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湟源县麦类作物田旱雀麦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全 文 :《青海农技推广》2012年第 2期·植物保护·
湟源县麦类作物田旱雀麦
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812100 张生贵 湟源县和平乡社会经济服务发展中心
旱雀麦 (Bromus tectorum Iinn.) 属禾本
科,生于海拔 3000—4000m 的天然草地和农
田中,是农田中的重要杂草,特别是青稞地、
小麦地中较多。它的适应性强,耐寒、抗霜冻、
结实性能良好, 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近年
来,在湟源县发生呈上升趋势,对青稞和小麦
的稳产高产造成严重威胁。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面积大 全县小麦、青稞种植面积
266637km2,发生旱雀麦面积有 2133.3km2,为
害严重的有 1666.7km2。 主要集中在日月、寺
寨等浅、脑山地区的青稞、小麦田。 随着耕作
制度和抗药性的产生, 近年来旱雀麦发生呈
上升趋势。
1.2 发生程度重 据调查,寺寨乡发生面积
达到 l万亩以上,最高密度达到 230 株 /m2以
上,平均密度达到 78 株 /m2,严重地影响了小
麦和青稞产量
1.3 繁殖能力强 5 月份以后出苗的在小麦
(含杂草)密度大的地段则不分蘖,每株有小
穗数 14—49个,有效籽粒 92—300 粒。 如果
每株小麦平均按 45粒计,雀麦繁殖力则是小
麦的 2—8倍,成熟后的雀麦籽粒落到麦田,3
年后就会成灾。
2 原因分析
2.1 传播途径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2.1.1 本田感染 小麦和青稞收获期, 已有
30—40%的雀麦植株成熟而自然落粒, 加上
收割时的抖落, 约有 50—60%的雀麦种子留
落到本田。
2.1.2 种子传播 大多数农户播前对小麦种
子不进行筛选也是造成雀麦及杂草籽随种子
传播的主要原因,在脱粒时麦场,农具等都会
遗留雀麦种子,因此,未经机械精选的种子是
不安全的。
2.1.3 农肥传播 农民习惯用麦衣、 麦草
饲喂家畜,而且将槽底土杂物垫在圈棚内,个
别农户还将拔回的雀麦当作青饲料喂牲畜,
并将其粪便集中堆压在田边地头。 据试验观
察, 上述方法并未使雀麦种子完全丧失发芽
力, 将用雀麦种子饲喂过牲畜的农肥施用到
多年种植玉米和蔬菜的地块, 其田间也有雀
麦发生。
2.1.4 风雨传播 因雀麦种子较小, 容易随
风吹到相邻地界的四周。 暴雨形成地面径流
也把落在田边、地埂、沟道、路边的雀麦种子
冲刷到农田内,沉落在地块的低凹处。
2.2 人工防除不可行 旱雀麦比小麦和青
稞作物植株低,成熟期较早,且易脱粒,人工
难以拔除。 而且, 随着近年来劳务输出的增
37
《青海农技推广》2012年第 2期·植物保护·
共和县环湖地区农田鼠害
的发生及其防治
813000 徐慧 共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共和县环湖地区主要指青海湖南山以
北、青海湖南岸的湖滨区,包括倒淌河镇、江
西沟乡、黑马河乡、石乃亥乡等三乡一镇。 海
拔 3200-3350m,年平均气温 0℃,年降水量
在 330-400mm 之间, 主要集中在 5-9 月;年
均蒸发量在 1450mm 左右, 生长季 130-150
天,无绝对无霜期,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
温日差大。该地区是一个以牧为主,牧农结合
的地区,现有耕地面积 1.1 万 hm2,无水浇地,
常年播种面积在 0.9 万 hm2左右。 主要农作
物品种为生长期短的青稞、油菜、燕麦,除此
之外无其它农作物种植。
1 鼠害的发生情况
1.1 害鼠的种类 由于环湖地区特殊的地
域性, 该地区危害农田的害鼠主要分为地下
鼠和地面鼠两类。 地下鼠主要为高原鼢鼠(俗
!!!!!!!!!!!!!!!!!!!!!!!!!!!!!!!!!!!!!!!!
加,农村劳动力紧张,农田主要依靠药剂,人
工除草面积极为有限, 为旱雀麦的大量发生
提供机会。
2.3 药剂防治效果差 多年来,湟源县麦类
作物田对禾本科杂草的药剂防治主要采用
40%燕麦畏播前土壤处理, 这种方法对野燕
麦有明显的防效,但对旱雀麦基本无效。
3 综合防治措施
3.l 施腐熟有机肥料 用麦衣麦草、 碾麦场
土、畜圈粪堆(沤)肥时,一定要经过高温发
酵,使其充分腐熟,杜绝生粪直接施入。
3.2 合理轮作倒茬 对发生雀麦草的小麦、
青稞地块实行与油菜、马铃薯等作物轮作,经
过施用精喹禾灵除草和中耕锄草, 即可将雀
麦草除掉。
3.3 人工除草 人工除草有两个关键时期。
一是早春小麦返青期根据雀麦的特征, 结合
麦田人工锄草铲除雀麦草。 二是待小麦抽穗
后大部分雀麦也开始抽穗,其特征明显,易于
识别,宜连续拔除 2~3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期
拔除的雀麦部分种子已经成熟,具有发芽力,
所以拔除的植株不能乱扔在地边、 地埂或沟
道、路旁,要集中深埋或烧毁。
3.4 深耕灭草 作物收获后, 用拖拉机深
翻,将雀麦种子翻入土内 18cm以下。为有效抑
制其出苗,深翻一次后 30天内再进行浅耕。
3.5 农药防治 可用 7.5%“优先”水份散粒
剂 666.7m29.3—12.5 克, 兑水 15—30kg,茎
叶均匀喷雾。 应注意在小麦起身拔节后不得
施用,严格按推荐剂量、时期和方法施用,喷
雾时应恒速、均匀,避免重喷、漏喷或超范围
施用。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