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斑茅分类地位的研究 `
周几耀辉 升’ (轻工业部甘蔗精业科学研究所 )
种一16,自有分类史 以来 ,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斑 6 0一 7 5 1 1 ,
称年茅一直 隶属天封一葺属
P i l im a i
7 56 0
, 大茎野生种 I 7J
斑茅蔗 , 学名 s . a r u n `il 力a e e um R e t z 。
L
.
)
19 2 5
, 国
6一 4
C o im b a t o r e 3 70 0
、
, 言 、 ,
D e滋 P a u n d a
小茎野生种有
’孔iw a 几
何兰掉物学家和育种家 eJ s w iet 首先提 出斑
茅作为甘蔗属的厂员不妥 , 应改隶为蔗茅属
s E感6 0 2 、 ,
u s 5 6二15一 s 、 1 5 7 6一 12 2 及 M . M o e n ta i 。 蔗
茅 属 的
rE ian th us
r
M ic hx ) S E S J 0 9 ;
E .P r o ce r九s : 、 K a l而p o n g Z夕4 4 ,
E
.大d n a s h u r o i : U S 5 6一 1 2二 3 ;
石. a r u n `动 ,“ e e u s ( R e t z )
斑 茅 新 学 名
seJ w iet
, 几 此后虽有些
分类学家不尽同意 eJ sw ie t 的意见 , 但往后
赞伺 者 愈来愈众 。 19 5 0 年 D ut t , .N L 和
J
.
T hu lj an um 哀ao 研究了保育于 印度科姆巴
托 浑 in m b at or “ ) 的活标本后发表论文进一
步肯定 eJ sw iet 的合理主张 。 如今国际甘蔗
技术学会甘蔗种质资源委员会公认的正是以
esJ w iet 的分袭为基础帅方法 。 我国对斑茅的
分类 仍沿用 30 年代前 的方法 。 笔 者利用
198 6
一
198 2年间赴
_美国学习的机会仔细考查
保育于美国农部甘蔗育种场的甘蔗属及其近
缘植物 , _ 通过观察 : 记载 、 比较 , 并把对斑
茅分类地位的认识报告于下 。
万.石e咫 a le n s e : ` u s 7 1一 12 2一 1, u必二 2 3 及
u s6 .-7 9一 2 等 。 回国后 , 相继以采 自云南的
小茎野生种及斑茅作观察 。 ’
结果与讨论
斑茅的植物形态
材料与方法
美国农部甘蔗育种场保育来 自世界各地
的甘蔗属及其近缘植物等许多种原 , 除甘蔗
属 ( as c ch a哪 L ) 外 , 还 有 白 茅 属
(娜 e r a t a ) , 硬穗属 ( S c le r o李t a hcy a ) , 河八王属 (aN r e铭a ) , 芒属 (M is c叮n t h u s ) 和蔗
茅属 ( rE吻 ht us ) 等 。 斑茅无性系 占有较大
比例 , 它们大部份来 自澳大利亚和印嗽尼西
亚 。 作 者`着重观察 的无性系有
I K 7 6一 9 9 , IK 7 6一 4 5 ,
及 T ho nr es s3 O83 等 ,
L J 7 6一 3 5 9 ,
I J76一 39 2 ,
U S 5 7一 4 4
这 些 均 已 定 名 为
.E ar un idn ac eu
s 。 观 察 的 甘 蔗属 有 热 带 种
斑茅为多年生草本 , 高大粗壮 , 直立丛
生 , 无地下茎 , 分孽强成茎多 。 植株高 2一 5
米 , 叶片扁平 , 线状披针形 , 长 60 一 1 50 厘
米 , 宽 3一 5厘米 , 先端渐尖 , 基部略窄 , 两
面光滑 , 边缘有小锯齿 , 中脉白而宽厚 , 叶
片基部沿中脉两旁毛群交错 , 或长或短 。 叶
片与叶鞘之间无 明显界限 , 既无叶耳 , 又无
肥厚带 。 鞘 口 大多有 毛 , 或稀 或密 , 毛长
3一 ; 厘米 , ` 范围 自 1厘来至整个翰口 , 但越
往基部越少。 叶舌带形平截 , 其上后部密生白色茸毛 。 茎示, 仅 1一 2 厘米粗 , ` 黄绿色 ,
充满髓质 , 即十足嘴心 ,’o 节间长 lr’0一 15厘
米 , 芽椭 圆形或长三角形 , 无芽翼 , 根点常
缺 , 偶见一行或半行根点 。 圆锥花序 , 大而
稠密 。 长` 30 止60 厘米 , 幅宽 5一巧 厘米 。 主
轴及花梗无毛 , 穗轴节间与穗柄被长毛 。 小
穗披针形 , 成对 , 一无柄一有柄 , 两桂花 ,
基盘小 , 被丝状毛 , 毛长约穗长的)卜 2 倍 。
第一颖 ( G )I 卵圆形 , 第二颖 (。 2) 披针
形 , 无柄小穗第一 、 二颖背面或光滑或被绒
* 撰写本文系戴耀波博士之建议 , 作者在美完成初稿后经其审阅 , 在此致以谢忱 。
一 4 一
毛 , 有柄小穗第一 、 二颖均披绒毛 , 第一外
俘 (G 3) 矩 圆形 , 第二外秤 (G 4) 顶端 芒 甚
短 , 约颖长的 1 / 10 , 内秤短小近方形雄蕊 3
枚 , 二室 , 柱头 二裂呈羽状 。
二 、 斑茅与甘蔗属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形
态比较
斑茅与甘蔗属野生种 (包括小蕊野生种
和大茎野生种 ) 和栽培种一热带种的形态比
较 (表 l) 看到斑茅 同甘蔗属野生种在花器
上有重要区别 , 前者有柄小穗第一 、 . 二颖背
部有 毛 , 第四颖 (第二外秤 ) 具短芒 , 而后
者既无 色也无芒 。 茎 节上芽的芽翼 , 根带上
根点行数 , 叶舌形态与 毛群 , 叶耳及肥厚带
的存否也有较大的差别 。 至于斑茅与 甘蔗属
栽培种— 热带种的差别则更人些 。 从形态比较可见 , 斑茅 与甘蔗属种虽有相近处 , 也
有一定差异 , 而且同少异多 。
云处火 斑 茅 野 生 种 栽 培 种小茎野 / !二种 大茎野生种 热带种( S . SP o n r . ) ( s . r o b us t溯 ) r& t犷八. )
花器 有柄小穗 背部有绒毛 无毛 无 毛 无 毛
第 一 、 二 颖 ( G I 、 短芒 无 芒 无 芒 无 芒
G Z)第二外俘 (G 4 )
茎部 茎径 ( c m ) l一 1 . 5 .0 4一 0 7 1 . 5一 2 . 5 2 . 5一4 . 5
芽 较小 ,无芽翼 芽翼窄 芽翼窄 较大 ,芽翼宽根点 1 行或无 常 2 行以 卜 2一 5 行 2 行以上
叶 叶 片 宽大光滑 ,中脉复面基部 细长 ,无毛 长宽 , 常有短毛 长宽 ,两面粗糙叶 舌 常密生绒毛 狭窄 ,无毛 狭窄 ,无毛 较宽 ,无毛
叶 耳 平截 , 卜后部密生长毛 或有或无 或有或无 常 有
肥厚带 无 有 有 有
无
.介处火 斑 茅 蔗茅属 尺 iP i idu 川 组 f E . s e e r R IP i id u m 毕 e e et s )E .P r o c e r u s E . 尺d n ` 7s h i r o i
花器 第一 、 二 颖 (G I 、 多 毛 多 毛 长 毛
G Z) 短芒 ,约颖长 1 / 6 短芒 ,约颖长 ] / 5 短芒 ,约颖长 1 / 3
第二外俘 (G 4)
茎 茎形 茎径 (c m ) 圆筒形 , 1 . 2一 1. 6 圆筒形 , 1 . 0一 1 . 2 圆筒形 , 1. 0节间长度 (c m ) 1 0一 12 12一2 0 l 0芽 椭圆或长三角形 ,无芽翼 卵形 ,无芽翼 ,圆形扁小 ,无芽翼根点 无或 1行 无 1行
叶片 宽度 ( e m ) 6一8 1 . 8 0 . 8一 1 . 2长度 (c m ) 1 30 12 0 10 0中脉正面基部 两旁毛群交错或有或无 两旁毛群交错 ,毛区 为叶 毛群交错 , 毛区 2一 6c m `
基 部 中脉两旁叶片狭窄 长 l / 2 仅有中脉仅有中脉
叶鞘 鞘 . 口 无 毛 毛多 而长 毛区仅 l 厘米鞘 背 光 滑 蜡粉多 57 毛
基 部 59 毛 59 毛
叶喉 叶 舌 细窄平截 ,其 上长毛 细窄平截 ,其 上长毛 细窄平截 ,其上长毛
叶 耳 无 无 无
肥厚带 无 无 无
一 5 一
三 、 斑茅与蔗茅属 RP Id iu m组种的形态
比较
国际甘蔗技师学会 甘蔗种质资源委员会
公认蔗茅属分成 2个组 , 即 R功l’d u nl 组和新
大陆组 。 R切人角班m 组产于旧大陆 , 它不同于
新大陆组 不仅在产 地 , 而 几有不 同的雄 蕊
数 。 前者甸朵小花均有雄蕊 3 枚 , 而后者所
有小花或有此小花仅有雄蕊 2 枚 。 斑茅与蔗
茅属 的种形态 比较 , 与 R IP id u m 组为适 当 。
所 观 察 的 .E s’ “ R iP idl’ “ m sP o ie 、 有
E
.尸 r o c e r u s , 石 . aK z, a s h i r o i 及 E
.
b e雌介le n s ` 】 .观
察表明斑茅 与它们在 形态 卜确实很相近 (表
2 )
, 从而推论斑茅在血缘 打 , j 它们 也是比较
接近的 。 廖兆周等人对 IJ’ 蔗属 5 个种 2 16 个
材料作过氧化物酶 I司工酶分析发现 什蔗属有
相似的 同 一l一 酶 i鸿塑 , 而斑 茅同 11酶酶带数
口 , 迁移率和分布均 与甘蔗不同 , 并提出斑
茅不宜划归甘蔗属 。 可 见 , 斑茅分归蔗茅属
是相对合理 。
四 、 斑茅与甘蔗属 、 蔗茅属的综合比较
18 9 6 年虎克尔 ( H o o k e r , J . D ) 指 出甘
蔗属 与蔗茅属的 仁要差别在于颖 卜的芒 , 前
者无芒 , 后者有芒 。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斑茅
一 直 隶 属 于 甘 蔗 属 , 称斑 茅 蔗 , 学 名
aS
e e h a r u m a r u n口i刀 a e e u m R e t z 。 1 9 2 5 年
eJ sw iet 对斑茅的归属提出异议 , 认为斑茅隶
属 于 甘蔗属 不妥 , 应 改为蔗 茅属 , 新学名
rE ia
n r h u s a r扮 n j i) Za c e u s ( R e t z ) J e s w i e t
。 争
论的焦点在于颖片上芒的有无 , 认为无芒的
把斑茅归甘蔗属 , 认为有芒的把它归为蔗茅
属 。 斑茅第二外秤 (G 4) 存 , 膜质 , 尖端芒
甚 短 , 约 小 穗 长 的 1 / 6 , 其 芒 长 度 与
.E be gn
a le ns 。 极似 。 此短芒也有称 “ 帽状 ” 或
,’ J/ 、尖头 ” 。 其实斑茅的芒正是处于有芒与无
芒的 中间状态 , 因此既有把斑茅分归 一甘蔗
属 , 也有 把斑茅分归蔗茅 属 。 为进一步 探
讨 , 现采 用 D ut t 区分 4 个属 (月蔗属 、 蔗
茅属 、 河 八王属 及硬穗属 ) 重要特征的方
法 , 再作属间综合 比较 。
1
、 花序与花器的比较 。
( l) 斑茅花序下花梗无绒毛 , 与蔗茅属
同 , 而甘蔗属均密生绒毛 。
( 2) 斑茅小穗的基盘毛不 比小穗长 , 与
蔗茅属 同 , 而甘蔗属则长达 2 倍以上 。
( 3) 斑茅无柄小穗第一颖 (G )I 背面光
滑或有软毛 , 有柄小穗第一 、 二颖背部有茸
毛 , 与蔗茅属同 , 而甘蔗属则无 。
( 4) 斑茅第 3 颖 (G 3) 有 中脉 , 与蔗茅
属同 , 而 1}`蔗属无 。
(5 ) 斑茅第 4 颖膜质 , 尖端芒甚短 , 介
f 计蔗属蔗茅属之间 。
D ut t 认为蔗茅属主要分类特征为芒和颖
背的茸 毛 E ir a nt h u S意为开毛茸茸的花 。 据
卜述 仁要特征把斑茅改隶蔗茅属 当是更为合
理 。
2
、 植株与茎秆的比较
( l) 蔗茅属常有发达刺毛 , 斑茅也有 ,
而 甘蔗属常无 。
( 2) 甘蔗属营养茎与花茎均有 , 蔗茅属
大多只有花茎 , 有些花茎 、 营养茎均有 。 斑
茅属于中间类型 。
( 3) 斑 茅籍 根株 无性 繁殖 , 与蔗茅 属
同 , 而甘蔗属不仅籍根株 , 也籍茎段繁殖 。
( 4) 斑茅的根点常 1 行 , 一与蔗茅属同 ,
而甘蔗属则多 2 行以 卜。
( 5) 斑茅的芽发育不够健全 , 萌芽力较
差 , 与蔗茅属同 , ’而甘蔗属不论野 生种或栽
培种其芽健全 , 萌芽力较强 。
3
、 叶的比较
( l) 斑茅叶着生处常有茸毛 , 与蔗茅属
同 , 而甘蔗属则常无 。
( 2) 斑茅叶舌 窄而平截 , 与蔗茅属 同 ,
而甘蔗属多为较宽的三角形或新月形 。
( 3) 斑茅无 叶节 , 蔗茅属大多无叶节 ,
而甘蔗属则有叶节 。
(下转第 1 7 页 )
— 6 —
表 7 收获期药剂防效和产量比较 (中区 )
药剂及亩用有效成份 亩有效 天 牛 防治效果 亩产量
(克 )茎数 为害率 ( %) (公斤 )
(株 ) ( %)
5 %甲拌磷2 5 0 4 82 2 7 .7 9 7 7 .5 7 93 73 .3
5 0 %辛硫磷 15 0 42 2 0 8.69 3 0 .2 1 4 637 .0
3 %吠喃丹 12 0 4 4 9 0 8.2 1 43 .0 02 3 3 0 .0
3 %地虫磷5 1 0 42 7 7 7 . 82 37 .12 4 9 6 8.0
对 照2 37 42 1 .4 42 2 9 0 .0
品种 : Co979 日期 : 1 9 9 8年 1 月 19 日 地点 : 前进农场平原分场
斤 ), 亩用 3% 吠喃丹 4 公斤 , 成本为 19 一20
元 。 ( 2 ) 中后期控制天牛为害效果好 , 成茎
率高 , 有效茎增加 。 如中区试验 甲拌磷的萌
芽率为 79 .4 2 % , 苗期总苗数为 5 1 10 条 , 有
效茎 4 8 7 2 条 , 成茎率为 95 . 34 % ; 吠喃丹的
萌芽率为 85 . 29 % , 总苗数 5 3 4 3 条 , 有效茎
4 4 9 0 条 , 成茎率为 84 . 0 4% 。 ( 3 ) 甘蔗茎重
增加 , 产 量好 。 5% 甲拌磷平均 一 茎重 为
.0 81 公斤 , 3% 吠喃 丹 的一茎 重 为 .0 74 公
斤 。
主要参考资料
1
.曾传芳 , 蔗根锯天牛的形态 、 生物学
和防治研究初报 。 19 79 年第一届全国甘蔗植
保学术讨论会材料 。
.2 前进农场生产科 , 锯天牛为害甘蔗情
况调查报告 。 19 8 8 年第五届全国甘蔗植保学
术讨论会材料 。
(上接第 6 页 ) 相 同处 , 也有相异处 。 相对地 , 与甘蔗属同
(4) 斑茅叶鞘基部粗毛不易脱落 , 与蔗 少异多 , 与蔗茅属 同多异少 , 尤 以分类主要
茅属同 , 而甘蔗属则易于脱落 。 特征为然 。 因此 , 斑茅从甘蔗属改为蔗茅属
4
、 解剖特征的比较 更加客观 , 更为合理 , 是分类工作深人一步
( l) 斑茅叶片有 4 种类型维管束 , 与蔗 的体现 。 19 2 5 年 , J es w ie t 对斑茅改属提 出
茅属同 , 而甘蔗属只有 3 种类型维管束 。 的主张 , 已为世界广大甘蔗科技工作者和国
( 2) 斑茅无硅细胞 , 只有木栓细胞 , 与 际甘蔗 技师学会甘蔗 种质资源委员会所接
蔗茅属同 , 而甘蔗属硅细胞与木栓细胞成对 受 , 建议在今后学术交流中斑茅采用新学名
存在 。 一 rE ia n t h u s a r u n dl’n a e e us (R e t z ) J e s w i e t 取
( 3) 斑茅 叶片下表皮有乳状突起 , 与蔗 : 消旧学名以免混淆 。
茅属同 , 而甘蔗属则无 。 参考文献 18 篇 (略 )
综上 比较 , 斑茅与甘蔗属 、 蔗茅属均有
一 17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