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趋势 , 10月份又出现最高含量 ,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 又呈
下降趋势。说明 10月中旬和 7月中旬为鱼腥草的最佳采收
期。
4.2 同一时间的野生茎叶与栽培茎叶相比 , 野生茎叶的挥
发油得率要高得多。
4.3 同一时期采收的根茎和茎叶相比 , 根茎中挥发油的得
率要低得多。
4.4 在提取液的成分分析中没有发现文献报道的特征性成
分癸酰乙醛 , 可能是由于癸酰乙醛极不稳定所致。
4.5 随着采收期不同 ,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不同种类 ,同一种
类也有不同的含量 , 说明鱼腥草在生长过程中 , 体内化学成
分的种类和含量在不断变化。
4.6 根茎中所含挥发油种类较少 , 共 18种 , 其中以十六烷
酸含量最高 , 占 50.048 ,高于其它成分的含量 , 也高于任
何一种茎叶样品中的十六烷酸的含量。
4.7 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的甲基正壬酮含量略高于栽培鱼
腥草。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70.
[ 2] 沙世炎.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上册)[ 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1982:163.
[ 3] 郑虎占等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 M] .北京:学苑出版社 ,
1998, (3):2985.
扬子毛茛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刘 香 , 郭 琳 , 吴春高*
(贵阳医学院药学系 ,贵州 贵阳 550002)
收稿日期:2005-03-16
作者简介:刘 香(1965~ ),女 ,汉 ,贵州安顺人。副教授。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电话:0851-6908328, E-mail:tryh@163.
com
*通讯作者:吴春高 ,男 ,副教授 ,电话:0851-6908478。
关键词:扬子毛茛;挥发油;GC-MS
摘要:目的:分析扬子毛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结果:鉴定出 17个化学成分 ,鉴
出率占全油的 43.27 。结论:α-雪松醇(4.69 )、6, 10, 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3 )、 3-甲基-2-[ 3, 7, 11-三甲基-月
桂烯基 ]呋喃(2.62 )、植醇(12.56 )为扬子毛茛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05)11-1335-01
扬子毛茛 RanunculussieboldiiMiq., 又名辣子草 , 水辣
草 , 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全草入药 , 性辛 、微苦 、温 、有毒 ,
多作为外用药 , 用于肿毒 、疱毒 、发泡截疟等 [ 1] 。国内外对毛
茛属 Ranunculus植物的研究较少 , 扬子毛茛化学成分的研究
仅见一篇国内报道 [ 2] , 其挥发油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扬子
毛茛 RanunculussieboldiiMiq.作为民族药已收入《贵州省中
药材 、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中 , 为更好开发利用扬
子毛莨 , 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 从扬子毛茛全
草挥发油中鉴定出 17个化合物 ,鉴出率占全油的 43.27 。
1 仪器与材料
仪器采用 HP6890/HP5973 GS-MS联用仪(美国惠普公
司)。
扬子毛茛全草于 2003年 10采自贵阳市北郊 ,并由贵阳
医学院药学系龙庆德老师鉴定为扬子毛茛 Ranunculussiebol-
diMiq.。
2 实验方法
样品制备:取扬子毛茛(RanunculussieboldiMiq.)鲜品
150 g剪成小段 ,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精油 ,得淡黄色油状物
0.624 g,有特殊气味 ,含量 0.416 。挥发油不经处理 , 进行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HP-55 PhenylMethylSilox-
ane30 m×320μ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
纯 He(99.999 );载气流量1.0mL· min-1;汽化室温度 250
°C;柱前压 51.98 Kpa;进样量 1μL(乙醚溶液);分流比 40∶
1。采用程序升温:50°C保持 1 min,以每 6 °C/min升至 260
°C,然后以 10 °C· min-1升至 280°C,保持 2 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 EI源;离子源温度 230 °C;四极杆
温度 150 °C;电子能量 70 ev;发射电流 34.6 μA;倍增器电压
1706v;接口温度 280°C;溶剂延迟 3min;质量范围 10~ 550u。
数据处理及质谱检索:样品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各分
离组采用 NIST98、WILEY275谱库检索。定量采用色谱峰面
积归一化法。
1335
2005年 11月
第 27卷 第 11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November2005
Vol.27 No.11
表 1 扬子毛茛全草的挥发油成分
Table1 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essentialoilfrom
RanunculussieboldiMiq.
峰号 化学成分 分子式 分子量 含量( )
1 1-辛基-3-酮(1-Octen-3-one) C8H14O 126 0.16
2 1, 8-萜二烯(imonene) C10H16 136 0.13
3 α-钴钯烯(α-copaene) C15H24 204 0.23
4 α-紫罗兰酮(α-lonone) C13H20O 192 0.39
5 β-紫罗兰酮(β-lonone) C13H20O 192 0.57
6 巨豆三烯酮(megastigmatrienone) C13H18O 190 0.52
7 α-雪松醇(α-cedrol) C15H26O 222 4.69
8 十七(碳)烷(n-heptadecane) C17H36 240 0.76
9 菲(henanthrene) (C6H4CH)2 178 0.44
10 十八(碳)烷(n-octadecane) C18H38 254 0.52
11
6, 10, 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6, 10, 14-trimethyl-2-
pentadecanone)
C18H36O 268 17.93
12
3-甲基-2-[ 3, 7, 11-三甲基
-月桂烯基 ]呋喃
(3-methyl-2-[ 3, 7, 11-
trimethyldodecyl] furan)
C20H36O 292 2.62
13 异植醇(isophytol) C20H40O 296 0.39
14 二十(碳)烷(n-eicosane) C20H42 282 0.49
15 植醇(phytol) C20H39OH 296 12.56
16 二十三(碳)烷(n-tricosane) C23H48 324 0.43
17
4, 8, 12, 16-
四甲基十七烷基-4-内酯
(4, 8, 12, 16-tetramethyl
heptadecan-4-olide)
C21H40O2 324 0.46
3 实验结果
在扬子毛茛挥发油中共鉴定出 17个化合物, 鉴出率占全
油的 43.27 (见表)。
4 讨论
在已经鉴定的 17个扬子毛茛挥发油中成分中 , 有 10个
含氧化合物 ,其中 5个酮类 、3个醇类 、 1个醚类和一个内酯化
合物 ,其余为烯类和烷烃类。
扬子毛茛挥发油中 ,含有较高的植醇 ,即植物固醇, 能干
预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防止胆固醇摄取过高 ,从而减少血管
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 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中草药名录 [ 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
社.1988:143.
[ 2] PanYX, ZhouCX, ZhangSL, etal.ContituensfromRanunculus
SieboldiMiq[ J] .JChinesePharmSci.2004, 13(3):92.
益智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的研究
纪明慧 , 刘 红 , 何猛雄 , 李科奋 , 郭亮亮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海南 海口 571158)
收稿日期:2005-01-20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301)。
作者简介:纪明慧(1968 ~),女 ,海南万宁人 ,实验师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研究工作 ,电话:0898-65883398;E-mail:jimh66@163.com。
关键词:益智;挥发油;提取;包合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05)11-1336-02
益智(AlpiniaoxyphyllaMiq.)为姜科植物 , 主产于海南 、
广东等省 , 其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益智 , 是海南四大南药之
一。中医理论认为 , 其有 “温脾 、暖肾 、固气 、涩精 ”之功
效 [ 1]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 益智有抗癌 、强心 、抗菌 、消炎 、
镇痛等作用 [ 2, 3] 。益智挥发油是益智的主要药用成分 [ 4] , 因
此 , 益智挥发油的提取和加强其稳定性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
的工作。
1 仪器和药品
1.1 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GBC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澳大利亚);B5200S型超声波台式清洗器(上海必能信超声
有限公司);AY120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制作所);DZG-
60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HZ-C
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省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1.2 药品 β -CD(分析纯 , 上海化学试剂站中心化工厂):
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1336
2005年 11月
第 27卷 第 11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November2005
Vol.27 N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