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滇产蓝花参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药 物 研 究
Themedicinestudy
作者简介:孙娇 (1983—), 女 , 云南玉溪人 , 云南中医学院 2007级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滇产蓝花参的生药学研究
孙 娇 张 超 张庆芝
云南中医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 目的:对滇产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 Wahlenbergiamarginata(Thunb.)A.DC.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
别 、 性状鉴别 、 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 , 对云南不同产地的蓝花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的蓝花参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上无明显
差异 , 所含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结论:为民族药蓝花参的鉴别 、 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民族药;蓝花参;生药学
【中图分类号】R28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8517 (2010) 17-0060-03
PreliminaryResearchofNationalMedicine
Wahlenbergiamarginata(Thunb.)A.DC.inPharmacognosy
SUNJiao, ZHANGChao, ZHANGQing-zhi
(YunnanUinversityofTCM, KunmingYunnan650500)
Abstract:Objective:ThePharmacognosypreliminaryresearchofWahlenbergiamarginata(Thunb.)A.DC.whichbelongsto
WahlenbergiaCampanulaceae.Method:Todothecomparativestudyofdiferentoriginplantapplicationofsourceof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identificationandTLC.Results:Thecharacetersticsofdifferentoriginplantinmacroscopicand
microscopicisnodiferent, majorcomponentbasicalyconsistent.Conclusion:Thestudyofnationalmedicineplant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providesthebasisforidentification, 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andthedevelopmentofqualitystand-
ards.
Keywords:NationalMedicine;Wahlenbergiamarginata(Thunb.)A.DC.;Pharmacognosy
  蓝花参始载于 《滇南本草》: “味甘 、 微苦 , 性平。甘
入脾 、 苦入心。补虚损 , 止自汗 、 盗汗 , 除虚热。盖烦劳
则心家虚热生焉。以参之甘益元气 , 而虚热自除也。 夜多
不寐 , 睡卧不安 , 心血不定 , 神不守舍 , 血气不敛 , 故多
自汗 、 盗汗。并皆治之。妇人服此 、 白带自止 、 阴血渐旺 、
久服延年” [ 1]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 Wahl-
enbergiamarginata(Thunb.)A.DC.的根或全草 , 同属植
物全球约 100种 , 主要分布于南半球 , 少数种类分布于热
带及欧洲 , 我国仅 1种 [ 2] , 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 生于海
拔 2800米以下的丘陵 、 山坡草地或疏林下。 我国长江以南
各省至陕西南部均有分布 , 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昆明 、 曲靖 、
楚雄 、 新平 、 大理等地 , 其药用资源十分丰富。 [别名 ]
娃儿草 、 乳浆草 、 蓝花草 、 拐棍参 、 疳积药 (云
南)[ 1];罐罐草 、 蛇须草 、 沙参草 (四川)[ 3];金钱吊葫
芦 、 寒草 (福建)[ 4];小绿细辛 (贵州)[ 5];金箍棒 、 毛鸡
腿 、 沙参 、 细叶沙参 (湖南)[ 6] 。
[民族药用经验 ]
土家族:用全草。治中气不足 , 自汗 、 盗汗 , 白带过
多 , 白浊 [ 7] 。彝族:用全草。治产后虚弱 、 贫血 , 风湿麻
木 [ 8] 。畲族:用全草。治肺热咳嗽 , 虚火牙痛 , 疳积 、 间
日疟 , 高血压 , 小儿感冒 [ 9] 。
1 实验仪器
ML5-4型可调电热板 、 DHP-36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
组织切片机及恒温水浴锅 、 JNOECXS― 212― 202型生物
显微镜 、 NikonEclipse80i型高级研究用正置 (明场微分干
涉系统)生物数码摄影显微镜 、 DXM1200超高品质显微摄
影数码相机 、 SONYMPEGMOVIEVXDSC-W5变焦数码相
机 、 AdobePhotoshop8.0简体中文版图形处理软件等。
2 植物来源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 Wahlenbergiamar-
ginata(Thunb.)A.DC.的根或全草。 实验材料采于昆明
(海口 、 西山 、 呈贡)、 昆明菊花村商品 、 玉溪 (新平)、
大理 (五里桥 、 苍山), 经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张庆芝副
教授鉴定。
3 基源鉴别
多年生草本 , 根细长 , 稍肉质 , 长达 10厘米;茎自基
部分枝 , 近直立 , 通常渐升 , 长 8 ~ 35厘米 , 有长分枝 ,
无毛或疏生短毛。叶互生 , 无柄 , 条形 , 披针形 、 狭倒披
针形或匙形 , 长 0.8 ~ 2.4厘米 , 宽 2 ~ 6毫米 , 先端钝或
锐尖 , 基部楔形或圆形 , 边缘全缘或呈浅波状 , 叶面被稀
疏短毛或近无毛 , 背面有疏柔毛 , 侧脉不明显。 花 1至数
朵生茎及分枝顶端 , 花梗细长;花萼无毛 , 裂片 5, 狭三角
形 , 长 2 ~ 3.5毫米;花冠宽钟状 , 蓝色 , 长达 5毫米 , 无
毛 , 5裂至中部或稍过 , 裂片卵形;雄蕊 5, 花丝丝状 , 下
部变宽 , 边缘有柔毛;子房下位 , 3室 , 胚珠多数 , 柱头 3
裂。蒴果倒圆锥形 , 顶部 3瓣开裂。花期 2 ~ 4月 , 果期 3
~ 6月 [ 2] 。 (见图 1)。
图 1 蓝花参植物生境图
4 性状鉴别
云南不同产地药材均使用干燥全草 , 性状无明显差异。
·6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药 物 研 究
Themedicinestudy
药材全草长 10 ~ 35cm。 根细长 , 稍扭曲 , 有的有分
枝 , 长达 10cm, 直径 0.1 ~ 0.7cm。 外表皮棕褐色或棕黄
色 , 具细纵皱纹 , 质脆 , 易折断 , 断面棕黄色或黄白色。
茎丛生 , 细长 , 呈方柱形 , 多分枝 , 长 5 ~ 25cm, 直径 0.5
~ 2mm, 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 , 具纵棱 , 质脆易折断 , 有
的中空。叶互生 , 无柄 , 多皱缩弯曲 , 常破碎或脱落 , 完
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倒披针形 , 长 0.5 ~ 3cm, 宽 0.2 ~
0.6cm, 黄绿色或棕黄色。先端钝或锐尖 , 边缘全缘或浅波
状 , 叶面被稀疏短毛或近无毛。花单生于茎及分枝顶端 ,
花冠钟状 , 蓝色 , 蒴果倒圆锥形 , 顶端开裂。种子多数 ,
细小。气微 , 味淡。 (见图 2)。
图 2 蓝花参药材图
5 显微鉴别
云南不同产地蓝花参根 、 茎 、 叶 、 粉末特征差异不明
显 , 以大理产蓝花参进行重点观察和描述。
5.1 根横切面 (直径约 5mm)
①木栓层由 5 ~ 12列细胞组成。 ②皮层宽广 , 有乳管
群散在。 ③韧皮部窄 , 散在乳管群。韧皮射线 2 ~ 6列细
胞。 ④形成层不明显。 ⑤木质部发达。木射线由 2 ~ 8列细
胞组成。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 , 呈放射状排列。 ⑥薄壁细
胞中可见较多菊糖。 (见图 3)。
5.2 茎横切面 (直径约 2mm)
①表皮细胞 1列 , 类方形 , 外被角质层 , 可见气孔。
角隅处有明显的棱脊 , 向内有 2 ~ 5列厚角细胞。 ②皮层
窄 , 细胞排列疏松 , 内含较多颗粒状物。 ③内皮层环明显 ,
凯氏点清晰可见。 ④韧皮部狭窄 , 细胞排列紧密。 ⑤木质
部由导管 、 木纤维组成。 ⑥髓部宽广 , 由薄壁细胞组成。
(见图 4)。
5.3 叶横切面
①上 、 下表皮均为 1列横向延长的细胞。上表皮细胞
较大 , 外被角质层 , 可见单细胞非腺毛。 ②叶肉组织为等
面型 , 上下均有 1 ~ 2列栅栏细胞 , 通过主脉 , 近长方形或
长椭圆形。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 , 细胞中含棕红色物质。
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 上下表皮内侧均可见厚角组织。 (见
图 5)。
5.4 粉末特征
粉末浅黄绿色。 ①木栓细胞类方形 、 多角形或不规则
性 , 壁略呈连珠状增厚 , 内含黄棕色物质。 ②茎表皮细胞
类长方形或多角形 , 壁稍厚 , 较平直 , 具有气孔。 ③乳管
常互相连接 , 直径 7 ~ 20? m, 含有黄色颗粒状物质。 ④叶
·6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药 物 研 究
Themedicinestudy
表皮细胞壁不规则波状弯曲 , 表面有角质样纹理。气孔不
定式 , 副卫细胞 3 ~ 5个。 ⑤菊糖众多 , 呈扇形 、 类方形 、
椭圆形 , 表面具放射状纹理。 ⑥单细胞非腺毛较长 , 先端
渐尖 , 基部圆 , 长 140 ~ 600? m, 表面有角质样纹理。 ⑦
纤维成束或散在 , 壁略呈连珠状增厚 , 纹孔明显。 ⑧导管
多为网纹导管 , 直径 15 ~ 50? m, 少为螺纹 、 梯纹导管 ,
直径 10 ~ 20? m。⑨花粉粒淡黄色或无色 , 呈圆球形 , 直
径 20 ~ 50μm, 具有 2 ~ 4个萌发孔 , 外壁两层明显 , 近于
光滑。表面具有瘤状雕纹 , 内含细小颗粒状物质。 ⑩可见
棕色块。 (见图 6)。
6 化学成分
据文献报道 , 蓝花参主要含有植物甾醇 、 三萜成分 、
内酯 、 香 豆素 、 多糖 、 酚性成 分 [ 10] 。 其 中蓝花 参全
草 [ 11-13]中含羽扇烯酮 (lupenone), β -谷甾醇 (β -sitos-
terol), β -谷甾醇甙 (β -sitosterolglucoside), 甲基 -9,
12-十八碳二烯酸酯 (methyl-9, 12 -octadecadienoate),
蔗糖 (sucrose)和葡萄 糖 (glucose), 苯丙 素化合物
(wahlenbrgioside), 多炔类化合物 (lobetyolin), 木脂素类
化合物 3, 5, 5-trimethy-4 -(2′-β -D-glucopyranosy-
loxy)ethyl-cyclohexa2-en-1-one, demethylsyringin。
7 薄层鉴别
取不同产地药材粉末 (过四号筛)约 2g, 精密称定 ,
置具塞锥形瓶中 , 精密加入甲醇 30ml, 称定重量 , 超声处
理 30min, 放置室温 , 再称定重量 ,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
量 , 摇匀 , 滤过 , 滤液蒸干后加入 5ml甲醇溶解 , 作为供
试品溶液。另取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 《中
国药典》 (2005版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法试验 , 吸取供
试品溶液 、 对照药材溶液各 5? l, 分别点于同一薄层色谱
硅胶 G板上 , 以环己烷:丙酮 (5:5)为展开剂 , 上行展
开 8cm, 取出 , 晾干 , 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 , 在 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
溶液在相应位置上 ,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见图 7)
8 小结与讨论
8.1 小结
通过对不同产地蓝花参的生药学初步研究表明:①不
同产地蓝花参药材在植物形态 、 药材性状特征上基本一致。
②在显微特征上 , 云南各产地药材之间无明显差异 , 根 、
茎 、 叶组织特征基本一致;粉末特征中有菊糖 、 木栓细胞 、
导管 、 乳管 、 茎表皮细胞 、 纤维 、 单细胞非腺毛 、 不定式
气孔 、 花粉粒 、 棕色块。 ③薄层鉴别中 , 供试品溶液与对
照药材在相应位置具有相同颜色的斑点 , 各产地药材之间
所含主要成分基本一致 。
8.2 讨论
蓝花参为我国民族民间广泛应用的一味中药 , 曾收入
《云南省药品标准 》 (1974年版)、 《中国药典 》 一部
(1977年版)和云南省中药材饮片标准 (2005年版)。在
临床应用上 , 其补虚健脾 、 止咳化痰的临床疗效得到充分
肯定。蓝花参作为原料药 , 药用资源丰富 , 为彝族 、 土家
族 、 畲族常用的补益之品 , 与一枝黄花 、 鸡肣花组成复方
制剂感冒解毒颗粒及感冒解毒片等 , 是一味具有广阔开发
前景的中药。通过对不同产地蓝花参的植物形态 、 药材性
状 、 显微及薄层鉴别特征进行生药学初步研究 , 为今后深
入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1] 兰茂原著 , 于乃兰 , 于兰馥整理主编.滇南本草 [ M] .云南昆明:云
南科技出版社 , 2004:250.
[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 (5) [ M] .北京:北京科学
出版社 , 1991:492-494.
[ 3] 四川中药志协作编写组.四川中药志 (1)[ 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
社 , 1979:296.
[ 4]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辞海 (第一卷) [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1993:1816-1817.
[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 [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773-774.[ 6] 湖南中医药研究所.湖南药物志 (1) [ M]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
1970:545-546.
[ 7] 方志先 , 赵晖 , 赵敬华.土家族药物志 (上) [ M] .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 , 2007:383.
[ 8] 杨本雷.中国彝族药学 [ M] .云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2004:230
-231.
[ 9] 阮孝珠.畲族民间应用蓝花参验方举隅 [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1999, 37:122-123.
[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 (4)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693-696.
[ 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 编委会。中华本草 (7)[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628-629.
[ 12] WEIGUANGMA, RENXIANGTAN, NICOLAFUZZATI, JEAN-LUC
WOLFENDERetal.WAHLENBERGIOSIDE, APHENYLPROPANOIDGLUCO-SIDEFROMWAHLENBERGIAMARGINATA [ J] .Phytochemistry, 1997, 45
(2):411-415.
[ 13] R.X.TAN, W.G.MA, H.XWEI, L.X.ZHANG.GLYCO-
SIDESFROMWAHLENBERGIAMARGINATA[ J] .Phytochemistry, 1998, 48
(7):1245, 1250
(收稿日期:2010.05.19)
·6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