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3卷第 3期
2 0 0 5年 7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01.13 NO.3
July, 2005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理性思考
贺建林
(湘潭大学商学院
陈桂 香
湘潭 411105)
摘 要 阐述 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即我国生态环境 的恶化 已由来 已久,人 口高速增长对我国生态环
境造成极大压力;对 自然生态规律缺乏充分认识和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导致我 国战略与决策失误;我国生态环境的
管理尚不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欠缺及生产技术落后 ,导致资源环境过度消费和浪费现象严重;长期 以来环境意
识淡薄也制约着人们正确认识我国的生态危机问题。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恶化 原因
Analysis on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HE Jian—Lin,CHE N Gui—Xiang(School of Business,
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China),CJEA,2005,13(3):199~201
Abstract The reasons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are stated.i.e.the deterioration of eeo-envi—
ronment is of long standing because our country is an old and large agriculture country.The high—speed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 causes a great pressure to the eco—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lack of ful realiza—
tion of the naturaly ecological law and the impatience for Success of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cause the faults in the strat—
egy and decision in our country;the imperfect of the eco-environment;current nationa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that is
deficient and backward in technique causes excessive consumption and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the dim envi—
ronmental awareness for a long time restrains the people from being correct to know the ecocrisis issue in our country tOO.
Key words Eco-envlronment,Deterioration,Reason
(Received Aug.1,2004;revised Sept.16,2004)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整体 日趋恶化。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 因一是我 国生态环境 的破
坏已由来已久 ,以国都迁移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为例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多次变迁 国都 ,耗费巨额木材营建
国都,造成对森林资源和地理环境的极大破坏⋯ 。导致我国森林覆盖率低的原 因是我 国为农业古 国,耕地
面积的扩大途径主要为开垦林地。随着人 口数量的增加 ,对耕地需求量极大,加之水旱瘟疫等 自然灾害与
历代战争频繁发生 ,迫使农民向更深的森林 、草地和山区逃荒,而广种薄收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时常引发森
林大火,更加剧了森林面积的减少 ;我国历史上战事频繁,修边筑寨毁坏了大片林地 ,万里长城即以当时华
北北部地区森林遭到极大破坏为代价所换取;历代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砍伐 了大量珍贵优等木
材 ,甚至郊游行猎不惜放火烧山,使大片森林化为灰烬;近代帝 国主义的掠夺也是毁坏森林 的重要原因之
一
。 二是明清以来的人口高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近年研究表明清代人 口剧增其实在明代即
已发生,而清朝人 口剧增幅度又超越明朝 ,使我国人 口总数从清朝乾隆开始后的 100年问连续翻两番,大致
由 1亿人 口增至 4亿人口,对此后的我国人 口再生产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2 J。此后几经沧桑,至 1949年新
中国成立时全国人 口仍达 5.42亿人,2000年全 国第五次人 口普查时我国总人 口数达到 12.9533亿人。我
国人 口数量庞大且地区分布极度不均 ,尤其是人 口素质较低 ,这势必导致人 口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均
耕地面积<0.1hm2,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4,且人 口密集的东南沿海地区不少农村已无地可耕,由于种种
原因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缩减,据估计本世纪中叶我 国人均耕地面积将减至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05hm )
以下[3 ;人口众多,对 自然资源的需求量相应大大增加 ,直接导致对资源的压力和冲击 ,我 国公 民特别是企
业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还相当淡薄-4 J,在广大偏僻农村“要想富,去砍树”是贫困地 区人们致富的“秘诀”;人 口
剧增及其活动对 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 ,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平衡-4 J,人们为了生存而不
顾一切地开发和利用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生存压力和资金短缺迫使我国农业长期走上资源耗竭型的经济
收稿 日期:2004—08—01 改回日期 :2004—09—16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3卷
增长之路。农民拼命地开垦荒地、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基础建设投资乏力、掠夺性经营一再发生等[6l,都
是我国人121剧增及其活动对 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强烈影响的写照。三是对 自然生态规律缺乏认识和经济建
设急于求成导致我国战略与决策失误 ,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也有过战
略失误 ,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如“一五”(1953~1957年)期间我国开始实施并
在“二五”期间基本形成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要求原材料低价格的政策环境和实行高度集 中的计划管理
体制。在发展初期资本高度稀缺,人力与 自然资源相对充足,以资源和原材料 的低价格刺激对 自然资源的
投资,包括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以便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提供高积累,加上长期资金短缺和缺乏对环境保
护的认识,盲 目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 ,以牺牲环境为发展代价,其结果消耗了资源和增加废弃物排放 ,污染
了环境。当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对我国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惊人的。从工业发展过程来看工业发达国家实行的是
先发展对环境污染较轻的轻工业和加工业,后发展对环境污染较重的基础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故西
方工业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000~3000美元时才出现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我国一开始就
把基础工业置于优先发展地位,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数百美元时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加上
20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期错误地批判合理的人121政策、“大跃进”时代的经济政策以及“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失误,这 3大决策失误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为实现当时的“赶英超美”目标 ,大
量设备简陋、效益低下 ,既不顾环境保护的要求、又不采取任何控制污染措施 的小企业蜂拥而起 ,加之管理
混乱,工业“三废”排放放任 自流,环境污染在许多地区迅速蔓延开来。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使矿产和森
林资源遭到大范围的破坏,既造成惊人的资源浪费,又给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恶果 ,一些地方至今尚未
彻底根除由此留下的后遗症。紧接着发生国民经济困难和 10年“文化大革命”,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和追求
粮食单产上“纲要”,普遍导致大面积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和围湖造田,且这类活动大多发生在生态敏感地
带 ,对 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加之 自然灾害频发又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形成生产
破坏环境、环境妨碍生产的恶性循环 。四是我国在生态环境的管理方面尚不完善 ,我国环境立法不健全 ,
部门分割 ,管理混乱 ,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不完善,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各
发达国家都有上百年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历程 ,我 国自 1979年颁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后,环境立法工作迅速开展,已制定和颁布了5部环境保护法律 、8部 自然资源管理法律 、20多项环境行政法
规、近 100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 300多项环境标准。此外,我国还加入或签署了一系列环境与资源保护的
国际条约,并在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劳动法等部门法中增加或完善了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内容 J。这
一 系列单项法规和行业标准 ,对我国强化环境管理 ,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和法制意
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 目前我国的法规大多属政策性的,缺少配套实施细则 ,尚不足以成为公安与执法部
门的依据,因而尽管每年发生多起环境诉讼案件 ,但很少得以妥善处理。许多因毁林盗伐、哄抢乱采国家资
源、滥捕滥猎珍稀动物 、任意排放污染物等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单位和个人,由于缺乏具体的量刑标
准而未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因而无法遏止破坏生态环境 的违法行为,近几年我 国在许多重点工程施工建
设中也出现类似问题 ,其原因是除人们对环境方面的立法知之甚少外,其关键问题是有相 当一部分领导 同
志法制观念淡薄 ,急功近利 ,以言代法,以权代法 ,为了寻求短期经济效益和争抢建设速度而不惜以破坏生
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为代价所换取。五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欠缺及生产技术落后导致资源环境过度消费
和浪费现象严重 ,与世界各国一样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认识、评价、衡量和调控我国经济一社会
大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资源、环境危机的出现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仍用其调控
我国的经济一社会大系统则存在严重缺陷 J,如未考虑 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折旧,不能真实反映或根本不
考虑环境预防费用 ,也未体现环境退化的损失费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可 以任意地向环境排放污染
物,毁林造 田,砍伐森林 ,免费使用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 ,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也不做任何经济
补偿或赔偿。虽然近年来建立了有关的环境法规,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但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中环境
预防费用是以中间产品费用或最终消费的形式列入国民收入帐户 ,而生态环境退化和资源被破坏造成 的损
失却丝毫未体现。加上我国生产技术落后 ,必然带来资源环境过度消费和浪费现象严重。以农业生产为
例 ,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局面,农耕技术相沿甚久,未能普遍建立起稳定、高效、
高产和低耗的生态农业系统,个别地区甚至仍沿用刀耕火种方式。因粗放式经营,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土地
生物量减少,不得不靠扩大耕地或强度利用土地 ,继而又加剧土壤退化过程,形成恶性循环。林业生产方面
第 3期 贺建林等 :我 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理性思考 201
森林采伐技术落后(一般为蚕食式采伐),使一些地区林业资源枯竭;而另一些地区则是过熟林 自然枯损,林
木加工浪费惊人 ,在造林方面热衷于大造声势 ,搞大规模群众植树运动 ,而并未形成 1套科学合理的整体造
林规划,结果是年年植树不见林。在工业生产中许 多工厂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 ,管理混乱,资源利用率
很低,工业“三废”和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废弃物排放量大 ,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六是长期以来环境
意识淡薄也制约着人们正确认识我国的生态危机问题,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政治意义上的“天”和伦理纲
常意义上的“天”历来相当敬畏,也相当谨慎地处理与这类“天”的关系,但在处理人与 自然意义上的“天”的
关系时则显得特别随意 ,以为只要理顺 了人际关系、伦理关 系、上下关系和尊卑关系,人 与自然也就很 自然
地和谐“天人合一”了,这与几千年来我国“地大物博”传统观念有关,因而一直未曾考虑资源与环境 的问题 ,
人们对资源与环境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思想观念上,包括新 中国成立后 的 40多年时
间里国民也未能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低 ,这与我国长期未进行环境教育有
关 ,生态环境意识的真正觉醒萌发于“1998年世纪洪水”之后。我国公 民(众)的环境意识有 2个明显特点,
即小孩尤其是学生的环境意识 比成人的强;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呈明显的“依赖政府型”,前者是 由于近年
来我国接连遭受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的威胁 ,报纸、杂志和电影电视等媒体反复强调的结果 ;后者是 由于我国
的环境保护工作基本为“政府主导”模式 ,公众把生态环境保护视为纯“政府行为”,似乎与己无关,公众对于
自身与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做的和能够做的环境保护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 ,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在极“左”思潮
的影响下,把环境污染当作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病态 ,似乎社会主义就不存在环境问题 ,这些都是导致我
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2004年 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道德观和
价值观教育的通知》提出的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素质教育 5项措施 ,从意识形态领域而言,是保护和改善
环境 、提高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一项治本之策。
参 考 文 献
廖荣华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70~171
田雪原 .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北京 :中国今日出版社 ,1998.23-24
钱 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
贺建林 .试论人口对生态平衡的影响.西北人 口,2000(4):36~39
贺建林 .人类社会活动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初探.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1(2):28~33
贺建林 .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208~210
李 周 ,孙若梅.中国环境 问题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3~15
李光玉 ,宋子良.经济·环境·法律.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353
杨云彦 .人 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264~267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