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aracter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ecoton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我国农牧交错带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全 文 :第 11卷 第 4期
2 0 0 3年 1 0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1 NO.4
0ct.. 2003
我国农牧交错带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赵 举 郑大玮 妥德 宝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94)(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 010031)
摘 要 阐述 了我国东部农 区与西部牧区之间生态过渡带—— 农牧交错带独特资源与环境特征,指出该 区应打破
系统的封 闭性,引进负熵促进系统从无序 向有序 、从低级向高级演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牧业系统 良性耦合,
实现 资 源优 化 配置 ,积极 扩 大对 内对外 开放 ,获取 外 源 能量流 、物质 流 、价 值流 和 信 息 流 ,开拓 新 的经 济 增长 点 和 就
业渠 道 。
关键 词 农 牧 交错 带 资 源环 境 特征 系统 耦合 可持 续发 展
Character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ecoton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ZHAO
Ju,ZHENG Da—Wei(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94),
TUO De—Bao(Inner—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Huhhot 010031),CJEA,2003,ll(4):176~177
Abstract Ecotone is a transition belt between cultivation area and grazing area with special characters of resources and en—
vironment.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ose areas are to break the closing state of the system,to
introduce negative entrop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ystem from a low stage to a high stage,to restructure the regional ag—
riculture and economy to couple cultivation and husbandry SO a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f the system ,to en—
courage the opening to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world in order to input energy,mass and inform ation,and to develop
new jobs and livelihoods.
Key words Ecotone,Character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ystematic coupl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农牧交错带资源环境现状
植被以草原为主又不适宜农耕的地区通常作为放牧区,其成因一是大多数草原分布在半干旱气候区,降
水较少且变率大 ,旱作农业收成不稳而以放牧为主;二是海拔较高地区热量条件差不适宜农耕 ,形成高山或
高原牧场 ;三是一些过于潮湿的地区不适宜农耕 ,以放牧为主,如西北欧的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美 国东
北部 、加拿大北部。牧区与农 区的交界地带为农牧交错带,我国农牧交错带横跨北部和西部 12个省(区),总
面积 104万 km ,其 中位 于半 干旱气候 区 的北方农 牧 交错 带 面积最 大 最完 整 ,是 我 国荒漠 化威 胁 最严 重地
区,也是东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生态脆弱性 ,外界环境的变动极易破坏生态平衡使系统生产力下降,其负
面影响还可扩展到两侧的农区和牧区,导致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枯竭和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农牧交错带又可
充 当农 区与牧 区的桥梁和纽带 ,优化 资源配置 ,通 过 系统 耦合 释放 出巨大 的生产潜 力 。因此 必须 高度重
视维 护农 牧交错带 的生态平衡 。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历史上曾是辽阔的草原,但由于长期人 口与牲畜严重超载 ,该区已沦为荒漠化威胁
最严重和最贫困地区之一。以阴山北麓为例 ,20世纪 50~70年代该区人少地多和开荒初期土地较肥沃,为
内蒙古 自治区相对富裕的商品粮油生产区,80年代后沦为全区最贫困落后地区。据朱震达研究表 明,1975
~ 1987年间沙质荒漠化土地年增加 4.66%,大大高于全国农牧交错带的平均(1.39%)速率 ]。农牧交错带
代表性土壤为栗钙土,植物生长完全依赖表层的腐殖质层 ,其以下的钙积层紧实黏重,根系难以穿透 ,无法利
用下层水分 。该区常年降水量 250~400mm,年无霜期 90~120d,植被生产力极低 ,农 田土壤裸露期长达 8
个月 以上 。多年生牧草覆 盖下土壤不 易侵蚀 ,对 季节性 干旱也有 一定抵 抗能力 。天 然草 原一旦 被 开垦失 去
植被屏障 ,冬春大半年的风蚀将肥沃表土迅速刮走,腐殖质层吹蚀后使土地生产能力基本丧失。20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干暖化,90年代末年均气温比 70年代 中期上升近 212,年降水量却减少近
* “九 五”国家科 技攻 关项 目(96—004—04—08)部 分研 究 内容
收稿 日期:2002—09—06 改回 日期:2002—10—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4期 赵 举等 :我国农牧交错带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177
20%,1999年以来连续 3年空前大旱更加速了植被退化。20世纪 90年代内蒙古 自治区出现了建国以来规
模最大的垦荒高潮,10年内耕地面积扩大 47%,且牲畜头数成倍增加,现已超载 1倍 ,是导致农牧交错带生
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农牧交错带贫困落后与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有关 ,加之其区位条件不利 ,交通和通讯
不发达 ,市场发育程度低,二、三产业 比重小 ,第一产业内部长期 以粮为主单一种植 ,除生态恶性循环外又形
成经济 、社会的恶性循环。目前该区当务之急是保护草原和恢复植被 ,有效控制放牧业规模 ,因地制宜寻求
农牧结合 最佳模式 ,实现 区域农牧 相互促进 的 良性循 环 。但 区域 生态环境建设并 非恢 复原有系统 ,而是依靠
科技进行适 度合理人 工干预 ,在新 的基础上实现 生态平衡 ,设 计与建立适 应生态 环境和社会经 济条件 的农牧
业生态经济系统,即该 区具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基本农 田增产潜力大,易
实现农业机械化和适度规模经营,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大;农 区与牧区的耦合如轮作轮牧、易地育肥等潜力巨
大 ,是实现资源互补和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并可充分利用依托首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抓
住西部 大开发机遇 ,从系统外 引进 物质 、能量和信息 ,努力开辟新 的就业渠道 ,扩大生计 。
2 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对 策
针对农牧交错带区域的主要生态障碍因素,结合本研究在该区武川旱农典型试点等经验,该区可持续发
展对策 应因地制宜 发展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 模式 ,以成本不高 、增产增收 又具显著生态效应 的关键 技术 为突破
I21,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用技术 ,组装配套形成生态农牧业技术体系。如在丘陵地区坡耕地示范推广等高
田,实施生态工程技术和增产配套技术,保水保土保肥 ,可基本控制雨季严重水蚀 ;在冬春季节严重的风蚀沙
化地区试验、示范和推广条播作物留茬免耕与穴播作物带状间作轮作及粮草带状间作轮作技术 ,可减轻风蚀
量 40%~70% ;在 春季十年九旱地 区试 验推广带水播种 ,以解决 一般旱年基 本全 苗 ;在 栗钙土 土层 薄肥力低
农 田研究 推广分层带肥 、缓效 化肥 、测水 施肥和平衡施肥技 术 ,有效 提高化肥利用 率。合理利用 土地 ,改广种
薄收粗放经营为精种高产集约经营 ,实施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治理模式,在丘间河滩和丘陵下部建设基本农
田,提高单产和经济收益,并逐步将丘陵中上部不适宜耕种 的低产田和风蚀沙化严重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优
化选择先锋植物和后续植物,加速系统正向演替。恢复生态平衡 ,重建丰美草原。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配 置资源 ,建立 以饲料作 物为中心 的三元种植结 构 ,以畜牧业 及畜产 品加工 为主导产业 ,带动二 、三产业
发展,使农牧业系统 良性耦合。农牧交错带治理开发任务十分艰巨,迫切需要科技支撑 ,亟需进一步研究与
示范推广的技术主要有农 田基本建设与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包括坡耕地改造与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技术 、河滩
地节水灌溉与精种高产技术 、带水分层机播复合作业技术 、地膜马铃薯和玉米覆盖栽培技术、耐旱高产特色
作物育种技术、测水栽培技术、水肥耦合与平衡施肥技术、化学抗旱和土壤培肥技术 、极早熟粮饲兼用玉米与
油葵品种区划等 ;生态环境建设技术 ,包括等高耕作控制水蚀配套技术、麦薯与粮草带状间作轮作控制风蚀
配套技术、退耕地与荒坡荒滩灌草间作控制风蚀技术 、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和配套技术、按照
生态演替规律促进退耕地植被恢复的配套技术 、耐旱耐瘠优 良牧草品种的筛选、深松耕破除犁底层和钙积层
障碍的技术 、柠条灌丛 机械打籽和平茬 粉碎更新技术 、围栏 轮作 轮牧 的生 态农 牧场模 式及 配套技 术 、遥感 与
GIS和 GPS技术相结合监测植被状况与合理确定退耕区域等 ;草食动物畜牧业生产技术包括农牧交错带饲
料 资源潜力和畜牧 业发展潜力 的估 算 、农牧 交错 带与牧 区易 地育肥模式与配套技 术 、农 户养兔模式 和配套技
术 、秸秆青贮 及氨化和饲 喂技 术 、冬季暖圈饲养技 术 、牧 畜育种 与防疫技术等 ;农牧业结 构调整及产业化 与区
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农村产业和种植结构调整优化、马铃薯冬春季贮藏技术、马铃薯加工技术 、畜产品
综合加 工技 术 、莜麦和荞麦 机械收割脱粒分级包装 技术和营养食 品加工技术 、错季蔬 菜市场前景调研 与栽 培
技术 、发展生态旅 游和避暑旅游农 牧业 的市场前景 与配套技术 、运用现 代信息技术迅速提高农 牧 民文化与科
技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农牧交错带与周围农区牧区及大中城市的经济联系及其联合发展横向经济的前景与
途径等 ,从而以科技带动和促进该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任继周等.系统耦合与荒漠一绿洲草地农业系统 .草业学报 ,1994(9):1~8
2 朱震 达等 .中 国土地沙 质荒 漠化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1994
3 程 序.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言问题 资源科学,1999(5):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