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华紫珠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华紫珠化学成分研究
周伯庭 ,李新中 ,徐平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药剂科 ,湖南 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研究华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 ,用 IR、MS和 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得到 5个化合
物 ,分别为:β-谷甾醇 , 齐墩果酸 , 熊果酸 , 槲皮素 , 槲皮素 -7-O-α-L-鼠李糖苷。结论 所得到的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
到。
关键词:华紫珠;紫珠属;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05)06-0697-02
ChemicalcompositionfromCalicarpacathayanaH.T.Chang
ZHOUBo-ting, LIXin-zhong, XUPing-sheng
(DepartmentofPharmacy, XiangyaHospital, CentralSouthUniversity, Changsha410008 , China)
Abstract:ThechemicalcompositionsofCalcarpacathayanaH.T.Changwereisolatedbysilicagelcolumnchromatography, andtheir
structuresidentifiedbyIR, MSandNMR.β-sitosterol, oleanolicacid, ursolicacid, quercetinandquercetin-7-O-α-L-rhamnopyanoside
wereisolatedforthefirsttimefromCallicarpacathayanaH.T.Chang.
Keywords:CallicarpacathayanaH.T.Chang;chemicalcomposition;silicagelcolumnchromatography
作者简介:周伯庭(1970-),男 , 硕士 ,主管药师 , 从事药物分
析及药物化学研究工作。
  华紫珠 (CalicarpacathayanaH.T.Chang)为马鞭
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属植物的干燥全草 ,具止血、止
痛功效 ,该植物在民间用于治疗偏头风痛 ,跌打肿痛 ,
外伤出血等 [ 1, 2] 。为了阐明其生物活性成分 ,本文对石
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分离 ,纯化 ,鉴别了 5
个成分 ,它们是 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Ⅰ ),齐墩果酸
(oleanolicacid, Ⅱ),熊果酸 (ursolicacid, Ⅲ),槲皮素
(quercetin, Ⅳ),槲皮素 -7-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7-
O-α-L-rhamnopyanoside, Ⅴ)。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
告如下。
1 仪器 、试剂与材料
X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未校正),红外光谱
用 AVATA360型傅立叶红外仪 ,核磁共振谱用 Varian
UNITYINOVA— 600型超导核磁共振谱议 , 质谱用
ZabapecTofspecPlatform—EST型质谱仪。硅胶 H(60
型)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植
物由湖南省会同县紫珠种植基地提供 ,由湖南省怀化
市药品检验所汪冶研究员鉴定为华紫珠 (Calicarpa
cathayanaH.T.Chang)。
2 提取分离
将自然干燥的华紫珠 5 kg粉碎 ,粗粉用体积分数为
95%(ω)乙醇回流提取 2次 ,每次 3 h,提取液合并 ,浓缩
得浸膏 710 g,浸膏用水溶解 ,先用石油醚(60 ~ 90 ℃)萃
取 ,至石油醚层无色。合并数次萃取液 ,回收石油醚 ,得
石油醚部位 ,拌粗硅胶上硅胶柱 ,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梯
度洗脱 ,薄层检识 ,相同部分合并 ,重结晶 ,纯化 ,得化合
物Ⅰ 68 mg, 化合物Ⅱ 82 mg,化合物Ⅲ 27 mg。水层再用
乙酸乙酯萃取 ,至乙酸乙酯层无色 ,合并数次萃取液 ,回
收乙酸乙酯 ,得乙酸乙酯部位 ,拌粗硅胶上柱 ,用石油醚 -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 ,薄层检识 ,相同部分合并 ,重结晶 ,
纯化 ,得化合物Ⅳ 32mg,化合物Ⅴ 19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Ⅰ :白色针晶(MeOH), mp143 ~ 144 ℃。
IRν/cm-1:3 068为羟基振动吸收峰 , 2 945, 2 928和 2
869为 CH的振动吸收峰 ,与化合物 β-谷甾醇的 IR谱
比较基本一致。与 β-谷甾醇对照品共薄层显示一个斑
点 ,混合熔点不下降 ,故确定为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化合物 Ⅱ:白色针晶 (EtOH), mp307 ~ 310 ℃。
H2SO4-MeOH喷雾 (TLC)显紫色。 IRν/cm-1:3 431
(OH), 3 430 ~ 2 864(br, COOH), 1 695(C O)。以上
数据与文献 [ 3]报道的齐墩果酸基本一致 ,混合点样
TLC的 Rf值相同 ,混合熔点不下降 ,故确定该化合物
为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
化合物 Ⅲ:白色针晶 (EtOH), mp276 ~ 278 ℃。
H2SO4-MeOH喷雾 (TLC)显紫色。 IRν/cm-1:3 440
(OH), 3 433 ~ 2 868(br, COOH), 1 694(C O)。以上
数据与文献 [ 3]报道的熊果酸基本一致 ,混合点样 TLC
的 Rf值相同 ,混合熔点不下降 ,故确定该化合物为熊
695
第 21卷第 6期 广 东 药 学 院 学 报 Vol.21 No.6
2005年 12月 JOURNALOFGUANGDONGCOLLEGEOFPHARMACY Dec.2005
果酸(ursolicacid)。
化合物Ⅳ:黄色颗粒状结晶(MeOH), mp>300 ℃。
Mg-HCl反应为阳性 , Molish反应为阴性 ,喷 AlCl3试剂
显黄绿色荧光 ,表明该化合物为黄酮苷元化合物。 IRυ/
cm-1:3 421(br, COOH), 1 653(C O), 1 616, 1 559, 1
521(苯环)。FABMSm/z:302[ M] +峰 ,分子量为 302,结
合碳谱和氢谱 ,得分子式为 C15H10O7。13CNMR(CD3OD)
δ:出现 15个芳香碳信号 ,都为黄酮母核碳信号 ,其中
177.3为 4-羰基碳信号 ,化学位移 148.0和 137.2表明该
化合物为黄酮醇类化合物 [ 4] 。 148.0(C-2), 137.2(C-
3), 177.3(C-4), 162.5(C-5), 99.2(C-6), 165.5(C-7),
94.4(C-8), 158.2(C-9), 104.5(C-10), 127.1(C-1′),
116.0(C-2′), 146.2(C-3′), 148.7(C-4′), 116.2(C-5′),
121.7(C-6′)。1HNMR(CD3OD)δ:由于检测图谱所用溶
剂为 CD3OD,故低场区吸收峰消失。芳香质子区:图谱
只显示 5种类型的质子信号 ,故可确定该黄酮为五羟基
取代黄酮醇类化合物 ,且三组峰的 J值较小(J=1.8, 2.4
Hz),可判断为远程偶合与间位氢质子偶合 ,只有 7.62
(dd)峰与 6.87(d)峰为邻偶 ,因此可基本确定该黄酮醇
为 3, 5, 7, 3′, 4′-五羟基取代。又据文献报道 [ 4] , H-6及
H-8分别为二重峰出现在芳香质子区的最高场 ,且 H-6
较 H-8处于高场 ,故有 6.37(1H, d, J=1.8 Hz, H-8′),
6.17(1H, J=1.8 Hz, H-6′), 7.72(1H, d, J=2.4 Hz, H-
2), 7.62(1H, dd, J=9 Hz, 2.4 Hz, H-6), 6.87(1H, d, J=9
Hz, H-5)。以上数据与文献 [ 5]报道的槲皮素基本一致 ,
故可判断该化合物为槲皮素(quercetin)。
化合物 Ⅴ:黄色粉末 (MeOH);mp266 ~ 268 ℃。
Mg-HCl反应为阳性 , Molish反应为阳性 ,喷 AlCl3试剂
显黄色荧光 ,以上说明该化合物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用 2 mol/L盐酸水解 1 h后 ,检出有 L-鼠李糖。 IRυ/
cm-1:3 426(OH), 1 653(C O), 1 605, 1 506(苯环 )。
FABMSm/z:447[ M-H] +峰 ,故分子量为 448,结合碳
谱和氢谱得分子式为 C21 H20O11。13CNMR(CD3OD)δ:
148.2(C-2), 137.0(C-3), 177.4(C-4), 162.0(C-5),
107.6(C-6), 163.7(C-7), 103.3(C-8), 158.0(C-9),
104.2(C-10), 127.0(C-1′), 116.0(C-2′), 146.3(C-
3′), 148.2(C-4′), 116.6(C-5′), 121.4(C-6′)为一黄酮
醇类化合物的碳信号 ,与化合物Ⅳ比较 , C-7向高场位
移 1.8, C-6向低场位移 8.4, C-8向低场位移 8.9,说明
该化合物为槲皮素 -7-O-苷类化合物 [ 4] ,且 102.6为鼠
李糖基的端基 C-1″信号 , 17.9为鼠李糖 C-6″特征碳信
号。 102.4, 72.2, 72.4, 73.7, 69.8, 17.9一组为鼠李糖
基碳 信 号 [ 4] 。具 体 碳 信 号 归 属 见 表 1。1HNMR
(CD3OD)δ:由于检测图谱所用溶剂为含活泼氢的氘代
CD3OD,故低场区无共振吸收峰。芳香质子区域:比较
化合物 Ⅳ可知:7.65(1H, d, J=1.8 Hz, H-2′), 7.60
(1H, dd, J=8.3 Hz, H-6′);6.87(1H, d, J=8.3 Hz, H-
5′), 6.37(1H, d, J=1.2 Hz, H-8), 6.18(1H, d, J=1.2
Hz, H-6);4.52(1H, d, J=1.2 Hz)。鼠李糖基上 H-1″
的质子信号:1.12(3H, d, J=6.6 Hz, H-6″)。具体氢信
号归属见表 1。以上数据与文献 [ 6]报道的槲皮素质 -
7-O-α-L-鼠李糖苷基本一致 ,该化合物与已知槲皮素 -
7-O-α-L-鼠李糖苷对照品的 Rf值相同 ,混合熔点不下
降 ,故确定为槲皮素 -7-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7-O-
α-L-rhamnopyanoside)。
表 1 化合物Ⅴ的NMR谱数据(inCD3OD, 600MHzforδH, 150MHzforδC)
Tab.1 NMRdataofcompoundⅤ(inCD3OD, 600MHzforδH, 150MHzforδC)
H δ J/Hz C δ C δ C δ
6 6.20 d, J=1.2 2 148.2 1′ 127.0 1″ 102.4
8 6.38 d, J=1.2 3 137.0 2′ 116.0 2″ 72.2
2′ 7.65 d, J=1.8 4 177.4 3′ 146.3 3″ 72.4
5′ 6.87 d, J=8.3 5 162.0 4′ 148.2 4″ 73.7
6′ 7.60 dd, J=8.3, 1.8 6 107.6 5′ 116.6 5″ 69.8
7 163.7 6′ 121.4 6″ 17.9
1″ 4.52 d, J=1.2 8 103.3
6″ 1.12 d, J=6.6 9 158.0
10 104.2
  致谢:中南大学药学院徐康平代测 IR,军事医学科
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颜忠贤代测 FABMS和 NMR。
参考文献:
[ 1]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 M] .第 6卷.上
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 1999.553.
[ 2]徐国钧 ,何宏肾 , 徐璐珊 ,等.中国药材学(上)[ M] .北京:中
国医药科学出版社 , 1996.915.
[ 3]张丽 ,冯有龙 ,丁安伟.荆芥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药材 , 2001,
24(3):183.
[ 4]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 M] .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1.
[ 5]赵爱华 ,赵勤实 , 林中文 ,等.萹蓄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2, 14(5):29.
[ 6]廖循 ,陈耀祖 ,丁立生 ,等.冻地银莲花的化学成分 [ J] .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9, 11(4):1.
(收稿日期:2005-06-01;修回日期:2005-10-30)
696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