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50
第10卷第15期 南方农业 2016年5月
Vol.10 No.15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May. 2016
百香果因含众多水果的香味而冠名,学名西番莲,
其果汁富含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微量
元素,叶、花、枝蔓和果都极具观赏价值,是集经济、
保健、美化为一体的树种。2015年3月,从广西钦州市引
入巨无霸百香果苗到古田翠屏湖后垅头种植并取得成功,
该品种表现为果个大,品质优,适应性强,市场价格高
且紧俏,值得推广。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古田县翠屏湖后垅头即古田天宝培训中
心进行,供试面积为0.65 hm2,当地海拔高度365 m,年
平均气温18.5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 ℃(除罕见的极端天
气年份外),年降雨量1 609.7 mm,年日照时数1 894.9
h,无霜期278 d,试验地为平地,交通、排灌水均方便,
黄壤土,背风向阳,穴垦种植[1]。
2 引种表现
2.1 果实经济性状
巨无霸百香果属甜型果,产量略低于紫香1号和台
农1号,果型是将近它们两倍大,耐贮运,市场价格比
其他种高12元/kg左右,667 m2产值远远超过普通品种。
果实椭圆形,平均纵径9.8 cm、横径8.3 cm,单果质量
100~130 g,最大果质量为140 g,果皮紫色带明显的星
状斑点,果皮稍厚为0.4~0.7 cm,果肉为橙黄色,种子
较多为黑色,果汁含量、总酸量、单果质量及果皮颜色
都和紫香1号和台农1号不同(见表1)
2.2 生长结果习性
巨无霸百香果粗生易长,除了冬季0 ℃以下生长受
阻,几乎周年均可生长。当年开花,当年结果,单株当
年产量平均为33 kg左右,3月中旬种植的,6月上旬就
开花,从花芽分化到开花仅30 d左右,每日开花在上午
10:00-14:00。果实发育增大经历的时间很短,开花后
16~18 d果实就长到最大,果实发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
不同,一般6-7月开的花50~60 d成熟,8-9月开的花要
70~90 d成熟,10月中旬以后开的花要120~130 d成熟。
开花结果期比普通品种更早,据观察巨无霸3月种植的扦
插苗当年6月上旬就开花,而同一片种植的台农1号和紫
香1号扦插苗6月下旬-7月上旬才开花,开花期大约提前
15 d左右,果实成熟期提前10 d左右。
表1 巨无霸与台农1号及紫香1号主要特征特性的区别
对比项 巨无霸 台农1号 紫香1号
果色 带明显的星状斑点 紫红色 暗紫
单果质量/g 100~130 63~70 65~68
果汁率/% 35~40 28~33 25~32
总酸量/% 2.78 3.81 3.88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中穴大肥定植
试验地黄壤土较黏重、瘠薄、偏酸,在定植前2个月
每667 m2施石灰50 kg,把土壤pH值调到5.5~6.5,定植穴
长×宽×深为60 cm×60 cm×50 cm。定植前1个月穴施
腐熟鸡屎肥20 kg,钙镁磷0.5 kg,并与表土拌均回填穴深
度的2/3,之后回表土高出畦面30 cm的种植墩,根据当地
气候3-4月种植最佳,定植时先在种植墩中间挖一个比根
盘大的穴,把苗轻轻放入,填土踏实,让土壤与根系紧
密接触,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3.2 及时立杆、搭架
百香果长至40~50 cm以上时,就要及时立杆,引蔓
上架,当蔓长到1.5 m内,就要搭好架,棚架高度1.8~2.0
m。棚架材料可以是水泥柱、石柱、木柱等,为了节省
成本,采用木柱、竹竿、铁钢丝等作材料[2]。
3.3 加强土肥水管理
3.3.1 清园工作
平时结合除草进行中耕松土,冬季清园后进行全园
深翻,翻土结合埋入清园的杂草和残枝落叶,同时每667
m2撒施石灰50 kg左右。
3.3.2 科学施肥
百香果种植成活15 d后施0.5%稀尿素液和稀人粪尿,
每株每月2次,以后随着苗木长大,施肥量也逐渐增加,并
配合叶面肥喷施。一般每年每株施农家肥20~30 kg,尿素
0.6~0.8 kg,磷肥0.7~0.9 kg,钾肥1.2~1.3 kg,硼砂75 g。
3.3.3 适时排灌
水分管理是百香果种植成败的重要一环,百香果
是浅根系植物,水平根分布可达4~5 m,垂直根分布在
5~40 cm的土层中,百香果即怕涝,又怕旱,最好保持
湿润。首先要开好排水沟,沟中留水约5 cm高,半个月
不下透雨时要灌水1次,做到旱能灌,涝能及时排,土壤
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好。
3.4 整枝修剪
百香果定植恢复生长后,每5 d抹腋芽一次,促使主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简介:林美娥(1965-),女,福建宁德人,农艺师,从事花果菜
的栽培管理指导、园艺。
巨无霸百香果在福建古田的引种表现
林美娥
(福建省古田县城西街道农业服务中心,352200)
摘 要 2015年,古田县从广西钦州市引入巨无霸百香果,经试验观察,该品种果大质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 巨无霸百香果;引种表现;福建省古田县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50-02
51
林美娥:巨无霸百香果在福建古田的引种表现
蔓速生、粗壮,主蔓上架后,要牵引侧蔓往不同方向缠
绕,利于早日抽发结果枝。据观察,百香果幼树采用单
主蔓双层四枝整型法比较理想,当主蔓长到70~80 cm时
留侧蔓2枝,分别牵引上架,作第一层主蔓,植株长到
150~160 cm时,再留一壮侧枝与主蔓延长枝成为二层
主枝,形成双层四枝蔓整型,期间将主蔓80 cm以下和
80~160 cm间的侧枝、萌芽全部去除。
3.5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旦发生病虫
害首先选择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及生物防治,最后实在没
办法控制,再选择化学防治,百香果巨无霸常见的病害有
茎基腐病、叶斑病,虫害有红蜘蛛、蛞蝓和蚜虫等[3]。
3.5.1 茎基腐病
真菌病害,主茎基部软腐,植株慢性死亡,与基部受
伤有关。防治上:避免茎基部机械损伤;加强果园排水、
清园工作;发现病株用刀刮除后立即喷药,药剂选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 d/次,连续2~3次。
3.5.2 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产生灰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圆
斑,边缘黄褐色,稍隆起,后期叶斑正面长出小黑点,
即病原菌假囊壳。化学防治用70%甲基硫菌灵700~1 0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
3.5.3 红蜘蛛
红蜘蛛达到防治指标时用1.8%虫螨克2 500~4 000倍
液喷雾。
3.5.4 蛞蝓
人工捕杀;清洁果园,铲除杂草;发生严重的果园
可用6%聚醛.甲萘威粉剂667 m2用量250~500 g拌土均匀
施于表土,7 d后再施1次
3.5.5 蚜虫
用10%吡虫啉4 000~6 0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
2 500~4 000倍液喷雾。
3.6 适时采收
百香果有一定的后熟性,若是长途运输适当提前
采,若是加工就等充分成熟自然掉落时采,没有转色不
能采摘。
3.7 防冻
百香果的经济寿命能否延续,冬季是一道难过的
坎,所以必须加强防冻措施,可通过增施有机热性肥
料,熏烟、树盘培土覆盖杂草,主干包扎稻草,棚架上
搭小拱棚等。
参考文献
[1]荣光勋,何金旺,程仙枝.百香果的市场前景及吉龙1号百
香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95-96.
[2]陈缅.台农2号百香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
文摘,2015(7):215.
[3]广东乳源县农业局.西番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广西
农业科学,2004(3):233-23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上接第49页)
4 褐飞虱迁入及爆发与水稻种植制度变化的
关系
1)褐飞虱在水稻生长后期集中迁入的必要前提为充
足的迁入虫源,褐飞虱危害的农作物只有水稻,因此褐
飞虱后期迁入种群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水稻的种植分布
情况。水稻种植制度的变化自然就跟褐飞虱后期迁入的
虫源问题有很深的关系[4]。例如,江南稻区北部水稻种植
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变为“压双扩单”,包括江苏、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以及湖北6个省市在内的水稻种
植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调整,比如安庆,水稻种植制度经
历了连续多年的调整后,单季稻面积由1978年的2.8 hm2扩
大为2007年的15.6万hm2,比例也从8.5%变为40.5%,截至
目前,安庆稻区已经形成了双季早稻、单季中稻、单季晚
稻以及双季晚稻的四稻混栽种植制度,是我国长江中下游
稻区中的典型单双混作区,由于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安
庆地区的褐飞虱危害也呈逐年上涨趋势,自2005年以来,
每年都会发生中等以上的褐飞虱暴发灾害。
2)水稻的混栽制度极大地便利了褐飞虱的栖息和繁
殖,为其提供了不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影响了褐飞虱
的种群发生与发展。为了研究混作稻区褐飞虱的发生,
以高保宗为首的学者们调查了1975-1979年安庆地区的褐
飞虱发生消长动态,发现早稻田里的褐飞虱虫量少,对
水稻基本不构成损害,主要危害的是单季稻后期和双季
晚稻,在1984年对褐飞虱增值规律的研究中,学者们发
现褐飞虱虫源在7月上中旬迁入安庆地区时在单季稻中比
双季晚稻多一个完整世代,对比同期栽插和分期栽插稻
田中褐飞虱的发生量,学者们发现同期栽插稻田中第三
代褐飞虱的发生量只增加了5~10倍,分期栽插稻田的褐
飞虱虫量增长了52~88倍,一些研究表明,水稻混作田
与水稻单一种植田相比,褐飞虱的发生量有明显增长。
5 结语
在褐飞虱的抗药性增加、水稻种植制度变化以及害
虫致害力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的水稻生产受到了严重威
胁,人们必须开始吸取教训防治褐飞虱,克服前期的残
留虫量,否则褐飞虱一旦出现再暴发,那么现有的农药
及防治技术是否能控制住褐飞虱就很值得怀疑,而水稻
生产受到的损害也将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刘叙杆,赵兴华,王彦华,等.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
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J].中国水稻科学,2010(1):73-80.
[2]齐国君,肖满开,吴彩玲,等.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
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0(3):193-
200.
[3]罗守进,林璐璐.稻飞虱灾变与环境的关系[J].农业灾害研
究,2012(5):65-78.
[4]蒋春先,武俊杰,齐会会,等.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发生动
态及迁飞轨迹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2(6):523-530.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