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马蓝大田栽培技术



全 文 :收稿日期:2010-04-13
1)基金项目:贵州省林业厅中药专项(2007-07),贵州省黔南州科技局中药现代化专项(2007-01)
马蓝大田栽培技术1)
莫礼龙1 ,姚洪源2 ,田华林2 ,孙云玲2 ,侯伟2
(1.贵州省独山县甲里镇农业服务中心 558205;2.贵州省黔南州林科所)
摘 要:结合生产实际 ,对马蓝组培苗 、扦插苗 、传统冬藏种条的大田移栽技术和大田管理技术进行了系
统总结 ,为马蓝的人工种植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马蓝;组培苗;扦插苗;传统冬藏种条;大田移栽;大田管理
  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Bremek] 是爵
床科马蓝属多年生植物。马蓝全身是宝 , 2004 年已纳
入国家药典 ,其茎叶可加工成靛膏作染料用 ,靛膏可深
加工提取靛红素 ,靛红素有心血管清道夫之称 ,有很高
的药用价值 ,其根部是制作传统中药板蓝根冲剂的原
料 ,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马蓝栽培已有 400 多年历史 ,
2006 年以前 ,种苗紧缺是限制马蓝栽培生产的主要原
因 ,栽培面积一直上不去 , 2007 年贵州省黔南州林科
所和独山县甲里镇农技站合作研究 ,在马蓝的组织培
养技术和扦插育苗技术上摸索成功并投入生产 ,目前
栽培有组培苗 、扦插苗和传统冬藏种条 3种种苗。马
蓝性需光喜阴 ,需水忌渍 ,需大量肥料供应但忌和肥料
直接接触 ,在 8 ~ 28℃温度条件下能够生长 ,适宜生长
温度在 20 ~ 25℃左右。
1 土壤的选择
马蓝大田应选择在不渍水 、不淹水的砂质 、砂壤质
高傍田土上栽培 ,既要求土壤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又要
求土壤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 ,还要求土壤有一定的
排灌条件。
2 基肥的施用及大田整地 、掏厢
每亩撒施 1500 ~ 2000kg 圈粪后耕翻耙细掏厢 ,掏
厢按 1.7m开厢 ,其中厢面宽 1.2m ,沟宽 0.5m 。要求
中沟深 0.25m 以上 ,边沟深 0.3m 以上 ,并开好排水
口。厢掏好后整平整细厢面待栽 ,一般应在移栽前 5
天掏好厢。
3 大田移栽
3.1 移栽时间
在气温稳定通过 10℃时便可移栽 ,我地移栽时间
一般在清明前后。
3.2 移栽的规格和方法
3.2.1 扦插苗:移栽应尽量栽新鲜苗 、全根苗 ,也就是
取苗时尽量少伤根系 ,当天取苗当天栽完。移栽规格
按每厢栽 6 ~ 7 株 ,退 1 尺栽第二行进行 ,可在垂直厢
面的方向开 20cm深沟 ,按 50kg/亩(每沟 0.03kg)标准
施 8 ∶8 ∶16 复合肥或 80kg/亩有机复合肥(每沟
0.048kg)于沟内 ,覆土盖肥后栽苗 ,栽苗深度视苗高矮
而定 ,应保证苗尖出土 5cm左右 ,忌栽高脚苗 ,若苗高
可顺沟向斜栽。苗栽好后应及时浇足定根水。
3.2.2  组培苗:由于组培苗苗株较小 ,不宜直接移栽
于大田 ,春季栽植的苗应于上一年的 11 月密植于苗圃
中炼苗 ,保温保湿并采取一定的遮阳措施越冬后于清
明前后苗床透水后移栽于大田 ,其移栽法等同于扦插
苗。
3.2.3 传统冬藏种条:传统冬藏种条选用的是粗壮老
化的枝条 ,其根系萌发能力显著弱于组培苗和嫩枝条
扦插苗 ,传统的栽培方法应根据种苗的这一特点来加
以改进。为便于冬季管理整地掏厢(同上所述),每厢
栽 6窝 ,每窝栽两株 ,垂直厢面开深沟斜栽 ,苗栽好后
要保证种条的最上一个节位低于土面 3cm 左右 ,以便
新枝条萌发后培土壮根。
4 大田管理
4.1 旱施提苗肥
移栽后 7 ~ 10天 ,应及时施提苗肥 ,提苗肥用 1%
尿素水溶液或清粪水浇施。传统种苗待新枝条萌发培
土后再提苗。若栽苗时未施底肥 ,可于此阶段在行间
开沟补施 ,肥料应以有机肥或有机复合肥为主。
4.2 中耕锄草及追肥
一般栽后 1个月需结合中耕锄草追肥 1次。此次
追肥每亩施尿素 20kg 或复合肥 、尿素等量混合肥
30kg ,可在行间均匀撒施后混土或开沟蕹施 ,蕹施时肥
料不能接触苗根(肥料距苗 7cm以上)。传统苗栽培方
法此阶段应及时培土。
4.3 中耕追肥和培土上厢
栽后 45 ~ 60天 ,苗高 30cm 后应及时追肥和培土
上厢 , 促使马蓝迅速进入旺长阶段。方法是 , 轻松表
土后在行间铺上圈肥(1000kg/亩)或撒施有机复合肥
56
第 5期(总第 108)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5(GSNO.108)
2010年 10月 Fo 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 ty in China Oct.2010
DOI :10.13268/j.cnki.fbsic.2010.05.009
无病毒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
朱新田
(浙江省缙云县林学会 , 浙江 缙云 321400)
  近年来 ,缙云县在草莓生产中采用日光温室促成
栽培技术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是鲜果上市早 ,
价格高。鲜果最早可在 11月中下旬开始上市 ,比露地
栽培提早 5 ~ 6个月 ,并正值水果供应淡季。二是鲜果
供应期长 ,产量高。鲜果从开始成熟后可陆续采收到
第 2年 5月。现将相关技术加以总结。
1 品种选择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草莓促成栽培 ,应选择需冷量
在 50h 左右的浅休眠草莓品种 ,并要求具有早熟 、大
果 、丰产 、优质 、抗病和耐贮运等特点。交通方便地区
以果实品质好的品种为主 ,如丰香 、99 号 、幸香 、枥乙
女等;偏远山区以果实硬度大 、产量高的品种为主 ,如
弗杰尼亚 、吐德拉 、童子 1号等。
春季繁育生产苗时 ,应选用草莓无病毒原种苗或
无病毒一代苗作为种苗。秋季在温室内定植时 ,最好
选用由假植育苗技术培育的无病毒优质壮苗(其标准:
顶花芽分化已开始 ,具有 5 片以上展开叶 ,根茎粗
1.2cm以上 ,苗重 35g以上 ,具 4 条以上长达 5cm的根
系 ,没有明显的病虫害与机械伤)。
2 土壤选择与处理
选择背风向阳 、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保水保肥、微
酸性或中性的砂壤质土壤。对于草莓连作或上年种过
与草莓共生病害的番茄 、马铃薯 、茄子的土壤 ,在定植
前均需进行消毒。
定植前整地深翻 ,每 667m2 均匀撒施氮磷钾(15∶
15∶10)复合肥 50kg 、腐熟农家肥 5000kg 、防治地下害
虫药剂 5kg 。然后做畦 ,畦宽 70 ~ 80cm ,高 25 ~ 30cm ,
步道宽 25cm 。
3 定植
应根据育苗方式 、外界温度 、鲜果上市时间等因
素 ,确定生产苗定植时期。若采用假植苗进行定植 ,可
从有 2/3的植株完成顶芽分化时开始定植(最迟不能
晚于第 1腋花芽开始分化期),一般在 10 月间定植完
毕。若采用经过常规的田间育苗方式培育的非假植
苗 ,须在进入花芽化分以前定植结束 ,使缓苗期正赶上
顶芽分化。一般于 9月间定植。
每畦栽 2行 ,株行距 15cm×25cm。定植苗的弓背
全部朝向畦面两侧。定植深度要求“深不埋心 ,浅不露
根” 。栽后将土压实并立即浇 1次透水。
4 定植后至扣棚前的植株管理
在定植后的 2 ~ 3 天内 ,如温度过高 ,可用遮阳网
遮荫。定植后的 4 ~ 8天 ,每天早晚各浇 1次水。秧苗
返青后及时除草松土 ,除去老叶 、病叶和匍匐茎 ,并进
行病虫害预防。
从定植后到扣棚升温前 ,植株将继续完成花芽分
化 ,并开始第 1腋花芽分化。因此 ,应控制植株的旺盛
生长 ,促成粗生长为主。一是要控制肥水 ,少施或不施
氮肥 ,浇水只要保持地表湿润即可;二是当温度过高
时 ,用遮阳网或草帘遮荫 ,以促进植株花芽分化。
5 扣棚时间的确定
扣棚是指在日光温室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的过
程 ,主要目的是提高和保持棚内温度。
在促成栽培的各级次花芽中 ,真正能形成产量并
决定经济效益的主要是顶花芽第 1 腋花芽。其限制因
子有二:一是植株已完成顶芽分化并已进入第一腋芽
分化 ,是扣棚保温的时段;二是植株必须通过自然休
眠。若扣棚过早 ,既不利于第 1花芽顺利分化 ,又不能
保证植株通过自然休眠;过晚扣棚又不能体现促进栽
培提早果熟的优势。
兼顾以上二个限制因子 ,应在草莓第 1 腋花芽开
始分化以后 ,而且外界低气温降到 5 ~ 7℃时 ,是扣棚
保温的最佳时期。当扣塑料膜以后 ,温室内夜间最低
温度再次降至 5 ~ 7℃时 ,就需开始于夜间覆盖草帘保
温。
6 扣棚后至开花前的植株管理
扣棚升温后 ,草莓开始进入迅速生长阶段。不久 ,
(80 ㎏/亩),清理厢沟泥土将肥料和苗下部盖住即可。
4.4 适时收割并追肥
当田间板蓝已长封行并长到一定高度(70 ~ 80
㎝)时 ,应及时收割。收割后应及时追肥 ,此次追肥每
亩蕹施复合肥 100 ~ 150kg 。
4.5 冬季大田管理
秋季收割后 ,应及时追肥并拱棚盖膜。竹篾长
2m ,每 1m 插竹篾 1 条 ,厢两头竹篾将农膜裹成通风
孔 ,四周每 3m用 1 条长 1m的竹篾拱一个通风孔并将
农膜固定。霜冻来临将通风孔放下并用土盖严农膜防
冻 ,气温回升后及时将通风孔拱好。
作者简介:莫礼龙 , 男 ,贵州省独山县人 , 工程师 ,从事农
业科研工作。 E-mail:yao fongsi2002@163.com。
57
第 5期(总第 108)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5(GSNO.108)
2010年 10月 Fo 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 ty in China Oct.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