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虎耳草春叶和秋叶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全 文 :贺安娜,伍贤进,李胜华,等. 虎耳草春叶和秋叶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24 - 227.
doi:10. 15889 / j. issn. 1002 - 1302. 2016. 01. 066
虎耳草春叶和秋叶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贺安娜1,2,伍贤进1,2,李胜华1,2,杨 曦1
(1.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怀化 418008;
2.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湘西药用植物与民族植物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怀化 418008)
摘要:以虎耳草的春叶和秋叶为材料,比较两者光合作用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为虎耳草采收利用提供依据。结
果表明:春叶和秋叶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日变量均呈双峰曲线,上午 10:00 达最高,13:00 出现“午休”,光合速率
的降低受非气孔因子限制;春叶与秋叶光诱导的时间一致;高温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影响很大,秋叶在 30 ℃以上净光合
速率降低更明显;秋叶的 Fv /Fm、Fv /Fo、qP、ΦPSⅡ和 ETR值都比春叶的显著或极显著升高,qN 值显著降低。秋叶具有
更强的光合能力,但秋叶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春叶。
关键词:虎耳草;叶龄;光合特性;有效成分
中图分类号:Q945. 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6)01 - 0224 - 04
收稿日期:2014 - 12 - 1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编号:13C728);植物学湖南省重
点建设学科项目。
作者简介:贺安娜(1981—),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
药用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E - mail:anna99102@ 163. com。
虎耳草为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缘、岩坡石
隙,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1],全草入药,可消炎、解毒,民间常
用于治疗中耳炎等病症。由于株叶优美,叶似虎耳,现多作为
绿化植物栽培。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含量很高,该类成分已被
《中国药典》收录,具有止咳、抗炎的功效[2],近几年研究发
现,虎耳草中所含的没食子酸有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3],有
关虎耳草有效成分及药理药效的研究逐步增多[4 - 6]。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它对环境的变化很敏
感,单一环境因子及多因子综合作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
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7 - 8],以往
的研究也发现同种植物不同叶龄的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
异[9]。虎耳草属典型的阴生植物[10],经过炎热强光的夏季,
植株发生了很大变化。作者所在课题组在之前的研究发现,
虎耳草在春季光合速率最高,有效成分含量则在冬季最
高[11],但相关性研究表明,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
量在室温和强光下积累较多,光合速率与有效成分含量呈显
著正相关[12]。有研究表明,植物不同叶龄的有效成分含量存
在较大差异[13],基于以往研究,初步判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
因是虎耳草叶龄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虎耳草春叶和秋叶的
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旨在了解虎耳草光合作
用及有效成分积累的特点,为虎耳草的采收和利用提供理论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岩白菜素对照品和没食子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鉴定所),经检查纯度为 98%以上。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净
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供试材料虎耳草为怀化学院生物园内栽培种,2012 年及
2013 年 3 月选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盆栽,每盆种植 3 株,共
15 盆。栽培用的塑料盆上口径为 22 cm,底部直径 15 cm,高
20 cm。置于湖南怀化学院生物园阴棚内(前期试验证明覆盖
1 层遮阳网是最适光照[14]),喷头常规洒水。分别于 2012
年、2013 年 4 月和 9 月对新长出的叶片进行挂牌标记。
1. 2 气体交换日变化测定
2012 年、2013 年 10 月下旬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从
08:30 至 17:30 每隔 1. 5 h 1 次,用 Li - 6400 光合仪(美国
LI - COR公司)进行测定,不同叶龄每个时间点测 10 张叶,
取平均值。每个材料测定在 15 min 内完成。记录净光合速
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 CO2浓度(C i)、
气温(Ta)等。
1. 3 光诱导时间测定
虎耳草叶片用锡箔纸包裹好,暗适应 1 晚,第 2 天上午
09:00 在室外测定,均采用室外生态因子。光诱导光量子密
度设为 500 μmol /(m2·s),由仪器配备的红蓝光源(6400 -
02B LED 光源)产生,每隔 5 min 计数 1 次,35 min 后停止
计数。
1. 4 净光合速率对不同温度的响应测定
选择晴朗的天气,上午 09:00 进行温度响应曲线测定,光
量子密度设置为 500 μmol /(m2·s),由仪器配备的红蓝光源
(6400 - 02B LED 光源)产生,叶面温度设置为 10、15、20、25、
30、35 ℃,由仪器自动控制。
1. 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用锡箔纸包裹好叶片,使叶片经 30 min 暗适应,测定原
初荧光(Fo)及暗中最大荧光(Fm)。叶片经自然光照[光量
子密度约 500 μmol /(m2·s)]诱导活化 30 min 后,测得稳态
荧光产量(Fs)及光下最大荧光(Fm),在关闭活化光的瞬间,
加上数秒远红外光,测定光下的最小荧光(Fo)。
1. 6 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测定
1. 6. 1 样品准备 2012 年、2013 年 10 月下旬采集虎耳草春
—422—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年第 44 卷第 1 期
叶及秋叶样品干燥至恒质量,粉碎并通过 120 目筛过滤。精
确称取 1. 0 g虎耳草粉末,甲醇提取,料液比为 1 g ∶ 25 mL,
装入 50 mL锥形瓶中,超声波提取 35 min,重复提取 1 次。所
得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约 5 mL,用甲醇定容至 25 mL的
容量瓶中。最后经 0. 22 μm 针孔滤膜过滤,取 1 mL 于 EP
管中。
1. 6. 2 色谱条件 使用 LC - 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
津)进行测定,色谱柱为 Agilent Eclipse XDB - C18(150 mm ×
4. 6 mm,5 μm)。流动相:甲醇 - 0. 1% 磷酸溶液(73 ∶ 29);
流速:1. 02 mL /min;检测波长 272 nm;柱温 25 ℃;进样量
20 μL。
1. 6. 3 标准曲线制备及回收率试验 准确称取岩白菜素标
准品 20 mg和没食子酸标准品 20 mg,以甲醇溶解制成浓度为
1. 00 mg /mL 的溶液,再使用移液枪将其浓度分别稀释为
0. 100 0、0. 080 0、0. 060 0、0. 040 0、0. 020 0 mg /mL,经
0. 22 μm 针孔滤膜过滤,置于超声波洗净的离心管中。按色
谱条件进样测定,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收率试
验中精密称定已知含量的虎耳草约 0. 50 g,分别加入适量的
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对照品,按供试品的制备的步骤提取。
1. 6. 4 虎耳草叶中岩白菜素及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取虎
耳草叶片干样 1. 0 g,按“1. 6. 3”节的方法准备,进样量
20 μL。按外标法以峰面积积分值计算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
的含量。
1. 7 数据分析
所测定结果取平均值和标准误,利用 SPSS 及 Excel 统计
软件进行分析与绘图。春叶和秋叶的生理生态差异采用 t 测
验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虎耳草春叶与秋叶的气体交换日变量
自然条件下,供试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双峰
曲线(图 1),上午 10:00 达最高,13:00 出现“午休”,下午
14:30 稍有回升,但仍低于上午。一天当中,春叶的净光合速
率和蒸腾速率均略低于秋叶,春叶和秋叶日平均值差异显著
(表 1),其中净光合速率值差异极显著。
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则在上午 08:30 最高,随
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低,在中午 13:00—14:30 降至最低点,
午后又有所回升。春叶的气孔导度除了 14:30 外,都要低于
秋叶。而一天中春叶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值除 14:30 外都略
高于秋叶。秋叶的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日平均值都极显著
高于春叶,春叶和秋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差异不显著。
判断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还是非气
孔限制,一般只根据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方向便可作出
正确判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表明气孔导度降低是主要
因素。10:00—13:00,虎耳草叶片气孔关闭,引起胞间二氧化
碳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但早上 08:30,气孔
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都最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
未达最高,下午 14:30 以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越来越低,
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却有所升高,说明影响虎耳草
叶片光合速率的不尽是气孔因子。
表 1 虎耳草春叶和秋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平均比较(n =10)
叶龄
净光合速率
[μmol /(m2·s)]
蒸腾速率
[mmol /(m2·s)]
水分利用率
(μmol /mmol)
气孔导度
[mol /(m2·s)]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μmol /mol)
春叶 4. 06 ± 1. 47 1. 20 ± 0. 434 3. 38 ± 0. 847 0. 103 ± 0. 068 289 ± 37. 2
秋叶 5. 39 ± 1. 43 1. 29 ± 0. 431 4. 18 ± 0. 806 0. 120 ± 0. 073 276 ± 36. 0
变化率(%) 24. 7** 6. 96* 20. 3** 14. 2** 4. 50
注:“* ”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表示差异极显著(P < 0. 01)。表 2、表 4 同。
—522—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年第 44 卷第 1 期
2. 2 春叶与秋叶光诱导时间的比较
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不是立即发生的,需要经过一
个光诱导过程,不同的植物、同种植物不同的光处理,光合作
用诱导期的长短差别很大[15]。从图 2 可知,虎耳草春叶和秋
叶净光合速率在 5 min 时差别不大,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净光
合速率逐步上升,至 25 min 后基本持平,两者光诱导所需的
时间一致,秋叶净光合速率高于春叶。
2. 3 春叶与秋叶光合速率对不同温度的响应
在控制光量子密度的条件下[500 μmol /(m2·s)],虎耳
草叶片对温度的响应呈单峰曲线,短时的低温对净光合速率
影响不大,秋叶整体高于春叶。当温度在 25 ℃左右时净光合
速率最高(图 3),秋叶为 6. 79 μmol /(m2·s),随着温度进一
步升高,净光合速率有下降趋势,高温对秋叶的影响更明显。
2. 4 春叶和秋叶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春叶的 Fv /Fm 及 Fv /Fo 值都
显著低于秋叶(表 2),其中 Fv /Fo 差异达极显著,Fv /Fo 的差
异程度大于 Fv /Fm,说明春叶的 PSⅡ传能效率的抑制比对其
光能转化效率的抑制更显著。春叶的 qP 值极显著低于秋叶,
说明春叶 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降低,qN 值与 qP 值的变
化相反,春叶激发能用于非光化学反应的耗散比例增大,这可
以保护叶片 PSⅡ反应中心因吸收过多光能而引起的光氧化
伤害。秋叶的 ΦPSⅡ和 ETR 比春叶极显著升高,秋叶有更高
的 PSⅡ光化学反应效率和更快的电子传递速率,更有利于光
合作用。
表 2 虎耳草春叶和秋叶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叶龄 Fv /Fm Fv /Fo qP qN ΦPSⅡ ETR[μmol /(m2·s)]
春叶 0. 773 ± 0. 012 3. 48 ± 0. 275 0. 292 ± 0. 051 0. 809 ± 0. 011 0. 290 ± 0. 052 36. 1 ± 6. 42
秋叶 0. 809 ± 0. 004 4. 65 ± 0. 042 0. 371 ± 0. 032 0. 778 ± 0. 023 0. 459 ± 0. 053 58. 7 ± 6. 37
变化率(%) 4. 45 25. 2** 21. 3** - 3. 83 36. 8** 38. 5**
2. 5 春叶和秋叶重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虎耳草中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5. 15 min 和 7. 99 min(图 4),理论板数均不低于 3 000。
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标准曲线结果见表 3,两者的相
关系数均达 0. 999 以上,回收率也可达 98%以上。
虎耳草中重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发现,虎耳草叶中岩白
菜素含量高于没食子酸(表 4),春叶的没食子酸和岩白菜素
含量分别为 1. 52、4. 82 mg /g,均极显著高于秋叶。
3 讨论
植物因素如叶片气孔导度、气孔阻力等是植物长期适应
多变的环境和土壤而形成的一类自身调节因素,主要通过环
境因子和土壤水分状况而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生理变
化[16 - 19]。从本研究来看,虎耳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
率呈双峰曲线,上午 10:00 达最高,13:00 出现“午休”,10:00
至 13:00 气孔导度也逐步降低,因此这段时间净光合速率主
要受气孔因素影响;午后气孔导度有所回升,净光合速率却进
一步下降,导致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缓慢升高,此时净光合速
率受非气孔因子限制。通过光诱导曲线和温度响应曲线可发
现,不同虎耳草叶龄光诱导所需的时间一致,说明不同叶龄对
光的敏感程度是一致的;短时的低温对光合速率影响不大,此
时光合速率有关的酶活性并没有受太多影响,这是虎耳草适
应低温环境了一种表现;高温对光合速率有负面影响,其中新
长出的秋叶受影响更明显。
PSⅡ是光合机构中对外界环境因子变化最敏感的部位,
—622—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年第 44 卷第 1 期
表 3 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标准曲线及加样回收率
标准品 标准曲线 相关系数
线性范围
(mg /L)
回收率
(%)
岩白菜素 y = 50 000 000x - 60 366 0. 999 1 10. 00 ~ 100. 00 98. 89
没食子酸 y = 100 000 000x + 96 303 0. 999 2 10. 00 ~ 100. 00 98. 91
注:“x”表示含量(mg /L),“y”表示峰面积。
表 4 虎耳草春叶和秋叶有效成分含量比较(n =3)
叶龄
没食子酸 岩白菜素
含量(mg /g) RSD(%) 含量(mg /g) RSD(%)
春叶 1. 52 2. 01 4. 82 3. 48
秋叶 1. 19 1. 56 4. 01 3. 03
变化率(%) 21. 7** 16. 8**
以往研究发现,植物经逆境处理后,Fv /Fm、Fv /Fo、qP、ΦPSⅡ都
显著降低,qN 呈上升趋势
[20]。本试验中,虎耳草秋叶的
Fv /Fm、Fv /Fo、qP、ΦPSⅡ和 ETR 值都比春叶显著或极显著升
高,qN 值显著降低,说明秋叶 PSⅡ反应中心内禀光能转换效
率和叶绿素 a /叶绿素 b 蛋白复合体 LHCP 到 PSⅡ的光能传
递能力较高;叶绿体吸收的光能用于有效的光化学转换的比
例增加,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升高,叶绿体吸收的光能用于非光
化学反应的耗散比例减少。这些叶片荧光参数的变化,表明
了秋叶光合能力较高。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在不同的季节存在较大差异。苏
春花等研究发现,阔叶箬竹冬季总黄酮含量最高,可溶性糖以
春季最多[21],这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途径不同有关。虎耳
草光合速率与有效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2],但本研究发现
光合速率高的秋叶,岩白菜素等有效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光合
速率低的春叶,这应该与岩白菜素、没食子酸代谢途径有关,
叶龄长有利于此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虎耳草春叶有较厚
的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秋叶栅海比则高[22],岩白菜素与没
食子酸合成积累在叶片中的组织化学定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虎耳草在春季和秋季均有旺盛生长期,夏季的高温和强
光、冬季的低温可导致虎耳草半休眠。综合上述,种植虎耳草
应抓紧春、秋两季的生长期,给予充足的肥水条件,采收则应
在夏冬 2 季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 34 卷:第 2
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5.
[2]覃容贵,龙庆德,范菊娣,等. 炮制对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及其止咳
抗炎作用的影响[J]. 中成药,2013,35(5):1027 - 1030.
[3]周 欣,陈华国,黄志金,等. 虎耳草抗前列腺癌生物活性部位筛
选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6):867 - 870.
[4]Chen Z,Liu Y M,Yang S,et al.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of Saxifraga stolonifera (L.)Meeb[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8,16(3) :1337 - 1344.
[5]周 美,陈华国,先 春,等. 虎耳草乙酸乙酯部位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7):1026 - 1029.
[6]周 欣,陈华国,黄志金,等. 响应面法优选虎耳草抗前列腺癌活
性部位提取工艺[J]. 中草药,2013,44(13):1768 - 1773.
[7]Ehleringer J R,Ceding T E,Helliker B R C. Photosynthesis atmos-
pheric CO2 and climate[J]. Oecologia,1997,112:285 - 299.
[8]戴宏芬,邱燕萍,袁沛元,等. 螺旋环剥对幼龄“桂味”荔枝果期光
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10,37(8):1241 - 1246.
[9]霍 宏,王传宽. 冠层部位和叶龄对红松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181 - 1186.
[10]贺安娜,袁雅威,梁云浩,等. 自然强光对阴生植物虎耳草光合
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0 - 14941.
[11]贺安娜,李胜华,谭晓利,等. 不同季节虎耳草的光合特性、岩白
菜素及没食子酸含量比较[J]. 中药材,2013,36(2):202 - 205.
[12]贺安娜,欧立军,李胜华,等. 虎耳草不同光温条件下光合特性
及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植物研究,2013,33(5):
587 - 592.
[13]钱正强,周金江,杨明挚. 不同年龄香桂叶精油含量及成分差异
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增刊):464 -
467.
[14]贺安娜,林文强,姚 奕. 遮荫对虎耳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J]. 植物研究,2012,32(6):657 - 661.
[15]张小全,徐德应. 杉木中龄林针叶光合作用对光斑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34 - 540.
[16]张力思,王 洁,艾呈祥,等. 外源 NO 对干旱胁迫下君迁子幼
苗光合作用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4,30(3):623 - 628.
[17]云建英,杨甲定,赵哈林. 干旱和高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
制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3):641 - 648.
[18]冯海萍,曲继松,张丽娟,等. 典型旱作区不同田间持水量对塑
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4,30(2):381 - 387.
[19]于惠琳,史振声,丛 玲,等. 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和粒用高粱光
合及生理响应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72 - 75.
[20]冯 强,胡 聃,李 娜. 典型城区与郊区环境大叶黄杨气体交
换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J]. 生态学报,2009,29(7):
3477 - 3484.
[21]苏春花,刘国华,王福升,等. 箬竹叶片活性成分含量的季节变
化[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9):2471 - 2476.
[22]贺安娜,谭晓利. 虎耳草不同叶龄光合特性及叶片结构比较
[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122 - 125.
—722—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年第 44 卷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