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ssay of biotoxicit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Microtox test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生物毒性的研究



全 文 :第 12卷 第 4期
2 0 0 4年 1 0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2 No.4
0ct.. 2004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生物毒性的研究
张金丽 袁建军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厦门 361021)(泉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泉州 362000)
郑天凌 席 峰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厦门 361005)(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厦门 361021)
摘 要 利用 Microtox技术检测 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二 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葸
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且随浓度 的增大而增强,相同浓度下毒性菲>萘;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
度时即产生 100%的抑 光率,萘 Ec5。为 4.32mg/L,而菲及荧葸浓度近其溶解度 时所产生 的最大抑光率分别为
<50%和 15%左右;芘及葸最大浓度时则对发光细菌无生物毒性显示。表明 Microtox技术可有效检测低环化合物
萘的生物毒性,但对高环化合物(≥3环)的检测因受其低水溶性的限制而灵敏度 降低,利用二甲亚砜获取多环芳烃
污染物提取液的生物毒性主要与低分子化合物萘及菲有关。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生物毒性 Microtox技术
Assay 0f biotoxicit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Microtox test.ZHANG Jin—Li(School of Biotechnology,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YUAN Jian—Jun(Department of Biology,Quanzhou Normal Colege,Quanzhou
362000),ZHENG Tian—Ling(School of Life Scienc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XI Feng(Schol of Fisher—
ies,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JEA,2004,12(4):68~71
Abstract The biotoxicity of fiv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was assayed by Microtox test.It has been
found that some kinds of PA}k such as naphthalene.phenanthrene and fluoranthene have acute toxicity to the test mi—
crobes in the water solution produced using DMSO solvent and the toxicity is strengthen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
tion.The toxicity of phenanthrene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naphthalene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luminosity in the solution of naphthalene is up to 100% under its solubility and the ECs0 value of naphthalene is 4.32
mg/L.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luminosity in the solution of phenanthrene and fluoranthene is only up to 50% and 15% at
the concentration near its solubility,respectively.However,anthracene and pyrene have no effeCt on the microbes even at
their highest concentration.It appears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etection of the toxicity of PAi ls by Microtox test is re—
stricted to their lOW solubility,and the toxicity observed in the leachates of PAHS contamination is linked to the lOW m0一
lecular PAHs such as naphthalene and phenanthrene.
Key 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Biotoxicity,Microtox test
多环芳烃(PAHs)为环境中广泛分布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因其潜在毒性、致癌性和致畸诱变作用 ],其环
境污染的危害及风险评价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n,加]。Microtox技术(又称发光细菌毒性测
试技术)由于其高灵敏性,近年来在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毒性评价方面已被国外广泛应用n 佗 ,并被列为我
国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国家标准 ’ 。且发现其在水及溶剂提取液的生物毒性与多环芳烃污染浓度间无显
著相关关系 屹 。目前利用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实验利用
Microtox技术检测研究了多环芳烃化合物萘、菲、葸、芘和荧蒽的生物毒性,为科学评价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
生物毒性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采用新鲜发光细菌培养测定法进行[4],所用 DXY一2型生物发光光度计(生物毒性测试仪)由中国科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30070157)、福建省教育厅基金项 目(KB 0316)~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 目(Z200234)共同资助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03—08—02 改回日期 :2003—09—30
第 4期 张金丽等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生物毒性的研究 69
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制,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变种)冻干粉菌剂由中国科学院南京
土壤研究所提供,其培养基配方和菌种培养方法见文献 。供试化合物萘(N)、菲(Phe)、蒽(An)、芘(Pyr)和
荧蒽(F1a)均购于 Sigma公司,测试前用二甲亚砜(分析纯,作溶剂,购自上海制药公司)分别配成一定浓度储
备液,然后分别取不同量二甲亚砜溶解的有机物于 30g/L NaC1溶液中配制成系列浓度测试液,实验前先确
定二甲亚砜作溶剂使用浓度及多环芳烃的实验浓度。测定时取 2mL不同浓度待测液置于具塞磨 El比色瓶
(直径 1.2cm×高 5cm)中,以2mL NaCI(30g/L)溶液作对照(CK),每浓度设 3管重复。将已培养好的 2mL
菌液用适量 NaCI(30g/L)溶液稀释(控制稀释菌液的初始发光度为 800mV左右),置摇床充 O 振荡均匀后
迅速移取 20 L稀释菌液于各比色管中,加塞上下振摇 10次后去塞,15min后将比色管插入生物毒性测试仪
中进行发光强度检测,测定结果以相对发光度表示,样品管与对照管发光强度比值即为相对发光度(%),取
3次重复测定平均值(样品3次重复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15% ,否则须重新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光细菌发光强度随测定时间的变化
由图 1可知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在反应(暴露)初始(1min)有所上升 ,
尔后(2min)在毒物作用下其发光强度随测定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
5min时降幅较小,每 min降幅约为初始值的3%;6~12min时降幅最大,
每 rain降幅约为初始值的 6%;13~16min时降幅与 2~5min时相似 ;
17~22min时降速更为缓慢,至 29min后趋于平稳。其原因可能是反应
初始菌液瞬时被稀释而使发生强度有所升高,尔后可能因毒物抑制细菌
细胞发光反应(使细菌荧光素酶失活)而使发光强度下降,但此剂量下并
未产生致死效应,此后 由于细胞 的“应激”作用 而使发光强度降速减
缓 。与耗时数天的鱼体毒性试验比较 Microtox技术最大优点是检测 时间短,检测水质毒性通常仅需几分钟暴露时间,考虑不同化合物的毒 图1 发光细菌发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Fig.1 Change of luminosity of
性作用模式可能不同,稍长暴露时间可消除潜在的扩散问题,因此 Mic— P
. phosph。 ith tim
rotox技术常用测定时间为 5rain、15min及 30min等 。由图 1可知延长检测时间(达 30min)可提高检测的
灵敏度b ,但为便于比较,本研究按国标要求选择变化较为缓慢的第 15min作为检测时间。
2.2 二甲亚砜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0 2 4 6 8 10
二甲亚砜浓度t~(vt’,)
图2 二甲亚砜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2 Efect ofDMSO ontheluminosity of P砒
二甲亚砜相对于其他有机溶剂对发光细菌的毒性较小,故评价环
境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毒性时常用二甲亚砜交换极性的萃取溶剂获取污
染物提取液 ¨。本实验采用二甲亚砜配制多环芳烃化合物测试液,并
为使其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减至最小,在溶解和测试过程中保
持样品溶液中二甲亚砜浓度≤0.1%(V/V)。由图 2可知当二甲亚砜
浓度为 0.1%~0.75%(V/V)时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无甚影响,其相
对发光强度保持在97%~99%间。当二甲亚砜浓度>1%(V/V)时对
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显著,且随二甲亚砜浓度的升高而发光细菌
发光强度逐渐减弱,二者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当其
相对发光强度降低 50%时,二甲亚砜的 15min—EC5。值(细菌发光半数抑
制剂量 )为 5.8%(V/V)。
2.3 不同多环芳烃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不同多环芳烃化合物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见图 3~5。由图 3可知萘浓度为 0.50~
8.04mg/L时其相对发光强度随萘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相对发光强度与萘浓度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P<0.001);萘浓度为 0.50mg/L时其相对发光强度降为 91%;萘浓度为 8.04mg/L(小于萘溶解度)时其相
对发光强度降至 24%;并测得萘 15min—EC5。值为 4.32mg/L。说明水溶液中萘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
性 ,且随萘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可完全抑制发光细菌发光反应 (其抑光率达
100%)。由图4可知菲浓度为0.27~1.37mg/L时其相对发光强度随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其相对
发光强度与菲浓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uv 隧 越
堡 隧 越灰
70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2卷
光细菌受明显抑制;菲浓度为 1.37mg/L接近其溶解度水平时其相对发光强度降至 56%,对发光细菌的抑制
作用大于相同浓度萘表现。说明水溶液中菲对发光细菌具有较强生物毒性 ,其毒性大于萘 ,且随菲浓度的增
大而逐渐增强,但因其水溶性较低,故测试液中菲浓度所产生的抑光率<50%。由图 5可知荧蒽浓度为
0.01~0.23mg/L时其相对发光强度随荧蒽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其相对发光强度与荧蒽浓度间存在显著
负相关关系(P<0.O1),但在荧蒽最大实验浓度 0.23mg/L时(略小于其溶解度),其相对发光强度仍为
87%,小于 Microtox技术毒性检测的临界发光强度(90%) ]。说明水溶液中荧蒽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
毒性,且随荧蒽浓度的增大而略增强 ,但因其水溶性更小,测试液中荧蒽浓度仅产生弱的抑制作用,其抑光率
为 15%左右。实验发现芘浓度为 0.02~0.20mg/L时其相对发光强度变化很小,均保持在 94%以上,其相
对发光强度与芘浓度间不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蒽浓度为 0.O1~0.1lmg/L时,其相对发光强
度基本未受影响,蒽最大实验浓度 0.1lmg/L时,其相对发光强度仍为 100%。由于芘 、蒽水溶性很小 ,在水
溶液中所形成的浓度不足以对发光细菌产生毒性效应 ,故芘、蒽最大实验浓度时对发光细菌也无生物毒
性 显示 。
;匿


图3 萘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naphthalene on the
luminosity of P.phosphoreum
l2O

8O

60
靛 40
霹 20
O
0.00 0.50 1.00 1.50
菲浓度/mg·L-
图4 菲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phenanthrene on the
luminosity of P.phosphoFcum



图5 荧蒽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fluoranthene on the
luminosity of P.phosphoFeum
3 小结与讨 论
多环芳烃水溶性是影响其毒性的主要因素[1 。多环芳烃随分子量从二环到三环的增大而毒性增强;当
分子量继续增大时 4~5环多环芳烃除荧蒽仍具有较强毒性外,其他化合物毒性反而减弱 ¨。本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利用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对发光细菌均产生一定生物毒性,且毒性菲>萘;水溶
液中萘浓度可完全抑制发光细菌的发光反应,并测得萘 15min—ECs。值为 4.32mg/L;而水溶液中菲及荧蒽浓
度分别仅产生<50%及 15%左右的抑光率;水溶性更小的芘及蒽对发光细菌则无生物毒性显示。已有相关
研究表明萘、菲对鱼体(麦穗鱼)的96h—LCs。值分别为 7.180mg/L和 0.224mg/L[],萘、菲对海洋浮游植物的
72h—ECs0值分别为 3.9~7.3mg/L和 0.6~1.92mg/L 。这表明二甲亚砜作助溶剂 Microtox技术可在一定
程度检测出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毒性大小顺序,尤对低环化合物萘的检测较灵敏有效,且检测时间更短,而对
高环化合物(≥3环)的检测因受其低水溶性的限制而灵敏度降低。故利用二甲亚砜获取多环芳烃污染提取
液的生物毒性主要与低分子化合物萘及菲有关,也表明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污染物提取液的生物毒
性与多环芳烃污染浓度间无显著相关性_1 佗]。故弱极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毒性检测中应选择使用更
高效的增溶剂以提高其测试灵敏度。近年有关低毒性非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使用研究 已见报
道 。¨’” 。弱极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能与非表面活性剂环糊精形成包合物从而使溶解度显著增加 引¨,但有
研究表明利用羟丙基一p一环糊精配制高达溶解度 6.25倍的菲、芘 、苯并[a]芘对 4种发光酶基因标记细菌却无
生物毒性显示 ,因此环糊精在多环芳烃污染毒性检测中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另有研究表明利用生
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和固定化重组发光菌体 GC2成功检测出 土壤中多环芳烃(菲)的生物毒性 。。,展示
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多环芳烃污染物毒性检测中的良好应用前景。有关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不同多环芳烃的
增溶及生物毒性测定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赵云荚 ,马永安.天然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海洋环境科学,1998,17(2):68~72
第 4期 张金丽等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生物毒性的研究 71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技术监督局.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1~7
3 郑天凌,王 斐 ,陈进才等.发光细菌监测沿岸水质应用研究.福建环境,1997,14(1):9~11
4 马文猗,杨柳燕主编.环境微生物工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04~108
5 黄 正,汪亚洲,王家玲.细菌发光传感器在快速检测污染物急性毒性中的应用.环境科学,1997,18(4):14~17
6 顾宗濂,吴留松 ,谢思琴等.黄棕壤填加重金属的毒性评价及其I临界浓度确定.土壤学报,1992,29(2):158~167
7 解静芳,吴 歧 ,潘绍先.多环芳烃的几种理化参数与 LC50的相关性研究.上海环境科学 ,2000,19(10):497-499
8 江 玉,吴志宏 ,韩秀荣等.多环芳烃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毒性研究.海洋科学,2002,26(1):46~50
9 Cemiglia C.E.Bio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Biodegradation,1992,3:351~368
10 GU M .B.,Chang S.T.Soil 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PAH toxicity using an immobilized recombinant bacterium and fl biosurfactant.Bio—
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01,16:667~674
ll Bispo A.,Jourdain M.J.,JauzeinM.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ofindustrial soils poluted by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Organic
Geochemistry,1999,30:947~ 952
12 Hyotylainm T.,Oikari A.The toxicity and concentrations of PAHs in creosote-contaminated lake sediment.Chemosphere,1999,38(5):1135
13 Kaiser K.L.E.,Palabrica V.S.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oxicity data index.Water Pol1.Res.J.Canada,1991,26(3):361~431
14 Guzzela L.Comparison of test procedure for sediment toxicity evaluation with vibrio fischeri bacteria.Chemosphere,1998,37(14~15):2895
15 Bred D.W .,Roberts M.H ,VanVeld P.A.Toxicity of sediments contaminated with fractions of creosote.Wat.Res ,1997,31(2):294
16 Rosi S.S.,Nef J.M.Toxicity of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to the marine polychaete Neanthes arenaceodentata.Mar.Polut.Bul1..
1978,9:220~223
17 Reid B.J.,Semple K.T.,Maeleod C,J.,et a1.Feasibility of using prokaryote biosensors to asses acute toxicit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
carbo ns.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1998.169:227~233
18 W an g X.,Bruseau M .L.Cyclopentanol-enhan ced solubiliz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 arbonsby cyclodextrins.Environ Sci.Teehno1.,
1995.29:2346~2351
欢 迎 订 阅 2005年 《中 国 农 业 资 源 环 境 文 摘 》
‘ ll _。●·-. . ●。-. .-· ●·-..--hh.¨ ●· -.-· -..-· .,.-· --,
《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原名《中国农业文摘——土壤肥料》)于 1985年创刊,收录了全国 200余种农业科技期刊中关
于土壤学 、肥料学、植物营养学和生态环境科学方面的文献,是本学科专业核心期刊评价的指标刊物,也是我国本学科惟一文
献检索刊物。2003年起《中国农业文摘——土壤肥料》更名为《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原办刊宗旨与发行范围不变。报道
内容包含原《中国农业文摘—— 土壤肥料》报道范围,侧重于报道生态农业 、环境科学 、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学科之间交叉领
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为广大土壤科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科技工作者服务 ,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本刊为双
月刊,16开本 ,刊号 :CN 11—4920/S,ISSN 1002—543X。邮发代号:18-124,每期定价 10.00元,全年 60.00元 ,国内外公开发行 ,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漏订者可直接向编辑部补订。地址 :(100081)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 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
息中心《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编辑部 ,电话:(010)68919886转 2313。
欢 迎 订 阅 2005年 《北 京 农 业 》
<北京农业 是由北京市农业局主办的农业科普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和农村实用技术、农业政策信
息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适于各层农业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农业院校师生、种养户等阅读。本刊为月刊,每期定价 4.00元 ,
全年 48.00元。邮发代号:2—87,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漏订者可直接汇款至本刊补订 ,地址 :(100029)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
路 6号《北京农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