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期 2011年 4月河北林业科技
表 1 72%农用链霉素对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
N1
N2
N3
N4
CK
病株数量
/盆
6.33
4.00
3.00
1.67
7.33
发病率
/%
63.3ABa
40.0BCb
30.0Cbc
16.7Cc
73.3Aa
相对
防效/%
13.64
45.43
59.07
77.22
0
再萌发
率/%
100
100
100
100
100
病株平均
新生芽数/个
8.25BCc
9.32ABbc
10.45Aab
11.23Aa
6.34Cd
鸢尾是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植物。人们把垂
瓣上有髯毛附属物的鸢尾统称为有髯鸢尾。其根部常易受
到病害的侵染,尤其是细菌性软腐病,是造成有髯鸢尾毁
灭性危害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有髯鸢尾的繁殖及在园
林中的推广应用[1-3]。
本试验以 72%农用链霉素为试剂,采用土壤消毒的
方法,对有髯鸢尾细菌性软腐病进行了防治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设在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位于石家庄
北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
雨,春秋温和。降水主要集中在 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
的 70%左右。
1.2 材料
材料:以种植在河北省林科院苗圃地的有髯鸢尾品种
‘巧缝针’(Iris′Creative Stitchery′)为试验材料。药剂为石
家庄三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 72%农用链霉素。
1.3 试验设计
该试验采用简单对比法。72%农用链霉素用量分别为
N1 0.3、N2 0.4、N3 0.5、N4 0.6g/m3,加入园土充分搅拌均
匀。以不加药剂的园土为对照(CK)。每处理 10盆,3次重
复,共 150盆。各处理随机排列于苗圃内。
1.4 方法、调查及数据处理
2010年 5月 7日将有髯鸢尾品种‘巧缝针’从苗圃中
挖出,选取生长健壮、生长一致的植株,从根部起向上留
10~15cm叶片,多余部分剪去,将其栽植到装有不同处理
土壤的花盆内。定植时不要碰伤植株,然后进行正常管理。
于 2010年 8月 15日调查软腐病的发病率。2010年
10月 15日调查发病盆苗的再萌发率及病株新生芽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发病率及相对防效比较
从表 1可以看出,栽植于消毒处理的土壤中的鸢尾植
株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且处理 N2、N3、N4与对照呈极显
著差异。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植株发病率显著降低,相对
防效显著提高。N4发病率最低为 16.7%,其相对防效达到
77.22%。
2.2 不同处理再萌发率及新生芽数比较
从表 1看出,病株再萌发率均达到 100%,这说明用
于试验的有髯鸢尾品种‘巧缝针’的抗病性较强。但从病株
新生芽数来看,其它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新生芽数量从
大到小依次排序为 N4>N3>N2>N1>CK,最多的是 N4为
11.23个,是 CK的 1.77倍。
3 结论
利用 72%农用链霉素对土壤消毒能有效控制鸢尾软
腐病的发生,本试验中处理 N4(0.6g/m3)效果最好,发病率
为 16.7%,相对防效达 77.22%。由于‘巧缝针’抗病性较
强,各处理再萌发率均达到 100%。病株的新芽数量表明
与 72%农用链霉素用量呈正相关,即用量越大,新生芽数
越多。
从本试验来看,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鸢尾发病率降
低、相对防效增加、病株新生芽数增加。因此,仍需加大
72%农用链霉素药剂的用量,深入研究其控制鸢尾软腐病
的机理,找出最适宜的药剂用量。
参 考 文 献
[1]郭翎.鸢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15.
[2]樊璐,董长根,原雅玲,等.有髯莺尾在西安地区适应性的研究
[C].200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109.
[3]韩玉林,孙延东,黄苏珍,等.有髯鸢尾(IrisgermanicaL.)细菌性
软腐病病原物初步鉴定[J].植物保护,2006,32,(5):51-54.
土壤消毒对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初报
尹新彦 1,2,储博彦 1,2,吴恒炜 1,赵玉芬 1,2
(1.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收稿日期:2011-02-21
摘要:该试验对有髯鸢尾品种“巧缝针”采用 72%农用链霉素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消毒能有效控制鸢尾软
腐病的发生。当 72%农用链霉素用量为 0.6g/m3时,发病率最低为 16.7%,相对防效达 77.22%;新生芽数量最高为 11.23
个,是 CK的 1.77倍。
关键词:土壤消毒;有髯鸢尾;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68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56(2011)02-0011-01
11· ·
DOI:10.16449/j.cnki.issn1002-3356.2011.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