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后期的脂肪酸变化研究



全 文 : 2016年3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5期
收稿日期:2016-02-22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编号:黔科重大专项字[2009]6004-1);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黔科合NY[2013]3056)
作者简介:杨 冰(1988—),女,实习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相关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王 进(1963—),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工作。
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后期的脂肪酸变化研究
杨 冰1,霍 达1,袁丛军1,耿继斌2,王 进1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550011;2.贵州省威宁县林业局,贵州 威宁553100)
摘要:采摘威宁县兔街乡野生怒江红山茶单株的成熟果实连续样本,对其果实鲜出籽率、干出籽率、鲜果出
仁率、含油率和脂肪酸组份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怒江红山茶成熟果实的鲜出籽率平均为49.
43%,干出籽率平均为28.98%,鲜果出仁率为19.11%,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状。种仁含油率在成熟后期
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人体所需不饱和脂肪酸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后尽快采摘,不
宜等到自然落果后捡籽。
关键词: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含油率;脂肪酸组成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006-03
1 引言
怒江红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 ex Bean)
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本次研
究选取的试验材料:威宁短柱茶(Camellia Winingen
Y.K.Li.sp.nov.),在分类学上与怒江红山茶是同物异
名,闵天禄已将其归入怒江红山茶[1,2],《中国植物志》也
把威宁短柱茶列入怒江红山茶的异名[3]。所以笔者亦
采用怒江红山茶的名称。它垂直分布高,具有抗寒、抗
旱、耐膺薄土壤,早熟,果皮与种壳薄,出仁率及出油率
高等特性,并具有油质好的优良经济性状,是贵州高海
拔地区较有发展前景的木本油料植物[4]。
目前国内对于怒江红山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
和理化性状的分析,以及资源调查、嫁接等方面的研
究[5~7],而对于不同成熟阶段果实油脂含量的变化情况
却鲜有涉及。2014年8月底至9月初,笔者选取产于
贵州省威宁县兔街乡的野生怒江红山茶单株的果实为
研究样本,进行了果实成熟后期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含
油率、脂肪酸组份变化规律的研究,旨在为经济性状的
评价和适时采收果实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野生怒江红山茶单株所产果实,植株位
于贵州省威宁县兔街乡海拔2210m的山坡中部,土壤
为 黄 棕 壤,地 理 位 置 是 东 经104°07′41.49″,北 纬
27°11′59.01″,它所处的怒江红山茶群落呈零星块状分
布。取果母树高1.2m,东西冠幅为0.8m、南北冠幅为
0.7m,呈圆头形半开张姿态;老叶为深绿色长椭圆形,
叶齿密而钝;所产果实大多为青色球形果,总鲜果数
161个,鲜果总重1372.1g,从8月28日到9月6日,每
天采摘树体各方位的果实1次,共取样10次。
2.2 试验方法
(1)试验材料前处理。每次取样时,将所采果实装
于塑封袋密封带回,并于采样当天测定其鲜出籽率。再
将茶籽自然晾干,测定其干出籽率、出仁率。种仁用于
含油率的测定及脂肪酸组份分析。
(2)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及条件。茶籽种
仁含油率测定依据 GB/T 5009.6-2003,环境温度
11℃、湿度80%。脂肪酸含量分析依据JY/T 021-
1996分析型气相色谱方法通则,环境温度28 ℃、湿
度75%。
3 结果与分析
3.1 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过程中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
的变化
  出籽率和出仁率是衡量油茶籽经济性状的重要指
标,是直观研究怒江红山茶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经过
对这株怒江红山茶成熟后期不同时段的果实特性进行
统计和计算,得到表1所示结果。
表1 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后期果实特性
时间
鲜果
重/g
鲜籽
重/g
干籽
重/g
种仁
重/g
鲜出籽
率/%
干出籽
率/%
鲜果出仁
率/%
8/28  187.7  95.5  53.2  29.8  50.88 28.34  15.88
8/29  111.9  59.6  30.3  20.3  53.26 27.08  18.14
8/30  122.9  60.2  36.7  24.3  48.98 29.86  19.77
8/31  117.3  57.3  33.3  20.2  48.85 28.39  17.22
9/1  80  30  18.1  11.2  37.50 22.63  14.00
9/2  100.2  50  31.2  21.3  49.90 31.14  21.26
9/3  96.1  49  27.5  18.7  50.99 28.62  19.46
9/4  96  47.7  26.6  18.2  49.69 27.71  18.96
9/5  86  45  29.1  20.3  52.33 33.84  23.60
9/6  74  38.4  23.8  16.9  51.89 32.16  22.84
由表1可算出该怒江红山茶的鲜出籽率平均为
49.43%,干出籽率平均为28.98%,鲜果出仁率为

DOI:10.16663/j.cnki.lskj.2016.05.003
 杨 冰,等: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后期的脂肪酸变化研究 植物与植被
19.11%。在试验时段内干出籽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
鲜出籽率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在怒江红山茶果实成
熟后期,茶籽水分减少,其它营养成分有所增加。鲜出
籽率和干出籽率的波动幅度较为一致,并且都在9月5
日降至最低点,这种波动变化可能与采摘当天的温度变
化及降雨量密切相关。
3.2 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过程中含油率的变化
含油率是评价油茶籽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每组样品
的含油率进行测定,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后期含油率的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怒江红山茶茶籽含油率在成熟后
期总体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9月1日达到最高
点。这与普通油茶籽成熟过程含油率的变化有所不同,
普通油茶在成熟过程中虽然会有几个“平台-急升”期,
但是总体呈上升的趋势[8,9]。这可能是由于怒江红山茶
成熟较早,成熟后期含油率会因为自身营养物质的转化
而逐渐降低,所以怒江红山茶的采摘应尽早进行。
3.3 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怒江红山茶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为饱和脂肪酸
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包括豆蔻酸、棕榈酸、
硬脂酸和花生酸,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棕榈油酸、油酸、亚
油酸、亚麻酸和花生烯酸。对其进行脂肪酸含量进行测
定,得到表2所示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油酸的百分含量最高,虽然在9
月2日有小幅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另外两种含量
较高的脂肪酸是棕榈酸和亚油酸,棕榈酸的相对含量从
8月28日的11.216%下降到9月6日的10.021%,亚
表2 脂肪酸相对百分比含量 %
采果日期 豆蔻酸 棕榈酸 硬脂酸 花生酸 棕榈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烯酸
8/28  0.0375  11.216  2.1452  0.0342  0.6198  72.903  12.153  0.6963  0.1948
8/29  0.024  11.639  2.499  0.054  0.059  75.023  9.678  0.547  0.475
8/30  0.016  11.226  2.127  0.046  0.061  75.269  10.192  0.563  0.5
8/31  0.025  11.913  2.317  0.048  0.059  75.668  9.896  0.564  0.509
9/1  0.025  12.333  2.103  0.042  0.062  76.725  7.698  0.507  0.505
9/2  0.0386  10.825  2.5957  0.0356  0.5916  73.899  11.318  0.5743  0.122
9/3  0.02  10.546  2.326  0.043  0.055  76.084  9.894  0.559  0.439
9/4  0.023  11.028  2.614  0.049  0.053  75.712  9.519  0.51  0.491
9/5  0.0303  10.341  3.0614  0.0453  0.5624  75.105  10.199  0.5224  0.1338
9/6  0.018  10.021  2.714  0.056  0.052  77.239  8.838  0.51  0.552
油酸从12.153%下降至8.838%,棕榈酸和亚油酸在怒
江红山茶成熟后期,含量呈下降趋势,与油酸的含量呈
负相关。
很多营养学者建议,食用油脂的摄取,饱和脂肪酸
的摄取量不多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于10%,而
多不饱和脂肪酸要低于10%[10]。怒江红山茶的茶油脂
肪酸成分含量符合这一建议,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把
所测得的各种脂肪酸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进
行归类,得到如下怒江红山茶果实成熟后期不同种类脂
肪酸含量变化的散点图(图2和图3)。
图2 怒江红山茶饱和脂肪酸含量
  如图2和图3所示,怒江红山茶在成熟后期,饱和
脂肪酸含量先上升再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下降再
上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合表2来看,油酸含量的
上升主要是由于饱和脂肪酸的分解转化而引起,这说明
图3 怒江红山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油酸是由饱和脂肪酸转化而来。油酸的含量的高低直
接影响着茶油的品质,一般情况下,高油酸、低亚油酸和
亚麻酸的植物油不容易被氧化,其氧化稳定性较好[11]。
4 怒江红山茶经济性状评价及采摘时间建议
本次研究所选怒江红山茶共收鲜果161个,鲜果总
重1372.1g,平均鲜出籽率为49.42%,平均干出籽率
为28.98%,平均鲜果出仁率为19.11%,平均种仁含油
率为55.22%,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性状。
从怒江红山茶果实的脂肪酸组成来看,单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的脂肪酸含量,是一种健康
的食用油。怒江红山茶果实的脂肪酸中,亚油酸和亚麻
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12],而这两种脂肪酸在怒江红山
茶成熟后期是不断减少的,结合含油率的变化曲线来

 2016年3月 绿 色 科 技 第5期
看,要使怒江红山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采果的时间
应在果实成熟时尽早采摘,避免含油率和人体必需脂肪
酸的含量因为果实自身营养物质的转化而降低。
参考文献:
[1]闵天禄.山茶属山茶组植物的分类,分化和分布[J].云南植物研
究,1998,20(2):127~148.
[2]倪 穗.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学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
学,2007.
[3]曾建飞.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8.
[4]李永康,王道植,梁纬祥,等.威宁短柱油茶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
学,1980(3):198~202.
[5]许 杰,王 进,耿继斌,等.贵州威宁短柱茶资源现状及特点[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2):8~10.
[6]罗 芳,王连春,尹增华,等.怒江山茶与白花油茶不同嫁接组合苗
根系生长特性对比[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91~194.
[7]王国祥,楚永兴.怒江山茶种子育苗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
(6):171~172.
[8]凌宏有,郑德勇.油茶籽成熟过程中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J].福建
林学院学报,2012,32(1):89~92.
[9]李 好.普通油茶籽成熟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D].长
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10]佘纲哲.食用油脂与人体健康[J].生物学通报,2000,35(2):13
~15.
[11]聂 明,杨水平,姚小华,等.不同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
及营养成分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2):165~169.
[12]陈 永,韩艳霞,曹红霞.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功效及开发利用[J].
开封大学学报,1999,13(2):28~31.
The Variation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amelia saluenensis
Stapf ex Bean at Late Stage of Maturity
Yang Bing1,Huo Da1,Yuan CongJun1,Geng JiBin2,Wang Jin1
(1.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Guiyang Guizhou 550011;
2.Weini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Weining Guizhou 553100)
Abstract:Camelia saluenensis Stapf ex Bean seeds in Weining from August 28to September 6of 2014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amples.Fresh seeds yield,dry seed yield,kernel,oil content as wel as fatty acid content changes were
studied.Results were as folows:the Fresh seeds yield was 49.43%,dry seed yield was 28.98%,kernel was 19.11%,
with good economic characters.The oil content of the samples is on the decline,essential fatty acid content also is on
the decline,so pick the fruit should be performed as early as possible.
Key words:camelia saluenensis stapf ex Bean,maturation,oil content,fatty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殏殏

acids
欢迎订阅《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英文名: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由湖北省林业厅主管、花
木盆景杂志社主办、武汉新兴绿色科技研究所协办的绿色科技类学术期刊。本刊是中国核心期
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龙源国际期刊网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创办于1963年,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808/S,国
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944,国际大16开本精美印刷,全国公开发行,是全国从事农业、林
业、生态、环保、旅游、自然资源、绿色产业与经济、绿色建筑等行业科研、教学、经营、管理工作者
的重要参考刊物和论文发表台。
订阅:本刊市场部
广告许可证:武工商广字4201009900004号
定价:20元    全年:480元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邮编:430073
电子邮箱: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网站地址:Http://www.lskjzz.net
电 话:027-81328210 027-81328693   传 真:027-8132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