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1998-12-08;修改稿收到日期:1999-02-15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ZR-90-74)
第一作者简介:孙坤 (1965—), 男 , 甘肃民勤人 , 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系统
学.
甘肃早开堇菜和维西堇菜引种驯化初步研究
孙 坤 , 王庆瑞
(西北师范大学 生物系 ,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在野外观察堇菜属野生观赏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 , 选择早开堇菜和维西堇菜 2 种不
同生态要求的种类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的研究.结果表明 , 堇菜属野生观赏植物实现人工栽培是切实可
行的 , 应予推广应用.
关键词:堇菜属;早春观赏植物;引种驯化
中图分类号:Q 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8 Ⅹ(1999)04-0052-03
堇菜属 (Viola L.)是重要的早春野生观赏植物 , 对该属植物的观赏栽培虽然已有很长
的历史 , 但主要是盆栽 , 而且种类单调 , 仅有三色堇 (Viola tricolor L.)和香堇菜 (Viola
odorata L.)等极少数种类〔 1〕 .近年来 , 堇菜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已开始引起日本及欧美等
国的广泛重视〔 2〕 , 但至今对该属植物在城市露地绿化美化的价值仍未引起重视.由于堇菜
属植物具有开花早 、 花期长 、 花色艳丽 、花型美观 、 株型雅致等优点 , 因而是北方城市早春
露地美化和绿化的很好材料 , 如能进行引种驯化 , 对弥补北方城市早春露地花卉 , 尤其是早
春露地草本花卉的不足 , 美化早春城市环境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 笔者在多年野外观察该
属植物生态生物学特点的基础上 , 首先选择了观赏价值高 、 又具有不同生态特点的 2种植
物 , 即早开堇菜 (Viola prionantha Bunge)和维西堇菜 (Viola monbeigii W.Beck)进行了引种
驯化的初步研究 , 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堇菜属早春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1 生态生物学特性调查
1.1 形态学特征
多年生草本 , 须根系 , 株高5 ~ 20 cm.根状茎粗壮 , 上部常分蘖 , 无地上茎.叶多数 ,
均基生.早开堇菜花期叶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 , 基部截形 , 叶深绿色;维西堇菜叶深心
形 , 叶面常具有明显的灰白色斑纹 , 花较大 , 长约 2 cm , 花梗超出于叶.花紫色 (早开堇
菜)或白色 (维西堇菜), 花瓣 5 , 下方花瓣具一长距 , 花开放时侧方及上方花瓣向后方伸
展 , 花瓣上具深紫色条纹 , 侧方花瓣里面具须毛状附属物.蒴果 , 种子小 , 多数.
1.2 生育期
早开堇菜的多年生根状茎在 3月下旬至 4月初萌发出苗 , 维西堇菜在 4月初出苗 , 出苗
时叶与花同时形成 , 待出土后生长迅速 , 一般 5 d 左右花即可开放 , 开放花的花期一般约
30 ~ 40 d.从 5月底到 10月均有果实成熟.10月底 , 地上部分枯萎 , 从出苗到地上部分枯
52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5卷 1999年第 4 期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35 1999 No.4
萎约 200 d左右.此外 , 种子在当年即可萌发形成新植株.
1.3 开花习性
花着生于叶腋中 , 自外向内形成.具有 2种完全不同的花 , 开放的具花瓣的花在早春
3月下旬植株出苗时开始形成 , 并一直持续至 5月初 , 此后形成无花瓣的闭锁花.每个植株
可陆续产生5 ~ 15朵开放的花和多数闭锁花.两类花均可结实.
1.4 生境特点
早开堇菜的生态幅较宽 , 可生于林缘 、 灌丛 、山坡 、 草地 、路旁 、田边等处 , 但喜生于
光照充分 、比较干燥的环境下 , 在弱碱性至微酸性土壤上均可生长 , 但在疏松 、腐殖质丰富
的土壤上生长最好.
维西堇菜的生态幅较窄 , 多生于林缘 、 灌丛及阴坡草丛等比较阴湿的环境下 , 对土壤要
求中性偏酸 、疏松 、 腐殖质比较丰富.
2 驯化栽培研究
2.1 移栽试验
1990年 4月分别从兰州兴隆山 、 石佛沟 、 安宁水挂庄和平凉崆峒山挖取早开堇菜和维
西堇菜的开花期植株 , 移栽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园和室内花盆中.结果表明 , 整株移栽后的
成活率可达100%, 且移栽于生物园和室内花盆中的上述 2种材料仍可继续开花 、结实.移
栽于生物园的材料可安全越冬;但由于水分无法控制 , 移栽于花盆的材料不能越冬.移栽材
料来源及移栽后群体开花时间和花期的观测结果见表 1.
表 1 花期观测结果
移栽植株 移 栽 前 产 地 花 期
移栽后(1991 年)/d
始花 终花 花期
移栽后 (1992年)/ d
始花 终花 花期
兴隆山 4月中旬至5月下旬
V.prionantha 水挂庄 3 月下旬至 5月初 3.26 5.70 43.00 3.24 5.80 46.00
石佛沟 4 月下旬至 6月初
V.monbeigii 崆洞山 4 月中旬至 6月初 4.50 5.14 39.00 4.40 5.12 38.00
移栽后的花期长短和植株的生长状态与土壤湿度和光照条件有密切关系.早开堇菜和维
西堇菜在土壤较干燥 、光照强的环境下的开花时间比在相对阴湿的疏林下的开花时间早约
4 ~ 5 d左右 , 但花期则会明显缩短 , 而且生长状态较差 , 尤其是维西堇菜更为明显.随着光
照减弱和土壤湿度的增加 , 营养生长旺盛.因此 , 对可供观叶的维西堇菜来说 , 在比较阴湿
的林下种植效果更好.
2.2 繁殖特性的研究
2.2.1 无性繁殖 分别采用分株法和切取根状茎的方法对早开堇菜和维西堇菜进行了繁殖
实验.结果表明 , 采用分株法繁殖的成活率很高 , 均在 90%以上 , 其中早开堇菜用分株法
栽植 44株 , 成活42株 , 成活率达 96%.采用根状茎切段后插扦繁殖 , 约 21 ~ 28 d可发生新
芽 , 但发芽率较低 , 约为 60%左右.
2.2.2 有性繁殖 对种子萌发率的研究表明 , 早开堇菜和维西堇菜种子成熟后即可萌发 ,
53
1999年第 4 期 孙 坤等:甘肃早开堇菜和维西堇菜引种驯化初步研究
1999 No.4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V.prionantha and V.monbeigii
而且萌发率极高 , 分别为 96%和 92%, 存放 1 , 2 a的种子的发芽率也均在 80%以上.此外 ,
对不同播种期的试验表明 , 播种期对种子出苗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早春播种后 , 当年即可开
花结实 , 并有利于越冬.
2.3 栽培与田间管理
早开堇菜的种植应选择土壤比较湿润 、 疏松和阳光比较充足的环境 , 维西堇菜则宜种植
于土壤潮湿 、疏松且比较肥沃的林下和灌丛.由于该属植物植株矮小 、花较小 , 因此 , 成片
密集种植的观赏效果最佳.
上述 2种均为多年生植物 , 以有性及营养 2种方式繁殖 , 因此 , 只要一次撒播种子后即
可靠自身的种子和营养繁殖增殖.种子在 5 ~ 10月待果梗伸直 、 果皮变硬时即可采收.
早开堇菜生态幅宽 , 适应能力强 , 一般田间管理即可良好生长.对观花期的维西堇菜 ,
亦可采取一般田间管理的方法.但维西堇菜在开花期后 , 叶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 因此 ,
需要定时灌水和除草.
3 小结
通过几年来对代表堇菜属植物 2种生态类型的早开堇菜和维西堇菜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发现 , 应用分株和种子繁殖均可得到很高的萌发率和成活率 , 而且采取粗放的管理措施即可
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因此 , 堇菜属野生观赏植物实现人工栽培是切实可行的.
实践证明 , 堇菜属野生观赏植物是北方城市早春露地绿化和观赏的重要资源 , 应该因地
制宜 , 进行大面积栽培推广.此外 , 今后在推广应用的同时 , 应加强对开花早 、花期长 、观
赏性状优良的品种的筛选和培育 , 并探讨栽培观赏与药用综合利用的种植模式.
参 考 文 献
〔 1〕 王庆瑞.中国植物志 (51 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1.1~ 48
〔 2〕 高桥秀男.日本のスミし〔M〕.东京都:山ど溪谷社 , 1997.1 ~ 241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Viola prionantha Bunge and
Viola monbeigii W.Beck
SUN Kun , WANG Qing-rui
(Department of Biology ,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Lanzhou 730070 , China)
Abstract:Introduction of two species of Viola in Gansu , Viola prionantha Bunge and Viola monbeigii
W.Beck which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ecological types in the genus Viola were repor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ild ornamental violets in early spring can be cultivated and utilized.
Key words:Viola L.;ornamental resources;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责任编辑 孙晓玲)
54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5 卷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