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单叶省藤组培苗与实生苗的造林效果分析



全 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5, 25(4):352 ~ 355
Jou rna l of Fujian Co llege of Fo restry
单叶省藤组培苗与实生苗的造林效果分析①
杨锦昌 1 , 尹光天 1 , 曾炳山1 , 冯昌林 2 , 李荣生1 , 杨 榕 3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广东 广州 51052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广西 凭祥 532600;3.安徽省阜阳市颖东区绿化办 ,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通过在黄梁木和八宝树林分下设置组培丛芽苗与组培单芽苗 、 组培单芽苗与实生苗造林
试验 , 对不同苗木的造林效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组培单芽苗的保存率 、 萌蘖数和萌蘖
率总体上高于丛芽苗;丛芽苗造林后 1.5 a的母茎长显著大于单芽苗 , 3 ~ 4 a时二者无显著差
异 , 而造林后 8 a单芽苗的母茎长超过丛芽苗 , 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在造林后 4 a内丛芽苗
的藤丛总茎长明显大于单芽苗 , 造林后 8 a丛芽苗的总茎长略优于单芽苗 , 但二者之间的差异
不显著 .组培单芽苗的保存率 、 萌蘖数和萌蘖率均高于实生苗;两者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在不
同年龄时均无显著差异 .
关键词:单叶省藤;组培苗;实生苗;造林
中图分类号:S72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9X(2005)04-0352-04
A comparison on p lanting effect of tube seedling
and normal seed seedling ofCa lamus simplicifolius
YANG Jin-chang1 , YIN Guang-tian1 , ZENG B ing-shan1 , FENG Chang-lin2 , LI Rong-sheng1 , YANG Rong3
(1.Research In stitute of Trop ical Forestry, C hinese A cadem y of Fores try, Guangzhou 510520, C hina; 2.E xperim en tal Cen ter of Tropical Fores try,
C hinese A cadem y of Forestry, Pingxiang 532600, C h ina;3.G reening Of fice ofY ingdong D istrict of Fuyang C ity, Fuyang 236000, Ch ina)
Abstrac t:Two silvicultura l trials, covering mu ltip le shoot seed ling (MSS) vs sing le shoo t seedling (SSS) planted under the stand
o fAnthocephalus chinensis, and SSS vs norm a l seed seed ling (NSS) under the stand o fDuabanga grand iflora w ere estab lished. In
the tria l o fMSS v s SSS underA.ch inensis p lanta tion, the surv ival ra te and suckering ability of SSS w ere genera lly higher than those
o fMSS; the length o fmo the r stem o fM SS w as significantly highe r than tha t o f SSS a t the age of 1.5 yea rs, and there wa s 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be tw een them a t 3 and 4 years, bu t the leng th o fm o ther stem of SSS w as significan tly higher than tha t o fMSS a t 8
yea rs; to ta l c lum p leng th ofM SS w as highe r than tha t o f SSS significantly w ithin 4 years,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 t difference o f to-
ta l c lum p leng th between the two types o f seedling a t8 years. In the tria l o f SSS vs NSS unde rD.grand iflora plan ta tion, the surv ival
ra te and sucke ring ability o f SSS w ere both highe r than those of NSS;therew ere no significan t differences o fm othe r stem leng th and
o f to tal c lum p leng th between SSS and NSS.
K ey words:Ca lam us sim plicifolius;tube seed ling;norm al seed seedling; affo re sta tion
单叶省藤(Ca lamus simplicifoliusW ei.)属棕榈科省藤亚科省藤族具刺攀缘丛生的藤本植物 , 是我国
特有的棕榈藤种之一 [ 1, 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 许多学者从地域分布 、栽培区划 、 藤茎解剖特性和藤林
经济效益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 论证了单叶省藤是适合于我国华南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藤种 [ 2 ~ 5] .近年
来 , 随着棕榈藤种植业的不断发展 , 对于种质资源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 6] .应用组培技术快繁藤苗是解决
扩大栽培种苗问题的良好途径 [ 7 ~ 10] .采用组培苗造林效果是否优于实生苗 , 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较
少 ,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组培苗的移栽技术和幼龄林生长特性分析 [ 11, 12] , 而对造林后期组培苗的生长
表现缺乏深入研究 .由于林木是多年生的植物 , 造林试验往往得经过连续数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较明显地
得出结果 , 这样也有利于做出客观分析和准确判断[ 13, 14] , 因而有必要对单叶省藤组培苗和实生苗的造
林效果做进一步分析 , 为选择合适的繁殖材料和扩大棕榈藤栽培提供参考 .
① 基金项目:国家 “十五 ” 攻关 “棕榈藤培育及藤材防光变色技术研究 ” (2004BA506B02)及 ITTO资助项目 “基于人工林资源中国
棕榈藤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 (PD 100 /01 Rev. 3).
 第 1作者简介:杨锦昌(1976-), 男 , 福建福安人 , 助理研究员 , 从事森林培育与经营的研究 .
 收稿日期:2005-03-24;修回日期: 2005-07-01.
DOI牶牨牥牣牨牫牫牪牬牤j牣cnki牣j fcf牣牪牥牥牭牣牥牬牣牥牨牬
 第 4期           杨锦昌等:单叶省藤组培苗与实生苗的造林效果分析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广西凭祥市夏石引种树木园 , 位于北纬 22°20′, 东经 107°27′, 属十万大山山系 .该地
属北热带季风气候 , 年平均气温 21.7 ℃, 最冷月平均气温 13.5 ℃, 极端最低气温 - 1.5 ℃, 最热月平
均气温 27.7℃, 极端最高气温 38.7 ℃, 全年无冬季气候;≥10 ℃积温 7 605 ℃, 连续期 330 d, 无霜
期 340 d, 偶有轻霜出现;年降雨量 1 300mm , 全年干湿季节明显 , 雨季 5 ~ 9月 , 占全年雨量的 75%,
旱季当年 10月至翌年的 4月 , 占 25%;年蒸发量 1 380mm , 空气相对湿度为 80%;年日照 1 584.7 h.
试验地位于下坡 , 海拔高度约 175 ~ 190m , 坡度 10°左右 , 土壤肥力比较均匀 , 发育母岩为石灰岩 , 土层
厚度约 80 cm , pH值 5.8, 有机质含量为 29.0 g kg -1 , 全 N为 1.50 g kg-1 , 速效 N为 149.4 mg kg-1 ,
全 P为 0.37 g kg -1 , 速效 P为 1.05mg kg- 1 , 全 K为 18.3 g kg- 1 , 速效 K为 126.0mg kg- 1.试验地 1
的上层林分为黄梁木 (Anthocephalus chinensis Rich. exW alp)人工林 , 年龄为 23 a, 林下植被主要是黄茅
草;试验地 2的上层林分为八宝树(Duabanga grandiflora Roxb& DC.)人工林 , 年龄为 23 a, 林下植被
主要是蕨类和黄茅草 .其中黄梁木林分在最后调查中平均胸径 20.6 cm、 平均高 16.9m、 郁闭度 0.7;
八宝树林分平均胸径 28.4 cm、平均高 22.5m、郁闭度 0.8.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分成 2个部分:其一是组培丛芽苗 (简称丛芽苗)与组培单芽苗 (简称单芽苗 )对比试验 , 2种
苗木的初植株数均为 48, 试验地的上层林木为黄梁木;其二是单芽苗与实生苗的对比试验 , 2种苗木的
初植株数均为 50, 试验地上层林木为八宝树 .组培单芽苗和丛芽苗均来自同一母本 .试验设置前均对 2
个试验地采用相同造林措施:全面清理林下杂草和灌木 , 通过适当疏伐林木或打枝控制上层林分郁闭度
(约 0.5);穴状整地 , 种植穴规格为 50 cm ×50 cm ×30 cm;造林时苗木年龄均为 1 a, 采用 3m ×2 m
的株行距 .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造林前测定所有苗木的高度 、 芽长 、叶片数 .由于一株丛芽苗具有 2 ~ 4个单芽 [ 12] , 为了便于分
析 , 取丛芽中所有芽长的平均值作为丛芽苗的高度 , 取最大值作为优势芽长 , 其结果如表 1所示 .造林
后 1.5、 3、 4和 8 a时 , 测量植株母茎的长度及其萌蘖条的数目和长度 (丛芽苗造林后取最长的植株作
为母茎 ).数据采集后 , 利用 Spss10.0及 Excel2000软件进行相关的处理和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保存率
丛芽苗与单芽苗 (试验 1):丛芽苗和单芽苗的
造林保存率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 但单芽苗的保
存率在不同年龄均高于丛芽苗 (图 1).当年龄为
1.5 a时单芽苗的保存率达 100%, 而丛芽苗的保
存率为 92%左右;到了 3 a, 二者的保存率均出现
不同程度下降;此后 , 丛芽苗和单芽苗的造林保
存率不再变化 , 单芽苗的造林保存率保持在 98%
左右 , 丛芽苗仅为 92%.丛芽苗中由于各单芽参差
不齐 , 造林保存率也出现较大变动 (表 2).单芽苗
与实生苗(试验 2):造林保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
断下降 , 但前者的保存率高于后者 (图 2).年龄为
1.5 a时 , 二者保存率相同 , 均达到 96%;之后 ,
保存率一直下降 , 到了 8 a, 单芽苗的保存率降至
90%, 而实生苗仅为 84%.
表 1 造林前不同试验藤苗的生长概况
Tab le 1 G row th character of d ifferent types of seed lings before p lan ting
指  标 试验 1丛芽苗 单芽苗
试验 2
丛芽苗 单芽苗
优势芽长 /cm 20.5 — — —
苗  高 /cm 16.0 22.1 25.7 20. 4
茎  长 /cm 2.9 3.5 4.1 4. 0
叶 片 数 2.6 3.0 3.0 3. 2
表 2 造林后 3 a丛芽苗中各单芽的保存率
Tab le 2 The su rvival rate of single shoot inMSS at 3 years
芽的类别 芽数 高度 /cm 叶片数 保存率 /%
第 1单芽 48 20. 5 2. 5 97. 9
第 2单芽 48 13. 2 2. 9 93. 8
第 3单芽 8 7. 5 1. 9 62. 5
第 4单芽 1 5. 0 2. 0 0. 0
353
                  福 建 林 学 院 学 报                 第 25卷
图 1 丛芽苗与单芽苗的造林保存率变化     图 2 单芽苗与实生苗的造林保存率变化
Figu re 1 Change in survival rates ofM SS and SSS      Figure 2 Change in survival rates of SSS andNSS
3.2 萌蘖特性
丛芽苗与单芽苗:年龄 ≤ 3 a
时 , 二者的萌蘖数和萌蘖率较小 , 2
个指标差异不大;4 a时 , 萌蘖数和
萌蘖率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 , 组培
丛芽苗的萌蘖生长优于单芽苗 (表
3);当年龄为 8 a时 , 二者萌蘖数和
萌蘖率之间的差异更大 , 前者的萌
蘖数和萌蘖率分别为 4.3株 丛 - 1和
63.8%, 而后者高达 5.0株 丛 -1和
89.4%.单芽苗与实生苗:不同生长
阶段 , 二者的萌蘖生长差异较小;
单芽苗的萌蘖生长除 8 a时萌蘖数略
低于实生苗外 , 总体上优于实生苗 .
3.3 母茎长与总茎长的变化
丛芽苗与单芽苗:在年龄≤4 a
时 , 二者的母茎长均很短 , 但丛芽苗
的母茎生长在 1.5 a明显优于单芽苗
(表 4);造林后 8 a, 丛芽苗的母茎长
为 4.26 m , 而单芽苗的母茎长为
5.21m ,后者的母茎长显著高于后者 .
在年龄≤4 a时藤丛总茎长在丛芽苗
与单芽苗间存在很大差异 , 前者的总
茎长显著大于后者;而到了后期 , 这
种差异则逐渐减小 , 丛芽苗与单芽苗
间的总茎长差异不显著 .由此可知 ,
丛芽苗造林后前期生长优于单芽苗 ,
但到后期生长后劲不足 , 而单芽苗造
林后期长势旺盛 .
单芽苗与实生苗:在各年龄段 ,
植株母茎的生长规律完全相似 , 二
者的母茎长没有显著差异 (表 5).在
年龄≤4 a时 , 单芽苗与实生苗的总
表 3 不同试验藤苗造林后萌蘖特性的比较
Tab le 3 Com parison of suck ering ab ility of seedlings in tw o exp erim en ts
苗  木 萌蘖数 /株 丛
- 1
1. 5 a 3 a 4 a 8 a
萌蘖率 /%
1.5 a 3 a 4 a 8 a
试验 1 丛芽苗单芽苗
0.00
0.02
0.04
0.04
0.30
0.13
4. 3
5. 0
0. 0
2. 1
2. 1
4. 3
14. 9
6.4
63.8
89.4
试验 2 单芽苗实生苗
0.00
0.00
0.02
0.00
0.04
0.04
4. 4
4. 6
0. 0
0. 0
2. 1
0. 0
4.4
2.2
95.6
92.9
表 4 丛芽苗与单芽苗造林后母茎长和总茎长的均值比较
Tab le 4 Comparison ofm other stem leng th and tota l clum p length in
the experim ent ofM SS vs SSS        
年龄
/a
苗木
类型
母茎长 /m
均值 t S ig.
总茎长 /m
均值 t Sig.
1.5 丛芽苗单生苗
0.08
0.06 2. 190* 0. 033
0.12
0.06 5. 311** 0. 000
3
丛芽苗
单生苗
0.20
0.19 0. 682 0. 497
0.32
0.19 5. 878** 0. 000
4
丛芽苗
单芽苗
0.34
0.34 0. 034 0. 973
0.56
0.35 4. 918** 0. 000
8
丛芽苗
单芽苗
4.26
5.21 -2. 578* 0. 012
8.20
7.65 0. 531 0. 597
  注:*、**分别表示在 0. 05和 0. 01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
表 5 单芽苗与实生苗造林后母茎长和总茎长的均值比较
Tab le 5 Comparison ofm other stem leng th and tota l clum p length in
th e experim en t of SSS vsNSS        
年龄
/a
苗木
类型
母茎长 /m
均值 t S ig.
总茎长 /m
均值 t Sig.
1.5 单芽苗实生苗
0.05
0.05 - 0. 026 0. 979
0.05
0.05 0.026 0. 979
3
单芽苗
实生苗
0.15
0.15 - 0. 186 0. 853
0.15
0.15 0.102 0. 919
4
单芽苗
实生苗
0.27
0.26  0. 381 0. 704
0.28
0.26 0.386 0. 701
8
单芽苗
实生苗
4.88
4.83  0. 131 0. 896
7.65
6.79 1.024 0. 309
354
 第 4期           杨锦昌等:单叶省藤组培苗与实生苗的造林效果分析
茎长也基本相似;造林后 8 a, 前者的总茎长为 7.65 m , 后者的总茎长为 6.79m , 两者间的总茎长差异
逐渐增大 ,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综合分析 , 造林后母茎长在单芽苗与实生苗间差异很小 , 而总茎长在二
者间的差异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
4 讨论
组培单芽苗在黄梁木林分下的造林保存率高于丛芽苗;同样 , 八宝树林分下组培单芽苗的造林保存
率也高于实生苗 .组培单芽苗在 2种林分下的造林保存率分别高于组培丛芽苗和实生苗 , 说明采用组培
单芽苗造林是保证较高造林保存率的良好措施 .
组培单芽苗的萌蘖起始时间分别早于丛芽苗和实生苗 , 组培单芽苗的萌蘖数和萌蘖率总体上高于丛
芽苗和实生苗 , 表明采用组培单芽苗造林可提早萌蘖 , 组培单芽苗具有更强的萌蘖力 .
在年龄≤4 a时 , 丛芽苗造林后的母茎生长在不同程度上优于单芽苗 , 而总茎长明显大于单芽苗;
造林后 8 a, 单芽苗的母茎长显著大于丛芽苗 , 而总茎长在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 .丛芽苗这种生长后劲
不足 , 可能与丛芽苗内各单芽间竞争激烈 、植株生长与萌蘖受抑制有关[ 15, 16] .组培单芽苗与实生苗试验
中 , 两者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在不同年龄时均无显著差异 , 但总茎长在二者间的差异有不断增长的趋
势 , 以这种生长趋势预测 , 藤丛总茎长在单芽苗与实生苗间的差异将不断增大 , 并可能达到显著水平 .
致谢:本文是在许煌灿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徐大平研究员和黄世能博士审阅了全文并提出宝贵意
见 , 张伟良和黄雪群等参加了野外调查 , 特此一并致谢 
参 考 文 献:
[ 1] 卫兆芬. 中国省藤属的研究 [ J] . 广西植物 , 1986, 6(1 - 2):17 -40.
[ 2] 尹光天 , 许煌灿 , 曾炳山 , 等. 单叶省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1998, 11(1):
7 -15.
[ 3] 许煌灿 , 尹光天 , 曾炳山. 棕榈藤的研究 [ M ]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4.
[ 4] 曾炳山 , 许煌灿 , 尹光天. 我国棕榈藤栽培区划初探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1993, 6(5):547 -555.
[ 5] 周再知 , 许煌灿 , 尹光天. 藤类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1992, 5(1):47 - 55.
[ 6] 许煌灿 , 孙清鹏. 棕榈藤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A ] . 竺肇华. 中国热带地区竹藤发展 [ C]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 , 2001. 88 -106.
[ 7] CeciliaM L, Faustina C B, Row enaV P. A Beg inne r′s Source book on Philippine Ra ttan[ M ] . Laguna:Philippine Counc il
for Agriculture, Fo restry and Na tu ra l Resour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 t, 1992. 12 -28.
[ 8] 张方秋. 棕榈藤组培技术研究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1993, 6(5):486 -492.
[ 9] 王慷林 , 陈三阳 , 许建初. 云南棕榈藤实用手册 [M ]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2002. 42 -54.
[ 10] 曾炳山 , 刘 英 , 许煌灿 , 等. 长嘴黄藤离体快繁研究 [ J] . 福建林学院学报 , 2002, 22(2):169 - 171.
[ 11] 曾炳山 , 许煌灿 , 刘 英 , 等.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1997, 10(6):563 - 569.
[ 12] 曾炳山 , 尹光天 , 许煌灿 , 等. 单叶省藤组培苗造林初步研究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3, 16(2):240 -244.
[ 13] 洪 伟. 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 [M ]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 205 - 211.
[ 14] 赵承开.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 [ J] . 林业科学 , 2002, 38(4):53 - 60.
[ 15] Raza liW , Dransfie ld J, M anokaran N. A Guide to the Cultivation o f Ra ttans[M ] . M a lay sian Fo rest Reco rdsNo.35. Kuala
Lumpur:Fo rest Research InstituteM alaysia, 1992.
[ 16] 张伟良 , 尹光天 , 许煌灿. 白藤丛栽试验初报 [ J] . 林业科学研究 , 1990, 3(1):81 -85.
(责任编校:卢凤美 )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