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香鳞毛蕨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刘海燕,杜文钊,宋国强,陈文浩,袁丽鹏,沈志滨
(广东药学院 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目的 建立香鳞毛蕨药材质量标准,为控制其质量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法对
香鳞毛蕨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参照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该药材水
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绵马素 BB(aspidin BB)和
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该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绵马素 BB为指标,建立了该药材中
总间苯三酚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结果 香鳞毛蕨药材的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均具有很好的专属
性,6批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 9.45%、9.38%、1.58%、20.8%,
总间苯三酚质量分数以绵马素 BB计,为 40.78 mg /g。结论 建立了香鳞毛蕨药材质量标准,所建立的质
量标准可用于香鳞毛蕨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香鳞毛蕨;质量标准;绵马素 BB;总间苯三酚;固蓝 B盐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16)01-0036-05
DOI:10.16809 / j.cnki.1006-8783.2015111701
收稿日期:2015-11-17
基金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2015B020234009)
作者简介:刘海燕(1990—),女,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化学成分研究,Email:gdpu_liuhaiyan@ 163.com;通信
作者:沈志滨(1964—),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化学成分研究,Email:szb8113@ 126.com。
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5 18:40 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44.1413.R.20160115.1840.011.html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s of Dryopteris fragrans (L.)Schott
LIU Haiyan,DU Wenzhao,SONG Guoqiang,CHEN Wenhao,YUAN Lipeng,SHEN Zhibin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harm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quality standards of D. fragrans,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its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Th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was adopted to observe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s. The contents of water,total ash,acid-insoluble ash and alcohol-soluble extractive
were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Aspidin BB and reference
herbs were used to identify materia medica of D. fragrans by TLC method. The total phloroglucinols contents
were analysed by UV method with aspidin BB as index. Results The ma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features and TLC methods were specific.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water,total ash,acid-insoluble
ash,alcohol-soluble extract were 9.45%,9.38%,1.58% and 20.8%,respectively,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phloroglucinols was 40.78 mg /g.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quality standards were suitabl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D. fragrans.
Key words:D. fragrans;quality standards;aspidin BB;total phloroglucinols;fast Blue B Salt
香鳞毛蕨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香鳞毛蕨
Dryopteris fragrans (L.)Schott 的干燥地上部分,在
《中国植物志》和《辽宁植物志》中均有记载[1-2],为
民间常用药。秋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即可药用。
据北方民间验方记载,香鳞毛蕨能治疗各种皮肤病,
如银屑病、手癣、皮炎、皮疹、脚气等等,尤其对银屑
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被黑龙江省北部的居民视
为“皮肤病的克星”[3-5]。香鳞毛蕨主要分布于黑龙
广东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eb. 2016,32(1)
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在俄罗斯
(远东地区)、日本、朝鲜、欧洲、北美也有分布。它
生于林下、岩石缝,海拔 700~2 400 m处。
鳞毛蕨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为间苯三酚类衍生
物,对真菌引起的脚气、脚癣等皮肤病具有抑制作
用[6];因此,测定香鳞毛蕨中总间苯三酚的质量分
数对评价该药材质量的优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关于香鳞毛蕨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鲜有报道[7]。
绵马素 BB是香鳞毛蕨的主要特征性化学成分,也
是产生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且在香鳞毛蕨中质量
分数较高,制备方法较为成熟[8]。因此,本文在对
香鳞毛蕨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薄层)、检查(水
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项目进行研
究的基础上,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绵马素 BB 为
测定指标[9],应用绵马素 BB 的酚羟基能与固蓝 B
盐(即氯化四氮邻二甲氧基苯胺)发生专属性显色
反应,显色后形成的偶氮化合物在波长 460~480 nm
之间具有最大吸收的原理,测定总间苯三酚的质量
分数,为香鳞毛蕨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Olympus BX-51 显微数码显微镜(德国麦克奥
迪实业有限公司),Shimadzu UV-2450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仪 (天津实验仪器厂),AB135-S 型十万分之
一电子天平(瑞士 Mettler 公司)。
1.2 试药
对照药材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叶华
谷研究员鉴定为香鳞毛蕨 Dryopteris fragrans(L.)
Schott.药材。6批香鳞毛蕨样品分别于不同时间购
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由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张
德连副教授鉴定为香鳞毛蕨 Dryopteris fragrans(L. )
Schott.地上全草,将药材阴干,去除根茎及叶柄残基
以外的其他部分,粉碎,备用,详细信息见表 1。
表 1 香鳞毛蕨对照药材、样品信息表
Table 1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of D. fragrans
编号 购买日期
1(对照药材) 2010-06-25
2 2011-03-30
3 2011-08-15
4 2012-10-08
5 2013-03-28
6 2014-08-24
7 2015-04-28
绵马素 BB对照品(自制,经面积归一化法测定
质量分数>98%),固蓝 B 盐(上海化学试剂厂,批
号:20100308),硅胶 GF254预制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分厂),水为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植物及生态[10-11]
经形态观察,本品为野生多年生蕨类植物,植株
高约 20~30 cm。根状茎直立或斜升,顶端连同叶柄
基部密被红棕色、膜质、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先端
短渐尖,边缘疏具锯齿的鳞片。叶簇生,叶柄通常长
仅 1~2 cm,生于石缝中的植株,长可达 12 cm,禾秆
色,有沟槽,密被红棕色,长圆披针形,边缘具锯齿的
鳞片和金黄色腺体;叶片长圆披针形,长 10~25 cm,
中部宽约 2~4 cm,先端短渐尖,向基部逐渐狭缩,最
基部宽不足 1 cm,二回羽状至三回羽裂;羽片约 20
对,斜展,彼此靠近,常相接,披针形,钝尖至急尖头,
中部羽片长约 1.5~2 cm,基部宽约 6~8 cm,下部数
对狭缩呈耳状,羽状或羽状深裂;小羽片(裂片)矩
圆形,边缘具锯齿或浅裂。叶草质,干后上面褐色,
下面棕色,两面光滑,沿叶轴与羽轴被亮棕色披针形
鳞片和腺体,叶脉羽状,两面不显。孢子囊群圆形,
背生于小脉上;囊群盖膜质,圆形至圆肾形,边缘疏
具锯齿,大,成熟后彼此靠近并往往伸出叶边之外,
背面具腺体。孢子椭圆形,周壁具瘤状突起,染色体
n= 41,二倍体。香鳞毛蕨原植物图见图 1。
2.2 性状
本品植株高 20 ~ 30 cm,叶簇生,具柄,叶柄长
5~8 cm,禾秆色,有沟槽,密被红棕色,长圆披针形,
边缘具锯齿鳞片和金黄色腺体;叶片长圆披针形,长
10~25 cm,中部宽约 2~4 cm,草质,2回羽状至 3回
羽裂;羽片约 20 对,披针形,钝尖至急尖头,中部羽
片长约 1.5~2 cm,基部宽约 6~8 cm,下部数对狭缩
呈耳状,羽状或羽状深裂;小羽片(裂片)矩圆形,边
缘具锯齿或浅裂;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上;囊
群盖膜质,圆形至圆肾形,边缘疏具锯齿,大,背面具
腺体;孢子椭圆形,周壁具瘤状突起。气香,味微苦。
见图 2。
2.3 显微鉴别
2.3.1 叶柄基部横切面特征 表皮细胞 1 列,外壁
稍厚;厚壁细胞数列,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 3 ~ 7
个,环状排列,圆形,中央为木质部管胞,多角形,周
围为韧皮部细胞,外侧 1 列束鞘细胞,内皮层明显。
本品叶柄基部横切面显微特征见图 3。
73第 1期 刘海燕,等.香鳞毛蕨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图 1 香鳞毛蕨鲜植物图
Figure 1 The fresh plant of D. fragrans
图 2 香鳞毛蕨干燥药材图
Figure 2 Crude material of D. fragrans
!
#$%&
’(
)*
+,(
-./0
!
A.横切面部分详图(40×);B.横切面全图(10×)。
图 3 香鳞毛蕨叶柄基部横切面显微特征图
Figure 3 The micrograph of transverse section of D. fragrans
2.3.2 粉末鉴别 本品粉末黄棕色。两面型孢子,
椭圆形,大小为 38 μm×53 μm,周壁具有褶皱,褶皱
形成瘤状突起,外壁厚度约为 2.5 μm,外层厚于内
层。孢子囊环带细胞,由 14 ~ 20 个增厚细胞组成,
表面观呈扁长方形。腺毛头部为单细胞,柄部 2 ~ 3
个细胞。单细胞非腺毛,长而弯曲,壁薄。气孔不定
式,副卫细胞 3~6 个。鳞片细胞排列紧密。梯纹管
胞多见,直径 15 ~ 30 μm。木薄壁细胞长方形,壁
薄,纹孔较明显。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直径 15 ~
23 μm。粉末显微特征见图 4。
图 4 香鳞毛蕨粉末显微特征图
Figure 4 Micrograph of D. fragrans powder (40×)
2.4 薄层色谱鉴别
取香鳞毛蕨药材粉末 2 g,加入正己烷 10 mL,
超声处理 15 min,滤过,取滤液 5 mL,45 ℃水浴浓缩
至 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香鳞毛蕨对照药材
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绵马素 BB 对照
品,加正己烷制成每 1 mL含 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
品溶液。按照 2015 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 0502
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 3种溶液各 4 μL,分别
点于同一硅胶 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丙酮-甲酸
(体积比 20 ∶1 ∶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
紫外光灯 (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药材色谱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
色的荧光斑点,见图 5。
1.供试品;2.供试品;3.供试品;4.对照药材;5.绵马
素 BB对照品。
图 5 香鳞毛蕨薄层鉴别图谱
Figure 5 Thin-layer chromatograph of D. fragrans
2.5 检查与浸出物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
测定分别参照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
83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 32卷
0832水分测定法第二法”“通则 2302 灰分测定法”
“通则 2201浸出物测定法”进行,结果见表 2。
表 2 6批香鳞毛蕨样品水分、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测定结果
Table 2 Examination results of D. fragrans(n= 2) w /%
编号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浸出物
1 9.4 9.2 1.4 21.3
2 9.7 8.5 1.7 20.8
3 9.6 10.3 1.6 20.4
4 10.1 9.4 1.9 19.8
5 8.7 10.1 1.3 21.0
6 9.2 8.8 1.6 21.5
平均值 9.45 9.38 1.58 20.8
2.6 总间苯三酚质量分数的测定
2.6.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绵马素 BB 对照品
3.5 mg,精密称定,置于 20 mL 容量瓶中,加入适量
甲醇超声溶解。放置到室温,定容。再取 3 mL,定
容至 25 mL,摇匀,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得到质量
浓度 0.021 mg /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6.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香鳞毛蕨粗粉药材
20 g,用 400 mL 50%乙醇室温浸提 2 次,每次 24 h,
滤过,合并滤液,测定滤液体积,取 1.5 mL 提取液,
甲醇定容到 50 mL,备用。
2.6.3 测定波长的选择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供
试品溶液 2 mL,精密加入 1.018 mg /mL固蓝 B盐溶
液 1 mL,混匀,甲醇定容至 10 mL,显色 50 min,在
400~8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测得最大吸收波长为
466 nm,故确定为测定波长。
2.6.4 显色剂用量的考察 吸取适量对照品溶液
于 10 mL容量瓶,分别加入 1.018 mg /mL 固蓝 B 盐
溶液 0.5、0.75、1、1.25、1.5 mL,于 466 nm 处测吸光
度。结果表明:显色剂用量超过 1 mL 之后,吸光值
趋于稳定,故选定显色剂用量为 1 mL。
2.6.5 显色稳定性考察 吸取适量对照品溶液,按
照上述条件显色后,继续放置 90 min,每隔 10 min
测定 1次吸光度。测定结果表明:显色后的溶液在
50 min内稳定,RSD值为 0.107%。
2.6.6 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
液 1、2、3、4、5 mL,置于 10 mL容量瓶中,加入 1.018
mg /mL固蓝 B 盐水溶液 1 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放置 50 min后,以 1.018 mg /mL固蓝 B盐作空
白参比,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四部通则
0401),在 466 nm 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
标,绵马素 BB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绵
马素 BB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74.295X+ 0.012 5
(r= 0.998 1),结果表明,绵马素 BB 在 0. 002 1 ~
0.010 5 mg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2.6.7 精密性试验 分别准确吸取供试品溶液
2 mL,共 6份,定容至 10 mL,按“2.6.6”项下方法进
行显色、测定,结果绵马素 BB 吸光度的 RSD 值为
0.263%,表明精密度良好。
2.6.8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2 mL,按
照“2.6.6”项下条件显色后,继续放置 90 min,并每
隔 10 min测定 1次吸光度。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
显色后在 50 min内稳定,RSD值为 1.58%。
2.6.9 重复性试验 取 6 号香鳞毛蕨粉末 6 份,每
份约 20 g,精密称定,按“2.6.2 ”项下方法分别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2.6.6”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得到
RSD值为 2.237%,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6.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质量分数(4.7%
~4.8%)的香鳞毛蕨粉末约 0. 9 g,共 6 份,精密称
定。分别精密加入 0.021 mg /mL 绵马素 BB 对照品
溶液 1.7 mL,按“2.6.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2.6.6”项下方法测定并计算回收率,见表 3。
表 3 香鳞毛蕨中绵马素 BB 的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Table 3 Recovery results of aspidin BB in D. fragrans (n= 6)
样品量 /
g
样品中的
量 /g
加入量 /
g
测得量 /
g
回收率 /
%
0.900 1 0.036 70 0.035 70 0.072 36 99.86
0.899 8 0.036 64 0.035 70 0.071 09 96.50
0.900 0 0.036 70 0.035 70 0.071 08 96.47
0.900 1 0.036 69 0.035 70 0.071 24 96.78
0.899 9 0.036 65 0.035 70 0.071 06 96.39
0.899 9 0.036 65 0.035 70 0.071 01 96.25
平均回收率= 97.03%,RSD= 1.38%
2.7 样品质量分数的测定
取 6 批样品粉末各约 20 g,精密称定,分别按
“2.6.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每批样品平行
操作 3 份。按照“2.6.6”项下方法,自“加入 1.018
mg /mL 固蓝 B盐水溶液1 mL”起操作,测定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绵马素 BB 的质量浓度,计算。6
批样品(表 1中 2~7)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间苯三酚
以绵马素 BB 计,分别为(40. 77 ± 0. 01)、(40. 78 ±
0. 00)、(40. 79 ± 0. 01)、(40. 76 ± 0. 02)、(40. 81 ±
0. 01)、(40. 77±0. 01)mg /g,平均值为 40. 78 mg /g。
93第 1期 刘海燕,等.香鳞毛蕨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3 讨论
基于对皮肤癣菌的良好疗效,香鳞毛蕨药材已
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对香鳞毛蕨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化学成分[12]和药理作用[13]方面,关于香鳞毛蕨
药材质量控制的研究则很少。香鳞毛蕨目前没有被
收载到药典及地方标准,市场无相关的对照药材,因
此开发香鳞毛蕨作为新的药用植物,控制香鳞毛蕨
的药材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据文献报道,香鳞毛蕨的薄层鉴别主要采用与
对照药材比较的方法[7],缺乏以专属性成分为指标
的薄层色谱鉴别。文献报道[14-15]及课题组前期研
究[16]都表明香鳞毛蕨中含有大量的绵马素 BB,因
此选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成分。
本试验首次采用固蓝 B盐作为显色剂测定总间
苯三酚质量分数。考察了显色剂固蓝 BB盐与固蓝 B
盐对间苯三酚类的选择性,结果表明,采用固蓝 BB
盐作为显色剂时,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在 352 nm 处
均有吸收峰;不加显色剂时,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在
350 nm处也有吸收,故显色剂使用意义不大,专属性
不明显。而使用固蓝 B盐作为显色剂时,对照品与供
试品溶液在 460~480 nm处都有吸收峰,质量分数测
定结果相对稳定,故选用固蓝 B盐。
有文献报道鳞毛蕨科植物间苯三酚的质量分数
测定采用绵马素 ABBA 作为对照品[17]。本试验前
期研究考察用绵马素 ABBA作为对照品测定香鳞毛
蕨总间苯三酚类的质量分数,发现结果不理想,推测
可能的原因是香鳞毛蕨含有的间苯三酚主要是二环
聚合间苯三酚化合物,用四环间苯三酚化合物绵马
素 ABBA不能准确测定。本试验采用从香鳞毛蕨中
分离得到成分绵马素 BB 作为对照品,对于香鳞毛
蕨中总间苯三酚质量分数的测定专一性较强。
对 6批香鳞毛蕨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观察结
果表明,香鳞毛蕨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明显,专属性
强,可作为其鉴别的依据;据检查项分析得出,标准
的制定按各平均值的±20%作为限度,初步限定香鳞
毛蕨的水分不得超过12.0%,灰分不得超过12.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 2.5%。用热浸法考察水和
醇以及不同体积分数醇的浸出物质量分数,结果热
浸法乙醇浸出物质量分数高于水,故浸出物采用乙
醇热浸法测定,质量分数不低于16.0%。总间苯三
酚质量分数(以绵马素 BB计)不得低于 32 mg /g。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5
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2.
[2]李书心.辽宁植物志:上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8:126-138.
[3]宋庆宇.香鳞毛蕨治疗银屑病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4]范华倩,沈志滨,陈艳芬,等.香鳞毛蕨不同提取液体外
抗真菌作用研究[J].中药材,2012,35(12):1981-1985.
[5]万江帆,沈志滨,江涛,等.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申克孢
子丝菌酵母相的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J].中药新药与
临床药理,2014,5(1):44-48.
[6]樊锐锋,黄庆阳,常缨.香鳞毛蕨抑菌特性比较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3):81-84.
[7]田莉,施洋,畅静,等.新疆香鳞毛蕨药材质量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9):1111-1114.
[8]宋国强,邓国彤,杜文钊,等.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
离制备香鳞毛蕨中间苯三酚类衍生物[J].中国药师,
2015,18(4):545-548.
[9]汤文伟,沈志滨,尹永芹,等.UPLC测定香鳞毛蕨中绵马
素 BB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0):
51-53.
[10]黄庆阳,樊锐锋,袁强,等.香鳞毛蕨配子体发育及快速
繁殖的研究[J].中草药,2007,44(10):1573-1576.
[11]韩全忠,张淑梅,王淑云.《大连地区植物志》补遗[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3) :63-68.
[12]张莹莹.香鳞毛蕨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D].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2008.
[13]范华倩,沈志滨,唐春萍.香鳞毛蕨化学成分及其治疗
皮肤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3,
24(1):199-201.
[14] LI Xiaojuan,FU Yujie,LUO Meng,et al. Preparative
separation of dryofragin and aspidin BB from Dryopteris
fragrans extracts by macroporous resin column
chromatography[J].J Pharm Biomed Anal,2012,61(5) :
199-206.
[15] LOUNASMAA M,WIDEN C J,HUHTIKANGAS A.
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 of Hagenia abyssinica. III.
Reductive alkaline cleavages of kosontoxin and
protokosin,and of aspidin BB (dryopteris assimilis) [J].
Acta Chem Scand B,1974,28(10) :1209-1218.
[16]沈志滨,罗文英,严优芍,等.香鳞毛蕨中间苯三酚衍生
物的研究[J].中药材,2006,29(6):560-561.
[17]高增平,苏雨雷.商品贯众中总间苯三酚含量测定方法
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4):259-262.
( 责任编辑:刘晓涵)
04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 3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