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绿绒蒿 喜马拉雅的传奇



全 文 :14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绿绒蒿
喜马拉雅的传奇
152016.4 森林与人类
大部分绿绒蒿一生只
开一次花,这种特殊
的习性是适应高山极
端自然环境长期进化
的结果。青海三江源
地区,阿尼玛卿山垭
口,这株多刺绿绒蒿
正在努力绽放,有的
花朵已开过,有的还
在含苞待放中。远处
是阿尼玛卿雪山冰川。
摄影/董磊(IBE)
16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撰文/徐波
摄影/董磊 等
“绿绒蒿”,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它
花型硕大、色彩艳丽、姿态优美,是喜马拉
雅地区众多高山植物的明星物种,也是著
名的观赏花卉。在西方园艺界,它被称为“喜
马拉雅蓝罂粟”,家喻户晓。在中国,了解
它的人不多,仅限于部分植物学者及往来
于西南山地或者青藏高原地区的观花爱好
者。是的,绿绒蒿是一个美丽多样,甚至
有些神秘的高山花卉,与人们熟悉的罂粟、
虞美人是近亲,但绿绒蒿更加桀骜孤高。
传奇的植物学发现史
欧洲人把绿绒蒿称为“喜马拉雅蓝罂
粟”,这个名字的背后蕴藏着传奇的植物
学发现史。
1814年,法国植物学家路易斯·维古
尔(Louis Viguier)发现“生物分类学之父”
卡 尔· 林 奈(Carl Linnaeus) 早 在1753年
命名的“西欧罂粟”的雌蕊具有明显的
棒状花柱,有别于其他已知的罂粟,于
是,以西欧罂粟为模式,建立了一个新属
“Meconopsis Viguier”,中文名为“绿绒蒿
属”,西欧罂粟改名为西欧绿绒蒿。在西
欧湿润的丘陵地带,从大不列颠群岛到伊
比利亚半岛、比利牛斯山及法国中央高原
等地,几乎随处可见黄色至橙黄色的西欧
绿绒蒿。
1824年,瑞士植物学家奥古斯丁·彼
拉 姆 斯· 德 堪 多(Augustin-Pyramus de
在阿尼玛卿山的一处
垭口,人们扬撒风马
纸向山神祈福。地面
的岩石缝隙中,一朵
蓝色的多刺绿绒蒿在
阳光下绽放。
摄影/牛洋
172016.4 森林与人类
Candolle)基于“植物猎人”在喜马拉雅
山南侧尼泊尔中部采集的标本,发表尼泊
尔绿绒蒿。这是绿绒蒿属在亚洲的第一个
代表种,也使绿绒蒿属由一个分布仅限西
欧的属,变为西欧-喜马拉雅地区间断分
布的属,属内种数也由1个种变为两个种。
19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的西方传教
士、探险家和“植物猎人”涌入喜马拉雅
地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其中一些
标本经过当时世界顶级的植物学家研究后
被证实是振奋人心的新物种。20世纪,英
国人欧内斯特·威尔逊(Ernest Wilson)、
乔治·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及金登·沃
德(Kingdon Ward)等分别来到喜马拉雅
山脉另一侧的中国西南山地进行植物收
集,采集和发现了大量新物种,如极具观
赏价值的黄杯杜鹃、高穗报春、橘红灯台
报春、天蓝龙胆、帝王百合以及具有蓝色
花朵的绿绒蒿——藿香叶绿绒蒿。其中,
金登·沃德在其40多年的“植物猎人”生
涯中,先后20多次完成中国-喜马拉雅及
东南亚广袤地区的植物探险之旅,发现包
括绿绒蒿在内大量的植物新种,并成功引
种许多观赏花卉。在他所著的《蓝罂粟的
故乡》中记录 :“喜马拉雅山巨大的山体
滋养着数不尽的杜鹃、报春、龙胆等,以
及具有蓝色梦幻花朵、令人魂牵梦绕的蓝
色罂粟。”由此“喜马拉雅蓝罂粟”声名
远扬,也让东方神秘的喜马拉雅高山花园
为世人知晓。
理查德·卡尔·施密特公司(Richard Carl Schmidt Co.)
1905年绘制的全缘叶绿绒蒿的彩图(上)。现珍藏于英国邱园
植物标本馆。
1909年,园艺学杂志《园丁纪事》(The Gardeners
Chronicle)报道了英国谢菲尔德市托特利厅花园(Totley
Hall Gardens)成功引种栽培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的故事(下)。
供图/杨福生
18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一生只开一次花
“绿绒蒿”的名字最早见于1936年刘
瑛先生发表在《中国植物学杂志》上的一
篇文章《中国之绿绒蒿》。1956年,中国
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先生编著的《经
济植物手册》也沿用了“绿绒蒿”这一称呼,
列举18种绿绒蒿可做观赏植物。两位先生
均未交代“绿绒蒿”名字的由来,我猜测
可能在1936年之前就有这一称呼,但需要
求证于民国时期的植物分类学和园艺学杂
志,难度极大。
从字面来看,“绿绒蒿”可以理解为
“绿色的叶子上面具有绒毛的蒿子”,虽然
不够严谨,但也能说得通。某些绿绒蒿的
茎上被毛
雄蕊
花粉
子房
子房横切面
未成熟的果实(放大)成熟果实
(自然大小)
毛的表面(放大)
种子(自然大小)
尼泊尔绿绒蒿是基于
一份采自尼泊尔的标
本命名的,发表于
1824年,是发现的
第一种真正的绿绒蒿。
这张手绘图展示了尼
泊尔绿绒蒿的诸多细
节。供图/徐波
192016.4 森林与人类
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成熟,要经历若干年
的营养生长,才有可能开一次花结一次果、
散播种子,完成一个生活史,然后植株彻
底死去。这种特殊的生活史是经过多年的
野外观测才发现的——起初国内植物学者
误以为绿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大部分绿绒蒿一生只开一次花。这种
特殊的习性是适应高山极端自然环境长期
进化的结果。大多数绿绒蒿主要生活在高
海拔的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高山极
端气候条件与低海拔不同,它们只能“节
衣缩食”,在灌丛中、草丛下或石隙间,
在高山短暂的生长季节里隐忍地生活,努
力吸收光与热,顽强地汲取大地的水分与
叶子的确类似于菊科的蒿子,比如椭果绿
绒蒿有一个俗名就是“裂叶蒿”。至于“绒”,
应该指绿绒蒿属植物茎、叶常密被刚毛、
硬刺或绒毛。亲眼见过绿绒蒿的花友一定
会被蓝色、紫色、黄色等艳丽夺目的花朵
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驻足欣赏,以至想
靠近来一次亲密接触,却被绿绒蒿一身或
狰狞或粗糙的硬刺或者长绒毛所吓退。
根据2008年最新修订的《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Flora of China)中的描述,绿绒
蒿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较之前的记载更
准确地强调了大部分绿绒蒿种类是多年生
一次开花——需要经历多个生长周期,才
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史;绿绒蒿从一颗
绿绒蒿属植物高矮不
一,在低海拔的林下
或林缘地带,绿绒蒿
植株高大,多分枝。
随着海拔升高,到了
高山灌丛、草甸及流
石滩,绿绒蒿的茎变
矮且不分枝,最后发
展为无茎而为基生花
葶。从全缘叶绿绒蒿
的外形,就可以判断
它生长的地方海拔不
低。摄影/舜尧
20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矿物质,伴随四季轮回,艰辛地完成一个
又一个生长周期,积蓄能量等待属于它们
的高光一刻。在沉寂多年之后,赢来唯一
的开花机会,盛开出绚丽的花朵。烈日下,
寒风中,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肆意绽放。
绿绒蒿属植物高矮不一,高大的可达
2.5米,矮小的不及10厘米。在低海拔的
林下或林缘地带,绿绒蒿往往具有高大的
分枝。随着海拔升高,到了高山灌丛、草
甸及流石滩,生境发生变化,绿绒蒿的茎
变矮且不分枝,最后发展为无茎而为基生
花葶。随着茎的变化,叶子也相应发生变
化,从兼具基生叶和茎生叶,到无茎生叶
仅有基生叶。我们通常认为低海拔高大的
种类更原始,高海拔较矮小的种类更进化。
绿绒蒿属植物根的类型分为主根和须根两
类。须根的种类大多数生长在海拔相对较
低的林下或林缘,比较原始。主根的种类
分布海拔相对较高,通常被认为是比较进
化的类群——伴随海拔的升高,环境会变
得越来越干旱,根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在高山草甸或者灌丛的种类,主根通常膨
大成萝卜状,在石砾草坡或流石滩上,主
根会变得肥厚而延长。
绿绒蒿的花朵硕大而美丽,通常呈碗
状或碟形。花序变化比较多,从大型的伞
状或总状圆锥花序,到具苞片的总状花序,
到无苞片的总状花序,至特化成单花的基
生花葶。其中,大型伞状花序、总状圆锥
花序及总状花序的花朵开放顺序是自上而
下逐一开放 ;而单花的种类,靠近中央的
花葶先抽出开花,边缘的花后开放。绿绒
蒿的花色丰富多样,不仅有蓝色、蓝紫色、
紫红色、粉红色、红色、酒红色,还有黄色、
硫磺色、白色、稀巧克力色等等。需要说
明的是,绿绒蒿属植物不仅各个种之间花
色多变,而且每个种内花色也会随着生境
或者栽培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新种不断发现
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区是绿绒蒿的集中
分布地,但这里究竟有多少种绿绒蒿?又
都在哪里分布?这个问题到现在还非常难
回答。
首先,几乎每年都有新种绿绒蒿发表。
1979年出版的《云南植物志》记载全世界
共有45种绿绒蒿,1999年出版的《中国植
物志》记载共有49种,2008年出版的《中
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罂粟
荒野上,红花绿绒蒿
和五脉绿绒蒿共享一
片天地,再加上传粉
昆虫的“穿针引线”,
有时会杂交出一些
“贰不像”的后代。
摄影/冯文利
212016.4 森林与人类
瓦氏绿绒蒿是为了纪
念对英国研究喜马拉
雅地区植物、印度次
大陆植物作出突出贡
献的丹麦植物学家纳
萨尼尔·瓦立池
(Nathaniel Wallich)
而命名的物种。瓦氏
绿绒蒿手绘图由英国
人费奇(W.H.Fitch)
创作。供图/杨福生
科记载共有绿绒蒿54种。如果考虑到最近
几年发表的新种,目前绿绒蒿的种数已达
到79种。
其次,绿绒蒿属普遍存在杂交现象,
有些种类形态学特征介于两个相似种类之
间,又有各自独有的特征,这会影响植物
学家的判断。在四川与青海、甘肃接壤的
广袤荒野,以大片的蓝色五脉绿绒蒿和红
色红花绿绒蒿闻名。在这一带拍花,偶尔
会遇到一些无法鉴别的种类,令植物爱好
者深感迷惑。其实不难理解,荒野上五脉
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共享一片天地,在躁
动的荷尔蒙鼓动下,加上熊蜂、蝇类的“穿
针引线”,总会有一些不安分者惹出乱子。
五脉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都不是安分的种
类,有时会杂交出一些“贰不像”的后代。
这些后代,如果“父亲”是五脉绿绒蒿,
花色则偏暗紫红色 ;反之,偏蓝紫色。但
它们可能具有先天的生理缺陷——不能繁
殖后代。还有一些变种开完花就郁郁而终,
难以留下后代。最近几年发表的绿绒蒿新
种,可能混有这类杂交物种。
还有一点,绿绒蒿“属”的概念已经
发生变化,有些种类已被证实不再是绿绒
蒿。比如西欧绿绒蒿、贡山绿绒蒿、椭果
绿绒蒿、柱果绿绒蒿等,最新的科学研究
结果表明,它们不是绿绒蒿属植物。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故事
植物的命名,常见的有3种形式:特征、
地名、人名,这些命名往往与植物的发现、
发表紧密相连,所以植物命名的背后也往
往都有一个发现的故事。
我们说说以人名命名的绿绒蒿。
长 果 绿 绒 蒿(Meconopsis delavayi
(Franchet) Franchet ex Prain), 种 加 词
“delavayi”是纪念法国植物采集家德拉维
(P. J. M. Delavay)。他是较早来中国采集
植物的一位大户,采集标本数量巨大,不
乏大量新物种,为西方园林引进不少有价
值的观赏植物。
西 藏 绿 绒 蒿(Meconopsis florindae
Kingdon Ward),从外形上接近于乌蒙绿
绒蒿,与后者不同的是花呈黄色,且花
序 上 花 更 多。1924年, 西 藏 绿 绒 蒿 被 金
登·沃德(Kingdon Ward)在西藏东南部
发现。1926年,金登·沃德以妻子弗洛林
达(Florinda)的名字命名这种稀有的绿绒
蒿。但在随后近90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
人发现西藏绿绒蒿。
丽 江 绿 绒 蒿(Meconopsis forrestii
Prain)和黄花绿绒蒿(Meconopsis georgei
G. Taylor), 均 是 纪 念 英 国 爱 丁 堡 植 物
园采集员、“植物猎人”乔治·福雷斯特
(George Forrest)。黄花绿绒蒿外形上大体
与总状绿绒蒿相似,但黄花绿绒蒿具有黄
色的花朵。1931年,黄花绿绒蒿首先被乔
治·福雷斯特在云南维西县发现,他采集
22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232016.4 森林与人类
目前以人名命名的绿绒蒿,都是外国
植物学家。实际上也有很多绿绒蒿是中国
人发现的,或者中外植物学家都有发现,
只是没有以中国人名命名或者没及时命名
而已。
康顺绿绒蒿是2006年英国绿绒蒿属专
家格雷·威尔逊(Grey Wilson)发表的新
物种。该物种分布区狭窄,是中国特有的
珍稀绿绒蒿。实际上,早在1975年中国采
集队(青藏队植被调查组)就已经采集到
这种绿绒蒿,并且在次年初即鉴定了这一
批标本。遗憾的是,这些标本被错误地鉴
定为皮刺绿绒蒿。在当时,因为科研条件
所限,植物学前辈们不能看到国外的标本,
特别是模式标本,遗憾地与这一新物种失
之交臂。
藏南绿绒蒿是绿绒蒿属少数能够多年
生多次开花的种类。该种于1979年被我国
植物学家周立华先生发表。周先生是中国
石竹科无心菜属专家,但他先后发表4个
绿绒蒿新种。
了种子并寄送回国,可惜没有发芽。苏格
兰植物学家泰勒(G. Taylor)于1934年以
乔治·福雷斯特的名字正式命名了该物种。
从那以后,在过去的80多年间,人们再也
没有发现过这一珍稀的绿绒蒿。
威 氏 绿 绒 蒿(Meconopsis wilsonii
Grey-Wilson)1908年, 英 国 植 物 学 家、
“植物猎人”欧内斯特·威尔逊(Ernest
Wilson)在四川西部宝兴县采集威氏绿绒
蒿的模式标本,除这份仅有的模式标本
外,在过去将近100年里,再也没有被发现。
有植物学家甚至怀疑,该种绿绒蒿已经灭
绝。直到2005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
究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孙航研究
员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的大卫·鲍
夫德(David Boufford)博士共同领导的考
察队在四川冕宁县再次发现了威氏绿绒
蒿,进而使得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美
丽的“蓝罂粟”。最终植物学家为了纪念
威尔逊对发现这一美丽的绿绒蒿所作的贡
献,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一物种。
6月,开放在海拔
4650米的珠峰东坡
的康顺绿绒蒿(左)。
摄影/刘渝宏
8月初,西藏错那海
拔5200米的垭口依
然寒冷。尽管叶子上
的霜还未化,晨曦中
的藏南绿绒蒿(右)
已然开花。藏南绿绒
蒿也是绿绒蒿家族中
个头最矮的一个。(图
片选自即将出版的
《青藏高原野花》一
书)摄影/魏来
绿绒蒿在高山短暂的生长季
节里隐忍地生活,艰辛地完
成一个又一个生长周期,积蓄
能量等待属于它的高光一刻,
盛开出绚丽的花朵。
24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绿绒蒿属植物地理分布示意图 资料提供/杨福生 制图/程远
近几十年来,绿绒蒿属的物种数目在不断增加。1979年出版的《云南植物志》记载该属有45种绿
绒蒿,199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记载49种,2008年修订的《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记载54种。格雷·威尔逊的最新专著《绿绒蒿:蓝罂粟及其近亲》记载了79种绿绒蒿。
绿绒蒿属的分布区以横断山区-喜马拉雅为分布中心,其分布范围东起湖北西部神农架,北至青海
祁连,西抵克什米尔,南至云南昆明-镇康。行政区包括: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北部,尼泊尔北部,
不丹,印度东北部(包括锡金),缅甸北部。中国的西藏大部分区域(南部、东南部),青海东部、
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西南部,云南北部、西北部,陕西太白山以及湖北神农架高海拔地
区也有零星分布。
更多的绿绒蒿是以植物形态特征命名
的,它们各有各的特殊之处。我们就借助
表述该种植物的形态学特征,来认识一下
它们吧。
皮刺绿绒蒿,因雌蕊花柱细长针尾状,
故名。皮刺绿绒蒿特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
目前国内没有任何标本记录,一旦发现将
具有特殊意义。
久治绿绒蒿和吉隆绿绒蒿,种加词
的意思分别是具倒向分枝的刺毛和叶片羽
乌蒙绿绒蒿特产乌蒙山系,靛蓝色的
花朵,矮小翠绿的茎叶,显得比较娇贵,
稀有濒危种。1979年,中国3位植物学家
发表了这一新物种,他们是世界著名的杜
鹃花属专家冯国楣先生,中国植物分类学、
植物区系地理学大家、世界著名的植物学
家吴征镒院士,以及吴老的大弟子罂粟科
专家庄璇先生。
几种特别的绿绒蒿
252016.4 森林与人类
这是两种外形差距比较大的绿绒蒿。久治绿绒蒿(上)矮
小无茎,一朵单花从植株基部长出。锥花绿绒蒿(下)高
大挺拔,可达2.5米,有大型的圆锥花序。
上图摄影/王进 下图摄影/彭建生
裂,分别反映了两个种的形态学特征。久
治绿绒蒿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短粗的萝卜
状根,叶子短,果实椭圆形,密被倒向的
分枝刺。而吉隆绿绒蒿的突出特征是植株
可高达60厘米-100厘米,全株被淡黄色羽
状刺毛,叶片羽状裂,花柱盘盖于子房之
上,边缘呈波状。1979年吴征镒院士、庄
璇先生和周立华先生发表了这两个稀有的
绿绒蒿。久治绿绒蒿见于青海东南部,据
查可以延伸到四川西北部等地。吉隆绿绒
蒿仅分布在吉隆、聂拉木至尼泊尔一带。
锥花绿绒蒿有大型的圆锥花序,高大
挺拔,可达2.5米,开花时颇为壮观。分布
在中国西藏南部的吉隆、聂拉木、亚东、
错那县,国外尼泊尔东部到印度阿萨姆东
北部也有分布。
报春绿绒蒿,因外形有点神似报春花
而得名,是一种小巧精致的绿绒蒿。分布
仅限不丹和中国西藏的邻近地区,非常罕
见。目前,国内甚至没有标本和影像资料。
绿绒蒿的花朵多以蓝色或蓝紫色为
主,但红花绿绒蒿的花以少有的红色示人。
红花绿绒蒿是多年生草本,叶子全部基生,
植株密被绒毛,花葶修长伸展,每个花葶
上单生一朵俯垂的红花。分布在四川西部
及西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和甘
肃西南部,在海拔2800米-4300米的灌丛、
草坡、荒野成片生长,红色的花朵格外醒
目。每年6月-9月,当人们行走在这片土
地上,荒野中的一抹抹晃动的红色,多半
是红花绿绒蒿。
杯状花绿绒蒿是格雷·威尔逊于2002
年发表的新物种。修长的花葶上着生一朵
蓝色至蓝紫色的花,花常半俯垂,花瓣
常6片直立,远看像悬挂的蓝色杯子。花
瓣基部具有非常明显的深栗色斑点是杯状
花绿绒蒿最明显的特征。杯状花绿绒蒿分
布在四川西北部至青海东南部,生于海拔
3300米-3900米的高山灌丛、草坡。杯状
花绿绒蒿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新物种。我第
26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云南轿子雪山岩壁上
的乌蒙绿绒蒿,纤巧
而含蓄,露水如珍珠
般在低垂的花瓣上滑
落。摄影/魏来
272016.4 森林与人类
杯状花绿绒蒿修长的
花葶上着生一朵蓝色
至蓝紫色的花,远看
像蓝色杯子。
摄影/郑东黎
28 Forest & Humankind 2016.4
绿绒蒿5个最佳观花点
德钦白马雪山:
可见横断山绿绒蒿、总状绿绒蒿、长叶绿绒蒿、宽叶绿绒蒿、美丽绿绒蒿等。
小金巴朗山:
可见红花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巴朗山绿绒蒿、长叶绿绒蒿等。
香格里拉石卡雪山:
可见横断山绿绒蒿、长叶绿绒蒿、拟秀丽绿绒蒿、宽叶绿绒蒿等。
香格里拉大雪山:
可见全缘叶绿绒蒿、长叶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美丽绿绒蒿等。
丽江玉龙雪山:
可见横断山绿绒蒿、宽叶绿绒蒿、长果绿绒蒿及丽江绿绒蒿等。
这5个观花点相对比较成熟,也比较容易到达,且植物多样性高,除了能拍到绿绒蒿外,顺带还能观赏
到雪莲、雪兔子、垫紫草、丛菔、报春、紫堇、马先蒿、龙胆、杜鹃、塔黄、岩须、百合等高山植物。
西藏 31
云南 23
四川 20-21
青海 8
甘肃 7
陕西 3
湖北 2
重庆 1
河南 1
绿绒蒿在中国的
分布种数排序
(包括亚种和变种)
*徐波依据2008年修
订的《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整理。
资料提供/徐波 制图/程远
292016.4 森林与人类
一次见到这个物种,曾一度怀疑它是红花
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的杂交种,因为杯状
花绿绒蒿花色介于前两者之间,周围同时
有前两种绿绒蒿分布。经过调查研究,发
现杯状花绿绒蒿具有肉质的萝卜状直根,
而红花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均为须根,排
除了作为前两者杂交后代的可能。但是,
在分布区上杯状花绿绒蒿又与久治绿绒蒿
以及单柄川西绿绒蒿3个相似种几乎是重
叠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紫花绿绒蒿的花是蓝紫色的,因花色
得名。该种形态与威氏绿绒蒿相似,但不
同的是紫花绿绒蒿具有金色的长绒毛,叶
片有规律的开裂。1926年,金登·沃德在
缅甸北部与中国西藏东南部接壤的地界发
现紫花绿绒蒿,并采集了大量的种子,连
同标本一并寄送回国。次年,金登·沃德
正式发表紫花绿绒蒿。紫花绿绒蒿因植株
高大,花序紧凑具有数量可观的紫花,很
快成为西方园艺界的新宠,直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前,一直广泛栽培。然而,令人惋
惜的是,在过去的90年,人们再也没有发
现并记录到紫花绿绒蒿。
绿绒蒿
在西藏分布种类最多
按照《中国植物志》英文版记载的数
据可知,西藏分布的绿绒蒿种类最多,其
次为云南、四川等地。可以看出绿绒蒿属
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山
脉,该地为绿绒蒿的分布及分化中心。这
样的分布格局离不开喜马拉雅周边的地质
背景。伴随青藏高原隆升、喜马拉雅造山
运动,包括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在内的多
个大的山系的快速崛起,使得本区域气候
条件发生剧烈变化,生境的改变影响了植
被的变化,触动物种快速演化。加之地质
时期此地受冰期影响较小,物种保存完整,
最终成为绿绒蒿属的分布及多样化中心。
生长在高海拔干燥环境下的巴朗绿绒蒿(上)、多刺绿绒
蒿(下),体表被毛更粗、更密集。其中的多刺绿绒蒿是
绿绒蒿家族中少数能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物种。
摄影/郑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