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肉豆蔻的化学成分



全 文 :收稿日期:2006 02 08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No.2001BA 701 A55-29)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秀芳(1979 ), 女(汉族), 山西朔州人 , 硕士研究生;高慧媛(1971 ),女(汉族),河北乐亭人 , 副教授 ,
Tel.024 23986482 , E mail gaohuiyuan1997@yahoo.com.cn。
文章编号:1006 2858(2006)11 0698 04
肉豆蔻的化学成分
李秀芳1 , 吴立军1 , 贾天柱2 , 袁子民2 , 高慧媛1
(1.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16; 2.辽宁中医学院 中药系 ,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 对未经炮制的肉豆蔻(Myristica frag rans Houtt)干燥成熟种仁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
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 ,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
结构鉴定 。结果 分离得到 8 个化合物 , 分别鉴定为去氢二异丁香酚(dehydrodiisoeugenol , 1)、利卡
灵 B(licarin B , 2)、异香草醛(isov anillin , 3)、肉豆蔻醚(myristicin , 4)、榄香脂素(elemicin , 5)、原儿茶
酸(pro tocatechuic acid , 6)、异甘草素(isoquiritigenin , 7)、1 (3 甲氧基 4 羟基苯基)2 (4 烯丙基 2 ,
6 二甲氧基苯氧基)1 丙醇[ 1 (3 methoxy 4 hydroxyp heny l) 2 (4 allyl 2 , 6 dimethoxyphenoxy)
propan 1 ol , 8] 。结论 化合物 3 为首次从肉豆蔻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 6 、7 是首次从肉豆蔻植
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肉豆蔻;肉豆蔻属;化学成分;种仁
中图分类号:R 284   文献标识码:A
  肉豆蔻是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
(Myristica fragrans Hout t)的干燥成熟种仁 ,又
名肉果 、豆蔻。分布于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西
印度群岛 、巴西等地 。我国台湾 、广东 、云南等地
有引入栽培品[ 1] 。肉豆蔻性温 ,味辛 、微苦 ,具有
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的功效 ,用于脾胃虚寒 、久泻
不止 、脘腹胀痛 、食少呕吐等症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肉豆蔻具有较强的抗菌
消炎 、镇痛等功效[ 1] 。肉豆蔻的传统入药方式多
以其炮制品入药 ,而炮制方法又多见于面煨法 、麸
煨法 、湿纸煨法等[ 2] 。从肉豆蔻的炮制历史沿革
可以看出 ,其炮制作用一直是以增效为主 ,而近代
才得知:炮制后 ,其毒性成分如肉豆蔻醚 、黄樟醚
等成分的含量减少 ,故相应的毒性也就降低 ,才提
出炮制解毒之说[ 3] 。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炮制依
据 、炮制前后的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 ,作者在前期
工作中 ,先后采用薄层扫描 、GC MS 等现代研究
方法 ,对生品肉豆蔻和炮制后的挥发性组分的变
化做了对比研究 ,得出了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4] 。
在此基础上 ,为进一步明确生品与炮制品的非挥
发性组分的异同点 ,并为后期工作奠定基础 。作
者采用硅胶柱色谱 、溶剂法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 ,
对未经炮制的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 t)
干燥成熟种仁(已经过石油醚脱脂处理)的乙醇提
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分离得到 8 个化合
物 ,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 ,并与文献数据相
比较 ,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 3 为从肉
豆蔻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化合物 6 、
7是从该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成分。
1 仪器与材料
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用硅胶(青岛海洋化工有
限公司), Bruker ARX 300核磁共振仪(TMS 为
内标 ,瑞士 Bruker公司)。
色谱用试剂(分析纯 ,市售),肉豆蔻种仁(购
于广西省 ,印度进口品 ,沈阳药科大学孙启时教授
鉴定)。
2 提取分离
肉豆蔻干燥成熟种仁6 kg ,粉碎成小块状 ,先
用 10倍量的石油醚(沸程 60 ~ 90 ℃)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 h ,残渣再用 10 倍量的体积分数为
7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 h ,提取后 ,
过滤合并滤液 , 回收乙醇 , 得稠浸膏 150 g , 取
100 g 经硅胶柱色谱 ,以CHCl3 MeOH 为洗脱剂
[ V(纯氯仿)∶V(甲醇)=1∶1] ,分得 10个组分 ,
其中组分 1 、5 、7经反复硅胶柱色谱 、溶剂法 、薄层
制备 、Sephadex LH 20 等分离纯化方法 ,得到化
第 23 卷 第 11 期
2 0 0 6 年 1 1 月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Vol.23  No.11
Nov.2006 p.698
DO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06.11.005
合物 1(1.8 g)、2(0.3 g)、3(9.5 mg)、4(1.2 g)、5
(5.3 mg)、6(20.0 mg)、7(19.6 mg)和 8(11.2 mg),
结构式见图 1。
Fig.1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 ~ 7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白色结晶(石油醚), mp 134 ~
136℃(石油醚)。三氯化铁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
示结构中有酚羟基。 13C NMR(CDCl3 , 75 MHz)
谱中 ,除了 2个甲氧基碳信号外 ,还有 18 个碳信
号 ,推测其为木脂素类化合物 。1H NMR(CDCl3 ,
300 MHz)δ:1.38(3H , d , J =6.8 Hz)和 3.45
(1H , dd , J =6.8 , 9.4 Hz)示结构中存在片段
CH3 —CH — , 5.10(1H ,d , J =9.4 Hz)为连氧碳上
的质子信号 , 1.87(3H , dd , J =1.5 , 6.6 Hz)和
6.36(1H , dd , J =15.7 , 1.5 Hz)示结构中存在一
丙烯基 , 3.88(6H , s)为 2 个甲氧基的质子信号 ,
5.63(1H , s)为一活泼质子信号 , 6.88(1H , d , J =
8.3 Hz)、6.91(1H , br.d , J =8.3 Hz)、6.97(1H ,
br.s)说明苯环上含 ABX 偶合系统 , 6.77(1H ,
br.s)、6.79(1H ,br.s)为处于间位上的 2 个芳香
质子信号。NMR数据见表 1 ,该化合物的碳氢谱
数据与文献[ 5]中的去氢二异丁香酚(dehydrodi-
isoeugenol)的碳氢谱数据相一致 ,故鉴定该化合
物为去氢二异丁香酚 。
Table 1 NMR spectral data of compounds 1 and 2(CDCl3)
Position
1
δH δC
2
δH δC
2 5.10 93.8 5.10 93.4
3 3.45 45.6 3.42 45.8
3a 133.2 133.0
4 6.77 113.3 6.76 134.3
5 132.2 132.2
6 6.79 109.2 6.79 109.2
7 144.1 144.1
7a 146.6 146.5
1′ 132.1 134.3
2′ 6.97 108.9 6.93 106.8
3′ 146.6 147.9
4′ 145.8 147.6
5′ 6.88 114.0 6.78 108.0
6′ 6.91 120.0 6.88 120.2α 6.36 130.9 6.36 130.9
β 6.11 123.5 6.11 123.5
γ 1.87 18.4 1.87 18.4
CH3 1.38 17.5 1.38 17.9
CH3O 3.88 56.0 3.89 55.9
OCH2O 5.95 101.1
699第 11 期 李秀芳等:肉豆蔻的化学成分    
  化合物 2:白色结晶(石油醚 丙酮),mp 89 ~
90℃(石油醚 乙酸乙酯)。将化合物 2与化合物
1的13C NMR谱数据比较 ,发现二者很相似 ,只是
化合物 2少了一个甲氧基碳信号 ,而在 101.1处
存在 一 个 碳 信 号;结 合 1H NMR (CDCl3 ,
300 MHz)谱中 , δ5.95(2H , s)的质子信号 ,推测
其结构为化合物 1中的3′OCH3 与4′OH 环合后 ,
形成亚甲二氧基结构 。NMR数据见表 1 ,与文献
[ 5]报道的利卡灵 B的碳谱 、氢谱数据相一致 ,故
鉴定化合物 2为利卡灵 B(licarin B)。
化合物 3:白色结晶(石油醚), mp 91 ~ 92℃
(石油醚),三氯化铁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示结构
中有酚羟基。 1H NMR(CDCl3 , 300 MHz)谱中 ,
δH 3.98(3H , s)为一甲氧基氢信号 ,6.20(1H , s)
为一酚羟基质子信号 ,7.42(1H , br.s)、7.05(1H ,
d , J =8.5 Hz)、7.44(1H , br.d , J =8.5 Hz)为苯
环上 AMX偶合系统的 3个质子信号 。13C NMR
(CDCl3 ,75 MHz)谱中 , δ190.9示结构中有一醛
基。其他碳信号归属为:56.1(OCH3)、129.9(C
1)、108.7(C 2)、147.1(C 3)、151.6(C 4)、114.3
(C 5)、127.6(C 6)。结合文献[ 6] ,推定化合物 3
为异香草醛(isovanillin)。该化合物为从肉豆蔻
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化合物 4:黄色油状物 , 1H NMR(CDCl3 ,
300 MHz)谱中 , δ3.88(3H , s)为一甲氧基氢信
号 ,5.92(1H , m)和 5.06(2H , m)为烯氢质子信
号 ,6.35(1H ,br.s)和 6.38(1H , br.s)为处于间位
上的 2 个芳香质子信号。 5.92(2H , s)结合
13
C NMR(CDCl3 , 75 MHz)谱中 δ101.1的碳信
号示结构中存在一亚甲二氧基 。碳谱中除一个甲
氧基和一个亚甲二氧基的碳信号外 ,还剩余 9个
碳信号 ,示为苯丙素类化合物 。经与文献[ 7]中肉
豆蔻醚的碳谱数据相比较 ,基本一致 ,故鉴定该化
合物为肉豆蔻醚(myristicin)。其 13C NMR数据
列于表 2。
Table 2 13C NMR spectral data of compounds 4 , 5 , 7(acetone-d6)and 8(CDCl3)
Position 4 5 7 8
1 134.5 136.3 127.6 82.3
2 107.5 105.4 131.8 72.7
3 148.7 153.2 116.8 12.7
4 133.3 135.8 165.7 132.9
5 143.4 153.2 116.8 108.5
6 102.6 105.4 131.8 146.4
7 144.4
8 113.8
9 118.8
1′ 40.1 40.5 114.5 136.1
2′ 137.3 137.2 167.6 153.5
3′ 115.8 116.0 103.8 105.4
4′ 161.1 132.0
5′ 108.7 105.4
6′ 133.3 153.5
7′ 40.6
8′ 137.0
9′ 116.2
α 118.3
β 145.2
C=O 192.9
OCH3 56.4 56.1 56.0
60.9 56.1
56.1 56.1
—OCH2O— 101.1
700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3卷
  化合物 5:淡黄色油状物 , 1H NMR(CDCl3 ,
300 MHz)中 , δ3.83(3H , s)和 3.85(6H , s)示结
构中有 3个甲氧基 ,6.41(2H , s)示结构中含有一
个对称结构的取代苯环 , 5.96(1H , m , H 2′)、
5.12(2H , m , H 3′)为烯氢质子信号。 13C NMR
(CDCl3 , 75 MHz)中 , δ56.1 和 60.9 为 OCH3 的
碳信号 ,说明结构中存在连三氧取代 ,结合剩余还
有 9个碳信号 ,示为一个苯丙素类化合物 。结合
文献[ 8] ,该化合物碳谱数据与榄香脂素的碳谱数
据相 一致 , 故 鉴定 该 化合 物为 榄 香 脂素
(elemicin)。其13C NMR数据见表 2。
化合物 6:白色结晶(氯仿 甲醇), mp 199 ~
201 ℃(氯仿 甲醇),三氯化铁 铁氰化钾反应阳
性 ,示结构中有酚羟基 ,在1H NMR(DMSO d6 ,
300 MHz)中 , δ12.25(1H , s)为一羧基氢信号 ,
7.33(1H ,d , J =1.9 Hz),6.78(1H ,d , J =8.2 Hz)
和 7.28(1H , dd , J =8.2 , 1.9 Hz)为苯环中一
AMX偶合系统的 3个质子信号 ,推测其结构可能
为原儿茶酸 ,与已知对照品原儿茶酸共薄层 ,经
3种不同的展开剂展开 ,Rf值均一致 ,故鉴定该化
合物为原儿茶酸(pro tocatechuic acid)。该化合物
为首次从肉豆蔻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7:黄色结晶(甲醇),mp 172 ~ 174℃(甲
醇),三氯化铁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示结构中有酚
羟基。三氯化铝反应阳性 ,推测其可能为黄酮类化
合物。13C NMR(Acetone d6 ,75 MHz)中 , δ192.9
说明其可能为一查耳酮。在 1H NMR(Acetone
d6 , 300 MHz)中 δ:6.37(1H , d , J =2.3 Hz)、
6.47(1H , dd , J =2.3 , 8.9 Hz)、8.13(1H , d , J =
8.9 Hz)为一苯环上 AMX偶合系统的 3个质子
信号 , 7.75(2H ,d , J =8.6 Hz ,H 2 ,6)、6.94(2H ,
d , J =8.6 Hz ,H 3 ,5)为另一苯环上 AA′BB′偶合
系统的 4个质子信号 , 7.77(1H , d , J =17.6 Hz)、
7.79(1H ,d , J =17.6 Hz)为 2个反式偶合的烯氢
质子信号 , 归属为查耳酮的 α、β 位质子 , 13.63
(1H , s)为查耳酮的2′OH 质子信号。结合文献
[ 9] ,鉴定该化合物为异甘草素(isoquiri tigenin),
为首次从肉豆蔻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13C NMR
数据见表 2。
化合物 8:白色结晶(丙酮),三氯化铁 铁氰
化钾反应阳性 ,示结构中有酚羟基。 1H NMR
(CDCl3 , 300 MHz)δ:3.87(6H , s)、3.89(3H , s)
为 3 个甲氧基氢信号 , 6.67(1H , dd , J =1.6 ,
8.2 Hz)、6.83(1H , d , J =8.2 Hz)、6.97(1H , d ,
J =1.6 Hz)为一苯环上 ABX 偶合系统的 3个质
子信号 ,6.46(2H , s)为另一对称结构苯环上的质
子信号 , 1.12(3H , d , J =6.4 Hz)、4.34(1H , dq ,
J =6.4 ,2.7 Hz)、4.79(1H , d , J =2.7 Hz)示结构
中存在片段CH 3 —CH —CH — ,且 2个CH 均与吸
电基团氧相连 , 3.37(2H , d , J =6.7 Hz)、5.98
(1H ,m , J =6.7 Hz)、5.13(2H , m)推测存在结构
片段—CH2—CH=CH2 。13C NMR(CDCl3 ,75 MHz)
中 ,除去 3个甲氧基碳信号 ,还有 18个碳信号 ,示
结构可能为一个木脂素。该化合物的13C NMR
数据见表 2 ,与文献[ 10] 报道的1 (3 甲氧基 4
羟基苯基)2 (4 烯丙基 2 , 6 二甲氧基苯氧基)
1 丙醇1 (3 methoxy 4 hydroxypheny l)2 (4 al-
lyl 2 ,6 dimethoxyphenoxy)propan 1 ol的碳谱数
据相一致 ,故鉴定该化合物为1 (3 甲氧基 4 羟
基苯基)2 (4 烯丙基 2 ,6 二甲氧基苯氧基)1
丙醇 。
参考文献:
[ 1 ] 《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中华本草:第七卷 [ M]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1599.
[ 2 ]唐建红.肉豆蔻炮制述要 [ J] .时珍国医国药 , 1999 ,
10(8):610.
[ 3 ] 俞永琼.浅谈肉豆蔻的炮制 [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01 , 22(3):46.
[ 4 ] 贾天柱 ,傅宝庆 , 袁昌鲁.肉豆蔻不同炮制品挥发油
含量及其化学成分比较 [ J] .中药材 , 1992 , 15(1):
27-29.
[ 5 ] Raul G , Enriquez ,Marco A , et al.Phy tochemical inves-
tigations of plants of the genus aristolochia, 1.I solation
and NMR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 f eupomatenoid
deriv atives [ J] .Natural Products , 1984 , 47(5):896-
899.
[ 6 ]苑艳光 , 王录全 , 吴立军 , 等.刺五加茎的化学成分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2 , 19(5):325-327.
[ 7 ] Paulo J C , Benevides , Patricia S , Massuo J K.Pheny l-
propanoids and neolignans from Piper regnellii [ J] .
Phytochemistry , 1999 , 52:339-343.
[ 8 ] Lalith J , Mallika Kumarihamy B M , Nishantha Ja-
yarathna K H R , et al.Antifungal constituents of the
stem bark of Bridelia retusa [ J] .Phy tochemistry ,
2003 , 62:637-641.
[ 9 ] Shoji Y , Tetsu O , Reiko S , et al.Isoflavan and related
compounds from Dalbergia odorifera Ⅰ [ J] .Chem
Pharm Bull , 1989 , 37(4):979-987.
(下转至第 734页)
701第 11 期 李秀芳等:肉豆蔻的化学成分    
Cloning of the chloramphenicol biosynthesis genes
of Streptomyces venezuelae-5230
HE Jian-yong1 , YAO Xin-sheng1 , Leo.C.Vining2
(1.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 ty , Shenyang  110016 ,
China ; 2.Biology Department of Dalhousie University , B3H 4J1 , Canada)
Abstract:Objective To clone the chloramphenicol biosynthesis genes from S treptomyces venez uelae-5230.
Methods The pabAB gene fragment of Streptomyces venezuelae-5230 w as used as a probe , searching for
target genes from gene library of S treptomyces venezuelae-5230 by colony hybridization.Results A 7.5 kb
BamHI-BamHI DNA fragment w as obtained.Mutants complementa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is
7.5 kb DNA segment restored the chloramphenicol (Cm)production of a mutant cm l-4.Deletion of the
3.5 kb NcoI-NcoI f ragment in the 7.5 kb segment of the wild-ty pe genomic DNA eliminated Cm produc-
tion.Conclusions The 7.5kb BamHI-BamHI DNA fragment contains the genes necessary fo r the biosyn-
thesis of chloramphenicol.
Key words:gene cloning;Streptomyces venezuelae;chloramphenicol
(上接第 701页)
[ 10] Masao H , Sumitra H , Akiko W , et al.Studies on dental
caries prevention by traditional medicines.X.Antibacte-
rial action of phenolic components from Mace against
Streptococcus mutans [ J] .Chem Pharm Bull , 1986 , 34
(9):3885-3893.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LI Xiu-fang1 , WU Li-jun1 , JIA Tian-zhu2 , YUAN Zi-min2 , GAO Hui-yuan1
(1.School of Tradi tion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Shenyang  
110016 , China; 2.Dept.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 , Liaoning College of Tradi 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henyang 110032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constituents of ethanol ex t ract f rom Myristica fragrans
Houtt.Methods Compounds w ere isolated by the silica gel columns ,preparative TLC and Sephadex LH-20 ,
and thei r st ructures w ere identif ied b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spect ral analy sis.Results
Eight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identified as dehydrodiisoeugenol(1), licarin-B(2), isov anillin(3),
myristicin(4), elemicin(5), protocatechuic acid(6), isoquiritigenin(7), 1-(3-methoxy-4-hydroxyphenyl)-2-
(4-ally l-2 ,6-dimethoxyphenoxy)propan-1-ol(8).Conclusions Compound 3 is obstained from the Myrist ica
genus fo r the first time , and compounds 6 and 7 are isolated f rom this plant fo 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Myristica fragrans Hout t(Myristicaceae);Myristica genus;chemical constituents;kernel
734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