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 L.)又称刺芹、 洋芫
荽、 野芫荽、 假芫荽、 大叶芫荽、 缅芫荽、 阿佤芫
荽等, 为伞形科刺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芳香
健胃, 行气止痛, 驱风解表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感
冒寒咳, 哮喘, 胃气痛, 产后出血, 跌打损伤, 肠
炎腹泻, 消化不良, 胸痛, 麻疹内陷, 气管炎,急
性传染性肝炎及蛇咬伤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刺芫荽全株含豆甾醇类物质, 嫩叶富含十二碳烯
醛、 十四烯醛、 十二醛、 月桂酸等多种芳香物质,
具有显著的抑菌、 消炎、 消肿的功效。
除药用外, 由于刺芫荽的香味与栽培芫荽相
似, 并且味道较之清爽, 嫩叶香而不烈, 营养元素
较栽培芫荽高, 可生食亦可熟食, 深受傣族、 景颇
族、 佤族群众的喜爱。 随着人们返朴归真浪潮的兴
起, 人们对野生蔬菜的喜爱日益增加, 如今除这些
少数民族外, 刺芫荽也逐步被大众所认识和喜爱。
在四川、 重庆等地, 刺芫荽被广泛用于做凉拌菜肴
或加入火锅、 鱼肉、 牛肉、 烧烤中食用。 另外由于
其嫩叶加工性能好, 能保持天然芳香和色彩, 可作
特色蔬菜或方便食品中芳香佐料[1-3]。 因此, 刺芫
中国特色民族药刺芫荽研究进展①
官玲亮② 庞玉新 张影波 于福来 张新蕊 陈振夏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儋州 571737)
摘 要 刺芫荽又名刺芹, 是一种药、 蔬两用植物, 具有芳香健胃、 行气止痛、 驱风解表等功效。 在傣族、 景
颇族、 佤族等少数民族中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在食品和药品行业极具开发应用潜力。 综述刺芫荽的资源分布,
化学成分、 繁殖方式、 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为刺芫荽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刺芫荽 ; 有效成分 ; 栽培方法
分类号 S647
Research Progress on Eryngium foetidum L. —— A Chinese Minority Medicine
GUAN Lingliang PANG Yuxin ZHANG Yingbo YU Fulai ZHANG Xinrui CHEN Zhenxia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hina,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P. R. China)
Abstract Eryngium foetidum L. is a medicine and vegetable dual-use plants, which has been primly and
widelyused in some of minority groups in our country, such as Dai, Jinpo, Wa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It has the
functions of strengthening spleen with aromatics, activating qi for relieving pain and dispelling pathogenic
wind to relieve exterior syndrome, respectively.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wa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es
of resource distribu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reproductio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basis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Eryngium foetidum.
Keywords Eryngium foetidum L. ; effective constituent ; cultivation methods
①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0291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
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No.1630032012020)。
收稿日期: 2013-01-06; 责任编辑/兰 莹; 编辑部E-mail: rdnk@163.com。
② 官玲亮,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 南药有效成分分子调控;
E-mail: gllgirl123@163.com。
Vol.33, No.3
2013年3月 热 带 农 业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第33卷第3期
Mar. 2013
23- -
2013年3月 第33卷第3期热带农业科学
荽在食品和药品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主要分布特征
刺芫荽喜温、 耐热、 怕霜, 喜湿、 耐旱、 耐
阴。 生长适温为 15~35℃, 5℃以上能安全越冬,
短时 40℃的高温植株能正常生长。 对土壤要求不
严, 各种土壤均能适应, 但植于土质肥沃的沙壤土
更易获得丰产。 在较贫瘠土壤上生长的苗株虽瘦
小, 但芳香味更浓。 世界范围内, 刺芫荽主要分布
于拉丁美洲、 东南亚和非洲等地, 在中国, 主要分
布于广东、 广西、 海南、 云南等热带、 亚热带地区。
2 化学成分分析
刺芫荽嫩叶中含十二碳烯醛、 十四烯醛、 十二
醛、 月桂酸等多种芳香物质, 并且富含胡萝卜素、
维生素B1、 B2、 C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官
智等[4]对刺芫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表明, 全草主要含壬醛、 癸醛、 里哪醇、 4-戊烯
醛、 亚硫酸二丁酯、 2,2,4-三甲基,1,3-戊二醇、
1-壬醇、 2,4,5-三甲基苯甲醛、 1-癸醇、 戊酸二
甲基丁酯、 2,4-己二烯,1-醇。 加香试验表明, 刺
芫荽的香味主要是壬醛, 癸醛对其特殊气味也有贡
献。 从鉴定出的成分看, 刺芫荽挥发油的主要成
分, 特别是香味的主要构成成分壬醛和癸醛与芫荽
相同。 其他成分如里哪醇也存在于芫荽中。 叶碧波
等[5]从洋芫荽醇提物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一个单
体化合物, 经鉴定确证为甾醇类化合物豆甾醇。
Chowdhury等[6]的研究结果发现 , (E)-2-癸烯醛
(37.4%), 月桂酸(10.7%), trans-2-dodecanoic acid
(9.7%), (E)-2-十三烯醛(6.7%), 糠醛(5.1%)以及十
四烷醛(4.4 %)是刺芫荽叶片挥发油主要组分 。
Banout等[7]通过比较晒干和阴干两种处理方式下,
刺芫荽挥发油含量的变化情况, 发现(E)-2-癸烯
醛是刺芫荽挥发油主要成分, 平均61.8%~62.2%,
其次是月桂醛(10.9%~15.5%), (E)-2-十四烷醛(6.7%
~7.6%)和 1-tetradecene(3.6%~5.7%)。 阴干处理下
的化学成分组成更接近于鲜品, 并且挥发油含量
(10.3%)显著高于晒干(5.8%)后的挥发油含量。
3 主要药用功效及药理作用
刺芫荽具有芳香健胃、 行气止痛、 驱风解表的
功能。 用于感冒寒咳、 哮喘、 胃气痛、 产后出血、
跌打损伤、 肠炎腹泻、 消化不良、 胸痛、 麻诊内陷、
气管炎、 急性传染性肝炎及蛇咬伤等症。 García[8]
对刺芫荽中己烷提取物及主要成分谷甾醇的抗炎活
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急、 慢性炎症试验中,
己烷提取物和谷甾醇都能有效减轻炎性水肿反应,
表明刺芫荽的己烷提取物是其具有抗炎作用的有效
部分, 其抗炎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叶碧波等[5]
对刺芫荽水提物的抗菌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刺
芫荽水提物对白喉杆菌的作用较消炎散结片强, 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与消炎散结片的效果相
当, 另外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核福氏志贺氏菌的抑
菌作用也非常明显。 Saenz等[9]对刺芫荽叶提取物
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刺芫荽叶提取
物具有短暂而显著的抗炎作用和较强的镇痛作用, 但
其抗炎镇痛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Alkofahi等[10]
对克里特刺芫荽抑制蛇蝎毒液溶血作用的研究结果
表明, 克里特刺芫荽新鲜及干燥叶水提物均能抑制
蛇、 蝎毒液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 而新鲜叶提取物
做抑制作用(100%)比干燥叶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强
(79%), 水提物加热后效果明显降低。 新鲜及干燥根
水提物对蛇蝎毒溶血作用的抑制率为 100%。 黄玲
等[11]通过研究刺芫荽对胸膜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
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刺芫荽能显著降低 TNF-a、
ⅠL-6及NO含量水平, 说明刺芫荽治疗感染性疾病
的作用不单纯在于抗菌, 而可能对复杂的细胞因子
网络进行协调, 使之不至于过度分泌, 从而抑制炎
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使炎症与组织损害得到控制。
4 繁殖方式研究
刺芫荽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入
秋后, 刺芫荽开始进入开花结果期, 开花后 40天
左右, 种子即成熟。 当果穗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
轻轻一碰果穗果球即下落时, 表明种子已经成熟,
即可采收。 轻轻剪下果穗, 放于簸箕内, 暴晒1~
2d后, 用小棍敲打果穗, 种子即脱落于簸箕内,
将种子晒干收藏于低温干燥处备用。 种子育苗从
3~10月均可分批播种, 每公顷用种量为 750 g。
因苗期生长缓慢, 因此, 最好是营养钵或穴盘育
24- -
官玲亮 等 中国特色民族药刺芫荽研究进展
苗, 到4~5叶定植。 分株繁殖是将母株匍匐根茎
上发出的侧芽和须根, 切断后进行移栽。 定植的行
株距为30cm×20cm, 亩植1万株左右, 定植后及
时浇定根水, 以确保成活[12]。
除传统繁殖方法外, 研究者对于刺芫荽的组织
快繁技术也进行了较多研究。 李志英等[13]对刺芫荽
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研究通过
HgCl2浸泡种子获得无菌苗, 再取无菌苗叶片, 切
成1cm×1cm的块, 接种培养基, 20d左右即产生
大量不定芽, 平均增殖系数达5.0。 将不定芽接种
到生根培养基中, 20d左右即可长出3~5 cm的不
定根, 将幼苗移栽至含椰糠和河沙(3∶1)的育苗盘
中, 小苗成活率达100%。 Gayatri等[14]将刺芫荽的
叶片组织在富含 BAP和 PVP的 LSBM培养基上进行
组织培养, 然后转入普通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 成
功获得刺芫荽幼苗, 继而进行大田移栽, 成活率达
88%。 Arockiasamy等[15]将叶片和叶柄的外植体分别
接种于含有BAP和IAA的培养基中, 结果发现, 叶
片在BAP浓度为4.43μmol/L, IAA为0.57μmol/L
中诱导出不定芽, 而叶柄则在 8.8μmol/L的 BAP
和0.57μmol/L的IAA中诱导出不定芽, 叶片诱导
率为 80%而叶柄诱导率仅 44%。 分别将不定芽置于
含有2.46uM吲哚 -3-丁酸和 2.88μmol/L赤霉素
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然后将小苗移栽至大田
中, 结果显示成活率达 70%。 Martin[16]将刺芫荽
根、 茎基、 叶、 花葶作为外植体成功获得愈伤组织,
并进行大田移栽, 结果显示所有小苗均能成活, 并
与原植物在形态上无显著差异。 之后, 通过比较培
养基中蔗糖含量对刺芫荽根、 茎基、 叶作为外植体
的愈伤组织分化情况, 结果发现培养基中蔗糖的有
无对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分化数目无显著影响。 但
比较发现, 在有蔗糖的培养基中, 愈伤组织的长势
较无蔗糖的情况更快。 并且, 茎基的分化数目平均
为4, 显著高于叶和根, 分别为1.5和2.8[17]。 Mon-
amed-Yasseen[18]通过比较叶柄和花节在 MS培养基
及不同激素水平下不定芽数目和长度结果发现, 不
定芽数目和长度受TDZ和NAA影响, 两种外植体获
得的幼苗均能在大田条件下移栽成活。
5 栽培技术研究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许又凯等[3]分析了刺芫荽的营养成分并进行了
不同光照下该植物栽培生物量以及连作和新作的比
较试验。 结果表明: 刺芫荽在50%光照条件下生长
最好, 其次为25%光照, 100%光照(全光照)最差; 另
外, 刺芫荽连作产量减少 64%, 其原因主要是连续
种植中的根瘤。 根瘤危害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
异, 在云南思茅地区, 连作栽培的刺芫荽中只发现
少量根瘤, 对产量影响小于西双版纳。 在美国, 盆
栽出现根瘤但未见危害程度的报道[19]。 刺芫荽中蛋
白质、 氨基酸和微量元素(P、Mg、Fe、Mn、 Zn、Cu、 Se、I
和Mo)的含量高于栽培芫荽和茴香。
6 病虫害防治
刺芫荽抗病力强, 很少有病害发生, 但如阳光
少, 雾照大, 在遮阴多的地方会发生白粉病, 可用
15%的粉锈宁兑水 1000倍液喷雾, 虫害主要有蚜
虫, 可选用敌杀死、 吡虫啉、 抗蚜威、 蚜虱净等药
剂交替进行防治。 同时, 遇高温干旱天气要经常喷
水, 可减少蚜虫危害。
整个生长过程基本没有病害发生, 幼苗期偶有
蛞蝓危害, 只需用蜗克星拌土后撒施即可。 连作
后, 第二茬会发生线虫危害, 线虫侵入根部吸取汁
液, 使之形成根瘤, 造成株苗发黄, 生长不良甚至
死亡, 影响产量。 因此选地时必须避开前作为花生、
豆类的地块种植, 种一茬后应更换土地, 实行轮作。
7 结语
刺芫荽是一种药、 蔬两用的植物, 极具开发价
值。 随着人们返朴归真浪潮的兴起, 对刺芫荽的需
求量大大增加。 然而, 大部分地区仍然是采挖野生
资源为主, 对刺芫荽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 目
前针对刺芫荽的资源收集、 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程必强, 喻学俭.云南热带亚热带香料植物.昆明:云
南大学出版社, 1995: 122-123.
[2]王洁如, 龙春林.基诺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
研究.云南植物研究, 1995, 17(2): 161-168.
[3]许又凯, 刘宏茂.中国云南热带野生蔬菜.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002: 164-165.
25- -
2013年3月 第33卷第3期热带农业科学
[4]官 智, 崔宏伟 , 何延红.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
L.)挥发油的化学成份分析.云南热作科技, 1996, 19
(4): 16-17.
[5]叶碧波, 陈再智, 陈小娟, 等.刺芫荽抗菌作用的试
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7(4): 224.
[6] Chowdhury JU, Nandi NC, Yusuf M. Chemical con-
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of the leaves of Eryn-
gium foetidum from Bangladesh. Bangladesh J Sci
Ind Res. 2007, 42(3): 347-352.
[7] Banout J, Havlik J, Kulik M, et al. Effect of
solar drying on the compositon of essential oil
of sacha cilantro (Eryngium foetidum L.) grown in
the Peruvian Amazon. Journal of Food Process En-
gineering. 2010, 33: 83-103.
[8]Garcí MD, Sáenz MT, Gómez MA, et al.Topical an-
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phytosterols isolat-
ed form Eryngium foetidum on chronic and acute
inflammation models. Phytotherapy Research,
1999, 13(1): 78-80.
[9]Saenz MT, Fernandez MA, Garcia MD. Antiinflamma-
tory and analgesic progerties from leaves of
Eryngium foetidum L. (Apiaceae). Phytotherapy
Res.1997, 11:380-383.
[10] Alkfofahi A, Sallal AJ, Disi AM. Effect onEryn-
gium cretisum on the heamolytic activities of
snake and scorpion venom. Phytotherapy Research.
1997, 11: 540-542.
[11]黄 玲, 广枣园, 刘泽银.洋芫荽对胸膜炎模型大鼠
炎性 细 胞 因 子 的 影 响.中 药 新 药 与 临 床 药 理.
2000, 11(3): 156-192.
[12]谢淑芳.刺芫荽特性及栽培技术.农村实用技术 ,
2004, 12: 18-19.
[13]李志英, 徐立, 高贤玉.刺芫荽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
生.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 43(3): 496.
[14]Gayatri MC, Madhu M, Kavyashree R, et al. A proto-
col for in vitr regeneration ofEryngium foetidum
L. Indi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6, 5:
249-251.
[15] Arockiasamy S, Prakash S, Ignacimuthu S. Direct
organogenesis from mature leaf and petiole ex-
plant ofEryngium foetidum L. Biologia Plantarum,
2002, 45(1): 129-132
[16] Martin KP.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the herbal
spiceEryngium foetidum L. on sucrose-added and
sucrose-free medium without growth regulators
and CO2en ichment.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4
(102): 277-282.
[17]Martin KP. Efficacy of different growth regula-
to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Eryngium foetidum L. A rare medicinal plant. In
Vitro C ll Dev Biol Plant, 2004(40): 459-463.
[18] Moh med-yasseen Y. In vitro regeneration, flower
and plant formation from petiolar and nodal ex-
plants of cilantro (Ery gium foetidum L.). In Vit-
ro Cell Dev Biol-Plant, 2002938): 423-426.
[19] Ramcharan CC. A much utilized, little understood
herb. In : Janick J ed. Perspectives on new crops
and new uses. Alexandria, VA: ASHS Press, 1999:
506-509.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