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球藻破壁技术及其藻片研制



全 文 :!#年第 !期
!#$%&’($)%’%))*
工 艺 技 术
食品工业科技
何 扩,张秀媛,李玉锋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
摘 要:小球藻作为一种全天然、高蛋白、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食品
原料日益风靡世界。小球藻中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如
!&胡萝卜素、叶绿素、’&&亚麻酸、多糖藻蓝蛋白、维生
素、糖醋、微量元素等,都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但长
期以来其壁难以破开。本论文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一种
理想的破壁方法和藻片研制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小球藻,酶法破壁,藻片
!#$%&’$(!#$%&##’ ’( )&&* +’(,$*’)#& ’( ’ *’-.%’#/ ,0
1%$-&,*/ %,2 *.-%,-,$* 3’-&%,’# +$% +.*2-,$*’# +$$4(5
6-7( %,2 ,* 18(,$#$0,2’##8 ’2-,9& 2$31$*&*-(/
(.2 ’( ! :2’%$-&*& 2#$%$18#/# : : #,*$#&*,2
’2,4/ ’38#’(& 1%$-&,*/ 9,-’3,* / (.0’% ’*4 -%’2&
&#&3&*-(5 ;## -&(& 2$31$*&*-( ’9& 3&4,2’#
’*4 &’#- +.*2-,$*(/ ).- ,-( 2&## <’## ,( ’%4 -$
)%&’=5 >& ’%-,2#& ,*9&(-,0’-&( -& <’8 -$ )%&’=
-& 2&## <’##( $+ !#$%&##’ ’*4 -& -&2*$#$08 +$%
-& 1%$4.2-,$* $+ !#$%&##’ -’)#&-(5
)*+ ,-%.#(!#$%&##’? &*@83,2 <’## )%&’=,*0?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 章 编 号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何扩(%(%&),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
小球藻是普生性单细胞绿藻,属绿藻纲绿球目
卵囊藻科小球藻属(./01230040),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以淡水水域为多,生物量大,能利用光能自养,也能
在异养条件下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现在世
界上的小球藻有 %- 种左右,加上变种有上百种之
多。小球藻的粗蛋白含量特别高,可达 -$5以上,尤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最高,这比大豆的粗蛋白含量(约
+$5)还要高出许多,而且蛋白质品质也很好。在必需
氨基酸(’’)中,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的含
量很高,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的含量较高,组
氨酸含量略低,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根据饲养
标准,小球藻的限制性 ’’ 含量有所欠缺,特别是蛋
氨酸的含量明显不足,但作为非动物性资源,小球藻
的必需 ’’组成是基本平衡的,且基本上达到联合国
粮农组织(6’7)对健康食品八种必需 ’’的标准。与
蛋白质含量相比,小球藻的脂肪和糖类含量都很低,
比大豆低得多,粗纤维的含量(%58+5)介于谷实类
之间。所以,小球藻可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我国常见
的种类有蛋白核小球藻(./0123004 9/:23;1<(=1>4),椭
圆小球藻(.&300<9>1<=34)和普通小球藻(.&?@0A42<>)。由
于小球藻营养价值高,兼具保健功能,在一些国家和
地区已有很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开发成蛋白源
饲料、食品、饮料、医药制品。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
对小球藻的开发利用,但在其破壁方法上一直是个难
题。本文简述小球藻的各种破壁方法,并比较找到了
一种可行的方法,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与设备
小球藻 上海升康力公司;纤维素酶,复合酶
(粉剂),复合酶(水剂),BFG 型打浆机 宁波五星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日
立高速离心机 日本;超声波发生器 北京九龙华
源实业有限公司。
$%! 实验方法与藻片研制步骤
%&#&% 小球藻破壁率 取小球藻样品 (破壁后的干
燥小球藻和未破壁小球藻)$&#-A,加入 #EH 蒸馏水,
配成浓度相同的小球藻粉液,制作玻片,置于 %-I+$
的显微镜视野下观察,每种方法破壁的样品观察 )
个玻片,每片取 )8-个视野,统计破壁率。由于各种
方法不同、作用时间、作用温度和小球藻自身质量等
因素,导致小球藻形态破壁程度不同,常常分为三
级:J 级:小球藻壁自萌发孔处裂开,内容物自萌发
孔处溢出;$级:小球藻壁除萌发孔处外,还有其它
部分也有破解,内容物自萌发孔和其它破裂处溢出;
小球藻破壁技术及其藻片研制
!#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06.02.043
!#$%$&’%(&)$*%+,+-.&+/&0++(& 1 %(2345.
工 艺 技 术
!#年第 !期
食品工业科技
!级:小球藻壁完全分解为数块残片,内容物全部溢
出。本方法对小球藻破壁程度的三个级别兼而有之。
破壁率!视野中已破壁的小球藻个数
同视野中小球藻的总个数
#$$%
#&’&’ 藻片研制步骤 粉末小球藻!加入赋形剂!混合
均匀!制成颗粒!干燥!过 !#$ 目筛!压片!小球藻片
! 结果与分析
!$% 不同方法对小球藻破壁的影响
取相同重量的小球藻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对其
破壁,然后镜检并计算破壁率,结果见图 #。
由图 # 可以看出,在同一条件下,在 $()* 内,破
壁率几乎差不多,但之后变化较明显,时间达到 +*,
纤维素复合酶的破壁率为 ,$%,而超声波和渗透压
的破壁率都不理想,复合磷酸盐变化较小。综合考虑
能量等因素,选择纤维素酶破壁的方法比较好,破壁
率比较高。
!$! 不同酶在其最佳作用条件下对小球藻的破壁率
由表 #可以看出,不同酶在其最佳作用条件下的
最大破壁率以纤维素酶最高,可以达到 -$%,其次为
复合酶(粉剂),而 ./012345和复合酶(水剂)破壁效果
比较差,所以考虑纤维素酶和复合酶(粉剂)法破壁。
!$& 纤维素酶和复合酶(粉剂)用量对破壁率的影响
改变纤维素酶和复合酶(粉剂)的用量对小球藻
破壁,计算破壁率,其结果见图 ’。
从图 ’ 中可以看出,使用纤维素酶时,当酶量为
678 9 6:8!’%时,小球藻的破壁率达到 -$%。使用复合
酶(粉剂)时,当酶量为678 9 6:8!;%时,小球藻的破壁
率达到 ,’&-%。两种方法的破壁率趋势都是相同的,
只是在同一条件下破壁率不同。
!$’ 两种酶复合作用对小球藻破壁率的影响
在利用单一酶作用的基础上,考虑两种酶复合
作用对小球藻破壁率的影响。
’&)&# 纤维素酶和复合酶<粉剂=复合作用 由于小
球藻细胞壁中含有部分果胶和半纤维素,考虑到复
合酶<粉剂=中含有部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有纤维
素酶存在的同时,加入些复合酶(粉剂)是否可以进
一步破坏细胞壁,提高小球藻破壁率。实验结果表
明,单独使用纤维素酶 678 9 6>8!)%时,小球藻破壁率
为 ?-%;纤维素酶和复合酶共同使用且 678 9 6:8!)%
时,破壁率降低,为 +;&??%,这说明在有纤维素酶存
在的情况下,改变了复合酶的配比,对破壁率不利。
’&)&’ 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复合作用 由于多糖也
是细胞壁组成的重要部分,在有纤维素酶存在的情
况下同时加入糖化酶,共为 678 9 6:8!)%,破壁率降低
为 +$&$#%,这说明纤维素酶和糖化酶不适合共同使
用,会降低小球藻破壁率。
& 小球藻片制备最佳工艺的确定
见表 ’。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可以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
@’A’B#,即小球藻和磷脂之比为 ;C#,添加 ?%赋形剂,
?%蔗糖。
’ 结论
通过以上酶破壁方法和工艺配方的研究,得出
酶的种类 DE 温度(F) 破壁率(%)
纤维素酶 +&$ +$ -$
./012345 ;&+ )+ )+&+
复合酶(粉剂) +&+ +$ ,’&-
复合酶(水剂) +&+ +$ +,
表 # 不同酶作用条件及破壁率
实验号
@(小球
藻C磷脂)
A赋形
剂(%)
B蔗糖
(%) G空列 得分
#

;
)
+
?
,
-
H
#(’C#)
#
#
’(;C#)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
H$&+
H;&$
--&$
H$&$
-H&+
I#
I’
I;
J
’?)&$
’?H&$
’?,&+
+
’+H&+
’,#&+
’?H&+
#’
’?H&$
’??&$
’?+&+
;&+
’??&$
’,’&$
’?’&+
H&+
表 ’ KH(;))正交实验表及直观分析
%下转第 !&!页’
!#
!#年第 !期
!#$%&’($)%’%))*
食品工业科技
该装置是优质 !# 新产品,冻品不带凝结块,完
全符合 !#标准。该产品冻结时间短,采用强制循环
冷风方式,冻结时间根据食品种类不同在 $%&’()*+
内可自由调节。采用加强型蒸发器,其蒸发面积大,
传热温差小,冻品干耗小。该新产品调速范围宽,采
用无级调速驱动系统,可根据冻品品种和规格任意
调节冻结速度和时间。运行可靠,边疆可靠运行而无
故障,可保证设备高效率工作。传热效果好,多台风
机分散鼓风,回风路线短而快,使气流组织均匀合
理。保温性能优,采用 &,()) 厚硬质聚氨酯泡沫夹
芯隔热板,面板分别采用不锈钢或涂塑钢板,隔热效
果好,外形美观。
参考文献:
-&. 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编/冷藏库设计 -0./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2$$/
-’. 郭庆堂编/ 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0./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22,/
-3. 商业部设计院编 / 冷库制冷设计手册 -0./农业出版社 1
&22&
-4. 廖明义,杜永杰编/制冷原理与设备 -0./黑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122(/
-,. 成大先编/机械设计手册-0./化学工业出版社1&224/
-5. 上海水产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编 /制冷技术问答 -0./农业
出版社1&2$6/
包装与机械
!!!!!!!!!!!!!!!!!!!!!!!!!!!!!!!!!!!!!!!!!!!!!!
!上接第 #$页% $ 结论
$%& 制备了硒化壳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硒化壳聚糖的特性粘度为 25;脱乙酰度为
’2/437;硒化壳聚糖在水中可溶,而且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增加,但在有机溶剂中基本不溶;硒化壳聚糖
在 ’,8时的旋光度为9&4。硒化壳聚糖的生物利用度
和生理活性研究有待下一步进行。
$%! 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基本上确认了硒化
壳聚糖中的亚硒酸根是连在 :’和 :5位,并且确认了
硒化壳聚糖含有硒,而且是有机硒。
参考文献:
-&. 陈建1 左武松/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综述-;./ 淮北煤炭师范
学院学报1’((41’,<’=>4’%45/
-’. 赵海霞1 牟大可/甲壳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
进展-;./ 山东医药1 ’((4144<&6=>,2%5(/
-3. 夏文水/ 壳聚糖的生理活性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中国食品学报1 ’((313<&=>66%$&/
-4. 吴海若1 胡巧玲/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用方面的
研究进展-;./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 ’((&1 ’’<3=>
34%36/
-,. 徐辉碧1黄开勋/ 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
的应用-0./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224/
-5. 蒋京1 廖宝凉/@9含硒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
物活性-;./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 ’(((1 6<,=>&4%&6/
-6. 方敏1 曹朝晖1 方垂1等/ 甲壳低聚糖铁、硒配合物的制备
及其表征-;./ 生物技术通讯1 ’((,1 &5<&=>36%32/
-$. 孟凡德1 刘学启1 李明霞1等/ 营养型口服补铁剂的研制
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营养学报1 ’((31’,<3=>’4,%’4$/
!!!!!!!!!!!!!!!!!!!!!!!!!!!!!!!!!!!!!!!!!!!!!!
以下结论:采用超声波渗透压复合磷酸盐同类方法
中,酶法效果最好;使用纤维素酶法对小球藻的破壁
率比 A*BCDE)F、复合酶(粉剂)、复合酶(水剂)的高;纤
维素酶单独作用其最佳酶量-G. ? -H.为 ’7,复合酶<粉
剂=单独作用其最佳酶量-G. ? -H.为 I7;纤维素酶与复
合酶、糖化酶复合作用的效果不及纤维素酶单独作
用效果好;最佳工艺为 J’K’:&,即小球藻和磷脂之比
为 3L&,添加 57赋形剂,57蔗糖。
参考文献:
-&. 姚惠源1周素梅1王立/米糠与米糠蛋白质的开发与利用-;./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1’&<3=>3&’%3&5/
-’. 王立1陈正行1姚惠源/酶法提取米糠蛋白质的研究-;./粮食
与油脂1’((’14(>&’%&3/
-3. 梁治齐 /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 -0./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I222/’$%3’/
-4. 王玉洁1白光月1谢朋1张河哲/!9淀粉酪微胶囊化方法的研
究-;./膜科学与技术1&2231&3<4=>4(%4,/
-,. 郑忠/胶体科学导论-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余敏1何耕兴1陈浑1等/小球藻应用研究动态-;./中国海洋药
物1&22,<’=>’(%34/
-6. 李师翁1李虎乾/植物单细胞蛋白质资源—小球藻开发利
用研究的现状-;./生物技术1&22616<3=>4,%4$/
-$. 李师翁1李虎乾/小球藻干粉的营养学与毒理学研究-;./食
品科学1&226<6=>4$%,&/
-2. 冯燕堂/螺旋藻片的制作技术-;./广东农机1&224<4=>’5%’6/
-&(. KF+F)M++ ; N/ ; OPCBCI-;.1&22’1’$<3=>&&/
!上接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