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AA·IBA生根剂对圆叶福禄桐扦插效果的影响



全 文 :NAA·IBA生根剂对圆叶福禄桐扦插效果的影响
张国武1,刘学锋1,刘 顺2,杨 兴2,郭晓敏2,侯晓林3* (1.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 524022;2.江西农业大
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3.荆门市水利勘察设计院,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 [目的]研究NAA·IBA生根剂对圆叶福禄桐扦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部位的圆叶福禄桐2 ~3年生的健壮枝条作为扦
插穗条,通过用不同浓度的 N - I( NAA∶ IAA =8∶ 2) 生根剂进行浸蘸处理,探讨最佳的生根部位及生根剂浓度。[结果]N - I处理对圆叶
福禄桐的扦插在成活率和须根期方面与单种生根剂处理相比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重分析和综合评价,当 N -
I生根剂在浓度为 200 mg /L时,圆叶福禄桐的扦插枝条的综合生长情况达到最优;通过与使用单种生根剂进行对比,发现混合生根剂的
扦插效果明显好于单种生根剂。
关键词 圆叶福禄桐;扦插; 生根
中图分类号 S792. 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4) 10 -02977 -03
Effect of NAA·IBA Rooting Agent on Cutting of Polyscias balfouriana
ZHANG Guo-wu,HOU Xiao-lin et al ( China Eucalypt Research Center,Zhanjiang,Guangdong 524022; Jingmen Investigation and De-
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Jingmen,Hubei 448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effect of NAA·IBA rooting agent on cutting of Polyscias balfouriana was studied. [Method]We used the differ-
ent parts of Polyscias balfouriana 2 - 3 years of robust branches as cuttings,to study the best area of roo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root,by dip-
ping o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 - I( NAA∶ IAA = 8∶ 2) rooting. [Result]The survival rate and fibrous root period of Polyscias balfouriana
by N - I treatme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NAA treatment. [Conclusion] It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cutting to achieve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Polyscias balfouriana by multipl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results,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 - I
was recommended as 200 mg /L. Through compared with a single root,it showed that the cutting of the mixed rooting is much better than a sin-
gle root.
Key words Polyscias balfouriana; Cuttage; Root
基金项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CAFYBB201-
2005) 。
作者简介 张国武( 1966 - ) ,男,江西新余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
森林培育研究。* 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从事林业生态工
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2-27
圆叶福禄桐(Polyscias balfouriana)也称南洋参,是五加
科福禄桐属灌木,原产波里尼西亚等地,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引种栽培,其茎干挺直,侧枝下垂,枝条上皮孔密
布;羽状复叶,小叶 3 ~ 4 对,叶端圆形,叶基心状,叶边缘带
白色[1]。圆叶福禄桐叶形别致,叶色美丽,它既喜明亮光线
又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合大厅、门廊摆设装饰,也是园林绿
化的优良美化植物[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福禄桐各种培
养技术进行了研究,有些技术已经被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1 材料与方法
1. 1 温室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国家林业局桉
树研究开发中心下属的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以下
简称基地) ,扦插试验在基地从法国引进的全自控育苗温室
内进行,该温室能对温、湿度进行很好的主动化调控[3]。保
持温室透光率 60%左右,基质温度保持在 22 ~26 ℃,空气温
度在 17 ~ 25 ℃;采用全封闭保湿法扦插,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在 90%以上,基质湿度保持在 60% ~70%。
1. 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南方种苗示范基地盆栽大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 2 ~ 3 年生枝条作为
试验材料,插条在早上采取,采剪长度不等的枝条,立即带到
温室大棚内,将插条全部修剪成 20 cm左右,上切口平口,下
切口为斜口,要求切口平滑,每个插穗都有饱满芽 2 ~ 3 个,
在扦插前要保持插穗湿润,防止插穗失水。
1. 3 试验处理 该试验是在与使用 NAA、IBA等生根剂进
行扦插效果对比后,发现混合生根剂扦插效果在某些方面优
于使用单种生根剂,所以又单独对 NAA 和 IBA 的混合生根
剂进行了试验。该试验选用圆叶福禄桐枝条作为试验样品,
激素选用 NAA和 IBA的混合生根剂,按 NAA∶ IBA = 8∶ 2(以
下简称 N - I)进行混合;选用圆叶福禄桐的上部枝条、中部
枝条和下部枝条分别与浓度为 400、200和 100 mg /L的 N - I
试剂进行组合,每个组合 45枝,共 405枝。扦插枝条浸泡 30
min,浸泡长度为 5 cm左右,然后进行扦插。扦插前记下每
株的鲜重。试验设计见表 1、2。
表 1 因素与水平
水平
因素
激素浓度 A∥mg /L 枝条部位 B
1 100 上部枝条
2 200 中部枝条
3 400 下部枝条
表 2 随机区组试验
处理号 激素浓度 A 枝条部位 B 组合
① 1 1 A1B1
② 1 2 A1B2
③ 1 3 A1B3
④ 2 1 A2B1
⑤ 2 2 A2B2
⑥ 2 3 A2B3
⑦ 3 1 A3B1
⑧ 3 2 A3B2
⑨ 3 3 A3B3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4,42(10):2977 - 2979 责任编辑 高菲 责任校对 李岩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4.10.096
1. 4 扦插及插后管理 扦插之前,在插床底层铺垫 10 cm
厚的粗沙,以增加扦插的透气性和透水性,用 0. 5%高锰酸钾
溶液喷淋插床进行彻底消毒。扦插采用营养钵扦插繁殖,在
沙床上放置装有草炭土基质的营养钵。扦插方法采用直插
法,扦插深度为 5 cm 左右,扦插完成后浇透水,盖上薄膜。
插后立即喷透水 1 次,使插条的叶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周
围空气相对湿度在 75% ~90%,温度在 18 ~25 ℃,考虑到湿
度太高会导致插条根部发霉腐烂,所以视营养钵内基质湿润
程度进行适当喷水;如果气温较高,应进行去膜通风。
1. 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 5. 1 测定方法。从扦插之后的第 10 天开始,对愈伤组
织、生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每 4 d统计 1次,统计 5次之后,
停止调查。在扦插 4 个月时,进行成活率、成活苗总根数等
指标调查。
1. 5. 2 测定指标。
(1)愈伤组织长满期(d) :所插切口部位疙瘩长满为准
(以下简称愈满期)。
(2)须根出现期(d) :所插切口部位长出须根为准(以下
简称须根期)。
(3)成活率(%) :生根苗数 /总苗数 ×100%。
(4)成活苗总生根数(条) :根长 2 cm时开始计数。
(5)成活苗最长根根长(cm) :测每株最长根(以下简称
最长根)。
(6)单株根总长度(cm) :测每株所有根的长度之和(以
下简称根总长)。
(7)平均单根长度(cm) :根总长度 /成活苗生根数(以下
简称平均根长)。
(8)枝条鲜重(g) :测枝条扦插时的重量。
(9)生物积累量(g) :调查时枝条的重量 -枝条鲜重[4]
(以下简称生物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多重分析比较 通过多重分析(表 3)可以看到,当 N -
I激素的浓度为 200 mg /L时,上部枝条的成活率达到最高,
并且这个浓度各个部位的枝条其成活率都高于其他部位的
枝条;3个浓度处理过的枝条,上部枝条的成活率等各个指标
普遍高于其他部位的枝条。由此可以得出,在进行圆叶福禄
桐扦插时,优先选用上部枝条。
表 3 圆叶福禄桐在 N - I激素浓度和枝条部位不同的情况下生根性状平均值多重分析
枝条部位 浓度∥mg /L 成活率 愈满期∥d 须根期∥d 平均最长根∥cm 根数∥根 平均单根长∥cm 根总长∥cm 生物量∥g
上部枝条 400 0. 87BCDbcd 19BCDbc 28Dd 5. 9Aa 75. 6Cc 4. 0Aa 300. 1BCcd 13. 8Bb
中部枝条 400 0. 85BCDcd 21ABCab 30CDbc 5. 8Aa 72. 3Cc 3. 8Aab 274. 7cd 10. 9Cc
下部枝条 400 0. 83CDd 22ABa 34Aa 5. 7Aa 69. 6Cc 3. 5Aab 243. 6Cd 7. 8Dd
上部枝条 200 0. 96Aa 16Dd 25Ee 5. 6ABa 113. 4Aa 4. 3Aa 487. 6Aa 19. 3Aa
中部枝条 200 0. 92ABab 18CDcd 28Dd 5. 2BCb 108. 6Aab 4. 2Aa 456. 1ABab 15. 4Bb
下部枝条 200 0. 90ABCbc 19BCDbc 31BCb 4. 8CDc 98. 5ABb 3. 7Aab 364. 5ABCbc 8. 6CDd
上部枝条 100 0. 82Dd 19BCDbc 28Dd 5. 1Cb 82. 0BCc 3. 8Aab 311. 6BCcd 14. 3Bb
中部枝条 100 0. 73Ee 22ABa 29CDcd 4. 5DEcd 75. 6Cc 3. 5Aab 264. 6Ccd 10. 5CDc
下部枝条 100 0. 75Ee 23Aa 33ABa 4. 3Ed 73. 3Cc 3. 0Ab 219. 9Cd 8. 1Dd
注:该分析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测验,大写字母表示在 0. 01水平下的差异,小写字母表示在 0. 05 水平下的差异,有相同字母表示在相应的水平
下差异不显著。下同。
2. 2 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各种激素在浓度不同时,其各个
指标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程度也不一,要从各个指标中直接对
其做出综合判断显然是困难的,现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
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是一种多维因子纳入同一
系统中进行定量化研究、理论比较完美的多元统计方法,在
解决实际问题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
通过对原始数据资料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到各指标的特
征值、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表 4)。累积贡献率说
表 4 特征值及主成分贡献率与累积贡献率
主成分 特征值 贡献率∥% 累积贡献率∥%
Z1 4. 831 60. 390 60. 390
Z2 1. 149 14. 360 74. 750
Z3 0. 913 11. 407 86. 157
Z4 0. 582 7. 278 93. 435
Z5 0. 250 3. 119 96. 554
Z6 0. 162 2. 022 98. 576
Z7 0. 095 1. 343 99. 919
Z8 0. 016 0. 081 100
明主成分所包含全部指标信息的百分比。从表 4 中可知,主
成分分量 Z1 和 Z2 是由 8 个原始变量 X1、X2、X3、X4、X5、X6、
X7、X8 通过分析得到一组新变量,以 74. 750%的累积贡献率
(概率)替代了原变量系统,充分地反映了原始数据的主要信
息。因此,可以利用主成分 Z1、Z2 对各个激素及浓度的差异
进行可比性研究。
根据特征向量(表 5) ,可得到各指标与主成分 Z1 和 Z2
的线性关系。
表 5 特征向量
PRIN1 PRIN2
X1 0. 374 89 -0. 102 62
X2 - 0. 380 81 0. 109 15
X3 - 0. 325 76 0. 210 84
X4 0. 186 99 -0. 759 39
X5 0. 375 35 0. 438 47
X6 0. 338 95 0. 121 28
X7 0. 406 29 0. 354 51
X8 0. 389 91 -0. 151 13
8792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年
Z1 = 0. 374 89 X1 - 0. 380 81X2 - 0. 325 76X3 +
0. 186 99X4 + 0. 375 35X5 + 0. 338 95X6 +
0. 406 29X7 + 0. 389 91X8
Z2 = -0. 102 62X1 + 0. 109 15X2 + 0. 210 84X3 -
0. 759 39X4 + 0. 438 47X5 + 0. 121 28X6 +
0. 354 51X7 - 0. 151 13X8
根据主成分 Z1 和 Z2 相对应的贡献率之积的和,计算各
个处理的综合得分(表 6) ,得分越大,说明优势明显,反之,
则优势越小,扦插综合效果较差。
由表 6可以看到各个处理的综合排名次序为:N - I -
200 mg /L上部枝条、N - I - 200 mg /L 中部枝条、N - I - 200
mg /L下部枝条、N - I - 400 mg /L上部枝条、N - I -100 mg /L
上部枝条、N - I -100 mg /L中部枝条、N - I -400 mg /L中部枝
条、N - I -100 mg /L下部枝条、N - I -400 mg /L下部枝条。
2. 3 N - I生根剂与单种生根剂效果对比 该试验还对混
合生根剂与使用单种生根剂生根效果进行了对比,在使用单
种生根剂中,表现最为优良的是 NAA在 400 mg /L时,枝条的
扦插效果综合表现最好。所以,笔者又对 NAA 在 400 mg /L
的浓度时与 N - I在 200 mg /L时进行扦插效果的分析对比。
表 6 不同处理综合评判结果
处理 枝条部位
第 1主成
分得分
第 2主成
分得分
综合得分 综合排名
① 上部枝条 142. 110 6 141. 374 5 283. 485 1 5
② 中部枝条 127. 933 3 132. 038 7 259. 972 0 6
③ 下部枝条 111. 247 6 121. 278 0 232. 525 5 8
④ 上部枝条 236. 798 9 222. 868 9 459. 667 8 1
⑤ 中部枝条 218. 849 6 211. 323 9 430. 173 5 2
⑥ 下部枝条 173. 545 2 176. 414 0 349. 959 2 3
⑦ 上部枝条 149. 146 8 148. 739 9 297. 886 7 4
⑧ 中部枝条 124. 451 4 130. 812 8 255. 264 2 7
⑨ 下部枝条 102. 608 0 115. 362 1 217. 970 1 9
表 7 N - I激素和 NAA激素最优方案的扦插效果多重分析比较
药剂及浓度
mg /L
成活率
愈满期
d
须根期
d
平均最长根
cm
平均根数

平均根长
cm
根总长度
cm
生物量
g
NAA -400 0. 75Aa 17. 0Aa 28. 0Aa 5. 8Aa 82. 5 Aa 3. 7 Aa 303. 2 Aa 17. 8Aa
N - I -200 0. 96Bb 16. 0Aa 25. 0Bb 5. 6Aa 113. 4 Aa 4. 3 Aa 487. 6 Aa 19. 3Aa
从表 7可以看到,2种激素对圆叶福禄桐的扦插在成活
率和须根期方面有极显著的差异,在其他方面没有差异。从
表中也可以看到,N - I激素在 200 mg /L浓度时,其各项指标
都好于 NAA激素 400 mg /L的浓度处理过的枝条。所以,福
禄桐在用 N - I激素浓度为 200 mg /L时,扦插枝条长势要好
于用 NAA激素浓度为 400 mg /L处理过的枝条。
3 结论与讨论
3. 1 结论 该试验通过使用 NAA和 IBA 2 种生根剂按 8∶ 2
的比例进行配比后,对福禄桐进行扦插试验,并对试验结果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 N - I生根剂对扦插枝条
进行处理之后,扦插枝条在成活率等各个指标上表现出了比
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重分析和综合评价,当
N - I混合生根剂浓度为 200 mg /L时,圆叶福禄桐的上部枝
条综合生长情况达到最优,各项指标的生长情况也优于其他
浓度和部位的组合。该试验还就使用单种生根剂与 N - I进
行对比,发现在成活率和须根出现时间上,N - I具有明显的
优势。
3. 2 讨论 NAA和 IBA是 2种不同的生根剂,在促进生根
机理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两者具备了共同优势:既能促
进插穗贮存的淀粉水解为还原糖,为根的形成提供较丰富能
源和碳源,又对根原基产生强烈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当
中,2个不同的生根剂组合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会产生一定的
抵抗,所以不同生根剂的组合对扦插生根的影响还有很多的
探讨空间。
由于福禄桐扦插繁殖尚未见报道,该试验只能参考其他
花卉树种,并结合福禄桐的特性进行初步探索。今后在生根
剂的选择、生根剂浓度和处理时间上还应进一步寻找最佳
组合。
参考文献
[1]尹斌开,龙相斌,胡庆,等.圆叶福禄桐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现
代农业科技,2008(20):18 -19.
[2]高丽琼,林彦.福禄桐组培快繁成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5):7774 -7775,7809.
[3]谢春艳,张国武,胡松竹,等.不同轻型基质对金钱树生长影响初报
[J].热带作物学报,2010(3):365 -370.
[4]温建荣.罗汉松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5]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
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68 -173.
( 上接第 2976页)
[7]赵汝玉,李光友,徐建民.红椿育苗及造林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
2005,34(3):155 -156.
[8]何贵平,陈益泰,余元华,等.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
混交效应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2):206 -212.
[9]刘立斌.南酸枣次生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
学,2012.
[10]林席跃,林朝楷,陈周海.南酸枣不同嫁接方法对比试验[J].中国南
方果树,2011,40(6):47 -48.
[11]何贵平,陈益泰,余元华,等.南酸枣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1):40 -44.
[12]陈益泰,李桂英,何贵平,等.南酸枣 8个种源的早期表现[J].林业科
学研究,2001,14(3):278 -282.
979242 卷 10 期 张国武等 NAA·IBA生根剂对圆叶福禄桐扦插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