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valuation of land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planni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基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全 文 :基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傅世锋**摇 张摇 平摇 蒋金龙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 361005)
摘摇 要摇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决定规划是否可以实施的重要
依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现状、距居民点距
离、距主要交通道路距离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作为敏感因子,综合评价了漳州招商局经济技
术开发区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并将评价结果与用地布局规划图叠加进行生态
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 84. 0%的居住用地、93. 1%的工业用地、86. 0%的交通用地和
76郾 0%的其他建设用地处于非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用地规划实施总体上对区域陆域生态环
境造成的影响较小,规划区内土地资源可以满足规划用地需求.以生态用地为约束条件进行
人口承载力评价的结果表明,高度敏感区和 60%的中度敏感区可视为生态用地,开发区规划
期内人口规模为 24. 0 万,区域人均用地可达 134. 0 m2,该人口规划规模适宜,符合相关建设
用地标准.
关键词摇 开发区摇 规划环评摇 土地资源承载力摇 生态敏感性摇 生态适宜性摇 生态用地
文章编号摇 1001-9332(2012)02-0459-09摇 中图分类号摇 X32,X37,X826摇 文献标识码摇 A
Evaluation of land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planning envi鄄
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FU Shi鄄feng, ZHANG Ping, JIANG Jin鄄long (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Xiamen 361005, Fujian, China) . 鄄Chin. J. Appl.
Ecol. ,2012,23(2): 459-467.
Abstract: Assessment of land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s the key point of planni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and the main found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lanning could be implemented
or not. With the help of the space analysis func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electing
altitude, slope, land use type, distance from resident land, distance from main traffic roads, and
distance from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as the sensitive factor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th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Zhangzhou Merchants Economic and Techno鄄
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ujian Province of East China was conducted, and the assessment re鄄
sults were combined with the planning land layout diagram for the ecological suitability analysis.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84. 0% of resident land, 93. 1% of industrial land, 86. 0% of traffic land,
and 76郾 0% of other constructive lands in planning were located in insensitive and gently sensitive
areas, and thus, the implement of the land use planning generally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ecologi鄄
c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nd resources in the planning area was able to meet the land use de鄄
m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with ecological land as the limiting factor
indicated that in considering the highly sensitive area and 60% of the moderately sensitive area as
ecological land, the population within the Zone in the planning could reach 240000, and the availa鄄
ble land area per capita could be 134. 0 m2 . Such a planned population scale is appropriate, ac鄄
cording to the related standards of constructive land.
Key words: development zone; planni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land carrying capacity;
eco鄄sensibility; eco鄄suitability; ecological land use.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三科 2010015)、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05鄄03)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J05098)资助.
**通讯作者. E鄄mail: shifeng鄄fu@ 126. com
2011鄄06鄄21 收稿,2011鄄11鄄12 接受.
应 用 生 态 学 报摇 2012 年 2 月摇 第 23 卷摇 第 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Feb. 2012,23(2): 459-467
摇 摇 土地承载着区域的一切开发活动,通常是区域
发展规划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区域规划环评
应重点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条件是否可以支撑规划的
实施[1-2] .土地承载力指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和
一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
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限度[3] . 传统的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耕地)
的生产能力[4-6]以及相应的人口承载力,分析方法
和模型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一
元回归分析模型,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和人工神经
网络方法[7] . 目前,对发展二、三产业的工业用地、
商业用地、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较
少[5],规范化和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和技术体系尚未
系统建立起来[8] .
开发区是经各级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在具有
开发前景的区域内划出的实行特殊政策的区域. 开
发区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常具有
开发强度大、工业化程度高等特点.对一个区域范围
较小的开发区而言,从传统的粮食生产和资源安全
角度进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不符合实际. 土地资
源是开发区生态系统的载体,开发区规划环评中土
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应重点关注土地资源能否满足规
划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用地需求,用地
需求是否对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性、稳定性造成影响.
本文从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宜性和人口承载力的角
度,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在保
证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各类用地合理配置、保护生态
用地的基础上,对开发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进行
探讨,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
区,以期为开发区规划环评提供技术支持.
1摇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
本文提出的开发区规划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
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图 1):研究区域生
态环境现状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确定生态敏
感性评价因子和权重,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和综
合评价;结合开发区用地规划类型和生态敏感性评
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分类和评价;以生态用
地为约束,对比相关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土地资源承
载力分析,提出规划推荐方案、调整建议和不良环境
影响的减缓措施.
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
环境变化的反应程度,可表征区域生态环境遇到干
扰时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
小[9-11] .在生态敏感程度较高的区域,当受到人类不
合理活动影响时,更易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应划为区
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 生态敏感性是影响
土地利用模式的关键因素[12]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从
自然生态资源和区域开发强度的角度来分析区域内
各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是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适
宜性分析的基础.生态敏感性评价中的指标选取是
评价工作的核心[10],指标体系的选取应反映研究区
域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指标的
选取根据研究区域的不同有较大差异[10-15] .本研究
中生态敏感性等级分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一般敏
感和不敏感 4 个级别.
图 1摇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框架
Fig. 1摇 Framework of land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method.
064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摇 摇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把生态规划的思想
和方法运用于适宜性评价,通过生态要素对给定土
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进行评价[16],指出区域内适
宜于开发用地的面积和范围以及适宜于生态用地的
面积和范围,并针对适宜程度的大小进行等级划分.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应体现各类用地规模、布
局与区域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宜程度,适宜程度越高
说明生态环境条件对用地的限制越小,用地需求对
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性、稳定性的影响越小.本研究将
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为适宜、有条件适宜、不适宜 3
个类别.
2摇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郾 1摇 研究区概况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
厦门湾南岸,辖区面积 56郾 17 km2,处在上海、台湾、
香港三大经济区的中间地带,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
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 年 4 月 25 日,该区
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
区总人口约 5 万.近年来,开发区经济运行呈逐年增
长的良好态势,2009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31郾 99 亿元,同比增长 93郾 8% ,初步形成以港
航物流为龙头、以大型临港工业为主体、凸显特色的
滨海开发区.
根据现场调查以及资料收集分析,开发区的生
态特点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下:1)水资源贫
乏. 开发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降水量
1181郾 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 4—8 月,主要依靠客
水调用满足区域用水;2)土地资源贫乏. 开发区地
形复杂,原始地貌以丘陵、台地和滨海地貌为主,其
中丘陵和台地面积占整个开发区面积的 70%以上.
丘陵平均海拔在 100 ~ 350 m,相对高度小于 200 m.
山体沿东北向展布居多,其坡度陡缓差异较大.丘陵
之间沟谷主要沿北东、北西、东西方向延伸. 台地主
要分布于丘陵前缘,海拔小于 80 m,台面起伏不平,
多浅坳沟和小冲沟,其组成物质以基岩的风化层为
主. 3)植被稀少且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由
于开发区多为丘陵和台地,植被对维护开发区生态
平衡、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防风减灾、优化区位自
然生态景观环境等的作用尤为重要. 但受区位自然
条件制约和较大强度人工果园开垦的影响,现状山
地的自然或半自然林木贫乏,大部山体基岩裸露、土
壤瘠薄,加之挖山填海等土地平整措施导致山体和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4)沿岸防护林体系
不健全.开发区地处滨海,风害、沙害问题明显,沿海
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区
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但现状防风林体系不
健全,风沙岸线基干林带的林木较稀疏,林带有老化
趋势.
开发区范围内的主要环境敏感区有加走湖(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备用水源)、南炮台、枪城遗址等,
未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重要野生动物栖息
繁殖、迁徒等敏感生态系统.现有植被为我国闽东南
滨海地区广播性和次生性,以及广泛栽培的资源种
类和群落生态系统类型,不具稀有性. 开发区外 1
km范围内,除院仔水库等地表水体外,未分布其他
敏感生态系统.开发区相邻海域分布有海上自然保
护区,包括厦门海域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的中华白海豚外围保护地带、鸡屿白鹭核
心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最近
的中华白海豚外围保护地带距离开发区超过 1 km.
由于上述保护区与开发区距离较远,本研究未将其
纳入评价范围内.
2郾 2摇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包括研究区 SPOT 影像图(2010
年)、地形图(1 颐 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
划图、林相图以及相关的社会统计数据. SPOT 卫星
影像全色影像分辨率为 2郾 5 m,多光谱影像分辨率
为 10 m,通过图像区域切割、图像空间配准及重采
样,空间配准误差控制在一个像素内,通过影像融合
生成含有丰富光谱信息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
像,最后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场校正提取土地
利用信息.相关专题地图等空间数据均通过投影变
换、格式转换、剪切等数据预处理,统一采用 1954 北
京坐标系和高斯鄄克吕格投影,格式为 Grid,栅格大
小为 25 m伊25 m. 利用 ArcGIS 软件的数据管理功
能,将属性数据与图层数据相结合进行管理.
2郾 3摇 生态敏感性评价
本文在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主要生态问题
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13 -14,17 -
19],选取对区域生态敏感度影响较大的地形条件、
生态系统类型、区域开发强度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等
4 类 6 个因子进行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表 1).
2郾 3郾 1 地形条件摇 地形条件是影响生态敏感度的一
个重要地学因子,影响城市建设选址、规划布局、工
程设施、道路选线、建筑物和构筑物布置等方面,同
时也是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因子.地形条件包括高程、
坡向、坡度,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坡向对区域的生
164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傅世锋等: 基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摇 摇 摇 摇 摇 摇
表 1摇 生态敏感性因子评价等级及权重
Table 1摇 Grades and weights of ecological sensibility factors
因子
Factor
生态敏感度摇 摇 摇
Ecological sensitivity摇 摇 摇
分级条件
Sensitivity graduation standard
赋值
Value
权重
Weight
高程 高度敏感 High sensitivity 逸200 10 0郾 20
Altitude 中度敏感 Moderate sensitivity 100 ~ 200 6
(m) 一般敏感 General sensitivity 50 ~ 100 3
非敏感 Insensitivity <50 1
坡度 高度敏感 High sensitivity 逸25 10 0郾 15
Slope 中度敏感 Moderate sensitivity 15 ~ 25 6
(毅) 一般敏感 General sensitivity 5 ~ 15 3
非敏感 Insensitivity <5 1
土地利用类型 高度敏感 High sensitivity 林地、水域 Forest land, water area 10 0郾 25
Land use type 中度敏感 Moderate sensitivity 园地、耕地 Garden plot, tilled land 6
一般敏感 General sensitivity 城镇居民用地、农村居民用地、围垦养殖池
Town, country, reclamation culture pond 3
非敏感 Insensitivity 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平整地
Construction land, traffic land, even land 1
距居民点的距离 高度敏感 High sensitivity 逸3郾 0 10 0郾 10
Distance form residential area 中度敏感 Moderate sensitivity 2郾 0 ~ 3郾 0 6
(km) 一般敏感 General sensitivity 1郾 0 ~ 2郾 0 3
非敏感 Insensitivity <1郾 0 1
距主要交通道路的距离 高度敏感 High sensitivity 逸3郾 0 10 0郾 10
Distance from the main 中度敏感 Moderate sensitivity 2郾 0 ~ 3郾 0 6
traffic road 一般敏感 General sensitivity 1郾 0 ~ 2郾 0 3
(km) 非敏感 Insensitivity <1郾 0 1
距环境敏感区的距离 高度敏感 High sensitivity <0郾 2 10 0郾 20
Distance from the environmental 中度敏感 Moderate sensitivity 0郾 2 ~ 0郾 5 6
sensitive area 一般敏感 General sensitivity 0郾 5 ~ 1郾 0 3
(km) 非敏感 Insensitivity 逸1郾 0 1
态敏感性影响不大,因此,本研究将高程、坡度作为
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地形条件因子.
2郾 3郾 2 生态系统类型摇 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对区域
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同,其生态敏感性也会有所差异,
原生生态系统的生态敏感性较人工生态系统高. 土
地利用覆盖是不同生态系统的最直接表征,因此,本
文选择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因子之
一.结合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特征、生态敏感性分析需
要和遥感影像解译可行性,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
耕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城镇居民用地、农村居
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平整地和围垦养殖池 10
类.
2郾 3郾 3 区域开发强度 摇 人类活动,尤其是长期性的
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 居民点建设
和交通建设情况是区域开发强度的重要体现,因此,
本文将距居民点距离、距主要交通道路距离作为生
态敏感性评价因子.
2郾 3郾 4 生态环境敏感区摇 根据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
征,环境敏感区主要包括主要地表水体、沿海防护林
带、文物保护单位和公园等,上述环境敏感区对区域
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开发区与周边区域开发活动的相互影响,
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条件的相互约束,居民点、交通道
路和环境敏感区的分布包括区内以及距开发区边界
1 km的周边范围.
摇 摇 利用 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单因子
和加权综合评价.根据各评价因子权重及敏感性分
级(表 1),得到评价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为
0郾 65 ~ 8郾 10,采用 Natural Breaks法将生态敏感区分
为 4 类,即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感区和
非敏感区.
2郾 4摇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分析主要从自然生态资源的角度来
分析区域内各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揭示了区域
土地生态特点和问题,可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用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进
行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分类(表 2),采用地图叠加
法,将用地布局规划图与生态敏感性评价图进行叠
加分析.
264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表 2摇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分类
Table 2摇 Ecological suitability classes of land use
生态环境敏感区类别
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 type
适宜的用地类型
Suited land use type
有条件适宜的用地类型
Conditioned suited land use type
不适宜的用地类型
Unsuited land use type
高度敏感区
Highly sensitive area
生态用地
Ecological land
适量的农用地和居住用地
Proper level of agriculture land and resi鄄
dent land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中度敏感区
Moderately sensitive area
生态用地、农用地
Ecological land, agriculture land
适量的居住用地和建设用地
Proper level of resident land and construc鄄
tion land
一般敏感区
Generally sensitive area
生态用地、农用地、居住用地
Ecological land, agriculture land, resident land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非敏感区
Insensitive area
生态用地、农用地、居住用地、建设用地
Ecological land, agriculture land, resident
land, construction land
2郾 5摇 生态用地限制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生态用地指区域中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主的
土地利用类型,即能够直接或间接改良区域生态环
境、改善区域人地关系(如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改善环境质量和调节气候等)的地类,主要包括林地、
园地、水域、绿地、城市缓冲用地和休养与休闲用地
等[20-22] .在区域和城市中保留一定的生态用地对于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人类社
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根据区域生态特
点,分析在预留一定数量生态用地的前提下区域可以
提供土地资源的规模,结合建设用地标准,评价区域
土地资源是否可以满足开发区规划用地规模需求.
3摇 结果与分析
3郾 1摇 生态敏感性评价
3郾 1郾 1 单因子评价摇 6 个因子中,最敏感的为土地利
用因子,其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面积比例分别
为 25郾 4%和 20郾 3% ,其次为环境敏感因子,其高度
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面积比例分别为 14郾 1% 和
18郾 3% ,居民点影响因子和交通影响因子的敏感性
较小(图 2).
摇 摇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属滨海区,风害沙
害问题明显、山体基岩裸露、水资源缺乏,植被及地
表水体对于开发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土
地利用现状评价因子中的林地和地表水体属于生态
高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鼎仔内山、伯阳
山、虎甲山、大坪山、深垵山等山体,以及静湖、院桥
水库、院仔水库、卓岐湖一带;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
于上述山体的果园区及开发区西南侧白沙村附近
的耕地区;一般敏感区主要散布于开发区的居民点
图 2摇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结果
Fig. 2摇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ssessment.
a)高程因子 Altitude factor; b)坡度因子 Slope factor; c)土地利用因子 Land use factor; d)居民点影响因子 Resident impact factor; e)交通影响因
子 Traffic impact factor; f)环境敏感区因子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 factor. 玉:非敏感 No sensitivity; 域:一般敏感 General sensitivity; 芋:中度
敏感 Moderate sensitivity; 郁:高度敏感 High sensitivity; 吁:开发区边界 Boundary of development area. 下同 The same below.
364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傅世锋等: 基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区以及卓岐湖北侧的围垦养殖区;非敏感区主要分
布于开发区北侧的招银港区、东侧的厦门大学漳州
校区,以及南侧后石港区的围海造地区.结合研究区
域生态环境特征,界定环境敏感区为主要地表水体、
沿海防护林带、文物保护单位和公园等,其高度敏感
区主要分布于静湖、院桥水库、院仔水库、卓岐湖一
带,以及枪城遗址、南炮台公园等区域. 开发区属丘
陵区,挖山填海等山体破坏行为造成区域水土流失
问题突出,地形因子的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主要
分布于观音山、鼎仔内山、伯阳山、虎甲山、大坪山、
深垵山一带.省道 201 线贯穿开发区,石坑、大径、店
地、白沙、卓岐、深澳等居民点散布于全区,开发区相
邻区域为港尾镇区及大量居民点,可见开发区受人
类开发活动影响较大,交通影响因子、居民点影响因
子的敏感性较低,大部分区域属于非敏感区.
3郾 1郾 2 综合评价摇 由图 3 可以看出,漳州招商局经
济技术开发区生态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
感区和非敏感区面积分别为 6郾 5、7郾 7、11郾 2 和 13郾 1
km2,分别占陆域面积的 16郾 7% 、20郾 0% 、29郾 0%和
34郾 3% .生态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伯阳山、鼎仔内
山、大坪山和虎甲山一带,这一带背山临海、风多风
大、自然林木贫乏、水土涵养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
山体是该区域的主要生态屏障,也是区域生态节点,
应加强山体形态及植被保护,禁止在该区域内布置
建设用地.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观音山、龙瓮头、
深垵山和鼎仔内鄄大坪山山体外围地带,以及卓岐湖
附近区域,该区域为开发区植被资源、水资源较丰富
区域,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距环境敏感区较
远,综合评价其生态敏感性较低,但考虑区域生态安
全,该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应严格控制.一般敏感区
主要分布于地形评价因子非敏感、土地利用因子中
度敏感区域或距环境敏感区较近区域,该类区域的
图 3摇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Fig. 3 摇 Results of ecological sensitivity comprehensive assess鄄
ment.
建设用地布局、规模确定应考虑环境敏感对象和植
被资源保护.非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开发区北部和东
部滨海已建成区及围填海区. 研究区生态敏感程度
基本呈现从山体到滨海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
3郾 2摇 生态适宜性评价
将用地布局规划图与生态敏感性评价图进行叠
加分析表明,84郾 0%的居住用地、93郾 1%的工业用
地、86郾 0%的交通用地和 76郾 0%的其他建设用地处
于非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仅 5郾 1%的居住用地、
1郾 1%的工业用地、1郾 4%的交通用地和 6郾 9%的其
他建设用地处于高度敏感区(表 3). 可见规划用地
总体上与生态环境相适宜,不会破坏区域陆域生态
格局,用地规划实施总体上对区域陆域生态环境造
成的影响不大.
在生态高度敏感区内规划的居住用地有 28郾 8
hm2,主要分布于加走湖北侧和南侧,南侧的居住用
地部分位于加走湖备用水源汇水区内,该部分居住
用地应进行调整,其他位于生态高度敏感区的居住
用地建设应以不破坏加走湖汇水区生态环境为前
提.在生态高度敏感区内规划的交通用地有 7郾 1
hm2,主要为区域内的区间道路,建议道路建设应选
择不破坏高度敏感区内山体形态的走线方案和挖填
方量小、植被资源破坏小的建设方案.在生态高度敏
感区内规划的工业用地仅 5郾 7 hm2,为汤洋工业区
东南侧规划用地,该规划用地将对伯阳山生态系统
完整性产生较大影响,应对该用地进行调整.在生态
高度敏感区内规划的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59郾 3
hm2,主要为规划的半山西侧山地体育公园用地,该
部分山体位于加走湖备用水源汇水区内,应控制该
部分体育用地建设内容,严格控制对伯阳山和虎甲
山山体形态、植被破坏活动,禁止建设可以产生水体
污染的建设项目.
3郾 3摇 生态用地约束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根据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本文从保守角
度出发,将高度敏感区和 60%的中度敏感区视为生
态用地,总面积约 20郾 0 km2, 规划期内不用于区域
集中建设用地,可用于区域建设的土地面积为 36郾 2
km2 .开发区规划期内人口规模将达 24郾 0 万,在土
地生态敏感区用地约束下,区域人均用地面积可达
134郾 0 m2,能满足《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准》 ( GBJ 137—90) [23] 郁级标准 (人均 105郾 1 ~
120郾 0 m2).因此,规划区内土地资源可以满足规划
用地需求,表明规划人口规模适宜.
464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表 3摇 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
Table 3摇 Results of ecological suitability analysis
规划用地类型
Land use type
in planning
非敏感区
Insensitive area
面积
Area
(hm2)
百分比
Percentage
一般敏感区
Generally sensitive area
面积
Area
(hm2)
百分比
Percentage
中度敏感区
Moderately sensitive area
面积
Area
(hm2)
百分比
Percentage
高度敏感区
Highly sensitive area
面积
Area
(hm2)
百分比
Percentage
居住用地
Resident land
185郾 5 32郾 7 291郾 3 51郾 3 62郾 1 10郾 9 28郾 8 5郾 1
工业用地
Industrial land
400郾 2 74郾 9 97郾 3 18郾 2 30郾 8 5郾 8 5郾 7 1郾 1
交通用地
Traffic land
279郾 9 56郾 4 146郾 6 29郾 6 62郾 3 12郾 6 7郾 1 1郾 4
其他建设用地
Other constructive land
375郾 9 43郾 6 279郾 3 32郾 4 146郾 7 17郾 1 59郾 3 6郾 9
3郾 4摇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
土地资源贫乏是开发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
一,土地利用因子是生态敏感性评价中最敏感的因
子.根据生态适宜性分析,开发区内土地资源能够承
载本文规划的 84郾 0%的居住用地、93郾 1%的工业用
地、86郾 0%的交通用地和 76郾 0%的其他建设用地.
可见,规划用地类型空间布局基本与开发区生态环
境相适宜,不会对区域陆域生态总体格局造成破坏,
部分位于高度敏感区内的规划用地可能会对生态环
境造成较大影响,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行
调整和优化.在保证生态用地条件下的土地资源承
载力分析表明,开发区内的土地资源能够承载规划
期内的人口规模.开发区内的土地资源基本能够满
足规划用地的空间布局需求和规模需求,但对位于
生态高度敏感区内的规划用地应进行适当调整和控
制.
4摇 讨摇 摇 论
区域土地资源条件能否满足规划的需求是决定
规划是否可以实施的重要依据,因此土地资源承载
力评价是规划环评重点评价的内容之一,客观合理
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
护.本研究从生态敏感性的角度出发,在规划用地生
态适宜性分析、生态用地限制下规划人口规模的合
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可为小尺度开发区规划环评中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
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核
心,也是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生态限制条件下土地承
载力评价的基础,因此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结果决定
着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而且指标的
选择是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关键. 由于本研究中的开
发区范围较小,与较大尺度的省[12]、市[10,24]生态敏
感性评价在指标的选择上有较大不同. 本研究中选
择居民点影响因子、道路交通影响因子和环境敏感
区影响因子这 3 个小尺度指标表征开发活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程度,体现了开发区不同于其他区域的
特征.生态敏感性的单因子评价结果与生态环境现
状基本一致,说明了本研究中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
选择的合理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本研究中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是基于生态敏感性
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的,并不是独立的评价, 地图叠
加法评价结果直观地给出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合
理性以及需要调整的区域. 地图叠加法是生态适宜
性评价常用的两种方法之一. 刘孝富等[25]认为,生
态因子的数学叠加忽略了景观水平过程;白义琴
等[26]认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应该包括时间上
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格局优化两
方面.但本研究中未涉及景观生态方面的适宜性分
析,今后需深入探讨.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人
口承载力评价在现有的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受到了特
别关注[27] .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
控制一定区域内的人口规模. 传统的基于土地生产
潜力和自然资源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对以商
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的开发区并不适用. 本研究
以生态用地为约束,进行了人口资源承载力评价,结
果表明规划人口规模适宜. 但国内外关于城市区域
人均用地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国外城市中满足人类
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土地(包括交通、居住、绿化和日
常生活等)需求为人均 140 ~ 200 m2 [24],高于国内的
相关标准.由此可见,城市人口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
济水平、政策引导以及复杂的人类生活方式有关,目
前该方面的研究尚无统一结论[27] .
564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傅世锋等: 基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本研究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探讨了
以商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的开发区规划环评土地
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以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
区规划环评为案例,从生态敏感性、土地利用生态适
宜性角度进行开发区规划环评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
分析,以生态用地为约束分析了开发区土地资源承
载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开发区土地资源承
载力分析,并能够从总体规模、空间布局角度给出相
对明确的评价结论,可为规划方案调整优化提供依
据,符合规划环评整体性原则,有利于提高规划环评
定量化程度,可为同类型的开发区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提供参考.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特征和开发类型
的开发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生态敏感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依据;2)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分
类会因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环境特征不同而有所差
异,同时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中可以进一步考
虑景观适宜性;3)人口承载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国家或地区的政
策引导、能源交通状况等,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共同作
用下的人口承载量.
参考文献
[1]摇 Herrera RJ.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he
need to transform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ara鄄
digm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07, 9: 211-234
[2]摇 Malczewski J. GIS鄄based land鄄use suitability analysis:
A critical overview. Progress in Planning, 2004, 62:
3-65
[3]摇 Meng X鄄G (孟旭光). On the problems about the eco鄄
nomic security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16
(2): 1-6 (in Chinese)
[4]摇 Yue X鄄Y (岳晓燕), Song L鄄Y (宋伶英).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 of land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15(1): 254-257 (in Chinese)
[5]摇 Guo X鄄R (郭秀锐), Mao X鄄Q (毛显强). Review of
land carrying capacity calculating methods in China. Ad鄄
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
(6): 705-711 (in Chinese)
[6]摇 Han HE, Felker P. Estimation of daily soil water evapo鄄
ration using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1997, 37: 251-260
[7]摇 Huang W鄄C (黄万常), Zhou X (周摇 兴). Review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land carrying capacity re鄄
search.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资源
环境与发展), 2009(3): 18-21 (in Chinese)
[8]摇 Liu Y (刘摇 毅), Chen J鄄N (陈吉宁), He W鄄Q (何
炜琪). A method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urban master plans.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6): 1249-1255 (in Chi鄄
nese)
[9]摇 Ouyang Z鄄Y (欧阳志云), Wang X鄄K (王效科), Miao
H (苗 摇 鸿). China爷 s eco鄄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heterogeneity.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
态学报), 2000, 20(1): 9-12 (in Chinese)
[10]摇 Yan L (颜摇 磊), Xu X鄄G (许学工), Xie Z鄄L (谢正
磊), et al. Integrated assessment on ecological sensitiv鄄
ity for Beijing.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9, 29(6): 3117-3125 (in Chinese)
[11]摇 Rossi P, Pecci A, Amadio V, et al. Coupling indicators
of ecological value and ecological sensitivity with indica鄄
tors of demographic pressure in the demarcation of new
areas to be protected: The case of the Oltrepo Pavese
and the Ligurian鄄Emilian Apennine area ( Italy) . Land鄄
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8, 85: 12-26
[12]摇 Yang Y鄄Y (杨月圆), Wang J鄄L (王金亮), Yang B鄄F
(杨丙丰). Eco鄄sensitivity assessment of land in Yun鄄
nan Province.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8, 28(5): 2253-2260 (in Chinese)
[13]摇 Yang Z鄄X (杨志翔), Ding S鄄L (丁桑岚), Chen Q鄄Y
(陈青玉). Eco鄄sensitivity evaluation in the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of Meishan City.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鄄
ture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5): 2110-
2112 (in Chinese)
[14]摇 Zhang L (张摇 磊), Liu L鄄Q (刘利强), Hu H鄄B (胡
海波). Eco鄄sensitivity and counter measures based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Qinzhou City.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生态与农
村环境学报), 2009, 25(3): 16-20 (in Chinese)
[15]摇 Ravetz J. Integrated assessment for sustain ability ap鄄
praisal in cities and region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鄄
sessment Review, 2000, 20: 31-64
[16]摇 Zong Y鄄G (宗跃光), Wang R (王 摇 蓉), Wang C鄄G
(汪成刚), et al. Ecological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n
land use based on potential鄄constrain approach: The
case of urbanized areas in Dalian City, China. Geo鄄
graphical Research (地理研究 ), 2007, 26 ( 6 ):
1117-1125 (in Chinese)
[17]摇 Zhu C鄄S (朱查松), Luo Z鄄D (罗震东), Hu J鄄Y (胡
继元). The research of urban non鄄construction land爷 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Urban Studies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15(4): 30-35
(in Chinese)
[18]摇 Han G鄄F (韩贵锋), Zhao K (赵 摇 珂), Yuan X鄄Z
(袁兴中), et al.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sensitivity in
mountain area based on spatial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Wanyuan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山地学报), 2008, 26(5): 531-537 (in Chi鄄
nese)
[19]摇 Li Z鄄W (李忠武), Yang X鄄C (阳小聪), Li Y鄄Y (李
裕元), et al. Effect of physiognomy factor on the eco鄄
logical suitability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Liuyanghe watershed.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湖南大学学报), 2008, 35(10): 65 -69
664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3 卷
(in Chinese)
[20]摇 Su W鄄Z (苏伟忠), Yang G鄄S (杨桂山), Chen S (陈
爽).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spatial
process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 in western Taihu Lake
Watershed of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
报), 2008, 28(9): 4306-4312 (in Chinese)
[21] 摇 Deng H鄄B (邓红兵), Chen C鄄D (陈春娣), Liu X
(刘摇 昕), et al. Conception and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land.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
学报), 2009, 29(3): 1519-1524 (in Chinese)
[22]摇 Yu K鄄J (俞孔坚), Qiao Q (乔摇 青), Li D鄄H (李迪
华), et al. Ecological land use in three towns of eastern
Beijing: A case study based on landscape security pat鄄
tern an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
生态学报), 2009, 20(8): 1932-1939 (in Chinese)
[23]摇 Stat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Urban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Planning Standards of
Land Used for Construction Purposes (GBJ 137—90).
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3 ( in
Chinese)
[24]摇 Gao X鄄Y (高小羊), Ge Y鄄S (葛幼松). Study on the
land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the eco鄄sensitivity—A
case study of Quanzhou.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鄄
ences (广东农业科学), 2007(8): 123-126 ( in Chi鄄
nese)
[25]摇 Liu X鄄F (刘孝富), Shu J鄄M (舒俭民), Zhang L鄄B
(张林波). Research on applying 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in urban land ecological suitability as鄄
sessment: As an example of Xiamen City. Acta Ecologi鄄
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10, 30(2): 421 -428 ( in
Chinese)
[26]摇 Bai Y鄄Q (白义琴), Ruan G鄄X (阮关心), Zhang H鄄W
(张宏伟), et al. Evaluation of land use suitability in
river plain area: Taking Shanghai Zhangjiang Functional
Region as a case stud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鄄
nology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5): 173-178
(in Chinese)
[27]摇 Lane M. The carrying capacity imperative: Assessing
regional carrying capacity methodologies for sustainable
land鄄use planning. Land Use Policy, 2010, 27: 1038-
1045
作者简介 摇 傅世锋,男,1981 年生,硕士,工程师. 主要从事
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和 GIS 应用研究,发表论文 5 篇.
E鄄mail: shifeng鄄fu@ 126. com
责任编辑摇 杨摇 弘
764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傅世锋等: 基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摇 摇 摇 摇 摇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