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Hedysarum)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全 文 :1999年 3月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Mar. 1999第 30卷第 2期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 ersi tati s NeiM ongol Vol. 30 No. 2
  文章编号: 1000- 1638( 1999) 02-0189-08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 ( Hedysarum )
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赵一之 , 萨 仁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内蒙古 呼和浩特 , 010021)
摘要: 蒙古高原岩黄氏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的特点是在其北部渗入了北极及欧洲 -西伯利亚成
分 ( 5种 ) ,在其西北部渗入了中亚东部山地成分 ( 5种 ) ,在其南部渗入了华北成分 ( 2种 )和唐古
特成分 ( 1种 ) .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及物种生存的高度适应也有蒙古高原自身的特有种 ( 4
种 )和亚特有种 ( 1种 ) .蒙古高原的岩黄芪植物同华北、东西伯利亚和新疆地区的联系较紧密 .
关键词:岩黄芪属 ;区系地理成分 ;生态地理分布 ;蒙古高原
中图分类号: Q949. 751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Flo ristic Geog raphical Dis tribution
of Hedysarum in Mongolian Pla teau
ZHAO Yi-zhi, Saren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orenment Science ,NeiMongol University , Hohhot , 010021, PRC )
  Abstract: Flo ristic geog raphical dist ribution o f Hedysarum in Mongolian Plateau is cha ractered by
permeation of Arctic and Europe-Sibi rian elements ( 5 species) at i ts no rthern part , East mountain of
cent ral Asian elements ( 5 species) a t i ts northw estern part , No rthern China elements ( 2 species) and
Tangut element ( 1 species) at it s southrn pa rt. Result o f long time natural election and high living
adaption there are endemic ( 4 species) and sub-endemic ( 1 species) element in M ongolian Pla teau.
Hedysarum in Mongolian Plateau have clo se relation to that of No rthern China, Eastern Sibi ria and
Xinjiang regions.
Keywords: Hedysarum ; Floristic g eog raphical element; Ecological g eog raphical dist ribution; M on-
golian Plateau
引 言
  蒙古高原地处亚洲大陆干旱与半干旱内陆腹地 .跨越东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内蒙古和甘肃 ,四周环
绕高山 ,南以祁连山、贺兰山和阴山为界 ,北至唐努山和肯特山一带 ,西至阿尔泰山 ,东以大兴安岭山脉
为界 ,广义的蒙古高原还包括鄂尔多斯高原 (见图 1) .
我们在“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内蒙古大学学报 27( 5): 675. 1996)一文中已确认了
该地区有 19种、 3变种 .本文就其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做一初步探讨 .
收稿日期: 1996-02-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赵一之 ( 1939~ ) ,男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内蒙古大学教授 .
1 区系地理分布
  全世界岩黄芪属约有 140多种 ,分布于欧、亚、北美的温带地区 (见表 1) ,为北温带分布属 (吴征镒 ,
1991) .本属除北美有少量种 (缺乏资料 ,未能统计 )和欧洲有少数种 (约 20种 )以外 ,绝大多数的种类分布
在亚洲大陆的温带地区 .从表 1可看出 ,本属植物在中亚地区种类最多 ,且集中分布在帕米尔 -阿赖、天
山、准噶尔 -巴尔哈斯台、近巴尔哈斯台 ,以及与之相邻的我国新疆西部高山地区 .这一地区集中了本属
植物近 70种 ,可谓之岩黄芪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 .其次 ,分布于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和我国西南 (包括
西藏东部 )地区的种类也较多 .
从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分析 ,中亚地区虽然有岩黄芪属植物 64种 ,但其中只有 12. 5%的种是茎发
达、荚节无刺的原始类型 ,大多数种是茎发达且荚节有刺和无茎、近无茎较进化的类型 .东西伯利亚地区
50%的种属于原始类群 .西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50%的种属于原始类群 .新疆地区 33. 3%的种属于原始类
群 .蒙古高原有 31. 6%的种属于原始类群 .华北地区 28. 6%的种属于原始类群 .西南地区 78. 9%的种属
于原始类群 .因此 ,中亚地区虽然是本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 ,但不是起源中心 .
  从以上数据分析 ,岩黄芪属植物很可能起源于
我国西南地区 (包括藏东 ) ,然后向东北方向 ,从川
西→甘南→陕西→山西→河北→吉林 ,一直扩散到
东西伯利亚地区 .这一扩散路线可以通过 H. vi-
cioides的现代分布得到充分的证明 .该种的分布区
分为南北两片 ,南边一片在我国的西南和华北山
地 ,北边一片在东西伯利北部勒拿河 -科累马河区
域内的雅纳河、印吉尔卡河一带 .该种的这一间断
分布充分说明西伯利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岩黄芪
属植物在起源上的密切联系 .然后 ,由西伯利亚向
南渗入到中亚、新疆和蒙古高原的山地 .在这些地
区岩黄芪属植物有的种又适应于干旱气候 ,进一步
发育了半灌木类 .
我国本属植物 50种 ,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西
南、内蒙古及华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区 ,而在东部
的森林区几乎没有岩黄芪属植物的分布 (见表 2) .
表 1 岩黄芪属植物的地理分区统计表
Table 1  Statistic table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edysarum
Reg ion
Species
number
Arctic zone 5
Europe 20
Kavka z 15
Western Sibe ria 8
Easte rn Siberia 18
Far Ea st 6
W . Centr al Asia 64
Balkan Peninsula-Asia M ino r 2
Turky-Almenia and Kurdistan 3
Western Asia 3
Pakistan-Afghanistan 7
Alaska 2
Mongo lian Plataeu 19
Xinjiang 18
Xizang 16
Tangut 5
No r theaste rn China 4
Southweste rn China 16
No r the rn China 10
  蒙古高原有本属植物 19种 ,主要分布在高原草原区和荒漠区的山地 ,尤其在杭爱、蒙古 -达乌里、东
蒙古、蒙古-阿尔泰和阴山分布较多 (见表 3) .
  从以上岩黄芪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状况来看 ,该属植物集中分布在北温带草原区和荒漠区的高山、亚
高山草甸及山地草甸或草甸草原 ,适应于高寒冷湿气候 ,越是温暖干燥的环境分布种类越少 ,而在高温
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则更无该属植物的踪迹 .
2 生态地理分布
  虽然蒙古高原处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但从蒙古高原 19种岩黄芪属植物的水分生态类群 (见
表 4)分析 ,本属植物以中生植物为主 ,共 12种 ,占 63% ,绝大多数均生于高寒潮湿条件下的灌丛、草甸或
山地草甸草原 .旱生植物 7种 ,占 7% ,其中除生于沙地的 H. scoparium和 H . f ruticosum外 ,其它 5种均
生于山地草原 .
  从生境类型 (见表 5)分析 ,蒙古高原的岩黄芪属植物在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和草原
化荒漠带、典型荒漠带均有分布 ,森林草原带占 68. 4% ,典型草原带占 57. 9% ,荒漠草原带占 47. 4% ,草
原化荒漠带占 47. 4% ,典型荒漠带只占 10. 5% ,而且本属植物中除 H . scoparium生于荒漠区的沙地 ,
H . f ruticosum生于草原区的沙地外 ,其它所有种均不生于沙地 .在森林草原带的山地有 12种 ,典型草原
190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年
带的山地有 10种 ,荒漠草原带的山地有 8种 ,草原化荒漠带的山地有 8种 ,个别种 ,如 H. brachppterum可
伸入到山前高平原 , H . inundatum和 H. neglectum可进入沼泽草甸 .
表 2 中国岩黄芪属植物地理分布统计表
Table 2  The statistic table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 ion of Hedysarum in China
species
sta te H
eilo
n
gjian
g
Jilin
Liao
ning
N
eim
en
gg
u
H
eb
ei
T
sh
an
xi
Sh
a
nx
i
N
ing
xia
G
an
su
X
injian
g
Q
ing
h
ai
X
izan
g
Sich
ua
n
Y
u
n
na
n
H .aculeatum +
H . algidum + +
H . alpinum + + + +
H . austosibiricum +
H . blepharopterum +
H . brachypterum + + + +
H . campylocarpon +
H . cephalotes +
H . chinense +
H . citrum + + +
H . dahuricum + +
H . dentato-alatum +
H . f alconeri +
H . ferganense +
H . f istulosum +
H . f ruticosum + + + + + +
H . gmelinii + + + + + +
H . iliense +
H . jinchuanense +
H . kirghisorum +
H . k rasnov ii +
H . krylovii +
H . kumaonense +
H . laxif lorum +
H . limitaneum + + +
H . limprichtii + + +
H . longigynophorum +
H .microcalyx +
H .montanum +
H .multi jugum + + + + +
H . nagarzense + +
H . neglectum +
H . petrov ii + + +
H . poly totrys + +
H . poncinsii +
H . pseudoastragalus + + +
H . scoparium + + + + +
H . semenov ii +
H . setigerum +
H . sikk imense + + + +
H . smithianum + +
H . songoricum +
H . splendens +
H . subglabrum +
H . tanguticum + + + +
H . thiochroum + +
H . tuberosum + +
H . ussuriense +
H . vicioides + + + + + + + + +
H . x izangensis +
To ta l number 1 3 1 10 6 3 6 4 10 18 3 16 15 9
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 , 19种岩黄芪属植物隶属于 9种不同的区系地理成
分 .其中 ,以欧洲 -西伯利亚成分、中亚东部山地 -西伯利亚南部山地成分和蒙古高原成分为主 ,分别占总
数的 21. 1% ,其次为华北成分 ,占 10. 5% .另外 ,还有北极 -高山成分、中亚东部山地 -蒙古高原草原区山
地成分、西南 -华北 -东西伯利亚北部成分、准噶尔北部 -阿拉善荒漠成分和唐古特成分 (见表 6) .
191第 2期 赵一之 ,萨仁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 ( Hedysarum )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表 3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统计表
Table 3  The statistic table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edysarum in Mongolian Plateau
Regions Eurasian-Steppe Asia-African Desert
species
state
H
a
ng
ai
W
est
o
f
X
in
ga
n
M
ts
Y
in
sh
an
D
a
u
ria
K
ob
od
o
M
o
ng
olia-
A
ltai
E
ast-M
o
n
go
lia
C
en
tra
l-C
h
alch
a
H
ills
of
Y
insh
an
S
ou
th
E
a
st-G
o
bi
G
reat
L
ak
e
B
asin
L
ak
e-V
a
lly
O
rd
o
s
G
o
bi-A
ltai
A
lash
an
-G
o
bi
W
est
G
obi
H
olan
sh
an
B
eish
an
H
o
h
si
H . vicioides + +
H . alpinum + + + + +
H . arcticum +
H . inundatum + + + +
H . austrosibiricum +
H . neglectum + +
H . dahuricum + +
H . brachypterum + + + +
H . gmelinii + + + + + + + +
H . samgilense +
H . chalchorum + +
H . iliense +
H . petrov ii + +
H . kry lov ii +
H . setigerum + + +
H . f erganense + + + + + + +
H .multijugum + +
H . scoparium + + +
H . f ruticosum + + + + + + + + + + +
To tal number 10 4 5 7 2 6 7 2 1 2 1 1 3 3 2 1 2 1 2
表 4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水分生态类群统计表
Table 4  Statistic table of water ecological group of Hedysarum in Mongolian Plateau
Mesoph ytes Xerophy tes
Hyg roco le
mesophytes
Typical
mesophy tes
Xeric
m esophy tes
Mesic
x erophy tes
Typica l
x erophy tes
H . inundatum
H . neglectum
H . vicioides
H . alpinum
H . arcticum
H .austrosibiricum
H . dahuricum
H . gmelinii
H . chalchorum
H . petrovii
H . setigerum
H . ferganense
H . brachypterum
H . sangilense
H . iliense
H . krylovii
H .multijugum
H . f ruticosum
H . scoparium
2sp. 4sp. 6sp. 6sp. 1sp.
10. 5% 21. 0% 31. 5% 31. 5% 5. 5%
12sp. 7sp.
63% 37%
3. 1 北极-高山成分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中 ,只有 H. arcticum属于此成分 .本种分布北界达新地岛和西伯利亚北极
带 ,东至东西伯利亚的勒拿河-科累马河地区 ,西至欧洲的德威娜 -伯奇尔 ,向南可延伸到蒙古高原的杭
爱山 (见图 2) .生于寒带冻原和寒温带高山上 .为北极 -高山冻原种 .
3. 2 欧洲-西伯利亚成分
属于该成分的共有 4种 .只有 H .alpinum是从欧洲分布至西伯利亚的种 ,北界达西伯利亚北极带 ,
东至远东南部 ,西至欧洲的上伏尔日斯克 ,南界大体上与欧洲针叶林带的南界相吻合 .在中国境内本种
向南沿着大兴安岭山脉延伸到燕山北部和阴山山地 (见图 2) .本种系生于寒带及寒温带的山地草甸 ,为
耐寒的高山草甸种 .
H . gmelinii是从欧洲南部分布至西伯利亚南部的种 .北界达西伯利亚的奥伯斯克区 ,东至大兴安
岭 ,西至欧洲外伏尔日斯克 ,南至中亚北部和蒙古高原北部的山地 .本种进入中国境内沿着大兴安岭西
麓延伸到华北北部的山地 (见图 3) .为寒温带山地森林草原种 .
192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年
H . inundatum和 H . setigerum主要分布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地区 .其中 , H. inundatum伸延至蒙古
的蒙古 -阿尔泰和戈壁 -阿尔泰 (见图 3) ,为山地沼泽草甸种 . H. setigerum的分布区向东可延伸到远东的
泽亚-布列亚地区 ,向南在蒙古高原的戈壁阿尔泰和东蒙古地区零星出现 (见图 2) ,为山地草原种 .
表 5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生境类型
Table 5  The habitat types of Hedysarum in Mongolian Plateau
Belts Fo rest-SteppeTypical SteppeDeser t-SteppeSteppe-Deser tTypica l-Desert
Species
Habita ts M
o
u
n
tain
Plain
San
d
W
et
la
nd
M
o
u
n
tain
Plain
San
d
W
et
la
nd
M
o
u
n
tain
Plain
San
d
W
et
la
nd
M
o
u
n
tain
Plain
San
d
W
et
la
nd
M
o
u
n
tain
Plain
San
d
W
et
la
nd
H . v icioides + + + +
H . alpinum + +
H . arcticum +
H . inundatum + + + + +
H . austrosibiricum +
H . neglectum + + + + +
H . dahuricum + +
H . brachypterum + +
H . gmelinii + + + +
H . sangilense +
H . chalchorum + +
H . iliense + +
H . petrovii + +
H . k ry lov ii + +
H . setigerum + +
H . ferganense + + + +
H .multijugum +
H . scoparium +
H . f ruticosum + + + +
Total numba l 13 11 9 9 2
Percentag e 68. 4% 57. 9% 47. 4% 47. 4% 10. 5%
表 6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统计表
Table 6  Stat istic table of floral geographycal elements of Hedysarum in Mongolian Plateau
Flo ristic g eog r aphyca l elements Species name Species number
1. Arc tic-Alpine H . arcticum 1
2. Europe-Siberia H . alpinum  2- 1 Europe-South o f Siberia H . gmelinii  2- 2 South o f Eastern Siberia H . inundatum、 H . setigerum 4
3. Eastern mountains o f Cent ral Asia-Southern moun-
tains o f Siberia H
. austrosibiricum、 H . neglectum
  3- 1 Tien Shan-Altai H . iliense、 H . kryloovii 4
4. Eastern 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Mountains of
stepee region o f Mongolian Pla teau H
. ferganense 1
5. Southw estern China-No r the rn China-Nor th of
Eastern Siberia H
. vicioides 1
6. No rthern China H .brachypterum、 H . petrovii 2
7. Mongo lian Pla teau H . fruticosum  7- 1 Dauria H . dahuricum  7- 2 Khangai H . chalchorum、 H . sangilense 4
8. East o f Songa r-Alashan Dese rt H . scoparium 1
9. Tangut H .multijugum 1
3. 3 中亚东部山地-西伯利亚南部山地成分
属于该成分的共有 4种 .其中 , H .austrosibiricum由西南部的准噶尔 -巴尔哈斯台向东北分布至东西
伯利亚的勒拿河 -科累马河 ,向南伸入到蒙古的杭爱山 (见图 4) ,为山地林缘草甸种 .
H . neglectum的分布由西南向东北依次为帕米尔 -阿赖 -天山-近巴尔哈斯台 -阿尔泰山 -唐努山 -萨
彦岭-肯特山 (见图 5) ,为山地沼泽草甸种 .
H . iliense和 H. krylov ii具有完全一致的分布区 ,都是中天山 -阿尔泰山分布种 (见图 4、 5) .为砾石
质山地草原种 .
3. 4 中亚东部山地-蒙古高原草原区山地成分
只有 H. f erganense属于该成分 .本种的分布从西南至东北依次为帕米尔-阿赖-天山 -准噶尔-巴尔
193第 2期 赵一之 ,萨仁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 ( Hedysarum )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哈斯台 -近巴尔哈斯台 -萨彦岭 ,向东进入蒙古高原北部的草原区山地 (见图 5) ,为山地草甸草原种 .
Fig. 1  The lo ca tion o f Mongolian Plateau
Ⅰ Eurasian-steppe region 1 Hangai; 2 West of xingan Moun-
tains; 3 Yinshan; 4 Dauria; 5 Kobodo; 6 Mongolia-Altai; 7
East Mongo lia; 8 Central Chalcha; 9 Hills of Yinshan South;
10 East Gobi; 11 Grea t Lake Basin; 12 Lake Vally; 13 O rdos;
14 Gobi-Altai;Ⅱ Asia-African desert r egion; 15 Ala shan-Go-
bi; 16 West Gobi; 17 Ho lanshan; 18 Beishan; 19 Hohsi
  Fig. 2  H .arcticum  - - - - H . setigerum
----H . alpinum
Fig . 3  ----H . gmelinii  H . inundatum Fig. 4  ----H . austrosibiricum  H . k ry lov ii
3. 5 西南-华北-东西伯利亚北部间断分布成分
H . vicioides属于该成分 .本种的分布可分为两片 ,一片在我国的西南和华北山地 (见图 7) ,另一片
在东西伯利亚北部的勒拿河 -科累马河区域内的雅纳河、印迪吉尔卡河一带 ,形成明显的间断分布 ,为山
地林缘草甸或灌丛种 .
3. 6 华北成分
H .brachypterum和 H. petrov ii属于该成分 .其中 , H.brachypterumyg主要分布于华北北部典型草
原带的山地和平原 ,集中分布在河北西北部 ,内蒙阴山南北草原带 ,东界达河北怀来县 ,西到内蒙的狼
山 ,北至内蒙荒漠草原带的边缘 ,向西南沿着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界带伸延至甘肃的靖远 (见
图 6) ,为典型草原区的杂草 . H . petrovi i则分布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山地 ,向北伸延至桌子山、贺兰山 ,东
北至陕西定边 ,西至甘肃天祝和夏河 (即祁连山以东 ) ,向东南延伸到甘肃清水 (见图 6) ,为山地沟谷草甸
种 .
3. 7 蒙古高原成分
属于该成分的共有 4种 .其中 , H. f rut icosum分布于蒙古高原的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
原化荒漠的沙地及其邻近的科尔沁沙地 ,向东伸入到吉林前郭尔罗斯、扶全和吉林市 ,北至东西伯利亚
的达乌里地区 ,本种为蒙古高原草原区沙地种 (见图 8) .
H . dahuricum是达乌里特有种 ,只分布于达乌里地区东南部山地 (见图 8) ,为山地草甸草原种 .
194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年
H . chalchorum和 H. sangilense是杭爱分布种 .其中 , H. chalchorum主要分布于杭爱东部 ,向东可
延伸到蒙古 -达乌里西部 (见图 8) ,为山地草甸草原种 . H . sangilense主要分布于杭爱北部 ,向西可延伸
到滨库苏古泊 ,北至东西伯利亚南部的吐瓦一带 (见图 8) ,为山地森林草原种 .
Fig. 5  ----H . ferganense - - - - H . iliense
H . neglectum
  Fig. 6  ----H . brachypterum  - - - - H . petrov ii
Fig. 7  ----H .multijugum  - - - - H . vicioides   
Fig. 8  ----H . scoparium  - × - × - H . sangilense
- - - - H . fruticosum  - --- --H . dahuricum
H . chalchorum
3. 8 准噶尔北部 -阿拉善荒漠成分
H . scoparium属于该成分 .该种西起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的沙漠 ,向东经中央戈壁沙漠进入河西走
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 ,东至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 ,为蒙古高原荒漠区沙地分布
种 (见图 8) .本种与 H. f rut icosum是一对相近的亲缘种 ,本种分布在蒙古高原西南部荒漠区的沙地 ,而
H . f ruticosum分布在整个蒙古高原草原区的沙地 ,形成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现象 .
3. 9 唐古特成分
H .multijugum属于该成分 .本种主要分布在唐古特地区 ,向南伸延到四川西部的石渠、德格、白玉
一带 ,以及甘肃南部的文县、武都、康县一带 ,北至河西走廊北侧的龙首山和宁夏大罗山 ,东至陕西西部
武功一带 ,西至甘肃的阿克塞和青海的格尔木一带 ,为山地草原种 .
综上所述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区系成分主要是在其北部渗入了北极及欧洲-西伯利亚成分 ( 5
种 ) ,在其西北部渗入了中亚东部山地成分 ( 5种 ) ,其次是在其南部渗入了华北成分 ( 2种 )和唐古特成分
( 1种 ) .当然本属植物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及物种生存的高度适应也有蒙古高原自身的特有种 ( 4
种 )和亚特有种 ( 1种 ) .
4 与毗邻地区的联系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区系在其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上 ,与其毗邻地区的植物区系有着不同程度的
195第 2期 赵一之 ,萨仁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 ( Hedysarum )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联系 .通过 Jacard相似性系数的计算 , IS= C /A+ B- C ( A-某一地区的总种数 ,B-另一地区的总种数 ,
C-两地区共有种数 ) ,可分析蒙古高原与其毗邻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互联系 (见表 7) .
表 7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区系与毗邻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关系
Table 7  The statistic table of the flora of Hedysarum between the Mongolian Plateau and its ne ibour ing regions
Neibouring r eg ions Simila r coefficient(% ) Common species
number
Species number o f
neibouring reg ions
Western Siberia 22. 7 5 8
Eastern Siberia 37. 0 10 18
No rthern China 38. 1 8 10
No r th ea stern China 15 3 4
Xinjiang 27. 6 8 18
Xizang 2. 6 1 16
  从表 7分析 ,蒙古高原的植物区系与华北、东西伯利亚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性系数分别为 38. 1%和
37. 0% ,其次为新疆 , I S为 27. 6% ,与西西伯利亚及东北地区的联系较小 , IS分别为 22. 7%和 15% ;与
西藏地区的联系最小 , I S仅为 2. 6% .
蒙古高原的南部经贺兰山、六盘山、吕梁山与黄土高原相连 ,经燕山、太行山与华北平原接壤 ,由于
生境类型的连续性 ,华北植物区系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影响较大 .东西伯利亚的植物经高原北部的唐
努山、萨彦岭和杭爱山、肯特山渗入了蒙古高原 ,对蒙古高原的植物区系影响也较大 .高原的西部经阿尔
泰山与新疆相连 ,植物区系间也有较大的相关性 .高原的东部经嫩江、西辽河与东北平原相连 ,两地区生
境的明显不一致 ,导致了植物区系间的联系较小 .由于地理空间上的不连续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与西藏、
西南地区的植物区系联系最小 .
参考文献:
[ 1] 刘瑛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55. 443~ 458.
[ 2] 付沛云 .东北草本植物志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6, 5: 122~ 126.
[ 3] 富象乾 .内蒙古植物志 [ 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77, 3: 240~ 250.
[ 4]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秦岭植物志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1, 1( 3): 70~ 73.
[ 5] 新疆八一农学院 .新疆植物检索表 [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 1983, 3: 176~ 184.
[ 6] 吴征镒 .西藏植物志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 2: 876~ 886.
[ 7] 贺士元 .河北植物志 [ M ].石家庄:河北科学出版社 , 1986, 1: 750~ 755.
[ 8] 马德兹 ,刘惠兰 .宁夏植物志 [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 1986, 1: 395~ 400.
[ 9] 刘女英心 .中国沙漠植物志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2: 236~ 239.
[ 10 ] 郭本兆 .青海经济植物志 [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87. 322.
[ 11 ] 付沛云 .辽宁植物志 [M ].沈阳: 沈阳科学出版社 , 1988, 1: 942~ 944.
[ 12 ] 富象乾 .内蒙古植物志 [M ]:第 2版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89, 3: 331~ 346.
[ 13 ]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 .云南植物研究 [ J], 1991,增刊Ⅳ : 65.
[ 14 ] 王文采 .横断山区维管植物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93, 1: 972~ 976.
[ 15 ] 雍世鹏 ,马毓泉 .蒙古植物区系研究动态 [ J].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5, 26( 6): 730~ 748.
[ 16 ] КомаровВЛ,Главныиредактор.ФлораСССР [ J].Ленинград: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АкадемииНаукСССР, 1948, 13: 259~ 319.
[ 17 ] ПавловНВ,Главныйредактор.ФлораКазакхстана [ J].Алма-Ат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АкадемииНаукКазахскойСССР. 1961,
5: 412~ 448.
[ 18 ]  КомаровВ Л.НовостиСистематикиВысшихРастений [ J ] .Ленинград: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НАУК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1975, 12: 234~ 236.
[ 19 ] МалышеваЛИ,ПешковойЛгА.ФлораЦентральнойСибири [ J ]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НАУКА》 Сибир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1979, 2: 625~ 631.
[ 20] ГрубовВИ.ОпределительсосудисдыхрастенийМоиголии [ M ] .Ленинград: 《НАУК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оттделеине,
1982. 170.
[ 21 ]  ГубановИ А ,КамелинРВ,Дарийма Ш .НовыеДополнениякФлора МонголииБюл [ J] .Москсва Испытателей
Природы.Отд.Биол, 1986, 91( 6): 93.
[ 22 ]   Улзийфутаг Н, Губанов И А.Новые Данные Бобовых Монголии [ J ], Бюл.Москова Испытателей
Природы.Отд.Биол. 1987, 92( 5): 118~ 119.
[ 23 ] ЯковлевгП.РастенияЦентральнойАзии [ M ].Ленинград《НАУК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отделение, 1988, 8a: 51~ 65.
[ 24 ] БязровЛГ.ФлораХангая.Ленинград [ M ]: 《НАУК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отделение, 1989, 126~ 127.
[ 25 ]  Tutin T G, Heyw od V H. Flora Europaea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ersity pr ess, 1978, 2: 185~ 187.
196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