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ransformation of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China’s Liaohe Delta during 1988–2006

1988–2006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在人类干扰和气候波动的影响下, 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文研究了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对于保护该地区生态系统、促使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域包括了整个辽河三角洲。资料来源主要是1988年和2006年的T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遥感图像。采用数字化、制作植被图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研究探讨了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特点, 以及植被的空间分布转移和面积变化。结果显示, 以双台子河口为中心, 4大植被类型(自然湿地植被、人工湿地植被、人工旱地植被和自然旱地植被)大体上构成半环状分布格局。从整体上看, 从1988年至2006年, 植被结构仍然保持半环状的空间格局。但是, 主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 形成了比较大的斑块, 而不是离散、破碎的。从植被类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看, 几乎所有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都有明显改变。在绝对面积上, 水稻(Oryza sativa)田、玉米(Zea mays)地和滨海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是辽河三角洲3个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水稻田是面积增加最多的植被类型, 增加977.1 km2;而玉米地是面积减少最多的植被类型, 减少622.2 km2。在面积变化幅度上, 水稻田、玉米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3.2%、–16.1%、–23.2%。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草地, –77.9%; 面积增加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盐化草甸, 212.1%。


全 文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4): 359–367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4.001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http://www.plant-ecology.com
——————————————————
收稿日期Received: 2009-03-30 接受日期Accepted: 2009-09-12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gszhou@ibcas.ac.cn)
1988–2006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汲玉河1,2 周广胜1*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 要 在人类干扰和气候波动的影响下, 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文研究了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对于保护该地区生态系统、促使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域包括了整个辽河三角洲。资料来源主要是1988年和2006
年的T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遥感图像。采用数字化、制作植被图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研究探讨了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
特点, 以及植被的空间分布转移和面积变化。结果显示, 以双台子河口为中心, 4大植被类型(自然湿地植被、人工湿地植被、
人工旱地植被和自然旱地植被)大体上构成半环状分布格局。从整体上看, 从1988年至2006年, 植被结构仍然保持半环状的空
间格局。但是, 主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 形成了比较大的斑块, 而不是离散、破碎的。从植被类型间相互转化的
情况看, 几乎所有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都有明显改变。在绝对面积上, 水稻(Oryza sativa)田、玉米(Zea mays)地和滨海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是辽河三角洲3个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水稻田是面积增加最多的植被类型, 增加977.1 km2;
而玉米地是面积减少最多的植被类型, 减少622.2 km2。在面积变化幅度上, 水稻田、玉米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变化幅度分别
为33.2%、–16.1%、–23.2%。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草地, –77.9%; 面积增加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盐化草甸, 212.1%。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系统, 景观破碎化, 辽河三角洲, 植被图, 植被结构
Transformation of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China’s Liaohe Delta during 1988–2006
JI Yu-He1,2 and ZHOU Guang-Sheng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and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Aims An obvious transformation of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the Liaohe Delta has resulted from climatic fluctua-
tion and human disturbance. We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veget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objective of contrib-
uting to management for maintaining a healthy ecosystem.
Methods The study area included the entire Liaohe Delta, and data sources came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
per (TM) imagery in 1988 and 2006. The methods of digitizing, mapping vegetation and overlay analysis were
used to explor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changed distributions and transformed areas of vegetation.
Important findings The vegetation pattern consisted of a semi-ring of four main vegetation types (natural wet-
land, constructed wetland, constructed dryland and natural dryland vegetation) encircling the estuary of Shuang-
taizi River. In terms of this macrostructure, the vegetation pattern did not change greatly, and the main vegetation
types tended to aggregate rather than fragment as relatively large vegetation landscapes came into being from
1988 to 2006. However, almost all vegetation types changed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rea. In terms of vegetation
area, the main vegetation types were rice (Oryza sativa) land, maize (Zea mays) land and coastal wetland reed.
Rice land vegetation had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area (977.1 km2), while maize land vegetation had the largest de-
crease (622.2 km2). The transforming percentages among vegetation types were 33.2%, –16.1% and –23.2% for
rice land, maize land and coastal wetland reed, respectively. The meadow had the maximal decrease (–77.9%),
while the community of salt meadow seepweed (Suaeda hetroptera) had the maximal increase (212.1%).
Key words coastal wetland, ecosystem,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Liaohe Delta, vegetation map, vegetation
structure
360 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0, 34 (4): 359–367

www.plant-ecology.com
辽河三角洲是中国4大三角洲之一, 其滨海湿
地是东亚重要的水禽繁殖与栖息地, 具有重要的生
物保护价值(李晓文等, 2001)。辽河三角洲的植被具
有极高的生产力, 使该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
基地、造纸原料基地和旅游基地(肖笃宁, 1994)。但
是, 由于人类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辽河三角洲
的植被结构已经出现严重的景观破碎化现象(王宪
礼等, 1996; 李加林等, 2006)。植被结构的变化必然
影响植被生态功能的发挥, 致使其生态服务价值降
低或提高。研究发现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导
致了植被生态服务价值明显降低(刘红玉等, 2001;
汤蕾等, 2006)。预计将来辽河三角洲地区的人类干
扰还会增强, 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也会加剧
(刘岳峰等, 1998; 肖笃宁等, 2003)。为了应对人类
干扰和气候变化对辽河三角洲植被造成的不利影
响, 迫切需要加强对该地区植被结构及其变化的研
究。
国内外研究植被结构的方法主要是野外调查
和统计分析(Alados et al., 2005; Capon, 2005), 或者
借助遥感 (remote sensing,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例如, 分
析各种景观指数(Luque, 2000; Bresee et al., 2004;
Li, 2008)、制作植被图(Yang, 2005)、模糊聚类分析
(Bolliger & Mladenoff, 2005)、缓冲区分析(Apan et
al., 2002)和叠加分析(Higinbotham et al., 2004; 吴
晓莆等 , 2006), 或者在GIS基础上创立生态模型
(Vogiatzakis & Griffiths, 2006; Petersen & Stringham,
2008)。
在研究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时, 以前的研究多
从植物群落的角度,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 研究群
落内部的物种构成、密度、盖度和高度等生物学特
征(董厚德等, 1995)。RS和GIS技术兴起以后, 主要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 研究植
被的空间分布和面积大小, 并得出辽河三角洲植被
破碎化的结论(王宪礼等, 1996; 刘振乾等, 1999; 黄
桂林等, 2000; 蒋卫国等, 2005)。一些研究者还预测
了海平面上升对植被格局的影响(刘岳峰等, 1998;
栾维新和崔红艳, 2004; 崔红艳, 2005), 并制订了应
对海平面上升、景观破碎化的措施(李晓文等, 2001;
肖笃宁等, 2003)。
但是, 绝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辽河三角洲植被
时, 用盘锦市的行政区域代替辽河三角洲(刘振乾
等, 2000; 王凌等, 2003; 蒋卫国等, 2005)。实际上,
辽河三角洲的地理范围大大超出了盘锦市的行政
界线。这种以行政区代替辽河三角洲的研究方法,
使人们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仍然缺少整体认识。
本文不使用以行政区域代替辽河三角洲的做
法, 主要根据地貌特征, 对辽河三角洲的范围进行
界定。在此基础上, 借助RS和GIS技术, 研究辽河三
角洲植被的结构及其变化。
1 研究方法
选取1988年和2006年夏季的美国陆地卫星
Landsat 5的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遥感图像
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Erdas软件和控制影像对TM
图像进行了几何精校正。地理坐标系采用1980年的
西安坐标系, 投影系统采用阿尔伯斯正轴等面积割
圆锥投影, 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投影时产生的面积变
化。
为了得到各植被类型的面积, 首先根据野外调
查和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确定植被类型, 然后利用
ArcGIS9.2软件的ArcCatalog模块建立线要素类图
层, 沿植被类型边界进行数字化。数字化过程中,
进行制图综合, 即勾画面积较大的面状地物的轮
廓, 而面积较小的被综合到相邻地物中; 勾画面状
地物的基本形体轮廓, 舍弃轮廓形状的细碎部分。
然后利用ArcCatalog模块把线要素类转换为多边形
要素类。转换过程中, 系统自动在属性表中生成每
个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等信息。只需在属性表中为
每一个多边形添加上其代表的植被类型, 就可统计
出各个植被类型的面积和边长等信息。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
ArcGIS9.2软件ArcMap模块制作了1988年和2006年
的植被图。制作植被图主要是把数字化产生的多边
形要素类用符号表示。制作植被图的程序包括: 植
被符号设计, 植被图标注, 添加坐标、图廓、图名、
图例、比例尺和指向标等辅助要素。
为了提取植被动态信息, 不仅利用数字化结果
比较了1988年和2006年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变化, 而
且利用ArcGIS软件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叠加分析
使用Union运算, 得到一个新图层和相应的新属性
表。新属性表融合了叠加前的两个矢量图的属性信
息。通过对新属性表的汇总操作, 统计出各植被类
型保持不变的面积, 变化为某种植被类型的面积。
汲玉河等: 1988–2006 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361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4.001
然后把植被之间相互转换的面积整理成植被转移
矩阵的形式, 来表示植被更详细的变化。
2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包括整个辽河三角洲地区, 没有局限
在盘锦市行政界线内, 也没有局限在狭义的河口三
角地带。辽河三角洲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 由5条主
要河流冲积而成, 地势低平, 东、西边缘是低矮的
丘陵地貌, 南濒渤海, 北部与松辽平原相连, 其北
部界线无法用明确的地貌特征界定。为了便于研究,
本文依据地貌和植被等地理特征, 并参考行政界
线, 对辽河三角洲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辽河三角洲
的范围: 东至大清河河口, 西至小凌河河口, 南至
渤海, 北至盘锦市最北端, 面积约10 317 km2。行政
区域上包括盘锦市全部, 锦州市、营口市、鞍山市、
沈阳市和辽阳市的一部分(图1)。辽河三角洲的气候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8.3 ℃, 年平均降水量为611.6 mm, 主要集中于夏
季(赵弈等, 2000)。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类型多种多样,
面积较大的主要有玉米(Zea mays)地、水稻(Oryza
sativa)田和滨海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
3 结果和分析
3.1 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组成及其空间结构
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自然湿


图1 辽河三角洲的地理范围: 东至大清河口, 西至小凌河
口, 南至渤海, 北至盘锦市最北端。
Fig. 1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Liaohe Delta: east ex-
tremely to the estuary of Daqinghe river; west extremely to the
estuary of Xiaolinghe river; south extremely to Bohai Sea;
north extremely to the northernmost region of Panjin.


地植被、人工湿地植被、人工旱地植被和自然旱地
植被4大类型。自然湿地植被包括滨海芦苇湿地、
草地(牧草)、翅碱蓬盐化草甸(Suaeda heteroptera)。
人工湿地植被是单一的水稻田。人工旱地植被包括
玉米地和人工林。自然旱地植被主要是一些丘陵灌
丛。在空间结构上, 以双台子河口为中心, 4大植被
类型基本上构成半环状分布格局。自然湿地植被主
要集中在双台子河口附近。最接近河口的为翅碱蓬


图2 1988年辽河三角洲地区的植被空间分布图。
Fig. 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vegetation in the Liaohe
Delta in 1988.


图3 2006年辽河三角洲地区的植被空间分布图。
Fig. 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vegetation in the Liaohe
Delta in 2006.
362 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0, 34 (4): 359–367

www.plant-ecology.com
盐化草甸, 一般分布在河堤以内的河漫滩; 河堤外
围是辽阔的滨海芦苇湿地, 滨海芦苇湿地主要位于
双台子河口西岸, 东岸面积较小; 滨海芦苇湿地边
缘和部分河漫滩有小片草地(牧草)植被。人工湿地
植被(水稻田)分布在自然湿地植被的外围, 主要集
中在双台子河以东地区。人工旱地植被则分布在人
工湿地植被的外围, 面积最大的是玉米地; 靠近大
凌河的地方, 有小面积人工林。自然旱地植被(灌丛)
主要位于三角洲边缘地势稍高的丘陵区(图2, 图3)。
3.2 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遥感解译制作的植被图显示: 从1988年至2006
年, 辽河三角洲的宏观植被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仍
然保持半环状的空间格局。但是, 主要植被类型的
空间分布趋于集中, 形成了比较大的斑块, 而不是
离散、破碎。例如滨海芦苇湿地、水稻田等植被逐
渐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分布区, 聚集成比较大的斑块
(图2, 图3)。
从4大植被类型内部的变化看, 辽河三角洲各
植被类型区的植被分布和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
变。在自然湿地植被区, 最明显的变化出现在滨海
的河口区域, 绝大部分天然草地转化为滨海芦苇湿
地和水产养殖场。在自然湿地植被区与人工湿地植
被区相接的地方, 自然湿地植被逐渐被蚕食, 其面
积显著收缩。在人工湿地植被区, 水稻田分布明显
地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张, 侵占了一部分自然湿地
植被和一部分人工旱地植被。在人工旱地植被区,
玉米地的面积显著减少, 而人工林的空间分布和面
积变化不大。在自然旱地植被区, 丘陵灌丛的面积
变化不大, 相对比较稳定(图2, 图3)。
从各植被面积比例看, 3种主要植被玉米地、水
稻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面积比例变化十分明显。
1988年, 玉米地、水稻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面积占
辽河三角洲陆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38.0%、29.0%
和11.7%。2006年, 玉米地、水稻田和滨海芦苇湿地
的面积占辽河三角洲陆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
31.4%、38%和8.8%。水稻田面积所占比例呈明显
增加趋势, 而玉米地和滨海芦苇湿地面积比例呈明
显减少趋势。另外, 灌丛和草地的面积比例明显降
低。1988年灌丛和草地所占面积比例分别是7.2%和
4.7%, 2006年二者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下降为6.5%和
1% (图4A、4B)。
从植被变化的绝对面积看, 1988–2006年, 面积
增加最多的植被类型是水稻田, 共977.1 km2。面积
减少最多的植被类型是玉米地, 共622.2 km2。另两


图4 1988年(A)和2006年(B)辽河三角洲植被面积比例图。a, 水产养殖场; b, 裸滩; c, 城市; d, 草地; e, 玉米地; f, 港口; g, 滨
海芦苇湿地; h, 水稻田; i, 河湖; j, 盐田; k, 翅碱蓬盐化草甸; l, 灌丛; m, 树林。
Fig. 4 The proportion map of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Liaohe Delta in 1988 (A) and 2006 (B). a, aquafarm; b, bareland; c, city; d,
grassland; e, maize land; f, port; g, coastal wetland reed; h, rice land; i, river and lake; j, salt field; k, salt meadow seepweed; l, shrub;
m, woods.
汲玉河等: 1988–2006 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363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4.001
表1 1988–2006年辽河三角洲的植被面积及其变化幅度
Table 1 The are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Liaohe Delta from1988 to 2006
1988 2006 类型
Type 面积
Area (km2)
比例
Percentage (%)
面积
Area (km2)
比例
Percentage (%)
变化面积
Changed area (km2)
变幅
Changed rate (%)
玉米地 Maize land 3 860.8 27.84 3 238.6 23.36 –622.2 –16.1
海洋 Sea 3 712.0 26.77 3 549.0 25.59 –163.0 –4.4
水稻田 Rice land 2 942.9 21.22 3 920.0 28.27 977.1 33.2
滨海芦苇湿地 Coastal wetland reed 1 188.2 8.57 912.6 6.58 –275.6 –23.2
灌丛 Shrub 732.4 5.28 670.4 4.83 –62.0 –8.5
草地 Grassland 474.6 3.42 104.9 0.76 –369.7 –77.9
河湖 River and lake 262.8 1.90 265.8 1.92 3.0 1.1
盐田 Salt field 228.7 1.65 258.5 1.86 29.8 13.0
裸滩 Bare land 158.4 1.14 219.5 1.58 61.1 38.6
城市 City 119.1 0.86 259.8 1.87 140.7 118.1
水产养殖场 Aquafarm 91.3 0.66 326.7 2.36 235.4 257.8
树林 Woods 86.0 0.62 107.0 0.77 21.0 24.4
翅碱蓬盐化草甸
Salt meadow seepweed
9.1 0.07 28.4 0.20 19.3 212.1
港口 Port 0 0 5.1 0.04 5.1
总计 Total 13 866.3 100 13 866.3 100



个面积减少较多的植被类型是草地和滨海芦苇湿
地, 分别减少369.7和275.6 km2。同时, 水产养殖场
和城市面积迅速扩大 , 分别增加了235.4和140.7
km2 (表1)。
从植被面积变化幅度看, 1988–2006年, 3种主
要植被水稻田、玉米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变化幅度
都相当大, 分别为33.2%、–16.1%和–23.2%。但是,
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草地, 约–77.9%;
面积增加幅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翅碱蓬盐化草甸,
约212.1%。植被面积变化的另一特点是, 水产养殖
和城市用地的增加幅度较大 , 分别为257.8%和
118.1% (表1)。
植被转移矩阵详细地展示了各植被(土地)面积
的相互转化情况(表2)。行表示1988年至2006年各植
被类型相互转化的面积。例如在第一行, 玉米地保
持不变的面积2 931.538 0 km2, 玉米地与其他植被
间的转化面积为: 水稻田827.870 0 km2、滨海芦苇湿
地9.744 5 km2、灌丛3.632 3 km2、草地7.357 1 km2、
河湖1.622 8 km2、盐田3.540 6 km2、城市55.741 1
km2、水产养殖场0.006 9 km2、树林19.600 3 km2, 港
口0.101 4 km2。植被转移矩阵表明, 从1988年至2006
年, 几乎所有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都发生了不同程
度的转变。
4 讨论
与以往本地区植被结构的研究相比较, 本研究
有两个特色, 一方面是研究的空间范围比较大, 包
括了整个辽河三角洲; 另一方面是数字化过程中进
行了比较大的地理综合, 把分布在一起的同类植被
作为一个整体, 忽略了植被内部的差异, 更多地关
注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空间上和面积上的转化, 而
以往的研究, 多数对植被的内部结构比较关注(王
宪礼等, 1996; 李加林等, 2006)。
本研究发现辽河三角洲植被的空间分布发生
了明显转移, 3种主要植被(玉米地、水稻田、滨海芦
苇湿地)的面积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水稻田的面积
大增, 而玉米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面积收缩。这和
以往研究得出的辽河三角洲天然湿地面积减少, 水
稻田面积增加的结论(蒋卫国等, 2005)基本一致。
很多景观方面的研究得出辽河三角洲植被景
观破碎化的结论(肖笃宁等, 2001; 李加林等, 2006),
而本研究的结论是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宏观上
变化趋势不是离散、破碎化, 而是趋于集中分布,
形成了比较大的斑块。这两种相反的结论, 主要是
研究的空间角度不同。景观破碎化的现象主要表现
为景观斑块数量增多, 而这种破碎化主要是发生在
364 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0, 34 (4): 359–367

www.plant-ecology.com
汲玉河等: 1988–2006 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365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4.001
同类植被内部的破碎化现象, 例如辽河三角洲湿地
植被的破碎化(李加林等, 2006)。本研究的空间尺度
更宏观一些, 把同类植被看作一个整体, 没有讨论
同一植被类型内部的破碎化, 而是注重不同植被类
型之间的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因此, 景观尺度上
的破碎化现象和本研究得出的植被宏观结构上的
集中分布现象并不矛盾。
植被结构发生急剧变化, 并不是辽河三角洲的
特有现象。在中国的长江三角洲(Wu et al., 2009)、
黄河三角洲(李静等, 2008), 以及国外的许多大河三
角洲都有类似现象(Tong et al., 2004; Shirley &
Battaglia, 2006; Timoney, 2008)。这种植被结构上的
急剧变化主要是人类追求经济利益, 不断地对植被
结构进行调整的结果。例如, 辽河三角洲水稻田面
积增加, 主要是因为水稻田的经济价值比玉米地和
滨海芦苇湿地的经济价值高, 种植水稻田能够为当
地农民带来更多收益, 因此, 人们把一部分玉米地
和滨海芦苇湿地改造成水稻田, 扩大水稻种植面
积。而天然草地面积减少, 主要是种植芦苇和养殖
鱼虾比天然草地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因此,
大部分天然草地被改造成滨海芦苇湿地或水产养
殖场。另外, 全球气候变暖诱发的风暴潮、海岸侵
蚀, 以及干旱和水涝等自然灾害也是改变辽河三角
洲植被结构的潜在力量(付在毅等, 2001; 栾维新和
崔红艳, 2004)。
5 结论
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类型多样, 包括自然湿地植
被、人工湿地植被、自然旱地植被和人工旱地植被
4大植被类型。在宏观结构上, 以双台子河口为中
心, 4大植被类型基本上构成半环状分布格局。
从总体上看, 1988–2006年, 辽河三角洲的宏
观植被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仍然保持半环状的空间
格局。但是, 主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
而不是离散、破碎。从4大植被类型内部的变化看,
1988–2006年, 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结构发生了显著
变化, 几乎所有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都有明
显改变。从绝对面积上看, 3个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
(玉米地、水稻田和滨海芦苇湿地)中, 水稻田的面积
增加最多, 玉米地的面积减少最多。从面积变化幅
度看, 水稻田、玉米地和滨海芦苇湿地的变化幅度
分别为33.2%、–16.1%、–23.2%。面积减少幅度最
大的植被类型是草地, 为–77.9%; 面积增加幅度最
大的植被类型是翅碱蓬盐化草甸, 为212.1%。
致谢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625015)和国家重
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507-1)以及
2005年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开放课题共同资助, 特
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Alados CL, Pueyo Y, Navas D, Cabezudo B, Gonzalez A,
Freeman DC (2005). Fractal analysis of plant spatial pat-
terns: a monitoring tool for vegetation transition shift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4, 1453–1468.
Apan AA, Raine SR, Paterson MS (2002). Mapping and analy-
sis of changes in the riparian landscape structure of the
Lockyer Valley catchment Queensland, Australia. Land-
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9, 43–57.
Bolliger J, Mladenoff DJ (2005). Quantifying spatial classifica-
tion uncertainties of the historical Wisconsin landscape
(USA). Ecography, 28, 141–156.
Bresee MK, Moine JL, Mather S, Brosofske KD, Chen JQ,
Crow TR, Rademacher J (2004). Disturbance and land-
scape dynamics in the Chequamegon National Forest
Wisconsin, USA, from 1972 to 2001. Landscape Ecology,
19, 291–309.
Capon SJ (2005). Flood variability and spatial variation in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n a large arid
floodplain.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60, 283–302.
Cui HY (崔红艳) (2005). Risk analysis of potential sea-level
rise base on GIS in Panjin.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
versity (吉林大学学报), (2), 5–7. (in Chinese with Eng-
lish abstract)
Dong HD (董厚德), Quan KG (全奎国), Shao C (邵成), Chen
ZL (陈中林) (1995). Ecology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Liaohe estuary wetland conservation area. Chinese Jour-
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6, 190–1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Fu ZY (付在毅), Xu XG (许学工), Lin HP (林辉平), Wang
XL (王宪礼) (2001). Region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the Liaohe River Delta wetlands.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1, 365–37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Higinbotham CB, Alber M, Chalmers AG (2004). Analysis of
tidal marsh vegetation patterns in two Georgia estuaries
using aerial photography and GIS. Estuaries, 27, 670–683.
Huang GL (黄桂林), Zhang JJ (张建军), Han AH (韩爱慧),
Zhang MX (张明祥), Zhang YW (张阳武), Dong K (董
柯) (2000).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inspecting
wetland. Forestry Resource Management (林业资源管
理), (5), 51–56. (in Chinese)
366 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0, 34 (4): 359–367

www.plant-ecology.com
Jiang WG (蒋卫国), Li J (李京), Wang WJ (王文杰), Xie ZR
(谢志仁), Gong HL (宫辉力) (2005). An analysis of
chang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wetland using RS and GIS
in Liaohe River Delta.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 (国土资源遥感), (3), 62–6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J (李静), Zhao GX (赵庚星), Yang PG (杨佩国), Ma SH
(马淑惠) (2008).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地域研究与开发), 27,
110–1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JL (李加林), Zhao HB (赵寒冰), Cao YG (曹云刚), Liu C
(刘闯) (2006). Analysis on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wetland in Liaohe Delta.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 5–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XW (李晓文), Xiao DN (肖笃宁), Hu YM (胡远满) (2001).
The landscape planning scenarios designing and the
measures identification in the Liaohe River Delta wetland.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1, 353–365. (in Chi-
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YC (2008). Land cover dynamic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
1989–2003. Journal of Geography Sciences, 18, 85–94.
Liu HY (刘红玉), Lü XG (吕宪国), Liu ZQ (刘振乾) (2001).
Deltaic wetlands in Bohai Sea: resources and develop-
ment.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学报), 16,
101–10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YF (刘岳峰), Wu L (邬伦), Hu YM (胡远满), Han MK
(韩慕康), Ren JS (任劲松) (1998). Assessment of trend
and impacts of sea level rise in the Liaohe River Delt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海洋学报), 20, 73–8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ZQ (刘振乾), Lü XG (吕宪国), Liu HY (刘红玉) (2000).
Comparative study on wetlands in Huanghe and Liaohe
Deltas. Resources Science (资源科学), 22(3), 60–6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ZQ (刘振乾), Xu XL (徐新良), Lü XG (吕宪国) (1999).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studying on wetland
resource.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地理学与
国土研究), 15, 87–91. (in Chinese)
Luan WX (栾维新), Cui HY (崔红艳) (2004). Submerged loss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sea-level rise of Liao River Delta
region based on GIS. Geographical Research (地理研究),
23, 805–8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uque SS (2000). Evaluating temporal changes using
Multi-Spectral Scanner and Thematic Mapper data on the
landscape of a natural reserve: the New Jersey Pine Bar-
rens, a case study. Inter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1,
2589–2610.
Petersen SL, Stringham TK (2008). Development of GIS-based
models to predict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western juniper establishment. Forest Ecology and Man-
agement, 256, 981–989.
Shirley LJ, Battaglia LL (2006). Assessing vegetation change
in coastal landscapes of the Northern Gulf of Mexico.
Wetlands, 26, 1057–1070.
Tang L (汤蕾), Xu D (许东), Mu XZ (母学征) (2006). Change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Liaohe River Delta. Re-
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水土保持研究),
13(5), 108–1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imoney K (2008). Rates of vegetation change in the
Peace-Athabasca delta. Wetlands, 28, 513–520.
Tong PHS, Auda Y, Populus J, Aizpuru M, Habshi AA, Blasco
F (2004). Assessment from space of mangroves evolution
in the Mekong Delta in relation to extensive shrimp farm-
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5,
4795–4812.
Vogiatzakis IN, Griffiths GH (2006). A GIS-based empirical
model for vegetation prediction in Lefka Ori, Crete. Plant
Ecology, 184, 311–323.
Wang L (王凌), Li XZ (李秀珍), Guo DF (郭笃发) (2003).
Land use change and consequences in the Liaohe Delta.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3), 43–4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XL (王宪礼), Bu RC (布仁仓), Hu YM (胡远满), Xiao
DN (肖笃宁) (1996). Analysis on landscape fragment of
Liaohe Delta Wetland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
ogy (应用生态学报), 7, 299–304. (in Chinese with Eng-
lish abstract)
Wu XP (吴晓莆), Tang ZY (唐志尧), Cui HT (崔海亭), Fang
JY (方精云) (2006). Land cover dynamics of different
topographic conditions in Beijing. Journal of Plant Ecol-
ogy (Chinese Version) (植物生态学报), 30, 239–2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u JX, Cheng X, Xiao HS, Wang HQ, Yang LZ, Ellis EC
(2009). Agri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 in China’s Yangtze
Delta, 1942–2002: a case study.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29, 523–533.
Xiao DN (肖笃宁) (1994).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x-
ploitation in the Liaohe River Delt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学报), 9, 43–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iao DN (肖笃宁), Han MK (韩慕康), Li XW (李晓文), Liu
YF (刘岳峰) (2003). Sea level rising around Bohai Sea
and deltaic wetlands protection. Quaternary Sciences (第
四纪研究), 23, 237–24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Xiao DN (肖笃宁), Hu YM (胡远满), Li XZ (李秀珍) (2001).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in the Deltaic Wetland
Around Bohai Sea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
汲玉河等: 1988–2006 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结构的变化 367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4.001

究) 1st edn. Science Press, Beijing. 56–57. (in Chinese)
Yang XJ (2005).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pplications for es-
tuarine ecosystem analysis: 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6, 5347–5356.
Zhao Y (赵弈), Li YH (李月辉), Cao Y (曹宇) (2000). Flood
prevention function of Panjin wetland at Liaohe Delt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11,
261–26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责任编委: 于贵瑞 实习编辑: 黄祥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讯·

纵向岭谷·通道阻隔·跨境生态安全(一)
纵向岭谷区特殊环境格局与生态效应
吴绍洪 张一平 等著
978-7-03-026718-4 ¥118.00 2010年2月 出版
纵向岭谷特殊环境对该区大气环流以及水
分、热量分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地气水生”
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产生了复杂的水气循环过
程和多尺度关联的“通道阻隔”作用、扩散影响
及生态效应,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起主导
作用。纵向岭谷区特殊环境的“通道阻隔”作用
及其关联效应是生态系统变化的主驱动力之一,
也是纵向岭谷区生态建设、生态系统多样性保
护、跨境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
本书重点围绕纵向岭谷区特殊环境的“通道阻隔”作用及其相关联
的生态效应,综合研究了气候变化特征与大气环流、气候格局及其对跨
境生态系统的影响、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的生态效应、热带雨林林冠水
文效应、纵向岭谷区形成演化及其特殊地貌格局、河川径流时空分异特
征及其主控因子、环境要素与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模拟、特殊环境过程与
“通道阻隔”作用的生态效应。可供资源环境、生态学等领域的科研、
教学和管理人员应用。

植物凋落物生态学
刘强 彭少麟 著
978-7-03-026343-8 ¥45.00 2010 年 2 月 出版
本书提出了建立植物凋落物生态学这门学科
的必要性,并构建了植物凋落物生态学的学科基本
框架。通过对大量植物凋落物研究文献的综合分
析,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本书提出植物凋落物生
态学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有关植物凋落物产生、
留存和分解的过程、机理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的科学,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一个分支。该学
科既在研究植被生态系统的功能动态中有重要意
义,也在研究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具
有重要意义。
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提出了植物凋落物生态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内
容和方法;第二章是凋落物生物量的研究;第三章是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第四章是凋落物理化性质与凋落物分解速率的研究;第五章是气候因素
与凋落物分解速率的研究;第六章是土壤生物与凋落物分解的研究;第
七章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多因素综合分析;第八章是全球变化与凋落物
分解的研究;第九章是凋落物与植物群落动态的研究。
本书可供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林业和农业的科研、教学人员,
以及高等院校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参考。

纵向岭谷·通道阻隔·跨境生态安全(二)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欧晓昆 高吉喜 等著
978-7-03-026444-2 ¥88.00 2010年2月 出版
纵向岭谷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
区域,纵向河谷与山系特殊环境格局的“通道阻
隔”作用使这一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特
别是生态系统的变化既具有局部区域的特殊阻
隔效应,又具有广泛的扩散效应。本书论述了纵
向岭谷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特征;研究了监测生
态系统及其变化的指示种及其功能群;分析了土
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利用现代测定技术和方
法,围绕该区以植被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及
其变化进行了分析;以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建立
了一套评价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区域生态安全的阈值,并对纵
向岭谷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该书可供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评价及生态管理等领域的科
研、教学和管理人员参考和应用。



植物光合、蒸腾与水分利用的生理生态学
于贵瑞 王秋凤 等著
978-7-03-026045-1 ¥128.00 2010年1月 出版
本书以气孔行为控制的植物光合、蒸腾和水
分利用为主线,系统地论述了植物光合、蒸腾和
水分利用的生理生态学基础,介绍了生态系统的
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其模型模
拟的基础知识和主要的研究进展。本书在论述生
物圈与其他圈层间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植
物的气孔行为及气孔导度的模拟模型,植物光合
作用及其模拟方法,植物蒸腾及其模拟方法,植
物的水分利用及其模拟模型,以及基于植物光
合、蒸腾和水分利用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系统碳、水和能量平衡综合模
型。
本书是作者研究团队多年科研工作的总结,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本研
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其目的是为国内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提供
关于植物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参考资料,本书也可作为相
关领域的研究生基础教材。

欢迎各界人士邮购科学出版社各类图书(免邮费)
邮购地址: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16 号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中心生命科学分社
联系人: 周文宇(010-64031535)
更多精彩图书请登陆网站 http://www.lifescien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