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薄层扫描法测定血水草地上部分中羽扇豆醇乙酸酯的含量



全 文 :

第 17卷 第 4期 湖 南 文 理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Vol. 17 No. 4
2005年 1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Dec. 2005
文章编号:1672-6146(2005)04-0026-02
薄层扫描法测定血水草地上部分中
羽扇豆醇乙酸酯的含量

马雨林1,张 艳2
(1.湖南文理学院 学工部, 湖南 常德 415000; 2.湖南中医学院 中药化学系, 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 为建立血水草地上部分中羽扇豆醇乙酸酯的含量测
定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血水草中羽扇豆醇乙酸酯的含
量,所用展开剂为石油醚-氯仿(2:3),显色剂为20%硫酸溶
液. 结果表明,羽扇豆醇乙酸酯在0.64~3.2 µg范围内线性关
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1.69%;RSD为4.1%.
关键词: 血水草;羽扇豆醇乙酸酯;定量分析;薄层扫描法
中图分类号:Q 5-33 文献标识码:A
血水草(Eomecon chinantha Hance)是罂粟科
白屈菜族血水草属植物,是我国独属、独种的特有
物种. 其味苦、性寒、有小毒.[1] 民间用来治疗急性
结肠炎、眼结膜炎、疮痈疔毒以及毒蛇咬伤等症. 从
血水草中已分离得到个单体化合物:白屈菜红碱、
血根碱、原托品碱、别隐品碱、氧化血根碱和白屈
菜红默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其中白屈菜红碱含量最
高[2]. 其他成分有羽扇豆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乙酸
酯、正十八烷酸、β-谷甾醇. 在以往的研究中,只
对其四种生物碱进行了含量测定,[2] 本文用薄层扫
描法对羽扇豆醇乙酸酯进行了定量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MA110 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总厂);
KH-15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上海科贺生化科技有
限公司);25 µL微量点样针(美国).
1.2 试剂
双蒸水,氯仿,石油醚(60~90 )℃ ,硫酸等所
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药材
血水草(2004年 5月采于平江献冲采育场,干
燥后剪成小段);羽扇豆醇乙酸酯对照品(湖南中医
学院中药化学实验室自制).
2 含量测定
2.1 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制备
制备浓度为 0.32 mg/mL 的标准溶液. 取药材
10 g,制备成 50 mL溶液.
2.2 薄层层析条件
薄层板:硅胶 G板(10 cm×20 cm玻璃板,每
板 4 g硅胶,自然晾干后,110 ℃活化 30 min);
展开剂:石油醚(60~90 )℃ -氯仿(2:3),点样
后在展开槽中用展开剂饱和 30 min后上行展开,展
距 17 cm时,取出挥干溶剂;显色方法:喷 20%硫
酸溶液,110 ℃烘烤至显出斑点. 在此条件下供试品
在与羽扇豆醇乙酸酯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
红色斑点,结果见图 1.

图 1 血水草薄层层析图(1标准品, 2样品)
2.3 方法学考察
2.3.1 精密度
在同一薄层板上精密点 6个等量 10 µL的标准
溶液点,依法展开后扫描,测定斑点的峰面积值,
结果见表 1.
表 1 精密度实验结果
斑点 峰面积 斑点 峰面积
1 17.9 5 17.0
2 16.9 6 16.7
3 16.5 CV 3.3%
4 16.3
2.3.2 线性关系
用定量毛细管分别精密吸取梯度体积 2、4、6、
8、10 µL标准溶液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后扫描,
根据点样体积和峰面积求算回归方程,结果见表 2.
表 2 线性范围考察结果
点样量/µL 峰面积 点样量/µL 峰面积
2 1.5 8 18.8
4 6.8 10 24.8
6 13
1
2



第 4期 马雨林,张 艳 薄层扫描法测定血水草地上部分中羽扇豆醇乙酸酯的含量 27
回归方程为:y=-4.52+5.82x 相关系数:r=0.999 8
说明羽扇豆醇乙酸酯在 0.64~3.2 µg范围内线性关
系良好.
2.3.3 稳定性
将标准液 10 µL点于薄层板上,依法展开后显
色扫描,分别在 0.5、1、1.5、2、2.5、3 h时测定斑
点峰面积值,结果见表 3.
表 3 稳定性实验结果
间隔时间/ h 峰面积
0.5 24.4
1 23.1
1.5 23.3
2 24.9
2.5 25.2
3 25.1
CV 3.8%
说明在 3小时内稳定.
2.3.4 药材中羽扇豆醇乙酸酯的含量测定
根据以上实验和预试结果,采用外标两点法.
在同一薄层板上点 5个点,其中第 1、3、5个点均
为 15 µL待测样品液,2为 5 µL标准溶液,4为 10
µL标准溶液,然后进行扫描. 根据所测得的各斑点
面积值与相应点样量用外标两点法公式算出待测样
品液的浓度,进而求得血水草中羽扇豆醇乙酸酯的
百分含量. 3份样品的测试数据与结果见表 4.
表 4 含量测定结果


重量
/µg A1
A样
均值 A2
含量
/% x CV
1 48.75 8.1 6.9 15.7 3.97
2 48.75 8.2 6.9 15.6 3.8
3 48.75 8 6.7 15.5 3.82
3.86% 2.4%
其中:A1为 5 µL 标准溶液的扫描峰面积值;A2为
10 µL标准溶液的扫描峰面积值.
2.3.5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确称取 1 g药材, 共 6份, 分别用移液管精确
加入 1 mg的标准溶液混匀,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氯
仿回流提取 5 h. 提取液过滤,定容至 50 mL. 点样
品 12 µL. 标准品 5 mL, 10 µL. 峰面积分别是 9.4、
19.3. 利用外标两点法, 计算回收率. 结果见表 5.
表 5 回收率测定结果


加入

/
回收量
/µg
样品量
/µg
回收率
/%
回收率平
均值/%
CV
/%
1 1.2 1.78 0.68 91.67
2 1.44 1.97 0.69 88.89
3 1.44 1.96 0.69 88.19
4 1.44 1.99 0.71 88.89
5 1.2 1.89 0.74 95.83
6 1.2 1.87 0.71 96.67
91.69 4.1
2 讨论
(1) 该方法简单易行,薄层扫描仪通过摄像机
来获取图像,利用像素原理来进行面积积分. 但需
人工选定扫描的目标斑点,范围不易控制,故带有
一定的主观性且精确度不太高.
(2) 在中药资源普查积极开展的今天,该法能
有效、方便、快捷地对药材质量进行监测,能在短
时间内反应药材分布范围大小及成分含量的多少,
且省时、省财、省力,可作为药材资源普查的参考
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冯瑞芝, 杜方麓,田育望, 等. 中药志 II(第 1 版)[M]. 北
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 360.
[2] 杜方麓, 陈胜璜, 阳长明, 等. 血水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草药. 1993,24(4):177-1 793.

Content Assay of the Ground Parts of
Eomecon chinantha Hance

MA Yu-lin1, ZHANG Yan2
(1.Studerts Affairs Depart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
2.Graduate Faculty,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7)

Abstract:To establish the assay of content of the ground
parts of Eomecon chinantha Hance, Iupcnyl acetate in the grou-
nd parts of Eomecon chinantha Hance was determinated by thin
layer scanning, petroleum ether-chloroform (2:3) as outspread
dose, 20% sulfuric acid solution as color reagent. Results Iupc-
nyl acetate has well linear relation (r=0.999 8) in 0.64~3.2µg,
with the recover rate of 91.69%, r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of 4.1%.
Key words:Eomecon chinantha Hance; Thin Layer
scan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Iupcnyl acetate


收稿日期:2005-04-20
作者简介:马雨林(1971-), 男, 讲师, 研究方向为中药化学.
(责任编校:谭长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