寒性和
抗病虫的能力 。 不能以生长快慢作为 良种的唯一标准 。
(五 ) 国外杨树的引种固然重要 , 而对国内杨树的选育工作也不能忽视 。 我国杨树
种类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 , 要执行 “ 以选为主 , 选 、 育 、 引相结合 ” 的方针 。 既要 引
进国外优良树种 , 又要充分发掘选育国内优 良的杨树 。
根据上述情况 , 在引进国外杨树时 , 应按照世界杨树分布区和每个区的自然条件 ,
包括纬度 、 地形 、 海拔高度 、 土壤 、 气候等 , 以及国外杨树的不同产地 , 结合我国的自
然条件进行国外杨树引种区划和规划 , 以及多点定位引种试验观察 , 构成引种网 。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 , 杨树引种区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 。 今后 , 西北地区
应从欧洲 、 西亚 、 北非区引进一些 白杨派或黑杨派耐寒 、 抗旱的种类 。 同时利用黑杨派的
速生特点 ,将其与我国青杨派 中抗逆性强的种进行杂交 ,培育出速生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是
大有希望的 。 华北地区长城以南和东北地区南部 , 从北美西部区和欧洲西亚北非区引进
黑杨派的种类可能容易成功 。 华北北部及东北北部从北美西部区引种青杨派则较适宜 。
在黄河下游及长江以北地区 , 可从北美东部区及欧洲西亚北非区引进黑杨派的杂交种 。
总之 , 杨树是山地树种又是平原树种 , 种类多 , 分布广 。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 , 尤其
三北 (东北西部 、 华北北部 、 西北大部 ) 地区树种 资源很缺乏 , 发展杨树是短期绿化的
措施之一 。 一般胡杨派耐干燥 、 耐盐碱 , 能适应大陆性气候 , 适宜温暖和多日照的平川
地区 。 除选育优良品系外 , 可开展胡杨派与青杨派之间的杂交育种 , 培育抗逆性强 , 繁
殖容易的无性系 。 白杨派中 , 山杨亚派极端喜光 、 耐寒 , 但要求土层深厚 、 湿度较大的
山坡及山地河谷地带 。 白杨亚派喜温暖气候 , 对土壤要求不严 , 平川地生长好 , 而且是
杨属中材质最好的 。 黑杨派要求温暖或热温气候及通气好的肥沃 、 湿润的土壤 。 青杨派
要求温暖或冷温气候及肥沃 、 湿润的土壤 , 但也耐干燥 。 今后必须加速青杨派 的 选 育
工作 。 大叶杨派由于分布面窄 , 种类较少 , 尚未引人重视 , 要求温暖气候及肥沃 、 湿润
的土壤 , 但插条不易成活 。
引种国外杨树是扩大我国树种资源 、发展林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有计划地进行
试验研究平作 , 鉴定一批推广一批 。 使引 、 育 、 选相结合 , 这对加快实现杨树良种化 、
加速我国绿化速度 、 扩大森林覆盖率 , 促进农收业发展 , 都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
(参考文献23 篇略 )
(上接 3 2页 )
垂直切一刀 , 长约 1一 5 厘 米 , 形 成
“ 丁 ” 字形 , 然后用刀尖挑开砧皮 , 右手
捏住叶柄 , 插入 “ 丁 ” 字形切 口内 , 上端
和砧木皮层紧靠 , 用塑料薄膜条或麻皮绑
扎 , 露出芽和叶柄 。 正岭大队林场在旱地
苗圃芽接 8 46 株 , 成活率 8 0% 以上 。
.2 多枝芽接
将头年移植在苗圃或定植在园内直径
3 厘米左右的砧木 , 第二年萌芽前在适 当
位置去头 (一般 1半左右 ) , 使 其 萌 生
2 一 4 个新梢 , 伏天全部芽接 , 这样就会
很快形成树冠 。
三 、 嫁接后管理
以上两种接法都要加强肥水管理和中
耕除草 。 劈接当年要多次除掉根禁苗或萌
芽 , 接活后伤 口完全愈合 , 就可去掉绑扎
物 。 芽接后 7 天检查 , 成活者叶柄一触即
落 。 否则还可进行补接 。 第二年接芽萌发
前在接芽上方 1 ~ 2厘米处剪砧 , 剪口 要
平滑 , 并稍向接芽背面倾斜 。 尔后除掉砧
木萌芽 , 以防止与新梢争夺养分 。 高枝芽
接的苗木 , 当接芽萌发抽梢 2 0一 50 厘 米
时 , 留 2 0厘米摘心 , 可促芽饱满 , 提高萌
芽率 , 促使枝条充实健壮 , 使树体紧凑 ,
早果丰产 。
四 、 造林
(一 ) 野生山植就地换种造林
对成片或相对集中分布 , 立地条件较
好的野生山植 , 进行就地嫁接换种 , 不足
苗者进行补植 , 每亩保证 30 株左右 , 而且
分布均匀 。 府城 公社桃寨大队采用这种方
法建山碴 园12 0 0亩 。
(二 ) 栽植造林
选择水肥较好 、 土层深厚 、 通风 良好
的阳坡 、 半阳坡 、 沟底 、 四旁等地方 , 全
面或带状预整地 , 穴长 1 . 5米 , 宽 1 米 ,
深 1 米。 荒山造林株行距 4 x s 米 , 每亩
3 3株左右 , 条件较好的果 园株行距 5 x 6
米 , 每亩 2 株 , 四旁植树因地制宜 。 栽植
严格掌握 “ 三埋两踩一提苗 ” , 造林成活
后加强幼树管理 , 一般三年可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