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研究



全 文 :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研究
秦武明 1 ,何斌 1 ,韦善华 2 ,蔡树威2 ,覃永华 3 
(1.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2.广西七坡林场 ,广西南宁 530225;3.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11)
摘要 对 1.5、2.5和 3.5年生的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不同器
官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 457.6~ 525.1g/kg,厚荚相思各器官碳素含量高低排列次序基本一致 , 表现为树叶 >树枝>树干>树根 >树
皮;土壤碳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3个林龄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存量分别为 73.04、86.14和 96.34t/hm2 ,其分布序
列为土壤(0~ 60cm)>植被层>凋落物层。碳贮量在林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基本上与各器官生物量成正比 , 3个林龄厚荚相思人工林
年净固碳量分别为 3.89、8.26和 9.23t/(hm2·a)。
关键词 厚荚相思;幼林;碳素含量;碳贮量;碳素分配
中图分类号 S718.5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32-14089-04
StudyonCarbonStorageandDistributionofAcaciacrassicarpaYoungPlantationEcosystem
QINWu-mingetal (CollegeofForestry, Guangxi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530004)
Abstract Thecarboncontent, storageanddistributionoftheecosystemof1.5-year-old, 2.5-year-oldand3.5-year-oldAcaciacrassicarpa
plantations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carboncontentindifferentorgansofA.crasicarpatreesrangedfrom 457.6 g/kgto525.1
g/kg, anddecreasedintheorderofleaf>branch>stem>root>bark.Carboncontentofthesoil(0-60cm)declinedwiththeincrease
ofsoildepth.TotalcarbonstorageatthreestandagesofA.crasicarpaplantationecosystemswere73.04, 86.14and96.34t/hm2 , respective-
ly.ThecarbonstorageorderofA.crassicarpaplantationecosystemwassoillayer(0-60 cm)>vegetation>standingliter.Thecarbon
storageindiferentorganswasbasicallypositivelyrelatedtothebiomassofcorespondingorgans.Annualnetcarbonfixationwasupto3.89,
8.26and9.23t/(hm2·a), respectively.
Keywords Acaciacrasicarpa;Youngplantation;Carboncontent;Carbonstorage;Carbondistribution
基金项目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 0640018);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资金项目(04EFN214500236);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项
目(2006-26)。
作者简介 秦武明(1953–),男 ,广西博白人 ,副教授 ,从事林学 、生态
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08-09-04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 ,碳循环
过程对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
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
变化的重视 ,碳循环的研究成为全球科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关
注的热点 [ 1-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储存着陆地生
态系统有机碳的 76% ~ 98%,因此 ,森林在维持全球碳平衡
中的作用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关注 ,其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
碳平衡的研究也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焦点之一 [ 3] 。随着《京
都协议书 》的签订和生效 ,寻找控制或减轻碳释放途径已成
为当前和今后世界各国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除大力减少石
化燃料和工业碳源排放之外 ,还可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
土壤积累有机碳来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以达到减缓全
球变暖速度的目的 [ 4-5] 。而通过造林 、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
活动来增加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固定量 ,减缓 CO2在大气中
的积累速度 ,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 [ 6-7] 。
厚荚相思(Acaciacrasicarpa)又名粗果相思 ,属含羞草
科 ,为常绿乔木 ,原产澳大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
亚等地 ,具有与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相似的速生 、干形
较直 、耐干瘠 、抗逆性强等特点 [ 8] ,是一种多功能的速生用材
树种。我国于 1985年开始引种厚荚相思 [ 9] ,此后经种源试
验 、林木改良以及相关试验研究 ,于 1999年开始在广东 、广
西 、海南和福建等省(区)大规模推广营造 ,取得了良好的生
态和经济效益 ,成为桉树人工林多代连栽而引起地力衰退后
的重要替代树种之一。随着厚荚相思引种成功和种植面积
的不断扩大 ,国内有关厚荚相思人工林研究的报道也日益增
多 [ 10-13] ,但有关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
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因此 ,笔者通过对 1.5、2.5和 3.5
年生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的碳素含量 、贮量与分布特征进行研
究 ,为正确评价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益提供理论
依据 ,同时也为区域碳平衡的估算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南宁市国有高峰林场界
牌分场 ,地理位置为 108°21′E, 22°58′N,属南亚热带季风气
候 ,年平均温度 21.8 ℃,极端最高气温 40℃, ≥10℃年积温
约 7 200℃,年平均降雨量约 1 350 mm,降雨多集中在 5 ~ 9
月 ,相对湿度约 79%,年日照时数 1 450 ~ 1 650h。标准地均
位于山坡中下部 ,坡度 25°~ 28°,土壤类型为砂页岩发育形成
的赤红壤 ,土层厚度在 80cm以上 ,腐殖质层厚度 15~20cm。
试验地前茬林分为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纯林 ,
并于 2000年 12月采伐 ,经炼山整地后 ,于 2001年 5月份用
厚荚相思实生苗定植 ,经林分自疏和间伐后 ,不同林龄厚荚
相思人工林林分特征见表 1[ 12] 。
表 1 不同林龄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的林分特征
  Table1 StandfeatureofAcaciagrascarpayoungplantationwith
diferentstandages
林龄∥a
Standage
密度∥株 /hm2
Density
平均胸径∥cm
AverageDBH
平均树高∥m
Averageheight
郁闭度
Canopydensity
1.5 1 000 5.7 6.1 0.5
2.5 943 9.0 8.7 0.7
3.5 845 11.5 11.0 0.7
1.2 研究方法
1.2.1 标准地的设置与林分生物量测定。在厚荚相思试验
林中设置 5个 350m2的固定标准地 ,并对标准地内的每株树
木进行编号 ,每年 11月测定标准地内树木的树高和胸径。
根据林分生长调查结果 ,同时为了不破坏试验地的林分 ,每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 36(32):14089-14092 责任编辑 金琼琼 责任校对 吴晓燕
年均在标准地外围选择代表平均值的 5株标准木(平均木),
采用收获法测定标准木的生物量 ,地上部分采用 Monsic分层
切割法 ,每 2m为一区分段 ,分干材 、干皮 、树枝 、树叶 ,地下
部分(根系)采用全根挖掘法 [ 12] ,分为根蔸 、粗根(根系直径
≥2.0 cm)、细根(0.5~ 2.0 cm)、吸收根(<0.5cm),分别称
重及取样 200 ~ 300 g,带回实验室内在 85 ℃恒温下烘至恒
重 ,称重。由样品干重换算出标准木的生物量 ,然后建立树
木各组分(树叶 、树枝 、干材 、树皮和树根)同胸径的回归模
型 ,用该回归模型计算林分的生物量。
1.2.2 林下植被生物量和现存凋落物量调查 。在每个标准
地内各设置 3个面积为 1 m×1 m小样方 ,调查样方内植物
种类 、个体数 、高度和覆盖度等。采用样方收获法 ,按灌木
层 、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分别测定其生物量或现存量 ,同时取
样测定含水率和干重。
1.2.3 年凋落物的测定。在每个标准地内按上 、中 、下位置
各设 1个固定收集器 ,每月月底收集凋落物 1次 ,按叶 、枝 、
花果和杂物等组分烘干测定生物量 。
1.2.4 样品的采集及其碳素含量的测定 。在测定生物量的
同时 ,采集乔木层不同器官(树叶 、活枝 、枯枝 、树干 、树皮 、根
蔸 、粗根 、细根和吸收根)、灌木层(地上和地下部分)、草本层
(地上和地下部分)和凋落物层样品 ,经烘干 、粉碎 、过筛后装
瓶待测。并在各标准地中分别设置 3个代表性采样点 ,按
0 ~ 20、20 ~ 40和 40 ~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 ,把相同标准
地同一层次土壤按重量比例混合 ,带回实验室于室内自然风
干和粉碎过筛后装瓶待测。同时用环刀(100 cm3)采集原状
土 ,带回实验室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
植物和土壤样品碳素含量均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
热法测定 [ 14] 。
2 结果与分析
2.1 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素含量
2.1.1 乔木层各器官碳素含量。从表 2可以看出 , 1.5 ~ 3.5
年生厚荚相思不同器官碳素含量总的变化范围为 457.6 ~
525.1 g/kg。据报道 , 5年生桦木林不同器官碳素含量的变
化范围为 451.9 ~ 513.7 g/kg[ 15] ,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不同
器官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 455.8 ~ 500.3 g/kg[ 16] ,不同发
育阶段楠木人工林不同器官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 485.9 ~
514.5 g/kg[ 17]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不同器官
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 456.0 ~ 579.0 g/kg[ 18] 。可见 ,不同
地区不同树种的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大多在 450.0 ~ 550.0
g/kg,该研究所得结果与此相一致。从表 2还可以看出 ,不
同林龄厚荚相思幼林各器官碳素含量高低排列次序基本一
致 ,大致为树叶 >树枝 >树干 >树根 >树皮 ,与中亚热带杉
木(树皮 >树叶 >树干 >树根 >树枝)[ 19]和马尾松(树干 >
树根 >树皮 >树枝 >树叶)[ 20]存在较大的差异 ,反映了不同
树种各器官碳素积累的特点 。
2.1.2 林下植被和土壤层碳素含量。由表 3可见 , 1.5 ~ 3.5
表 2 不同林龄厚荚相思人工幼林各组分碳素含量
Table2 CarboncontentofdiferentorgansofAcaciamangiumyoungplantationwithdiferentstandages g/kg
器官
Organ
林分年龄 Standage∥a
1.5 2.5 3.5
树叶 Leaf 512.2±14.1(2.75) 515.6±12.4(2.40) 525.1±17.5(3.33)
活枝 Alivebranch 476.8±13.2(2.77) 479.1±18.9(3.94) 485.9±13.6(2.80)
枯枝 Deadbranch 483.0±15.0(3.11) 488.3±16.2(3.32) 487.9±13.8(2.83)
树皮 Bark 457.6±17.3(3.78) 465.1±10.8(2.32) 473.3±21.6(4.56)
干材 Stem 475.9±19.8(4.16) 480.5±13.7(2.86) 482.1±18.3(3.81)
根蔸 Roottip 475.2±17.4(3.66) 480.5±15.8(3.29) 480.6±9.8(2.03)
粗根 Coarseroot 458.3±14.0(3.05) 478.9±19.3(4.02) 484.0±13.8(2.85)
细根 Fineroot 472.2±18.3(3.88) 471.2±17.8(3.78) 466.1±22.8(4.89)
吸收根 Absorbroot 463.0±7.6(1.64) 467.7±12.9(2.76) 474.3±13.4(2.83)
平均 Average 480.1 483.5 485.4
 注:括号内数字为标准偏差(n=5),下同。 Note:Datainbracketsarestandarddeviations(n=5).Thesameasfolows.
年生厚荚相思林灌木层的碳素平均含量为 423.3 ~ 455.1
g/kg,草本层为 405.4 ~ 418.3 g/kg,凋落物层为 464.8 ~
474.2g/kg。不管是灌木层还是草本层 ,其地上部分碳素含
量均高于地下部分。灌木层 、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碳素含量
均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 ,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 ,各层次
物种组织的木质化程度增加所致。厚荚相思人工林不同结
构层次碳素含量的排列次序为乔木层 >凋落物层 >灌木层
>草本层 ,这与尉海东等研究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林生态系
统 [ 20]和方晰等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 [1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不同林龄厚荚相思人工幼林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均存在
一定的差异 ,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但其差
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 0 ~ 20 cm土层明显高于
20~ 40和 40 ~ 60 cm土层。可见 ,厚荚相思人工林对土壤有
机碳的影响主要反映在 0 ~20cm土层上。
2.2 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
2.2.1 乔木层碳贮量 。由表 4可见 , 1.5 ~ 3.5年生厚荚相
思林分乔木层的碳贮量分别为 5.11、13.88和 20.47 t/hm2 ,
表现出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但不同林龄中各
器官所占比例有所差异。 1.5年生各器官所占的比例大小次
序为树枝 >树干 >树根 =树叶 >树皮 , 2.5年生为树干 >树
枝 >树根 >树叶 >树皮 , 3.5年生为树干 >树根 >树枝 >树
叶 >树皮。总的来看 ,树干和树皮所占比例随林龄的增长而
增加 ,树根则基本保持一致 ,而树叶和树枝则呈现与树干、树皮
相反的变化趋势 ,这与各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2.2 林下植被和土壤层碳贮量 。表 4表明 , 1.5 ~ 3.5年
生厚荚相思人工林林下植被(灌木和草本)碳贮量为 1.04 ~
2.15 t/hm2 ,地表现存凋落物层的碳贮量为 0.57 ~ 2.63
t/hm2 ,均表现出随着林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但林下植被
14090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
表 3 不同林龄厚荚相思人工幼林林下植被和土壤层各组分碳素含量
Table3 CarboncontentintheunderstoreyplantsandsoilinAcaciagrasscarpayoungplantationwithdifferentstandages g/kg
层次
Layer
组分  
Component  
林分年龄 Standage∥a
1.5 2.5 3.5
灌木层 Shrublayer 地上部分 Abovegroundpart 423.70±9.10(2.15) 455.10±17.20(3.78) 459.60±14.10(3.07)
地下部分 Undergroundpart 421.40±8.50(2.02) 427.50±8.30(1.94) 434.40±13.20(3.04)
平均 Average 423.30 449.30 455.10
草本层 Herbagelayer 地上部分 Above-groundpart 408.30±17.60(4.31) 416.20±5.90(1.42) 423.90±11.70(2.76)
地下部分 Undergroundpart 394.60±18.50(4.67) 406.30±11.30(2.78) 412.70±6.60(1.60)
平均Average 405.40 413.60 418.30
凋落物层 Literlayer 468.70±14.50(3.09) 474.20±13.90(2.93) 464.80±18.30(3.94)
土壤层 Soillayer 0~ 20 13.71±0.53(3.87) 14.65±0.35(2.39) 16.22±0.46(2.84)
20~ 40 6.25±0.21(3.36) 6.39±0.26(4.01) 6.55±0.20(2.92)
40~ 60 5.23±0.14(2.68) 5.27±0.16(3.08) 5.54±0.14(2.53)
平均Average 8.40 8.77 9.44
表 4 不同林龄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及其分配
Table4 CarbonstorageanddistributionofAcaciagrasscarpayoungplantationecosystemswithdifferentstandages t/hm2
层次
Layer
组分
Component
林分年龄 Standage∥a
1.5 2.5 3.5
乔木层 Arbor 树叶 Leaf 0.95(1.30) 1.89(2.19) 1.90(1.97)
树枝 Branch 1.45(1.99) 3.12(3.62) 3.89(4.04)
树皮 Bark 0.39(0.53) 1.13(1.31) 1.81(1.88)
树干 Stem 1.36(1.86) 5.00(5.80) 8.97(9.31)
树根 Root 0.95(1.30) 2.74(3.18) 3.91(4.06)
小计 Sum 5.11(7.00) 13.88(16.11) 20.47(21.25)
灌木层 Herblayer 地上部分 Abovegroundpart 0.17(0.23) 0.46(0.53) 0.77(0.80)
地下部分 Undergroundpart 0.03(0.04) 0.12(0.14) 0.16(0.17)
小计 Sum 0.20(0.27) 0.58(0.67) 0.93(0.97)
草本层 地上部分 Abovegroundpart 0.67(0.92) 0.97(1.13) 0.91(0.94)
Shrublayer 地下部分 Undergroundpart 0.17(0.23) 0.34(0.39) 0.31(0.32)
小计 Sum 0.84(1.15) 1.31(1.52) 1.22(1.27)
凋落物层 Literlayer 0.57(0.78) 1.82(2.11) 2.63(2.73)
植被层合计 Totalvegetationlayer 6.72(9.20) 17.59(20.42) 25.25(26.21)
土壤层 Soil 0~ 20cm 32.99(45.17) 35.01(40.64) 37.27(38.69)
20~ 40cm 17.18(23.52) 17.33(20.12) 17.38(18.04)
40~ 60cm 16.16(22.12) 16.21(18.82) 16.43(17.05)
小计 Sum 66.32(90.80) 68.55(79.58) 71.09(73.79)
总计 Total 73.04(100.00) 86.14(100.00) 96.34(100.00)
 注:括号内数字为百分数。  Note:Datainthebracketsrepresentpercentage(%).
中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碳贮量之间随林龄变化的趋势存在一
定的差异 ,灌木层碳贮量随林龄增长而增加 ,而草本层的碳
贮量呈现先增加(1.5 ~2.5年)后下降(2.5 ~ 3.5年)的变化
趋势。
从表 4还可以看出 , 1.5 ~3.5年生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
(0 ~ 60 cm)有机碳贮量为 66.32 ~ 71.09 t/hm2 ,随林龄增加
而增大 ,但与生态系统其他结构层次相比 ,土壤有机碳贮量
增大的幅度较小。不同林龄厚荚相思幼林土壤有机碳贮量
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0 ~ 20 cm),其占土壤有机碳贮量的比
例分别为 20 ~40和 40 ~ 60 cm土层的 1.92 ~ 2.06和 2.04 ~
2.37倍。可见 ,森林土壤表层碳贮量贡献较大 ,同时也反映
了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森林土壤的脆弱性 ,因
此在林分经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土壤的保护 ,以减少人为
干扰对土壤的破坏而导致碳的损失 。
2.2.3 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及其分配。厚荚
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碳贮量包括乔木层 、林下植被层 、
地表现存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表 4表明 , 1.5、2.5和 3.5年
生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 73.04、86.14和
96.34 t/hm2 ,其中乔木层碳贮量所占比例依次是 7.00%、
16.11%和 21.25%,均表现出随林龄增长而明显增大的趋
势;林下植被层和地表现存凋落物层所占比例分别为 1.42%
~ 2.23%和 0.78% ~3.16%,所占比例及其变化程度均相对
较小;而林地土壤碳贮量(0 ~ 60 cm)虽随林龄增长而增大 ,
但其所占比例却呈下降趋势 ,依次为 90.80%、79.58%和
73.79%。可见 ,植被层碳贮量及其所占比例随林龄的增长
而增加 ,而土壤层碳贮量及其所占比例则呈现相反的变化
趋势。
2.3 厚荚相思人工幼林年净固碳量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的
重要功能之一是其系统同化 CO2的能力 。根据各组分年净
生产力及相应组分的碳素含量 ,计算出厚荚相思人工幼林年
净固碳量(表 5)。由表 5可知 , 1.5、2.5和 3.5年生厚荚相思
人工林的年净固碳量分别为 3.89、8.26和 9.23 t/(hm2·a),
呈现出随林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其中乔木层的年净固碳
量所占比例最大 ,分别为 87.40%、67.31%和 63.27%,年凋
落物的年净固碳量所占比例较小 ,分别为 12.60%、32.69%
和 36.73%。除 1.5年生由于林龄较小 ,乔木层年净固碳量
14091 36卷 32期               秦武明等 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研究
为年凋落物的 6.94倍外 ,其他林龄乔木层的年净固碳量为
年凋落物的 1.72 ~ 2.22倍 ,说明厚荚相思人工林还处于碳
素净积累的阶段。而就乔木层不同器官的年净固碳量而言 ,
除 1.5年生外 ,均以树干的年净固碳量最大 ,其次是树根和
树枝 ,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 ,干材逐渐成为乔木层年净固碳
量的主体。
表 5 不同林龄厚荚相思人工幼林碳素年净固定量
  Table5 AnnualcarbonnetfixationinAcaciamangiumyoung
plantationwithdifferentstandages t/(hm2·a)
组分
Component
林分年龄 Standage∥a
1.5 2.5 3.5
树叶 Leaf 0.63 0.76 0.54
树枝 Branch 0.97 1.25 1.11
树干 Stem 0.26 0.45 0.52
树皮 Bark 0.91 2.00 2.56
树根 Root 0.63 1.09 1.12
年凋落物 Annualliter 0.49 2.70 3.39
合计 Total 3.89 8.26 9.23
3 小结与讨论
厚荚相思林木各器官碳素含量因器官和林龄不同而有
差异。 1.5~ 3.5年生厚荚相思不同器官碳素含量的变化范
围为 457.6 ~ 525.1g/kg,按碳素含量高低排列次序大致为树
叶 >树枝 >树干 >树根 >树皮。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
不同结构层次碳素含量为乔木层 >凋落物层 >灌木层 >草
本层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随植物个体高度的降低 ,林内获得
的光照减少 ,光合作用降低 ,有机物质的积累减少 ,组织木质
化程度降低 ,导致其碳素密度相应降低。厚荚相思幼林土壤
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同时也随林龄增长而增
大 ,说明厚荚相思生长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1.5、2.5和 3.5年生厚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
分别为 73.04、86.14和 96.34t/hm2 ,低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
的平均碳贮量(258.83t/hm2)[ 21] ,其中植被层碳贮量分别为
6.72、17.59和 25.25 t/hm2 ,低于我国森林碳贮量平均水平
(57.78 t/hm2)[ 21] ,土壤层碳贮量分别为 66.32、68.55和
71.09t/hm2 ,远低于周玉荣报道的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平
均碳贮量(201.76 t/hm2)[ 21] ,原因主要是该研究的厚荚相思
人工林林龄较小 ,尚处于生物量和生产力快速增长阶段 ,因
而其植被层尤其是乔木层碳贮量还不高;而由于研究区所处
的南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导致有机物质分解加
速 ,碳易随水流失或以 CO2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使土壤有机
碳积累量相对较少 ,加上该研究的土壤深度仅计算 0 ~ 60
cm,而不是 0 ~ 100 cm,因此所得到的土壤有机碳贮存量较
低 。但从厚荚相思的生长特性和该研究中土壤有机碳贮量
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还具有很
大的增贮能力与潜力。
1.5、2.5和 3.5年生厚荚相思人工林年净固碳量分别为
3.89、8.26和 9.23 t/(hm2·a),其中 1.5年生年净固碳量高
于湖南会同 11年生杉木林年净固碳量 [ 3.49 t/(hm2·a)] [ 16] 、
苏南 27年生杉木林和 40年生次生栎林年净固碳量
[ 2.46 t/(hm2·a)] [ 22] ,以及热带山地雨林年净固碳量 [ 3.82
t/(hm2·a)] [ 18] ;3.5年生年净固碳量也略高于相近区域的广
西中部丘陵区 14年生马尾松林年净固碳量 [ 9.08
t/(hm2·a)] [ 23] 。各林龄厚荚相思林乔木层的年净固碳量为
年凋落物年归还量的 1.72倍以上 ,说明厚荚相思人工幼林
具有较强的碳吸存能力和潜力 ,并处于碳素高净积累阶段。
此外 ,由于厚荚相思人工林中的大量凋落物(大部分为凋落
叶)通过腐殖化作用使部分碳以有机质的形式进入土壤 ,较
快地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贮存量 ,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的碳
贮量。因此 ,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
种以及荒山造林绿化树种 ,合理经营和发展厚荚相思人工
林 ,对提高人工林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 ,调节大气 CO2浓
度 ,维护生态环境 ,提高农林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王凯雄 ,姚铭,许利君.全球变化研究热点———碳循环 [ J].浙江大学学
报, 2001, 27(5):473-478[ 2] IPCC.ClimateChange2001:thescienceofclimatechange.Summaryfor
policymarkers, areportofworkinggroupI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climatechange.Geneva, Swizerland, 2001:1-98.
[ 3] 方精云 ,陈安平.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 J].植物学
报, 2001, 43(9):967-973.
[ 4] DIXONRK, BROWNS, HOUGHTONRA.Carbonpoolsandfluxofglob-
alforestecosystems[J] .Science, 1994, 262:185– 190.
[ 5] BROWNS.Presentandpotentialrolesofforestsinglobalclimatechange
debate[J].Unasylva, 1996, 47:3-10.
[ 6] 武曙红 ,张小全 ,李俊清.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的基线问题[ J].林业科学, 2006, 41(4):112-116.
[ 7] 张小全 ,李怒云 ,武曙红.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
可行性和潜力[ J].林业科学, 2005, 41(5):139-143.
[ 8] 何斌,秦武明,余浩光,等.不同年龄阶段马占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的
生物循环[ J].生态学报, 2007, 27(12):5158 -5167.
[ 9] 潘志刚 ,吕鹏信 ,杨民权 ,等.5种热带相思 3年种源试验初报 [ J].林业
科学研究, 1988, 1(5):553-559.
[ 10] 苏金德.滨海砂地厚荚相思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 J].防护林科技,
2000(4):1-3.[ 11] 韩金发.风沙地引种厚荚相思的生长情况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 J].水
土保持研究, 2001, 8(2):27-29.
[ 12] 秦武明,何斌 ,覃世赢.厚荚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2):17-20.
[ 13] 秦武明,唐继新,苏有文,等.厚荚相思人工林综合效益评价 [ J].安徽
农业科学 , 2008, 36(14):5888-5890.
[ 14]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
[ 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272-273.
[ 15] 吴小山,黄从德.退耕还林地桦木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贮量与空间
分布 [ J].生态学杂志, 2007, 26(3):323-326.[ 16] 方昕 ,田大伦 ,项文化 ,等.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
[ J].林业科学 , 2002, 38(3):14-19.
[ 17] 尉海东,马祥庆.不同发育阶段楠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22(2):130-133.
[ 18] 李意德,方精云.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初步研究
[ J].生态学报 , 1998, 18(4):371-378.
[ 19] 尉海东,马祥庆.中亚热带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
研究 [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28(2):239-243, 267.
[ 20] 尉海东,马祥庆.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35(1):171-174.[ 21] 周玉荣 ,于振良,赵士洞.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 J].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24(5):518-522.
[ 22] 阮宏华,姜志林,高苏铭.苏南丘陵主要森林类型碳循环研究———含
量与分布规律 [ J].生态学杂志, 1997, 16(6):17-21.
[ 23] 方昕 ,田大伦 ,胥灿辉.马尾松人工林生产与碳素动态 [ J].中南林学
院学报, 2003, 23(2):11-15.
14092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