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文章编号:1006-0960(2004)03-0001-06
红 砂 属 植 物 研 究进 展
朱 恭 , 李正平 , 王万鹏 , 钟 芳
(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 ,甘肃 兰州 730046)
摘要:红砂属(Reaumuria Linn.)植物全世界共 12种 ,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和饲用植物。从定名至今已
有200多年的研究历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以介绍和综述:(1)分类与植物区系方面的研究进展;(2)生理
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3)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情况。
关键词:红砂属;分类及植物区系;生理生态学特性;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Q 949.758.8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Progress on Plant of Reaumuria Linn.
ZHU Gong , LI Zheng-ping ,WANG Wan-peng ,ZHONG Fang
(Lanzhou Direction Administrat ion of Environmental Af forestat ion of South-North Mountains , Lanzhou
730046 , Gansu)
Abstract:There are 12 species of Reaumuria all over the wo rld , they are important ecology-protecting and
feed-utilizing plants.It has the history of almost 200 years fo r studying , In the paper , three parts of main
studying points are summarized , Which include(1)study progress of classification and flora;(2)study of physio-
ecology characteristics et.;(3)study status of exploi ting and utilizing the plant resources of Reaumuria.
Key wors:Reaumuria;classification and flora;physio-ecology characterristics;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红砂属(Reaumuria Linn.)植物隶属于柽柳科
(Tamaricaceae),全世界约有 12种 ,主要分布于亚洲
大陆 、南欧和北非[ 1 , 2] ;我国产 4种 2变种[ 3] ,是我
国温带荒漠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其分布区东自鄂
尔多斯西部 , 经阿拉善 、 河西 、北山山地 、 柴达木
盆地 、 嘎顺戈壁 , 西到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边缘 。
分布区内年降水量在60 ~ 300 mm 之间 、海拔 500 ~
3 200 m 之间 ,主要生长在荒漠 、半荒漠的山麓洪积
平原 、山地丘陵 、剥蚀残丘 、山前砂砾质和砾质洪积
扇 、戈壁等 。土壤一般为灰棕荒漠土 ,在荒漠灰钙土
上也有生长 ,在盐渍化以至强盐渍化土壤上生长良
好[ 4 ~ 8] 。通过对我国内蒙古 、青海 、新疆 、 甘肃 、
宁夏等 5省区草地资源数据统计分析 , 在温性荒漠
草原类 、 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和温性荒漠类等 3大类
草地中 , 红砂建群型 、共建型或伴生型草地面积合
计 9 100 324 hm2 , 占 3 大 类草地 总面积 的
14.68%[ 9] ,是重要的饲用植物和固土固沙植物 ,其
枝果也能入药 ,植丛是有“沙漠人参”之称的盐生肉
苁蓉(Cistanche salsa)的主要寄主之一[ 3 , 5 , 10 ~ 12] 。
正是由于红砂属植物在荒漠和荒漠草原区的广
泛分布而具有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经济价值和
用途 ,特别近 20多年 ,随着我国高度重视和加强荒
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 ,研究工作的高潮正在形成 。
1 红砂属植物分类及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1.1 分类研究及现状
林奈在他的《植物志属》(1737)和《植物志种》
(1753)2书中 ,最初建立了 2个属:柽柳属(Tamar-
ix L.)和红砂属(Reaumuria L.),红砂属的模式种
为 Reaumuria vermiculata Linn.[ 2 , 13] 。 Palles
收稿日期:2004-06-23
基金项目:兰州市列科研项目“兰州干旱地区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 03-2-27)。
作者简介:朱 恭 ,男 ,甘肃平凉人 , 1966年 1月生 ,林业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与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第 29 卷第 3 期
2004年 9月
甘肃林业科技
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9 No.3
Sep.2004
(1797)起初将采自哈萨克斯坦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Pall〉 Maxim)纳入柽柳属(Tamarix
L.), 定名为 Tamarix soongorica Pall;1825 年 ,
Desvaux 建立了柽柳科和水柏枝属(Myricaria D.)。
Ehrenb(1827)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新
属 Hololachna E., 并 将 Palles (1797)定 名的
Tamarix soongorica 纳入该属 ,定名为 Hololachna
soongorica (Pall)Ehrenb , 并对 Hololachna E.和
Reaumuria L .2个属进行了分属检索 ,从而使柽柳
科内包含 4个属(不包括此后建立的山柽柳属),也
由此引发了柽柳科内属一级分类的混乱。1882至
1889年 ,Maximowicz先后在《唐古特植物志》(卷 1)
和《蒙古植物名录》中对 Reaumuria 一属种的分类
进行了系统研究 , 并按照优先律原则提出了将
Ehrenb 建立的 Hololachna E.并入 Reaumuria L.
的建议。由于此后这方面的分类研究未取得实质性
进展 , Ehrenb 和 Max imow icz相对立的分类观点存
在了近一个世纪 ,以至 ,张鹏云等(1972)在《中国高
等植物图鉴(2)》一书仍然沿用了 Ehrenb 的研究成
果 ,将 Hololachna 和 Reaumuria 作为 2个属并列 ,
介绍了 3 个种 ,即 R .soongorica Pall 、R .t rigyna
Maxim、R .kaschgarica Rupr[ 14] , 在 2个属的关系
以及种的归属问题上较为模糊 。张鹏云等(1983)在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2)》一书中 ,首次采纳了
Maximow icz(1889)的建议 ,并根据优先律原则和国
内的有关成果 ,将 Hololachna 并入 Reaumuria ,统
称红砂属 ,介绍了 4种 ,将 Brit ten(Labill)确定的 R .
alterni folia(Labill)Brit ten 纳入其中 ,定中文名为
扁叶红砂[ 15] 。此后 ,刘女英心(1987)主编的《中国沙
漠植物志(二)》作了同样处理[ 16] 。崔大方(1988)对
中国红砂属分类作了进一步研究 ,将红砂属(Reau-
muria L.)分为 4 种 2 个变种 , 4个种同《中国高等
植物图鉴(补编 2)》 ,增加了 2个变种 ,即民丰红砂
(R .soongorica var.minfensis D.F.cui)和(R .
kaschgarica var.pyeualsk ii Maxim)[ 3] 。张鹏云等
(1990)在《中国植物志》50卷(2分册)介绍我国红砂
属植物有 4种 ,将 R .alterni folia(Labill)Brit ten作
为新拟种 , 中文名定为互叶红砂[ 2] 。崔大方等
(1999)对新疆农业大学 1982 年的模式标本进行鉴
定 ,确定了一个新种 ,即民丰红砂(R .minfengensis
D.F .cui et J.M .zhong)[ 17] 。崔大方等(2000)采
用70%乙醇提取法提取红砂属 4个种 Reaumuria
soongorica 、R .trigyna 、R .kaschgarica 、R .min-
fengensis的总黄酮甙 ,进行了聚酰胺薄膜层析谱和
高效液相层析谱(HPLC)的比较研究 ,为红砂属植
物种级分类特别是民丰红砂这一新种的确定提供了
化学分类依据[ 18] 。
1.2 红砂属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的研究
红砂属是起源于第三纪 、包括亚洲中部在内的
“古地中海区系”沿岸地区的代表属之一[ 7 , 19] 。对
我国红砂属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的重点研究始于
20世纪 70年代 ,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 ,先后
有: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1978)、吴征镒
(1980)、侯学煜(1982)、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
考察队(1985)、崔大方(1988)、黄大焱木1997)、潘晓
玲等(2001)等对我国红砂属 4个种区系分布特征进
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结果表明:红砂(R .soongor-
ica)在亚洲中部 、非洲中东部温带荒漠 、草原化荒漠
广泛分布 ,区系地理成分是以戈壁(亚洲中部)为分
布中心的吐兰—戈壁 —蒙古种 ,分布区生境相对炎
热 、干旱 、有明显季节性降水 ,植株较五柱红砂(R .
kaschgarica)高大;黄花红砂(R .t rigyna)为亚洲中
部亚区阿拉善荒漠植物省特有种 ,多分布于盐渍化
低地 、砾质戈壁 、干湖盆和干河床的荒漠 、荒漠草原
和干草原地带 ,株形较大 、叶长;五柱红砂为西北干
旱区(塔里木 、柴达木盆地)特有种 ,属于古老的残留
种 ,多分布于极干旱 、风大 、太阳辐射强的生境 ,植株
较矮小 ,局限分布于暖温高原和高山荒漠;民丰红砂
为新疆特有种 ,由于塔里木盆地气候更加干旱 ,植株
稀疏 、叶子更小[ 3 ~ 7 , 20 ,21] 。
2 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进展情况
2.1 生理方面的研究
2.1.1 形态解剖学方面的研究情况
红砂属植物多生在干旱或半干旱荒漠地区 ,许
多研究人员试图从其形态解剖学特征方面来研究它
们对环境的适应性 。刘家琼等(1982)采用切片法对
红砂叶进行了形态解剖研究 。测定结果反映出的叶
表皮抗旱特征 ,如:红砂角质层厚达 8.3 μm ,在 29
种中生 、旱生 、超旱生植物中 ,仅次于沙冬青(Am-
mopiptanthus mongolicus)(15.0 μm)而居第 2 位
(其它 28种植物角质层厚度 1.9 ~ 6.3 μm);气孔数
较少 ,为 88.7个/mm2;气孔下陷很深且形成气孔室
等[ 8] 。崔大方(1988)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红砂属 3个
种的茎和叶进行了形态解剖比较研究 ,角质层厚度
排序情况为:红砂(8.0 μm)>五柱红砂(7.5 μm)>
2 甘肃林业科技 第 29 卷
黄花红砂(7.0 μm),其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反映了
各个种所处的生境差异[ 3] 。角质层的加厚能限制
蒸腾失水 ,这是红砂属植物适应干旱的重要结构特
征。
2.1.2 花粉形态的研究
孢粉学(Palynology)是利用花粉特征鉴定植物
种类 、演化关系和植物地理分布的一门学科 。利用
孢粉的形态特征不仅可以解决植物分类中存在的一
些疑难问题(如种 、属排列位置 ,新科 、新属 、新种是
否成立),而且在大量积累孢粉学资料的基础上 ,还
可以探讨植物各分类群的演化和相互关系[ 19] 。有
关红砂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较为有限。席以珍
(1988)研究认为 ,柽柳科植物花粉具 3 孔和 3 拟孔
2种类型[ 22] ;张元明等(2001)首次对来自新疆 、甘
肃部分科研院所 、大学所藏的柽柳科 26种植物蜡叶
标本及野外采集标本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
行了花粉形态研究 ,其中包括红砂属 3个种 ,即:红
砂 、五柱红砂和黄花红砂 ,研究表明红砂属 3个种萌
发孔类型为 3孔类型 ,并将研究结果与花粉的外部
形态 、解剖学 、植物区系以及地质学等方面的证据结
合分析 ,指出相对于柽柳科其它 3个属 ,红砂属植物
较为原始 ,属于白垩纪 、老第三纪孑遗植物[ 19 ,20] 。
2.1.3 水分生理方面的研究
从 20世纪 20年代开始就用束缚水的概念来解
释植物抗旱性的差别 ,此后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它进
行了研究并提出将束缚水与束/自值作为鉴定植物
抗旱性的生理指标。鲁作民等(1980)对红砂与 8种
少浆旱生灌木 、7种多浆旱生灌木的对比研究发现 ,
红砂绿色组织的含水量为 54.9%(占鲜质量的百分
数),是仅高于少浆旱生灌木窄叶锦鸡儿(47.2%)和
猫头刺(53.9%)的多浆旱生灌木[ 23] 。刘家琼等
(1982)采用小液滴流法 、烘干法等方法 ,对红砂及参
照的 7 ~ 8个中生 、旱生 、超旱生植物对比测试发现 ,
红砂的水势最低 ,为 -6 040 kPa;自由水含量仅为
4.37%, 束缚水/自由水比值最高 , 为 19.4;遗留
水 (占干质量的百分数)为 27.13%, 恒重时间
167 h , 水分亏缺值高达 45.85%, 蒸腾强度为
504.8 mg/(g·h)[ 8] ,证明红砂保水能力极强 ,表现
出对严酷生境的高度适应。刘家琼等(1987)对临
泽 、沙坡头 2 个沙区的 3 种生态类型的 37种植物
(中生 、少浆旱生 、多浆旱生)的水分生理特征与叶的
旱生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按照谢尼阔夫的
划分 ,将红砂列为多浆超旱生植物(即在极度干旱环
境里仍然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植物),研究证明
只有多浆植物才一直保持低蒸腾水平[ 24] 。
2.2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方面的研究
在红砂及其种群的繁殖与自然更新特性方面 ,
中国新疆综合考察队(1978)、刘家琼等(1982)通过
调查研究 ,认为红砂具有种子 、埋条和根基胀裂 3种
繁殖方式 , 并具有以落枝方式适应干旱环境的特
性[ 5 , 8] ;曾彦军等(2002)对比研究了 2 个不同生境
和发育阶段的红砂种群的繁殖特性 ,结果表明 ,位于
宁夏贺兰山前洪积扇干旱 、沙化生境的成熟阶段红
砂种群以无性繁殖为主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相
对湿润 、以侵入种出现在山地草原的幼龄阶段种群
则以有性繁殖为主[ 25] ;程积民等(2002)调查研究了
黄土高原区荒漠草原地带 13种主要野生饲用植物
的不同生境的自然更新状况 ,对比数据表明红砂是
自然更新能力较差的植物种之一 ,红砂在不同生境
的自然更新密度情况为:平坦沙地为 2株/m2 ,丘间
低地为 3株/m 2 ,冲积平原为1株/m2 ,河谷漫滩为 3
株/m2[ 26] ;黄培佑(1988 、2002)以典型的干旱区新
疆准噶尔盆地红砂种群为研究对象 ,对红砂幼苗的
发生 、自然建群与生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
现 ,红砂种群种子自然更新现象主要取决于种子萌
发及幼苗期生存条件能否满足 ,春季融雪水引起的
较长期的湿润环境或积水环境 ,在土层结构(积沙下
龟裂土)和种源的适当配合下 ,有可能引起红砂的自
然发生过程 ,红砂植被需要在以水条件为主导的异
质生境中完成其生命过程 ,但其成株却可以忍受极
端干旱环境[ 27 ,28] 。
在红砂的生长特性方面。吴高升(1987)在《中
国饲用植物志(一)》红砂部分介绍 ,红砂枝条生长缓
慢 ,年生长量仅 8 ~ 10 cm 左右 ,枝条生长量与年度
降水有关;再生力弱 ,6月刈割 ,至秋末只能再生 3 ~
4 cm
[ 10] 。在根系特性研究方面 ,刘家琼等(1982)研
究认为 ,红砂为深根性 ,根长达 175 cm ,根茎比在 7
~ 4∶1之间[ 8] ,而马茂华(1998)研究认为 ,红砂为浅
根性[ 29] 。这可能与株龄 、生境特别是土壤结构 、地
下水位等因素有关。在红砂群落的生物量方面 ,中
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1985)、马茂华
(1994)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但生物量因群落类
型 、生境等差异较大[ 7 ,30] 。马茂华等(1994)对包括
红砂在内的 3种荒漠小灌木地上生物量的估测方法
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建立了红砂地上生物量与冠幅
和高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 (地上生物量)=-
430.61+7.01X 1(冠幅长)+0.17X 2(冠幅宽)+
3第 3 期 朱 恭等:红砂属植物研究进展
6.50 X 3(单株高度);冠幅和高与地上生物量的复相
关系数为 0.921 , 在 0.01 水平上相关[ 30] 。刘速等
(1996)以新疆阜康荒漠生态观测试验站放牧条件下
的红砂群落为研究对象 ,对红砂的冠幅(e , s)、高度
(h)、当年生枝条长度(l)、 总枝条数 (t)、 基生枝
条直径 (d)、 地上部分的鲜 、干质量 (F , D)等
数量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 , 在各种变量中冠幅与植
物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 冠幅乘积(es)与干质量的
相关系数高达 0.950 8。由此建立的红砂地上植物
量的估测模型 ,即:F =-31.075+0.072es(冠幅乘
积),(r =0.964 8);D =-15.866 +0.028es(r =
0.950 8)[ 31] 。
在红砂种群的生物多样性 、遗传结构及多样性
方面 。XU Li等(2002)应用 RAPD标记技术对分布
于新疆阜康荒漠的红砂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研究表明:分布于荒漠绿洲过渡带的红砂种群内存
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 AMOVA分析红砂种群变异
的61.58%存在于亚种群内 ,而亚种群间的遗传分
化则较小 ,占总变异的 38.02%,且处于分化的临界
状态;而亚种群间的变异通过 RAPD资料的聚类分
析及相关资料分析发现 ,红砂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与绿洲荒漠过渡带的微生境生态因子(主要是土壤
因子)相关 ,其中红砂亚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土壤
中全磷和 Cl-含量显著负相关 ,与 CO32-含量显著
正相关 ,而其它土壤生态因子则与红砂的遗传多样
性指数的相关性不显著(P >0.05),分布于较小范
围内的红砂亚种群间的遗传距离 、遗传多样性与亚
种群的地理距离(经纬度差异)大小无显著的相关
性 ,表明微生境的生态因子在红砂种群的适应性进
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2] ;张林静等(2003)对比研究
了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 10个植物群落类型的
物种多样性特征 ,结果表明 ,红砂群落以盖度为测定
依据的Shannon w iener多样性指数(H)为 0.953 9 ,
仅次于红柳群落和梭梭群落[ 33] 。
红砂为富集 K 、Na、Cl-和 SO42-的泌盐性盐生
植物 。赵可夫等(1999)研究认为 ,红砂属于多细胞
盐腺型结构的泌盐植物[ 12] ;侯学煜(1982)对新疆准
噶尔红砂的灰分和 12种元素化学成分与地理分布
进行了研究[ 34] ;马茂华等(1998)对新疆呼图绿洲外
缘的红砂及其它 8种盐生植物脯氨酸含量进行了对
比研究 ,并对红砂植株元素含量和盐分滑量等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明:植株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差异较
大 ,叶中的 K 、Na、Ca 、Mg 含量较高 ,老枝中的Fe 、Al
含量较高 ,而 Cu 、Zn在根中含量最高 ,元素含量的
季节变化 ,P 、S 、K 呈下降趋势 ,Na 、Ca、Mg的季节变
化随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红砂叶中全盐量平均
为 27.91%,具有较高的 Cl-和 SO42-含量;作为植
物抗逆性(旱 、盐 、冻等)指标的脯氨酸含量高达
0.32%,明显高于同一生境的其它 8 种盐生植
物[ 29] 。李小明(1986)、黄培佑等(1988)、崔大方
(1988)等对红砂群落特征与生境特别土壤因子的关
系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3 , 27 , 35] 。顾峰雪
(2002)以电导率 、易溶性盐含量 、pH 作为盐渍化程
度的指标 ,对新疆阜康绿洲土壤盐渍化与植物群落
多样性的纬度生态序列和相关性研究表明 ,红砂建
群或共建群落主要分布在总盐量 0.5 ~ 2.0%、电导
率 1.7 ~ 5.5 ms/cm 、pH7.5 ~ 9.5的微碱性中盐渍
土-碱性强盐渍土生态序列上[ 36] 。
红砂的物候习性研究。吴高升(1987)在《中国
饲用植物志(一)》红砂部分介绍 ,在内蒙古阿拉善荒
漠地区红砂一般 4月上中旬芽开始萌动 ,5 月上旬
开始展叶 ,6月末 7月初开花 ,8 月上旬开始结实 , 9
月末至 10月初种子成熟;而荒漠草原区物候期一般
较荒漠区推迟 10 ~ 15 d左右[ 10] 。徐呈祥(1986)对
海拔 1 400 m 的甘肃河西走廊民勤地区红砂的物候
期观测表明 ,红砂 3月上旬萌动 ,3月底至 4月初开
始展叶 , 7 月下旬至 8月下旬开花 , 10月上旬至 10
月下旬种子成熟[ 37] ;李荣成(2002)在《中国木本植
物种子》一书的柽柳科红砂属部分有同样的记载 ,并
记载了 1988年观测的内蒙古乌海地区黄花红砂的
物候期为:开花始期为 7月 ,盛期 8月上旬 ,末期 8
月下旬;果实成熟始期为 8月 ,盛期为 9月[ 1] 。
2.3 红砂属植物的种子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在有关红砂属的各类分类著作中 ,对红砂属植
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态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 。红砂属
植物果实均为蒴果 ,种子全体被褐色长柔毛且具蜡
质层 ,千粒质量 1.0 ~ 1.5 g 。徐呈祥(1986)对红砂
种子的室内发芽率和种子贮藏试验表明:红砂种子
室内发芽率为 53.2%,贮藏 2年的种子仍有 45%的
发芽率 ,说明其具有耐贮藏和较长期维持土壤种子
质量的特性;而从红砂的种子催芽方法与发芽情况 、
温度与种子的发芽势 、覆土厚度与发芽生长情况等
方面初步试验表明:浸种 36 h 发芽率最好(与混沙
催芽和不处理相比较),场圃发芽率为 21.7%;在
17.5 ~ 25.5 ℃的变温条件下 ,室内发芽率最高 ,为
53.2%,高于其它变温处理;4月中旬地表平均温度
13.7 ℃, 5 cm 地温 12.4 ℃时为红砂最适播种期;覆
4 甘肃林业科技 第 29 卷
沙(土)厚度为 0.5 ~ 1.0 cm 时 ,发芽率最高①。李
荣晨(2002)在《中国木本植物种子》一书柽柳科红砂
属部分也有类似的介绍[ 1] 。另外 ,曾彦军等(2000)
在试验室内对采自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的红砂种子
进行了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黑暗较光
照更利于红砂种子的萌发 ,其萌发最适条件为黑暗
条件下 15 ~ 25 ℃变温或 25 ℃恒温 ,发芽率高达
72%,适宜光温条件下 10 d累计发芽率达到最大
值。红砂种子在纸上 、纸间和沙上发芽良好 ,在沙中
发芽率显著降低 ,结果表明红砂种子可能属浅表层
发芽类型[ 37] 。种子生产特征是决定其种群自然更
新能力的内在因素和遗传基础 ,这不仅受环境条件
的影响 ,而且也受种群结构和发育阶段的影响 。曾
彦军等(2002)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红砂的种子产量
进行了初步研究 ,种子产量平均为 0.89 g/丛 ,变幅
在0.04 ~ 3.64 g/丛之间 ,红砂种子生产与灌丛大小
不相关(P>0.05)[ 25] 。
3 有关红砂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
研究进展
人们不断地对本属植物进行以上基础理论方面
的研究 ,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更重要的是为了
能更合理 、更充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为人类造
福。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1978)、侯学煜
(1982)、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1985)、
崔大方(1988)等对红砂的营养成分和植物资源的开
发利用均有研究[ 3 , 5 , 7 , 34] 。红砂种群是干旱荒漠区
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良好草场。红砂是品质中等的饲
用灌木 ,骆驼四季喜食 ,羊 、马适时采食。红砂叶中
含盐量高 ,家畜食后可以代替补盐 ,具提高食欲 、促
进增膘的作用。据分析 ,红砂青鲜时含有较高的粗
蛋白和粗脂肪 ,分枝期化学成分含量最高 ,粗蛋白占
风干物质的 18.26%、粗脂肪占 2.21%、粗纤维占
21.43%,无氮浸出物干枯期最高 ,达 42.27%;粗灰
分16.41%;开花期 ,含钙 4.10%,含磷 0.39%;胡
萝卜素苗期最高达 204.99 mg/kg 。阿拉善地区的
牧民有“滩地三样宝:琵琶柴 、沙葱 、节节草”的说法 ,
对红砂评价很高[ 10] 。嫩枝 、叶用于治疗湿疹 、皮炎 ,
还可以解热发汗 ,红砂是盐生肉苁蓉(Cistanche sal-
sa)的主要寄主之一[ 11] 。
4 小结
由于红砂植被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荒漠—荒
漠草原地带生态保护上的重要作用 ,对其进一步研
究 ,特别是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目前 ,从全国红砂属植物分布区的研究动
态来看 ,地区研究还不均衡;而从研究方向来看 ,研
究的重点仍集中在自然种群的基础研究方面 ,应用
研究明显滞后 。因此 ,笔者草成此文 ,旨在供广大研
究工作者参考 。
参考文献:
[ 1]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中国木本
植物种子[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2.579-581.
[ 2] 张鹏云 , 张耀甲.中国植物志·柽柳科[ M]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90 , 50(2):142-146.
[ 3] 崔大方.中国琵琶柴属分类 、分布 、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的
初步研究[ J] .干旱区研究 , 1988 , 5(1):65-69.
[ 4] 吴征镒.中国植被[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0.597-
598.
[ 5]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新疆植被及其利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107-
110.
[ 6] 黄大焱木.甘肃植被[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7.129.
[ 7]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650-662.
[ 8] 刘家琼 , 邱明新 ,蒲锦春 ,等.我国荒漠典型超旱生植物
———红砂[ J] .植物学报 , 1982 , 24(5):485-488.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
原研究所 , 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草地
资源数据[ 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1994.115-
308.
[ 10] 中国饲用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饲用植物志(一)
[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87.510-513.
[ 11] 尹林克.新疆荒漠地区几种重要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人
工栽培[ J] .干旱区研究 , 2002 , 19(4):28-32.
[ 12] 赵可夫 ,冯立田.中国盐生植物资源[ M] .北京:科学
出版社 , 1999.213-214.
[ 13] 刘铭庭.柽柳属植物综合利用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
[ 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 1995.1-2.
[ 1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2.889-890.
[ 1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二
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505-506.
[ 16] 刘女英心.中国沙漠植物志(第二卷)[ M]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87.368-370.
[ 17] 崔大方 , 仲铭锦.新疆琵琶柴属———新种[ J] .西北植
物学报 , 1999 , 19(3):552-554.
[ 18] 崔大方 ,廖文波 , 张 冰.琵琶柴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
的测定及分类学意义[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0 , 20(2):
283-287.
5第 3 期 朱 恭等:红砂属植物研究进展
[ 19] 张元明 , 潘伯荣 , 尹林克 , 等.中国柽柳科(Tamari-
caceae)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分类意义的探讨[ J] .西北植
物学报 , 2001 , 21(5):857-864.
[ 20] 侯学煜.中国温带干旱荒漠区植被地理分布[ J] .植物
学集刊(2), 1987:37-66.
[ 21] 潘晓玲 , 党荣理 ,伍光和.西北干旱荒漠植物区系地理
与资源利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1.50-54 , 72-
111.
[ 22] 席以珍.中国柽柳科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J] .干旱区
研究 , 1988 , 5(1):65-69.
[ 23] 鲁作民 , 刘家琼 ,蒲锦春 , 等.荒漠植物绿色组织的水分
状况[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80 , (4):23-27.
[ 24] 刘家琼 , 蒲锦春 ,刘新民.我国沙漠中部地区主要不同
生态类型植物的水分关系和旱生结构比较研究[ J] .植
物学报 , 1987 , 29(6):662-673.
[ 25] 曾彦军 , 王彦荣 ,张宝林 , 等.红砂种群繁殖特性的研究
[ J] .草业学报 , 2002 , 11(2):66-71.
[ 26] 程积民 ,万惠娥.黄土高原生态植被建设[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002.104.
[ 27] 黄培佑.准噶尔盆地中部琵琶柴群落的生境研究[ J] .
新疆大学学报 , 1988 , 5(3):66-71.
[ 28] 黄培佑.干旱区免灌植被及其恢复[ M]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2002.106-111.
[ 29] 马茂华 , 孔令韶.新疆呼图壁绿洲外缘的琵琶柴生物生
态学特性研究[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 22(3):237-
244.
[ 30] 马茂华 , 孔令韶.三种荒漠小灌木地上生物量的估测方
法初探[ J] .植物学通报 , 1994 , 11(增刊):91-94.
[ 31] 刘 速 , 刘晓云.琵琶柴(Reaumuria sooongorica)地上
植物量的估测模型[ J] .干旱区研究 , 1996 , 13(1):36-
41.
[ 32] XU Li , WANG Yi-Ling , WANG Xu-Mei , et.Genetic
Structure of Reaumuria sooongorica Population in
FuKang Desert , Xinjia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 ith Eco-
logical Factors[ J] .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3 , 45(7):
787-794.
[ 33] 张林静 , 岳 明 ,张远东 ,等.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J] .地理科学 , 2003 , 23(3):
329-334.
[ 34] 侯学煜.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 M ] .北
京:科学出版社.1982 , 162 , 182 , 364 , 369.
[ 35] 李小明.莫索湾地区土壤因子对梭梭柴 、白梭梭 、红砂
分布制约的初步研究[ J] .干旱区研究 , 1986 , 3(1):30-
33.
[ 36] 顾峰雪 , 张远东 ,潘晓玲 ,等.阜康绿洲土壤盐渍化与植
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关系分析[ J] .资源科学 , 2002 , 24
(3):42-48.
[ 37] 曾彦军 , 王彦荣 ,张宝林 ,等.红砂和猫头刺种子萌发生
态适应性的研究[ J] .草业学报 , 2000 , 9(3):36-42.
(上接第 33 页)
下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也可节约用电 ,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 ,增强生态效益(表 2)[ 1 , 5] 。
灌木柳地下滴灌与沟灌相比 ,灌水量 、电费 、水
资源费等均可节约 61.7%,不但每年每公顷可减少
用水量 9 883.28 m3 ,节约电费 4 600.68元 ,节约水
资源费 1 482.49元 ,而且在地下滴灌条件下 ,防护
林生长正常 ,防护作用明显。
5 小结
1)地下滴灌比传统沟灌相比 , 每公顷每年
节约用水 9 883.28 m3 , 节省率为 61.7%, 若每方
按0.2元计年节省水费 1 976.66 元;年节省用电
费4 600.68元 ,节省率为 61.7%,年节省水资源费
1 482.49 元 ,各项合计每公顷每年可节约资金
8 059.83元 。地下滴灌虽然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比
较大 , 但其节水 、节电效益明显。黑山湖防风固沙
林 40 hm2 ,如全部安装滴灌 , 每年可节约资金
322 393.2元;
2)平茬的灌木柳地下滴灌年平均生长高度
1.75 m ,冠幅为 1.54 m ×1.62 m ,而沟灌年平均生
长高度 1.03 m ,冠幅为 0.78 m×0.69 m;杨树地下
滴灌年平均生长高度为 0.44 m ,胸径增大 0.40 cm ,
而沟灌年平均生长高度为-0.24 m ,胸径增大 0.02
cm 。地下滴灌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参考文献:
[ 1] 赵 明 , 彭鸿嘉 ,王 键.籽瓜滴灌制度与效益研究[ 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1 ,(3):95-103.
[ 2] 马孝义 , 胡关涛.果树地下滴灌灌水技术田间试验研究
[ 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 28(1):57-61.
[ 3] 李远华.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M] .武汉:武汉水利电
力大学出版社 , 1999.11-15.
[ 4] 冯广志.勇于开拓扎实工作把节水灌溉工作提高到新
水平———节水灌溉“九五”回顾与“十五”工作思路[ J] .
节水灌溉 , 2001 ,(1):1-7.
[ 5] 冉纲军.浅谈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J] .节水灌溉 , 2001 ,
(1):22-24.
6 甘肃林业科技 第 29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