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贝母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应用



全 文 :· 资 源开发和利用 ·
中国贝母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应用
中国医科院药植所 (北京 1 0 09 04 )余世春 .肖培根 川
摘要 本文对目前我国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总结 , 并概述了其生物学特征及 应 用
现状 ; 同时 , 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作了探讨。
贝母是一味常用中药 , 其功效主为止咳祛
痰 、 清肺 , 在我国应用与研究已有两千余年的
历史 , 并使其来源从初期同名异物逐渐演变为
单一类群的植物 , 继而又据功效分为川贝 、 浙
贝 汇` ’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一类群植物的概貌
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 本文旨在对其种质资源及
其它问题作一总结与探讨 , 以便能够更好地利
用本属植物资源 。
一 、 贝母属植物的种质资源
贝母属的建立可追溯至 18 世纪五十年代 ,
由林禁以 “ rF it l lar ia L ” 命名于《植物种志 》
与《植物属志》中。 我国对该属植物的调查源于
它们早已被药用 , 至 70 年代末 《 中国植物志 》
十四卷出版 , 调查工作告一段落 , 结果表明 :
中国产本属植物为 20 种 2 变 种 , 除 广 东 、 广
西 、 福建 、 台湾 、 江西等省外 , 其它省区均有
分布 , 其中以四川 ( 8 种 ) 和新疆 ( 6 种 ) 种
类最为丰富`“ 〕。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 , 随着野外
调查工作的深入 , 本属新植物种不断增加 , 其
数目早已超过原有种。 该属现约有 60 种45 变种
5变型 ( 见表 1 ) 。
表 1 显示贝母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经
7 5

~ 1 3 0
。 、 北纬 2 7 。 ~ 5 0 “ 区域中的北 温 带或
亚热带山 地 、 丘 陵 、 高原 。 新 疆 、 西 藏 、 四
川 、 湖北 、 安徽等省可视为目前种质资源较为
丰富的地区 , 也说 明中国的确是该类群植物的
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 。
如此呈现的本属植物概貌也许使分类学者
们感到茫然 , 因为在短时间内发现的新植物数
目远远超过原有种数使我们不 得不 回到 “ 种”
的概念上来 。 对于贝母属植物的种及种下等级
的分类迄今为止基本上还是以形 态 学 为 依据
的 , 也就是说倘若有些个体间某些外部形态特
征显示变异 , 有其分布地 , 分类学工作者总是
要追综它们的归属等级。 至于这种差异稳定性
如何 , 群体的自然存在状态如何等有些就不得
而知了 ,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易被人们所忽视 ,
这也许是目前本属新种层 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
诚然 , 本属植物成员对其生境反映出很明
显的特化 , 它们往往为适应其小气候环境而形
成自己的小群落 ; 这种变异常常可见于花部特
征 。 正是由于其对环境变异的敏感性 , 我们认
为对贝母属植物的种级分类应持谨慎态度 。 在
自然界中尤其对于该类群植物而言 , 因多种因
素的影响 , 加快了有些老种甚至于见报的某些
新种处于濒危状态 , 如表 1 中的峨眉贝母 、 米
贝母 、 黄山贝母 、 皖江贝母等 。 也有可能有些
新近报道的种纯碎是原种表现型在 环境饰变后
形成的产物 , 即属于生态变异体 (适应型 ) , 如
蒲沂贝母原报道为新种 .F p u iq e sn is .G .D Y u
e t G
·
Y
·
c h e n 〔` 4 ’ , 后经与浙贝母进行比较 , 确
定应属浙贝母的地理变型 【“ ’ 。
因此 , 针对我国贝母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现
状 , 需要有更接近于自然的属内分类系统及种
间范畴来反映各成员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
这就要求分类学者们在归属本属 成 员 的 等级
前 , 应综合考虑其生物学特征 : 既要根据外部
形态 , 又要借助繁殖器官的微细结构及其代谢
产物 , 这样才能使种质资源尽可能地显示其自
然状态 。
二 、 贝母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同前所述 , 在我国由于气候条件、 生态环
境的复杂多样 , 该属植物的发展早已突破单一
起源的方式 , 现在的概貌是其分支发展和阶段
发展的系统发育结果 。 尽管这些植物在中国的
分布海拔高度差至几千米 , 花期 4 月至 7月各
中药材第 1 4卷第 1 期 1 9 9 1 年 1 月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1991. 01. 009
表 了 中国百合科贝母月位物种质资派的分布
_
种 类 _一 _ _ _ _ _
_
.
_
!_
分 布 _ _
_
_ _ _ }_ _生 _ 注 ! 文献
qOO口n舀八」种新
新分布
5
3

2
3

2
3

2
3

2
3

2
3
3
3
3
3
4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9
9
4
4
4
4
2
2
种新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 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 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新变种
种新
疆川藏新四西哈拉布拉贝母 F . h a la b一i l a n i c a
托里贝母 .F t o r ti肠 l i a
塔城贝母 .F at c h en g en is s
和丰贝母 F . h eb o k s a r e n s i s
额敏贝母 F . m e l e a g or i d e s
裕民贝母 F . y um i n e n s i s
南山贝母 F . ti a n s h a n ic a
伊贝母 F . 如 l li d i f lo ar
新疆贝母 F . w a l u j e w i i
乌恰贝母 F . f e r g a n e n s i s
多轮贝母 F . v e r ti c i l l a t a
砂贝母 F . k a r d in ii
黄绿花贝母 F . m e ze a g r o i d e s v a r . f al v o v i r e n s
托里贝母黄花变种 F . t o r t i f o一认 v a r . c i t r in a
吉木乃贝母 F . v e r tic i zza at v a r . jimu n a ic a
白花砂贝母 F . k a r e li n i i v a r . a l b i f l o r a
变异贝母 F . y u m i n e n s i s v a r · v a r ia n s
新源贝母 F . x i n y u an e n s is
重瓣伊贝母 F . p a ll i d i f lo ar v a r . p l e n a
重瓣额敏贝母 F . m e l e a g r o i d es v a r · p l e n a
红花额敏贝母 F . m e l e a g r o i d e s v a r . r ho da nt h us
重瓣新疆贝母 F . w a lu jew i i v a r · p l e an
沙湾贝母 F . w a l u je w i i v .ar : h a w a n en s i s
重瓣托里贝母 F . t o r ti f o il a v a r· p l e n a
白花托里贝母 F . t o r t让 o l i a v a r . a l b i f lo r a
小花托里贝母 F . t o r ti f o li a v a r· p a r v if l o r a
巴尔里克贝母 F . t o r ti f o li a v a r . b a r li k e n` is
乌苏贝母 F . to r t i f o li a v a r . w us u n ic a
小白花贝母 F . a l b i d o f l o r a
绿茎小白花贝母 F . a一bido r ot r a v a r . v i r i d ic a u li n u s
小白花贝母紫花变种 F . al b i d o f laor va 乙 uP rP ur ae
白花裕民贝母 F . y u m in e n s达 v a r . a l bi f of r a
粉红花裕民贝母 F . y um i n e sn is v a r
·
r o s ef l o r a
中华贝母 F, s in ic a
浓密贝母 F . m el l ae
瓦布贝母 F . w a bu e ns 远
珠峰贝母 F . z hu f e n eu s i s
西藏贝母 F . x i az n g e n s i s
堆龙贝母 F . d ul lo n g d e q i n g e n s i s
定日贝母 .F e ir r h o s a v a r . d i n g r i e n s is
川贝母 F . e i r r h o s a
棱砂贝母 F . d e la v a y i
新变种
西藏 、 云南 、 四川 、 青海 、 甘肃
西藏 、 云南 、 四川 、 青海
币药材第亚卷第 1 期 r 污 9 1琴士下 . 1 9 .
续上表
_
- -· -
-
一 种 类
{
分 布
{
备 注
{
文献
…扮一 ’…! 西 藏 { -一…新变种 仁一… 2;)份份…{ 西 藏 {1 新 种 {…!1 西 藏 }新 种 ){ “1 西 矜 }{ 新变种 {! “ · 91 四 {, ) { 新 种 …41 四 {,) )1 新 种 { `1 四 {,! } 新 种 …`} 四 川 1} 新 种 I{ 5} 四川了_芦肃 }{ 新变种 }{ 4} 四 {,) { 新变种 }1 寸{ 四 {,) 1 新变型 {{ 4} 四 {, ) 1} 新变种 }{ 5} 四 ” ) }】 新 种 }} i} 四 {`{ 】} 新变种 !{ J1 四 川 {…新 种…{ 51 四 _川 }{ 新 种 { “{ 四川 、 青海 } 新 种 { “} 四川二青海 、 甘肃 } 新变种 …} “} 四 川 1{ 新 种 …1 “1 四 ’ ` , } 新 种 …“! 四 川 }{ 新 种 }…“ _} 四川 、 甘肃 、 映西 、 湖北 } 新变种 {l “ · ` ,} 四 J,l、 湖北 、 安徽 、 湖南 } 新变种 } 4} 青 海 !} 新变种 { ` 0{ 甘 肃 {} 新变种 { ` 0} 甘 肃 } 新栽墙变种 {1{。} 甘 肃 } 新 种 …{ 51 陕 西 } 新变种 }{ l】 甘 肃 1 新变种 {……。} 甘 肃 {1 新变型 }} 5} 甘 肃 }{ 新变种 }{ i{ 四 ) , I、 甘肃 }1 新 种 …} 5} 甘 肃 }… 新变种 }} 魂} 甘 肃 }{ 新 种 {…云{ 甘 肃 } i 4! 陕 西 { { 、 、} 陕 西 }
{ 陕 西 {
{ 陕 西 }
{ 陕 西 {
1 陕 西 {
1 宁 夏 …
} 伺子 北 }

·
2 0
· 中药材第 “ 卷第 1期 1 9 9 1年 1月
续上表

大 . {妙
.
-一 一 .` ~ ~ -~ ` ` ~二` ~一` -~ ~公` ~ ` 曰 . .` ` ` ~ . .`曰` ~ ~ ~类 …_ 一竺_二 备 注 i 文献
州.6512545长2
新 种
新变种
新变型
种新
新变种
种新
北徽湖安鄂北贝母 F . e b e i e n s i s
紫花鄂北贝母 F . e b e i e n s i s v a r . 训 r p世。 a
蒲析贝母 F . t h u n b e r s i i f o r m . p闪 i e n s is
神农架贝母 F . s h e n n o n g ji a e e n s招
安徽贝母 F . a n h u i e n s i s
白花贝母 F . a n h u i e n s i s v a r . a lb i f lo r a
宁国贝母 F . n i n g g u o e n s i s
舒成贝母 F . s h u e h e n g e n s i s
皖江贝母 F . w a n ji a n g e n s i s
黄 dJ贝母 F . h u a n g s h a n e够 15
院南贝母 F . a u s t r o a n h u i en s i s
铜陵贝母 F . h u a n g s h a n e n s i s f o rm . t o n幼 n g e n s i s
窄叶小贝母 F . x i a o b e i m u
宽叶小贝母 F . m o n a n t h a v a r . n i n g四 o ic a
皖西贝毋 F . a n h u i e n s i s 上o r m . ji n z h a i e n s i s
午阳贝母 F . w u y a n g e n s i s
像西贝母 F . t a i p a i e n s i s v a r . y u x i e n s i s
天 IJ贝母 F . m o n a n t h a
浙贝母 F . t h un b e r g ii
东贝母 F . til u n b e r g ii v a r . eh e k i a n g e n s i s
离石贝母 F . li s h i e n s i s
翼城贝母 F . li s h i e n s i s v a r . y l e h e n g e n sis
镇巴贝母 F . s h en o n g ii a e n s i s va r
.
z h e n hg a e n s l s
平贝母 F . u s s u r i e n s i s
轮叶贝母 F . m a x im o w i e z i i
安徽 、 江西
新组合
新 种
新变种
新变型
新 种
新变种
徽南安河
河南 、 浙江
湖北 、 浙江 、 江苏 、 湖南
新 种
新变种
新变种
浙山 西江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河北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异 , 鳞茎大小或鳞片数目相差数倍 , 但在生物
学上有如下的共同性 。
( 1) 形态特征 均为多年生草本 ; 鳞茎深
埋土中 , 鳞片 2 一数枚。 茎直立 , 不分枝 ; 叶
着生形式有对生 、 轮生或散生 , 先端卷曲或不
卷曲 , 基部半抱茎 。 花 钟 形 , 俯 垂 , 辐射对
称 , 偶有两侧对称 , 单朵或多朵排成花序 , 具
叶状苞片 , 花被片基本形为长圆形 , 在近基部
有凹陷的蜜腺窝 ; 雄蕊 6 枚 , 花药近基着或背
着 , 花柱 3 裂或不裂 , 柱头常伸出雄蕊之外 ,
子房 3 室 , 中轴胎座 , 朔果具 6 棱 , 棱上常有
翅 , 室背开裂 、 种子多数 。
( 2) 个体发育的一致 ,l生 有性繁殖周期形
态上经过以下儿阶段 : 一根针 ( 一年生 ) 、 鸡
舌头 ( 二年生 ) 、 一匹叶或双飘带 (三年生之、 、
~不药材醉币石第 1雨 1硕轰乡、 1 年 1 月 -
树耳子或灯笼花 ( 四年生 ) 、 灯笼花或八卦锤
( 五年生 ) 。 这个发育过程笔者在太白贝母和
暗紫贝母上观察证实 , 与曾经 报 道 的 有所不
同 【` , 。
( 3) 受精的条件 该类群植物受精方式为
虫媒 。 虽然 四月开花与六月开花者分布区相距
甚远 , 但其受精气温均为 20 ℃左右。
在我国贝母属植物中 , 从其形态演化趋向
看 , 趋于进化的性状有 : 内外花被形态趋异与
方格斑纹增多 、 蜜腺窝的发育 、 雄蕊特异 ( 近
基着 、 花药条形至球形等 ) , 柱头 3裂加深 、
果棱具翅变宽 、 叶端渐卷曲等 ; 较原始的性状
如花被内外同型 、 无蜜腺窝或不明显 、 无方格
斑纹 、 柱头不裂或极浅裂 、 果 棱 无 翅 、 叶散
生 、 叶端不卷曲以及花两侧对称 、 全株被乳突
.
2 1
.
状毛、 、雌蕊特异 ( 比雄蕊短而内藏等 ) 等。
三 、 种质资派的应用现状
贝母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在 很 早 就 以 “ 贝
母” 入药用 , 而后依功效及产 地 又 分 为 t’) l
贝” 、 “ 浙贝” 。药理实验结果证明其药用部位
中所含生物活性成分 (主要为异街体生物碱 )为
其止咳祛痰的活性成分之一 。 由于 ,’] l!贝母” 的
植物资源在应用上供不应求 , 又因本属植物代
谢产物共同特征就是存在异幽体生物碱 〔’ “ ’ , 故
它们均或强或弱地具有贝母样作用 , 因此 , 目前
除了 《 中国药典 》 85 年版收载的种药用外 , 其
它有些种在其分布地区也代贝母 (主要是川贝 )
药用 , 见表 2 。
我国贝母属植物的药用情况表明 : 现药用
衰 2 我 国 贝母 月位 物应 用 现 状
, 名
!
’商品名 主 产 ” …备 注 种 名 商品名 主 产 地 备 注或习称 或习称
浙 贝 母 浙贝 、 浙江宁波 栽培 。 药典收载 无斑暗紫贝母 松贝 四川阿坝州 野生 , 量少 。
东 贝 母 象贝 浙江东阳 种 。 在湖北 、 四 瓦布贝母 冲松贝 四川茂汉 野生 , 有栽培 ,安徽贝母 东贝 安徽金寨 、 川等 省 内有 引 置全少 。白花贝母 皖贝 舒城 、 霍山 种 。
蒲析贝母 皖贝 安徽金寨 栽培 。 地方用 , 伊 贝 母 伊贝 新疆伊宁 野生 、 栽培 。 药蒲贝 湖北蒲沂 在 广 东 代 ,’) 1 新疆贝母 典收载种 。贝 ” 用。 新组木垒 野生 、 栽培 。 药
栽培 。 地方用 , 典收载种 。代 “ J JI贝 , 。
栽培 ,量少 。地方 额敏贝母 伊贝 新疆额敏 多为野生 , 有栽用 , 代 “ JI!贝 ” 。 托里贝母 新疆托里 培 。
栽培 , 量少 。 地 乌恰贝母 新疆乌恰 地方用 , 作 “ 伊方用 。 小白花贝母 新疆塔城 贝 ” 。
裕民贝母 新疆裕民
鄂北贝母 随贝 湖北随州 栽培 。 地方用 。 砂贝母 新疆塔城
萦花鄂北贝母 吉木乃贝母 新疆吉木乃
湖北贝母 板贝或. 湖北恩施 、 栽培 。 地方用 ,川 贝 母 窑贝 四川奉节 据调 查 大 者 代 太白贝母 平贝 陕西太白山 野生 ,有栽培。 地
康定贝母 川贝 四川甘孜州 “ 浙贝” 。 小者 平 贝 母 一轮贝 地区 , 甘肃 方用 ,代 “ JI!贝 ” 。
暗紫贝母 川贝 四川康定 代 “ JJI贝 , 。 也 一轮贝母 坪贝 天水 , 山西 栽培 。 药典收载甘肃贝母 松贝 四川若尔盖 、 梢省外。 宁国贝毋 午贝 垣曲 种 。 地方用 , 代
棱砂贝母 青贝 马尔康 、 红 野生 。 药典收载 午阳贝母 东北地区 “ 川贝 , 。浓密贝母 炉贝 原 、 茂坟 种 。 河北承德 , 里于生 , 有栽培 。
冲松贝 四川甘孜州 野生 , 量少 。 黑龙江 地方用 。
青海斑玛 野生 , 在茂汉有 安徽宁国 、 野生 , 有栽培 ,甘肃甘南 栽培 。 药典收载 宣城 量少 。 地方用 。
四川甘孜州 种 。 河南午阳 栽培 , 量少 。 地
四川茂汉 野生 。 药典收载 方用 。
种 。
野生 。 药典收载种 。
栽培 , 有野生 ,量少 。
、 种数仅占总种数的一小 部 分 ( 均占1 / 3 ) , 且
基本上 以栽培为主。 种质资源的丰富 , 一方面
给利用这一类群植物资源 , 选育 良 种 提 供了
条件 , 另一方面也给用药带来了混乱 , 尤其是
「 衡生川贝母的资源不能满足用药需要 , 致使不
少地区性代用种得到了大力发展 , 结果是药典
品种的应用受到很大冲击 ( 在成药生产中实际
上早已退居次位 ) 。
对于代用种来说 , 人们首先关心的问题是
它们在疗效上应归于 ,’ ] 1贝 ” 与 “ 浙贝 ” 中的
2 2 中药材第 14卷第 1期 了 9一万一 1车 丁月
哪一类 。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考虑药理 、 临
床的结果 , 而且要根据它们在本属植物系统中
的位置 , 因为 ,.J 1贝 ” 、 “ 浙贝” 这两大类的
来源植物在形态 、 地理分布 、 生态环境以及代
谢产物等均有明显的差别 ` le ’ 。 因 此 , 对 本属
的形态学 、 分类学 、 生态学等还有许多课题值
得研究。
本文为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件现在工作单位 : 安徽省药检所
今 考 文 做
[ 1〕 余世春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5 ( 8 ) : 6 , 1 9 90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 会 : 中国
植物志 , 第十四卷 , 97 页 , 科学出 版 社 ,
1 9 7 9
〔3 1 段咸珍等 : 植物分类学报 , 2 5 ( i ) : 5 6 , i g a 7
4[ 〕 杨永康等。 西北植物学报补 : ( l) n 9 , 1秘…、
5[ 〕 杨永康等 : 武汉植物学研 究 , 5 ( 2) : 125 ,
1 98 7
〔6〕 余世春等 : 植物分类学报 , 待发表
[ 7〕 段咸珍等 : 中草药 , 2 1 ( 5 ) : 3 5 , 1 99 0
〔8〕 陈心启 : 植物分类学报 , 1 9 ( 4 ) : 5 00 , 198 1
[ 9〕 唐心暖等 : 四川医学院学报 , 1 4 ( 4 ) : 3 2 7 ,
1 98 3
〔 1 0〕 陈心启等 : 云南植物研究 , 7 ( 2 ) : 1 4 6 , 1 98 5
〔 1 1〕 殷淑芬等 : 植物分类 学 报 , 2 1 ( 1 ) : 10 0 -
1 983
Ci Z〕 陈心启等: 云南植物研究 , 7 ( 3 ) : 3 06 , 198 5
[ 1 3〕 高增义等 : 植物分类学报 , 2 3 ( i ) : 6 9 , 198 5
[ 1 4〕 余国奠等 : 南京药学院学 报 , 2 6 ( 3 ) : 2 5 -
1 9 85
〔 15〕 余世春等 : 植物分类学报 , 待发表
〔 1 6〕 余世春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待发表
· 中药材鉴 _别 ·
一批假人工牛黄的分析鉴定
山西省药检所 ( 太原 03 00 0 1 ) 哀伟盛 李民生 罗晋萍
摘奥 本文报道了一批假人工牛黄的性状 、 显微特征及分析鉴定结果。 这批假人工牛黄不 含胆 红
素 、 牛羊胆酸等人工牛黄成分 , 经鉴定 , 系用盐酸黄连素片及维生素 B :片粉碎后加甘薯粉伪造 。
人工牛黄是以胆红 素、 牛羊 胆 酸 、 猪胆
酸 、 无机盐等成分为原料 , 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生产的 。 它具有明显的解热 、 抗惊厥 、 祛痰和
抑菌作用 。 近年在山西省市场上发 现 一 批 伪
造的人工牛黄 , 称 “人造牛黄 B E z 0 A R ” , 批
号 8 5 0 0 8 1 , 药品批准文号及商标均系假冒某地
区生物化学制药厂的 。 这批 “ 人造牛黄 ” 按人
工牛黄质量标准检验 , 均未检出胆红素及胆酸
等成分 , 为了搞清其伪造手段 , 我们对这批假人
工牛黄进行了分析鉴定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一 、 实验材料
样品 : 系从市场上查获的 3 0 余公斤假人
工牛黄中随机抽取 26 份样品 , 编号 1~ 26 , 供
实验用 。
人工牛黄对照品 : 太原生化药厂生产 ( 批
一币药材第 14 卷第 立溯 f 杯 9 ` 1 年 1 月
号不详 ) 及河 南商 丘 生化 .药 厂 生 产 ( 批号
8 7 0 1 0 1 )

盐酸小桑碱对照品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提供 。
维生素B : 对照品 : 天津河北 制药 厂 生产
( 批号 8 8 0 2 0 9 , 含量 9 9 . 5 2% ) 。
硅胶 G : 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
二 、 样品性状
呈浅黄色疏散粉末 , 无臭 , 味苦 。 从不同
包装中抽取的样品 , 其色泽不尽一致 。 水漫出
液呈黄色 , 并显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 人工牛黄
对照品水浸出液无色 ) 。
三 、 显微特征
1
. 取样品置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 可察见两
.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