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黄杨叶部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全 文 :HENANNONGYE
河南农业2013年第2期(上)
农药与植保
NONG YAO YU ZHI BAO
大叶黄杨是北方绿化常见灌木,随
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周口市栽培
面积越来越大。近年来,白粉病及各种
叶斑病常常导致大叶黄杨新梢扭曲、生
长不良、叶片黄化脱落甚至整株枯死,
极大地影响了其观赏价值。目前,对于
大叶黄杨叶部病害防治是以化学防治
为主,如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等。大量使
用化学农药无疑会污染环境,给人们的
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为了美化生
活环境,近年来笔者对大叶黄杨叶部的
病虫害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效果不
错,现介绍如下。
一、 大叶黄杨叶部病害发生
情况
大叶黄杨叶部病害主要有3种:大
叶黄杨白斑病、大叶黄杨叶枯病、大叶
黄杨白粉病。这些病易发生在新生枝叶
及顶部叶片,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特
别是新栽的大叶黄杨,如果不注意土壤
的培肥及管理,则发生较重,一般发病
率为8%~23%,重者发病率达到60%~
80%,严重影响树苗的成活率,应引起
绿化单位及管理者的注意与重视。
二、 大叶黄杨叶部病害症状
及识别
(一)大叶黄杨白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针状淡黄色退
绿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圆形或半圆形
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病斑边沿为
褐色,病斑交界处黄色晕圈明显,秋季
时病斑有的连成一片,成为不规则形
状。
(二)大叶黄杨叶枯病
发病初期从幼芽嫩叶的抽生开始,
为害杨树叶片、嫩梢及幼茎,受害的叶
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病
斑,病斑上有黑褐色的霉状物,嫩梢和
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菱形,有绿色霉
层。
(三)大叶黄杨白粉病
叶片上出现白色絮状物,严重发生
时形成白色絮状叶片,影响植株的光合
作用及生长。
三、 大叶黄杨叶部病害的发
生规律
大叶黄杨白斑病一般5-6月份发
生,7-8月份发病最重,而白粉病、叶枯
病发病盛期则在5-6月份。天气湿度大
时,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蔓延。病害主
要借气流及叶片的互相摩擦重复侵染
传播,遇多雨天气时发病则重。一般是
生长期多雨、潮湿发病重,土壤肥力差、
管理差、植株生长不良易感病,新栽的
植株易感病。病菌主要在病变组织及病
残体上越冬。
四、防治措施
(一)减少菌源
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埋
沤制肥以减少菌源;及时摘除病叶等。
(二)加强管理
移栽时注意选拔健壮植株,并及时
换土,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采取科学
的浇水方式进行浇水,浇水要适量,连
阴雨天要及时排水;合理密植,适时修
剪,修剪后及时清理。
(三)药剂防治
每年的6-9月份为重点防治时期,
从发病初期进行防治。建议采用大生
M45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进行防治。
对小区、公园等人口密集处建议采用生
物制剂进行防治,可采用2%双抗120水
剂150mg/kg或200mg/kg进行防治,
每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3~4
次。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
性,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控制大
叶黄杨叶部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大叶黄杨叶部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沈丘县白集镇农业服务中心 李春英
!!!!!!!!!!!!!!!!!!!!!!!!!!!!!!!!!!!!!!!!!!!!!!
间,遇同温、干旱、大风、连阴雨等天气
或高密田块,叶片遮住花粉,造成授粉
不良、虚尖、缺粒,在这种情况下,可人
工拉绳在行间摇晃植株,促使花粉散落
传粉。时间上应在散粉盛期于无风晴天
9:00—11:00进行。
(十)防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大小斑
病、纹枯病、青枯病。玉米粗缩病是由灰
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要防治好玉米
粗缩病,重点防治灰飞虱。玉米大小斑
病可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喷雾
防治。田间郁闭潮湿、雨水多时易发生
纹枯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
防治。虫害主要有金龟子、金针虫、粘
虫、蓟马等,可用40%氧乐果800倍液
喷雾防治。防玉米螟可用50%1605乳
油1 500倍液、50%久效磷1 000倍液
进行防治。
(十一)叶面喷肥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能增强茎秆
的韧性和抗折能力,明显增强抗旱、抗
倒能力,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促使穗
大粒多,提高产量。同时增加叶面细胞
的密度和细胞壁的强度,减轻病害的发
生和防止早衰。一般每667m2用98%磷
酸二氢钾150~200g,对水20kg进行
喷雾防治。
(十二)适当晚收,提高单位面积产

紧凑玉米应在果穗白皮后的7~9d
收获,此期收获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上接第32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