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西南地区乌头类中草药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天旅产物研究与开发
村人 TR U人 L P双D OUC TR ES E AC H R ^ND D EV它 L P OMEN T一九九四年九月
中国西南地区乌头类中草药的生药学研究
李 鸣 冯毓秀 高光跃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北京 10 0 0 9 ) 4
摘 耍 西南地区乌头类中草药种类很多 , 块根外形近似 ,但它们间毒性相差较大 。本文
对 16 种乌头的根进行形态组织比较 , 指出鉴定特征 , 并附组织图及成分 、 使用情况 比较
表 。
关键词 乌头类中草药 , 形态组织
我国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 , 山川河流密布 , 生态环境条件多样化 , 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 乌头
类中草药种类很多 , 中医及 民间用于治疗风湿骨痛 、跌打损伤等症 ,历史悠久 。 近年化学及药理
研究报道较多 (表 l ) ,宜威乌头伽。 油, 如 , 、 卯、 。 v ar . 肠丹必沁 u。 )的制剂对消化道肿瘤有一 定疗
效 t , ] ,从 中分离出宋果灵 (so n s o r in e ) 、 尼奥灵 ( n e o iln e ) [ 2 ]均有镇痛及局部麻醉作用 [ , 〕 。从玉龙乌
头 (滋 . 腼 ,介必。 二 )中分离出滇乌碱 (产~ 耐如 ) 、 它拉乌头胺 (如勿公 a m` . l)[ ] , 分别具有镇痛及抗炎作用 .s[ `〕。
黄草乌 ( A . 诫~ `n必。 。 )
、 滇南草乌 (东 au 价 。洲 ,二 , : , )已列为云南省药品标准 , 川鄂乌头
( A
. 灿, ,护) 、 瓜叶乌头 ( A涌曰m凌扣二。 )列为四川省药品标准 。根据我们的调查 , 尚有 10 多种在西
南地区自产自销 ,少数种类并销省外 ,此类药材块根外形近似 , 毒性 间有一定差异 ,常因鉴定不
准确导致中毒闭 , 为正确安全使用乌头类中草药 ,我们进行本研究 。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所用实验材料为已鉴定原植物学名的商品药材及野外采集的该原植物标本 。 内部
组织构造的研究 , 采用解剖学的常规实验方法 , 制作乌头的母根和子根的上 、 中 、 下三段的横切
片及部分解离组织片 , 日本次护介娜 显微投影描绘装置绘图并描述组织鉴别特征 。
结 果
1
. 保山乌头 ( A . 二夕, . ) 块根 圆锥状 ,长 3一 sc m ,直径 0 . 5一 1 . cZ m 。 母根外表面棕褐色 ,
皱编 。子根表面略皱缩 , 有突起的须根痕 , 与母根的连结部极短 .质硬不易折断 。
显蔽特征 母根的上 、 中段形成层呈一环 ,皮层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 ,长 60 一 2 6如m ,
收稿 日期 : 1 9 9 2年 12月 9日
DOI : 10. 16333 /j . 1001 -6880. 1994. 03. 013
V ol
.
6 N o
.
3
壁厚 1 0一 1 5 om, 孔沟和层纹明显 。近形成层处第一列筛管群外厚壁细胞不呈帽状排列 。子根形
成层环呈多角星状 , 皮层石细胞壁厚 , 约 15 一 3 5” m ,孔沟深且明显 , 淀粉粉粒圆形 , 多 为单粒 ,
较小 ,直径 5一 l印m ,并有复粒 (图 l . A ) .
2
. 苍 山乌头 (河 . co 。如勿。 )块根长条状圆锥形 ,长 2 . 5一 sc m , 直径 0 . 5一 1 . cZ m 。表面棕褐色 。
母根常皱缩 ,子根较饱满 。 质坚硬 ,断面黑褐 色 。
显徽特征 母根和子根形成层呈类圆形 ,皮层和韧皮部均无石细胞 . 母根近形成层处筛管
群外厚壁细胞鞘呈高盔状 。射线薄壁细胞径向延长 , 木质部导管排列成 1一 3列 。 纤维管胞较多 ,
长达 5 0 一 1 7 0 0 o m , 孔纹增厚 。淀粉粒呈椭圆形或瓜子形 ,有时一端具柄 (图 1 、 B) 。
3
. 乌头 ( 月 . ca ; 。 。 el i) 块根阔圆锥形 , 长 1一 cs m , 表面灰褐 色至深褐色 。母根表面具皱纹和
点状须根痕 。 子根表面具数个瘤状突起的侧根 ,顶端有枯萎的芽或芽痕 。质硬 , 断面灰 白色 。 味
辛辣麻舌 。
显微特征 母根横切面 ,后生皮层 上 一 2列 ,皮 层窄 , 有少数椭圆形石细胞 。 内皮层明显 。韧
皮部宽广 ,近 内皮层部位有少量石细胞 , 筛管群散在 , 近形成层的一或二列筛管群外有厚壁细
胞排列略呈帽状 。形成层环多角星状或类圆形 (下段 ) 。导管分子多为孔纹或网纹增厚 , 未端多
首尾相连 ,部分导管呈类三角形 ,穿孔位于端壁或侧璧上 , 首尾相接或斜置式相连 ,组成具有一
定角度的框架结钩 ,螺纹及梯纹导管少数 ,髓大 。 子根韧皮部无石细胞 。 淀粉粒多为单粒 ,类 圆
形 , 直径 5一 1 8 o m ( 图 l 、 C ) 。
4
,
J l l鄂马头 ( A . he 、 , 夕` ) 块根较小 ,呈卵状圆锥形 , 长 0 . 8一 2 . s e m , 直径 0 . 3一 1。 m 。 表面黑
褐色或棕褐色 。质坚 ,断面灰白色 。
显微特征 母根形成层环呈圆形 ,第一列筛管群外厚壁细胞鞘呈帽状 ,皮层无石细胞或极
少 . 单粒淀粉较小 ,类圆形 ,复粒少数 (图 l 、 D ) 。
5
· 小白撑 月· ,` a , a , u o v a r · he 勿。 ` , ` h。二 )块根长圆锥形 , 长 4一 7 e m ,直径 0 . 8一 1 . s e m . 表面棕
色 。母根表面有皱纹 ,子根略平滑 . 质坚 ,断面类白色 。
显微特 征 母根形成层呈类圆形 , 皮层石细胞常排成三 行 . 细胞类圆形 , 长 1 0 一 1 80 、 m ,
宽 40 一 6卯m , 壁厚 10 一 1 5o m ,孔沟 、 层纹明显 。 韧皮部外缘石细胞少 ,近形成层处第一列筛管群
外方有时具厚壁细胞 。 子根皮层亦有石细胞散在 。木质部具孔纹 、 网纹和梯纹导管 , 并有对列式
缘纹孔纤维管胞 。淀粉粒类圆形 ,脐点星状或裂隙状 , 并有复粒淀粉 (图 2 . A ) 。
6
. 紫乌头 (月 . 即 ` , o洲 er ) 块根呈王纺纯状 圆锥形 , 长 2 一 sc m ,直径 0 . 8一 2 . cZ m 。 表面灰褐
色或黑褐色 , 皱纹较细 ,须恨痕突起不明显 。断面棕褐色或灰白色 。
显微特征 母根上 、 中 、 下三段形成层环较平滑或微波状 。皮层石细 胞较多 , 断续排列成
环 , 石细胞类方形 ,长 1 20 一 3 3 0、 m 。筛管群外方具 自立内皮层 ` 。子根石细胞较大 。 淀粉粒椭圆
形或卵圆形 ,脐点点状 ( 图 2 . B ) 。
7
. 凉山乌头 伽 . 如仰 .vha 。 。 。 ) 块根呈阔圆锥形 ,长 3 . 5一 6 . sc m , 直径 1 . 2一 1 . cs m , 表面黑
褐色 。 母根较皱缩 ,子根略平滑 Q质硬 ,断面浅灰棕色 。
在环状排列的维管束韧皮部的内方 ,近 形成层 处的 第一 列啼管群与第二列筛管群之 间 , 有一列具 明显 凯氏点的内皮
细胞 (猪野仪平 : 植物组织学 , 19 5 4 ; “ . 5 43 〕 .
6 5
Vo l
.
6N
o
.
3
图 1根横切面
( Al 母根 , A Z 子根 ) ; B . 苍山乌头臼口及详图 (
B l 母 根 , B Z 子根 ) ; e . 乌头母根详图 ; D . 川那
人 . 保山乌头简图及详图
乌头简图
1
. 后生皮层 , 2 . 皮层 ; , . 内皮层 , `
射线 . 1 3 . 淀粉位
啼管群 ; 5 . 厚璧细 . 、心. 木质郁 ` 7二 : 8 . 石 细山 , 9 . 形成层 , 功 . 导管 , n 、 韧皮部 ; 12 .
6 6 Vol
.
6No
.
衰 1中国西南地区乌头中草
植 物 成 分
保山乌头 乌头碱 (c o ani助 e)、 次乌头碱 (h p yc ao ni如 e)、 一枝茜甲紊 (de u n de au ne)、 尼奥林
Ac o川加 m n as aru m (n. U n。 )、 1 4一 乙酸尼奥林宋果灵 (扣 n so ri ne)
苍山乌头 七星草乌碱 (e o nc ao n sri ne) .紫乌碱 (由扭 v ao ni ti n。 )、 紫乌宁 (血一 v ac o anie n)、 阿可诺
A
.
CO nt o rtu m辛 (ac o no s zn。 )、 嗜哪碱 (do一 ac o n加 e)、 紫乌碱丙 (业达 v ac o ni oe n) C紫乌定 (sp se o, u -山 n e ) 、 卡玛可尼 ( cam m
a e。 ` n e ) 、 及一新生物碱 co n t o r ut m i n e
乌头 乌头碱 、 次乌头碱 、 中乌头碱 ( m aes co in 石 n。 ) 、 苯甲酞中乌头原碱 (比双 oyl m -e
A
. 份 r m i e l坦 e l i as co n i t i n 。 )、 尼奥林 ( n oe l i n e )等
川那乌头 主要为尼奥林 、并含少量乌头喊
A
.
he
n r y i
小白撑 小白撑碱 (厅以目盯 i en ) 、 乌头碱及 3一去氧乌头喊 (3 一 d oe xy ac on i山。 )
A
·
n a
as
r u r n v ar
he et
r o it e h u m
紫乌头 紫乌喊 ( d e场 v a co n i血 e ) 、异乌头碱 (~ co n i it n e )人 . e P如为四 le
凉山乌头
A
.
li a n gs h a n i e u m
宣成乌头 宋果灵 ( os n s o r讯 e ) 、 尼奥灵 、 I一 乙酞奥灵 ( l月一 a ce yt l一 n o l i n e 光翠雀碱 ( d e n u da -
A
.
n a s a r u m v a r
·
l i n e )
场` 达 n d r u m
短洒乌头 乌头喊 、次乌头碱 、 尼奥林
A
.
b了沉 卜: {x司 u m
v a r
. 一 、 上 f l u r u m
瓜叶乌头 该乌碱 、 瓜叶乌头甲素怡 au ye w au in en A ) 、瓜叶乌头丙素 、 乌头碱 3一乙酸乌头威
A
.
h e ms l
e y a n u m
玉龙乌头 阿康诺新 ( a co n o sj n e ) 、 滇乌碱 ( y u n a c o n io n e ) 、粗茎乌喊甲 ( e r议 i ca u l un e A ) 、 它拉乌
A
.
s at Pf n` a n u m 头胺 ( at al t肠曰 m i en )及微量成分 8一脱氧一 14 脱氢阿康诺辛
黄草乌 黄草乌碱甲 ( v i lm o r r i a n i n e ^ )、 黄草乌碱丙 ( v um o r r达 n i n e e )、 滇乌碱 、 黄草乌碱
A
.
v il m o r i n i a n u m 乙 、黄草乌碱丁
滇南草乌 黄草乌碱甲 、 黄草乌碱乙 、黄草乌碱丙 、 黄草乌喊丁 、 南乌咸甲 ( au str oc on it n e A ) 、
A
.
a us t r o y u n
- 南乌碱乙 ( a n: t r oc n j“ n e s ) 、 塔拉胺 、 滇乌碱 、 8一去乙酸滇乌碱 、 ( as e汕 e o n u` n e )
n a n e n s e
丽江乌头 丽乌碱 ( il w a o n i o n的 、 黄草乌碱丙 、 粗茎乌碱甲〔cr as 夏ca ulj en )滇乌碱 、 展花乌头碱
A
.
f o r铭面 ( e h a s m a c o n i t in e ) 、 阿克诺辛喊 ( a e o n . i n e ) 、卡马乌原喊 ( ca m m a e o n i t e ) 、 塔拉胺 、 6一轻基塔拉胺 、 3一去氧一 8一去乙酞滇乌碱
直缘乌头 展花乌头宁 ( e吻amn i n e )
、 粗艺乌喊甲 ( e r a、 。 , aC u l i n e A )
A
.
t r a n公湘刃 t U m
工布乌头 黄草乌碱甲
A
.
k o n s之兀哈 n s e
V OI
.
6 N o
.
3 6 7
药的成分及使用情况
使用地区 疗 效 小鼠 别名及附注 文献
LD 5 0
(m 吕/ ks .
i

v
.
)
云 南 消炎止痛 、 祛风湿 [2〕
[8 〕
[9〕
云 南 祛风散寒止痛药理实脸有镇痛作用 七星草乌 [ 10 :黑心解 (云南 ) [2 3 :
全国应用 乌头喊 、 下乌头碱有镇痛作用中乌 13 7草乌 [ 1 1〕头孩有抗炎作用
四川 、 湖北 祛风散寒 、 用于风湿痛及外伤止痛 四川省标 [2 1〕作草乌用
云 南 治风湿关节痛 、 关节扭伤 、 软组织挫 霄上一支茜 [ 13 〕伤 (云南)
四 川 祛风散寒 、 止痛 黑心解 (云南 ) [ 1 4〕云 南 膝 乌 (贵州 )
四 川 祛风湿止痛 [ 1s j
云南用 散安通络 , 治疗风湿骨痛 、 跌打损 2 15 ! 上一支窝 [ l :并外销 伤 。宜乌片用于癌症 (宣威 ) [ 2〔
四川、 云南 消炎止痛 、 祛风除湿 、 用 于 风湿疼 1 6 5 雪上一支茜 [ ] 5〕作雪上一 痛 、牙痛 (云南 )枝离用
四川 、 湖北应 治跌打损伤 、 关节疼痛 。 前两种成分 2 0 2 膝乌 (湖北 、 四川 ) [ 5〕用较广 , 用草 有良好止痛作用 草乌 (湖南 、湖北 )乌用并外销 四川 )四川省标
云南西北部 祛风湿 、 止痛 5 5 0 黑心解 、 膝子草 [ 4〕
( P
.
O ) 乌 ( 云南 )
石南使用较 祛风散寒 、 除湿止痛 ,用于关节炎 、 8 4 大草乌 、 昆明 [ 1 6〕广 , 四川 、贵 神经痛 堵喇 (云甫 ) 、 [ 1 7 :州亦用 云南省标云南、 贵州 用于风寒湿痹 、跌打报伤 2 8 3 小黑牛几俐皮 〔1 8〕作草乌用 (云南 ) 、云南省标
云南 、 四川 驭风镇痛 、 治风湿 4 5 黄草乌 [ 1 9二
(云南丽江 ) [ 2 0〔
云南产用 祛风除湿 、 消肿止痛 9 9 小黑牛 、 大草乌 [ Z l j作草乌 (云南 )
西截 消炎止痛 、 祛风除湿 1 4 2 ! 上一支离 [ 2 2〕
(西截 )蓬阿那博
(藏药名 )
V o l
.
6 No
.
3

图 2根横切面
A
.小白律简图及详图 ( A l母根 , A Z子 根 ) ; B . 萦乌头 简图及详图 (川
根 , c Z 子根 ) ` D . 宜 成乌头简图 ,石 . 短 杯乌头简图 ( E l 母很 ,
1
. 后生皮层 ; 2 . 皮层 ; 3 . 内皮 层 ; 魂. 石细胞 , 5 . 自立内皮层 ; 6
母根 , B Z 子根 ) ; C . 凉山乌头简图及详图 (C l 母
E Z 子恨 )
导管 : 7 . 厚 壁细胞 ; 8 . 啼管群 ; 。 . 说 : 10 . 淀 粉拉
Vo l

6 N o
.
3
显微特征 母根韧皮部外缘有石细胞 .形成层环呈类多角星状 , 近形成层的第一列筛管群
具厚壁细胞鞘 , 常与束间的厚化细胞相连 ,外侧的 2一 5列筛管群外亦有一环或数个厚壁细胞 。
韧皮部近形成层的第一列 (或二列 )筛管群外方具一环自立内皮层 ,与中柱边缘的 内皮层形成
两个同心环 (上 、 中段 ) 。子根皮层及韧皮部有石细胞散在 。 单粒淀粉较小 , 类圆形 (图 2 . c) 。
8
. 宣威乌头 (月二卯、 。 v or . 勿 s 如硫 u 。 ) 块根长圆锥形 ,长 4 . 5一 c7 m ,直径 l 一 1 . sc m ,表面
浅褐色或棕褐色 。母根表面纵皱明显 。 质硬 ,断面乳 白色 , 粉性强 。
显微特征 皮层及韧皮部无石细胞及厚壁细胞 ,形成层环类圆形 。 韧皮部有筛管群散在 .
单粒淀粉 3一 5卜m , 并有复粒 (图 2 . 0 ) 。
9
. 短柄乌头 ( A . 厉 ac 甸网二二 ) 块根长圆锥形 ,长 3一 sc m , 直径 0 . 5一 1 . sc m , 表面棕褐色 。 母
根皱缩 ,断面不平坦 , 中央常有裂隙 。 子根断面粉性强 。
显徽特征 母根和子根的皮层和韧皮部外侧石细胞较多 。母根筛管群外方具厚壁细胞鞘 .
开成层一环波状起伏 ,髓部裂隙较大 。子根筛管群外不具厚壁细胞鞘 。髓部无裂隙或极少 。单粒
淀粉类圆形或卵形 , 直径 5一 2如m ,也有复粒 (图 2 . )E 。
1 0
. 瓜叶乌头朗 . 标邢距尹、 。 ) 块根圆锥形 ,长 4一 c6 m , 直径 0 . 8一 1 . sc m ,表面深褐色 。 母
根具纵皱纹 。子根呈纺睡状 圆锥形 。
显微特征 母根皮层石细胞较多 ,韧皮部外侧有少量 。形成层环呈 5一 7星角状 。 筛管群外
无厚壁细胞 ,髓部常有裂隙 。子根皮层较窄 ,石细胞群断续连成带状 (图 3 . c ) 。
n
. 玉龙乌头 (月 . 咖可: 如。 。 ) 母根长圆锥形 , 长 4一 gc m ,直径 1一 cZ m 。 表面黑褐 色 , 具数
条深纵纹 ,茎基粗 。 断面黑棕色 ,角质祥 。
显微特征 母根上段韧皮部无石细胞 , 近形成层处第一列筛管群具厚壁细胞鞘 .外具 自立
内皮层 。分体中柱外被萎缩的薄壁细胞围绕 , 容易识别 。中段的形成层呈两个套合的同心环 , 外
环类方形 ,维管束外韧型 , 内环维管束内韧型 。下段的形成层呈类多边形 。 髓部偶见厚壁细胞及
裂隙 . 中 、 下段亦具 自立内皮层 。子根上 、 中段的皮层石细胞多 , 形成层呈 2一 3个相对的卧蚕形
环 。下段具 3一 5个独立的外韧型维管束环 。多单粒淀粉 ,类圆形 、 椭 圆形或长瓜子形 , 一端平截
或具柄 ,脐点在较粗的一端 (图 3 . A 一 B) 。
12
. 黄草乌 (滋. 叹 ,二 、` 沁洲 , ) 块根长 5一 1 c5 m ,直径 1一 2 . sc m ,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 。母根
长条状纺纯形 ,具纵皱纹和突起的支根痕 . 子根纹理较细 . 断面可见多个环纹散在 。
显微特征 母根上 、 中段横切面有数个分体中柱环状排列 ,每个中柱有若干维管束放射状
排列 。 下段横切面可见两个卧蚕形分体中柱背向排列 ,近形成层处第一列筛管群外有 自立内皮
层 。子根下段形成层环呈两个套 合的同心环 ,外环分生外韧维管束 , 内环分生内韧维管束 。淀粉
粒大 , 阔椭圆形或类三角形 , 长径 8一 7如 m ,脐点 、 层纹明显 (图 4 . A ) 。
13
. 滇南草乌侧 . a us 加恻 : ,’a n。 * ) 块根长圆锥形 , 长 2 . 4一 sc m , 直径。 . 5一 l . sc m 。 表面红
棕色至棕褐色 。 断面具多个环状花纹 。
显微特征 母根上 、 中 、 下段及子根上 、 中段横切面有数个分体中柱呈环状排列 , 母根每个
分体中柱具 自立内皮层 。子根下段形成层呈两个相对的卧蚕形或两个套合的同心环 。 淀粉粒长
椭圆形或类三角形 , 长 8一 6 8o m (图」. B) 。
7 0V o l
.
N 6 o
.
3
飞剑,
杂 。豁
` 喊~ ~ -一刁
1 0 0 u口
` ~ 一 . - - -一一 ~ ~ ` , . J
决俺今 了
丫一、
碑 厂
图 3 根横切面
A
、 玉龙乌头简图 ( A 左母恨上 、 中 , 下段 , A Z 子恨上 、 下段 ) ; 3 . 玉龙乌头详图 ( B土母根 . {犯 子根上段 , B 3 子 根下段 ) : .c
瓜 叶乌头 简图 ( c l 母根 , c Z 子根 〕 ,工. 导管 , 2 淀粉拉
Vf o
.
6N o
.
3
7 l
擎勘
i 敷瓜
图4 根梭切面简图
^
. 黄草乌 (人l 母根上段 、 下段 , ^ 2 子根上段 、 下段 )出 淇南草乌 ( lB
段 , c2 子很上 、 中 、下段 ) ; D . 直缘乌头 ( D I 母根 , D Z
母根 , B Z子根 ) . c . 丽江乌头 c( 1 母 根上 、 中 、 下
1
. 后 生皮层 ; 2
子根 ) . E . 工布乌头 ( lE 母根上 、 中段 , E Z
皮层口 . 石细胞 . 峨. 筛管群 ; 5 . 形成层 ; 6 . 木质部 , 7 . 淀粉校 子根上
、 下段 )
Vol
.
6 N o
.
3
14
. 丽江乌头 ( A了记冲 , es 绒 ) 块根呈长条状圆锥形 , 长 5一 1 c4 m ,直径。 . 8一 cZ m 。表面棕褐
色 。母根粗长 ,纵皱纹明显 。子根较小 。断面角质样 ,淡棕色 ,有齿轮状花纹 。
显微特征 构造较特殊 。 母根上段横切面可见齿轮状形成层环与 4一 5个椭圆形形成层环
并列的复合外韧维管束 , 具 自立内皮层 。 中段外层为齿轮状形成层环 ,维管束外韧型 , 有 自立内
皮层 , 内层形成层类 圆形 , 具内韧型维 管束 。 子根下端只有一轮类圆形形成层环 。淀粉粒椭圆
形 , 长径 5一 3 5协m 或类圆形 (图 4 . c ) 。
15
. 直缘乌头 ( A . 加朋犯“ u二 ) 块根呈阔圆锥形 ,长 4一 sc m , 直径 1 . 2一 3 . c3 m . 表面灰褐 色
至深褐色 。 母根纵皱纹明显 , 突起根痕排列略成环 。 断面灰 白色或浅褐色 。
显微特征 母根横切面有分体中柱散在 ,每环维管束外有自立内皮层 。子根构造特殊 ,具
三个套合的形成层环 . 淀粉粒长椭圆形 , 脐点 、 层纹明显 ( 图 4 . D ) .
16
. 工布乌头 (沌. 加叩阮洲叨口 ) 块根呈长圆柱状国锥形 , 长 9一 1c4 m ,直径 0 . 7一 cZ m , 表面深
棕 色至棕褐色 . 母根基部粗 ,生有子根 . 断面淡黄白色 。
显微特征 皮层石细胞较多 ,韧皮部无石细胞 。 母根上段具多个形成层环 ,维管束外韧型 ,
中 、 下段形成层为二环套合的同心环 (图 .4 )E .
结果及讨论
1
. 西南地区乌头类药材的生药学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种的根部组织构造如维管束的
排列 、 形成层环的形状 、 自立内皮层的有无以及淀扮粒的形状等特征有区别 。 同种植物的不同
部分 (如母根 、 子根 )及不同部位 (上 、 中 、 下段 )的解剖构造亦有差异 ,这些特征具有明显的鉴定
意义 , 可用于药材品种鉴定 。
2
. 乌头根部组织构造与化学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如具多轮 (环 )维管束的丽江乌
头 、 玉龙乌头 、 滇南草乌 、 直缘乌头等 ,具 自立内皮层 、 淀粉粒呈长椭圆形 , 它们多含滇乌碱 . 为
茵香酞基取代的双酷型二菇生物碱 。而 具单轮维管束的乌头 、 瓜叶乌 头、 短柄乌头 、 川鄂乌头及
小 白撑等 ,大多不具 自立内皮层 ,淀粉粒呈较小的类圆形 , 单复粒均有 .此类多含有乌头碱 、 系
苯 甲酸基取代的生物碱 ( 少数种类例外 ,如紫乌头 ) 。据此相关性可由组织构造初步预测乌头类
化学成分的类别 ,有助于快速鉴定药材 。
参 考 文 献
〔一〕 许关煌 ; 中草药通讯 , 1 9 7 9 , 1 0 ( 3 ) : 1 1 1
〔2〕 王洪诚等 : 化学学报 . 19 8 0 , 3 8 ( 5 ) : , 7 5
〔3〕 陈迪华等 : 中草药 , 19 8 4 , t s ( 4 ) : 3 6
〔 , 〕 陈迪华等 : 药学通报 , 1 9 8月 . 王9 ( 6 ) : 嘴9
〔5〕 张涵庆等 : 植物学报 . 1 98 2 . 2 嘴( 3 ) : 25 9
〔的 王 阿等 :药物分析杂志 , 19叨 , l 。 (4 ) : 2 2 2
〔7〕 杨兆起 :中药通报 、 19 8 0 . 1 1 ( 10 ) : 5 8
〔8〕 朱任宠等 : 化学学报 , ! 9 6刁 , 3 0 ( 2 ) : 1 4 0
〔9〕 朱任宠等 : 化学学报一 9 6 5 , 3 1 ( 2 ) : 2 2 2
〔一0〕 汪双清等 ; f七学学报 , 19 8 9 , 4 7 ( 1 1) : 1 ! 0 1
Vo l
.
6 No
.
3 7 3
〔 l一〕 陈迪华等 :中草药 .8 1 2 9, 13 ( 1 1 ) . 1
〔1 2〕 周莱华等 : 时珍国药研究 , 1 99 2 , 3 ( 2 ) : 6 0
〔 13〕 N妞r . 由 . V . M od y ,耽 目 : H . 加 r以扮 c肠 , 19 8 2 , 1 7 : 9 1
〔1 4〕 杨亲二等 : 云南植物研究 , 1 99 0 , 12 ( 3 ) : 2 ` 7
0 5〕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 新华本草纲要 ,第一册 ,第一版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 8年 , ” ~ 108
〔 16〕 杨泉仁等 :化学学报 , 19 8一 , 3 9 ( 2 ) : l 刁7
〔 17〕 杨豢仁等 :云南植物研究 , 19 7 9 , 1 ( 2 ) : 4 1
〔 15〕 蒋子华等 : 云南植物研究 , 一9 8 9 , 1 1 ( 刁) : 4 6 1
〔19〕 王索值等 : 中草药 , 1 9 8 3 , l刁( l ) : 5
〔20 〕 肖培根等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深开发研究所鉴定会论文集 , 1 9 8 9 , 9 : 4
〔2 1〕 常琪等 : 中草药 , 1 98 7 , 1 8 ( 1 2 ) : 30
〔2 2〕 王锋助等 :药学通报 , 198 2 , 1 7 ( 7 ) : l -
〔2 3〕 K . N il . u et al : H . 切 r OC y e lo . 1 99 0 3 1 ( 8 ) : ] 5 1 7
P H A R M A C O G N O S T I C S T U D I E S O N A C O N I T E S
IN S O U T H

VV E S T E R N C H IN A
L i M i n g
,
F e n g Y u范 u , G a o G u a n g yU e
(加 s谊etU oj 对匕i诫耐 丹万耐 珑 , 勿产子论时 , hc `。es
oj M目公 a l 6乞交加哪 , eB `J i , 夕 1 0 0 0 9 4 )
A bs t ar e t hT
e r e a r e v a ir o u s k i n ds
o f A e o n i t es g r o w i n s i n so u t h

w es t e r n hC i
n a , t h
e m o r Ph o li g i ca l a卜
ep ar n e e o f ht e i r tu be sr a r e v e r y is m加 r , y e t ht e ir t o劝 e i it es d i f f e r ea e h o t h e r g r ea t ly .
hT is 琳pe r d ea ls w i t h ht e m o r曲 0 10琳ca l a n d h is t o l o ig 喇 id s tin e it o n a m o n g s议 t e n s pe e ies o f A -
co n i et t u be r s
,
in e l u d i n g ht e ir id e n亩泌d e h a r a e te sr , f i g u r es of h is ot log ica l f ea ut r es , a s w e l l a s t h e i r
e he m i ca l e o n粗 ut e n st a n d t h e s at ut s o f a P Pl ica t i o n .
K e y w o r山 A e o n it e e r u d e d r u gs , M o r Ph o l o g y a n d h is t o l o 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