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的早期测定



全 文 :36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4期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的早期测定
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姜荣波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浙江 富阳 311400)
摘 要:对来自 3个省的 58个毛红椿家系在安徽南陵进行了造林试验。 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 , 毛红椿的树
高、胸径 2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 、胸径 2个性状在不同重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毛红椿幼林期树
高和胸径 2个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1.1%和 28.8%,其变异比较丰富, 树高 、胸径 2个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广义遗传
力。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对象 ,选择出 10号 、15号 、19号 、27号和 39号等 5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
关键词:毛红椿;幼林;变异;家系选择
Earlyevaluationongrowingtraitsforopenpolinationprogenytestingfrom Toonaciliatavar.pu-
bescensplustrees∥LIUJun, CHENYi-tai, JIANGJing-min, JIANGRong-bo
Abstract:AnafforestationtrialofToonaciliatavar.pubescenscontaining58 familieswasconductedinNanling, Anhui
Province.Theresultsshowedthatthediferencesofthesegrowingcharactersweresignificantbetweenfamilies.Variationco-
efficientsoftreeheightandbreastheightdiameterwere21.1% and28.8%, respectively.Thisindicatedthatthevariation
ingrowingtraitswasveryrich.Thebroadheritabilityoftreeheightandbreastheightdiameterwasabovethemiddlelevel.
Fast-growingfamilieswereselectedaccordingtothegrowingtraitsoftheyoungforests, theyareNo.10, No.15, No.19,
No.27 andNo.39.
Keywords:Toonaciliatavar.pubescens;youngforest;variation;familyselection
Author saddress:ResearchInstituteofSubtropicalForestry, CAF, 311400 Fuyang, China
收稿日期:2010-04-27    修回日期:2010-05-08
基金项目:中央科研院所基金项目(编号:RISF6808);浙江省重大科技
专项(编号:2008C02004-2)。
第一作者简介:刘军(1977-),男 ,博士 ,主要从事亚热带珍贵阔叶树
种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 E-mail:liujunyalin@sohu.com
  毛红椿(Toonaciliatavar.pubescens)是楝科香椿
属植物 ,为落叶大乔木 , 生长迅速 ,树干通直 ,素有
“中国桃花心木”之称 ,材质曙红 ,木纹美丽 ,是珍贵
的用材树种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 1-2] 。
毛红椿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的江西 、浙江 、云南 、广东
等省[ 2] 。由于环境变化 、人为砍伐以及天然更新比
较慢 ,数量不断减少。在《中国植物红皮书 》中 ,毛红
椿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也被各分布省列为珍
稀濒危树种 [ 3-4] 。目前对毛红椿研究报道主要集中
于育苗和引种等方面 [ 5-7] 。刘军等 [ 8-9]和陶丹等[ 10]
对毛红椿苗期性状进行了遗传测定 ,选育的优良家系
或种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为毛红椿家系造林
后幼林生长的表现 ,以摸清该树种的家系间变异规
律 ,并进行优良家系初选 ,旨在为该树种今后的遗传
改良提供依据 ,选育出优良家系供生产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2005年 11月对分布于浙江 、安徽和江西等地的
毛红椿进行树高 、胸径 、冠幅 、枝下高 、圆满度 、结实和
生长状况等性状的调查 ,在对这些性状作综合分析的
基础上 ,采集了 58株优树种子。
试验地位于安徽芜湖市内(118°20′E, 30°53′N),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拔 160 ~ 210m。年平均
气温为 15.5℃,年平均降水量 1 583.6 mm, 无霜期
227天 。毛红椿家系试验林营造在三里镇孔村林场 ,
林场地貌多为岗地 ,土壤瘠薄 ,立地条件较差。
2006年 3月进行育苗。 2007年 3月在安徽南陵
孔村林场进行造林 。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 , 8株单行
小区 , 5次重复 ,造林苗为 1年生实生苗。造林后需
进行截干 ,截干长度为离地面 20cm左右 ,株行距为
2.0 m×2.0m。
1.2 试验调查与统计
2009年 12月初进行试验林调查 ,内容包括树高
和胸径。统计分析以小区平均数为单位 ,按常规统计
方法进行 ,计算采用 DPS软件在电脑上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红椿家系间幼林生长性状差异
从毛红椿 58个家系造林后 3年生时树高和胸径
方差分析结果(表 1)可知 ,树高 、胸径 2个生长性状
家系间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明各家系间差异较
应用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4期 37 
大 ,说明进行毛红椿家系对比试验研究 ,对优良家系
的选择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从表 1还可看出 ,树
高 、胸径 2个生长性状在重复间也达极显著差异程
度 ,表明立地条件对毛红椿的生长影响较大 ,特别是
高生长 ,故在营造毛红椿林时应选择水肥条件相对较
好的立地。
表 1 毛红椿家系幼林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自由度 树高 胸径均方 F值 均方 F值
重复间 4 27 507.599 0 19.735 0** 5.758 8 13.075 0**
家系间 57 3 777.616 2 2.710 0** 0.926 9 2.104 0**
误差 228 1 393.881 5 0.440 5
总变异 289
 注:*和**显著性概率分别为 0.05和 0.01。
毛红椿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平均值见表 2。从表 2
可以看出 ,树高生长较快的为 15号家系(239 cm)、
39号家系(222.5cm)、64号家系(221.46 cm)、27号
家系(220.7 cm)、19号家系(212.68cm)、70号家系
(212.3 cm)和 10号家系(212.5 cm),比试验中高生
长较慢的 53号家系 (78 cm)分别高出 206.4%、
185.2%、 183.9%、 182.9%、 172.7%、 172.1% 和
172.4%。胸径生长较快的为 15号家系(2.26cm)、
39号家系(2.18 cm)、27号家系(2.17 cm)、70号家
系 (2.07 cm)、 19号家系 (2.06 cm)和 10号家系
(2.03 cm),比试验中胸径生长较慢的 24号家系
(0.54cm)分 别 高出 318%、 303.7%、 302.2%、
283.7%、282.2%和 275.6%。
表 2 毛红椿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平均值
家系 树高/cm
胸径
/cm 家系
树高
/cm
胸径
/cm 家系
树高
/cm
胸径
/cm
6 159.00 1.414 32 198.30 1.686 68 178.50 1.390
7 162.50 0.900 33 175.40 1.610 69 187.38 1.680
8 154.00 1.512 34 190.12 1.762 70 212.30 2.072
9 197.06 1.594 35 142.76 0.996 71 189.26 1.432
10 212.50 2.028 37 194.02 1.576 72 188.04 0.910
12 163.76 1.334 38 161.54 1.080 74 131.40 0.600
13 194.42 1.556 39 222.50 2.180 75 129.36 0.708
14 203.30 1.722 40 191.46 1.564 76 163.20 1.128
15 239.00 2.258 41 180.40 1.274 78 197.30 1.422
17 179.40 1.656 42 208.46 1.756 79 191.18 1.650
18 182.24 1.402 51 148.20 0.778 80 192.80 1.704
19 212.68 2.064 52 181.82 1.440 J12 152.44 1.408
20 169.90 1.188 53 78.00 0.728 J2 182.96 1.402
21 203.50 1.774 56 179.66 1.582 J4 151.40 1.860
24 131.30 0.540 61 158.66 1.164 J5 201.26 1.506
27 220.70 2.172 62 159.16 1.444 J6 179.30 0.888
28 157.30 1.100 63 189.26 1.558 S1 200.46 1.684
29 161.50 1.380 64 221.46 1.898 X1 181.20 1.686
30 173.34 1.790 65 166.80 1.100
31 197.72 1.744 66 202.40 1.87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树高和胸径 2个性状生长
较快的家系为 10号 、15号 、19号 、27号和 39号。
2.2 毛红椿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参数
遗传力是树木生长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 ,对某树
种进行遗传改良 ,首先就应了解这个树种的遗传特
性 ,以便制定相应的育种策略和改良程序 ,利用 h2 =
1-1/F计算家系遗传力 。表 3是毛红椿家系苗期各
性状参数值 。从表 3可以看出 ,毛红椿家系幼林树
高 、胸径 2个性状的平均值分别为 179.9 cm和 1.47
cm;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21.1%和 28.8%,表
明毛红椿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为优良
家系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树高 、胸径 2个性状的广义
遗传力分别为 0.63、0.52 ,表明毛红椿树高 、胸径有中
等以上的遗传力 ,表明这些生长性状较强地受到遗传
控制 ,为毛红椿的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保障。
表 3 毛红椿家系生长性状参数值
性 状 平均值 变幅 变异系数 /% 遗传力h2
树高 /cm 179.90 78 ~ 239 21.1 0.63
胸径 /cm 1.47 0.54 ~ 2.26 28.8 0.52
2.3 幼林期优良家系初选
根据毛红椿幼林 3年生时的试验结果 ,以树高和
胸径为选择对象 ,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出 10号 、 15
号 、19号 、27号和 39号等 5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
异的家系 ,其树高和胸径平均值分别为 221.5cm和
2.1 cm,比试验林本地家系(J2、J4、 J5、J6、 J12)平均
值别大 27.7%和48.9%。
3 结论与讨论
(1)毛红椿家系 3年生幼林的树高 、胸径 2个生
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差异是家系选择
和良种选育的基础;树高 、胸径 2个生长性状在重复
间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 ,表明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毛红
椿生长也有显著影响。毛红椿分布较广 ,适应性广
泛 ,但其对立地条件较为敏感。在天然林调查中发
现 ,毛红椿适宜生长在山体下坡 ,土层深厚 ,溪边等常
年有水的地方 [ 11] ,所以在营造毛红椿林时应选择水
肥条件相对较好的立地 。该研究结果与亚热带地区
阔叶树种木荷 [ 12]类似 ,它对立地条件也比较敏感。
(2)毛红椿树高和胸径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分别
为 21.1%和28.8%,表明毛红椿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存
在丰富的变异 ,为优良家系的选择奠定了基础。树
高 、胸径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63、0.52,表明毛红椿
树高 、胸径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 ,这些生长性状较强
地受到遗传控制 , 为毛红椿的遗传改良提供可靠
 应用研究
38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4期
保障。
(3)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对象 ,选择出 10号 、15
号 、19号 、27号和 39号等 5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
异的家系 ,其树高和胸径平均值分别为 221.5 cm和
2.1cm,比试验林本地家系平均值分别大 27.7%和
48.9%。初选的优良家系与苗期有所不同 [ 8] ,这可能
是由于试验地点和林龄不同 、生长环境的改变 、不同家
系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不同有密切关系。所选家系由
于是造林后 3年的结果 ,还有待进一步观测选择。
参考文献
[ 1]张露 ,郭联华 ,杜天真.遮荫和土壤水分对毛红椿幼苗光合特性的
影响 [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30(5):63-66.
[ 2]刘军,孙宗修,陈益泰,等.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微卫星 DNA分离及
SSR反应体系优化 [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6, 26(12):50-55.
[ 3]楼焕 ,金水虎.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研究
[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0, 22(5):33-39.
[ 4]张光富.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2000, 23(1):36-39.
[ 5]邹高顺.珍贵速生树种红椿与毛红椿引种栽培研究 [ J] .福建林
学院学报 , 1994, 14(3):271-276.
[ 6]胡松竹 , 张露 , 杜天真 ,等.晾晒对毛红椿苗木活力的影响 [ J]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26(5):666-669.
[ 7]沈伟兴 ,吴道圣.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 [ J].林业实用技术 , 2006
(4):24-24.
[ 8]刘军 ,陈益泰 ,何贵平 ,等.毛红椿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
究 [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30(1):62-67.
[ 9]刘军 ,陈益泰 ,孙宗修 ,等.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天然
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 [ J] .林业科学 , 2008, 44(6):45-52.
[ 10]陶丹 ,武来成 ,张露 ,等.毛红椿不同种源及家系间苗期生长变异
性研究 [ 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 2007, 26(4):9-13.
[ 11]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等.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2010, 23(1):93-97.
[ 12]林 磊 ,周志春 ,范辉华 ,等.木荷优树子代苗期生长遗传和变异
研究 [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9, 22(2):155-160.
(责任编辑 吴祝华)
七叶树愈伤组织诱导及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测定
李鹏丽1 ,穆红梅 1 ,时明芝 1, 2*
(1.聊城大学农学院 , 山东 聊城 252059;2.山东财政学院)
摘 要:以七叶树幼嫩叶片为外植体 ,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碳源以及灭菌时间对七叶树叶片愈
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对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作
为碳源的葡萄糖与蔗糖 、麦芽糖相比 , 更有利于诱导七叶树幼嫩叶片形成愈伤组织 , 0.1%HgCl2 浸泡外植体
10min,起到了较理想的灭菌效果 , 2.4-D2.0mg/L与 6-BA0.4mg/L为诱导愈伤的最佳浓度组合 , 测定的愈伤组
织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与接种前叶片的相比明显增多且不同处理间的条带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七叶树;诱导;愈伤组织;同工酶测定
收稿日期:2009-08-19    修回日期:2009-11-18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攻关资助项目(J07YG08)。
第一作者简介:李鹏丽(1984-),女 ,硕士生 ,专业方向园林植物与观
赏园艺。通讯作者:时明芝 ,女 ,教授。 E-mail:shimingzhi@lcu.edu.cn
CalusinductiononAesculuschinensisandthedeterminationofperoxidaseisozyme∥ LIPeng-li,
MUHong-mei, SHIMing-zhi
Abstract:Plantgrowthregulators, carbonsourcesandsterilizationtimewerestudiedonthecalusinductionfromAesculus
chinensisyoungleavesasexplantbyorthogonalexperimental.Atthesametimeverticalpolyacrylamidegelusingelectricity
beachonPODcaliwasdetermined.Theresultshowedthatglucosewasmoreconducivetotheformationofleaf-induced
callifromAesculuschinensisthansucroseandmaltoseasacarbonsource.Theappropriatesterilizationmethodwas0.1%
HgCl2 soakingexplantsfor10 min.Theoptimalconcentrationsforcallusinductionwas2.4-D2.0 mg/Land6-BA0.4
mg/L.Peroxidaseisozymebandsincreas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thepre-inoculationofleavesandthedifferencein
treatmentbetweenthedifferentbands.
Keywords:Aesculuschinensis;callusinduce;isoenzyme
Firstauthor saddress:ColegeofAgriculture, LiaochengUniversity, 252059 Liaocheng, China
  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Bge)又名娑罗树 、梭椤
子等 ,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的落叶乔木 ,共有 30余
种 ,原产我国 16种 ,以西南亚热带地区为分布中心 ,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