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荞麦叶甲寄生蜂研究



全 文 :第 1 6卷 第4 期
19 3年 1 2月
江 西 植 保
卫N A GP I X LAN P TR 汀注n C 0N
o Vl
.
1 6
,
N o
.
4
D eC 二 l男 3
荞麦叶甲寄生蜂研究 *
王润华
(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 )
摘要 : 本文主要观察研究了荞麦叶甲上寄生蜂的种类 、 生活史 、 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率、 田间
消长规律并探讨了寄生蜂对荞麦叶甲的 自然制约作用 .
关键词 : 荞麦叶甲 ; 寄生蜂
荞麦叶甲又名褐 背小萤叶 甲 , 分布全国
各省市 , 为害农作物荞麦和经济果品草毒 , 造
成产量减少 , 品质下降 。 荞麦叶甲有多种寄
生蜂寄生 , 其中有些寄生率较高 , 能 自然制约
其发生发展 , 因此研究寄生蜂对荞麦叶甲的
寄生情况以探索其生物防治的途经具有一定
的意义 。 荞麦叶甲的寄主广泛 , 除荞麦 、 草蓦
外 , 还有辣寥 、 羊蹄 、 酸模 、 何首乌等 野生植
物 。 在南昌地区 , 本研究以辣寥上的荞麦叶
甲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采集 、 观察 、 记载、 鉴
定及分析 。
一代历期 、 寄生率 。
二 、 结果及分析
一 、 材料与方法
每隔 3 天 1 次到野外随机采集辣萝荞麦
叶甲的卵块 , 幼虫及其蛹 , 分开饲养 (卵块每
5 块一试管 、 幼虫每 20 头一试管 、 蛹每 10 个
一试管 ) 。 并给每个试管编号 , 同时记载各号
试管的采集时间 、 采集地点 、 虫态虫数 。 每天
不定时地多次观察记载出蜂情况 (包括出蜂
种 类和数量 、 羽化时 间 、 死亡时间及生 活 习
性 ) , 用昆虫 解剖镜观 察鉴定寄生蜂的各虫
期 。 根据记录计算各种寄生蜂的成虫寿命 、
经过采集 、 观 察 、 鉴定 、 记 录及分析得结
果如下 :
(一 ) 寄生蜂种类
寄生荞麦叶甲的寄生蜂种类现 已鉴定 有
3 种 : 寄生卵 的叶 甲卵啮小 蜂 ( eT tr a s t i e h u s
sP
.
)
, 寄生幼虫的叶甲短缘姬小蜂 (A se c o d es
, yu ik i aK m ioj ) 和 叶 甲 柄 腹 姬 小 蜂
(凡汉io b公、 sP . ) 。 其中以前两种为优势种 。
(二 ) 两种寄生蜂田间寄生率消长情况
(如图 l )
从图 1可以看 出 : 叶 甲卵啮小蜂对卵的
寄生率最低值约为 .7 5% , 叶 甲短缘姬小蜂
对幼虫 的寄生率最低值约为 1 . 5% , 卵的最
低寄生率时间比幼虫 约早 3 天 。 叶 甲 卵 啮
小蜂寄生率自始至终比叶甲短缘姬小蜂要
高 , 其相差值在 5 .0 % 一 .7 5% 之间 。
(三 ) 寄主和两种寄生蜂 在田 间消长 的
数量关系 (如图 2)
本文于 1卯 3一的一 01 收到
今 本研究曾在盛金坤教授 、 赵凤霞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

, 间目 , . ., . . ` . , , ~目 一 州 , , , 叶 甲啮 小蜂
叶一甲 短缘姬 小蜂
了尹产尸产产一 一 ,
.r.l,3L,aer十!
l
、卫夕又à飞月嘴叹矛卜、打M勺`们妇八、,户“
寄生率%
3 6 9 12 15 18 2 1 24 27 30 3 6 9 12 15 18 2 1 24 27 刃

5 月 - - - - - - - - . 一 6 月 - - - - - - - - - -一采集 IJ 期
图 l 两种寄生蜂在田 间寄生率消长情况
图 2 寄主和两种寄生蜂在田间消长的数量关系
从图 2 可看 出 : 值为 28 头 , 时间在 5 月 19 日 ;第二高峰值 46
( 1) 5 月 3 日至 6 月 24 日期间 , 出蜂 曲 头 , 时间在 6月 19 日 , 低谷值为 3头 , 时间在
线出现两个高峰和一个低 谷 , 叶甲幼虫 出蜂 5 月 30 日 。 不管 是 从幼虫 还 是 从 卵 中 出
的第一高峰值为 31 头 , 时间在 5 月 16 日 。 蜂 , 它们各 自的两 个出蜂高峰之间的时间间
第二高峰值 50 头 , 时间在 6 月 16 日 ; 低谷值 隔为 30 天 。
为 2 头 , 时间在 5月 26 日。 卵中蜂第一高峰 ( 2) 叶甲数量曲线也呈现两个高峰和一
…. l s eiJ. s es es e. iw1
个低谷 , 第一高峰在 5月 4 日 ; 第二高蜂在 6
月 8 日 , 低谷时间在 5 月 19 日 , 两高峰之 间
的时间间隔为 34 天 。
( 3) 寄生蜂与叶甲之间的相互作用 。 当
叶甲数量逐增至最高峰值时 , 寄生蜂数量显
著上升 ; 当寄生蜂数量 达最高值时 , 叶甲数量
(四 ) 生物学特性
1
. 寄生蜂成蜂寿命
急剧下降 , 叶甲数量减少则寄生蜂数量也随
之减少 , 寄生蜂数量减少则叶 甲数量又开始
上升 , 这样上下的数量波动情况反 映了寄生
蜂对荞麦叶甲的自然制约作用 。
(4 ) 荞麦叶甲高峰期 比幼虫出蜂高峰期
早 12 天 , 比卵出蜂高峰期要早 15 天 。
滋 寿 \ \ 、 蜂号蜂 \ 肉么 \ \ 户 ,种 \ “伙天 ) \叶甲短缘姬小蜂
叶甲卵啮小蜂
平均
4 5 /24 4 1 /24
4 56/
4 1 /24 4
4 14/ 4
l御
5解
4 1 /6
4 5 /24
4 1/10
4 3 /10
从上表可看出两种蜂的寿命均为 4 天多些 , 叶甲卵啮小蜂寿命要 比叶甲短缘姬小蜂长些 。
2
. 羽化时 间与出蜂数量 (以北京时 间为准 )
10 : 田 1 : 印 12 : 的
~ 11 : 的 ~ 12 : 田 一 13 : 的的八曰
加1。ù八,

印:9:8ù田
加8:7ù\淤谬化时间蜂 \ 蜂骊卜 \种 \ 一 t头 ) \ 6 : 田
~ 7 : 田
l
气`
3014叶甲短缘姬小蜂
叶甲卵啮小蜂
从上表可看 出 : 叶甲短缘姬小蜂在 8 : o ~ 9 : o 之间的羽化数量 比较多 , 叶 甲卵啮小蜂在
9 : 0 0 ~ 10 : 0 0 之间的羽化数量相对多些 。
3
. 寄生蜂的生活史
日鑫\ \ \ \ 项 目
种 丫” 间 \ 、
叶甲短缘姬小蜂
叶甲卵啮小蜂
接种时间 羽化时间 死亡时间 一代历期 (天 )
6月 8 日上午 9 : 30
6月 10 日上午 10 : 10
6月 20 日上午 9 : 20
6 月 2 1日上午 10 : 10
6 月 24 日上午 1 : 印
6月 25 日下午 6 : 加
1.6 09
巧 . 34
从上表可看出在 6 月 8 日至 , 24 日期间气温
在 29 ℃ 的条件下 , 叶 甲短缘姬小蜂一代历
期约为 16 天 , 叶甲卵啮小蜂的一代历期为 15
天多些 。
4
. 荞麦叶甲被寄生后的特征
叶甲的卵被寄生后由正常的黄色变为灰
色 , 寄生蜂羽化时卵壳破裂 , 留下带不规则破
口的空卵壳 。
叶甲幼虫被寄生后变得僵 化不喜动 , 体
色变为黑褐色 , 有金属光泽 , 羽化孔 口为近圆
形 , 孔 口直径大小随寄生蜂虫体大小而异 , 一
般在 l ~ cZ m 范围之内 。
5
. 田间分布
一般在辣萝茂盛 , 地势隐蔽 , 叶 甲数量众
多的地方 , 被寄生的叶甲数量也较多 , 在下部
叶片上的叶甲与上部叶片上的 叶甲相 比 , 下
部被寄生的数量也多些 , 这是 因为下部叶片
上的幼虫 多 , 叶 甲成虫 卵有趋隐蔽性 的特
点 。
三 、 小结
经过调查研究 , 寄生荞麦叶 甲的寄生蜂
已发现有 3 种 , 其中寄生卵的为叶甲卵啮小
蜂 , 寄生幼虫的两种分别 为叶甲短缘姬小蜂
和叶甲柄腹姬小蜂 , 以前两种 为优势种 。 研
究结果表明 , 叶甲卵啮小蜂与 叶甲短缘姬小
蜂相 比较 , 前者寄生率始终比后者要高 ; 后者
羽化高峰期来得 比前者早 3 天 ; 前者羽化时
间集中在 9 : o ~ 10 : o 之间 , 而后者则
大多在 8 : o ~ 9 : o 之间羽化 ; 前者的一
代历期为 15 天多些 , 后者约为 16 天 ; 两者成
蜂寿命均为 4 天多些 。 经分析研究得知寄
生蜂能 自然地制约叶甲数量的上升 。 调查观
察发现荞麦叶甲世代重 叠现象严重 , 每次采
集均能看到其 4 种 虫态 , 但 只发现 卵和幼虫
两种虫态被寄生 。 另外 , 在野外采集时还发
现荞麦叶甲被寄生后具明显症状和其产卵趋
隐蔽性的特点 。
参 考 文 献
1
. 盛金坤 . 江西小蜂类 (一 )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专辑 . 19 89 .
2
. 中 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 农业昆虫 〔上
册 ) 、 农业出版社 . 198 .6
3
. 福建农学院主编 . 害虫生物防治 . 农业 出版
社 . 1982 .
4
.
K
.
K am如 198 6 T认叼 撰w sP ec ies of A 涨℃。七
归扣m O I叩 tear Eulo Pll吐优 ) for m aJ P an
.
oK
n勺叭 oT 咖 54( ): 59 6一 59 .
5
.
G
.
J
.
K e r ic h 197 3 A er vis io n of het otr p ic al an d
s t lb tor Pica l s( pec ies o f het E ulo p hid g
e n us P以 lio b眺
佣攻e r H笋 n e l l叩et ar hC alc ido id即 ) B t il le r l it n o f het
B irt is h m use um 《N at 旧 1 H is ot yr) 29 (3 ) 113 一 19 .
K 嘴含李寸李尝褚李令才乍片李树李念咭长考含材长褚}念绪李材李之咭K 考拭月李诊绪寺亡褚k 弓奋亡绪长考李心常李润 李心弓李衬长咭李洲 K 绪乍 )咭李令亡李二弓 } (对李心弓李材 李润长褚告令老长咭劣考
(上接 24页 )
猎物的时间和 日最大捕食量均存大一定的差
异 ,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但环境异质性和猎物
的龄期是主要因素 , 在试验 1 中 , 培养皿 中
只放置 1张叶片 , 待草岭幼虫捕食叶片上的
蓟马后 , 再换置新的叶片 , 并且叶片上蓟马的
各龄次若虫都有 , 草岭捕食 l 龄蓟马若虫显
然比捕食 2 龄或 3 龄若虫要快些 ; 而在试验 2
中 , 培养皿内有 3 ~ 4 张叶片 , 叶片上的蓟
马均为 2 ~ 3 龄若虫 , 这样造成草 蛤搜索猎
物较为困难 , 处理猎物 的时间较多 , 因此 , 其
捕食量相对减少 。
三 、 小结与讨论
1
. 大草岭幼虫对桑蓟马若虫的捕食能力
很强 , 其功能 反应属 H ol h n g l 型 , 用 该模
型拟合实验数据 , 可得到 日最大捕食量为 4 58
头 , 捕食 1 头猎物约需 3 分钟 , 功 能系数 为
1
.
0 5 9 1

2
. 空间异质性和猎物龄次对草岭的捕
食量有较大影响 。 在环境 比较单纯 , 猎物龄
次较复杂 的条件下 (如试验 1 ) , 其日捕食量
可达7 5 头 , 捕食 l 头猎物 约需 2 分钟 。 从
实际观察中可看出 , 大草岭幼虫 , 捕获得蓟马
到处理完毕仅需 10 ~ 20 秒钟 。 至于环境
异质胜和猎物龄次是如何分别对草岭的捕食
量产生影响的 , 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 中报道 。
3
. 从上述初步 试验结果 即可看 出 , 大
草岭对桑蓟马的捕食性天敌一起共同作用于
桑蓟马等桑树害虫 。 因此 , 在桑园管理过程
中 , 采取适当措施来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 , 对
桑树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1
. 丁岩钦 . 昆虫种群数学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 科
学出版社 . 198 住
2
. 赵志模 . 周新远 . 生态学引论一一害虫综合防
治的理论与应用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
社 . 1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