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茶秆竹生长规律及经营改造技术的研究



全 文 :文章编号:1001-7380(2002)05-0016-04
茶秆竹生长规律及经营改造技术的研究
欧建德
(福建省明溪县夏坊林业站 ,福建 明溪 365200)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1)“谷雨”至“立夏”是茶秆竹的出笋期 ,历时 40 d左右 , 在出笋后 10~ 25 d , 是出笋高峰期 , 约
占出笋总数的 71%~ 84%。幼竹高生长呈慢—快—慢 3 个阶段。(2)竹鞭垂直分布浅 , 一般在 0~ 30 cm 的土层中。
全劈 、全锄 、浅翻 、浅翻加施肥可明显促进竹鞭生长和笋芽分化 , 且以浅翻加施肥效果最佳。(3)立竹度与新竹数
量 、平均胸径 、平均高均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关系。(4)合理留笋长竹时间应为出笋盛中期。 施用发笋肥可
提高笋产量。(5)竹-阔叶树混交林经营应保留一些固氮树种和珍稀树种 ,清除“老狼木” 、“霸王木” ,对影响竹林繁
衍和发育的伴生树种要进行强度修枝。(6)野生茶秆竹林 , 应在留足新竹基础上采收春笋 , 积极进行抚育性采伐 ,
调整竹林结构 ,选择合适的垦复措施。(7)丰产竹林的合理年龄结构是1 ~ 3 年生立竹各占 1/3 ,或 1~ 4 年生立竹比
例为 3∶3∶3∶1。中下坡合理立竹数为 10 500~ 13 500 株/hm2 ,上坡为 15 000 ~ 16 500株/ hm2。
关键词:茶秆竹;笋期生长规律;竹鞭生长规律;经营改造
中图分类号:S795.1  文献标识码:A
Growth law and renovat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seudosasa amabilis McClure
OU Jian-de
(Xiafang Forestry Station in Mingxi County Fujian Province ,Mingxi 365200 , China)
Abstract:Through experimen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management and bamboo rhizome growth ,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bamboo shoot and wood as wild Pseudosasawere renovated.This paper also told about shoot growth law and rhizom growth laws
of Pseudosasa.The renovated-cultivation technique surely favored high production of Pseudosasa.
Key words:Pseudosasa amabilis McClure;Shoots growth law;Rhzome growth law;Renovated-cultivation
  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 McClure)属禾本科 ,
茶秆竹属[ 1] ,鲜笋微苦 、风味独特 ,竹秆节平 、坚韧 、
弹性强 ,可用于编织 、家具 、钓秆和滑雪杖等。本省
野生茶秆竹资源丰富 ,面积大[ 2] ,为加快野生资源的
开发利用 , 提高茶秆竹的科学经营水平 ,笔者于
1996 ~ 2001年进行了茶秆竹的生物学特性 ,笋 、竹两
用林经营技术试验与观测 ,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结果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分别设在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与夏坊乡
的天然茶秆竹林内 ,植被系统属亚热带阔叶林区域
的中亚热带阔叶林地带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 。
夏阳乡试验地海拔 300 ~ 350 m ,丘陵地形 ,年降
水量 1 700 mm ,年均气温 17.2 ℃,山地红壤 ,呈酸性
反应 ,坡向西北 ,坡度 20°,土层深厚 ,立地级Ⅰ类。
夏坊乡试验地海拔450 ~ 500 m ,丘陵地形 ,年降
水量1 680 mm ,年均气温16.9 ℃,山地红壤 ,呈酸性
反应 ,坡向东南 ,坡度 23°,土层深厚 ,立地级Ⅰ类。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笋期生长规律[ 1]  揭示出笋-幼竹生长规
律 、合理划分出笋各期 ,比较出笋各期成竹和退笋情
况 ,并探讨隔日采笋和茶秆竹纯林与竹-阔混交林
的出笋情况 。
2.1.2 竹鞭生长规律[ 1 ~ 3]  揭示竹鞭分布规律和
营林技术对次年侧芽分化及今后 2 a竹鞭生长的影
响[ 2 ,3] ;合理划分竹鞭年龄[ 2] ;研究鞭根分布深度 、
第 29 卷第 5 期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Vol.29 No.5
2002年 10 月 Journal of J iangsu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Oct.2002
收稿日期:2002-07-15;修回日期:2002-07-25
作者简介:欧建德(1970-),男 ,福建明溪人 ,工程师 ,学士 ,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粗度 、均节长与发笋大小的关系[ 1] 。
2.1.3 立竹度与生产力关系[ 4]  研究不同坡位立
竹度与新竹数量 、秆高和平均胸径的关系 ,提出竹林
经营合理立竹度 。
2.1.4 野生茶秆竹林垦复改造试验[ 5]  分析垦复
改造技术对次年新竹生长影响 ,比较垦复技术的好
坏 ,提出科学改造措施。
2.1.5 笋 、竹两用林经营技术试验[ 6]  进行留竹时
间 、采笋高度 、施用发笋肥与否试验 ,提出合理留笋
时间及施用发笋肥措施。
2.2 研究方法
2.2.1 发笋 、退笋 、笋-幼竹生长观测 发笋时间 ,
每天观测 1次 ,并设置小标签 、挂牌 ,进行发笋 、退笋
观测 ,同时测量不同发笋期成竹高度 、退笋数;与发
笋初期选择健壮笋标号 ,进行定株观测 ,每 2 d观测
其高 、生长状况 ,在生长盛期每天观测 1次 。
2.2.2 竹鞭系统结构调查 于竹林中布设 1 m×1
m样方 ,挖掘深度以不见竹鞭为宜 ,保持竹鞭原状 ,
然后按鞭龄记载各竹鞭鞭长 、鞭径 、节数 、均节长 、分
布深度 、壮芽 、弱芽 、笋芽 、空节芽 、鞭以及各鞭龄的
鞭长 、生物量 、各种芽数。
2.2.3 生物量测定 在标准地内进行每竹检尺 ,测
定胸径 、秆高 ,求算林分平均高和平均胸径 ,选择标
准竹 3株 ,连蔸掘起 ,对竹秆 、枝叶 、竹蔸分别进行称
重 ,进而计算各生物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笋期生长规律
3.1.1 出笋期划分 “谷雨”至“立夏”前后是茶秆
竹的出笋期 ,历时40 d左右 ,从 4月下旬开始 ,出笋
数量依时间而持续变化 ,开始 5 d 内 ,出笋数量少 ,
占总出笋数的 8.1%~ 11.7%,而后迅速增加;10 ~
25 d是出笋的高峰期 ,其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 71%
~ 84%;随后出笋数量明显下降 ,进入末期阶段 ,仅
占总出笋数的 7.4%~ 14.9%。在竹-阔叶树混交
林 ,主要伴生树种为枫香树 、拟赤杨的混交林中 ,茶
秆竹出笋时间较纯林推迟 5 d 左右 ,其出笋盛期和
末期亦相应推迟 ,但总体出笋时间相同 ,这可能是混
交林林下土壤较湿润 、温度较低的缘故 。因此 ,茶秆
竹笋期可划分为:出笋初期 10 d内为早期 ,10 ~ 25 d
为盛期 ,25 ~ 40 d为末期 。
比较茶秆竹纯林与竹-阔叶树混交林出笋情
况[ 1] ,发现竹-阔叶树混交林的出笋密度较纯林低 ,
总体笋个体较大。这主要由于竹-阔叶树混交林的
土壤养分更丰富 、生长潜力大。但阔叶树遮挡阳光 ,
影响竹林的光合作用 ,且竹林土壤温度较低 ,加上阔
叶树根系占据林地土壤空间 ,竹林立竹度低 ,影响了
竹鞭的生长和笋芽的分化 ,导致出笋密度低 ,故建议
在茶秆竹经营中应控制好混交林中的阔叶树比例 ,
以树冠投影面积占 20%较适宜 。注意保留一些固
氮树种和珍稀树种 ,对数量多 、盖度大 、影响竹林繁
衍和发育的伴生树种要进行强度修枝 ,缩小其冠幅 ,
对树冠庞大的“老狼木” 、“霸王木”和老弱病残木 ,要
及时清除。
3.1.2 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竹笋出土到成竹整
个高生长 ,呈现慢-快-慢 3个阶段 。出土最初 15
d生长缓慢 ,日均生长 3 ~ 7 cm ,最大日生长量为 36
cm ,以后生长量又下降 ,末期日均生长量仅 3 cm ,至
6月笋壳全部脱落 ,高生长完全停止。幼竹生长期
为 50 ~ 60 d 。
3.1.3 出笋时间与退笋和成竹高度关系 从观察
结果[ 1]看 ,不同出笋期其退笋率和幼竹高度有很大
的差异 ,早 、盛期的退笋率低 、成竹率高 ,而末期的退
笋率高 ,成竹较矮。在茶秆竹丰产林经营中应合理
确定留笋养竹时间 ,保证丰产林结构中所需的留养
新竹的数量和质量 ,及时采挖末期萌发的笋及退笋 ,
增加竹笋收入。
3.1.4 挖笋与否和出笋数量的关系 隔天挖笋和
不挖笋样地其出笋数量多出 43.8%,且可延长出笋
时间 5 d左右[ 1] ,说明挖除前面笋 ,使母竹养分集中
到下一个笋芽上 ,可促进笋芽分化萌发成笋 。这一
特性有利于把茶秆竹当作笋用林集约经营以获得高
产稳产 。
3.2 竹鞭生长规律
3.2.1 竹鞭分布规律 茶秆竹竹鞭分布较浅 ,主要
分布在 0 ~ 30 cm 的土层中 ,统计 9个样方数据[ 2]知
道:分布在 10 cm 以上竹鞭长度 1 986.7 cm , 占
15.7%;分布在 11 ~ 20 cm 土层中占 54.6%;在 21 ~
30 cm土层中占 21.6%;在 31 ~ 40 ,41 ~ 50 cm 土层
中分别占 6.2%和 1.9%。建议在改善土壤结构方
面宜浅翻 ,合理深度以不超过 30 cm为好 。
3.2.2 鞭龄的划分 从调查结果[ 2]来看:1龄竹鞭
壮芽数较少 ,2 ~ 3龄竹鞭壮芽数最多 ,4龄以上竹鞭
壮芽数不断下降 ,呈现单峰曲线 。茶秆竹 2 ~ 3 龄竹
鞭生理代谢旺盛 ,壮芽大量萌发成笋芽 ,并发笋长
竹 ,少数形成岔鞭 。随着鞭龄继续增加 ,生理机能下
17第 5 期 欧建德:茶秆竹生长规律及经营改造技术的研究
降 ,少数 1龄鞭有笋芽萌发 ,但绝大部分笋芽发生在
2 ~ 4 龄 ,且以 2 ~ 3 龄为多 ,占年笋芽数的 73%以
上 ,1 ~ 3龄鞭的鞭径 、均节长较 4龄以上的鞭明显
提高 ,且以 1 ~ 2龄的竹鞭质量最优 ,这是由于近年
来竹林抚育管理的缘故。茶秆竹竹鞭年龄的划分应
以1龄为幼龄鞭 , 2 ~ 3龄为壮龄鞭 , 4龄为中龄鞭 ,5
龄以上为老龄鞭 。竹鞭具有吸收 、输导 、贮存养分和
抽鞭 、孕笋 、长竹的功能 ,故在茶秆竹丰产经营过程
中应保留 1 ~ 3龄的幼 、壮龄竹鞭 ,以利于养鞭发笋 ,
伐除 5 龄以上老竹。同时清除老竹鞭 ,拓展地下竹
鞭生长空间的周期以 3 ~ 4 a为宜。
3.2.3 鞭根分布深度与鞭径 、均节长 、笋地径之间
的关系 统计分析结果[ 1] 表明:不同土层间鞭径无
明显差异 ,但均节长和发笋地径差异极显著 ,土层较
深的均节较长 ,发笋个体较粗 ,反之亦然 。这是由于
试验地土壤浅层板结 ,树桩头 、老竹蔸 、石头等“三
头”浅层分布多 ,影响浅层竹鞭生长 ,导致节短节密 ,
竹鞭质量差 ,萌发的笋小 、笋弱 。在茶秆竹丰产经营
中 ,应及时清理“三头” ,疏松土壤。每年 6 ~ 8 月劈
草埋青 ,增加土壤有机质 ,防止土壤板结 。
按照不同鞭径 、均节长分级抽取30个鞭笋系统
调查 ,分析结果[ 1]表明:不同鞭径 、均节长的竹鞭萌
发的笋体大小差异显著 ,鞭粗 、节间长的竹鞭的笋体
就大;反之 ,节密 、鞭细的笋体小。在调整鞭系结构
中应及时清除老鞭和节密 、鞭细的弱鞭 ,保留鞭粗 、
节疏的壮鞭。
3.2.4 营林技术与竹鞭生长关系 试验结果[ 3] 表
明:营林措施均或明显促进次年地下鞭的笋芽和壮
芽分化;亦可提高今后 2 龄竹鞭质量 ,促进竹鞭伸
展 ,提高生物量 ,促进今后 2龄的笋芽和壮芽分化 。
以浅翻加施肥的效果最佳 ,浅翻次之。
3.3 立竹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按照数学模型进行多项式回归结果[ 4]表明:不
同立地的立竹度均与新竹数量 、平均胸径 、平均高存
在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 ,说明在一定密度范
围内 ,新竹数量 、平均胸径 、平均高随立竹度加大而
增加 ,超过一定范围后 ,随立竹度增加而逐渐趋于下
降。通过计算极值点[ 4]后综合考虑 ,上坡的合理立
竹数为15 000 ~ 16 500株/hm2 ,中下坡应为10 500 ~
13 500 株/hm2 ,这是由于上坡茶秆竹较细 、较短 、冠
幅小 ,较高的立竹度可增加叶面积 ,增强利用太阳能
的能力。总之 ,在茶秆竹丰产经营中应通过采笋 、留
竹 、抚育性采伐等措施调整好立竹度 ,而且不同坡位
的合理立竹度不尽相同 ,应区别对待 。
3.4 野生茶秆竹垦复改造技术
试验结果[ 5]表明:对出笋数量 、新竹数量 、平均
胸径 、平均高 、总生物量 、总秆鲜重 、单株秆重 、竹秆
总重占总生物量比值的影响好坏高低顺序均为:浅
翻加施肥>浅翻>全劈 、全锄 ,全劈与全锄之间无明
显差异;施肥可明显提高成竹率;对总枝叶重的影响
为浅翻加施肥>浅翻>全锄>全劈 ,说明浅翻加施
肥 、浅翻 、全劈 、全锄等改造措施均是野生茶秆竹复
壮改造的有效手段 ,且效果好坏顺序为:浅翻加施肥
>浅翻>全锄>全劈。
在野生茶秆竹垦复改造中不宜进行全面封山禁
笋 ,应根据合理立竹度的要求和竹林年龄结构的现
况 ,合理确定新竹留养数量 ,留足新竹数量后应及时
采收竹笋增加竹林收入 ,并积极进行抚育性采伐 ,采
小留大 、采劣留优 、采密留均 、采伐老龄竹 ,使得竹林
结构趋于合理 ,整齐度和均匀度进一步提高 ,改善竹
林结构 ,进一步加快竹林复壮速度。同时 ,根据林分
状况和经济实力加以选择采用垦复措施。实施野生
竹林复壮生产中以头年浅翻加施肥 ,2 ~ 3 a全锄的
垦复改造组合为优 。
3.5 茶秆竹笋 、竹两用经营技术
分别进行留笋长竹时间 、不同采笋高度和施用
发笋肥与否试验 ,结果[ 6] 表明:留笋越早 ,其笋数量
越小及产量越小 ,反之提高 。但出笋末期留笋长竹 ,
新竹数量不足且新竹弱小 ,妨碍竹林的持续发展。
合理留养时间应为出笋盛中期 ,不仅明显增加笋量 ,
而且留养新竹质量无明显影响;不同出土高度采笋
影响笋数量及产量 ,出土越高 ,出笋数量越小 ,反之
则数量多 。合理的采收高度还应考虑到春笋质量;
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施用发笋肥可明显增加采笋
数量及笋产量 ,对新竹平均胸径无显著影响。
4 小结与建议
(1)茶秆竹是优良的笋竹两用的竹种 。笋期划
分:出笋初期 10 d内为早期 ,10 ~ 25 d为盛期 , 25 ~
40 d为末期。早 、盛期的退笋率低 、成竹较高;而末
期退笋率高 ,成竹弱小。幼竹高生长遵循慢-快-
慢 3个阶段。
(2)茶秆竹竹鞭垂直分布浅 ,绝大部分在 0 ~ 30
cm的土层中 。竹鞭年龄划分:1 龄为幼龄鞭 , 2 ~ 3
龄为壮龄鞭 ,4龄为中龄鞭 ,5龄以上为老龄鞭。全
劈 、全锄 、浅翻 、浅翻加施肥可明显促进竹鞭生长和
18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第 29 卷
笋芽分化 ,且以浅翻加施肥效果最佳。
(3)茶秆竹立竹度与新竹数量 、平均胸径 、平均
高均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关系。不同坡位的
合理立竹度不尽相同 ,应区别对待 。
(4)浅翻加施肥 、浅翻 、全锄 、全劈等垦复改造措
施均是野生茶杆竹复壮的有效手段 ,且效果大小顺
序为:浅翻加施肥>浅翻>全锄>全劈 。
(5)茶秆竹合理留笋长竹时间应为出笋盛中期 。
施用发笋肥可提高笋产量 。合理的采笋高度是茶秆
竹经营的重要技术之一。
(6)竹-阔叶树混交林经营应保留一些固氮树
种和珍稀树种 ,清除“老狼木” 、“霸王木” ,对影响竹
林繁衍和发育的伴生树种强度修枝 ,使得阔叶树比
例适宜。
(7)野生茶秆竹林复壮改造 ,应在留足新竹基础
上采收春笋 ,积极进行抚育性采伐 ,调整竹林结构 ,
同时根据林分状况和经济实力选择使用垦复措施组
合。
(8)在茶秆竹丰产经营中 ,合理年龄结构是 1 ~
3年生竹株各占有 1/3 ,或 1 ~ 4年生竹株比例为 3∶3
∶3∶1。中下坡合理立竹数为 10 500 ~ 13 500 株/
hm
2 ,上坡为 15 000 ~ 16 500 株/hm2 。清除老竹鞭周
期以3 ~ 4 a 为宜 。
(9)茶秆竹经营要素是立地条件 、经营措施和年
龄结构。可通过立地控制 、密度控制和年龄控制实
现茶秆竹的丰产培育。
参考文献:
[ 1]  欧建德.茶秆竹笋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J] .西南林学院学
报, 2000 , 20(4):209-212.
[ 2]  欧建德.茶秆竹竹鞭生长规律的研究[ J] .江苏林业科技 ,
2001 , 28(3):23-24.
[ 3]  欧建德.茶秆竹营林技术与竹鞭生长的关系[ J] .林业科技开
发, 2000 , 14(3):46-47.
[ 4]  欧建德.野生茶秆竹立竹度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J] .中国林
副特产 , 2001 , 59(1):10-11.
[ 5]  欧建德.野生茶杆竹林垦复改造试验研究[ J] .竹子研究汇刊 ,
2002 , 21(2):41-47.
[ 6]  欧建德.茶秆竹笋竹两用经营技术研究[ J] .经济林研究 ,
2002 , 20(1):32-33.
·征订启事·
欢迎订阅 2003年《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杂志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分院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
本刊是历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00年获全国林业核心期刊第 8名;199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7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成为首批入编科技期
刊 ,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目前发行范围已覆盖全国 。
《林业科技》及时报道林业科研前沿动态 、广泛介绍生产实际经验 ,且包容了南北方林业的一切发展及研
究动态 。其内容包括:采种育苗 、更新造林 、园林绿化 、森林经营 、调查设计 、森林防火 、病虫害防治 、林业机
具 、木材采运 、木材加工 、林产化学 、野生动物繁殖利用 、林副特产多种经营 、林业经济 、企业管理 、世界林业科
技以及有关的边缘学科等 。适于高等院校 、科研单位 、管理部门 、林业企业的技术人员 、管理干部 、技术工人
以及林业专业户阅读 。
《林业科技》杂志为双月刊 ,全年 6期 ,每期单月 25日出版 ,16开本 , 64页 ,单册定价:3.00元 ,全年订价
18.00元 。欢迎读者到各地邮政局 、所或直接向编辑部订购。
本刊代号:14-27 编辑部地址:哈尔滨市哈平路黑龙江省林科院 电话:0451-6602476
19第 5 期 欧建德:茶秆竹生长规律及经营改造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