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天然茶秆竹不同垦复措施的效果研究



全 文 :天然茶秆竹不同垦复措施的效果研究
肖书平
(明溪县瀚仙林业站 ,福建 明溪 365200)
摘要:对天然茶秆竹采取不同垦复措施后的出笋数 、成竹数 、成竹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1)不同年度的天然茶秆竹采
取相同的垦复措施 ,垦复效果一年比一年好;(2)茶秆竹林采取不同的垦复措施效果不同:采取劈山+全锄+施肥处理 , 2a
出笋数 10 995 株·hm-2 , 比其它 2 种措施提高 15.5%~ 16.0%。成竹数 7 455 株·hm-2 , 提高 20.5%~ 23.3%;成竹率
67.8%, 提高 4%~ 5.9%, 明显高于其它 2 种措施;(3)经过劈山+全锄处理的茶秆竹发笋个数和新竹株数与劈山处理的差
异不明显。
关键词:茶秆竹;垦复措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S795.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3)03-0075-04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clamation Measures of Natural Pseudosasa amabi lis
XIAO Shu-ping
(Hanxian Forestry Station of Mingxi County , Mingxi County , Mingxi 365200 , China)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same reclamation measure was adopted to the natural Pseudosasa amabilis in different
y ears , and the reclamation effect of every year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last y ear;(2)different reclamation measures were adopted to
the P.amabilis fo rest , and the effects w ith the measures were different , the shooting number was 10 995 trees/ hm2 with the treat-
ment of chopping hills+wholly hoeing+fertilization in 2 years , w hich increased by 15.5%~ 16.0% as compared w ith the num-
bers with other 2 methods.The adult bamboo number was 7 455 trees/ hm2 , which increased by 20.5%~ 23.3%;the adult bam-
boo rate was 67.8%, which increased by 4%~ 5.9%, and was higher than the rates with o ther 2 me thods;and(3)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 .amabilis shooting number and new bamboo number w ith the treatment of chopping hills+holly hoeing , and those with
the treatment of chopping hills weren t evident.
Key words:Pseudosasa amabilis;reclamation measure;effect
  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 Kengf.)属禾本科竹亚科茶秆竹属 ,又名沙白竹 、亚白竹 。广泛分布于湖
南 、江西 、福建和两广地区 ,集中栽培于广东怀集 、广宁 ,是我国南部地区典型的混生小径竹 ,是目前亟待开
发的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竹种 。茶秆竹竹笋富含 18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其营养丰富 、
风味独特 ,是天然保健食品。茶秆竹竹材通直 、节平 、坚韧 、弹性强 ,可作为编织 、家具 、钓杆 、滑雪杖等 ,用
材也可加工成胶合板 、竹浆造纸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我国也有近百年出口历史。因而茶秆竹是一种风味
独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竹种 。福建天然茶秆竹主要分布在明溪 、永安 、武平 、沙县等地 ,但是由于多方面
原因 ,大量的茶秆竹林仍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群众每年采笋而不加以抚育 ,林分结构极不合理 ,使整个
林分处于衰退状态 ,迫切需要研究野生茶秆竹林的改造和丰产培育技术 。本文通过对采取不同垦复措施
的天然茶秆竹出笋数 、成竹数 、成竹率等效果分析比较 ,从中得出茶秆竹最佳垦复措施 ,为茶秆竹林的抚育
提供科技示范作用。
1 试验地概况
1.1 气候条件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 ,地处东经 117°20′~ 117°40′,北纬 26°20′~ 26°40′,气候为中亚热带
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 17 ~ 18.4℃,最高气温 39℃,最低气温-8.5℃,年降水量达 1 600 ~ 1 900mm ,平
 收稿日期:2002-12-09;修回日期:2003-04-21
 作者简介:肖书平(1966-), 男 ,福建明溪人 , 明溪县瀚仙林业站工程师 ,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第 30 卷 第 3 期
2 0 0 3 年 9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30 No.3
Sep., 2 0 0 3
DOI :10.13428/j.cnki.f jlk.2003.03.023
均无霜期 250d ,多云雾 ,湿度较大 ,气候冷暖适中 ,日照较短 ,昼夜温差较大。
1.2 土壤条件
试验地设于夏阳乡的八仙架(俗名:苦竹坑),海拔 330 ~ 400m ,坡度 20°~ 30°;土壤为山地红壤 ,成土
母质为花岗岩 , pH值 4.5 ~ 5.8;土层厚度 100 cm以上 ,A+AB层 10 ~ 40cm ,腐殖质含量较高 ,土壤湿润 ,
较疏松。
1.3 试验林概况
该片茶秆竹林起源于 1995年的松杂林采伐迹地 ,原计划种植毛竹 ,当发现迹地上有零星分布的茶秆
竹(高 1 ~ 1.5m ,地径不到 1cm)蔓延生长时 ,即未实施更新造林 。迹地上野生茶秆竹经过 2 ~ 3a蔓延生
长 ,形成野生荒芜的茶秆竹林 ,立竹密度为 7 500 ~ 22 500株·hm-2不等 ,径秆很小 ,没有经济价值 。1998
年对部分荒芜竹山进行劈草抚育 ,到目前为止形成了绵延几百亩 ,胸径 5.0cm ,高达 10m 的旺盛生长的茶
秆竹林。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不同垦复措施试验设计
在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坡面上设置 2个区组 ,每区组设 3个小区 ,分别采取 A 、B 、C 3种不同的垦复
措施。样地号分别为:劈山清杂 A Ⅰ -1 、A Ⅱ-1;劈山清杂+全锄 BⅠ -2 、BⅡ-2;劈山清杂+全锄+施复合肥
(450kg·hm-2)C Ⅰ -3 、CⅡ-3 。样地面积为 20m ×20m 。
2.2 物候期观测
在不同的坡位(上 、中 、下坡和山凹)选定样竹 ,进行定株观测 。在发笋期 ,每 2天观测 1次 ,盛期每天
观测 1次 。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垦复措施出笋成竹效果比较
根据试验设计 , 1999年与 2000年的调查结果见表 1。由表中可以看出:(1)采取不同垦复措施的茶秆
竹林 ,其出笋数 、成竹数 、成竹率变化较大 。2a的 C处理(劈山+全锄+施肥),其出笋数 、成竹数和成竹率
均明显高于其它措施 。(2)1999年不同垦复措施的出笋成竹情况差异较大 ,C 处理平均发笋个数 9 750个
·hm-2 ,平均新竹 6 135株·hm-2 ,明显高于 A 、B处理 ,其发笋个数分别比 A 、B处理增加 11.3%、14.8%,
新竹株数分别比 A 、B处理增长 26.2%和 40.5%。而 A 、B 2种处理差异不大 。(3)2000年不同处理间也
存在着差异。A 、B两处理单位面积的平均发笋个数和平均新竹差异不大。C处理平均发笋数12 240个·
hm-2 ,平均新竹 8 760株·hm-2 ,明显高于A 、B处理 ,其发笋个数分别比 A 、B处理增加 24.8%和 22.5%,
新竹株数分别比 A 、B处理增加 25.3%、24.0%。(4)不同年度的茶秆竹林 ,虽采取相同的垦复措施 ,但发
笋数 、成竹率有明显差异 。2000年试验区竹林的发笋数 、成株数 、成竹率都比 1999年高 ,尤其成竹率明显
高于 1999 年 。在 A 处理中 , 2000 年的平均发笋数 、平均新竹数和成竹率分别比 1999 年高 12.0%、
43.8%、31.3%;B处理 2000年相对应指标分别比 1999年高 17.7%、61.9%、38.1%;C处理 2000年 3项
指标分别比 1999年高 25.5%、42.8%、19.3%。综合 2a的试验结果(表 2),A 处理与 B处理的发笋个数
和新竹株数差异不大 , 但 C 处理的发笋个数和新竹株数显著大于 A 、B 处理。其中发笋个数分别高
18.6%、19.0%,新竹株数分别高 1.8%、5.9%。这虽与密度(即留养母竹数)有一定关系 ,但主要是野生
竹林经过垦复后 ,密度效应一年比一年明显。从表中也可看出 ,野生茶秆竹林在改造初期 ,采用劈山与劈
山+全锄 2种措施差异不大 ,而劈山+全锄并施肥后 ,效果特别好。
2年间各处理各重复平均成竹数进行方差分析(见表 3),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F 值
=12.79>F0.05=9.55。
3.2 不同垦复措施新竹生长情况
不同垦复措施对新竹生长的影响 , 1999 ~ 2000年调查结果分别见表 4 、表 5。
·76·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30 卷
表 1 不同垦复措施的出笋成竹情况
样 地 密度/株·hm
-2
1999 年 2000年 试验处理
发笋数/个·hm-2 新竹株数/株·hm-2 成竹率/ %
1999 年 2000年 1999 年 2000年 1999 年 2000年
AⅠ -1 12900 11880 10005 12000 5625 8100 56.2 67.5
AⅡ-1 15360 13350 劈山 7500 7620 4080 5880 54.4 77.6
平均 14130 12615 8760 9810 4860 6990 55.5 72.6
B Ⅰ -2 17940 16875 8745 10230 4605 5925 52.7 57.9
B Ⅱ-2 16320 16740 劈山+全锄 8235 9750 4125 8205 46.3 84.1
平均 17130 16815 8490 9990 4365 7065 51.4 71.0
C Ⅰ -3 14400 14070 10500 11775 6345 8295 60.4 70.5
C Ⅱ-3 13860 14655 劈山+全锄+施肥 8985 12705 5910 10200 65.8 80.0
平均 14130 14295 9750 12240 6135 8760 62.9 75.3
表 2 不同垦复措施综合效果分析(2a)
样地号 立竹密度/株·hm-2 试验处理 发笋数/株·hm-2 新竹株数/株·hm-2 成竹率/ %
AⅠ -1 12390 440 733 275 458 62.5
AⅡ-1 14355 劈山 151 503 100 332 66.0
平均值 13380 296 619 188 395 63.8
B Ⅰ -2 17415 380 633 211 351 55.5
B Ⅱ-2 16530 劈山+全锄 180 599 124 411 68.6
平均值 16980 280 616 168 381 61.9
C Ⅰ -3 14235 446 743 293 488 65.7
C Ⅱ-3 14265 劈山+全锄+施肥 217 723 161 536 74.1
平均值 14250 332 733 227 497 67.8
表 3 不同垦复措施平均成竹数方差分析
误差来源 自由度 离差平方和 均方 F 值 F 0.05
组间 2 40629.00 20314.50 12.79* 9.55
组内 3 4764.50 1588.17
合计 5 45393.5
表 4 不同垦复措施的新竹生长情况比较(1999 年)
样地号 密 度/株·hm-2 试验处理 新竹数/株·hm-2
新竹生长
胸径/ cm 竹高/ m 单株秆重/ kg 秆产量/kg·hm-2
AⅠ -1 12900 5625 2.24 4.13 1.05 5906.25
AⅡ-1 15360 劈山 4080 2.50 4.44 1.34 5467.2
平均值 14130 4860 2.37 4.29 1.19 5783.4
B Ⅰ -2 17940 4605 2.33 4.24 1.15 5295.7
B Ⅱ-2 16320 劈山+全锄 4125 2.60 4.56 1.45 5981.3
平均值 17130 4365 2.46 4.40 1.29 5630.9
C Ⅰ -3 14400 6345 2.85 4.83 1.77 11230.7
C Ⅱ-3 13860 劈山+全锄+施肥 5910 2.89 4.86 1.82 10756.2
平均值 14130 6135 2.87 4.85 1.80 11043
·77·第 3 期 肖书平:天然茶秆竹不同垦复措施的效果研究
表 5 不同垦复措施的新竹生长情况比较(2000 年)
样地号 密 度/株·hm-2 试验处理 新竹株数/株·hm-2
新竹生长
胸径/ cm 竹高/ m 单株秆重/ kg 秆产量/kg·hm-2
AⅠ -1 11880 8100 2.42 4.31 1.25 10125
AⅡ-1 13350 劈山 5880 2.32 4.17 1.14 6703
平均值 12615 6990 2.37 4.24 1.20 8388
B Ⅰ -2 16875 5925 2.88 4.86 1.70 10073
B Ⅱ-2 16740 劈山+全锄 8205 2.27 4.12 1.05 8615
平均值 16815 7065 2.58 4.49 1.38 9750
C Ⅰ -3 14070 8295 2.89 4.85 1.97 16341
C Ⅱ-3 14655 劈山+全锄+施肥 10200 2.87 4.75 1.85 18870
平均值 14295 8760 2.88 4.80 1.91 16732
  由表 4 、表 5可以看出:(1)1999年C 处理的新竹平均胸径 2.87cm ,平均竹高4.88m ,平均单株秆材重
1.80kg ,分别比 A处理高 21.1%、13.8%和 51.3%,比 B处理高 16.7%、10.9%和 39.5%。而 A 、B处理
差异不大。(2)2000 年度 C 处理的新竹平均胸径为 2.88cm , 平均竹高为 4.80m ,平均单株秆材重为
1.91kg ,分别比 A处理高 21.5%、13.2%、59.2%,比 B处理高 11.6%、6.9%、38.4%。同样 A和 B处理
总体差异不大 。(3)2000年新竹整体生长状况较好 ,其平均胸径 、平均竹高及单株重均大于 1999年度措
施相同的新竹。综上所述 ,1999年和 2000年 ,A和 B处理总体差异不大 ,但 C 处理的效果要比 A 、B处理
好。野生茶秆竹林在采取相同垦复措施后 ,不同年度的新竹生长状况差异很大 ,2000年新竹生长更好 ,无
论平均胸径 、平均竹高 ,还是单株秆材重都要比 1999年大。由于竹类生长的特殊性 ,垦复后促进新竹大量
生长 ,改变了竹林结构及其生态环境。
4 小结
1999年和2000年 ,A(劈山)、B(劈山+全锄)处理的发笋个数 、新竹株数及新竹的平均胸径 、竹高单株
秆重相差不大 , C(劈山+全锄+施肥)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 A 、B处理 。由于垦复后促进了新竹大量生长 ,
改善了竹林结构及生态环境 ,使竹林生长一年比一年好 。
参考文献:
[ 1] 古定球.广东茶秆竹[ J].西南林学院学报 , 1993 , 13(4):256-259.
[ 2] 代全林 , 陈存及 ,肖书平 , 等.茶秆竹高生长模型的比较及组合选择[ J].福建林学院学报 , 2001 , 21(4):355-358.
[ 3] 陈存及 , 邱尔发 ,黄儒珠 , 等.毛竹春笋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J].竹子研究汇刊 , 1999 , 18(1):6-11.
[ 4] 黄树田.安吉竹种园茶秆竹引种报告[ J].竹子研究汇刊 , 1993 , 12(3):57-60.
[ 5] 张志达 , 刘红 ,李世东.中国竹林培育[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8.127-145.
[ 6] 曹福亮 , 楼崇.毛竹出笋与幼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J].竹子研究汇刊 , 1991 , 10(1):64-69.
[ 7] 黄克福 , 马炳杨.台湾桂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研究[ J].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4 , 14(4):291-294.
[ 8] 吴礼栋 , 林陈涛 ,何奇江 , 等.提高笋竹基地内涵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J].竹子研究汇刊 , 1998 , 17(4):75-78.
[ 9] 曹群根.毛竹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竹子研究汇刊 , 1996 , 15(3):58-56.
(上接第 42 页)
3)最佳热压工艺为 P1=4MPa 、P2=2MPa、P3=0.5MPa 、t1=6min 、t2=2min 、t3=5min 、T =140℃。
参考文献:
[ 1] 魏萍.油棕丝石膏刨花板的研制[ J].建筑人造板 , 2002 ,(1):28-30.
[ 2] 侯伦灯.油棕丝人造板的研制开发[ J].林业科技开发 , 1999 ,(4):24-25.
[ 3] 曾钦志.油棕丝制中密度纤维板的研究[ J].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8 , 18(2):170-173.
[ 4] 曾钦志.油棕丝中密度纤维板浸渍纸饰面热压工艺研究[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9 , 19(1):41-43.
·78·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3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