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木蓝根瘤菌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及DNA-DNA杂交



全 文 :遗 传 学 报 , 2 7 ( 1 1 ) : 1 02 7一 1 0 32 , 20 00
A e招 G e n e材e a 及 n ic a
木蓝根瘤菌的 1 6 5 r D N A 全序列分析及
D N A 一D N A 杂交
韦革宏 ` , 2 , 陈文新 2 , 朱铭羲 ’
( 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 杨凌 71 21 0;0 2 .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 北京 10 0 0 9 4)
摘要 : 通过数值分类 、 SDS 一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 , 对分离自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木蓝根瘤菌
进行了研究 , 获得了 1个新类群 。 在此基础上 , 进行了中心菌株 S H L 0 42 的 165 r D N A 全序列
分析 , 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 S l l L0 4 2 与 尺 tr 叩 ie i A 、 尺 tr 叩 i c i B 、 尺 leg u m in o s a r u m 、 尺 。 lt i 、 尺
ha n an es i.s 尺 m 口ng 口 le ns 。 和R g a il cu m 构成一个发育分支 ,其与这些种模式菌株 1 6 5 r D N A
全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 95 .4 % 、 95 . 5% 、 % . 3% 、 95 . 8% 、 % . 3% 、 97 . 9% 和 97 . 7% , 均大于 95 % , 应
属于同一个属 。 新类群群内 D NA 同源性大于 80 % , 而中心菌株 S H L 042 与分支内各已知种的
D N A 同源性小于 50 % , 表明 5 l l L 04 2 代表 1个新的根瘤菌菌种 。
关键词 : 根瘤菌 ; 木蓝 ; 16 5 r D N A 全序列 ; D N A es D N A杂交
中图分类号 : Q 9 3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37 9一 172 (2 00 0 ) 11一 102 7一 06
近年来 , 随着根瘤菌资源的广泛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新属及新种不断被报道 , 迄今发现的根瘤菌已有 6属 29 个种 。
木蓝 ( nI ids ofb ar )是一类重要 的野生豆科植物 , 它可作为饲用牧草 , 又可作为中药材 , 根药
用 , 有清热止血 、 消肿生肌 、 治疗腹泻之效 。 同时又是水土保持 、 防风固沙 、 绿化环境的重
要植物 lj[ 。 但 目前 , 国内外还未曾对与木蓝共生的根瘤菌作过系统的研究 。 我们在该地区
野生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 进行了数值分类和 S D S一全细胞蛋 白电泳分析 ,
获得了一个新的类群 l2] 。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类群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 , 作者对其中心菌株
SH L 042 进行了 1 65 r D N A 的克隆及全序列测定 , 并且进行了 D N A ~ D N A杂交实验 。
1 材料和方法
1
.
1 供试菌株
165
r D N A 全序列测 定选用新类 群 中心菌株 SH L 0 4 2 , 寄主为多花 木蓝 ( nI ids ofe ar
a m b ly
a 。 hl a)
。 序列相似性分析所用参比菌株的信息来自 eG n B an akl ] 。 D N A ~ D N A杂交选用
新类群的 20 个菌株 , 已知参比菌选用系统发育分支内 7 个种的 10 个菌株 , 见表 1 。
1
.
2 方法
1
.
2
.
1 菌体培 养及总 D N A 的提 取 菌株用 T Y 培养基 28 ℃ 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
10 0 0 0r / m in 离心收集菌体 , 总 D N A 提取参考林万 明的方法 4}[ 。
收稿日期 : 2 0 0 0刃 4一 1 1 ;修订日期 : 2 0 0 0刃 5一2 5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资助 (编号 : 39 1 30 0 10)
作者简介 : 韦革宏 ( 19 6 9) ,男 , 甘肃兰州人 ,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根瘤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
8 0 1 2 27卷
表 1供式菌株寄主及来源
Tal be 1 Te se t d stral n sa n dh t
e irh o st sa n du o s民e s

Stl a n r

l l l l l n e br
寄主名或种名 来 源
Nal l l e oh f o st sr o se pe ie s
s甩 0 4 2, s H 3 64 , s H 6 s 64 , 多花木蓝 ( ,n idg qfe r a a m b吞a n ht a ) 中国陕西 C h in a s h a xn i
S H 6 8 6 3
,
SH 6 8 4 3 多花木蓝 (勿 idg ofe r a a m b ly a n ht a ) 中国陕西 C l l in a s h a nx i
s晰 54 6 , s H 6 s 6 2 , s H 6 s 6 1 多花木蓝 ( ,n idg ofe r a a m白ly a n功 a ) 中国宁夏 e h i n a 瓦 n g x i a
s 2H 60 ,S 6H 84 1 多花木蓝 ( nI idx ofe ar a m b妙an ht a) 中国甘肃 c ih an aG sn u
S H 3 8 5
,
S描 84 5 苏木蓝 (加 idg ofe r a e a r le s i i ) 中国陕西 e ih n a s haxn i
s晰 5 4 9 , S H 6 8 6 5 , S晰 8 4 0 苏木蓝 (加 idg ofe r a e a r le s ii) 中国甘肃 C hi n a oa n s u
s H L 0 6 4
,
s H 6 86 o s H 6 7 lo
, 波氏木蓝 (加 dgl iocj r a 尸 o at n i n o 中国陕西 e ih n a s haxn
i
S 6H 7一s , SH 6 s 4 8 波氏木蓝 (扣 idg ofe r a 夕 o at n i n i) 中国陕西 e ih n a s haxn
i
u s以 2 3 7 o T , 12 7 K 17 尺 gle u m in o s a r u用 美 国 u s A
16 6 T
,
H 14 尺 人a in a n e n s 。 中国海南 e hi n a 11a in an
u s以2 9 l s T , 限7 尺 g a l i e u m 法 国阮 cn e
e脱 99 T 尺 tr 印 i e i t y详 A 巴西 B arz i l
e l盯 s 9 9 T 尺 tr 叩 i e i t y详 B 美 国 u s A
e l训4 2 T 尺 e l i 墨 西哥 M e x ie o
L)里2八终塑 { _ 尺 m o n g o le n s e 中国内蒙 e 瓦n 。 I n n e r M o n g o 一i a
:T 模式菌株 yT pe s iatr n
1
.
.2 16 5
IO N A 的 P C R 扩增及克隆 以总 D N A 为模板 , 用引物 P【: 5’ 一 C gG g at c A
GA
G T T I ,G A T C C T G〔℃ T C A G A A C G A A C G C -T 3 ’ ; 引物 代: 5` 一 CgG g a t c e T
A C G G C T A C C T l ,G l丁 A C G A C T I, C A C C C -C 3 产 经 P C R 反应 扩增 出 16 5 r D N A 。
用 aB m H 工对 CP R 产物及质粒载体 p U C 18 进行酶切 , 混合 , 4T D N A 连接酶 16 ℃粘端连
接 、 过夜 , 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D H S“ 。 蓝白斑筛选 。 提取质粒 D N A , 以 aB m H 工酶
切 , 1% 琼脂糖 电泳检测 , 以 Pc R 产物及纯 p u c ls 作对照 。 同时 , 以质粒 D N A 为模板进行
P C R 扩增 , 验证克隆结果 。
1
.
.2 3 16 5 r D N A 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纯化质粒 D N A , 以 A BI p ir s m 3 7 D N A 自动
测序仪测定 。 将测得的 1 6 5 r D N A 全序列与有关菌株 的相应序列用 se q p l l p ( 0 . 6 V e sr i o n)
软件进行录人 。 按照 as iot u 和Ne i 的方法聚类 (P H Y L IP 软件 ) 3[] , 得出系统发育树状图 。
1
.
.2 4 D N A G + C m of % 及 D N A - D N A杂交 T n l 值和 G + C m ol % 采用热变性法测
定 , 以 .E 。 01 1玲 12 为参比 。 D N A一D N A杂交采用复性速率法测定 5[] 。 在 BI -O 20 型紫外分
光光度仪上测定 。
2 结果和讨论
2
.
1 S H L0 4 2 的 16 5 r D N A 全序列
用 A B I irP s m 3 7 7 D N A 自动测序仪测定纯化的质粒转化子 , 得到了 1 6 5 r D NA 的全
序列 , 用 eS q p u p ( 0 . 6 v e sr io n) 录人序列 , 转化为 eG n B an k 形式 , 其结果见表 2 。
.2 2 1 6 5 r D N A 全序列的相似性 比较及系统发育
将所测序列与根瘤菌 已知种及相关种进行比较 , 用 D 叫A[ DI S T 应用程序求各菌株序列
的遗传距 离 , 得 出 相 似 性 矩 阵 (表 3) 。 按 照 S iat ou 和 Ne i 的方 法 进 行 聚 类 分 析 , 用
D RA W G RA M 和 D RAW TRE E应用程序 , 得到 以 165 r D N A 全序列 为基础的系统发育树
(图 l ) 。
所 有菌株在 系统发育树 中基本 分成 isn o r人.loz 占i u m 、 肠 s o r 人ioz 方i u m 、 七 r o 石a 。 et r iu二
1 1期 韦革宏等 : 木蓝根瘤菌的 16 5 rD N A全序列分析及 D N A, D N A 杂交 102 9
表 2 S H L 0 42菌株的 16 S r D N A全序列
aT b l
e 2 T h e fu ll一 le飞 ht 16 5 r D N A s e q ue cn e s o f s t卿 n S H 0L 4 2
碱基位置
P o s iit o n o f
s e q u e lC e S
碱 基 序 列
S e q u e cn e o f 1 6 S r】) N A
1 A CGA C(G汀 以汇以芜八以 ;C 竹M C ACAT G CA GTCGA C GC C GCCAAG 以三GAGC (G汇A GAC(G犯 TGAG TA Coc GTG
8 1 GA CGTA戊 C 下叮 AC’r ACG 从 T从 CGC AG G A A已叮 GA GC TAAT ACCG TAGT TGC CCT TC{G心咒八AA GA下叮 ATCG
1 6 1 T恕认弱ATC A GC C以汇 G竹 G GATTA(G汀 AG fT G T以义石 T AAA(G汇CT AC C从以汇GACG ATC以 TA(G万 G TC’f GAGGA
2 4 1 GATGA TCAGC C AC A竹 GG A CT GAGAC ACG GC CCAAACT C CTAC (G泥 A阴 C AGC AGT(G兀 G从 TA竹 GGA CA T日义;CGC
3 2 1 A GC C rG ATC CA(G芜 ATGC C G优 TG八GGT A GT A G(G二CCT AGG fT GT A AGfC 曰一 l一 IC A 戊弱八GA GA TA TGACG I
4 0 1 ACT CG AGA GA (G芜CCG 口 A e 叮伐 T GC CAGC AGc GC GGT A T陇 GA仄众沿盯 人叱GTTGT C 揣M竹 A以 G
4 8 1 ;( 汇 GT jA认GC GC A团 TA(G汇 端 ACA洲叮 A GCT A(G粥 GGT 幻认 TCCC AG GC CT从口戊 端M CT(G二fC ,VrI GA AT CT喘
5 6 1 GGT TCTG GA TfC喘从 GAG G TGAGTG A (汗 CCGGA TG T GA A喘 TG AA TTCG TAGA GT ,叮CG AG 从 CAC CAGT口义:
6 4 1 GA (G 汇仪义汀 C ArC ;(G TC以 T TA口 GACGC TG AG TGCGA AAGCG TG G AGC jA 认CAG A竹 AGATA C CT 阴 TAGTC
7 2 1 A(C汇CGTAAA 比A兀A TGT TAGC CGT以兀 C从GT门, ACT TGTCG TGGC GC AGC T A C G C AfT 拟认CAT T C GC口喘 G
8 0 1 GAGTAQ 裕cT oc A GA竹从 肋C TCAj 认G A Tr GAC GG GGC CCGC AC A ACCGGTG AG CATG TG 竹 T A T’r CG A GC
8 8 1 A CGCGC AGA ACO 叮A CCAG CO刃丁GACA T GC CCg 义汗AC T l ,GC AG AGAT GC从G竹比 口 TC以义犯AC C(G兀ACACAG
9 6 1 GT(G 万GC ATG GC TGTCGTCA (G 月, CGTGTCG TGAGATGI 、T G GGfT A GTC CGC A CG AGC GC A CCT CGC C已汀AG竹oc
10 4 1 C AGC A竹 CAG TT以义兀八口C TA 以义裕人CT 义CGGT GAT A AG CCGAG 八弱 从阴T自义石A 佑ACGTCA G TC口 CATO以:
1 12 l C已叮AC仪义犯 TO以X汀ACAC cA GT (G 汗A CA AT喘TG GTGA CAGTGGGCAG CG AGC A以汇G AG TGTGAG口 从TCT C CAAA
12 0 1 AGC CA TfC CA G竹CGGA竹G CACT CI ,GC 从 C’f CG GA TGC A GT 从GTTGGA ACT GCI ,AG TA ATCGC GGATC A(G :ATGC C(G :
12 8 1 叨T G从TA CG 竹CCC口义犯C 竹GTACAC AC CGC CCG TC AC ACCAT (G粥AG rT G TT F】,AC CCG从G TA G T(G 刀叮A 仪二
13 6 1 GC A G AGGC AGC f从哎AC G TAG(裕TC A GC GACT G(G 兀 TGA GTCGTA AC
助如占i u m 、 肋行。方i u m 、 七 o r 人.12 0 占i u m 、 价a dy r 八iz o b i u m 6 个分支 。 而且快生根瘤菌与土壤杆
菌的 16 5 rD N A 相似性 比 Br a dy rk iz o bl’ u m 属的高 。 与前人 的结果一致 6[] 。
发根土壤杆 菌 ( A . rk izo ge ns )与热带根 瘤菌的两个生物型 (R lr op ic A , R tr op ic
图 1 16 S r D N A全序列系统发育树状图
R g
.
l hP y l
o g e n e it c 恤 e d e ir v e d f r o n l ht e fu l l一 le n g ht 1 6 5 r l〕N A s e q ue cn e s
10 3 0 遗 传 学 报 2 7卷
欣96一 .的

8
.的6受
。面OC
一 .卜8卜
.的OQ协卜寸 的.6
仍98哟的8
0
.卜的卜 .8
瞬卜OC闪 .0的咬卜6已寸已6喃杯
叫96
卜 .8的9价咬6的阶 .协OC的杯价面8一 .哟卜6叫8!吹卜6协吸卜96咬仇仇卜6面叫
一 .卜6叹
叹aO6
叫洲的0石8杯?卜6怂 .阶州已必9心0石8的 .9一卜仍曰O寸已ū闪面6Q目0 .gOQ一968已aC南,们阅卜面的6叫杯8竺叫6卜.内门吮仍咬气甘一妈卜洲6喃.内.巴妈仍叹阎受闪。寸一.的川66 .怕9杯阶洲仍.寸百闪价0详8诫?闪60洲6的.价叫一.闰凶1寸9丙6?出的洲一.仍闪价州寸内凶?闪6叫.仍L拍卜内一价ū ,州凶0牙的廿0洲6L .巴喃的仍叫仔
吹喃6欢寸。.甘卜洲吸的1 .悦比
烈寸6。6一卜仇价ū的ū .
卜诫6目阶.州仍.9阅试寸
性96瞬州嵘一.卜
一.阶6叫9咬喃
叫娇6吟凶寸
?96
瞬寸6吟哟6
叩卜笑的林受吟卜的一.叩8吹OQC哟8阅叫的卜洲6 .州嗽欲卜洲6叫价寸。详68 .仍一.喃。洲6卜.叶一.州6叹价吹寸6一.仍6。可卜巴6一叶卜州6一.寸0 .寸66 .卜096凶.阅60 .帕6叶.96寸.0 96.的6
尸` 叫 r 价 r、一.卜6仍.州6一.卜6吮卜6寸喃6哟96
价.寸6?叶6
阅6
叮、 寸李 .廿 了、C卜 合 寸 甲 、小 口 、 习: 切、序 口 、
N
.
968
.寸6价喃6笑.哟6长叭6
。 .卜的唤卜8仇卜8卜.州6卜洲6唤仍6价哟6吟阶6卜.帕6仇内6寸.66 .仍廿.晒6闪6一.96咬仍6哟966 .9卜.哟66喃O的6卜.廿6
卜心8卜吟O卜8叫价66 .仍卜.仍6象件的.们6叫仍6怕受6寸哟6州瞬6喃咬6寸.6价.96卜.内6吟96。 .卜6受的6长的66 .卜卜`廿6
一.8吹0阶.aC的卜.廿6卜.寸6闪.哟60 .对6?寸61 .廿68 .寸6一.哟6喃.哟66 .喃6 卜寸ū .96的.寸66 .廿0 .寸6卜.哟66 .9仍.价6欢06
闪,6卜.寸6
闪寸6
、石身、侧之u迫l勺叫
足n佗uo舍、侧匆勺屯冬oul芝里勺`花、之dsu匆二勺七。
工、电勺1
£n匆u、七ùPù岂之
七之
芝 芝 准 芝 芝
ù迢。蕊哎岑
su勺ō之忿七是阅
健ù争阅闪甘O曰H的
s勺u势之芝阅
足尧勺ù1.灿叫
ùqn、阅
灿us电勺三。灵叫
ù七勺叫
ù!之遥、之劲叫
匆su之。灿o!u叫
足n、nso芝钾粼叫
铂n勘电工初叫丈飞ù身七叫自ō搜身七叫
勺u谬n。七叫
。 。 , 。 。 卜 o , 日 : 口 口 艺 二 巴 公 织 已 写 共 刹 自 蕊 羚
寸凶仍闪Z叫一O6的卜9叶州0喃到
招写臼另qP诺一已勺口月才七习。ō艺罗甘毛N助吕易忍巴口韶侧QZó昭二s匀奋办蕊工nuS仍1
ǎ岁à划举处训理斌侧之自óS密三扭帐毕喇恤牛璐刊僳价琳
11期 韦革宏等 :木蓝根瘤菌的1 6 5r A N D全序列分析及 DNA一 A N D杂交 1 0 31
B)
、 豌豆根瘤菌 (尺e g lum ia s n orum )、 菜豆根瘤菌 (Re t l i), 海南根瘤菌 (尺 h a n a n e s is )以
及 新 发 表 的 种 R m on g ol en se 和 尺 g al il 川m 构 成 一 个 分 支 , 而 且 在 系 统 发 育上 R
m on go le ns
。 和 R g al icu m 与其他种亲缘关系较远 , 同时与发根土壤杆菌相互交叉 。 因此 ,
已有一些学者建议将这一分支重新划分 。 木蓝根瘤菌新类群的中心菌株 S H L0 4 2 则在这
一 分 支 中 , 其 与 尺 tr 叩 i c i A 、 尺 tr 叩 i e i B 、 尺 l馆 u m in o s a r u m 、 尺 。 lt i 、 尺 人a n a n e s is 、 尺
m o n g o le n s e 和 尺 g a l l i e u m 的 16 5 rD N A 全序列 的相 似性 分别 为 9 5 . 4% 、 9 5 , 5% 、 9 6 . 3% 、
95
.
8%

9 6
.
3%

97
.
9% 和 97 . 7% , 均大于 95 % , 应属于同一个属 。
土壤杆菌属与根瘤菌属的种在系统发育上互有交叉 。 山羊豆根瘤菌 (R g a gle ae ) 、 .R
hu

let ns
。 、 悬钩子土壤杆菌 ( A . r ub i) 、 根癌 土壤杆菌 ( A . ut m iefs ic en : )及葡萄土壤杆菌 ( .A
vit is) 构成这一分支 。 这一分支 已引起 了国际分类学者的关注 , 其属名正在蕴酿之 中 。 新
疆 中 华 根 瘤 菌 ( .s 对叹j ian ge ns is) 、 弗 氏 中华 根 瘤菌 (.5 fr e id i) 、 首蓓 中华 根 瘤 菌 ( .s
m e l i zo it )

.5 m e d i e a e
、 萨赫尔中华根瘤菌 ( .S 、 a h e l i )和多寄主中华根瘤菌 ( .5 et r a n g a )构
成中华根瘤菌 属 (inS o r h ioz b i u m )发育分支 。 华葵根瘤菌 (M h u a 版 11) 、 从 a m o , h a e 、 从
尸 zu r扣 r u m 、 百脉根根 瘤菌 (M 10 1 ) 、 鹰 表 ; 新菌群的 n N A分析
嘴豆根瘤菌 (M e i c e r i ) 、 地 中海根瘤菌 Tab le 4 I〕 N A a n al y s i s o f ` he en w c l u s et r
(从 m e d i et r a r a n e u m ) 、 天 山根瘤菌 (肛
ri a n s h a n e s e )亲缘关系较近 , 共同构成 中
慢生根瘤菌属 临企 s o r h i z o h i u m )分支 。 慢
生根瘤菌属独 自构成 一个分支 , 包括慢
生大豆根瘤菌 (.B j aP on icu m ) 、 埃 尔坎慢
生根瘤菌 (B . e alk in l’) 及 .B luP in `
2
.
3 D N A G + C m
o l% 及 D N A , D N A杂

由表 4 , 5 可以看出 , 新类群各菌株
的 T ln 值 在 7 .0 一 78 . 6℃ 之 间 , △T m 为
1
.
6℃ , 小 于 5℃ 的 规 定 ; D N A G + C
m o l% 含量在 5 9 . 0一 6 2 . 0 之间 , 变化值为
3
.
0%
。 处于 hR 抢o b i u m 属的范围 (5 9% 一
64 % ) 5[]
。 中心菌株 S H L 0 4 2 与群 内其他
菌株的 D N A 同源性在 80 . 6% 一 9 4 . 9% 之
间 , 与系统发育分支 内各 已知种菌株 的
D N A 同源性在 0一 48 . 9% 。 按照国际分
类委员会的建议 , D N A 同源性 70 % 作为
定种的界线 。 即大于等于 7 0% 为同一个
种群 ,小于 7 0% 为不 同的种群 。 因此 , 分
离 自西北黄土高原地区 的木蓝根瘤菌为
一个新种群 。
菌株
S屯r a l n s
Tm值 /℃
T m v al ue
G + C m o l%
D N A G + C
与 S H 0L 4 2同源性 /%
T he le v e l s o f D N A
e o n et n st h o m o l o g y w i ht S2H 9 OB
S H 6 8 64 7 7 5 5 9
.
8 9 2
,
l
S H 6 8 6 3 7 7
.
8 6 0碑 9 0石
S H 6 8 4 6 7 7 4 5 9
.
7 8 6石
S H 6 8 4 3 7 7
.
8 6 0 4 8 8
,
6
S H 6 8 6 0 7 7
.
1 5 9 .2 8 4石
S H 6 8 6 2 7 7 0 5 9刀 8 0 . 6
S H 6 8 6 1 7 7
.
5 5 9乡 8 5 .4
SH L( 】6 4 7 7刀 5 9 0 8 6刀
S H 3 8 5 7 8 6 6 2刃 94 .9
S H 6 7 10 7 7
,
1 5 9
.
1 9 0 4
S H 6 7 1 8 7 7
.
2 5 9 3 9 4 3
S】」L 0 4 2 7 7石 6 0 . 1 10 0
SH 2 6 0 7 7刀 6 0 , 3 90 3
S H 3 6 4 7 7刀 6 0 3 8 8 . 6
S H 6 8 4 9 7 7 4 5 9
,
7 8 7 2
S H 6 8 4 1 7 7石 6 0 . 1 8 4 . 1
SH 6 8 4 5 7 7
.
6 6 0
.
1 8 2
.
5
5 1 16 8 6 5 7 7
.
7 6 0 2 9 0
.
3
S H 6 8 4 8 7 7名 6 0 4 9 0 .2
SH 6 8 4 0 7 7
.
5 59 .9 8 7
.
6
表5 S H L 04 2与已知种的D N A同源性
aT bl
e 5 hT
e le v e l s o f D N A hom
o log y be wt
e e n SH L() 4 2
an d ht
e
yt ep
s t r盖u sn
菌株 同源性%
1
菌株 同源性%
S t r a in s D N A hom
o l o g y } s aitr
n s D N A h o m o l o g y
U S D A 2 3 7 0 3 6 4
{ FL
, 7 ,
·
5
12 7 K 17 3 0 4
}
CNF
2 9 9 “ 8 ,
16 6 3 2
.
2
{
C认8T 9 9 3 8 )
H 14 4 0 3 … c州 4 2 4 , ,
U S I ) A 2 9 18 0 }U S D A 1 84 4 9
·
5
1 0 32 遗 传 学 报 2 7卷
参考文献
[ l ]
【2 」
[ 3 ]
[ 4 ]
【5 ]
{ 6 ]
杨衔晋 , 黄普华等 . 见 : 中国植物志 , 第四十一卷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 95 , 1 59 一 161 .
韦革宏 , 陈文新 , 朱铭获 . 分离自鸡眼草和木蓝的根瘤菌分类研究 . 微生物学报 , 19 9 , 39 ( 5) : l一 9 .
谭志远 , 陈文新 . 根瘤菌新类群代表菌株的 165 r l ) N A 全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地位 . 微生物学报 , 19 97 ,
3 7 (6 )
:
4 1 1一 4 16 .
林万明 . 见 : 分析微生物学专辑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 8 8 , 8 8一 89 .
W e n iX
n C he n
,
Z ih Y au
n T a氏 J u n 口 an ( 泊0 e t a l
.
eD
s e ir P it o n o f 助 i z o b iu m h a i n a n e n s e s P . n o v , i s o la et d
fr o m tr o lP e al le g um
e s
.
I n t
.
J
.
S y s t B ac et ir o l
.
,
1 9 9 7
,
4 7 ( 3) : 8 7 0一 8 7 3 .
W an g E T
e t a l
.
n
v e rs i ty
o f hir
z o ib a as s oc ia te d w iht
/切之0 , h a fr u “ e o s a i s o la et d ofr m Cih n e s e 5 0 115 a n d
块 s e ir Pit o n o f 弃轰尹s o r h olz b i u脚 a m o rP h a e s P . n o v I n t, J . S y s t B ac et ir o l , 19 9 9 , 4 9 : 5 1一 6 5 .
A n a l y s i s o f 16 5 r D N A eS q
u e n c e a n d D N A 一D N A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o f
R h i z o b i a I s o l a t e d fr o m nI idg ofe
r a s P
.
w E l oe

H o n g
l Z ,
e H EN w
e n 一
iX
n Z , z H U iM
n g

E l
( 1
.
D eP a r洲 e n t of 凡 s o u r e e a n d 肠 v i r o n me n t 及 ie n e e , oN r ht w e s t 及 i e n e e a n d eT e h n o ot gy nU i v e r s i印 of 七 r i e u l tu r e
a , , d oF ser t仔 , aY o g l认 9 7 12 10 0 hC in a : 2 肠 l l e g e of 及。勿 g i c a l 及论 n e e s , hC j o a 奄 r i o u l扭ar l nU i二 rs f粉 , Be 红认g
10 0 0 9 4 hC 加 a )
A b s t r a e t : B a s e d o n ht e P re v i o u s s tu d i e s o n n um
e ir c al axt
o n o m y an d S D S

P A G E o f
w h o l e
一 e e l l P or te i
n ,
het ihr
z o ib a s t r a 〕n s i s o l a et d for m nI J心ofe r a s P
.
i n l o e s s P l a et an
a er a o f N Ohrt

w e s t C ih n a e o n s it ut et d a n e w e lu s et r
,
het 16 5
r D N A s e q u e n e e o f
er Per s e n t a t iv e s t r a l n S H L 0 4 2
·
w as et s et d
,
a n d ht e Ph y l o g e n e it e etr
e w a s P r o d u e e d
.
In
iht
s
etr
e , ht e s tr ia n S HL 0 4 2
, 尺 tr op i e i A , R tr op i e i B , R gle u m in o s a r u m
,
R e d i
,
R
h a n a n e s i s
, 尺 用o n g o le n s e a n d 尺 g a l li e u m e on s it ut et d a b r an e h o f hP y lo g e ne it e
,
W i ith
n
ith
s bran
e h
,
ht e s im i l a ir yt v al u e s o f 16 5 rD N A s e q ue
n c e w e er 9 5
.
4%
,
9 5
.
5%
,
9 6
.
3%
,
9 5
.
8%
,
9 6
.
3%
,
9 7
.
9% a n d 9 7
.
7% er s ep e it
v e l y
.
hT
e v a lue
s w e er m o er ht an 9 5%
.
Th l s i n d i c aot d ht at ht
e s e sep
c i e s s h o u ld be lo n g ot ht e s am
e g e n u s
.
hT
e v al u e s o f
D N A h o m o l o g y i n ht e n e w e l u s et r w e er al l m o er ht an 8 0%
,
b u t het
v al u e s be wt
e e n
S H L 0 4 2 a n d ht e s t r ia n s o f t h e s e s pe e i e s w e er le s s ht an 50%
.
hT
u s
,
ht e s t r a i n S H 7 14
er P er s e n et d a n e w hir
z o ib a sep
c i e s
.
K e y w o r d s : R五iz o ib a : nI j ig ofe r a s P
.
: s e q ue cn i
n g o f 16 5 r D N A ; D N A - D N A
h y ibr d i
z a it on
称 e e i v e d A P ir l
卫五5 w o kr w as
2 0 00 : er v i si o n er c e iv e d M a y 2 5
,
s u P P o rte d by eK y P
r
oj
e c t o f C ih n e s e
20 0 0
N ait o anl N自tu司 S e ie cn e F u n d (N o . 3 9 1 30 0 10 )