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9年生邓恩桉河岸人工林林木高度自然分化特征研究



全 文 :第 36 卷 第 1 期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6 No. 1
2016 年 2 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Feb. 2016
收稿日期:2015 - 03 - 25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学项目(JA05228)资助。
作者简介:龚辉(1966—) ,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Email:jylygh@ 163. com
doi:10. 11929 / j. issn. 2095 - 1914. 2016. 01. 013
9 年生邓恩桉河岸人工林林木高度自然分化特征研究
龚 辉
(福建省建阳市林业局,福建 建阳 354200)
摘要:以建阳市引种的 9年生邓恩桉河岸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度级作为参考指标,引入优势种
群个体数、优势种群及群落失稳率、群落垂直空间分享度、α多样性等指标分析邓恩桉人工林的高度
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邓恩桉人工林中优势种个体在第 18 ~ 20 m高度级达到峰值;群落整体失稳率
为负值;第 3 ~5 m、9 ~11 m高度级物种组成和分享度最大;α多样性指标在第 3 ~5 m高度级最大。
关键词:邓恩桉;河岸林;高度结构;自然分化;人工林
中图分类号:S758. 5;S792. 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 1914(2016)01 - 0074 - 05
Analysis on Community Height Structure of Artificial Forest on
Eucalyptus dunnii River Bank in Introduction District
Gong Hui
(Forestry Bureau of Jianyang in Fujian Province,Jianyang Fujian 354200,China)
Abstract:9-year-old planted forest Eucalyptus dunnii which was introduced as riparian forest in Jianyang city
was used as research object,and height - classes as reference index,dominant populations individual number,the
community instability rate,the sharing degree of community vertical space,a divers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in-
troduced to analyze the height structure of planted forest Eucalyptus dunnii.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minant in-
dividual of Eucalyptus dunnii community had reached the peak in the 18th - 20th m height-class,but the community
instability rate of overall community was negative. Meanwhile,the maximum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haring de-
gree were in 3th - 5th and 9th - 11th m height-class,a diversity indicator had reached the maximum in 3th - 5th m
height - class. These research results had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community height structure
a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ster better management of Eucalyptus dunnii.
Key words:Eucalyptus dunnii;riparian forest;height structure;natural decomposition;plantation
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为桉树属乔木树种,
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生长速度快,抗寒性较好,可在
较高纬度地区生长。目前,邓恩桉栽种的最北界已到
达了福建省北部的建阳、邵武等地,邓恩桉同时又具
有优质的木材质量和较高的木材产量,因此正成为一
个新兴的用材树种[1]。群落结构对邓恩桉的稳定性
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极大,因此,研究邓恩桉群落
结构意义较为重要。近年来,对林木种群高度结构的
分析前人作了很多研究[2 - 7],但都是针对不同世代个
体结构的种群,而应用高度级结构对同一世代种群的
研究未见相关报道,对邓恩桉群落结构研究也鲜有报
道。因此,本研究以建阳市引种区邓恩桉河岸人工林
群落为对象,分析其高度结构,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邓
恩桉群落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建阳市地处闽北武夷山南面,位于北纬
27°06 ~27°43,东经 117°31 ~ 118°38。全市总面积
33. 78万 hm2,其中山地面积(30. 58万 hm2)>耕地面
积(3. 1 万 hm2)>水域面积(2. 19 万 hm2)。建阳市
地势东西高,中央低,海拔最高处位于西北部的猪母
岗诸峰,达 1 859 m,地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建
阳市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所有土壤类型面积的
80%。建阳市地处我国南方中亚热带典型季风性湿
润气候区,水热资源充沛,气候宜人,四季分明[8]。
2004 年,建阳市先后引种邓恩桉 3 000 hm2。本
研究以建阳市童游街道童游村 9 年生邓恩桉河岸林
为研究对象,造林时间为 2004 年,邓恩桉为苗高
10 ~ 16 cm的容器苗,造林面积 0. 56 hm2,初植密度
为 1 800 株 / hm2,现有林分密度为 1 500 株 / hm2,株
距和行距分别为 2. 2 m 和 2. 5 m;平均胸径为 18. 3
cm,平均树高为 14. 7 m;林分内主要树种为邓恩桉,
其间有山桃(Prunus davidi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意杨(Populus canadensis)等,主要树种
重要值分别是邓恩桉 74. 6%、山桃 15. 2%、火力楠
4. 0%、意杨 3. 5%,林地为沙壤土,坡向为全坡,坡
度为平坡,土层深厚。
2 研究方法
2. 1 调查方法
在邓恩桉人工林内,设置方形样地,样地大小
为 20 m ×20 m,设置 5 块样地,共 2 000 m2。对样地
内所有树种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树木株数,并测量
树高、胸径及冠幅,记录各指标数据。
2. 2 分析方法
采用上限排外法把树高按每 3 m划分为一个高
度级(Ch /3 m) ,即高度 0 ~ 3 m(不包括 3 m)为第 1
级,3 ~ 6 m(不包括 6 m)为第 2 级,以此类推,直到
第 k级[9]。统计每个高度级个体数、物种数、种名。
根据植物群落学观点,群落高度级个体数结构
可用群落中优势树种的高度级个体数结构表达。
模仿各个龄级死亡率的方法,相邻两个高度级间优
势树种数量失去稳定的速率,即级间失稳率(lost
stable rate between highness classes)[10]为:
Vp(i,i + 1)=
Ni - Ni + 1
Ni
× 100% (1)
式中:Ni 为第 i个高度级树种数量。
整个种群失去稳定的速率(population lost stable
rate)由每级失稳率(Vp(i,i + 1))对该级树种数量(Ni)
加权:
Vp =

k - 1
i = 1
(Vp(i,i + 1))× Ni

k - 1
i = 1
Ni
× 100% (2 )
当所研究的群落只有一种优势种群时,可认为
优势种级间失稳率(Vp(i,i + 1))和群落整体失稳率
(Vp)即等于种群级间失稳率(Vc(i,i + 1))和种群整体
失稳率(Vc)。当研究的群落有多个优势种群时,群
落级间失稳率和群落整体失稳率应等于所属优势
种群失稳率或整体失稳率之连乘积,且当有一个以
上的 Vp(i,i + 1)或 Vp 为负值时,Vc(i,i + 1)或 Vc 也为负
值[10]。当失稳率大于 0 时,表明种群和群落处于增
长阶段;当失稳率等于 0 时,种群和群落处于稳定阶
段;当失稳率小于 0 时,种群和群落处于衰退
阶段[11]。
种类对高度级的分享度(Hi)和种类对群落整
体的分享度 (C)分别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Hi =
fi
S × 100% (3 )
C = 1k ∑
k - 1
i = 1
Hi (4 )
式中:fi 为某一高度级的种数,S为群落总物种数。
群落各高度级 α 多样性采用以下指标
测定[12 - 14]:
Margalef丰富度指数:M =(S - 1)/ lnN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 -∑pi lnpi
Pielou均匀度指数:E = H / lnS
式中:S为群落内总物种数;N 为群落内总个体数;
Ni 为种 i的个体数;pi =
Ni
N。
3 结果与分析
3. 1 群落高度级个体数的结构及动态分析
3. 1. 1 不同高度级内个体数的分布 不同高度级
间的个体数量差别较大,为此取个体数的对数与高
度级作折线图(图 1)。
57第 1 期 龚 辉:9 年生邓恩桉河岸人工林林木高度自然分化特征研究
由图 1 可看出,林分种群整体个体数随高度增
加而快速增多,到第 3 高度级达到稳定波动状态,在
第 7 高度级达到顶峰,随后随高度级增加而下降。
种群整体个体数主要集中在 3 ~ 7 级,占个体总数的
76. 18%,说明群落内乔木树种高度大部分都为 6 ~
21 m。群落内优势种邓恩桉的个体数随高度级增加
的变化趋势和群落整体个体数分布相似,随高度级
增加邓恩桉个体数急剧增加,从第 3 级开始增速放
缓,到第 7 级达到顶峰,随后下降。在第 7 高度级,
邓恩桉个体数达到全部高度级邓恩桉个体总数的
25. 58%,即整个邓恩桉群落有 1 /4 的个体高度为
18 ~ 21 m。固林分年龄仅为 9 a,从而证明邓恩桉的
速生性。此外,研究林分位于河岸,充足的水分也
可能是邓恩桉生长速度快的原因之一。
从第 6 高度级开始到最后 1 个高度级,2 条曲
线几乎重合。说明了从第 6 高度级开始,林分内树
种几乎只有邓恩桉 1 种,这也说明了和其他树种相
比,邓恩桉具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和空间。此外,群
落整体个体数和邓恩桉群落个体数随高度级的变
化规律可用三次多样式方程进行拟合(表 1)。个体
数(y1、y2)与高度级(x)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项式关
系(P < 0. 05)。
表 1 个体数与高度级的拟合方程式
Tab. 1 The simulated equations of individuals and height-class
个体数 拟合方程 相关系数
种群整体个体数(y1) y1 = - 0. 007 x3 - 3. 059 x2 + 34. 84 x - 31. 36 0. 819
邓恩桉群落个体数(y2) y2 = - 0. 485 x3 + 5. 490 x2 - 6. 509 x + 1. 433 0. 881
3. 1. 2 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动态分析 种群失稳率
和群落级间失稳率可以反映出种群和群落的稳定
增长的动态,失稳率的大小表现为种群和群落增
长、稳定及衰退的速率。种群的稳定性决定了群落
的稳定,群落优势种级间失稳率反映了群落各高度
级的发展状态[15]。研究种群中优势树种为邓恩桉,
且邓恩桉为单一的优势种,所以邓恩桉级间失稳率
Vp(i,i + 1)和群落整体失稳率 Vp 等于种群级间失稳率
Vc(i,i + 1)和种群整体失稳率 Vc。从表 2 可以看出,群
落优势种邓恩桉在第 2、3、4、5、7 高度级上级间失稳
率为负,说明邓恩桉在林分下层的生长处于衰退阶
段,在第 6、8、9、10 高度级上基建失稳率为正,表明
邓恩桉在林分上层空间上处于增长阶段。邓恩桉
群落整体失稳率为负值,按照失稳率原理可知,整
个群落处于衰退阶段,但邓恩桉作为速生树种,在
水分条件较好和人工管理措施恰当的情况下会出
现突破常规的生长方式,由于邓恩桉群落年龄较
小,群落整体还是处于增长阶段。
表 2 种群整体与邓恩桉群落失稳率
Tab. 2 The lost stable rate of community and population Eucalyptus dunnii %
高度级(3 m)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Vp Vc
Vp(i,i + 1) - 100 - 1 100 - 33. 33 - 40. 63 6. 67 - 83. 33 38. 96 38. 29 93. 10 - 33. 44
Vc(i,i + 1) - 100 - 1 100 - 33. 33 - 40. 63 6. 67 - 83. 33 38. 96 38. 29 93. 10 - 33. 44
3. 2 群落高度级物种数的结构分析
3. 2. 1 群落高度级物种组成状况 各高度级树
种组成状况见表 3。由表 3 可知,第 1、8、10 高度
级只有邓恩桉 1 种树种;第 2 高度级有邓恩桉、
山桃、火力楠、风杨(Pterocarya stenoptera)、马尾
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
ceolata)和意杨 7 种树种;第 3 高度级有邓恩桉、
山桃、火力楠、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意杨 6 种树种;第 4
高度级有邓恩桉、山桃、风杨、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苦栎(Castanopsis cuspidata)、杉木和意
杨 7 种树种;第 5 高度级有邓恩桉、山桃、风杨、
杉木和意杨 5 种树种;第 6 高度级有邓恩桉和意
杨 2 种树种;第 7、9 高度级有邓恩桉和山桃 2 种
树种。总体来看,树种组成随高度级增加出现先
增加后减小的规律。
67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表 3 各高度级树种组成状况
Tab. 3 The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height-class
高度级 邓恩桉 山桃 火力楠 风杨 白蜡树 苦栎 马尾松 杉木 意杨
1 1 0 0 0 0 0 0 0 0
2 2 5 5 1 0 0 1 1 1
3 24 26 11 0 0 0 1 1 1
4 32 17 0 1 1 1 0 1 3
5 45 11 0 1 0 0 0 1 5
6 42 0 0 0 0 0 0 0 4
7 77 1 0 0 0 0 0 0 0
8 47 0 0 0 0 0 0 0 0
9 29 1 0 0 0 0 0 0 0
10 1 0 0 0 0 0 0 0 0
3. 2. 2 物种对高度级的分享度 物种对高度级
的分享度一方面显示出物种在各个高度级的数量
分配,另一方面也可反映出群落高度级种数结构,
物种对高度级的分享度与种数密切相关,群落各
高度级物种分享度及 α 多样性见表 4。从表 4 可
以看出,在邓恩桉种群内,第 2 和第 4 高度级分享
度最大,表明在这 2 个高度级内树种组成最丰富;
从第 4 高度级后,分享度逐渐降低,到第 10 高度
级,仅邓恩桉 1 种树种,故分享度较低。由于群落
内人为干扰较大,对草本和灌木进行清除,导致在
第 1 高度级分享度较低。而邓恩桉生长速度较
快,高度分化较明显,因此在每个高度级都有分
布,特别是从第 6 高度级开始,群落内几乎只有邓
恩桉树种。
表 4 种群各高度级物种分享度及 α多样性
Tab. 4 The community species sharing degree and a diversity of different height-class
高度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群落
种数 1 7 6 7 5 2 2 1 2 1 9
Hi 11. 11 77. 78 66. 67 77. 78 55. 56 22. 22 22. 22 11. 11 22. 22 11. 11 37. 78
M 0 2. 89 1. 92 1. 99 1. 93 2. 09 1. 84 2. 08 2. 35 0 1. 33
H 0 1. 68 1. 23 1. 13 0. 88 0. 30 0. 07 0 0. 15 0 0. 89
E 0 0. 76 0. 56 0. 51 0. 40 0. 13 0. 03 0 0. 07 0 0. 40
3. 2. 3 群落高度级 α多样性 由表 4 可以看出,群
落丰富度指数 M随高度级变化规律为:在第 1 高度
级和第 10 高度级为 0,原因在于这 2 个高度级只有
邓恩桉 1 个种树;在第 2 高度级达到最大,随后保持
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第 2 高度级物种组成多,随后物
种组成趋于一致。群落多样性指数 H’和均匀度指
数 E随高度级变化规律为:从第 1 高度级开始急剧
增加,到第 2 高度级达到峰值,随后缓慢降低。同样
在于第 2 高度级物种组成丰富且分布均匀,故多样
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很大。
4 结 语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
下,邓恩桉生长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其速生性能得
到进一步的发挥[16]。研究区域位于河岸地带,水源
充分,对邓恩桉的生长势必会带来巨大影响。与同
一区域的山地 9 年生邓恩桉人工林相比(平均胸径
13. 0 cm,平均树高 13. 1 m) ,邓恩桉河岸林长势非
常好,平均胸径 18. 3 cm,平均高度 14. 7 m,最高可
达 27. 0 m,这可能与水分条件密不可分。关于水分
对邓恩桉的生长影响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邓恩桉
的根系、水分平衡研究及水分胁迫研究还有待进一
步开展。本试验地是撂荒地,其他树种为自然入
侵,邓恩桉人工林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入侵的演
化和演替过程所导致的林分特征变化如何,也将继
续跟踪调查。
目前,中国邓恩桉繁殖主要依靠进口种子播
种,邓恩桉繁殖相当困难,主要原因是难于开花结
果。相关学者对邓恩桉做了无性繁殖(包括组织培
养和扦插)的研究效果甚微[17 - 19]。对邓恩桉高度
77第 1 期 龚 辉:9 年生邓恩桉河岸人工林林木高度自然分化特征研究
结构的研究可为日后进行繁殖技术的研究提供理
论依据。邓恩桉不但速生,而且林分平均生长量很
高。相关研究表明,邓恩桉平均生长量是乡土树种
的数倍之多[20]。邓恩桉巨大的生长量、极快的生长
速度和良好的耐寒性使它可成为缓解木材供应矛
盾的良好树种。因此,对邓恩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
对其更好的发展意义深远。
[参 考 文 献]
[1] 龚辉.邓恩桉引种区优树选择[J]. 北华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14,15(1) :112 - 115.
[2] 祝宁,臧润国.刺五加种群生态学的研究Ⅰ:刺五加的
种群结构[J].应用生态学报,1993,4(2) :113 - 119.
[3] 宋萍,洪伟,吴承祯,等. 中亚热带丝栗栲次生林群落
高度级结构分析[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
(5) :460 - 464.
[4] 毕晓丽,洪伟,吴承祯,等.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不同群
落优势种高度结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
(12) :2355 - 2358.
[5] 洪伟,林成来,吴承祯,等. 福建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
护林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J]. 生物多样性,1999,7
(3) :208 - 213.
[6] 洪伟,吴承祯. Shannon-Wiener 指数的改进[J]. 热带
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7(2) :120 - 124.
[7] 吴承祯,洪伟,陈辉,等. 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16(1) :
33 - 37.
[8] 苏少川,廖旺顺,刘剑斌,等 . 建阳市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评估[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34
(1) :73 - 77.
[9] 臧润国,杨彦承,蒋有绪.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
群落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特征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
报,2001,25(3) :270 - 275.
[10] 于军,白冠章,梁继业,等.塔里木河上、中、下游胡杨
种群高度结构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
(7) :103 - 109.
[11] 陈晓德,李旭光,王金锡. 绵阳官司河流域长江防防
护林的群落高度级结构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21(4) :376 - 385.
[12] 毕晓丽,洪伟,吴承祯,等 . 珍稀植物群落多样性及
稳定性分析[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4) :
301 - 304.
[13] 陈熠,洪伟,吴承祯. 木荷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恢复阶
段物种多样性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
(2) :97 - 102.
[14] Baskin Y. Ecosystem function of biodiversity[J]. Bio-
logical Science,1995,44(2) :363 - 365.
[15] 连杰.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不同防线群落高度级
结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16] 胡红玲.巨桉耗水特性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
[17] 林成立. 邓恩桉扦插繁殖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
2005,32(2) :79 - 84.
[18] 欧阳磊.邓恩桉组培生根影响因子的研究[J].福建
林学院学报,2006,26(1) :78 - 82.
[19] 陈研华,林文革,李海花,等.邓恩桉的组培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4,18(1) :34 - 35.
[20] 陈建忠.邓恩桉优树选择标准[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26(4) :368 - 371.
(责任编辑 韩明跃)
87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