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微绿球藻在罗氏沼虾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全 文 :  收稿日期:2001-09-04
*试验得到宋学宏老师 、陶红娟 、浦佩 、朱素琴同学的大力
支持 ,在此一并致谢 !
作者简介:成文靖 , 1980年生, 男 , 江苏盐都人 , 现在江苏省
吴县养殖总场从事水产养殖工作。
微绿球藻在罗氏沼虾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成文靖 ,蔡春芳
(苏州大学水产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用 0.2 kg 卤虫+鸡蛋(第 1组)、0.14 kg卤虫+鸡蛋+微绿球藻(第 2 组)、0.10 kg 卤虫+鸡蛋+
微绿球藻(第 3 组),培育罗氏沼虾幼体 , 研究微绿球藻对罗氏沼虾幼体生长 、成活率的影响以及对卤虫的节
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加喂微绿球藻的第 2、3 组成活率比未喂微绿球藻的第 1组提高 2倍以上 ,体长增加
10%~ 20%,出苗时间缩短 1 ~ 2 d ,出苗整齐 , 增强抗病力 ,有明显的增效节支之功效。
关键词:罗氏沼虾;微绿球藻;卤虫;育苗
中图分类号:S963.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278(2002)01-0015-02
  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属绿藻
门 、绿藻纲 、四胞藻目 、胶球藻科 ,是一种海产微型
藻 ,因其个体微小(直径 2 ~ 4 μm),绿色球状 ,故
名为微绿球藻 ,其蛋白质含量 53%以上 ,富含多
种维生素 ,如 VC 、VE 、VA 、VB 和胡萝卜素 ,富含亚
麻酸及钙 、铁 、锌 、铜 、硒 、锗 、锶等多种人体必需的
微量元素 ,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蛋白多糖等多种
活性物质;微绿球藻细胞壁不是由纤维素构成的 ,
而是由多糖物质构成 ,易于消化 、吸收[ 1] 。在罗
氏沼虾育苗时 ,加喂微绿球藻理论上讲应该能弥
补卤虫营养不足 ,为此 ,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1.1 微绿球藻的培养
微绿球藻引自上海水产大学。培养液配方为
F/2配方[ 1] ,其中海水由人工配制 ,配方为 NaCl
18 g 、MgSO4·7H2O 3.2 g 、MgCl2·6H2O 2.2 g 、
KCl 0.73 g 、CaCl2 1.5 g 、水 1 000 mL。一级培养
在生化培养箱内进行 ,将温度调至 25℃,光照强
度为 2 500 ~ 4 000 lx ,通风良好条件下用 1 000
mL 三角烧瓶进行培养;扩大培养在 5 000 mL 广
口瓶中封闭式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微气或每
天摇单胞藻培养瓶 3次 ,每次 3 min以上 ,处于指
数生长期的藻液 , pH 值每天会上升 0.5以上 ,需
及时用 0.5 mol/ L 的 HCl调 pH 值至 7.5 ~ 8.5。
另外在微绿球藻的培养中要防止污染 ,防止暴晒
等 ,这些都是保证微绿球藻能培养成功的关键。
一般在接种后经过 2 ~ 4 d 的培养 ,藻液呈墨绿
色 ,即已达到收获密度。
1.2 罗氏沼虾幼体的培育
1.2.1 材料来源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取自唯亭阳澄湖虾苗场;所用饵料卤
虫卵产自天津 ,孵化率为 70%。
1.2.2 育苗海水 育苗海水配方为:NaCl 10 g 、
MgSO4 2 g 、MgCl2 1.6 g 、CaCl2 0.46 g 、KCl 0.1
g 、KBr 0.02 g 加自来水配成 1 L。海水 pH 值为
8.0左右 。
1.2.3 幼体分组 实验分 3 组 ,每组 3个平行 ,
第1 组为对照组 ,投喂 0.2 kg 卤虫卵/万尾+鸡
蛋;第 2组投喂 0.14 kg 卤虫卵/万尾+微绿球藻
+鸡蛋;第 3 组投喂 0.1 kg 卤虫卵/万尾+微绿
球藻+鸡蛋。第 2 、3组微绿球藻藻液投喂量均为
育苗水体的 5%,每天 1次 。卤虫卵量不变 ,代饵
视情况适当增减。
1.2.4 育苗管理 育苗在盛有 0.02 m3 水的塑
料桶内进行 ,全天充气 ,控制水温在 30℃,在每天
的 7∶00 、12∶00 、17∶00 、22∶00投饵 ,投饵量视情况
适当增减 ,定时吸污 ,每天换水 1/3 ~ 1/2 ,定期测
量个体长度及密度。
2 结果
2.1 不同饵料对幼体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 3 组幼体的体长增长速度相
差较大(如图 1所示)。当幼体发育至第 Ⅵ 期 ,第
2组比第 1组平均体长大 54μm ,第 3组比第1组
平均全长大 45μm;当幼体发育到 Ⅸ期 ,平均体长
第 2组比第 1组大 95 μm ,第 3组比第 1组大 89
μm;当幼体发育到仔虾时 ,仔虾平均体长第 2组
·15·2002年第 22 卷第 1 期            水 利 渔 业          (总第 119 期)
DOI :10.15928/j.1674-3075.2002.01.010
比第 1组大 154 μm ,第 3组比第 1组大 126μm 。
图 1 不同饵料对罗氏沼虾幼体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饵料对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3种处理中的幼体放养密度(2 000尾/桶)相
同 ,由于处理不同 ,密度也慢慢出现较大差异 。经
过 21 d的生长 ,当幼体转变为仔虾时 ,对照组平
均每桶出苗 364 尾 ,折合 1.82 万尾/m3 ,成活率
为 18.2%;第 2组平均每桶出苗 862 尾 ,合 4.31
万尾/m3 ,成活率最高 ,为 43.1%;第 3 组平均每
桶出苗 830 尾 , 合 4.15 万尾/m 3 , 成活率为
41.5%。第2 、3组成活率显著高于第 1组(t检验
P<0.05),出苗率高 24.9%以上 。
图 2 不同饵料对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2.3 不同饵料对幼体抗病力的影响
在幼体发育至第Ⅴ ~ Ⅵ 期时发生了聚宿虫
病 ,从病情看 ,加喂藻液的各组病情较轻(每升水
体 4 ~ 5个聚宿虫),不喂藻液的各桶病情较重(每
升水体 8 ~ 10聚宿虫),发病后经 5 d左右加喂藻
液 ,各桶已基本自愈 ,而不喂藻液各桶自愈时间较
长 ,期间幼体死亡率较高 。
3 讨论
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 、营养丰实 、
生长繁殖迅速 、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容易培养等特
点。单胞藻饵料的应用 ,主要是直接投喂培育水
产经济动物幼体及某些成体 ,也用于培养动物性
生物饵料 ,如轮虫 、枝角类 、桡足类等 。由于单胞
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放出大量氧气 ,吸收水中
的富营养化成分 ,因而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虾 、蟹 、鱼类种苗培育中适时适量投入藻液 ,对
提高育苗成活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1] 。吴琴瑟[ 2]
报导加喂单胞藻的中华绒螯蟹幼体成活率比对照
组提高 25.2%,发育快 1 ~ 2 d。顾天青[ 3]等用16
m3水体进行中国对虾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从 Z1
到Z2 ,应用单胞藻的实验组体长增加了 757 μm ,
成活率从对照组的 11%提高到 53%。
试验结果表明 ,加喂单胞藻的第 2 、3组成活
率比不喂单胞藻的对照 1 组提高 2倍以上 ,体长
增加了 10%~ 20%,出苗时间缩短了 1 ~ 2 d ,出
苗整齐 、活力强 。在淡化 、长途运输及下塘时应激
反应小 ,成活率高。此外 ,在幼体培育中当病害发
生时 ,加喂微绿藻组病情容易控制 ,有时能自愈。
像常见的纤毛虫病加喂单胞藻能不治而愈 ,而单
喂卤虫的对照组一般需药物控制。
用微绿球藻取代部分卤虫及豆浆等代饵 ,可
以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 ,实验 2组比对照组出苗
高 2.49万尾/m3 ,实验 3组比对照组出苗高 2.33
万尾/m3 。按 180元/万尾计算 ,实验 2 组和实验
3组比对照组总收入高出 448.2 元/m3 和 419.4
元/m3 。如果卤虫卵按价格 30万/ t 计算 ,微绿球
藻收获时按 0.15元/L 计算 ,因代饵与前面两项
相比价格相对较低 ,故可假设各组中其成本相同 ,
那么实验 2组可比对照组节约 43.5元/m3;实验
3组比对照组节约 163.5元/m3 。对于一个大规
模育苗场而言 ,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
这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主要由于微绿
球藻的蛋白质含量高 ,并含有促进生长的活性物
质所致。实验中我们发现微绿球藻可以增强幼体
抗病力 ,提高幼体的成活率 ,这对于提倡绿色食品
的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1]  陈明耀 ,等.生物饵料培养[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5.26 , 30~ 31.
[ 2]  吴琴瑟.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J] .湛江水产
学院学报 , 1994 ,(2):76 ~ 80.
[ 3]  顾天青 , 等.螺旋藻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J] .海洋科
学 , 1989 , (3):48 ~ 51.
(责任编辑 万月华)
·16· (总第 119 期)           水 利 渔 业           2002 年第 22 卷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