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杨梅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全 文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称水稻普矮
病 。 近年来 , 闽北山区每年单、 双晚稻均
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 少数年份发病率高
达 30 %一40 % ,仅因普矮病的危害 , 每亩
减产可达 12 5一 50 公斤以上 , 己经成为
近年来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 同时 , 由于
普矮病症状与杂交水稻亲本不育系和
保持系相似 ,常被部分农民误认为是杂
交水稻种子混杂所致 , 其实 , 普矮病是
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病。
一 、 传播途径
在每年的水稻收割后 , 普矮病毒寄生
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 ,次年3一4月气温回
升后 ,黑尾叶蝉开始羽化迁飞至早 、中稻
田中吸食稻汁。 带病毒的黑尾叶蝉吸食健
康的稻汁后 ,同时也将病毒带给稻苗而引
起发病。不带病毒的黑尾叶蝉吸食了带病
毒的稻汁 , 叶蝉也带上了病毒 ,而且这种
病毒能传给下一代 , 双早因虫源少 ,传播
病毒量少危害不重。 而随着气温的升高 ,
叶蝉经多代繁殖后虫口密度大 , 因此单、
双晚稻受害更严重。而且由于当前生产上
普遍种植杂交稻 , 且以单本插秧为主 , 因
而穗与穗之向汁液可以互相流动 ,所以一
株受害整丛发病 , 危害比常规水稻品种
重 ,损失更大。 此外 ,普矮病发生严重与否
和冬、春季节的温度有较大的关系 ,暖冬 、
暖春年份因越冬虫口密度大 , 比冷冬冷春
的年份发生更严重。
二 、 普矮病与混杂保持系 、 不育系
的区别
普矮病与混杂保持系 、不育系之间
除株高相似外 , 主要区别于普矮病分孽
增多 , 叶身缩短 (俗称越长越矮 ) , 叶色
浓绿 , 叶质僵硬 , 叶片、 叶鞘的脉间有虚
线状的黄白色条点 ; 根系发育不良 , 当
三 、 防治措施
1
.冬季搞好农田“ 三光 ” , 彻底清除
秧田 、 田埂 、 田边上的杂草 ,最好把已清
除下来的杂草集中烧毁 , 尽量减少黑尾
叶蝉的越冬场所 , 减少黑尾叶蝉与其它
健株成熟时 , 病株仍呈青 、矮特征 ;早期
感病的稻株不仅不能抽穗 ,而且慢慢死
亡 , 后期感病的虽能抽穗 ,但结实不良 ,
穗短 、空壳多 ,抽穗时间与健株同时。 而
混杂保持系 、不育系分粟正常 ,但比正
常株分孽少 ,根系、 叶片发育良好 ,无黄
白色条点 ;混杂保持系 、不育系不仅能
正常抽穗 , 而且比正常株提前20 一30 天
抽穗 , 混杂保持系结实正常 , 而混杂不
育系完全不结实。
媒介虫源传播病毒 , 减少毒源。
2
.防虫治病。 水稻一旦感染病毒、植
株矮缩 , 产量锐减 , 目前尚无特效药可防
治 , 应以农业防治和防虫治病为主。 主要
方法有: (1) 水稻苗期和秧苗返青分孽期
是易感病时期 , 所以在水稻秧苗期亩用
进口吠喃丹 3公斤加硫酸锌1公斤拌细沙
2任一 25公斤撒施 。 (2) 在秧苗一叶一心到
二叶一心期亩用 2 %5 扑虱蚜2 0一 30 克兑
水60 公斤喷雾 ,每隔7天喷1次 ,连喷3次。
(3 )及时防治稻田第 1代黑尾叶蝉若虫 , 把
虫源消灭在排毒之前。
3
.及时清除秧田中的病株 , 不得把
带病秧苗带人大田 , 本田前期发病应及
时拔除 , 并补插健壮的秧苗 , 以确保足
够的苗数 。
4加强水肥管理 , 对开始发病的大
田 , 应进行排水露田 , 每亩追施25 一
30公斤草木灰和 10 公斤氯化钾 , 可明
显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 及时中耕和搁 、
烤田 , 可以促进新根生长 , 防止叶片
过于细嫩而遭致黑尾叶蝉危害 , 减少
病毒侵人 。 口
(召肠武市金坑乡农技站 李维章 )
④@
· 闷卜· 十 · 州卜一卜· 闷卜一卜一卜 “ 诵一一干 · 州卜 · 州卜· + ” ~十 . 州卜· 叫卜 . 叫卜 . 州卜一卜一卜 . , 州卜· 州卜. 州卜 .’ , 卜” 刊卜 . 神一 .卜冲一一卜一干 . 州卜“ 汁 ~ . .一十“ 州卜·刁一 . 叫卜 .冲 ~ . · 州卜一卜 . 州卜一卜 ·斗 一 .
杨梅根结 线虫病是我省杨梅产区近年来新发生
的一种病害 , 根据这两年冬季调查杨梅产区 ,如宁德市
八都镇三屿果园发病率达 71 % , 感病品种是 东魁 , 海乌 ;
广东省饶平县饶 阳百果园发病率巧% , 品种东魁 。
一 、 主要症状
发病的杨梅树地上部呈现 叶片黄化 、 落叶 、枯梢乃
至枯死等典形衰退状 。 检查根部 ,发病初期病树须根形
成大小不一的根结 , 小如 小米粒 , 根结 呈国形 、 椭 圆形
或串珠状 ,表面光滑。 4lJ 开根结 , 可见乳 白色囊状雌成
虫及棕色卵囊。 发病后期根结表面粗糙 , 呈黑赤色腐
烂 ,根皮腐烂脱落 , 只留中柱 ,无 臭味 ;有的病树 须根减
少或呈须根团 ,根结量减少或在根结上再 次发生根结 ;
严重的病树根系全部腐烂 ,叶片枯黄至死株 。
二 、 病原
镜检成熟雌虫 , 乳 白 色至 淡黄色 , 梨形或近球
形 。 卵囊附于虫体末端 , 胶质状 , 棕揭色 。 幼 虫蠕虫
形 , 雄虫尚未发现 。
三 、 发病规律
主要 以卵及少量雌成虫在根结及 土壤中越冬 , 翌
年在适 宜的环境条件下 , 如 日平均温度达 20 一30 ℃ , 有
利于卵孵化成幼虫 ,侵入新须根 , 一年可发生多代 , 多
次重复侵染。 此病病原主要是带有线虫的病苗病根和
土壤 , 且病苗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 而水流是短距 离的传
播媒介 ,再者是带有线虫有机土杂肥 、 农具及人 、 畜 , 也
可传播此病。 此外 , 杨梅品种间杭病性也有差异。
四 、 防治方法
1
.严格检疫是防止病原传入 无病区的重要措施 ,
其次是育苗地必须选择水稻 田土排干地或种植禾本科
作物 的土地 , 并在出苗前2个月亩用吹喃丹药40公斤
泥 细沙1 00公斤撒施 , 然后 浇水下透 土地 , 杀灭根 系
及土地中病原线虫 。
2
.新种植地在种植后 浇水前 , 先施下咬喃丹药 ,
每株50 克 , 以杀灭根 系中或土地中的线虫 。
3 2 年生的种苗 , 每年均需在 3月前株施吹喃 丹
75 一 10 克 , 或用克线丹 、 克线磷 , 灭线磷 , 以确保
其成活率。 3年生果园株施吠喃丹 10 一 150 克。
4
.生物防 治 。 国外研制成 `毛 T O C O N ” 真菌农药制
剂 (淡紫色 )拟青霉用于防治根结线虫 , 效果好 。 口
(平和县靛寨镇农业站 周水顺 )
[本栏责任编校 :刘士奇 】
梅一结虫的生其治杨一根线病发及防
. . . . . . . . . . . . 日 . . . . . 口. . . 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黔犷~ 咖盛嘟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