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氮、磷浓度对小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全 文 :204
江怀真1,张 维2,刘天中2,* ,陈 昱2,吕素娟1
( 1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03;
2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1)
摘 要:含油微藻是非常有前景的生产生物柴油的材料,其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是决定其经济可行性的重要指标。培养
基组成对含油微藻的生长与油脂积累具有重要影响。实验以采自青岛海域的一株海水小球藻为研究对象,在摇瓶中
考察培养基氮源、磷源浓度对小球藻生长及其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氮源浓度能提高小球
藻生长速率,但磷源对小球藻生长影响不明显;随着氮、磷源浓度的降低,小球藻总脂和中性脂含量均逐渐增大,氮源
起的作用更加显著,在 0220mmol /L的低氮胁迫下获得了最高的细胞总脂含量,总脂占细胞干重的 335% ± 03%。氮
源浓度为 0441mmol /L时,小球藻的油脂产率最高,为( 1058 ± 029) mg·L -1·d -1。培养基中低磷浓度有利于小球藻
的油脂积累,但差别不明显。
关键词:小球藻,细胞生长,油脂积累,氮源,磷源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on cell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of Chlorella sp
JIANG Huai-zhen1,ZHANG Wei2,LIU Tian-zhong2,* ,CHEN Yu2,LV Su-juan1
( 1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3,China;
2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101,China)
Abstract: Oleaginous microalgae is a potential oil resourc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microalgae lipid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biomass productivity and storage lipidsBot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culture medium are taken as two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ell growth and oil accumulation
The cell growth rates and lipid content in Chlorella spcells in shaken flask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culture medium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w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cells to produce more biomass,but increasing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cell growthWith the decr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the total lipid and
neutral lipid in cells increasedRelatively,the stress of low nitrogen for lipid accumul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low
phosphorus stressIn the medium of 0220mmol /L nitrogen,the total lipid accumulated the highest to 335% ± 03%,
and when nitrogen was 0441mmol /L,the productivity of lipid was the highest of( 1058 ± 029) mg·L - 1·d - 1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of lipid productivity in low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Key words: Chlorella sp; cell growth; lipid accumulation; nitrogen; phosphorus
中图分类号: TS2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0306( 2011) 06-0204-05
收稿日期: 2010-05-04 * 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江怀真( 1984- )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藻培养工艺。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GCX2-YW-374-4)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08GG20007002) 。
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越来越受关注,而如何
通过藻种选育及其培养工艺调控,提高生物量及油
脂含量是关键技术之一。研究表明,丰富的营养如
高氮、高磷,合适的光照等促进微藻的生长,但藻细
胞中油脂积累则是氮缺乏、磷限制、硅不足、重金属
等胁迫的结果[1-5]。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氮缺乏是最
重要的一个,氮不足情况下,藻细胞生长和细胞内各
组分的合成受到抑制,但脂类保持较高水平,氮限制
可以使油脂含量提高 2~3 倍[6],与氮充足条件相比,
在氮缺乏条件下的绿藻的油脂含量能提高 202%,
硅藻能提高 151%,油质型藻类能提高 175% [7]。磷
也是一个影响藻细胞生长及油脂积累的重要营养元
素,在一些藻种如 Monodus subterraneus、三角褐指藻、
角毛藻等中,磷缺乏能提高油脂含量;而另一些藻类
如 Nannochloris atomus,磷缺乏反而导致油脂含量降
低。对于海水藻,磷缺乏使得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增加而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3,7-8]。因此如何在
微藻培养中,优化培养基中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1.06.044
205
等浓度,协调其生物量与细胞油脂含量,从而提高其
油脂产率十分重要。小球藻 ( Chlorella) 是单细胞绿
藻,对生长要求简单,生长速度快、环境耐受性强。
目前利用小球藻的光合自养、混养、异养等生产油脂
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受到了许多关注[9]。虽然以异
养以及混养能得到更高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但是
需要以糖类碳源为底物,因此其作为生物柴油原料
规模化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存在较大争议,而通过自
养方式更有利于 CO2 减排与光能利用。实验以青岛
海域的一株海水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摇瓶实验
考察培养基氮、磷等对其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从
而为进一步研究其在 CO2 通气规模培养及其过程调
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NaNO3,NaH2PO4 · 2H2O,Vitamin B1,Vitamin
B12,Biotin,CuSO4,MnCl2 · 4H2O,ZnSO4 · 7H2O,
Na2MoO4·2H2O,Na2EDTA· 2H2O,CoCl2 · 6H2O,
FeC6H5O7·5H2O,丙酮,二甲基亚砜( DMSO) 均为
分析纯; Nile red 购自 Acros Organics 公司,Nile red
丙酮溶液浓度为 010mg /mL。
智能光照培养箱 宁波海曙赛福实验仪器厂;
F-2500型 HITACHI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立; 奥林巴
斯荧光显微镜 OLYMPUS BX51; YXQ-LS-0511 全
自动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
公司医疗设备厂; 1 -14 台式高速离心机 Sigma;
UNICO7200 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藻种与培养
实验所用小球藻( Chollella sp) 筛选自青岛汇泉
湾海域。培养基采用 f /2 天然海水培养基[10],海水取
自青岛汇泉湾海域,每次过滤后蒸汽灭菌备用。
对于不同氮源浓度与磷源浓度下的培养实验,
以 f /2 培养基为基础,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 NaNO3
或 NaH2PO4,采用单因子分析法,测定某一因子影响
时,其他因子保持恒定。不同氮源浓度实验设置: 初
始 NaNO3 浓度梯度分别为 0220、0441、0882 ( f /2 氮
浓度) 、1764、3528mmol /L; 不同磷源浓度实验设置:
初始 NaH2PO4 浓度梯度分别为 0009、0018、0037
( f /2 磷浓度) 、0074、0148mmol /L。每批实验初始接
种浓度保持一致,并控制在( 099~109) × 106cells·
mL -1。每个条件设三个平行样品,于( 25 ± 1) ℃温度
下连续光照静置培养,光照强度 50μmol /m2·s,每天
定时摇动 3 次并随机调换三角瓶位置。
13 生物量测定
131 细胞密度测定 如图 1 所示,通过实验确定
OD540值同细胞密度的对应关系。选取不同浓度下的
小球藻培养液,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 540nm下
吸光度( OD540 ) ,并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获得细胞密
度,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
如下:
小球藻细胞数( 107cells·mL -1 ) = 10986 × OD540
( R2 = 09813)
依据以上结果,每次实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图 1 细胞数与 OD540的关系图
培养液 OD540,并通过以上公式换算为细胞数。
132 干重测定 清洗好的醋酸纤维膜( Ф045μm)
于 105℃烘箱烘至恒重,放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
( W1 ) 。取 10mL ( V) 藻液进行抽滤,再用 5mL 蒸馏
水冲洗数次,放于 80℃烘箱中烘 10min,再用 105℃
烘至恒重,放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 W2 ) 。生物量
计算公式为:
生物量( g /L) = ( W2-W1 ) /V
133 比生长速率 比生长速率计算通过以下公
式: 比生长速率
μ =
lnN2 - lnN1
T2 - T1
式中: T1 与 T2 分别为不同的培养时间; N1 与 N2
为 T1 与 T2 时间点的细胞密度。
14 细胞油脂成分分析
141 藻细胞经尼罗红染色后荧光强度分析 Nile
Red是一种脂溶性的荧光染料,经 Nile Red染色后细
胞内中性油脂含量与荧光强度显著相关[11]。参考文
献[12-15]的方法,实验过程如下: 藻液加水稀释至
OD540约为 025,取 1mL( 含 5%DMSO) 加入 10μL Nile
Red丙酮溶液,90s 后于日立 F-2500 型荧光分光光
度计中,在 527nm激发光下测定 569nm荧光值。
采用相对荧光强度来表示小球藻细胞中性脂的
相对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荧光值( 10 -7 ) =荧光值 /细胞数
式中:荧光值等于测量值减去藻细胞和尼罗红
在发射波长处的自发荧光值。
142 藻细胞经尼罗红染色后荧光显微观察 利用
Nile Red染色和荧光显微观察细胞油脂的聚集过程。
Nile Red染色荧光显微观察过程如下:取不同生长期
的小球藻液 1mL,于 7000r /min 下离心,将细胞浓缩
10 倍,然后用 10μL Nile red 丙酮溶液染色后,于
OLYMPUS BX51 荧光显微镜下,利用 U-MWG2 滤光
片组件进行荧光观察。
143 细胞总脂含量的测定 用氯仿-甲醇抽提细
胞总脂并称重[16-17]。35mL藻液于 5000r /min 下离心
10min,藻泥于 105℃下烘干至恒重,测定细胞干重
Wc。干藻粉加入 475mL 甲醇、氯仿和水的混合液
( 甲醇∶氯仿∶水 =2∶1∶08) ,振荡提取 2h以上,离心取上
清,加入蒸馏水和氯仿( 1∶1) ,混匀后离心留下层;残渣
重复抽提一次,将两次的所得下层合并于氮吹仪下吹
干,再于 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称重,即为抽提总
脂重量Wl。细胞总脂含量( % ) =Wl /Wc ×100%。
144 油脂产率 利用生物量和总脂含量计算油脂
产率,计算公式为:
206
油脂产率( g·L -1·d -1 ) =生物量( g·L -1 ) ×总
脂含量( % ) /时间( d)
2 结果与讨论
21 小球藻细胞经尼罗红染色后荧光显微观察
油滴在小球藻细胞中的形成过程如图 2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培养初期由于小球藻细胞中叶绿
素含量比较高,在光学显微镜下小球藻细胞为一个
绿色球体; 随着培养的进行,叶绿素可能逐渐减少,
油脂不断积累,由最初的看不出油滴,到形成微小的
油滴,然后油滴不断聚集增大,最后在细胞中形成一
个大的油滴,在普通光镜下,可以清楚看到透明状的
油滴不断变大,最终几乎占据整个细胞; 相应地,在
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油滴发射的黄色光部分 ( 图
B-2 中中心亮处) 不断增大,最终聚集在一起,这是
因为在 U-MWG2 滤光片组件下,双色滤光片透过黄
色光( 570nm) ,此波长即为中性油脂与 Nile red 结合
后发出的特异性荧光。可见油滴在小球藻细胞中是
一个不断聚集的过程,该方法可定性分析微藻细胞
的中性油脂的变化。
图 2 小球藻细胞中油滴的形成
注: A-普通光镜观察; B-荧光染色观察,黄色部分
( 白色亮处) 为染色后油滴;从左到右培养期不断加长。
22 不同氮源浓度下小球藻生长和油脂合成
不同初始氮源浓度下小球藻生长动力学曲线如
图 3 所示。由图 3 可知,在前 3d的早期培养中,不同
条件下小球藻具有相近的生长速率; 随着培养时间
的延长,生长均开始受到抑制并出现明显差异,
0220mmol /L浓度条件下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后
10d比生长速率仅为 0052 ± 0003,随着初始氮浓度
的提高,生长加快,0441、0882mmol /L 条件下后 10d
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0067 ± 0001 和 0075 ± 0001,而
继续提高初始氮浓度并不能进一步促进细胞在后期
的生长,1764、3528mmol /L 条件下比生长速率分别
为 0078 ± 0003 和 0080 ± 0001。
图 3 不同氮源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培养过程中细胞中性油脂成分的变化如图 4 所
示。图 4中以 Nile Red染色后细胞相对荧光值来表示
细胞中性油脂含量,可以看出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小
球藻细胞中性油脂不断积累,但相比较而言,低的初始
氮源浓度更加有利于细胞中中性油脂成分的积累。
图 4 不同氮源浓度对小球藻细胞相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初始氮源浓度对小球藻
细胞生长与油脂积累有着密切联系。高浓度的氮源
促进细胞的持续生长,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当氮源
充足后继续增加氮浓度并不能促进细胞生长,这可
能是因为当氮源充足后,其他因素限制着小球藻进
一步生长;而氮源浓度的提高,则直接抑制了细胞中
中性油脂成分的积累。
23 不同磷源浓度下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的合成
磷是藻类生长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不同的藻
类对磷的浓度有不同的要求。本实验以 NaH2PO4 为
磷源,考察不同初始磷源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结果如图 5 所示。从图 5 中可以看出,初始磷源浓度
的变化没有对小球藻细胞的早期生长产生明显影
响,前 3d的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0554 ± 0018、0527 ±
0003、0519 ± 0012、0533 ± 0019 和 0564 ± 0012;从
第 3d开始,0009、0018mmol /L低磷条件下细胞生长
相对较慢,而在 0037mmol /L浓度上继续增加并未能
促进细胞的生长。后 10d的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0059
± 0002、0068 ± 0003、0075 ± 0001、0074 ± 0003 和
0070 ± 0003。因此,初始磷源浓度对小球藻细胞生
长的影响类似于氮源,但其影响程度相对不明显。
图 5 不同磷源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不同磷源浓度下细胞中性油脂成分的变化如图
6 所 示。从 图 6 中 可 以 看 出,0009、0018、
0037mmol /L浓度梯度下,细胞中性油脂积累相似,
相对较快;而 0074 和 0148mmol /L 的高磷浓度下细
胞中性油脂成分积累相对较慢。
由以上这些结果可以得出,相对于氮源,低的初
始磷源浓度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这是
因为藻种将细胞内储存的磷释放供生长需要,这一
现象符合藻类利用磷源的特点,即大多数藻能主动
吸收磷,当环境磷充足时,细胞将吸收的多于生理需
要的磷储存在细胞内,环境缺磷时,又可利用这些储
存磷进行代谢[18]。但是低初始磷源浓度有助于中性
207
图 6 不同磷源浓度对小球藻细胞相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油脂的积累,一旦初始磷浓度降低到一定的阀值,将
可以有效地促进中性脂类在细胞中的合成。
24 氮源、磷源对小球藻油脂生产能力的影响
241 氮源、磷源对小球藻总脂含量和生物量的影
响 培养基氮、磷浓度是影响小球藻油脂积累的重
要因子,但它们对于小球藻生长与油脂积累有着相
反的作用。为了研究其对于小球藻油脂生产能力的
影响,利用氯仿-甲醇抽提法,分析了不同氮源和磷
源初始浓度下培养至稳定期的小球藻细胞的总脂百
分含量,并对比生物质产量,结果如图 7、图 8 所示。
图 7 氮源浓度对小球藻总脂含量与生物量的影响
图 8 磷源浓度对小球藻总脂含量与生物量的影响
从图 7、图 8 可以看出,随着培养基中氮、磷浓度
的增大,生物量不断增加,而藻细胞总脂含量降低,
即培养基中氮源或磷源的缺乏促进了总脂的合成。
另外还发现相对于磷源,氮源浓度对小球藻生物量
和总脂积累的影响更加显著,在 0220mmol /L的低氮
胁迫培养下获得了最高的细胞总脂含量,总脂占细
胞干重的 335% ±03%。
本实验所用的海水小球藻在 0441mmol /L 低氮
浓度下静止培养,生物量产率达到( 333 ± 13 ) mg·
L -1·d -1,油脂含量为 318% ± 03%。Illman 等在同
样氮源浓度以及通气( CO2 浓度 5% ) 下培养,其生物
量产率仅为 16mg·L -1·d -1,但最终的油脂含量较
高,可达 57%。而本文所用的海水小球藻在低氮条
件下能更好地生长,而油脂含量不是很高,可能是因
为在摇瓶静止培养下,仅以空气中的 CO2 为碳源以
及光照强度不足使得藻细胞不能很好地积累油脂。
242 不同氮源、磷源浓度下小球藻的油脂产率
虽然低氮或低磷均对细胞中油脂的合成有明显的促
进作用,但在低营养元素条件下,细胞生长受到抑
制,生物量减少。计算了不同氮源和磷源浓度培养
后小球藻的油脂产率,如表 1 所示,在 0441mmol /L
氮源浓度下获得了最高的油脂产率,而 0009、0018
和 0037mmol /L的磷源浓度下,油脂产率差异不大,
但均高于 0074 与 0148mmol /L 的初始磷源条件。
从表 1 可以看出,在 0441mmol /L氮浓度下油脂产率
达到( 1058 ± 029 ) mg·L -1·d -1,而 Illman 等研究
在同样氮源浓度及通气培养下小球藻油脂产率仅为
893mg·L -1·d -1。
表 1 不同氮源、磷源浓度下小球藻的油脂产率
氮浓度
( mmol·
L -1 )
油脂产率
( mg·L -1·
d -1 )
磷浓度
( mmol·
L -1 )
油脂产率
( mg·L -1·
d -1 )
0220 985 ± 013 0009 895 ± 046
0441 1058 ± 029 0018 886 ± 025
0882 908 ± 009 0037 908 ± 009
1764 864 ± 022 0074 825 ± 039
3528 892 ± 022 0148 782 ± 030
3 结论
以小球藻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关键是提
高生物量和其细胞油脂含量。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
看出初始氮源、磷源浓度与该海水小球藻的生长和
油脂积累存在密切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31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源浓度的提高,小球藻生
长速率增大。高氮条件下,细胞中中性油脂成分的
积累受到抑制。
32 磷源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不大,低磷条件
并不明显抑制小球藻的生长。高磷条件下,小球藻
中性脂积累速率受到抑制。
33 培养基中氮源、磷源缺乏,均有利于小球藻总脂
的积累,氮源起的作用更加显著,在 0220mmol /L 的
低氮胁迫下获得了最高的细胞总脂含量,总脂占细
胞干重的 335% ±03%。
34 氮源浓度为 0441mmol /L 时,小球藻的油脂产
率最高;低磷条件下的油脂产率差异不大,但均高于
高磷条件下的产率。
参考文献
[1]Illman A M,Scragg A H,Shales S WIncrease in Chlorella
strains calorific values when grown in low nitrogen medium[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0,27: 631-635
[2]Li Y Q,Mark Horsman,Wang B,et alEffect of nitrogen
sources on cell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of green alga
Neochloris oleoabundan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8,81:
629-636
[3] Khozin - Goldberg I,Cohen ZThe effect of phosphate
starvation on the lip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fresh water
eustigmatophyte Monodus subterraneus[J]Phytochemistry,2006,
67: 696-701
[4]Lynn S G,Kilham S S,Kreeger D A,et alEffect of nutrient
availability on the biochemical and elemental stoichiometry in the
( 下转第 211 页)
211
工艺生产过程中,两种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基本上
没有发生降解。
3 结论
在玉米糖化醪的酒精发酵中,我们研究的五株
酒精酵母都能把 ZEN 转化为 ZOL,并且都具有很高
的转化率。转化产物中 β - ZOL 的雌激素活性跟
ZEN差不多,特别是 α-ZOL的雌激素活性比 ZEN高
3~4 倍,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质检部门在检测酒精糟
等酵母转化副产物中 ZEN的含量时要特别重视 ZOL
含量的测定。
ZEN和 DON两种毒素及其代谢物在湿酒糟和
酒糟离心液中分布不均匀,我们在对湿酒糟和酒糟
离心液综合利用时,可以考虑将两者分开单独处理。
参考文献
[1]Bothast R J,Schlicher M A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es for
conversion of corn into ethanol[J] Appl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5,67( 1) : 19-25
[2]谢林,吕西军 玉米酒精生产新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01
[3]Wu F,Munkvold G PMycotoxins in ethanol co- products:
modeling economic impacts on the livestock industr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8,56( 11) : 3900-3911
[4]Ouanes - Ben O Z,El Golli E,Abid - Essefi S,et al
Cytotoxicity effects induced by Zearalenone metabolites,
α-Zearalenol and β - Zearalenol,on cultured Vero cells [J]
Toxicology,2008,252( 1) : 72-77
[5]Zinedine A,Soriano J M,Molto J C,et al Review on the
toxicity,occurrence,metabolism,detoxification,regulations and
intake of zearalenone: An oestrogenic mycotoxin [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7,45( 1) : 1-18
[6]Pestka J JDeoxynivalenol: Toxicity,mechanisms and animal
health risk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37
( 4) : 283-298
[7]Bata A,Lasztity RDetoxification of mycotoxin-contaminated
food and feed by microorganisms [J]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1999,10( 7) : 223-228
[8]李大鹏,凌相阳,臧秀玲 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在玉米
酒精生产中的应[J]酿酒,2005,132( 11) : 44-45
[9]张艺兵 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分析[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6
[10]Yiannikouris A,Poughon L,Cameleyre X,et al A novel
technique to evaluate interactions betwee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ll wall and mycotoxins: application to zearalenone
[J] Biotechnology Letters,2003,259( 10) : 783-789
[11]Takahashi-Ando N,Ohsato S,Shibata T,et alMetabolism
of zearalenone by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expressing the
detoxification gene from Clonostachys rosea[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4,70( 6) : 3239-3245
[12]Russell R K,Ralph E M D L,et al Transformation of
Deoxynivalenol ( Vomitoxin ) by Rumen Microorganism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84,32( 7) : 1181 -
1183
[13]He P,Young L G,Forsberg C Microbially detoxified
vomitoxin- contaminated corn for young pigs [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3,71( 4) : 963-967
[14]Young JC,Zhou T,Yu H,et alDegradation of trichothecene
mycotoxins by chicken intestinal microbe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7,45( 1) :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136-143
( 上接第 207 页)
freshwater diatom Stephanodiscus minutulus ( Bcillariophyceae )
[J]Phycology,2000,36( 3) : 510-522
[5]Rao A R,Dayananda C,Sarada R,et alEffect of salinity on
growth of green alga Botryococcus braunii and its constituents[J]
Biorescource Technology,2007,98: 560-564
[6]赫冬梅,段舜山 代谢调控在微藻油脂积累中的作用[J]
生态科学,2009,28( 1) : 85-89
[7] Hu Q, Sommerfeld M, Jarvis E, et alMicroalgal
triacylglycerols as feedstocks for biofuel production: perspectives
and advances[J]The Plant Journal,2008,54: 621-639
[8]Reitan K I,Rainuzzo J R,Olsen Y,et alEffect of nutrient
limitation on fatty acid and lipid content of marine microalgae
[J] Phycology,1994,30: 972-979
[9]Spolaore P,Joannis - Cassan C,Duran E,et al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microalgae [J]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06,101( 2) : 87-96
[10]Guillard R R,Ryther J HStudies of marine planktonic
diatoms: ICyclotella nana Hustedt,and Detonula confervacea
( cleve) Gran[J]Can J Microbiology,1962,8( 2) : 229-239
[11]Liu Z Y,Wang G C,Zhou B CEffect of iron on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in Chlorella vulgaris [J ]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 4717-4722
[12]Kimura K,Yamaoka M,Kamisaka YRapid estimation of
lipids in oleaginous fungi and yeasts using Nile red fluorescence
[J]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4,56: 331-338
[13]Chen W,Zhang C W,Song L R,et alA high throughput
Nile red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neutral lipids in
microalgae[J]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9,77: 41-47
[14] Elsey D,Jameson D,Raleigh B,et alFluorescent
measurement of microalgal neutral lipids [J]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7,68: 639-642
[15]Lee S J,Yoon B D,Oh H M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ipid from the green alga Botryococcus braunii
[J] Biotechnology Techniques,1998,12( 7) : 553-556
[16]Bligh E G,Dyer W JA rapid method of total lipid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J]Can J Bionchemistry Physiology,1959,37:
911-917
[17]Gordillo F J L,Goutx M,Figueroa F L,et alEffects of light
intensity,CO2 and nitrogen supply on lipid class composition of
Dunaliella viridis[J]Applied Phycology,1998,10: 135-144
[18]王军,杨素玲,丛威,等 营养条件对产烃葡萄藻生长的
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3,3( 2) : 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