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黔西高原山地怒江山茶林分改造技术研究



全 文 :第 43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Guizho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43,No. 1
Feb.,2015
黔西高原山地怒江山茶林分改造技术研究
许 杰1 张彦雄1 刘 兰1 田茂娟1 耿继斌2 邱建生1*
(1.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阳 550011 2. 威宁县林业局 威宁 553100)
摘 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综合改造措施,经过 2 年的改造,平均每 667m2 产油量可以从 3. 23kg 提
高到 10. 24 ㎏,增产效果显著。各种技术措施组合的试验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 389. 56%、240. 05%、145. 61%
和 91. 06%,但改造技术措施的组合方式不同,其增产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以林地清理 +林相调整 +垦复施肥
+修枝整形的组合处理效果最好,产油量提升最大达到 389. 56%。各处理对花芽数、春梢数、结果数、产果量
和产油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而对枝长和单果重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黔西高原;怒江山茶;改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6 文献标识码:B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C. saluenensis Stapf. Forest in
Mountain Plateau of West Guizhou
XU Jie1 ZHANG Yan - xiong1 LIU Lan1 TIAN Mao - juan1 GENG JI - bin2 QIU Jan - sheng1*
(1. 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Guiyang ,Guizhou 550011;2. Forestry Bureau of Weining County ,Weining,Guizhou 553100)
Abstract:integrated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take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 - oil camellia (C. saluenen-
sis Stapf. )in mountain plateau of west Guizhou. After 2 years of reconstruction,the average oil yield of the camellia
fores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3. 23kg /667m2 to 10. 24 kg /667 m2.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treat-
ment,four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increased the oil yields by 389. 56%,240. 05%,145. 61%,and 91. 06%,re-
spectively,indicating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reconstruction measures,and the best technique was
the combination of forest land cleanup,forest form adjustment,reclaim fertilization,and appropriate pruning and
shaping (oil yield increased by 389. 56%).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the number of flower buds,number of spring shoots,number of fruits,and oil production,while there were no sig-
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ranch length and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Key words:plateau of west Guizhou;C. saluenensis Stapf.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怒江山茶 (威宁短柱茶) (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 )是贵州西部海拔较高地区广泛分布的山茶
属油用物种,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早熟、皮
薄、出仁率、出油率高、油质好等优良特性和经济
性状,是西部高原区发展油茶生产颇具前途的物
种。怒江山茶 (威宁短柱茶) (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 )主要分布在乌蒙山脉、滇东高原及川西等
地,在贵州分布于毕节市的威宁、毕节、赫章、
收稿日期:2014 - 06 - 09
作者简介:许杰 (1973 ~),男,贵州瓮安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林。
* 通讯作者:邱建生 (1965 年 1 月 -)男,贵州贵阳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油茶产业化,E - mail:qiu1803@ qq. com。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油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重大专项字 [2009] 6004。
DOI:10.16709/j.cnki.gzlykj.2015.01.009
1 期 许 杰等:黔西高原山地怒江山茶林分改造技术研究
纳雍、大方及六盘水市的水城、盘县等县,以威宁
资源面积最大,约为 1. 252 公顷,分布海拔范围
1600 ~ 2700 米,分布地带的土壤以棕壤、黄棕壤为
主,分布区气候属“干湿交替的北亚热带及暖温带
温凉气候区”[1][2][3]。在油茶低产林改造方面,国
内对普通油茶的低产林改造研究较多,研究涉及分
类 经 营、 低 产 原 因 分 析、 改 造 技 术 等
[4][5][6][7][8]。怒江山茶的原生林分,主要以混交
林为主,单位产油量较低,通过对自然林分的改造
来提高单位产油量,对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意义重
大,但对其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威宁
怒江山茶北部种群的自然林分为改造对象,开展了
不同技术措施组合处理对提高产量作用的试验研
究,以解决怒江山茶林分改造的相关技术问题。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试验林分: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兔街乡新光村,
为混交林,优势树种为威宁短柱茶,伴生树种有杜
鹃和杨梅等,海拔 2090 ~ 2140m,树龄 10 年 ~ 50
年,平均 15 年,密度为 2250 ~ 4500 株 /hm2,郁闭
度 0. 8 以上,产油量平均 48. 5kg /hm2。试验林分土
壤情况:试验地的土壤为黄棕壤,从表 2 可以看
出:试验林分土壤为酸性,有机质含量高,全 N极
低,但水解 N的含量高,有效 P含量极低,速效 K
含量偏低,土壤综合肥力较差,详见表 1。
表 1 试验地土壤基本情况
pH值
全氮含量
g /kg
水解氮含量
mg /kg
全磷含量
g /kg
有效磷含量
mg /kg
全钾含量
g /kg
速效钾含量
mg /kg
有机质含量
g /kg
4. 607 1. 948 204. 011 0. 458 1. 465 5. 311 93. 501 94. 441
1. 2 试验方法
1. 2. 1 林地清理
统一按照试验设计对试验林分进行林地清理,
清除其它乔木及杂灌。
1. 2. 2 密度调整
按照试验设计,对密度过大的怒江山茶试验林
分,进行疏伐,调节密度;对密度小的林分通过补
植调节增加密度。统一将密度调节至 2250 ~ 3750
株 /hm2,郁闭度 0. 6 ~ 0. 7。
1. 2. 3 修枝整形
按照试验设计,在果实采收后到春梢萌芽前
(11 月至次年 3 月),对怒江山茶植株进行整枝修
剪,同时清除桑寄生的寄生枝 、病虫枝及枯死枝,
增加冠面积,改善树体通透性。
1. 2. 4 垦复深挖
按照试验设计,对试验林分,每年举行 2 次垦
覆,第 1 年冬季对试验林分全垦深挖 1 次,深度
20cm;夏季浅锄 1 次,深度 10cm;第 2 年重复深
挖 1 次,浅锄 1 次。
1. 2. 5 施肥
按照试验设计,对试验林分,每年进行 2 次施
肥,11 月至次年 1 月一次,7 月一次。冬季施肥以
农家肥为主,施肥量 10kg /株;夏季施肥以复合肥
为主,施肥量 250g /株。施肥方式:在上坡位,沿
树冠外缘投影处,开挖半圆形环状沟或条沟,沟宽
20 ~ 30cm,深 25cm,进行沟施。
1. 3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采取的不同技术措施设
5 个处理 (见表 1),3 次重复,每处理面积 1hm2,
共 15 hm2。按设计分别对林分进行改造,以未改造
的自然林分作为对照。
表 2 试验处理
处理编号 综合改造措施
C1
林地清理 +密度调整 +垦复深挖 +施肥 +
修枝整形
C2 林地清理 +密度调整 +垦复深挖 +施肥
C3 林地清理 +密度调整 +垦复深挖
C4 林地清理 +密度调整
CK 对照
1. 4 测定方法
在每个处理中设置 20m × 20m 的固定样方,连
续 2 年按双对角线取 5 个样本株,测量花芽数、春
梢数、枝长、树高、冠幅,果实成熟后,对样本株
进行采果称重。根据样本株产果量,结合林分密度
计算出平均产果量,按 5% 果油率,计算得出
667m2 平均产油量。
51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43 卷
1. 5 数据处理
采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原
始数据的整理汇总、制表;应用 SPSS20. 0 统计分
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制作统计分析结果的
表、图。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改造技术组合对产量的影响
表 3 不同改造技术对枝条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处理
花芽数 /

春梢数 /

枝长 /
cm
单果重
(g)
产果量
(kg /667m2)
比对照
增产%
单位面积产油量
(kg /667 m2)
C1 340 344 11. 53 9. 61 316. 64 389. 56 15. 83
C2 198 202 12. 03 10. 48 219. 94 240. 05 11. 00
C3 160 162 12. 47 10. 22 158. 86 145. 61 7. 94
C4 119 182 11. 69 9. 59 123. 58 91. 06 6. 18
Ck 61 66 10. 51 9. 95 64. 68 3. 23
从表 3 可看出,通过 2 年改造,被改造的林分
产量显著提高,产油量可以从 3. 23kg 提高到平均
10. 24kg,最高达到 15. 8kg。四种技术措施组合的
处 理 分 别 比 对 照 增 产 389. 56%、 240. 05%、
145. 61%和 91. 06%;不同改造技术措施的组合方
式间,其增产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以 C1 处理最好,
增产幅度最大 (389. 56%),说明采取综合技术措
施 (林地清理 +林相调整 +垦复施肥 +修枝整形)
改造效果最好;C1 处理和 C2 处理相比,可以看
出,修枝整形能够显著提高产量 (148. 95%);C2
处理和 C3 处理相比,也能增产 94. 44%,说明施肥
提高产量十分有效;C3 处理和 C4 相比,提高
54. 55%的产量,说明垦复深挖也能够达到增产目
的。
2. 3 统计分析
从表 4 可看出,各处理对花芽数、春梢数、结
果数、产果量和产油量有极显著影响,而对枝长和
单果重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各处理对这 2 个指标影
响不大。
表 4 生长量和产量调查结果的方差分析
因子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花芽数 590. 456 4 147. 614 34. 843 0. 000**
春梢数 523. 886 4 130. 972 13. 597 0. 000**
枝长 . 446 4 . 112 2. 742 . 089
结果数 292. 726 4 73. 182 27. 112 0. 000**
果重 . 138 4 . 034 1. 783 . 209
产果量 511. 748 4 127. 937 26. 655 0. 000**
产油量 25. 574 4 6. 393 26. 673 0. 000**
**:0. 01 水平差异显著,* :0. 05 水平差异显著
从表中可看出,各处理与对照在花芽数、春梢
数、结果数、产果量和产油量的差异极为显著,说
明各种改造措施对各项指标的影响都很大。且主要
指标产果量均值高出对照 91% ~389%之间。其中,
花芽数,C2 和 C3、C3 和 C4 差异不显著;春梢数,
C1 和 C2 在 1%水平不显著、C2 和 C3、C2 和 C4、
C3 和 C4 差异不显著;结果数,C2 和 C3、C3 和
C4 差异不显著;产果量,C1 和 C2 在 1%水平不显
著、C2 和 C3、C3 和 C4 差异不显著;产油量的 C1
和 C2 在 1%水平不显著、C2 和 C3、C3 和 C4 差异
不显著。
61
1 期 许 杰等:黔西高原山地怒江山茶林分改造技术研究
表 5 生长量和产量的多重比较
处理号 花芽数 春梢数 结果数 产果量 产油量
1 340. 4 年 年 344. 1 年 年 183. 7 年 年 316. 6 年 年 15. 8 年 年
2 198. 3 b B 202. 3 b 年 116. 4 B B 219. 9 b 年 11. 0 b 年
3 159. 6 c CB 162. 4 b B 86. 5 Bc C 158. 9 bc B 7. 9 bc B
4 118. 7 d C 181. 9 b C 71. 2 C D 123. 6 c C 6. 2 c C
5 (CK) 60. 5 e E 66. 4 c D 36. 3 D E 64. 7 d D 3. 2 d D
注:大写字母:0. 01 水平差异显著;小写字母:0. 05 水平差异显著
从表 6,可看出花芽数与春梢数、结果量、产
果量及产油量密切相关;春梢数与结果量、产果量
及产油量密切相关;结果数和产果量、产油量也密
切相关。由此可见,对花芽的保护和促进花芽数增
加的措施都有利于提高茶油产量。
表 6 各测定指标相关性分析
花芽数 春梢数 枝长 结果数 果重 产果量 产油量
花芽数 1 . 902** . 371 . 976** - . 017 . 978** . 978**
春梢数 1 . 328 . 885** - . 207 . 871** . 871**
枝长 1 . 324 . 562* . 385 . 386
结果数 1 - . 086 . 994** . 994**
果重 1 . 020 . 020
产果量 1 1. 00**
产油量 1
3 讨论
怒江山茶的自然林分,长期与其他植物处于混
交状态,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强烈,加之分布区气
候属“干湿交替的暖温带温凉气候区”,温度、光
照、水分、养分是其产量的制约因子,因此围绕上
述影响因子采取:林地清理、密度调整、垦复深
挖、合理施肥、修枝整形等综合改造措施,能够取
得显著的增产效果。由于怒江山茶为虫媒花,需要
通过昆虫媒介才能完成其有性生殖,因此,传粉昆
虫是其产量的又一制约因子,本次试验的地域,农
户有饲养中华蜜蜂的习惯,试验地授粉昆虫较多,
因而没有将促进授粉措施考虑进去,但在没有养蜂
的区域,进行怒江山茶林分的改造,必须充分考虑
这一措施,否则可能效果会不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永康,王道植 . 威宁短柱油茶的初步研究 [J]
. 林业科学,1980 (3):198 ~ 202.
[2]邱建生,罗扬,许杰等 . 贵州油茶产业化发展战
略及实现的技术路径,贵州林业科技,2013,41 (4):47
~ 55.
[3]刘运,阚欢,王连春等 . 怒江山茶籽油主要理化
成份分析 [J] . 粮食与油脂,2013,3:33 ~ 34.
[10]何方,黄家明,邓毓芳等 . 油茶立地类型划分方
法及其应用 [J] . 经济林研究,1983,1 (1):13 ~ 26.
[3]何方,李纪元 . 油茶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 . 经济林研究,1990,8 (1):l ~ 12.
[4]许杰,罗杨 . 贵州省油茶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策略
[J] . 贵州林业科技,2011,39 (1):49 ~ 53.
[5]庄瑞林 . 中国油茶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2008.
[6]何方,何钢 . 油茶低产林改造效应的研究 -Ⅱ. 低
产林改造相关分析 [J] . 经济林研究,1997,15 (3):12
~ 17.
[7]曾亚军,许杰 . 贵州油茶主产区茶林低产原因浅
析 [J] . 贵州林业科技,2011,39 (1):54 ~ 56.
[8]潘晓芳 . 论华南地区现有油茶林分类经营 [C] .
第二届林业学术大会 - 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2009:
238 ~ 243.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