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碳酸氢钠、氯化钠和pH对菱形藻EPA累积的影响



全 文 :《渔业现代化 》 年第 卷第 期

碳酸氢钠 、氯化钠和 对菱形藻 累积的影响
吴华莲 、 苏娇娇口 , 向 文 洲 、 刘 纪化、 李 涛 、 何 慧
中 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 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 州
润科生物工程 福建 有限公司北京生物科技研发中心 北京
摘要 : 菱形藻 ( 藻株是一株具有嗜碱特性 , 富含二十碳五烯酸 ( 的硅藻 。 本研究探讨
了 培养基 中碳酸氢钠 ( 、 氯化钠 ( 浓度和 对 菱形 藻 累 积 的 影 响 。 结 果显 示 ,
浓度和 对菱形 藻 总脂肪酸和 含量有明 显的 影 响 。 在试验范 围 内 , 、 浓度
和 对 产量的 影响呈现先增 加后 降低的趋势 。 、 浓度和 这 个 因 素 中 , 最有 利 于
累 积的条件和 产量分 别 为 : 农度 产量 产量
浓度 产量 。 研究表明 , 菱形藻 具有较 强 的 高碱及高 盐耐受性 , 而且
在高碱及高 盐培养条件 下具有较高的 含量和 产量 是一株具有生产 潜力 的微藻 。
关键词 : 菱形 藻 ;碳酸氢钠 ; 氯化钠 脂肪酸
中 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二 十 碳 五 烯 酸 ( 均含有较丰富的 。 三角
简称 在机体内具有抗 褐指藻 ( 的 含量 占
型糖尿病 、抗皮炎 、抗癌症 、提高人体免疫力 、缓 脂肪酸 的 以 上 。 混 合 培 养 的 菱 形 藻
解关节炎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分裂症和抑 产量和产率分别达到
郁症等重要生理功能⑴ 。 此外 , 还是某些生 和 。 微 藻细 胞生 长特性 与
理活性物质 的前体物 , 参与 机体代谢过 程 , 如 : 含量因 种而异 , 因此 , 藻种 资源是发展微藻
的代谢产物可 以合成前列腺素⑵ 。 在 生产 的关键 。
医药 、保健和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 除了遗传 因素外 , 盐度 、 、光照 、 温度 、 营养
国 内外市场需 求量 日 益增 大 。 目前 , 市 场上 的 盐等培养条件都会影响微藻脂肪酸合成 。 本
主要来源于深海鱼 但受到成本高 、质量不 课题组从培养海水螺旋藻的前期工作物中 , 分离
稳定 、鱼腥味重和季节性强等 因素影响 ,加上渔业 得到 的菱形藻 藻株 , 不仅具有
资源 日趋紧张 , 深海鱼来源的 将难以满足市 高盐高碱适应特性 , 而且富含 具有成为生
场的需求 , 寻找富含 的新资源成为研究的新 产 的 优 良经济 微藻 的潜力 。 在此基础

上 , 本文研究不同水平的碳酸氢钠 ( 、 氯
利用海洋微生物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 化钠 ( 和 对菱形藻 累积 的影响 , 进
, 简称 一步探讨该藻株应用于生产 的潜力 , 为其应
和 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已成为趋势。 海 用开发提供依据 。
洋微藻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初级生产者 , 因而利
工 力用海洋微藻生产 巳成为一个新 的研究方向 。 ‘
据 报 道 , 金 藻 ( 、 绿 藻 藻种及培养条件
、 隐 藻 ( 和 硅 藻 菱形藻 ( 藻株 ( 以 下 简称
收稿 日 期 修回 日 期
基金项 目 : 中国科学 院知识创新工程青 年人才领域前沿项 目 ( 广东省中 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 目 ( 丨 海 洋
经济创新 发展区域示范专项 (
作者简介 吴华莲 ( — ) , 女 助理研究 员 研究方向 : 微藻生物技术 。
通信作者 向文洲 ( — , 男 , 研究员 , 研究方向 微藻生物能源和生物技 术 。
6 《渔业现代化》 年第 卷第 期
, 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 藻细胞培养以去除 去离子水洗涤 次 , 收集样品经冷冻干燥 ,
的 培养基 为基础 , 加入 保存备用 。
。 三角瓶中 脂肪酸提取与组分测定
加人 上述配置的培养基 经高压蒸气灭菌 脂肪酸提取 、组分分析及脂肪酸含量计算参
, 后使用 。 接种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见相关文献 。 将干藻粉 装进螺 口试
藻液 接种量为 置于温度为 光照 管后加入 内标 加人
周期为 , 光照度为 的培养箱 经皂化 : ,
中培养 。 后冷却至室温 再加入 进行 甲
试验设计 酯化和酸化 ( , 冷却后加人正 己烷
梯度
( 和去离子水 ( , 经充分震荡 ,静置分
以 去 除 和 的 培养 层后 离心 ( 取上层正己
基 为基础 , 加人 烷经滤膜 过滤后用气质联用分析脂肪
。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成 组 , 加入 酸组成 。 脂肪酸组分分析采用
不 同量的 相应终浓度 别为 、 、 、 型气质联用仪 , 色谱柱 型号为
、 调至 , 经高压灭菌后使用 。
, 进样量 流 速
新接种 培养物置于温 度 ( ± 、 光 照周 期
, 进样 口温度 尤 ,检测器温度 弋 ; 升温
、光照度 的培养箱 中 培养 。 程序从 以 的速度升至 ° 然
母个浓度组设 个重夏 。 后再以 的速度升至 保持 。
梯度 质谱扫描范 围 为 , 溶剂延迟 。
以 去 除 和 的 培养 峰 的鉴定采用 谱库 自 动检索 , 并 以 面
基 为基础 , 加入 、 积归一化法得到各组分的相对百分比 。 根据 以下
、 。 将配置好的培养 公式来计算总脂肪酸和 的含量 :
基分成 组 用 或者 不 ( %总脂肪酸 )调节培养基初始 分别为 、 、 、 、 脂肪酸 ( %干重 总脂肪酸 ) 藻粉重量
经高压灭菌后使用 。 新接种培养物置于温
度 ( ± 代 、光照周期 、光照度 式 中必 ( %总脂肪酸 ) 表示每一种脂肪酸 占总脂
的培养箱 中 培养 。 每个 梯度组设 个 肪酸的相对百分比 , % 表示加人内标的微克

统计分析以 去 除 和 的 培养 所有数据均采用 计算标准偏
基 为基础 , 加入 、 差
, 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 两两
。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成 组 , 比较采用 法 。加人不 同量的 相应终浓度分别为 、 、 、
均用 调至 , 经高 结果
压灭菌后使用 。 新接种 培养物置于温 度 ( ±
、光照周期 : 、光照度 的 ° 对― 累积的影响
培养箱中培养 。 每个浓度组设 个重复 。 浓度对 细胞总脂肪酸和
藻细胞生物量测定与藻粉制备 含量的影响见图 。 由该图可 以看 出 ,
藻液培养到 , 取 在 巳恒重的 有利于提高总脂肪酸和 的含量 , 在试验浓度
滤纸上过滤 , 用 离 子水冲洗 次 , 置于 范围内 , 随着 浓 度的增大 , 总脂肪酸和
干燥至恒重 , 计算藻细胞生物量。 剩余藻 含量均呈现增 加 的趋势 。 浓度 为
液经离心 收集藻细胞 并用 时 总脂肪酸和 含量最高 分别达
《渔业现代化》 年第 卷第 期
到细胞干重的 和 占总脂肪酸 培养基 起始 对 产量 的影响趋势如
的 。 然而 浓度为 和 时 , 两 图 所示 。 当 在 的 产 量
组 间的 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 。 随着 升高而提 高 , 组 的 产 量最
如 图 所示 , 浓度对 产量 的 高 , 达到 , 然 而在这 个范 围 内 , 组
影响呈现先升后 降的趋势 。 在试验范围 内 , 未添 的 产量之 间 并没有 明 显差异 ; 当 等于
加组的 产量最低 ( 随着浓度 的 或者超过 时 , 的 产量 显著性 降
增大 产量呈 上升趋势 , 当浓度 为 低 ( 。
时 , 产量达到最大值 ( , 是未添加 对 累积的影响
组的 倍 , 随后 的产量开始降低 对 细胞总脂肪酸和 含量的影
对 累积的影响 响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图 。 适宜浓
培养基起始 对 总脂肪酸和 含 度的 促进总 脂肪酸 和 的合成累 积 ,
量的影响如 图 所示 , 总脂肪酸和 含量 浓度为 时 总脂肪酸含量达到最大值
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当 为 时 , ( ; 而当 浓度 为 丨 、 时 两组
总脂肪酸和 的 含量最 高 , 分 别为 和 的总脂肪酸含量没有明 显差别 ( , 随后随
占 总脂 肪 酸 的 当 超过 着 浓度 的增大总脂肪酸含量 降低 ; 当
时 , 总脂肪 酸和 的 含量显著下 降 ( 浓度为 含 量达到最大值 ( ,
; 当 为 时 , 总脂肪酸和 的含量 但浓度为 、 和 这 组 的 含量没
均降到最低 , 分别为 和 丨 , 但 占 有显著差异 ( 。
总脂肪酸的比例升高到 。 浓度对 产量的影响同样是呈
浓度 浓度
图 不 同 浓度对 总脂肪酸 、 含量 ( 和 产量 ( 的影响
勝效

琴 琴 琴 準 。 。 —
图 对 总脂肪酸 、 含量 ( 和 产量 ( 的影响

8 《渔业现代化》 年第 卷第 期


丨圓
浓度 浓度
图 不 同 浓度对 总脂肪酸、 含量 ( 和 产量 ( 的影响
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 图 。 当 浓度 的活性 、培养液中碳源的形式和各种金属复合物
为 时 , 的 产量最 高 ( 的溶解程度 , 从而影响藻细胞的生长和脂肪酸 的
随后 产量随着 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 合成 。 有研究认为 , 当 在 之 间时 对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影响不大 。 然而 , 有些
微藻适宜在偏酸性环境 中合成 。 等
浓度对 累积的影响 研究球 等鞭金藻时发现 , 在 范 围内 ,
在 藻 类 培 养 过 程 中 通 常 添 加 无 机 碳 含量随 上升而下降 , 为 时达到最
, 以增加 , 的有效供给 , 为光合作用提 局 。 眼点拟微球藻 ( 在
供底物 , 加速藻细胞生长 。 此外 , 还影响 为 时 含量最高 , 在 为 时 , 其总脂
到油脂的 累积及不饱和脂肪酸 的含量 。 本试 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培养条件 、 新月
验结果显示 , 添加 较未添加的总脂肪酸 菱形藻 时
和 含量高 。 浓度为 时 , 的产量 含量最高 ° 。 而本试验的结果显示 , 为
最大 ( 图 说明该浓度下有利于 的 合成 累 时 总脂肪酸和 的含量最高 , 当 超过
积 。 目前就 对藻细胞脂类合成 的影响研 时 , 总脂肪酸 和 含量显著 下降 ; 为
究较少 , 但 的相关研究较多 , 如高浓度 时 , 产量最高 ( 图 表明 对微藻脂
有 利 于 提 高 三 角 褐 指 藻 和 舟 形 藻 肪酸合 成的 影响存在 种间差 异 。 在强碱性环境
的含量 … ; 深入分析表 明 , 下 仍有一定 的生长 , 但总脂肪酸 和
对微藻细胞内脂类含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高浓度 含量明显降低 , 可能是在强碱性环境下脂肪酸合
促进微藻的光合作用 , 使微藻处于高能荷状 成酶活性受到抑制 , 也可能是在强碱性环境下微
态之下 , 因 而促进细胞 乙酰 和 的形成 藻细胞需要消耗 了更 多的 能量来维持细胞 内 的
和转化 、 以致脂类 的合 成 。 本试验研究发现 , 处于适宜的范围 , 因而分配到其他方面的能量
随着 浓度 的增加 , 细胞的 含量 减少 ,脂肪酸 累积降低 。
呈上 升 趋 势 , 说 明 在 高 、 高 浓 度 的 浓度对 累积的 影响
条件下可 能为细胞提供无机碳源 , 且本 加人 会引起培养基盐度的变化 ,盐度通
质上与 没有区别 , 故推测 在高 、 高浓 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从而影响微藻的生长 、细
度 的 下可能具有独特的无机碳吸收或浓 胞化合物组成及含量 。 有关 对微藻总脂含
缩特性 , 通过细胞 浓缩途径 ( 累积充足 量 、脂肪酸组成和 含量的影响 已有不少相关
的 乙酰 和 促进脂类的合成 。 的报道 。 添加量为 时对新月 菱形
对 累积的影响 藻 含量有显著影 响 , 而添加量为
培养基的 可以通过改变藻细胞 内相关酶 时 , 含量没有太大的变化 。 眼点拟微球藻
《渔业现代化》 年第 卷第 期
累积 的最适盐度范围 为 丨 。 对
于 而言 添力口量 为 较适宜
总脂肪酸的 累积 。 低浓度范围 内 , 含量随着 ° — ’ :
浓度上升而升高 而高,度范 围内则随升高有所下降 。 添加量为 时 细胞内
含量最高 , 然而 添加量为 时 , :
产量最高 ( 图 。 影响脂肪酸 的含量 , ’
可能是在高盐条件下改变 了 的 比例 , 影响 ’ ° °
光合作用 , 从而影响细 胞内 乙酰 和 的 。 ,
积累 , 最终影响脂类的合成 。

结论
培养基 中 、 浓 度及 均影响
到 的 累积。 在 一定浓度范 围 内 ( :
细胞 含量随着 浓 苏娇娇 , 向文洲 , 萧邪 ’ 等 菱形藻株 系 的脂肪酸组成
由 :描 而坦 宜 困 《 讷 县 、壬 油 曲 且 」 及其在 和 影响下的生 长特征 几 热带度增大而提高 , 累 最适浓度是

。 适宜在碱性环境 ( 中

合成 当 为 时 , 产量最高 。
浓度为 时 含量最高 , 而浓度为 :
时 , 产量最高 。 本研究结果为该藻规模化 吴瑞珊 ’ 魏东 盐度及其调节方式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
养殖生产 提供实验依据 。 口 和■ 积累的影 响 现 代食品科技 ’ ! :
参考文献 郑洪立 , 高振 , 张齐 , 等 无机碳源对小球藻 自 养产 油脂 的
影响 生 物柴油 与微生物油脂 , :
蒋汉 明 优化海 产微藻 多不饱和 脂肪酸生产 条件的 研究
汕头 汕 头大学
, :

王镜岩 , 朱圣庚 , 徐长法 生物化学 版 北京 : 高 等
教育出版社 , 簾 施
廿 , 仏让上 「 山 丄 上陈峰 , 姜悦 微藻生物技木 北京 : 中 国轻 :业 出版社 ,


王 秀良 , 刘晨临 , 张学成 对 眼点拟微绿球藻 的生 长 、总
… 人 白 …队也 口 从 曰 ★ 「 , 知 也」 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海洋科学 ,
, 从 … 人李梦琴 , 张秋会 , 马莺 不同 和 水平 对新 月 菱形 藻
, : 生 长及 含量 的 影 响 门 现代 食 品 科技 , ,




王明清 , 迟晓元 , 秦松 , 等 海洋微 藻总 脂含量和脂肪酸组

成的测 定 中 国油脂 , , :
1 0 《 渔业现代化》 年第 卷第 期


, ,

, ’
: ,




: ; ; ; ; ;
上接第 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