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1,43(4) :50 - 52
[2] 谷海洋,孙静,范炳华. 范炳华治疗颈性眩晕的三部推拿法
[J]. 中医正骨,2011,23(6) :72 - 74
[3] 乔松,高扬. 颈椎夹脊痛点揉拨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病的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4) :21 - 23
[4] 罗平,刘忠象,李梦雅. 点穴按摩操配合药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
察[J]. 河北中医,2012,34(8) :1193 - 1194
[5] 来要水,易灿辉,赵梓伶,等. 中医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 :563
[6] 张艳伟,王娟,王遵来. 三小定点整脊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5) :401 - 402
[7] 唐峰,熊辉.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80 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2) :106 - 107
[8] 史德举,张勉飞. 中医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
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12,30(11) :137 - 138
[9] 王少伟,郑志辉. 动点定位旋扳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
椎病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2,44(7) :132 - 134
[10]唐宗华,袁友利. 手法结合内服葛芪归芍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
病 146 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0) :94 - 95
[11]苏敏芝,陈全新. 陈氏飞针治疗颈椎病经验[J]. 中医研究,
2012,25(1) :58 - 60
[12]鄂建设,韩海波,李莎,等. 波挑刺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颈性眩晕临
床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1):62 -63
[13]饶步群. 穴位注射联合补肾舒筋汤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5) :73
[14]万晓勇,张东林,周豪民. 热敏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
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6) :44
[15]黄皖生,张永辉. 温针灸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病 31 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8) :98 - 99
[16]柳百治. 略论针刀[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2012,10(11) :
30 - 33
[17]覃海滨,娄必丹. 超微针刀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30 例[J]. 湖南
中医杂志,2012,28(5) :73 - 75
[18]韩守安,李开平,李玉堂,等. 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4) :317 - 319
[19]朱立国,徐凡平,高景华,等. 外敷配合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病根性疼痛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11,30(3) :201 - 202
[20]颜志婷,林小小,黄乐松.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
研究[J]. 新中医,2012,44(2) :58 - 59
[21]叶凤龙,赵延东,周锟. 叶氏骨痹膏治疗颈椎病 97 例[J]. 光明
中医,2012,27(5) :940 - 941
[22]张青,黄黎明,冯青. 热疗包热敷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 陕
西中医,2011,32(8) :993 - 994
[23]牛明镜,王顺云.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97 例[J].
中医正骨,2012,24(3) :61 - 62
[24]王智勇,宋永伟,李无阴. 颈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 24 例[J]. 中医研究,2012,25(4) :40 - 41
[25]赵青山,崔宝文,李淑贤,等. 联合应用中药汽化疗法治疗椎动
脉型颈椎病 112 例[J]. 河北中医,2012,34(7) :1028 - 1029
[26]荫晴,蔺红丽. 经络导平治疗仪结合中医护理治疗颈椎病 112
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 :104 - 105
[收稿日期] 2013 - 06 - 15
五脉绿绒蒿的研究进展
徐玉婷,徐惠芳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关键词] 五脉绿绒蒿;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doi:10. 3969 / j. issn. 1008 - 8849. 2014. 04. 050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849(2014)04 - 0451 - 03
[通信作者] 徐惠芳,E - mail:xhuifang027@ qq. com
藏药五脉绿绒蒿药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五脉
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的干燥全草,主要分
布于我国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性凉,味甘、涩,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炎、止痛之功效,主治肺炎、咳嗽及妇
女白带、痛经;藏医则用其治肝炎、肺炎、胆囊炎、胃溃疡等
症[1 - 2]。
1 生药学
甘青梅等[3]对青藏高原藏医常用欧贝类的三种绿绒蒿
的花作了粉末显微鉴定,结果表明三种绿绒蒿的花,其花粉粒
及非腺毛均有明显区别。全缘叶绿绒蒿的花粉粒具散孔,较
分散,非腺毛直径 15 ~ 27 μm,分枝呈长条刺状。红花绿绒蒿
的花粉粒具散孔,较密集,非腺毛直径 l8 ~ 35 μm,分枝呈钝刺
状。五脉绿绒蒿花粉粒具点状雕纹,非腺毛直径 10 ~ 18 μm,
分枝呈锐刺状。王彬等[4]对 5 种绿绒蒿属植物“欧贝”来源
的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红花绿绒蒿以及“刺儿恩”来
源的总状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药材进行了生药性状鉴定研
究,并分析了他们的区别。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和红花绿绒
蒿两者的干燥药材,由于花多脱落而在性状上极为相似,红花
绿绒蒿的花葶较长,最长达 60 cm,而五脉绿绒蒿花葶的整体
长度均较红花绿绒蒿短,约为 30 cm。另外红花绿绒蒿花葶上
毛茸较多,五脉绿绒蒿花葶仅见极少稀疏毛茸。杨韬等[5]对
甘肃榆中产五脉绿绒蒿进行植物来源、形态、药材性状的研
究,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生药鉴定的粉末特征中具有非腺毛、
·154·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Feb,23(4)
花粉粒、导管、气孔、草酸钙砂晶、淀粉粒的结构特点,可作为
其生药鉴定的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2 化学成分
2. 1 生物碱 王明安等[6]对采自甘肃夏河县的五脉绿绒蒿
全草进行了研究,得到 1 个生物碱 mecambridine 和 2 个呋喃
衍生物 5,5’-双氧甲基呋喃醛,2 -羟乙酰基 -呋喃。王恒
山等[7]从五脉绿绒蒿中分离出 amurine 和 O - mehtylflavinan-
tine 2 种生物碱。王明安等[8]对从五脉绿绒蒿季铵生物碱部
分进行研究,纯化得到一微量生物碱,鉴定为 1,2,8,10,11 -
五甲氧基 - 3 -羟基 - 12 羟甲基原小檗碱,是首次分离到的
新天然产物,依据五脉绿绒蒿原植物拉丁名将其命名脉奎宁
(mequinine)。尚小雅等[9]对采自青海大坂山的绿绒蒿 95%
乙醇提取物较低极性部位,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
IR、MS、ID -和 2D - NMR 鉴定化合物结构,共鉴定出 3 个生
物碱: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O -甲基淡黄巴豆亭碱
(O - methylflavinantine)和五脉绿绒蒿碱(meconoquintupline)。
易平贵等[10]对五脉绿绒蒿碱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理论进行
研究,从分子的结构和组成看,五脉绿绒蒿碱应与吗啡、青腾
碱等提自于罂粟科植物的生物碱同属于阿片类镇痛药,也具
有与吗啡类药物相似的镇痛药效。吴海峰等[11]从五脉绿绒
蒿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6 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
定分别为 8,9 - dihydroxy - 1,5,6,10b - tetrahydro - 2H - pyr-
rolo[2,1 - a]isoquinolin - 3 - one、甲氧基淡黄巴豆亭碱(O -
methylflavinantine)、黑水罂粟碱(amurine)、tricin、木犀草素
(luteolin)以及 β -谷甾醇(β - sitosterol)。
2. 2 黄酮类 尚小雅等[12]对采自青海大坂山的五脉绿绒蒿
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凝胶 Sephadex
LH - 20、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首次从该植物中
分离并鉴定了槲皮素(Ⅰ)、双氢槲皮素(Ⅱ)、木犀草素(Ⅲ)、
柯伊利素(Ⅳ)、洋芹素(Ⅴ)、华中冬青黄酮(Ⅵ)和 Hydno-
carpin(Ⅶ)7 种黄酮化合物。尚小雅等[13]对采自青海大坂山
的五脉绿绒蒿乙醇提取物较大极性部位进行了研究,共分离
鉴定出 12 个化合物,其中包括 4 个黄酮类:槲皮素 - 3 - O -
β - D -葡萄糖苷(Ⅰ) ,槲皮素 - 3 - O -(β - D -半乳糖
(1→6) )- β - D -葡萄糖苷(Ⅱ) ,山柰素 - 3 - O -(β - D -
葡萄糖(1→2) )- β - D -葡萄糖苷(Ⅲ)异鼠李黄素 - 3 -
O -(β - D -半乳糖苷(1→6) )- β - D -葡萄糖(Ⅳ) ;3 个芳
香酸:咖啡酸(Ⅴ) ,原儿茶酸(Ⅵ) ,对羟基肉桂酸(Ⅶ) ;3 个
芳香酸吡喃葡萄糖苷:2 -(3,4 -二羟苯基)-乙醇 β - D -
吡喃葡萄糖苷(Ⅷ) ,对羟基苯甲酸 β - D -吡喃葡萄糖酯苷
(Ⅸ) ,肉桂酸 4 - O - β - D -吡喃葡萄糖苷(Ⅹ) ;1 个色原
酮:5,7 -二羟基色原酮(Ⅺ) ;以及 1 个最常见的甾体苷类植
物代谢产物:胡萝卜苷(Ⅻ)。张长现等[14]采用 HPLC法测定
了青海达里加山和拉鸡山地区不同海拔五脉绿绒蒿的槲皮素
和木犀草素含量。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
含量在青海达里加山地区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趋于增高的明
显变化趋势,但在拉鸡山地区则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程芳等[15]采用溶剂法及多种色谱技术,对甘肃产藏药五脉绿
绒蒿中镇痛抗炎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
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共鉴定出 5 个活性成
分,分别为:O -甲基淡黄巴豆亭碱(Ⅰ)、flavinantin(Ⅱ)、苜
蓿素(Ⅲ)、槲皮素(Ⅳ)、亚油酸甲酯(Ⅴ)。
2. 3 挥发油 吴海峰等[16]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3 种绿绒
蒿挥发油,经 GC - 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
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峰的相对含
量,五脉绿绒蒿共鉴定出 42 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 73. 34%。
结果表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酯类物质:亚油酸甲酯( (9E,
12E)- ethyl octadeca - 9,12 - dienoate) (26. 61%)、软脂酸甲
酯(methyl palmitate) (22. 75%) ,另含有酰胺成分及少量萜类
成分。
2. 4 微量元素 彭宝珠等[17]对甘肃绿绒蒿属藏药五脉绿绒
蒿、全缘叶绿绒蒿、红花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中 8 种无机元素
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中钾、钠、钙、镁、铜、铁、
锌和锰的含量分别为 4 740. 78 ppm,236. 08 ppm,192. 66 ppm,
182. 05 ppm,91. 91 ppm,808. 23 ppm,26. 60 ppm,23. 62 ppm。
2. 5 其他类 王星星等[18]研究色原酮及其苷在植物中的分
布和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五脉绿绒蒿中含有 5,7 -二羟基色
原酮。
3 药理作用
3. 1 抑菌作用 张春江等[19]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
法,以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评价指标,研究 8 种清
热解毒类藏药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藏药水提物和醇提物
对所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酵母样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形成抑菌圈直径范围为 8 ~ 22 cm,MIC 范围为 1. 56 ~
50. 00 g /L,五脉绿绒蒿基本没有抑菌作用。
3. 2 镇痛作用 郭玫等[20]采用加热回流法,分别用水、90%
(Ⅴ /Ⅴ)乙醇、氯仿、石油醚(b. r. 30 ~ 60 ℃)4 种溶剂提取五
脉绿绒蒿全草,以氢溴酸高乌甲素为中度以上镇痛阳性对照
药,利用醋酸致小鼠扭体为指标,研究五脉绿绒蒿不同溶剂提
取物的镇痛活性。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
除水提取物外,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其镇痛由强到弱的顺
序依次为乙醇提取物 >石油醚提取物 >氯仿提取物,其镇痛
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中。郭玫
等[21]从五脉绿绒蒿中分离纯化得到总黄酮和总生物碱,以注
射醋酸后小鼠 15 min扭体次数为指标,观察五脉绿绒蒿中总
黄酮和总生物碱的镇痛活性。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中的总黄
酮和总生物碱都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是总生物碱的镇痛
抑制作用优于总黄酮。王志旺等[22]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
胀实验和醋酸引起小鼠腹腔炎症实验为抗炎药效学指标,以
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为镇痛药效学指标,观察灌胃高、中、低
剂量的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与总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实
验结果表明相同五脉绿绒蒿原生药中所含的总生物碱与总黄
酮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中两者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差
异,但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总黄酮。
·25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Feb,23(4)
3. 3 护肝作用 丁莉等[23]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花
生油(0. 12%)方法制作染毒小鼠模型,醋氨酚造成小鼠肝坏
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五脉绿绒蒿剂对模型动物进行干
预性保护,测定不同实验组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并观察醋氨
酚中毒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能防止
CCl4 引起的小鼠血清 ALT和 AST的升高;其保护肝损伤的作
用可能与五脉绿绒蒿中所含的多糖、黄酮类物质有关。王志
旺等[24]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 CCl4、喂饲高脂低蛋
白复合饲料并饮用 20%乙醇来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 周
后对大鼠肝组织 HE染色,做病理组织学观察,检测血清酶与
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各提取部位防
治肝纤维化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
醇提物及其中的总黄酮具有一定的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水平、
减轻肝细胞的炎症损伤、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王志旺等[25]
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 CCl4、喂饲高脂低蛋白复合
饲料并饮用 20%乙醇来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 周后对大
鼠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TGF - β1 的表达,同时检测血
清中 AST、ALT和 TGF - β1 的水平以及肝组织中 Hyp 的含
量。结果表明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醇提物及其中的总黄酮
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总黄酮是其保肝降酶、抗肝
纤维化的主要有效部位,而抑制 TGF - β1 的表达是其抗肝纤
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王志旺等[26]研究表明甘肃产藏药五
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
低受损肝组织 MDA 的含量,提高 SOD 与 GSH - Px 的活性,
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活性。
3. 4 抗氧化 王志旺等[27]采用体外实验研究五脉绿绒蒿总
黄酮及其指标成分苜蓿素对化学氧化体系和体外生物组织氧
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总黄酮与不同剂量的苜
蓿素可清除羟基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抑制肝组织 MDA 的
生成、抵抗红细胞的氧化溶血,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
化作用。
4 小 结
绿绒蒿属植物是一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高山植物,在
藏医中被广泛使用。五脉绿绒蒿作为重要的药用品种之一,
镇痛作用尤佳,在 30 多个藏药配方中均用到。现代研究表明
其具有镇痛抗炎、保肝降酶、抗氧化等现代药理作用,其药理
学研究基础及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藏药卷第一册[M]. 1995:98
[2] 冯志舟. 绿绒蒿及其药用价值[J]. 云南林业,2004,25(5) :24
[3] 甘青梅,杨文莲. 藏药“绿绒蒿”的粉末显微鉴定[J]. 中国民
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14(3) :38 - 40
[4] 王彬,宋学华,濮社班. 藏药“欧贝”和“刺儿恩”的性状鉴定研
究[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3,11(3) :23 - 25
[5] 杨韬,宁艳梅,陈红刚,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的生药学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4) :53 - 57
[6] 王明安,陈绍农,张惠迪,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Ⅰ[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7(4) :80 - 82
[7] 王恒山,丁经业. 绿绒蒿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的研究Ⅰ[J]. 中草
药,1996,27(8) :459 - 460
[8] 王明安,陈耀祖. 五脉绿绒蒿中一个新生物碱的结构[J]. 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29(7) :32 - 34
[9] 尚小雅,石建功,杨永春,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生物碱[J]. 药
学学报,2003,38(4) :276 - 278
[10]易平贵,胡瑞定,俞庆森,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碱结构和性质的
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2005,63(1) :44 - 50
[11]吴海峰,潘莉,丁立生,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3) :811 - 813
[12]尚小雅,张承忠,李冲,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黄酮类成分的分
离与鉴定[J]. 中药材,2002,25(4) :250 - 252
[13]尚小雅,李冲,张承忠,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非生物碱成分
[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6) :468 - 471
[14]张长现,叶润蓉,卢学峰,等. 不同海拔高度五脉绿绒蒿中槲皮
素和木犀草素含量变化[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
(4) :643 - 646;691
[15]程芳,郭玫,张扬,等. 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中活性成分的追
踪[J]. 中药材,2011,34(1) :69 - 71
[16]吴海峰,潘莉,邹多生,等. 3 种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的 GC - MS
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7) :1298 - 1300
[17]彭宝珠,王涛,马骥. 甘肃绿绒蒿属藏药无机元素初步分析[J].
中药材,1995,18(6) :302 - 303
[18]王星星,王振月,王博. 色原酮及其苷在植物中的分布和生物活
动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10,13(12) :1725 - 1729
[19]张江春,何晓斌,杜风孔,等. 8 种藏药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2) :99 - 104
[20]郭玫,赵建刚,王志旺,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溶剂提取物镇痛
作用的实验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5):8 -10
[21]郭玫,张扬,王志旺,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和总生物碱镇痛
作用的实验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 :31 -32
[22]王志旺,郭玫,马骏,等. 五脉绿绒蒿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
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 :21 - 22
[23]丁莉,李锦萍. 藏药五脉绿绒蒿对小白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
用的研究[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7,37(4) :7 - 8
[24]王志旺,邵晶,郭玫,等. 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
纤维化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J]. 免疫学杂志,2013,29
(1) :24 - 27
[25]王志旺,程小丽,郭玫,等. 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
肝纤维化疗效和 TGF - β1 表达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29(2) :135 - 139
[26]王志旺,王瑞琼,郭玫,等. 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
鼠实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
(2) :206 - 209
[27]王志旺,张扬,程芳,等. 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及其中苜蓿素的体
外抗氧化活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 :4381 -
4383
[收稿日期] 2013 - 07 - 15
·354·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Feb,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